【课程大纲】《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内2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城市及城市规划研究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高年级的专业知识拓展课程。
在较全面、较系统地学习了城市规划理论知识和进行了城市规划设计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前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和城市与城市规划研究领域动态,使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课程基本要求
使学生获得当前城市规划领域重点和热点问题、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的有关信息,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引导学生思考并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采用专题讲授的教学方式,由多名(包括外聘教师)主讲,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见解。
根据需要采用讲课、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和讨论会等多种教学形式。
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
四、试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开放式的结构,根据每年国内外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状况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拟定的教学内容包括城市与城市规划研究的发展;人居环境与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研究;城市经济研究;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技术研究;城市交通研究等。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与城市规划原理(1)、(2)密切相关,并由于城市规划学科的跨学科特点,与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联系紧密。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为各专题讲义,参考资料由各主讲教师自定。
八、任课教师。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英文名称:Urban Planning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54(3)学分:3适用对象: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教学内容设置是在涵盖“城市规划原理”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导入近年来城市科学与规划有关的重大进展,尝试以城市演化规律为纲,有机地将城市规划学科中有关的内容有机地系统连接起来。
该课程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第二部分重点是讲解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城市规划工作的步骤与阶段划分;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城市性质与类型、城市人口以及城市用地问题;第四部分重点是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其用地规划;第五部分重点是城市总体布局;第六部分重点是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和城市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七部分重点是居住区规划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建筑群规划;最后一部分阐述城市规划的实施的有关问题。
In arranging teaching content, this lesson covered the main part of urban planning, and introduced most important and advanced developing about urban science and planning science to students. According to urban developing rules, the lesson tried to integrate various urban planning parts. In arranging teaching steps, this lesson found “new” and “deeply” knowledge as possible in theory, capacity of practice would be strengthen as possible in practice.The entitle lesson were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taught students developing and producing of city and urban science. The methods and content of urban planning were emphasized in the second part.The nature and kind of city were discussed in the third part, furthermore including urban population and urban landing. The fourth part focused on factors of urban composing and urban landing planning. The forth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d how to arrange the total city.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technological analysis of economy were discussed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seventh part focused on dwelling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urban center of public activity. The last chapter introduced execution of urban planning.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该课程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大学科目《城市总体规划原理》教案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本章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来整体性地认识城市和城市规划,使学生能够确立起正确的城市观和规划观,为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和基本原理的阐述奠定基础。
学习重点:掌握城市、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体系的概念,第一节城市的概念与本质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二、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第二节规划的概念与特征一、规划的概念二、规划的特征第三节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一、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二、城市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三、城市规划的作用四、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针对工业城市所出现的问题2、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脉络社会改革理性:Howard的田园城市建筑学传统:Le Corbusier的现代城市设想3、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1)《雅典宪章》(1933)(2)《马丘比丘宪章》(1977)(3)《华沙宣言》(1981)(4)《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第四节城市规划体系一、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政府职能二、城市规划体系构成三、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四、城市规划行政体系五、城市规划运作体系六、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趋势思考题1、中西方城市概念和发展过程的比较2、城市规划概念中的核心理念是什么?3、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与作用是什么?4、城市规划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概论本章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的定位的讨论,详细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以及编制的基本原则,并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途径,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为后面章节中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奠定基础。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第一章简介1.1 课程背景和目的1.2 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二章城市规划基础知识2.1 城市规划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2 城市规划的原则和目标2.3 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第三章城市规划原则3.1 人本城市规划原则3.2 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原则3.3 综合协调城市规划原则第四章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与方法4.1 城市总体规划4.1.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流程及要点4.1.2 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与要素4.2 区域规划4.2.1 区域规划的原则与步骤4.2.2 区域规划的内容与方法4.3 区域性城市规划4.3.1 区域性城市规划的特点与需求4.3.2 区域性城市规划的编制流程与内容4.4 细部规划4.4.1 细部规划的意义和范围4.4.2 细部规划的编制程序和要素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与研究方法5.1 城市规划调查的目的和意义5.2 城市规划调查的方法和步骤5.3 城市规划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第六章城市规划实践案例分析6.1 国内城市规划实践案例分析6.1.1 深圳市规划实践案例6.1.2 上海市规划实践案例6.2 国际城市规划实践案例分析6.2.1 纽约市规划实践案例6.2.2 巴黎市规划实践案例第七章城市规划评估与监测7.1 城市规划评估的意义和目的7.2 城市规划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体系7.3 城市规划监测的内容和手段第八章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8.1 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8.2 城市规划与低碳城市的发展8.3 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第九章教学评估与作业要求9.1 教学评估方式9.2 课程作业要求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原则,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与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讨,加深对城市规划的理解。
同时,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未来从事城市规划相关工作或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607647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学分:4适用对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先修课程:建筑初步城市地理学执笔人:孟彩红审定人:董杰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城市规划原理是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涉及到资源、环境、人口、经济、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全面系统的教学,阐明城市规划的意义,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课程教学:以所选教材为基本素材,参考书为辅助材料,结合实际,选取讲授内容,不断补充前沿知识理论。
采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可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改基本要求:除课堂讲授外,积极采用案例讲解、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
采用课内教学和课外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课外作业旨在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课程重点与难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4学时)重点:城市的形成与定义,城市化的测度及其发展阶段。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6学时)重点: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近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2学时)重点:城乡规划的法规系统、行政系统、技术系统以及运作体制。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2学时)重点: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及实现途径。
第五章生态与环境(2学时)重点:人与环境的关系,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环境第六章经济与产业(4学时)重点: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城市规划中经济与产业的分析方法第七章人口与社会(2学时)重点: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研究。
《城市总体规划》教学大纲
《城市总体规划》教学大纲Urban Comprehensive Planning课程编码:21A53024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课)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推荐教材:隗剑秋主编,《城乡总体规划》,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
参考书目:董光器著,《城市总体规划》(第五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城市总体规划》教学目的是夯实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内容与知识要点,明确城市总体规划在城乡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角色,熟悉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的逻辑框架、主体要点与逻辑体系,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评析的基本方法,系统把握城市总体规划管理的一般程序与技术手段。
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秉承现代城市发展理念,认清城市发展规律,在宏观层面对城乡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发展目标、土地利用、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战略性思考、布局以及规划管理。
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城市的发展规律,并能够在宏观层面对城乡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发展目标、土地利用、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与管理。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素养,能将社会、经济、文化和空间艺术等融入规划设计,使设计的成果既符合规划趋向又具有建设的导向作用,既严谨规范便于操作实施又具有适当灵活性的特点。
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联系,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与综合思考的能力。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城市规划绪论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乡关系的定义;明晰城乡划分和建制体系;熟悉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明晰城乡关系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以及对当前城乡规划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城乡关系理论对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
[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教学大纲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240Z10课程名称: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Principle of Urban Master Pla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I)、城市规划原理(II)、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适用专业:城乡规划教材:1. 郐艳丽、田莉.《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教学参考书:2. 董光器.《城市总体规划》(第五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3. 同济大学、中规院等.《城市规划资料集第1、2分册》(总论、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施行)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施行)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的主要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城乡规划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全面接触和了解城市的各个领域及各个方面的主要课程,是对前期所学其他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四个环节课程组成: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理论教学)、城市总体规划(课内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调研(现场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集中设计周)。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课堂讲授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密切相关的理论内容,使学生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方法和工作步骤,为下一阶段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了解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程序和方法,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研和基础资料收集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城市规模预测方法和城市定位分析方法;掌握城镇体系布局规划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并能评判方案的优劣;熟悉各主要专项规划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英文):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principle 课程编号:14351145课程学分:3.5学分课程总学时:5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在明确未来一定时期城市发展方向与目标的同时,也要对长远发展有所估计,留有充分的弹性。
本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位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主要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及规划中技术问题,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成熟、完整、准确的专业知识系统, 奠定坚实、规范的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设计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所以,《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在城乡规划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内容、编制原则与步骤,通过介绍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原理,掌握城市规划的任务与编制,城市各组成要素与布局,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广场、街道规划及城市规划的实施等。
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问题。
具体的内容有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方法、城市各组成要素的布局以及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等,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习城市规划的背景知识与基本内容,熟悉城市规划学科所包含的相关知识体系;从认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入手,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内容与方法;培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调查分析、初步设计、文字处理与语言表达等能力;训练学生树立区域观、生态观、文化观和环境观;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研究城市问题的能力,掌握协调和综合处理城市问题的规划方法,并且学会以物质形态规划为核心的具体操作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的能力,基本具备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阶段所需的调查分析能力、综合规划能力、综合表达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去进行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研究的能力,为城市规划培养专业人才。
本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已学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所授知识,在对城市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和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的形态,并对城市各类用地和设施进行统筹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要侧重于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基本内容与程序;了解城市社会经济、用地、交通工程等要素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了解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与法规;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汇总的能力和协调各专业规划的能力;培养学生规划文件编写与方案介绍、交流的能力。
1.初步掌握规划调查、分析、预测及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技术,正确理解及掌握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程序及各层次规划间的关系、作用和内容。
2.了解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的相关知识,达到初步分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发展条件、动力的能力。
达到确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城市规模、性质)的能力。
3.具备进行城市总体布局及城市土地使用规划的初步工作能力。
4.初步具备城市规划中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5.了解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内容和过程及与规划编制的关系。
6.结合其它相关课程学习,达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基本要求。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6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的产生及城市的定义,理解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相关方面的影响因素。
掌握城市化的含义及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2、教学重点与难点:城市的内涵,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镇化第一节城市的定义(1学时)理解现代城市的含义第二节城市的产生(0.5学时)简要概述居民点的形成、城市的形成第三节城市的发展(2学时)主要从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两个阶段分别阐述影响城市发展的多方面因素,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情况。
指导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城市与乡村(0.5学时)理解城市产生的原因和城市与乡村的区别第五节城市化及其发展(2学时)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7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2)理解和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理论(3)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演变。
(4)了解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实践与展望2、教学重点与难点: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理论第一节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2学时)介绍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第二节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理论(3学时) 介绍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几个思想,掌握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第三节当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趋势(1学时)介绍西方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阶段,影响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因素,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演变的具体内容以及工作方法的演变。
习题课:本章相关内容(1学时)第三章城乡规划体系(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规划的定义,了解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体系,掌握城乡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城市规划调查研究的内容和基本方法,难点是对调研得到的基础资料进行合理分析。
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1学时)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定义第二节我国城乡规划体系(1学时)城乡规划体制是通过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以及规划运作系统来共同构建的。
规划法规系统为规划活动提供了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并决定了城乡规划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城乡规划的制定(2学时)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1)掌握城市规划的任务、理解城市规划编制应遵循的原则(2)了解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3)理解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的内容与基础资料的收集(4)理解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相应主要内容第四章城镇体系规划(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市(县、镇)域城镇体系基础资料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对市(县、镇)域城镇体系基础资料的分析,难点是市(县、镇)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方法。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作用与任务(1学时)第二节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1学时)各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2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从总体规划战略性规划的作用与特点着手,重点是总体规划的法定编制程序、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和关注重点。
在总体规划的城市战略研究阶段,需要研究城市职能,确定城市性质,预测城市规模。
在总体布局阶段,要求综合协调城市功能、结构、形态的关系,依据不同功能要素的布局要求合理规划不同的用地性质,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最后的成果编制阶段,要严格按照法定的编制要求和制定程序,在做好前期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总体规划的成果。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难点是学会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分析,合理地确定城市性质和规模,做好城市空间布局。
第一节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1学时)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义,任务、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第二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0.5学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成果要求第三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0.5学时)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第四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4学时)现状调查,城市自然资源条件分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城市性质和规模。
第五节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2学时)市域城乡空间的基本构成及空间管制,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的基本类型,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空间形态与布局结构第六节城市用地布局规划(14学时)一、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1学时)城市用地的概念,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的选择二、主要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0.5学时)三、城市总体布局(1学时)城市总体布局原则、影响因素,布局形式四、主要城市建设用地位置及相互关系确定(0.5学时)五、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3学时)四类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
居住用地的组成和分类,居住用地的指标和影响因素。
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的一般原则,工业区,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旧城工业布局的调整。
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和指标,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要求。
仓储用地布置的一般原则。
实验一:(6学时)实验内容:城市用地总体规划实验条件:已知某镇城市用地现状地形图实验要求:①根据现状地形图对该镇进行城市用地现状分析,并绘制该镇用地现状图。
用A1硫酸纸+彩铅(马克笔)绘制,并符合国家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实验目的:掌握规划图的画图方法和表达方法,学会用CAD计算面积,并能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现状分析。
实验工具:A1硫酸纸1张,彩铅,马克笔,针管笔,橡皮,胶纸等六、城市用地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1学时)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关系,城市用地布局形态与道路交通网络形式的配合关系。
七、城市总体规划成果(1学时)编制的技术要求和制定程序,编制的内容,编制中应关注的重点习题课:本章相关内容(2学时)第六章城市专项规划(6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不同专项与城市布局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专项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的内容和深度。
2、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同专项规划在城市中的布局要求。
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城市绿地分类及其在城市布局中的要求,通过实例阐述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程序和内容。
第二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0.5学时)第三节城市环境保护规划(0.5学时)第四节城市综合防灾系统规划(0.5学时)第五节城市用地竖向规划(0.5学时)第六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学时)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原则,建筑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
历史文化名城定义,历史文化名城分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三个层次及具体保护方法习题课:本章相关内容(1学时)第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和强制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