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辩证法联系.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根据和基本方法。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其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水平的把握。正如当代史学家何兹全所说:其"仍然是最先进的历史科学的理论。"高考《考试大纲》中"史论结合"的基本要求即体现了这一宗旨,要求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时,既不能缺乏理论应用,也不能将史实与理论游离,或将理论"标签化",而应当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对有关史实进行科学分析。
(7)内容与形式
内容是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结构或外部表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会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内容的发展决定着形式迟早要发生变化。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第一,内容和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无内容的形式或无形式的内容都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如手工作坊这一经济形式对应的内容是手工作坊主剥削帮工、学徒,体现了封建剥削关系,而与手工工场这一经济形式对应的内容是手工工场主剥削雇佣工人,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第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同一历史内容往往可以有多种形式加以表现,这正说明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同样在农村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农业资本家,在英、德、美、日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英国是新贵族,德国是容克地主,美国是种植园主,日本是新兴地主。第三,历史上有许多形式相同、内容不同的历史现象。如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形式是相同的,而内容是不同的。1924-1927年的合作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共同对付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1937~1945年的合作是党外合作,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
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分别包括什么
“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分别包括什么唯物论:物质和意识、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辩证法:发展观、联系观、矛盾观、创新等认识论:实践观、认识观、真理一、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地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影响意识正确与否的主观因素: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构成、思维方法、精神状态。
4.从实际出发:(1)原理依据:物质决定意识(2)全面、辩证地把握实际。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辩证法1.联系的观点:(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①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②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①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②方法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因果关系原理:①原理内容: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又可以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承认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①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含义不同;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部分是组成整体的部分。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整体和部分在性能状态上会相互影响。
②方法论:办事情应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内容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内容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哲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认知事物的方式以及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辩证法注重研究事物的固定属性和相互联系之间的矛盾关系,认识论则关注我们如何获得和理解知识。
下面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并阐述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指导意义。
首先,辩证法是指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在辩证法的观点下,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和变化。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对立面之间的矛盾斗争推动的,并通过质量的转化实现,这被称为“辩证法的发展规律”。
这个规律可以概括为:事物的质变是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破的结果。
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事物,还包括社会和人类思维。
与此相对应的是认识论,它研究人类获取和建构认识的过程和方法。
认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知晓事物的本质,如何理解世界和对待世界的问题。
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切人类的认识都是通过感觉、知觉、思维等活动获取的,并通过这些活动对外界的客观存在进行体验和认知。
认识论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如经验论、唯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等,用于解释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方式和研究对象上存在一定的关联。
认识论为辩证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途径,而辩证法则为认识论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为辩证法研究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提供了认识的基础。
辩证法则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认识论的观点和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情况中。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研究对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们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只有通过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其次,它们强调了矛盾的存在和解决的重要性。
在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认识到事物内部的矛盾,通过解决矛盾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再次,它们提醒我们要持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
只有不断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马哲四大板块简化版
马哲四大板块简化版辩证唯物论=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马哲唯物辩证法=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观、创新)历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解决方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人的价值的体现、创造与实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选择)一、辩证唯物论=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重视意识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论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1、联系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①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辩证法和认识论
辩证法和认识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哲学领域里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辩证法是关于事物发展和运动规律的学说,认识论则是关于人类认识过程的理论。
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重点介绍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运动性,认识论则强调人类对事物认识的过程。
辩证法认为事物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认识论则认为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共同点是强调发展和变化。
在认识过程中,人类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来适应事物的变化,而辩证法就是人类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的过程。
其次,辩证法和认识论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辩证法能够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到现实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过程,从而更好的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论则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基础,其作用是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够使人们的实践活动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最后,辩证法和认识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马克思主义成为了现代最强大的理论武器之一。
而认识论则是哲学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理论框架和思想方法对哲学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哲学领域里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人们认知世界的理论基础。
辩证法和认识论在实践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它们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人类不断追求真理和不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8.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 1.辩证思维的客观基础 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着的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认识过程中,人们需要将普遍联系 着的对象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各种关系,相对地独立起来、区 别开来,分别地加以研究,这样才能获得具体、深误;只要坚持辩证思维,就能认清一切事物说
法太绝对,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
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能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
慧与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体现了( )
A.动态性思维要求
A
B.辩证思维要求
维
根本区别
含义
客观基础
发展历程
特征 意义
整体性 动态性
1、下列体现辩证思维方法的是( )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③体现的是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排除。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着不慎,满盘皆 输”强调关键部分的作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用联系的观点看 问题。①②④属于辩证思维方法。应选A项。
矛盾:含义、基本属性、普遍性、特 殊性、普特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 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认识、实践、真理、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活动的特点
知识拓展:辩证思维与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关系 ①研究辩证思维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②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没有唯物辩 证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辩证思维;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思 想的指导,研究辩证思维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
哲学高考一轮复习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
材料二 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4亿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原理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总: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因此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观点。
具体:
整体:长远、过程,整(个),全世界、全局、目标
部分:眼前、环节、阶段、某个要素、局部、步骤
六、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四、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条件不同,事物的性质、状态、性能就不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1、含义: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因果联系等。
2、表现
原理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 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两者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
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 看问题
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
孤立存在的
特征 含义
表现
联系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联系是事 物本身所 客观 固有的, 性 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 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与实践的关系来 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
说,可以分为自 在事物的联系和
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 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
[提示] 部分的发展才能推动整体的发展。
判断: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提示] 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 起决定作用。
4.正确理解系统的基本特征和系统优化方法 P58-59
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优化方法
实践方面
认识方面
整体性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 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 能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2.准确把握联系的特征 P54-56
不存在孤立的 事物
特征 含义
世界上的
一切事物
普遍 性
都与周围 其他事物 有着这样
或那样的
联系
表现
方法论
①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
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
样的联系;
用联系的观点
②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 看问题,反: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提示] 联系是普遍的,旨在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 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判断: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只有人力才能改变,自在事物 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没有确定的界限。
[提示] 联系是客观的,人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 立新的联系,但联系又具有多样性,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 件的变化而变化;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区别 在于是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认识论: 揭示的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 辩证法: 揭示了世界的状况及规律。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是怎么样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
展、矛盾的。
孤立 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
唯 形 对立 物 而 辩 静止 上 证 学 法
人类社会
思维
引发对核安全的再认识;
… …
这则寓言包含什么哲理? 一个粗心的工人在制造铆钉时忘了给 其中一枚做个钉‘帽。恰巧这枚铆钉被用 来给该国元帅的千里马钉马掌。在一次抗 击外敌入侵的战斗中,马掌脱落,但元帅 并不知道继续追赶敌人。不久,马的脚伤 太重而马失前蹄。元帅从马上摔下来,被 乱马踩死。顿时,群龙无首,军队大乱。 敌军乘机反扑,一举灭掉这个国家。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条件性
梦想 想象的联系
(国力强,经 济基础雄厚, 载人航天技术 过硬)
建立新的具体的 联系,遨游太空
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A、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 联系 系着 B、事物内部各部分、 的普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要素相互联系 C、世界是 遍性 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 的客 观性 联系 的多 样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 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中把握事物,切忌陷 入主观随意性
一个和尚担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1+1+1=0
1+1+1<3
结构要素互不合作, 处于无序状态
用联系观 点看问题
(侧重从方 法论角度)
坚 持 整 体 与 部 分 的 统 一 掌 握 系 统 优 化 的 方 法
含义不同 区别
哲学大题(辩证法、认识论考点)
哲学:唯物论(选择题)、辩证法(大题目)、认识论(大题目)、唯物史观(选择题)一、唯物论(考察选择题):物质观、运动馆、时空观、意识观、实践观:物质观、运动馆、时空观、意识观、实践观二、唯物辩证法(考察大题):(三基本原理:联系与发展、联系的普遍性、发展实质)1.辩证法的总观点: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 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 *方法论:要求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要求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世界是一个整体,用整体的观点看世界;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改革必须是整体全面的,用经济体制的改革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 3.发展及其过程论原理:发展史前进的向上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 事物的灭亡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用发展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方法论:用发展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变量变规律:4.度的原理:维持质的稳定的量的范围* *方法论:适度原则,把握度,过犹不及方法论:适度原则,把握度,过犹不及5.质变量变的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双百目标,要把改方法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双百目标,要把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三大系列,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三大系列,88个原理6.矛盾的同一性与特殊性原理: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方法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方法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和平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双赢共赢,构建和谐世界)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8.内因外因的关系原理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方法论:面对矛盾的态度要不回避方法论:面对矛盾的态度要不回避10,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时时事事的矛盾都是不同的 *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体现了事物的共性,是绝对的;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体现了事物的共性,是绝对的;时时事事的矛盾是不同的,体现了事物的个性,是相对的;时时事事的矛盾是不同的,体现了事物的个性,是相对的;*方法论:共性个性,相对绝对是事物矛盾的根本 1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方法论:区分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就等于抓住了根本与关键13.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方法论: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就等于抓住了主流,抓住了本质否定之否定规律14.辩证否定观原理:肯定中又否定否定中有肯定,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如何用辩证否定观原理来谈如何对待文化,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告诉我们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的消极,保留旧事物的积极,因而,在面对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扬弃的态度,克服糟粕,保留精华。
指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认
67、事物的价值具有多样性,事物价值的多样性是由其属性的 多样性决定的。 68、事物的价值与人的需要有关,但并不由人的需要决定。 69、事物的价值是可以转换的,转换的途径是实践。 70、事物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关系中达成的。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人们的行为选择 会不同,但不是一定不同。 71、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而不是相反。劳动是人的存 在方式。 72、人们的需要、角度、立场等不同,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 选择会有不同,但不是一定不同。 73、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74、贡献,又叫社会价值,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的重要尺度。 75、索取,又叫自我价值,包括物质上的索取和精神上的索取 两个方面。
哲学应该注意的知识细节:
1、哲学不是“科学的科学”,也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而是具体科 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真正的哲学
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3、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指导 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与升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5、哲学为实践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为实践提供具体方法。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 。
5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观点
57、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5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注意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
区别
59、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不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优点缺点、 长处短处等,也不是任何事物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各占一定比 例。 60、矛盾的转化是矛盾双方的转化,不是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转化。 61、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而不是相反。 62、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的变革决 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6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 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状况,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6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6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基本矛盾或人民群众。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之哲学部分原理归纳
必修4《哲学与文化》之哲学部分原理归纳(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咀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现和人生观等部分。
)一、辩证唯物主义(第2、3、4课)(一)辩证唯物论【唯物论】(物质观、意识观、规律观,共9条原理)(第2课)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白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委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里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求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尊重、一发探、两结合、两反对)①做事情婴尊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7、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原理总结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原理总结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术理论,它着重于探究客观事物的
发展规律,其最早的提出者是马克思,其方法则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
主义的辩证法”。
这门理论通过反复比较、发现对立面客观活动的联系,使社会的转变变
得可能,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实践是物质世界认识规律发展的基础,这就是所
谓“知识就是实践”的原理。
它认为人们只有在实际实践中,才能凭自己的经验和抽象思
维才能准确剖析世界的本质和现实的本质,并从中获得知识和真理。
另外,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它不断发生转变,是一种
有规律、有过程、有质量变化的活动,这种发展具有内在联系,从而可以从联系中发现规律,发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此外,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还认为,发展是否持久和有效取决于其中包含的对立矛
盾的两个维度决定。
只有通过充分的认识事物的本性,同时将矛盾的两面情况引入观察中,才能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才能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其发展稳定,持续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共分为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发展、联系、矛盾、辩证的否定与革命批判精神)、历史唯物主义等观点。
背诵知识点及答主观题时要注意区分答题角度。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 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 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 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 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个性、特殊性哲学:对个别的规律和特征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 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抽象的、共性、普遍性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的科学”, 不能取代具体科学。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简单的说, 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两方面内容: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哲学被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019届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解析(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 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 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 的真实联系。
联系观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 ①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 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2)联系具有 ②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 普遍性 1.联系的 间是相互联系的。 普遍性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
注意:1、联系既包括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 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的联系。即我们所说 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2、从内容上讲,联系包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 作用,这种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 3、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判断:
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相联系 2、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3、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答案:2错,1、3正确
联系观考点3:联系的多样性
(1)原因: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 多种多样的 。 (2)表现: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 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 然联系等 。 (3)方法论1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 : 物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分析事物间的多样联系) (4)方法论2: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唯 物 反 辩 对 证 法
方法论要求 方法论要求 普遍性 特殊性 主次矛盾 主次方面 关 相互联结 系 相互转化 反 对 一点论 均衡论
静止的
矛盾观
含义、特征、实质、方法论 方法论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马哲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9)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10)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现象,意识产生的根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主观能动性。
(11)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它是由物质自身内部的矛盾性引起的。
根据人们认识世界的领域的区分,可以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形式。
辩证法和认识论23个原理
辩证法(14个原理+1个过程论原理)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的特点首先是客观的,反对主观编造,第二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整体要学会用整体全局的观点看待世界,两种整体观,机械整体观和辨证整体观,联系的多样性告诉我们在整体联系中要根本的抓住决定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决定事物的规律,联系还具有条件性。
辩证的整体观认为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因而整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体具有各个部分不具有的新性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要学会善于分析具体事务,确立整体观、开发观。
在实践中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
当代中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的原理发展就是指的是事物的运动变化,但是指的是事物的向上前进的运动变化,在向上前进中使得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形成过程,其实质就是旧事物的不断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新事物符合发展的规律,具有远大前途,强大的生命力,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必然日趋灭亡。
3过程论任何事物处在运动发展变化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从产生到发展到最终走向灭亡变成其他事物的过程,因而任何事物都在过程中而存在,在过程中而发展,最终在过程中而灭亡,所以整个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因为要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
4度的原理度是指事物量与质的统一,是维持事物稳定的量的范围、幅度、限度。
不能超过度的范围的关节点,要把握火候,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反对过犹不及。
5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事物量的变化,包括事物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一种不显著的变化,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事物质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显著的变化,是飞跃的间断的过程。
他们之间的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的量变的结果,在新的基础上引起新的变化。
辩证认识论
辩证认识论
辩证认识论是一种认识论的理论体系,强调认识过程中的辩证性和发展性。
它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矛盾的结果,而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揭示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辩证认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辩证法:辩证认识论强调辩证法是认识事务和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方法。
辩证法包括矛盾和矛盾的统一,主张矛盾是事物发展和认识过程的动力,只有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解决,才能推动事物的进步和认识的深化。
2. 发展性:辩证认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
认识也是发展的,不断从表面认识向深层认识升华。
从“浅表事理”到“深层规律”,从“现象”到“本质”,都
是认识发展的过程。
3. 实践性:辩证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水平。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只有通过实践的实际检验,才能验证认识的正确性。
辩证认识论对于我们认识事物和认识世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解决矛盾,要不断提高认识水平,要注重实践检验,以不断深化认识,推动事物的发展进步。
辩证法世界观
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 注意遵循 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 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 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 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
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
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
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
新的联系。)
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 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
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 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间联系的条件性。
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
看冋题要着重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
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 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
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 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
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论.辩证法联系.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
一、填空
1、实践是人,是动。
注意:(1)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和。
(2)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
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二是。
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
但人们获得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即。
二、重点问题复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方法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2、真理的原理?
3、认识发展的原理方法论?
4、实践的含义及特征?
5、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真理的含义?
9、真理的特征有哪些?
10、为什么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三、分析以下材料蕴含的哲理:
1.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
2.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进。
”“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街道,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
”
3. “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事物的观念,并产生我们所预期的效果,这就肯定地证明,至此为止,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知觉符合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
”
4.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
5.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6.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
7.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
8.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
唯物辩证法(第七课联系的观点)
一、填空
1、联系的含义注意: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和。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和的关系。
3、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和
二、重点问题复习(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原理方法论)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4、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5、系统优化原理及方法论
6、为什么说联系是普遍的?
7、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何?区别:二者的含义?地位和功能?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三、分析以下材料蕴含的哲理:
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3.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4.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5.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6..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唯物辩证法(第八课发展的观点)
一、填空
1、发展的实质是。
(注意:事物的变化是不是发展?)
2、新事物是符合具有的事物。
3、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
二、重点问题复习(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原理方法论)
1、发展的原理及方法论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途径)的原理及方法论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4、为什么发展具有普遍性?
5、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6、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7、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如何?(区别、联系)
三、复习易错易混点点:
1. 发展是一种变化。
()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
2.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
3. 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4. 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发展方向都是前进的。
()
5.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6. 质变就是发展。
()
7. 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