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模板】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附件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一、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及保障机制研究1—1、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研究;1—2、建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研究;1—3、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研究;1—4、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的实践和研究;1—5、以高校教学工作评估为契机,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保障制度的实践和研究;1—6、建立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机制实践和研究;1—7、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践和研究;1—8、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途径和方法研究;1—9、高校教学督导和分级教学管理的研究;1—10、加强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二、高校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2—11、产学研合作、双赢双惠、吸纳社会资源、加强内涵建设实践和研究;2—12、高校校际间教学条件保障和教学资源共享实践和研究;2—13、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的实践和研究;2—14、区域高校学分互认机制研究;2—15、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2—16、以集团化模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三、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3—17、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3—18、中外合作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3—19、校企合作办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3—20、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3—21、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3—22、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3—23、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3—24、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和研究;四、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研究4—25、高校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一体化研究;4—26、高校专业设置、专业规范标准、专业管理及专业评估研究;4—27、高校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实践和研究;4—28、高校新专业建设和管理及评估研究;4—29、高校课程建设标准和评估研究;4—30、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和研究4—31、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实践和研究;4—32、高校精品教材建设研究;五、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5—33、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5—34、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及方法研究;5—35、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5—36、理工科类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5—37、文科类大学生加强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5—38、加强大学生学科知识竞赛的实践和研究;六、加强实践教学研究6—39、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和研究;6—40、强化实践,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和研究;6—41、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评估研究;6—42、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6—43、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和研究;6—44、加强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七、高等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7—45、高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实践和研究;7—46、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7—47、高校图书文献共享系统建设研究;7—48、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研究;7—49、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及管理的研究;7—50、提高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研究;八、高校教学队伍建设研究8—51、实施高校青年教师助教制度的实践与研究;8—52、推进教授、副教授为本专科生授课制度的实践与研究;8—53、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中,加强政策导向,保证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研究;8—54、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与研究;8—5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与研究。
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1. 引言2023年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文献,其目的在于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创新。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如何提出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立项,成为教育界和学者们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文章将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出发,对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提供一个有价值、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解读。
2. 项目立项的背景2023年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的制定必然是基于当前教育形势和实际需求的。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指导,以满足教育教学创新的需求。
本次立项指南将会着重考虑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在项目立项中将会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3. 项目立项的要求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必然会对项目提出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在立项申请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同时也需要注意项目的社会意义和未来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对这些要求进行深度挖掘和解读,以期为读者提供准确且有价值的信息。
4. 项目立项的方法和步骤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过程中,研究者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而2023年的指南将会对此进行具体阐述,并提供相关的参考材料和案例分析,以指导研究者更好地完成立项申请。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和步骤进行循序渐进地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以便读者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关键内容。
5. 项目立项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的理解和观点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在这一部分,笔者会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见解,对立项指南进行个人解读和思考,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具有价值的内容。
结论通过上述对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的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份指南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模板】
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模板】2019年XX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XX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分成十大类。
各大类所列选题均为方向性标题,而非具体课题名称。
申请者应在选题指导下,结合我省教育教学发展重点和学校、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课题题目。
课题题目必须简明、规范并突出研究主题,不宜照抄课题指南的名称。
本文公布的课题指南并未囊括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所有领域和问题,申请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条件,自拟课题题目,但必须充分体现省教改课题研究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
一、高校转型发展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中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2.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衔接机制研究3.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机制研究4.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水平建设与研究5.国际化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6.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7.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8.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9.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0.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人员的全日制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1.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1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4.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5.“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6.(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17.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8.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9.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1.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22.基于“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登记证书”制度试点(1+X 证书制度试点)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3.军民融合育人模式研究24.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建设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5.“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6.学分互认背景下高校本科教育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跨校、跨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27.国家学分银行背景下职业教育育人体系研究28.高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研究29.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0.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31.高水平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契合度研究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1.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2.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研究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4.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案例研究5.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设研究6.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7.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研究8.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服务研究9.跨专业联合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与实施方式研究10.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激励机制研究11.创业学院的定位、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研究12.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培养机制研究1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14.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研究15.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外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16.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17.中外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18.师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19.政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三、专业、课程设置及建设研究1.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能力研究2.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改造研究3.职业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研究4.高职院校试办本科专业的建设研究5.专业设置、建设路径、结构优化与培养目标定位研究6.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7.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8.专业认证与评估体系研究9.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研究10.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院校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11.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12.各类课程网站建设研究13.慕课、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14.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建设研究15.双语课程建设研究16.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标准研究17.高校优质课程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18.移动学习内容设计与应用研究19.课程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研究20.通识课课程体系研究21.高校品牌特色(一流)专业建设研究22.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23.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与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24.基于能力为本的专业课程设置研究25.名师、名课、名教材三者互促机制研究26.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27.新媒介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28.通识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29.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研究30.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31.高校校际学分认定及转换机制研究32.学分制改革与创新研究33.“新国标”背景下的高校专业设置、建设与退出机制研究34.OBE导向的课程建设研究35.专业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建设及其结果运用研究36.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群建设研究37.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课程群建设研究38.专业资源有效配置机制研究四、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改革研究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2.研究型教学法的研究3.基于问题教学法的研究4.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研究5.体验式教学法研究6.案例教学法研究7.参与式/浸润式教学法研究8.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9.角色扮演教学法研究10.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研究11.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的研究12.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3.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研究14.高校课程联盟运作体系研究15.其它教学方法、学习模式、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研究、创新与应用16.传统教学媒介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7.区域性专业教育“云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18.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19.知识可视化技术的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慕课环境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21.教学策略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2.基于教学原理的教学实验23.教育性教学方法研究24.基于教学目标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及应用研究25.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应用研究26.教学中社会资源的应用研究27.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28.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29.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30.科研与教学融合创新机制研究31.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本科“课堂革命”研究32.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精准画像研究33.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标准研究34.“课堂革命”背景下的智能化精准教育、智慧学习、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35.“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36.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五、教学内容改革及教材建设研究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3.最新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研究4.慕课环境下的教材建设研究5.校本教材开发研究6.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7.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研究8.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下的教材建设研究9.各类教材及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0.教学网站建设研究11.各类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12.高校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研究13.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14.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与系统化研究15.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高校基础课程的改革研究1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研究17.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课程研究六、教学团队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协整体性协同性研究3.高职院校高水平校外兼职教师建设机制研究4.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研究5.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6.慕课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角色转变研究7.协同创新背景下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8.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教师的角色转变研究9.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0.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1.“1+X”证书制度下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3.校本培训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4.名师培养工作研究15.教师工作室建设研究(含专职教师、兼职教师)16.“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7.本科生导师制研究18.教师教学竞赛研究19.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20.专业化师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研究21.教师发展及服务支持体系研究22.校外兼职教师的选聘与管理研究23.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用与提高研究24.基层教师能力提升研究25.“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研究26.实现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七、教育对象与教学策略研究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2.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及其引导研究3.大学生转型关键期的心理辅导与行为指导研究4.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5.大学生学习动机矫正研究6.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探究7.大学生学习需求开发研究8.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研究)9.“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10.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11.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研究12.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研究13.德育教育评价机制研究14.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5.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研究16.大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策略研究17.“三全育人”改革与机制研究18.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19.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20.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研究21.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研究22.各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23.接受全日制高职教育的社会人员学习能力提升研究八、实践教学条件及方法改革研究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3.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4.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研究5.实验、实习、实训方法研究6.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7.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8.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研究9.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研究。
201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模板】
201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201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的条项均为选题的最大涵义,是某一方面内容的大方向,而不是具体的课题名称。
申请者可以在本课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具体的选择,确定申报课题,不宜完全照抄课题指南的名称。
一、构建适应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学校办学思想、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二、江西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三、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四、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及保障机制的应用研究。
五、江西省高校教学资源及教学管理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研究(含产学研合作、校际合作、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优秀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等)。
六、大学教育主体研究(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团队、名师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型师生关系等)。
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复合型、创新创业型、应用型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
基于“教学问题”的校本教学研究八、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研究。
专业认证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特色专业、示范性专业建设的研究,新专业建设、管理和评估;精品(优质、重点)课程、特色课程建设标准和评估。
教材建设与管理、教材立体化建设。
教材编写、出版、选用的利弊与校本教材建设问题的研究。
九、公共英语等高校基础课教学、“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十、高校实践教学研究(实践教学改革、大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评估、基础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应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研究)。
十一、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研究。
学生创新性试验班研究及实践。
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管理的实证研究。
十二、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式、困难、问题及其对策的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研究。
2019-2020年度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立项申报书【模板】
2019-2020年度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立项申报书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推荐学校(盖章)填表日期______自治区教育厅制填表说明1.填写此表时,不得减少栏目、改变版式,内容应论述充分。
2.项目类别根据项目的性质填写“重点”、“一般”、“政策支持”。
3.本表制好电子版本后一律用_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表内空格不够可加页。
4.项目负责人只限一人。
5.封面编号一栏不需填写。
6.所有申请者签名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7.所有内容统一用小四号宋体填写。
8.本表须经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后,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四份材料均需盖章,不得复印。
申报者的承诺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年月日项目负责人情况项目主要成员情况5附件3____-2020年度______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科学研究项目结题程序规范一、教改项目结题的一般程序1.项目主持人根据项目申报书设定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及完成情况,填写《结题报告书》,并将全部结题材料汇集,上报至学校教务管理部门。
2.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照项目申报书设定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成果形式及管理要求,对项目主持人递交的结题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后,决定是否同意其参加结题鉴定会。
3.高校将同意结题的结题材料上报教育厅或指定地点。
4.教育厅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进行预评审,高等教育出版社给出评审意见。
通过预评审的项目,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正式评审。
教育厅对专家组的评审意见进行终审,并最终在网站上公布结题名单。
二、项目结题时应提交的主干材料:结题鉴定表、研究报告及成果附件1.《结题报告书》是教改项目结题的主体材料。
填写时应注意:(1)项目组全体成员限__人以内。
如遇特殊情况,需由项目主持人写出书面报告并报教育厅核准。
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一、项目概述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旨在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立项指南旨在为项目申报者提供指导,确保项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兼具,并为项目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引。
二、项目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加速,教育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教育教学进行深度改革和创新。
三、项目目标1. 深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 广度覆盖不同层次和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制定综合性的改革方案。
3. 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项目内容1. 详细介绍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
2. 分析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改革的关键点和策略。
3. 探讨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4. 研究新技术和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和工具。
五、总结与展望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希望通过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立项,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和提升,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个人观点和理解:教育教学改革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立项指南的制定,不仅有利于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兼具,更能有效引导项目的实施和成果的评估。
在我看来,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在知识上为大家共享一个详尽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是我的荣幸。
在文章中,我将从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到问题分析、策略提出,再到教师角色、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立项指南需要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成果。
河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指南【模板】
附件2河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指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指南,分为省级重大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和省级一般项目。
省级重点项目和省级一般项目从类型上分为六大类,包括综合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管理。
省级重大项目选取若干影响和制约全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性或重点问题,作为重大研究项目。
1.黄河流域生态文明与高校人才供给结构的研究与实践;2.高质量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研究与实践;3.学科竞赛推进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4.“五类”金课的教学模式、质量标准与规范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5.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6.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7.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战略研究与实践;8.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研究与实践;9.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10.“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11.现代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2.大学生劳动、美育、体育教育创新与实践;13.大学生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14.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5.高校专业预警、退出、评估机制的构建与实践;16.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管理模式与考核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践;17.引导高校教师潜心育人的制度设计研究与实践;18.高校教学经费的保障机制研究与实践;19.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制度的研究与实践;20.党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领导的制度研究与实践;21.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22.特色骨干大学考核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
省级重点项目和省级一般项目一、综合研究本类选题侧重于从全省宏观战略高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政策建议和条件支持。
1-1.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2.河南省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实践;1-3.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实践;1-4.增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与实践;1-5.河南省各类高等学校办学定位及特色办学的研究与实践;1-6.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 —1-7.“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教学质量提升核心问题研究与实践;1-8.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建设研究与实践;1-9.中外合作建设高水平大学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1-10.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模式问题的研究与实践;1-11.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研究与实践;1-12.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13.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及评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1-14.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与实践;1-15.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16.大数据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1-17.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研究与实践;1-18.示范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19.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育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1-20.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21.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与探索;1-22.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1-23.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与实践;1-24.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与中青年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1-25.高校跨校联合授课与学分互认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附件1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一、综合类本类选题侧重于从全省的角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为实施高教强省战略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1-1.高等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及特色办学研究;1-2.辽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层次、专业)优化研究;1-3.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政策、措施和运行机制研究;1-4.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软件学院或合作办学)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1-5.辽宁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教学发展的规模、目标与结构研究;1-6.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1-7.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研究;1-8.高校促进区域(东北/辽宁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对策研究;1-9.辽宁产业集群与高校合作发展对策研究;1-10.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二、专业建设类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专业建设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2-1.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2-2.专业结构优化与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研究;2-3.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2-4.适应职业制度需要的专业认证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2-5.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与研究;2-6.专业规范建设与研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类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1.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3-2.人才培养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与实践;3-3.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3-4.“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3-5.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3-6.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3-7.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四、课程建设类本类选题侧重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注重整体优化和整合实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1.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4-2.与后续专业课相衔接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4-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4-4.精品课程建设理论与创新研究;4-5.双语课程建设与实践;4-6.课程标准建设与研究;4-7.基于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模式构建与研究;4-8.系列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4-9.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2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2022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一、指导思想(一)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体现先进性、科学性。
(二)以我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着眼点,结合2022-2023年学校重点工作,着力解决我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强化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应用,教育改革方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二、立项范围本次立项范围仅限重点项目,旨在着力解决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关注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面向全校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组织立项工作,项目建设周期2个月。
三、重点项目选题(一)一流专业建设类(项目建设周期2个月)项目1.1.:数智赋能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模式探索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具体模式2.评价方法3.操作流程4.预期应用效果5.项目验收标志项目1・2:财经类高校微专业设置与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可设置的微专业2.如何将微专业设置融入复合型人才培养3.可行性分析4.预期应用效果5.项目验收标志项目1・3:立德树人成效的衡量体系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衡量指标体系2.可行性分析3.预期应用效果4.项目验收标志项目1・4: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协同方案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外部评估的渠道2.内部评估的优化3.协同方案设计4.可行性分析5.项目验收标志(二)一流师资建设类(项目建设周期2个月)项目2-1:创新创业教育与财经类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如何建设2.如何实践3.预期应用效果4.项目验收标志项目2∙2:新文科背景下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如何建设2.如何实践3.预期应用效果4.项目验收标志项目2・3:优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如何建设2.如何实践3.预期应用效果4.项目验收标志(≡)一流人才蔑设类(项目建设周期2个月)项目34:财经类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建设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实践育人体系构建2.强化实践育人的办法3.预期应用效果4.项目验收标志项目3・2:科教协同财经类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设计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设计2.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衡量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量化指标体系4.实践设计和可行性分析5.项目验收标志项目3∙3: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融入专业教育的举措2.成效评价标准3.如何实践4.项目验收标志项目3-4:学生成长增值评价的量化体系设计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成长增值指标量化体系2.学生学习体验、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成长幅度的测度3.项目验收标志项目3・5:学生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评价量化体系2.实践的可行性3.项目验收标志(四)一流课程建设类(项目建设周期2个月)项目4」:“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形势与政策”课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如何协同2.课程线上线下模式如何优化3.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如何融合4.预期效果与可行性5.研究项目验收标志项目4・2:课程思政成效的衡量办法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量化指标体系2.实践的可行性3.项目验收标志项目4-3:优质品牌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新媒体传播及共享方案设计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新媒体直播/录播课程的重要意义2.新媒体直播/录播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案3.预期效果和可行性分析4.项目验收标志项目4・4:财经类高校课程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如何进行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2.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如何协同3.效果衡量标准4.项目验收标志(五)质量监控类(项目建设周期2个月)项目5・1: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构建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体系的构建和具体实施办法2.可行性分析3.项目验收标志项目5・2: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实施方案2.可行性分析3.项目验收标志4目5・3: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如何建设实施2.效果如何衡量3.项目验收标志4目5・4: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信息化、智慧化和可视化的建设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如何建设2.可行性分析及预期效果3.项目验收标志项目5・5:毕业生质量持续跟踪评价机制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评价机制的设置2.评价指标的设置3.项目验收标志项目5・6: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质量标准的建立2.评价指标体系3.项目验收标志(六)新经管类(项目建设周期2个月)项目64:创新创业训练、课程与产教融合的优化体系建设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如何建设2.考核方式的优化3.效果衡量标准4.项目验收标志项目6・2:财经类高校第二课堂体系建设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体系的建设2.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3.项目验收标志项目6・3:提升实习实践质量的教学管理办法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具体管理办法2.管理办法效果衡量的指标体系3.提升质量标准的指标体系4.项目验收标志项目6・4:劳动教育体系与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研究内容需包括:1.劳动教育体系构建2.劳动实践基地如何建设3.效果衡量指标体系4.项目验收标志。
2019年XX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指南【模板】
附件12019年**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指南本指南列出的内容仅为项目研究的方向,不是具体的项目名称,申请人可在本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研究内容和申报项目。
一.高水平全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传承中国共产党红色办学传统研究2高水平有特色红色文化育人体系研究3实施“红色传统育人行动计划”研究4坚持德才兼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5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研究(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教材、进头脑)6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研究7专业课与思政课紧密结合育人模式研究二.一流专业建设研究8促进专业内涵式发展、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研究9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10根据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11优化各类课程的课程设置研究12深入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研究13 人工智能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交叉融合研究14 推进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研究三.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5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研究16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17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研究18增强课堂教学互动研究19“金课”建设标准研究20淘汰“水课”工作机制研究21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研究22 毕业论文设计研究23 毕业实习模式创新研究24 学业水平综合考试研究25学业预警与分流淘汰制度研究26 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质量联动机制研究27 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研究28 法律写作与法律方法研究29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与教育教学关系研究30 全面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31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研究四.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研究3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研究33多措并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研究34完善教师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研究五.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35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36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研究37利用互联网、司法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程化、同步化、协同化实践教学研究38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39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40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研究六.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41利用云平台、移动互联技术等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智慧课堂研究42慕课、spoc建设研究43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研究44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45信息素质与学术论文写作研究46教学管理信息化专题研究七.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47完善校院两级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研究48建立学院自律、自查、自纠教学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研究49专业评估与认证研究50大数据条件下的教学状态和教学质量监测常态化研究与实践。
河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指南【模板】
附件2河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指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指南,分为省级重大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和省级一般项目。
省级重点项目和省级一般项目从类型上分为六大类,包括综合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管理。
省级重大项目选取若干影响和制约全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性或重点问题,作为重大研究项目。
1.黄河流域生态文明与高校人才供给结构的研究与实践;2.高质量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研究与实践;3.学科竞赛推进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4.“五类”金课的教学模式、质量标准与规范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5.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6.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7.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战略研究与实践;8.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研究与实践;9.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10.“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11.现代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2.大学生劳动、美育、体育教育创新与实践;13.大学生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14.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5.高校专业预警、退出、评估机制的构建与实践;16.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管理模式与考核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践;17.引导高校教师潜心育人的制度设计研究与实践;18.高校教学经费的保障机制研究与实践;19.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制度的研究与实践;20.党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领导的制度研究与实践;21.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22.特色骨干大学考核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
省级重点项目和省级一般项目一、综合研究本类选题侧重于从全省宏观战略高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政策建议和条件支持。
1-1.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2.河南省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与分类指导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实践;1-3.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实践;1-4.增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与实践;1-5.河南省各类高等学校办学定位及特色办学的研究与实践;1-6.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 —1-7.“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教学质量提升核心问题研究与实践;1-8.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建设研究与实践;1-9.中外合作建设高水平大学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1-10.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模式问题的研究与实践;1-11.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研究与实践;1-12.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13.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及评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1-14.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与实践;1-15.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16.大数据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1-17.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研究与实践;1-18.示范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19.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育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1-20.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21.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与探索;1-22.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1-23.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与实践;1-24.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与中青年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1-25.高校跨校联合授课与学分互认模式探索与实践。
【精品】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附件2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3.“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5.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6.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7.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8.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9.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10.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11.本科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比较研究12.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设置研究13.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研究14. 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研究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15.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研究16.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研究17.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研究18.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9.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研究20.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21.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2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3.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2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25.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26.基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27.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改革与建设28.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29.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30.以“三农”建设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1.为新型城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2.服务“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33.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34.地方高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35.高校关于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36.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研究37.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38.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及效果评价研究39.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与实践40.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41.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42.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43.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五、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研究44.有利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基地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45.特殊人才专业教育标准建设与实践46.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47.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48.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49.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50.本科专业质量标准建设与综合改革实践51.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52.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六、教学信息化改革研究与实践53.通识课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54.面向数字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55.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5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究57.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行机制58.跨校在线共享课程运行与学分认证机制改革七、实践教学改革和能力培养59.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实践60.基于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的研究61.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运行机制62.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63.卓越计划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64.产学研结合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65.高校学生实践能力评测标准研究66.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67.高等学校学科竞赛、大创计划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68.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69.高等学校"校内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建设与实践70.教学科研优质资源平台的开放与共享机制构建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71.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72.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73.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4.高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5.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76.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77.高校院系教学绩效评估体系研究78.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79.教学质量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80.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与实施方案研究九、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81.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82.高校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83.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84.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研究85.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86.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87.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88.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89.高校教学名师培养与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十、教育教学管理改革90.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研究91.高校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92.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93.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94.高校合作联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95.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96.高校学分制改革研究97.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方法、程序及反馈机制研究十一、研究生教育9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99.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及其质量保证的研究与实践100.重点学科及学位授权点建设绩效评估研究101.研究生分类、分层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02.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模式研究103.研究生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04.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105.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十二、民办高等教育(含独立学院)106.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与转型发展的研究107.民办高校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研究108.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研究109.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110.民办高校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研究与实践111.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12.民办高校创办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十三、高校转型发展(只限于全省参与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试点的高校申报)113.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与激励机制研究114.多元化办学模式下高校转型机制研究与实践115.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融合研究116.高校转型后教师教学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117.校企合作办学与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研究与实践118.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19.应用转型背景下高校分类管理实践运行模式的构建120.高校转型学科专业布局和定位的研究121.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122.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学科专业调整改革研究与实践123.转型背景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124.高校转型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衔接课程改革与建设125.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课程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XX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XX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分成十大类。
各大类所列选题均为方向性标题,而非具体课题名称。
申请者应在选题指导下,结合我省教育教学发展重点和学校、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课题题目。
课题题目必须简明、规范并突出研究主题,不宜照抄课题指南的名称。
本文公布的课题指南并未囊括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所有领域和问题,申请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条件,自拟课题题目,但必须充分体现省教改课题研究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
一、高校转型发展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中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2.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衔接机制研究3.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机制研究4.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水平建设与研究5.国际化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6.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7.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8.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9.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0.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人员的全日制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1.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1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4.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5.“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6.(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17.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8.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9.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1.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22.基于“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登记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3.军民融合育人模式研究24.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建设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5.“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6.学分互认背景下高校本科教育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跨校、跨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27.国家学分银行背景下职业教育育人体系研究28.高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研究29.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0.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31.高水平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契合度研究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1.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2.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研究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4.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案例研究5.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设研究6.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7.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研究8.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服务研究9.跨专业联合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与实施方式研究10.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激励机制研究11.创业学院的定位、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研究12.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培养机制研究1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14.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研究15.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外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16.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17.中外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18.师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19.政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三、专业、课程设置及建设研究1.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能力研究2.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改造研究3.职业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研究4.高职院校试办本科专业的建设研究5.专业设置、建设路径、结构优化与培养目标定位研究6.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7.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8.专业认证与评估体系研究9.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研究10.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院校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11.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12.各类课程网站建设研究13.慕课、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14.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建设研究15.双语课程建设研究16.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标准研究17.高校优质课程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18.移动学习内容设计与应用研究19.课程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研究20.通识课课程体系研究21.高校品牌特色(一流)专业建设研究22.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23.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与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24.基于能力为本的专业课程设置研究25.名师、名课、名教材三者互促机制研究26.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27.新媒介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28.通识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29.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研究30.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31.高校校际学分认定及转换机制研究32.学分制改革与创新研究33.“新国标”背景下的高校专业设置、建设与退出机制研究34.OBE导向的课程建设研究35.专业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建设及其结果运用研究36.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群建设研究37.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课程群建设研究38.专业资源有效配置机制研究四、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改革研究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2.研究型教学法的研究3.基于问题教学法的研究4.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研究5.体验式教学法研究6.案例教学法研究7.参与式/浸润式教学法研究8.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9.角色扮演教学法研究10.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研究11.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的研究12.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3.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研究14.高校课程联盟运作体系研究15.其它教学方法、学习模式、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研究、创新与应用16.传统教学媒介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7.区域性专业教育“云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18.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19.知识可视化技术的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慕课环境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21.教学策略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2.基于教学原理的教学实验23.教育性教学方法研究24.基于教学目标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及应用研究25.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应用研究26.教学中社会资源的应用研究27.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28.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29.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30.科研与教学融合创新机制研究31.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本科“课堂革命”研究32.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精准画像研究33.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标准研究34.“课堂革命”背景下的智能化精准教育、智慧学习、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35.“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36.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五、教学内容改革及教材建设研究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3.最新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研究4.慕课环境下的教材建设研究5.校本教材开发研究6.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7.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研究8.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下的教材建设研究9.各类教材及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的开发与应用研究10.教学网站建设研究11.各类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12.高校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研究13.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14.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与系统化研究15.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高校基础课程的改革研究1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研究17.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课程研究六、教学团队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协整体性协同性研究3.高职院校高水平校外兼职教师建设机制研究4.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研究5.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6.慕课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角色转变研究7.协同创新背景下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8.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教师的角色转变研究9.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0.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1.“1+X”证书制度下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3.校本培训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4.名师培养工作研究15.教师工作室建设研究(含专职教师、兼职教师)16.“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7.本科生导师制研究18.教师教学竞赛研究19.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20.专业化师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研究21.教师发展及服务支持体系研究22.校外兼职教师的选聘与管理研究23.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用与提高研究24.基层教师能力提升研究25.“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研究26.实现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七、教育对象与教学策略研究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2.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及其引导研究3.大学生转型关键期的心理辅导与行为指导研究4.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5.大学生学习动机矫正研究6.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探究7.大学生学习需求开发研究8.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研究)9.“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10.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11.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研究12.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研究13.德育教育评价机制研究14.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5.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研究16.大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策略研究17.“三全育人”改革与机制研究18.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19.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20.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研究21.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研究22.各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23.接受全日制高职教育的社会人员学习能力提升研究八、实践教学条件及方法改革研究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3.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4.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研究5.实验、实习、实训方法研究6.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7.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8.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研究9.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研究10.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11.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12.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研究13.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14.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研究15.顶岗实习管理与服务模式研究16.学生实习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究17.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18.远程虚拟实验室建设研究19.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研究20.实验设备远程共享机制研究21.政校合作开展实践基地建设研究22.实践+就业模式研究九、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标准制定及保障研究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2.教学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研究3.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方法研究4.职业本科高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方法研究5.教学运行机制研究6.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研究7.高校教学考核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8.课程质量评估方法研究9.本科高校合格评估、审核评估工作研究10.高校常态监测状态数据的采集与利用研究1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12.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13.教学资源校际共享研究14.实验室管理改革研究15.教改成果与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16.教师评价科学化问题研究17.高校教学激励与评价保障机制研究18.课程联盟运行模式研究19.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研究20.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及保障研究21.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保障研究22.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及保障研究23.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及保障研究24.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标准研究25.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研究26.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研究27.高校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研任主任管理办法研究28.一流本科专业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29.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30.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31.督导队伍建设及其质量监督优化研究32.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研究33.教师教学事故处理及其法律法规建设研究34.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过程性评价机制研究35.大学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研究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1.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制研究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路径研究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4.中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校“3+4”分段培养模式研究5.高等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校“3+2”分段培养模式研究6.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7.中、高职教育衔接中的接口问题及其疏通研究8.中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专科层次学生的探索与研究9.职业教育集团化问题研究10.校企合作联盟的基本属性与运行机制研究1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12.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与研究13.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