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壤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资料附表(1 6)
区域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资料收集清单及表格
《XX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收集资料清单附件:XX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背景资料调查表一、XX市层面调查表表1 XX市2020年人口调查表*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全市(镇)常住人口的比重。
④填表单位:XX市统计局表2 XX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情况(2020年)*二、县(区)区层面调查表*人口*况对内容进行添加,如果没有则填“0”;单位:万元。
**集中式供水指以一个或几个居民点为单元,用管网统一送到各家各户或集中供水点的供水方式;分散式供水指以一户或几户为单元,用手压井、筒井、大口井、集雨、引泉等设施供水,或无设施直接取用河水、溪水、塘水、泉水等。
表6 XX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调查统计表(2020年)(丰水期)缺乏资料时,氟超标可通过直观调查是否存在因长期饮用当地水造成的氟斑牙、氟骨病患者确定;砷超标可根据水利、卫生部门确定的病区范围,及其是否存在因长期饮用当地水造成的角质化皮肤病患者判断;未经处理,直接取用或供给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坑糖水、沟渠水等地表水的为饮水不安全,异色或异味严重的为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异色或异味严重的地下水,开采离污废水排放点或污染河道很近的浅层地下水为污染严重的地下水。
其他饮水水质问题包括直接饮用细菌超标、铁锰超标的地下水等。
⑶饮水不安全人口以其最不利问题进行填表,一般情况下只填一栏;乡镇不安全问题差异较大时可分别填,但不得重复。
表6XX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调查统计表(2020年)(枯水期)资料确定。
缺乏资料时,氟超标可通过直观调查是否存在因长期饮用当地水造成的氟斑牙、氟骨病患者确定;砷超标可根据水利、卫生部门确定的病区范围,及其是否存在因长期饮用当地水造成的角质化皮肤病患者判断;未经处理,直接取用或供给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坑糖水、沟渠水等地表水的为饮水不安全,异色或异味严重的为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异色或异味严重的地下水,开采离污废水排放点或污染河道很近的浅层地下水为污染严重的地下水。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
7
监测、土壤污染调查监测等生态环境数据,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地下 水调查评价等成果数据。对有矢量数据的成果尽量直接收集矢量数 据,对于没有矢量数据的成果资料进行数字化,统一为二次调查数据 库所采用的 1980 西安坐标系,建立评价基础数据集。
3.3 剖析资源环境突出问题
依据资料收集及基础调查工作,全面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本底情 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土地资源、地质环境、生态保护、 环境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梳理资源环境要素特点及存在的 突出问题。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国家出台土地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也 是编制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规划等空间规划的必要基础性工 作,可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及合理性评判提供重要支撑。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基本任务是在区域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 环境本底调查等基础上,通过识别国土开发的资源环境短板要素,开 展综合限制性和适宜性评价,判定区域土地综合承载状态,提出区域 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对策。
(环境管理)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附件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 编制原则2.1 落实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详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要统筹各方力量、科学安排详查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要建立工作机制,将详查相关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确保为详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准确的、可靠的基础支撑。
2.2 规范统一各省(区、市)应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本行政区域《实施方案》,确保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规范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详查工作。
2.3 上下结合国家和地方上下结合,共同确定本省(区、市)实施方案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详查任务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适当增加调查内容。
2.4 部门协作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调查成果,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确保统一有序推进详查工作。
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6〕188号);(3)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4)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系列技术文件。
4 工作准备4.1 人员准备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实施方案》编写组,参与编写的人员应熟悉本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土壤污染基本状况,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4.2 资料准备各省(区、市)应收集《实施方案》编制所需要的必需资料和辅助资料。
必需资料包括: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等相关成果及资料;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关闭搬迁的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名单;地方已掌握的污染和疑似污染农用地(包括污水灌溉区)的分布;灌区和灌溉水源的信息等。
水土保持规范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项目建设区(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征地、占地、使用及管辖的地域 )
征占用管
直接相关、必然发生
深度要求:与主体同步,一般为可研。补报方案应 达到初步设计及更深的要求
分期建设项目分期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项目概况-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法人单位、 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应附平面位置图)、建设 目的与性质,工程任务、等级与规模,总投资及土 建投资,建设工期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附主体 工程特性表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主要内容
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的介绍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主体工程评价及水土保持工程界定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 典型设计的要求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保障措施及结论
其他问题
工程建设涉及移民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迁建规 模较小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移民与占地规 划,在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相应要求,明 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与设 计,估列水土保持投资;规模较大的,单独编报水 土保持方案
煤电联营、煤电铝等项目,应按行业分别编报水土 保持方案
土弃渣场、取料场的布置、施工组织、施工方法与 工艺等评价。 d)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功能分析与评价。 e)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f)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主体选址及布局的要求
选址(线)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宜避开生态脆弱区、泥石 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固定半固定沙丘区,以及易引 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水 土流失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专题报 告(以下简称《专题报告》)编制的范围、总则、工作程序、主要内 容和技术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内所有涉 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的编 制。涉及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如需编制生 态影响专题报告的,可参照本指南。 对于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工程的变更,应重新编制《专题 报告》。 2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指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除社区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如
—5—
不得低于1000米范围作为重点评价范围,具体情况可依据项目类型、 影响情况和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同而灵活选择。评价时段应包 括施工期与运营初期(3-5年),矿山开采等特殊项目应增加退役期。
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资料收集主要内容一、文字资料 1、上层次规划资料。
2、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国土局提供)3、最新规划区1:2000 至 1:500 的地形图。
4、其她专业规划包括:《XX 经济分区规划》、《XX 交通规划》、《XX 电力规划》、《XX 电讯规划》等。
5、关于本规划区发展纲要,发展计划与发展定位等相关政府文件及决议。
二、表格资料(调查情况见附表) 1、综合状况 2、人口状况 3、建筑状况 4、道路及交通设施状况 5、土地状况 6、市政设施状况 7、行政部门状况 8、教育设施状况 9、文体设施状况 10、医疗卫生设施状况 11、商业设施状况 12、人防设施状况 13、企业状况 14、规划区仓库调查表 15、规划区人口情况统计表16、规划区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表 17、规划区水利工程设施一览表 18、规划区现状人口性别、年龄状况调查表 19、规划区七岁以上文化程度统计表 20、规划区居住面积情况统计表 21、规划区各类建筑质量调查统计表 22、规划区现状道路广场一览表 23、规划区给排水管网现状一览表 24、规划区供电设施一览表 25、规划区邮政、电讯、广播电视情况调查表 26、规划区绿化一览表 27、规划区公厕与其它环卫设施一览表 28、规划区环境污染情况统计表 29、规划区建设项目调查统计表 30、规划区医疗卫生设施调查表 31、______年气象资料编号:规调 xxx-01 综合状况 1、区域及城区气象基本情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规划区及集镇建成区的气象资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频、风速、日照、冰冻等(近期资料); 3、规划区风玫瑰图(最新的)、风向与风速频率统计表; 4、气象站与气象观测环境条件及保护范围等资料; 5、自然灾害情况概述; 6、规划区地形图(比例1/500 及 1:2000) 7、规划区用地评价,即新发展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8、城区发展历史演变图,上次规划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已批准的总体规划说明书及总体规划实施后情况总结以及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价; 9、对本次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 编号:规调 xxx-02 人口状况 1、规划区总人口; 2、规划区劳动力总量,从事一、二、三劳动力比例,剩余劳动力情况; 3、规划区总人口,其中非农业人口及常住(一年以上)无户籍人口数; 4、规划区内人口结构情况(分性别、年龄、劳动、民族、文化)《人口普查资料》;5、规划区内人口现状分布特征、人口密度;6、规划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7、5-10 年规划区总人口递增情况; 规划区内历年人口情况统计表年份总人口 (人) 其中男 (人) 女 (人) 非农业人口比重(%) 农业人口比重(%)备注:请于月日前完成把所有资料收集工作。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报批稿)国家林业局二○○三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技术标准 (4)第三章森林经营区划 (19)第四章调查方法 (21)第五章统计与成图 (32)第六章质量管理 (35)第七章调查成果 (37)附表格式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3.林种统计表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5.生态公益林(地)统计表6.红树林资源统计表7.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出材等级统计表9.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各树种株数、材积按径级组、林木质量统计表10.用材林异龄林面积蓄积按大径木比等级统计表11.经济林统计表12.竹林统计表13.灌木林统计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调查目的与任务为了统一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等制定本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单位为调查单位,以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
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调查范围与内容一、调查范围森林经营单位应调查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应调查范县级行政范围内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二、调查内容(一)调查基本内容包括: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
swat模型讲义
第四讲 Google Earth 中河流的数字化及其格式转换 ................................................................... 31 4.1 Google Earth 描述 ............................................................................................................. 31 4.2 GoogleEarth 中河流的数字化 ............................................................................................ 32 4.3 kml 格式到 shp 格式的转换 ................................................................................................ 33 第五讲 子流域的划分 ...................................................................................................................... 37 5.1 启动 ArcSWAT 分区模块....................................................................................................... 37 5.2 子流域的划分 ..................................................................................................................... 39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场地污染土壤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场地污染土壤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建议目标值的确 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铅和放射性物质的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
2)场地土壤等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浓度数据,尤其重要的是不同深度土壤污染物浓度等; 3)具有代表性的场地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分析数据,如土壤 pH 值、容重、有机碳含量、 含水量、质地等; 4)场地(所在地)气候、水文、地质特征信息和数据,如地表年平均风速等; 5)场地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人群及建筑物等相关信息。 5.3 确定土地利用方式 根据规划部门或评估委托方提供的信息,确定场地用地方式,并确定该用地方式下相应 的敏感人群,如居住人群、从业人员等。 场地及周边地区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或农业灌溉水时,应考虑土壤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 将地下水视为敏感受体之一。 5.4 确定关注污染物 场地土壤等环境样品中浓度超过附录 A 所列土壤筛选值的污染物,或污染场地责任人、地方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众等场地利益相关方一致认为应当进行评估的污染物为关注污染物。
风险表征计算的风险值包括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值、所有关注污染物的总致癌风险值、 单一污染物的危害商(非致癌风险值)和多个关注污染物的危害指数(非致癌风险值)。 4.5 修复建议目标值的确定
在风险表征的工作基础上,判断计算得到的风险值是否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如污染场
2
地风险评估结果未超过可接受风险,则结束风险评估工作;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超过可 接受风险水平,则计算关注污染物基于致癌风险的修复限值和/或基于非致癌风险的修复限 值,并进行关键参数取值的敏感性分析;如暴露情景分析表明,污染场地土壤中的关注污染 物可淋溶进入地下水,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则计算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限值。
保定土地整治规划
保定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保定市国土资源局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3)第一节市域概况 (3)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7)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9)第四节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 (12)第二章土地整治潜力评价 (15)第一节农用地整理潜力 (15)第二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16)第三节土地复垦潜力 (17)第四节宜农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18)第三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19)第一节土地整治指导思想与原则 (19)第二节土地整治目标 (21)第四章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安排 (23)第一节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域 (23)第二节城乡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区域 (25)第三节土地复垦整治重点区 (27)第四节宜耕后备土地开发重点区 (28)第五章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 (33)第一节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 (33)第二节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34)第三节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 (36)第六章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安排 (38)第一节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38)第二节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39)第三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40)第七章加快损毁土地复垦 (42)第一节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 (42)第二节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土地复垦 (43)第三节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43)第八章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 (45)第一节土地整治重点工程 (45)第二节土地整治重点项目 (47)第九章土地整治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59)第一节投资估算 (59)第二节资金筹措 (60)第三节效益分析 (61)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3)第一节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63)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64)第三节创新规划激励措施 (65)第四节优化规划实施环境 (66)附表 (68)前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以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平台,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整治活动,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等的关系,为土地整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科学依据,依据《河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保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保定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附件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是落实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指导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支撑,是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和组成部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导则(试行)》,本次区划采用三级分区体系,一级区为总体格局区,二级区为区域协调区,三级区为基本功能区。
全国共划分为8个一级区,41个二级区,117个三级区(详见附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试行))。
一级区主要用于确定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战略部署与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反映水土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总体格局,体现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地势—构造和水热条件)及水土流失成因的区内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二级区主要用于确定区域水土保持总体布局和防治途径,主要反映区域特定优势地貌特征、水土流失特点、植被区带分布特征等的区内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三级区主要用于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技术体系,作为重点项目布局与规划的基础。
反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需求的区内相对一致性和区间最大差异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在《区划(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开展省级水土保持区划和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以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江苏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
附件一:江苏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1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中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
2 点位布设原则2.1 全面性原则调查点位要全面覆盖不同类型的土壤及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重点区域要全面覆盖调查区域内各种污染类型的场地,能代表调查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2.2 可行性原则点位布设应兼顾采样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交通、安全等方面可实施采样的环境保障。
2.3 经济性原则保证样品代表性最大化,最大限度节约采样成本、人力资源和实验室资源。
2.4 连续性原则点位布设在满足本次调查的基础上,应兼顾“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布设的背景点位情况,并考虑国家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的需要。
2.5 分级控制原则土壤调查点位网格布设尺度按国家、省、市不同层次需求分级设定,确定的调查点位实行分级控制、分级管理。
2.6 相对一致性原则同一采样区域(网格)内的土壤差异性应尽可能小,在性质上具有相对一致性。
而不同采样区域(网格)内土壤差异性尽可能大。
3 点位布设准备3.1 硬件设备3.1.1 点位布设辅助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数码照相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绘图仪、彩色打印机、扫描仪、用作GIS网格布点的ArcGIS软件(全国统一布点软件)。
3.1.2 地理信息系统(GIS)点位布设底图原则上要求各省以1:25万电子地图作为点位布设底图(各省根据需要可选用其它比例尺的电子地图作为布点底图)。
点位布设底图应包括行政区划(全省、市界、市县城区、乡镇区域)、水系(地表水如河流、湖库;地下水)、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交通(公路)、植被等基本图。
根据土壤调查的类型、面积和精度,可采用不同比例尺的点位布设底图。
(1)针对土种或污染场地的土壤调查,推荐采用1:10000~1:50000;(2)针对土属或以地级市为单位开展的土壤调查,推荐采用1:10万~1:20万;(3)针对亚类或省级或流域为单位开展的土壤调查,推荐采用1:25万。
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生态城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三五
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生态城区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总则第1条规划属性本规划由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组织编制,是指导青岛西海岸新区十三五期间开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
第2条总体目标编制青岛西海岸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旨在以当地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环境空间管控为手段,以提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为内容,优化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空间格局,促进环境资源合理利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保障青岛西海岸新区环境安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可持续发展。
第3条环境保护形势判断青岛西海岸新区现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一方面,规划区域属典型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地区,未来随着石化类、电力类等行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供给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另一方面,区域内也面临着全面改善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迫切需求和压力。
青岛西海岸新区现状水厂总净水能力为56.5万m3/日,2020年最高日用水量为80万m3/日。
现有供水水源严重不足,依赖于区外调水,缺乏后备水源建设。
水源地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容量急剧下降。
全区水资源缺乏统一优化调配,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低,供水设施及管网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青岛西海岸新区2015年SO2、NO2年均浓度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PM2.5年均浓度值为0.05mg/m3,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仅为259天,且区内石化、热电厂、钢厂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容量及区域总量减排构成压力。
原材料、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导致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同时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矛盾将会愈发突出。
第4条指导思想以“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
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附件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 编制原则2.1 落实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详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要统筹各方力量、科学安排详查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要建立工作机制,将详查相关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确保为详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准确的、可靠的基础支撑。
2.2 规范统一各省(区、市)应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本行政区域《实施方案》,确保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规范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详查工作。
2.3 上下结合国家和地方上下结合,共同确定本省(区、市)实施方案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详查任务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适当增加调查内容。
2.4 部门协作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调查成果,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确保统一有序推进详查工作。
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6〕188号);(3)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4)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系列技术文件。
4 工作准备4.1 人员准备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实施方案》编写组,参与编写的人员应熟悉本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土壤污染基本状况,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4.2 资料准备各省(区、市)应收集《实施方案》编制所需要的必需资料和辅助资料。
必需资料包括: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等相关成果及资料;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关闭搬迁的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名单;地方已掌握的污染和疑似污染农用地(包括污水灌溉区)的分布;灌区和灌溉水源的信息等。
防沙治沙项目
第一章项目提要项目名称:甘肃省玉门市防沙治沙工程项目规模:人工造林4400公顷,封沙(滩)育林(草)26000公顷,重点突出花海片区风沙治理、玉门镇片区生态效益型治沙造林和赤金—清泉片区绿色长廊建设三个重点工程。
项目期限:5年(2008—2012年)。
项目投资:总投资6809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6190万元,其它619万元。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森林面积将达到 94996.8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2.6个百分点,土地沙化现象得到控制,扬沙、沙尘暴危害减小到最小程度,为绿洲区工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章项目概述2.1 项目建设背景玉门市地处内陆深处,南北两面环山,绿洲外围被戈壁、沙漠包围,由东向西走廊“狭管效应”致使风能激增,土地荒漠化扩展蔓延,严重威胁着全市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也进入关键时期,造林绿化、改善环境成为玉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防沙治沙法》的颁布实施,甘肃省河西走廊成为国务院确定为防沙治沙重点区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将玉门市申请为防沙治沙重点县市,并全面启动实施玉门市防沙治沙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年均大风日数23天,最多年份可达40天,最大风力12级,8级以上的大风多集中在春季作物播种期,大风吹蚀地表养分使土壤沙化加剧,根据兰州沙漠研究所测不定期资料显示,甘肃省土地沙漠化进程年递增率1.75%,风蚀和沙流使绿洲受到严重威胁,急需通过生物措施增加土壤植被,减轻土地沙化程度。
2.2.2 项目区有可封育天然植被484万亩,其中已封育成林的天然灌木林地已达87万亩,成林要覆盖率达35%以上。
经过封育绿洲外围的戈壁、沙地植被得到恢复,有效扼制风沙危害。
2.2.3 项目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绿洲区经调查有十大风沙口,虽经多年苦战,但仍未彻底根治,也是项目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根源,暨需采取人工措施进行治理。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一)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一)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0.28•【文号】环发[2011]128号•【施行日期】2011.10.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环发[2011]1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见国函[2011]119号),现将《规划》文本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实现《规划》目标。
附件:1.国务院关于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略)2.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附件二: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目录一、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一)地下水资源分XXX开发利用状况(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三)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规划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二)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三)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四)强化重点工业地下水污染防治(五)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污染(六)加强土壤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控(七)有计划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八)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四、规划项目和投资估算(一)规划项目(二)投资估算五、保障措施(一)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二)完善法规标准、加强执法管理(三)创新经济政策、拓展融资渠道(四)重视科学研究、增强技术支撑(五)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公众参与(六)强化监督检查、建立评估机制附表一: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表附表二:项目汇总表附表三:项目清单附表3-1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表附表3-2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表附表3-3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表附表3-4典型场地地下水污染预防示范项目表附表3-5地下水污染修复示范项目表附表3-6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项目表一、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一)地下水资源分XXX开发利用状况。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TD/T1011─2000《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前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
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以及更好地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本标准的补充规定,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补充规定不得与本标准抵触。
本标准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向军、钱铭、贾中骥、郑凌志、严金明、巴特尔、胡长海、夏早发、范金梅。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目录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基本规定4 准备工作5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7 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与要求8 规划方案拟定与可行性分析9 实施规划措施10 规划成果11 规划评审与修改附录A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附表附录 B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例条文说明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的要求、内容、编织程序、成果的提交与评审等。
1.2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县级行政单位(县、区、市、旗,下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编制。
地、市级和乡级行政单位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城市郊区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流域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可以参照本标准编制。
1.3本标准所称的土地开发整理包括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50188—1993村镇建设规划标准GB J 137—19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3 基本规定3.1.1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
3.1.2 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和任务。
3.1.3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划出各类土地开发整理区,并进一步确定重点土地开发整理区。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目次前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3)5 建设目标 (3)5.1总体目标 (3)5.2具体目标 (4)6 建设条件 (4)6.1基础条件 (4)6.2建设区域 (4)7 建设内容与技术标准 (5)7.1-般规定 (5)7.2土地平整工程 (5)7.3灌溉与排水工程 (6)7.4田间道路工程 (6)75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7)7.6其他工程 (7)8 建设程序 (7)8.1建设计划 (7)8.2基础调查 (7)8.3实施方案 (7)8.4项目实施 (7)8.5基本农田划定 (9)8.6后期管护 (9)9 公众参与 (9)10 土地权属管理 (9)11 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 (9)11.1信息化建设 (9)11.2档案管理 (10)12 绩效评价 (10)附录A (11)附录B (14)附录C (17)附录D (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为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严格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参与编制人员: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技术指标、建设程序、公众参与、土地权属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活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除应遵循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包括: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修订项目、土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土壤环境保护项目、污染土壤(包括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示范项目。
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修订项目和土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在省级层面上(个别市如土壤污染特别严重的例外),各市重点在土壤环境保护项目、污染土壤(包括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示范项目上提出项目。
项目提出后要进行投资估算,规划的投资难点是不知道做这个土壤保护或治理需要多少钱,但是可以100万就做100万的事,比如出现污染事件,给你1000万也是做,500万也是做,只是规模面积不同。
要做好项目,关键是前期工作做得怎么样,大家填报项目的时候,可以向当地这方面的专家人员请教。
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环科院是我厅土壤环境保护规划技术依托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大家可以遇到问题可以请教他们。
黎宁博士:134********
谢华博士:159********
附件:
附表1: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规划项目汇总表联系人: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 电话(手机):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
附表2: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分类汇总表
附表3: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修订项目信息表
附表4: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信息表
备注:1)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所需设备的购置、设施建造、人员培训以及和建立土壤环境监测能力相关的项目;2)土壤环境执法监督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保护执法装备购置、土壤环境保护执法队伍能力以及和建立土壤环境执法监督能力相关的项目;3)土壤环境事故应急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突发事故应急监测网络、土壤环境应急指挥系统以及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装备等;4)土壤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等所需的设施、设备、材料等。
附表5: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优先保护区域重点项目信息表
备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是指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环评等开工建设前的有关工作,下同。
附表6: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示范项目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