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河中石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材】《河中石兽》

拓展延伸(一)

古诗文中寻“物理”

现代人所说的“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其实这是近代受西方影响产生的观念。中国古代所说的“物理”,指的是“事物的道理”,其含义要宽泛得多。例如,《淮南子》中说:

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

宋代苏轼在《凌虚台记》中写道:

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

明代杨慎在《乐府诗话》中说:

蝴蝶或白或黑,或五彩皆具,惟黄色一种,至秋乃多,盖感金气也。李白诗“八月蝶黄”,深中物理。

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

苏子瞻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体物之工,非“沃若”不足以言桑,非桑不足以当“沃若”,固也。然得物态,未得物理。“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灼灼其华”“有蕡其实”,乃穷物理。

这几处“物理”的含义都是“自然事物的道理”。

传统的“物理”,还常常和“人情”相联系,即所谓“人情物理”。例如明代学者俞弁在《逸老堂诗话》中说:

白乐天诗,善用俚语,近乎人情物理。

“人情”与“物理”的关系,可以从杜甫的一首诗来理解。杜甫在《曲江二首》中写道: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这首诗前四句写花谢花飞,接着写人去堂空,春来燕子在堂上筑巢,冢墓久已无人打理,墓边的石雕已经倒卧在地,可见盛衰有时,有成则有毁,有生则有亡——这是诗人悟出的“物理”,由此诗人发出不如及时行乐、“何用浮名绊此

身”的感慨——这是“人情”。当然,杜甫在这里并非当真准备“行乐”,而是愤激之至,故作反语。

到了近代,日本学界在翻译西方物理学著作时,借用了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物理”,作为对physics一词的翻译。中国学者后来也采纳了这一译法,现代汉语中的“物理”遂成为学科名称。

不过,中国古代虽没有建立专门的物理学科,但一向很重视观察、理解客观世界的事理(即“物理”)。早在先秦时期,墨子及其门人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就已经涉及力学、光学、声学等物理分支,还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总结出一些重要的定理。儒家学者也提出“格物致知”的观点。西晋杨泉撰有《物理论》,书中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农业、手工业等知识,还对宇宙的产生进行了探讨。明清之际学者方以智也写过《物理小识》,内容包括天文、气象、医药等方面的内容。至于散在民间,像《河中石兽》一文中的老河兵那样善于观察、深究“物理”的普通劳动者,更是多如繁星,数不胜数了。由此看来,“物理”一词凝结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千百代人民群众的智慧。

拓展延伸(二)

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吗

纪昀(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出名的清人笔记小说之一。蔡元培先生将它与《红楼梦》《聊斋志异》鼎足并列为“有清一代三大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中,有一个河中捞石兽的故事,原文是文言,可能有些读者读起来很吃力,这里将故事内容介绍如下:沧州南部有一座庙,位于河边。这庙年久失修,山门倒入河中,门前一对石兽也一道沉于水里。过了十几年,庙里的和尚募了一笔钱重修这座庙时,想从水中捞起这两尊石兽,不料,河里没有,人们都以为石兽给水冲走了,弄了几条小船,带上铁耙等工具,顺流而下,找了十几里远,石兽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石兽究竟到哪里去了?大家议论纷纷。

庙里住了位教书先生,先生听说下游没有找到石兽,便笑着对寻找石兽的人说,你们不讲究事物的道理,当然找不到石兽。它们不是小木片,怎么会被河中涨起来的水冲走?要知道,石头质地重,水底的沙松而浮,石兽落在沙上,愈过陷得愈深,十多年下来,现在深深陷入河底沙泥中。你们不去挖河底的泥沙,反

而沿着水流向下去找,不是离石兽愈来愈远,怎么能找到?众人听了教书先生这一番话,都认为很有道理,打算按照他的意思去做正要动手时,一名老兵听了先生的意见,也带笑说了一番他的大道理。

老兵说:凡是石头掉入河中,要找,必须向上游去找,不能往下游去寻。正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松而浮,水冲石头冲不动,但冲在石头的水,反射回来,必定会将石头近处的沙泥冲走,久而久之,上端挨近石处便形成一坑穴,这坑穴愈过愈深,等到有了石头的一半深,石头必翻身倒入穴中上游来的水,又在新的位置冲击石头,反射力又在近石头的上方形成坑穴,深及一半,石头又翻身倒入新的坑穴中,石头如此不停地朝上游翻转、颠倒,离原来的位置愈来愈远,于是石兽便逆流而上了。

人们听了老兵的话,照他所说去做,果然在几里路远的上游,找到了原来的那对石兽。

纪昀认为,天下事,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多得很,我们思考问题,决不能依靠推理来妄加猜测。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这个故事,颇负盛名。有些中学语文教科书,将这个笔记列为学生必读的课文,不少报刊上的文章,在说明逻辑推理不一定完全可靠时,往往将这个故事作为论据。

近来有人对纪昀的这个说法,表示怀疑。理由是石重水轻,无论如何,沉于水中的石兽,只可能顺流而下,决不可能逆流而上。他们认为纪昀所说的这个故事,尽管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人,无奈事实决非如此,石兽向上游,不过是文学家的幻想,客观上并不存在。

事实真的如此吗?寻找沉在河中的石兽,究竟应在上游还是下游?不久前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回事,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回事的情节几乎与纪昀所记一模一样,即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

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它是怎么“游”上来的呢?

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

正如纪昀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地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年4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

(选自《博物记趣》学林出版社1985年版作者:吴德锋)拓展延伸(三)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继《聊斋志异》之后出现的又一部有重要影响的文言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鹤立鸡群,成为唯一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作品,人们把这两部作品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璧”。

《阅微草堂笔记》共24卷,约40万字,包括《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该书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是纪晓岚心血的结晶,是纪晓岚晚年心灵世界的反映,也是清代中期时代风貌的反映。小说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阅微草堂笔记》的取材,一是来自于纪晓岚本人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二是来自于他人提供或转述的材料。丰富的生活素材,为作家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书中有些怪异奇谲的故事,虽然充满了因果报应、祸福天定的迷信思想和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但也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清中叶的某些人生实相,并触及到当时某些社会弊端,不仅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而且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思想倾向。

《阅微草堂笔记》有不少故事篇章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朽和黑暗,道学家的虚伪和卑鄙;也有不少篇章揭示了处于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及悲惨境遇;还有不少奇闻轶事以及生动风趣的寓言和讽喻故事。

《阅微草堂笔记》中不少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往往能给人以启发和教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纪昀虽把《阅微草堂笔记》视为“消遣岁月”的一部闲书,但它熔记叙和议论为一体,不蹈旧辙,自成一家,风格独特;其文体简约,笔法凝炼,语言精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