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完整(跳高)ppt课件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跨越式跳高》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跨越式跳高》](https://img.taocdn.com/s3/m/af3dae5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c.png)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跨越式跳高》一. 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二年级体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材内容包括: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相关运动损伤的预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但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跨越式跳高时,学生可能对动作要领理解较慢,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多给予鼓励和肯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
2.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2.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分解法: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让学生逐一掌握。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跨越式跳高,提高动作的熟练度。
4.激励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教室。
2.教学器材:跨越式跳高器材、秒表、口哨等。
3.教学课件: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跨越式跳高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并亲自示范。
然后引导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教师观察并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动作要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中体育——跳高PPT教学课件
![高中体育——跳高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c8d4414b35eefdc8d33378.png)
2020/12/10
4
俯卧式跳高
2020/12/10
5
背越式跳高
美国的福斯贝利生于1947年3月6日。 他创造"背越式"跳高姿式前,跳高运动 员都是采用剪式和俯卧式两种姿势。他 11岁时,在波特兰学校读书。有一次, 体育老师让学生进行跳高练习。大家列 队,一字儿排开,等待着老师点到自己 的名字时,从横杆上一跃而过。轮到福 斯贝利时,注意力并未集中,慌乱答应 后向横杆冲去,但却忘了老师教的姿势。 情急之中,他便面对老师,背对横杆, 顺势就地腾起,纵身一跳,奇迹般
此计划直至比赛中只剩下1名
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第回名成绩相等时为止。
3.除非比赛中只剩下1名运动员,并且他已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否则:
(a)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
(b)横杆升高的幅度不得增大。
在规则第12条1(a)、(b)、(c)的全能比赛中,每轮的横杆提升高度均为3
厘米。
4.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
或提供)。如果未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不可使用粉笔或其他
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器材
15.跳高架:可以使用结构坚固的各种类型的跳高架或立柱。 跳高架应有能稳定放置横杆的横杆托。
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至少应超过横杆实际提升高度10厘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
为4.00~4.04米。 16.在比赛过程中不得移动跳高架或立柱,除非有关裁判长认为该起跳区或落地区 已变得不适于比赛。
地跃过了横杆,四脚朝天倒在沙坑里。他的滑稽动作引起了
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但老师是位伯乐,慧眼识英才的他不
仅没有责备福斯贝利,反而为他量了高度:1.15米。这大概
就是背越式跳高姿势的雏形
科学版体育六年级《第8课 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跳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科学版体育六年级《第8课 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跳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0ebd2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6.png)
科学版体育六年级《第8课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跳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科学版体育六年级《第8课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教材。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丰富多样的跳跃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训练方法和实践操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对跳跃类项目有一定的了解。
但跨越式跳高技术较复杂,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和指导才能掌握。
此外,学生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但动作协调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
2.培养学生跳跃能力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
2.难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协调性和实践操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动作要领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动作要求。
3.练习法:学生通过分组练习、个人练习,不断提高跨越式跳高的能力。
4.比赛法: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器材:跳高杆、跳高垫、标志物、计时器等。
2.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场馆。
3.教学课件: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训练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然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跨越式跳高。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向学生讲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包括起跳、过杆、落地等环节。
同时,强调动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练习。
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体育五年级下册《 跳跃:跨越式跳高 》教案(6)
![体育五年级下册《 跳跃:跨越式跳高 》教案(6)](https://img.taocdn.com/s3/m/05d6489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00.png)
体育五年级下册《跳跃:跨越式跳高》教案(6)一. 教材分析《跳跃:跨越式跳高》是人教版小学体育五年级下的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培养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先从简单的跨越障碍物开始,逐步过渡到使用跳高杆进行跨越。
通过实践和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跳高的乐趣,提高跳跃技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跳跃基础,对跳跃类项目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跨越式跳高技术要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此外,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原理。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提高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克服困难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跳、摆动、过杆、落地等环节。
2.教学难点: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协调性,以及杆的摆放和调整。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跨越式跳高的正确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术要领。
2.讲解法:结合动作要领,讲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原理和动作细节。
3.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
4.游戏法:设置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跳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跳高杆、障碍物、沙坑、保护垫等。
2.场地准备:一片宽敞的田径场,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教学课件: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技术图解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趣味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跨越障碍物”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跳跃的乐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讲解动作细节,让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22课 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1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22课 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d5eab33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b.png)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22课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22课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的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运动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体育技能的学习有较高的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跳跃动作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此外,学生之间的体能和技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提高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
2.教学难点:跨越式跳高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
2.分解法:将跨越式跳高动作分解为多个环节,逐一进行教学。
3.练习法: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巩固所学技术动作。
4.比赛法:举办跨越式跳高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器材:跨越式跳高架、测量工具、计时器。
2.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馆内空地。
3.教学课件: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跨越式跳高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体育比赛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展示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让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跨越式跳高比赛,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
《跳跃:侧向助跑跳高与素质练习》实践课教案-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跳跃:侧向助跑跳高与素质练习》实践课教案-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2a1be8f18583d048645912.png)
《跳跃:侧向助跑跳高与素质练习》实践课教案
基本部分31’1.建立完整动作概念
2.学练“摆动”技术
(1)上一步跳过垫
子
(2)上三步跳过垫
子
3.完整动作学练
4.分层练习
5.素质练习:仰卧起
坐20x2
1.教师示范,学生建立完整动作概
念;
2.学生模仿练习,牢记动作要点;
3.请生展示,组织学生评价,教师
总结;
4.师生共同布置场地,学生尝试完
整动作学练,教师巡回帮助指导;
5.择优展示,师生评价,并组织再
练习;
6.提高要求,完整动作学练;
7.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相
应的高度进行学练,教师巡回帮助
指导;
8.明确素质练习方法,有序开展。
2
3
2
2
1
1
7
-
8
7
-
8
5
-
6
6
2
1
中
大
中
中
小
小
结束部分2’1、放松活动;
2、课后小结;
3、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带领学生完成
放松;
2.教师讲评,生生互评;
3.师生再见。
组织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理负荷预测
课
后
记平均心率 118 /分左右
练习密度40% 左右。
小学体育知识ppt课件
![小学体育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7b17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1.png)
足球规则
足球比赛规则包括比赛场 地、球员人数、比赛时间 、进攻防守等规则。
足球训练方法
足球训练包括基本技术、 战术、体能等方面,注重 培养球员的综合素质。
篮球
篮球简介
篮球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主要手 段的体育运动,通过进攻和防守
,实现比赛的目标。Fra bibliotek篮球规则
篮球比赛规则包括比赛场地、球 员人数、比赛时间、犯规等规则
05 小学体育的锻炼方法与建议
家庭体育的锻炼方法
跳绳
01
跳绳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家庭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能
力和灵敏性。
仰卧起坐
02
仰卧起坐可以增强孩子的核心肌肉力量,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耐
力和平衡能力。
跑步
03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跑步,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的锻炼方法
游泳
游泳简介
游泳是一项以人在水中游动为主要手段的体育运动,通过蛙泳、 自由泳、仰泳等技术,实现比赛的目标。
游泳规则
游泳比赛规则包括比赛场地、参赛人数、比赛时间等规则。
游泳训练方法
游泳训练包括基本技术、体能等方面,注重培养球员的力量和耐 力。
04 小学体育规则与安全
各类体育项目的规则介绍
足球
学习足球的规则,如场地、队员人数 、比赛时间、进攻防守等,以及违规 行为和判罚。
06 小学体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小学体育的发展趋势
增加体育课程的比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体育课程的比重在逐渐增加,以更好 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丰富体育活动形式
小学体育活动形式逐渐多样化,包括体育比赛、健身操、游泳、足 球、篮球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体育与健康 2-2 跳高(背越式)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体育与健康 2-2 跳高(背越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4d1f4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8.png)
跳高简介
●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比赛项目之一,是人体通过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系列动作形 式跳越高度障碍的运动。
● 现代跳高运动始于欧洲。1827年,威尔逊在英国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跳出1.575 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19世纪60年代后,跳高开始在欧洲和美洲普及。 跳高运动的技术动作出现过5次重大演变,即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现 代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男、女跳高分别于1896年、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 赛项目。
● 跳高是田径运动中田赛的重要组成项目,与这项运动有关的组织为世界田径及各洲、各国的田径 组织。
● 世界田径:国际性的田径运动的管理组织。其前身是于1912年7月1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立的" 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该联合会的主要职责是在全球开展田径运动,制定田径比赛的计时方法及 建立世界纪录的标准等。2019年,国际田径联合会在摩纳哥举行的第217届理事会上通过了更改 名称和会徽的决议,国际田径联合会更名为"世界田径"。
实操部分: 学生自行按自己在理论课时,自学的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队,检查人数,师生问
好。 2、宣布本课的内容与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学生自行按自己在理论课时,自学的助跑技 术动作练习。
1、助跑起跳练习 (1)慢跑选择起跳脚 以左脚为起跳脚,从杆的右侧开始助跑 以右脚为起跳脚,从杆的左侧开始助跑。
四、放松操: 1、放松练习 “兔子舞”、调息 2、教师小结 3、布置课外作业 4、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五、指导教师点评
1、准备活动应欢快一点 2、准备活动项目应改进一下,符合跳高的 动作 3、练习某个单一动作次数不要太多。 4、在平日要加强学生跳高运动的各项身体 素质练习,尤其是协调肌肉的练习。
小学六年级体育《跳高》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体育《跳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e12e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9.png)
小学六年级体育《跳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跳高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
2. 研究跳高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跳高水平和协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跳高比赛视频,引起学生对跳高项目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研究欲望。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跳高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求,包括起跳、过杆和着陆等环节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3. 动作练(20分钟)分组进行跳高动作练。
首先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拉伸和肌肉放松;然后教导学生进行起跳、过杆和着陆等动作的基本姿势和技巧,并进行反复练。
4. 技能提高(15分钟)通过对学生跳高动作的个别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并解决在跳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比赛实践(20分钟)组织跳高比赛实践,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跳高技术,并通过比赛促进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6. 总结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们的进步和努力,并提出下节课的研究要求和期望。
三、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1. 教学资源- 跳高比赛视频- 跳高讲解PPT- 跳高器材(起跳架、跳高杆等)2. 评价方法- 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评估其技术水平的提高程度。
- 比赛成绩评定,评价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安全提示- 在进行跳高动作时,要注意保护关节和脊椎,避免受伤。
- 进行跳高训练和比赛时,要有专业教师或教练的指导和监督。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体育《跳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跳高技术教学
![跳高技术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daf40a0b0717fd5360cdc56.png)
起跳脚着地后,起跳腿及时 屈膝缓冲,身体逐渐由倾斜转为 竖直,身体重心轨迹和脚迹重合 。在缓冲结束,摆动腿屈腿摆至 大腿与起跳腿几乎平行时,摆动 腿的大、小腿折叠最紧。然后摆动腿沿助跑弧线 方向由前摆转为向上并稍向内摆动,同时起跳腿 进行有力的蹬伸,两臂配合腿部动作积极摆动, 提肩拔腰,是身体向上腾起。 起跳时的摆臂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臂同时 向上摆动,另一种是摆动腿的同侧臂领先向上摆 动。
2、缓 冲 起跳腿脚跟着地后,要快速滚动至全脚掌 着地。由于惯性和重力的作用,使起跳腿的髋、 膝、踝3关节被迫迅速弯曲缓冲,身体重心继 续快速前移。到缓冲结束时,起跳腿的膝关节 达到140°~160°角的最大弯曲程度。这时, 摆动腿和两臂已开始从体后加速向体前摆动。 在缓冲过程中,要保持髋部继续向前移动,使 整个身体像压紧的弹簧。
3、蹬 伸 缓冲结束后,起跳腿开始进行 快速、有力地蹬伸,摆动腿和两臂 配合蹬伸动作积极摆动,提肩拔腰, 起跳腿充分蹬直,使整个身体向上伸展,最后 用脚尖蹬离地面。 摆动腿是采用直腿或膝部微屈的摆动方式, 摆动腿和两臂同时快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起, 带动肩、髋向前上方移动。当腿摆至接近最高 点,上臂摆至与肩平时,要同时制动,以增加 身体腾起的初速度。
前段助跑一般跑3~4步,主要 是使人体获得一定的水平速度。助 跑的起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起 点从静止状态开始起动,另一种是 从行进间开始起动。助跑的技术与普通加速跑相似, 但上体前倾幅度稍小。跑的动作较为放松,富有弹 性和节奏。 后段助跑一般跑3~4步,采用“滚动式”跑法, 用脚跟先着地,并迅速滚动至全脚掌着地,后蹬积 极、有力。向前摆腿时以大腿带动小腿,髋部积极 前移。上体脚正直,两臂配合腿的动作前后摆动, 身体重心较低而平稳。在助跑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的 着地应积极而迅速,为起跳做好准备。
第11课 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科学版六年级教案
![第11课 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科学版六年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3c0e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1.png)
第11课急行跳高:跨越式跳高-科学版六年级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起跑、起跳、提肘、翻身和落地等步骤;
2.认识到跨越式跳高的优点及其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作用;
3.自觉培养合作意识,互相帮助,团队协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
2.认识到跨越式跳高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作用。
教学准备
1.跳高杆、起跑线、落地垫等器材;
2.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 热身准备(5分钟)
•学生自由活动或跑步五分钟,进行体育锻炼热身。
2. 跳高动作单个练习(20分钟)
•教师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原理和要领;
•教师所示范的基本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单个动作练习;
•分别教授起跑、起跳、提肘、翻身和落地等步骤。
3. 跳高动作整体练习(30分钟)
•学生按照老师的教学步骤,进行动作练习;
•将单个动作练习集合起来,进行整体练习。
4. 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健康和锻炼作用(20分钟)
•讲解跨越式跳高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引导学生认识到跨越式跳高的锻炼作用,如提高爆发力、身体协调性等。
5. 跳高团队合作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跳高团队合作练习;
•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合作意识,互相帮助,团队协作。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原理和要领,并通过单个和整体动作练习,培养学生运动技能。
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跨越式跳高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作用,鼓励学生注重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跳高运动概述汇总
![跳高运动概述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870ddc40975f46526d3e10b.png)
简介
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由有 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等动 作组成,以其最后成功地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 计算成绩并以此判定名次。跳高运动自19世纪 60年代在欧美开始普及 ,1896年第一届奥运 会列为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 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 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 作方法上各有差异。
姿势的演变
跨越式(1864年) 剪式(1895年) 滚式(1912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俯卧式(1923年) 背越式(1965年)
一、跨越式(1864年) 1864年英国的罗伯特·柯奇首先采用跨越式创造了1.70
米的世界纪录,1890年英国的罗敦又创造了1.97米的
新纪录,30年中提高了27厘米。 其具体技术表现为:助跑方向与横杆成一定角度,用
其具体技术表现为:助跑方向与横杆垂直,或稍偏向摆动腿一侧。 踏跳腾空至身体最高点时,摆动腿膝部过杆并向内转,身体随之 向起跳腿方向扭转,并沿垂直轴旋转。摆动腿过杆后,加大内转 动作,大腿下压,上体加大转体动作,并向助跑方向倾斜,身体 沿垂直轴和前后轴旋转成水平姿势,臀部抬高;起跳腿由外侧越 过横杆,膝关节伸直,头部向助跑方向倾倒。在起跳腿成弧形过 杆后,继续下落,下压的摆动腿向上振起,两腿成剪绞动作,同 时上体和头部越过横杆,两臂向上抬举,最后用起跳腿落地。因 其技术复杂,不易掌握,较少为人采用。
1.平翻式 俯卧式过杆姿势的一种。起跳腾空后,摆 动腿越过横杆前伸并内旋,同侧臂同时做前伸内旋动 作,肩向内扣,身体转向横杆。此时起跳腿蹬离地面
后自然下垂,然后小腿向后折叠,身体在杆上成与横 杆平行的俯卧姿势,摆动腿继续前伸内旋,头过杆后 下颌内收,起跳腿上收向外平翻,使身体继续绕横杆 转动,最后以仰卧姿势下落。
小学体育课件《单、双脚向高向远跳跃》
![小学体育课件《单、双脚向高向远跳跃》](https://img.taocdn.com/s3/m/73763518e87101f69e319556.png)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排成六个小组,采 用组长负责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KEY WORDS 准备活动 基本部分
通过与同伴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培
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并且时刻贯彻安 全意识,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学习,锻炼身
02
课标分析
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实际上是参 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 动,让学生愿意并且 愉快参加新的体育活 动和游戏。
04
01 02
03
运动技能
学习文本性运动 知识,比如说学 习奥林匹克运动 的有关知识,如 知道国际奥委会 会旗、奥林匹克 格言、每届奥运 会的举办城市等。
技能性知识比如体验 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 名称的含义,如使用 正确的术语描述已经 学过的动作,并说出 同类动作的不同变化 (如投远与投准、跳 高与跳远等)。
增强安全意识,基本 掌握体育活动和日常 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基本掌握体育活动中 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 的知识、消除体育活 动中安全隐患的方法 以及中暑的辨识和预 防等知识;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of PowerPoin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that has been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help anyone that is stepping into the world of PowerPoint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小学体育教案之跳高比赛让我们一起飞越高度
![小学体育教案之跳高比赛让我们一起飞越高度](https://img.taocdn.com/s3/m/5fc078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0.png)
小学体育教案之跳高比赛让我们一起飞越高度跳高是小学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
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挑战精神。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跳高比赛的准备工作、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教学重点。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们充分体验跳高的乐趣,不断突破自我,飞越高度。
一、准备工作1. 安全措施:跳高比赛是一个潜在的危险项目,教师必须提前对跳高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障碍物存在,并将场地标出警示区域。
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跳高比赛的注意事项,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落地,避免受伤。
2. 设备准备:跳高需要使用到跳高杆、跳高垫等设备。
教师应当检查这些设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确保学生的安全。
3. 分组组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
每个小组应包含相近身高和技术水平的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二、操作步骤1. 热身活动:在进行跳高比赛之前,学生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准备身体和肌肉。
例如,可以进行慢跑、拉伸运动等。
2. 技术指导:在正式开始跳高比赛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跳高的基本技术要领。
可以从站立起跳、飞跃动作、落地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示范。
学生可以模仿教师的动作,掌握正确的跳高技巧。
3. 分组比赛:根据小组的分配,组织学生进行跳高比赛。
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进行跳高,教师可以设置个人目标高度,鼓励学生们不断挑战自我。
4. 记录成绩:跳高比赛结束后,教师需要记录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
可以使用白板或者记录表格来记录学生跳过的高度,以便进行后续的成绩评定和奖励。
三、教学重点1. 技术要领:教师要重点讲解和示范跳高的技术要领,帮助学生掌握站立起跳、飞跃动作、落地等关键动作。
2. 姿势协调:跳高需要学生在空中完成动作的转换和身体的协调,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调整身体姿势,使其更具美感和协调性。
3. 动作流畅:跳高要求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动作,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反复演练,让学生掌握动作的节奏和力度。
《自动升降跳高架》课件
![《自动升降跳高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1610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c.png)
实现效果
自动升降跳高架的设计成功实现了高度自动控制,减轻了运动员调节杠杆高度的负担,提高了比赛效率并减少 了人工误差。
应用领域
• 体育赛事 • 训练场所 • 学校体育教学
展望未来
• 自动升降跳高架可以进一步改进,增加更多的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提 高控制精度。
• 可以推广应用到更多的田径项目中,如撑竿跳高等。 • 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如舞台道具,物品上下升降等。
《自动升降跳高架》PPT 课件
# 自动升降跳高架
背景介绍
跳高是常见的田径项目之一,传统跳高需要人手动调节杠杆高度。自动升降 跳高架可以解决传统跳高的不便。
原理说明
自动升降跳高架通过电动机驱动升降柱实现高度自动调节,通过加装传感器 实现高度的精准控制。
设计步骤
1. 确定材料和工具 2. 加装电动机和传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教学构思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本节课定位在低年级跳跃活动的基
础上学习简单的跳高动作--两腿依次摆过杆。在教学中通过“追逐跨越”、“上
一步双腿依次摆动跨跳体操垫”、“助跑三步练习”、“分层次三步助跑多次跨
越练习”等几个环节层层深入,用游戏、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
生,用分层次练习代替统一练习,以小组合作,同伴互相帮助,教师引导等
.
11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善于模仿, 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和竞争意识,这个时期学生的骨骼 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 受、学会新的动作。但由于独生子女较多,面对困难时经常 存在信心不足、合作意识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等特点。因此, 教学中应多采用激励,教师引导,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其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小 学 体 育 跳 高 课 件
作者:刘永平
单位:海区六小
.
1
小学体育跳高目录
动画欣赏
动作演示
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
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
教学构思
.
2
动画欣赏 《西游记》主题曲
.
3
过杆技术
技术之一
过杆技术
(完整技术)
技术之二 技术之三
技术之四
.
4
过杆技术
.
5
过杆技术
.
6
过杆技术
.
7
过杆技术
.
8
完整过杆技术
中走出来,就能越过新的高度”、 “树立用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并在练习中鼓励学生充分挑战自己,展示自我、积极互帮互助,培养学生良
好的意志品质。本课中,我主要通过挑战不同高度的体操垫来培养学生的自
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失败的不同感受,培养他们进取精神和耐受挫折的
能力。辅助教材《快快快》是发展学生支撑力量和协调性的趣味性游戏,用
.
9
小学体育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直腿摆动跨 跳过杆的技术,学会锻炼方法,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一步发展跳跃能力,提高学生 的弹跳力、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互帮互助的集体意识,使学生乐学并 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腿直腿摆动依次摆过杆 的动作方法。
竞赛的形式来,提高同学的合. 作意识。
13
教学流程
热
趣
身
味
导
活
入
动
技
课
︵
能
题
跳
学
越Leabharlann 习游戏︶
比
身
赛
心
︵
放
快
松
快
快
︶
.
小 结 评 价
14
.
15
教学难点:起跳有力,过竿协调。
.
10
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一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三~四年 级(水平二)第四章,本课重点是在低年级跳跃的基础 上,学习简单的跨越式跳高动作-初步掌握两腿依次摆过 杆的动作方法。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 落地等紧密衔接的四个部分组成,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助 跑和起跳上。让学生在本课中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的两 腿依次摆过杆,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 性和协调性,为学生以后学习打下基础,让其掌握一种 良好的体育锻炼手段。辅助教材《快快快》是一个发展 协调性和上肢力量的游戏,以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均衡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手段,丰富教学形式,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
喜悦,通过作标记、小组互助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踏错脚、畏惧器械和缺少
自信等教学难点。有人称跳高是一失败者的运动,学生要在跳过一个高度以
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失败,这对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很有帮助。
我抓住“挑战自我”这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向学生灌输“只要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