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新技能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德四新之新知识、新技能
晴隆二小秦境
一、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
1、什么是课堂
关于什么是课堂,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课堂只是一种学生借助于外来帮助的,特定的学习过程”,所以,深入浅出,课堂是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学生的学习是课堂的中心,引导与启发是教师的教,探究与交流是学生的学。引导——探究、启发——交流就是课堂的互动。有人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作了如下描述: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课堂是师生相处、交流和互动的时空
课堂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
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地方
课堂是智慧生成的地方
课堂是自由开放的空间
这就意味着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对师生关系平等与和谐,自由与互动的新的时代要求。
2、如何理解课堂教学技能
(1)、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方式。
首先,教学技能与教学活动是不可分离的。它依从于教学活动,表现在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其次,教学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行为方式。
再次,教学技能的外在特征是相对明显的。尽管教学技能是由内在的复杂心理支撑起来的行为方式,但它又确实地表现出一种可观察、可操作、可测定的外显特征。
(2)、教学技能是一种富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高级技能。
第一,教学技能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交融。
第二,教学技能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结合。
第三,教学技能是规范性要求与灵活性要求的统一。
(3)、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外化形式。
二、课堂教学技能的形成
1、教学技能的掌握既依赖于学习更有赖于实践。
2、教学技能的掌握要在反思中建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师成长的一个标志,不可能依靠外部灌注或重复练习而获得,它必然要在实践的反思中通过经验重构而形成具有“个人性”的“实用理论”。
3、教学技能的掌握依存于教师的整体素养。
犹如“冰山”一样,教师显露出来的教学行为是冰山浮出水面的可视部分,是依托庞大的水面下的冰山底座——教师本人的素养,即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知识能力、道德修养、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等一系列极具个性化内容的外显。两者之间是互为表里,内隐与外化的关系。课堂上教师的每一点行为表现,都受制于其个人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情操。
课堂导入技能
一、导入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去学习,在满足内心对知识渴求的同时,又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比被动接受学习效果好得多。
2、集中注意,打开知识殿堂之门
学习的过程,是打开心灵门户的过程,门开得越大,尝到的东西就越多。如果注意力涣散或无法集中,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另外,在上课之初,大多数学生的状态还停留在课前的闲散自由里,也有些学生还陶醉在课间游戏里。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为学生打开知识殿堂之门。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课堂的关键部分,那么必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建立知识链接
导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对那些难于理解的、相对孤立的内容,如果直接呈现给学生则显得费解,但是在经由情境化或者直观化的导入后,便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相关的感觉、经验或问题,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4、明确学习目的,调整学习思维
通过导入可以将学生带入所要学习的知识领域,明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能够自觉地以教学目的为方向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整理自己的思维。这样还可以让学生增强对自己行为的认知与反省,进一步学会学习。
二、导入的类型
不同的课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同一课型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自己学生的研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导入方式。
1、复习导入
这种导入法是以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利用知识之间的逻辑特点,运用人类独有的联想能力引出新的内容,达到推陈出新目的。运用衔接导入法时,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组织,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能积极地迁移到新知识中去。
2、悬念导入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自然导入新课学习,设置悬念导入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3、情景导入
在教学中,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幻灯、录像、电影、计算机等教学手段。
三、导入的策略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总结出很多导入的实例,有些精彩的导入成就了精彩的课堂,但有些导入使课堂教学越走越远。导入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形式,还要对导入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导入的有效性做深入思考。
1、利用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导入的构思与实施,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上;使与教学活动无关的甚至有碍的活动能迅速得到抑制。只有学生“专心”导入活动,才能从教学之始就作出鲜明而清晰的反应。注意学习,获得良好的效果。
2、恰当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知兴趣,即求知欲。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能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自学性是学习动机中重要成分,只有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社会意义,才能产生学习的自觉性,迸发出学习的极大热情。
3、有效的导入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
导入要给学生指明学习任务,安排学习进度。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学习。例如,导入后为学生出示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这样学习的有效性就更强了,教师要及时地提出学习的方法。
4、导入为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
导入的设计,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佳的结合,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很多,老师可设计问题,学生逐步解答,随着答题的深入,旧知识同新知识发生了联系,从而引入新课。
四、导入的要求
1、激发学习动机,保持学习的兴趣
增强兴趣、激发动机是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有兴趣,学生才会聚精会神地学,才能持久地热爱所学的学科,化平淡为热烈,变枯燥为有趣。
2、设计新奇巧妙,吸引学生注意
课堂导入应力求新奇巧妙,以吸引学生,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求知的振奋状态。
新奇巧妙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