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第二版)课件PPT(刘增基著)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刘增基第8章

光纤通信刘增基第8章
• PDH系统采用的线路保护倒换方式是最简单的自愈网形 式。但是当光缆被切断时,往往是同一缆内的所有光纤(包括 主用和备用)都被切断,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保护方式就无能为 力了。
PPT文档演模板
光纤通信刘增基第8章
PPT文档演模板

图 8.3
• (a) 分层概念; (b) 分割概念
光纤通信刘增基第8章
• 采用分割的概念可以方便地在同一网络层内对网络结构 进行规定,允许层网络的一部分被层网络的其余部分看作一 个单独实体;可以按所希望的程度将层网络递归分解表示, 为层网络提供灵活的连接能力,从而方便网络管理,也便于 改变网络的组成并使之最佳化。
光纤通信刘增基第8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5
光纤通信刘增基第8章
第8章 光纤通信网络
• 8.1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 通信网总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综合化和宽带化。与光 纤通信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宽带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 代的迫切需求, 也是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
• 数字化就是在通信网的各个部分(核心网和接入网)及各个 环节(传输、交换、接入、终端等)全面采用数字技术。目前核 心网(或称骨干网)已实现了数字化,采用了数字传输和数字交 换技术,其优越性已十分明显。 接入网的情况比较复杂,模 拟的东西还大量存在,如电话网从核心网边缘的端局交换机到 用户终端的用户环路,大量使用的还是模拟二线;有线电视系 统也基本上是模拟的;新近采用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实际上是模数混合体制。
PPT文档演模板
光纤通信刘增基第8章
• 1. 传送网的分层和分割
• 传送网是分层的,由垂直方向的连续的传送网络层(即 层网络)叠加而成,从上而下分别为电路层、 通道层和传输媒 质层(又分为段层和物理层)。每一层网络为其相邻的高一层网 络提供传送服务,同时又使用相邻的低一层网络所提供的传 送服务。 提供传送服务的层称为服务者(Server),使用传送服 务的层称为客户(Client), 因而相邻的层网络之间构成了客户/ 服务者关系。

光纤通信第二版刘增基第2章汇总

光纤通信第二版刘增基第2章汇总

2 NA n1 n 2 2 n1 2
(2.3)
第2章
光纤和光缆
式中Δ=(n1-n2)/n1为纤芯与包层相对折射率差。设Δ=0.01,
n1=1.5,得到NA=0.21或θc=12.2° NA表示光纤接收和传输光的能力,NA(或θc)越大,光 纤接收光的能力越强,从光源到光纤的耦合效率越高。对于 无损耗光纤,θ小于θc的入射光都能在光纤中传输。NA越大, 纤芯对光能量的束缚越强,光纤抗弯曲性能越好。但NA越 大,经光纤传输后产生的信号畸变越大,因而限制了信息传 输容量。所以要根据实际使用场合,选择适当的NA。
1 sin( AZ ) An(0)
r1
cos(Az)
0
(2.13)
这个公式是第3 自聚焦效应 为观察方便,把光线入射点移到中心轴线 (z=0, ri=0),由式(2.12)和式(2.13)得到
r

An(0)
sin( Az)
(2.14a)
θ*=θ0cos(Az)
解这个二阶微分方程,得到光线的轨迹为 r(z)=C1sin(Az)+C2cos(Az) 式中,A=
(2.9)
(2.10)
2 / a ,C1和C2是待定常数,由边界条件确定。
设光线以θ0从特定点(z=0, r=ri)入射到光纤,并在任意点(z, r) 以θ*从光纤射出。由方程(2.10)及其微分得到 C2=r(z=0)=ri
第2章
光纤和光缆
双包层光纤 如图2.3(a)所示,折射率分布像W形,又
称为W型光纤。这种光纤有两个包层,内包层外直径2a′与 纤芯直径2a的比值a′/a≤2。适当选取纤芯、外包层和内包层 的折射率n1、n2和n3,调整a值,可以得到在1.3~1.6 μm之 间色散变化很小的色散平坦光纤(DFF,Dispersion Flattened Fiber),或把零色散波长移到1.55 μm的色散移位光纤(DSF,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

精品文档-光纤通信(第二版)(刘增基)-第8章 SDH与WDM光网络

精品文档-光纤通信(第二版)(刘增基)-第8章 SDH与WDM光网络

第8章 SDH与WDM光网络
3.管理单元指针(AUPTR)区 AUPTR位于帧结构第4行的第1到第9个字节,这一组数码 代表的是净负荷信息的起始字节的位置,接收端根据指示可以 正确地分离净负荷。这种指针方式的采用是SDH的重要创新, 可以使之在准同步环境中完成复用同步和STM-N信号的帧定位。 这一方法消除了常规准同步系统中滑动缓存器引起络 图8.4 STM-1段开销的字节安排
第8章 SDH与WDM光网络
A1、A2代表帧定位字节,其功能是识别帧的起始位置, 从而实现帧同步。A1=11110110,A2=00101000。
J0为再生段踪迹字节,该字节用来重复发送段接入点识别 符,以便段接收机据此确认其与指定的发射机是否处于连续的 连接状态。
(3) S-R点间的光通道参数规范:包括光通道衰减范围, 最大色散,回波损耗与反射系数。
第8章 SDH与WDM光网络
根据ITU-T的建议,这些定义的参数值均为最坏值,即在 设备终了时仍能达到的指标值。该设计目标是在最极端的光通 道衰减和色散条件下仍然满足每个再生段的误码比特率不劣于 1×10-10的要求。表8.2、表8.3、表8.4分别给出了STM-1、 STM-4、STM-16的光接口参数的具体规范,有关更详细的内容 请参见ITU-TG.957建议。
D1~D12为数据通信通路(DCC),D1~D12字节提供SDH 管理网(SMN)的传送链路。
E1、E2为公务联络字节,E1提供RSOH的公务联络的 64kb/s的语音通路,而E2提供MSOH公务管理的64kb/s的语音 通路。
第8章 SDH与WDM光网络
F1为使用者通路,留给使用者(通常是网络提供者),是 为特定维护目的而提供的临时数据/语音通路连接,速率为 64kb/s。

精品文档-光纤通信(第二版)(刘增基)-第4章 无源光器件

精品文档-光纤通信(第二版)(刘增基)-第4章 无源光器件
每种连接方法都受限于一些特定的条件, 它们在接头处都 将导致不同程度的光功率损耗。 这些损耗取决于一定参数, 如两根光纤的几何特性、 波导特性、 光纤端面的质量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等。
第4章 无源光器件
4.1.1 光纤连接损耗 连接损耗可分为外部损耗和内部损耗。外部
损耗又称为机械对准误差或连接错位损耗,它顾名思义 是由于光纤之间的连接错位引起的损耗。内部损耗又称 为与光纤相关的损耗,这主要是由于光纤的波导特性和 几何特性差异导致的损耗。连接错位一般有以下几种情 况:轴向位移、连接间隔、倾斜位移、截面不平整。 这 些损耗如图4.1所示。
第4章 无源光器件
图4.3 光纤的熔接
第4章 无源光器件
在V型槽机械连接方法中,首先要将预备好的 光纤端面紧靠在一起,如图4.4所示。然后将两根光纤使 用粘合剂连接在一起或先用盖片将两根光纤固定。V型通 道既可以是槽状石英、塑料、陶瓷,也可以是金属基片 作成槽状。 这种方法的连接损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 纤的尺寸(外尺寸和纤芯直径)变化和偏心度(纤芯相对于 光纤中心的位置)。
能无损耗, 因而功率传输矩阵函数为
且满足
T
a13 a23
a14
a24
a13+a14<1, a23+a24<1
(4.2)
其中, a13、 a14和a23、a24分别为输入端口1和2到输出端 口3和4的功率传输因子。
第4章 无源光器件
1) 附加损耗(excess loss) 附加损耗的定义为
Pex (dB) 10
第4章 无源光器件
图4.2 (a) D2>D1; (b) NA1>NA2; (c) MFD1>MFD2
第4章 无源光器件

精品文档-光纤通信(第二版)(刘增基)-第6章 光发送机与光接收机

精品文档-光纤通信(第二版)(刘增基)-第6章 光发送机与光接收机

第6章 光发送机与光接收机
图6.8 实用化的LD数字驱动电路
第6章 光发送机与光接收机
6.3 外 调 制 器
6.3.1 电折射调制器 电折射调制器利用了晶体材料的电光效应,
常用的晶体材料有:铌酸锂晶体(LiNbO3)、钽酸锂晶 体(LiTaO3)和砷化镓(GaAs)。
电光效应是指由外加电压引起的晶体的非线性效应, 具体讲是指晶体的折射率发生了变化。当晶体的折射率 与外加电场幅度成正比时, 称为线性电光效应, 即普 克尔效应; 当晶体的折射率与外加电场的幅度平方成正 比变化时, 称为克尔效应。 电光调制主要采用普克尔 效应。
第6章 光发送机与光接收机
最基本的电折射调制器是电光相位调制器, 它是构 成其他类型的调制器如电光幅度、 电光强度、 电光频 率、 电光偏振等的基础。 电光相位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框图如图6.9所示。
第6章 光发送机与光接收机
图6.9 电光相位调制器的基本原理框图
第6章 光发送机与光接收机
当一个A sin(ωt+Φ0)的光波入射到电光调 制器(Z=0), 经过长度为L的外电场作用区后, 输出 光场(Z=L)即已调光波为A sin(ωt+ Φ0 +ΔΦ), 相位 变化因子ΔΦ受外电压的控制从而实现相位调制。
第6章 光发送机与光接收机
6.2 直接调制IM光发送机
直接强度调制是光纤通信中最简单、 最经济、 最容易实现的调制方式, 适用于半导体激光器LD和发光 二极管LED, 这是因为它们的输出功率与注入电流成正 比(LD阈值以上), 只需通过改变注入电流就可实现光 强度调制。 光功率的变化能够响应注入电流信号的高速 变化。
第6章 光发送机与光接收机
图6.5 LED模拟驱动电路 (a)基本模拟信号驱动电路; (b)线性模拟信号驱动电路;(c)高速模拟信号驱动电路

工学光纤通信刘增基ppt文档

工学光纤通信刘增基ppt文档
容易
很难
容易
与光偏 稳定 振关系 性






光放大器的应用
线路放大(In-line):周期性补偿 各段光纤损耗
功率放大(Boost):增加入纤功率, 延长传输距离
前置预放大(Pre-Amplify):提高接收 灵敏度
局域网的功率放大器:补偿分配损耗, 增大网络节点数
研究新热点
• 展宽带宽:C-band 40nm, L-band 再加40nm; • 均衡功能:针对点对点系统的增益均衡,针对全光网的功率均衡; • 监控管理功能:在线放大器,全光网路由改变; • 动态响应特性; • 其它波段的光纤放大器,如Raman放大器。
第 7 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7.1 光放大器 7.2 光波分复用技术 7.3 光交换技术 7.4 光孤子通信 7.5 相干光通信技术 7.6 光时分复用技术 7.7 波长变换技术
返回主目录
第 7 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光纤通信发展的目标是提高通信能力和通信质量,降低价格,满足社会需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光 纤通信成为一个发展迅速、 技术更新快、新技术不断涌现的领域。
光放大器概述
光放大器概述
光放大器概述
• 光放大器的出现,可视为光纤通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 光放大器出现之前,光纤通信的中继器采用光-电-光(O-E-O)
变换方式。
• 装置复杂、耗能多、不能同时放大多个波长信道,在WDM系统中复杂 性和成本倍增。
• 可实现3R中继。
• 3R regenerator:Reamplifier、Reshaping、Retiming。
EDFA的优点
EDFA的工作原理
• EDFA采用掺铒离子单模光纤为增益介质,在泵浦光作用下产生粒子数反转, 在信号光诱导下实现受激辐射放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概 论
为了克服气候对激光通信的影响,人们自然想到把激光束 限制在特定的空间内传输, 因而提出了透镜波导和反射镜波导的 光波传输系统。透镜波导是在金属管内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 透镜,每个透镜把经传输的光束会聚到下一个透镜而实现的。 反射镜波导和透镜波导相似,是用与光束传输方向成45°角的 两个平行反射镜代替透镜而构成的。这两种波导,从理论上讲 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首先,现 场施工中校准和安装十分复杂;其次,为了防止地面活动对波
由于没有找到稳定可靠和低损耗的传输介质,对光通信的 研究曾一度走入了低谷。
第1章 概 论
1.1.2 现代光纤通信 1966 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C.K.Kao)和霍克哈姆
(C.A.Hockham)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指出了利用 光纤(Optical Fiber)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奠定了 现代光通信——光纤通信的基础。当时石英纤维的损耗高达 1000 dB/km以上,高锟等人指出:这样大的损耗不是石英纤维 本身固有的特性,而是由于材料中的杂质,例如过渡金属(Fe、 Cu等)离子的吸收产生的。材料本身固有的损耗基本上由瑞利 (Rayleigh)散射决定,它随波长的四次方而下降,其损耗很小。 因此有可能通过原材料的提纯制造出适合于长距离通信使用的 低损耗光纤。如果把材料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比重降低到10-6以 下,就可以使光纤损耗减小到10 dB/km。再通过改进制造工艺 的热处理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可以进一步把损耗减小到几 dB/km。这个思想和预测受到世界各国极大的重视。
十一五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光 纤 通 信(第二版)
刘增基 周洋溢 胡辽林 编著
任光亮 周绮丽
西 安 电 子西科 技 大 学 出 版 社
目录
第1 章 概 论 第2 章 光纤和光缆 第3 章 通信用光器件 第4 章 光端机 第5章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第6章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第7 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第8章 光纤通信网络
第1章 概 论
1880年,美国人贝尔(Bell)发明了用光波作载波传送话 音的“光电话”。这种光电话利用太阳光或弧光灯作光源, 通过透镜把光束聚焦在送话器前的振动镜片上,使光强度随 话音的变化而变化,实现话音对光强度的调制。在接收端, 用抛物面反射镜把从大气传来的光束反射到硅光电池上,使 光信号变换为电流,传送到受话器。由于当时没有理想的光 源和传输介质,这种光电话的传输距离很短,并没有实际应 用价值,因而进展很慢。然而,光电话仍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它证明了用光波作为载波传送信息的可行性。因此,可以说 贝尔光电话是现代光通信的雏形。
第1章 概 论
1970 年,光纤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当年,美国康宁 (Corning)公司就研制成功损耗20 dB/km的石英光纤。它的意义在 于:使光纤通信可以和同轴电缆通信竞争,从而展现了光纤通 信美好的前景,促进了世界各国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光 纤通信的研究开发推向一个新阶段。1972 年,康宁公司高纯石 英多模光纤损耗降低到4 dB/km。1973年,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 取得了更大成绩,光纤损耗降低到2.5 dB/km。1974 年降低到1.1 dB/km。1976 年,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等单位将光纤损耗降 低到0.47 dB/km(波长1.2 μm)。在以后的 10 年中,波长为1.55 μm的光纤损耗:1979 年是0.20 dB/km,1984年是0.157 dB/km, 1986 年是0.154 dB/km,接近了光纤最低损耗的理论极限。
第1章 概 论
1960年,美国人梅曼(Maiman)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 器,给光通信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普通光相比,激光具有波 谱宽度窄,方向性极好,亮度极高,以及频率和相位较一致 的良好特性。激光是一种高度相干光,它的特性和无线电波 相似,是一种理想的光载波。继红宝石激光器之后,氦-氖 (He-Ne)激光器、 二氧化碳(CO2)激光器先后出现,并投入实 际应用。激光器的发明和应用,使沉睡了80年的光通信进入
第1章 概 论
第1章 概 论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1.2 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1章 概 论
1.1
1.1.1 探索时期的光通信 中国古代用“烽火台”报警,欧洲人用旗语传送信息,
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原始形式的光通信。望远镜的出现,又极 为光纤通信用的光源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当年,美国贝尔实验室、 日本电气公司(NEC)和当时的苏联先 后突破了半导体激光器在低温(-200℃)或脉冲激励条件下工作 的限制,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的镓铝砷(GaAlAs)双异质结 半导体激光器(短波长)。虽然寿命只有几个小时,但其意义是重 大的,它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3 年,半导体 激光器寿命达到7000小时。1977 年,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半导体 激光器寿命达到10万小时(约11.4年),外推寿命达到100万小时, 完全满足实用化的要求。在这个期间,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公 司研制成功发射波长为1.3 μm的铟镓砷磷(InGaAsP)激光器, 1979年美国电报电话(AT&T)公司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 发射波长为1.55μm的连续振荡半导体激光器。
第1章 概 论
在这个时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利用He-Ne激光器和CO2激 光器进行了大气激光通信试验。实验证明:用承载信息的光波, 通过大气的传播,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是可行的,但是通信能力 和质量受气候影响十分严重。由于雨、 雾、 雪和大气灰尘的吸 收和散射,光波能量衰减很大。例如,暴雨能造成3~12 dB/km 的衰减,浓雾衰减高达60~200 dB/km。另一方面,大气的密度 和温度不均匀,造成折射率的变化,使光束位置发生偏移。因 而通信的距离和稳定性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能实现“全天候” 通信。虽然,固体激光器(例如掺钕钇铝石榴石(Nd: YAG)激光 器)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发射光功率,延长了传输距离,使大气激 光通信可以在江河两岸、 海岛之间和某些特定场合使用,但是 大气激光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然没有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