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3课-汉服与中华传统礼仪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汉服文化教案完整版

汉服文化教案完整版

汉服文化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社会·历史》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传统节日”,第三课“穿汉服,行古礼”。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汉服的历史、特点以及穿汉服的意义,同时学习一些古代礼仪,如拱手礼、作揖礼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服的历史、特点以及穿汉服的意义。

2. 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古代礼仪,如拱手礼、作揖礼等。

3. 通过学习汉服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汉服的历史、特点以及穿汉服的意义。

难点: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古代礼仪,如拱手礼、作揖礼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汉服、礼仪道具。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穿着汉服进入教室,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猜今天要学习什么。

2. 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汉服的历史、特点以及穿汉服的意义。

3. 演示:教师演示穿汉服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受汉服的魅力。

4. 学习礼仪:教师讲解拱手礼、作揖礼等基本礼仪,并进行示范。

5.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礼仪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礼仪展示,大家共同学习。

8. 拓展:学生讨论如何将汉服文化和礼仪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汉服的历史、特点、穿汉服的意义、拱手礼、作揖礼。

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你心中的汉服。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汉服样式。

2. 回家后,试着和父母一起穿汉服,体验汉服的魅力。

答案:学生描述穿汉服的经历,感受汉服的魅力。

3. 学会一种古代礼仪,如拱手礼、作揖礼等,和家人一起练习。

答案:学生描述学习礼仪的过程,以及和家人一起练习的经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汉服的历史、特点以及穿汉服的意义有了初步了解,学会了基本的拱手礼、作揖礼等礼仪。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礼仪的动作要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汉服主题的活动,如汉服秀、汉服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汉服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国学第3课 汉服与中华传统礼仪课件

国学第3课 汉服与中华传统礼仪课件

• 叉手礼是唐、宋、金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
方式,也叫交手礼。即双手手指交叉在胸部而示
PPT学习交流
42
叉手礼
PPT学习交流
43
叉手礼
PPT学习交流
44
现代叉手礼
PPT学习交流
45
叉手礼
PPT学习交流
46
叉手 礼
PPT学习交流
47
鞠躬 礼 • 鞠躬礼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在《论语•乡党》中就
• 长者可以颔首、拱手等还礼。
PPT学习交流
48
鞠躬礼
PPT学习交流
49
鞠躬礼
PPT学习交流
50
后记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更加属于全人类的, 请广为传播流通。 感恩您。
PPT学习交流
52
• 作业:结合诵读的《弟子规》,说说《弟子 规》对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哪些规范和启示。
• 以“《弟子规》在我心中”为主题,用A4纸制 作成手抄报进行展示。要求布局美观,内容 充实。
PPT学习交流
19
礼之 言辞、行为、举止
四有,四避,四姿,即:
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 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PPT学习交流
返回
20
古 代 ‘拱 手 而 立’ 陶 像
PPT学习交流
21
拱手礼
PPT学习交流
手 势 错 误
22
礼之男女的区别
男尚左 女尚右 为吉礼
PPT学习交流
4
汉服特点
• 交领右衽 左领压右领是有对别人 的尊重,体现了我华夏 泱泱大国是礼仪之邦的 含义。
• 无扣结缨
• 不用扣子,两根细细的 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 “结缨”

华夏汉服饰汉代礼仪演示课件

华夏汉服饰汉代礼仪演示课件

汉服 · 袄裙
汉服中的袄裙指的是明代袄裙。现代 汉服因清代袄裙逐渐满化不包括清代 袄裙。袄裙,是对中国古代女子上身 穿袄,下身穿裙的统称。裙袄着装, 从唐代开始就有衣物疏记录,一直到 民国。现代一般谈论袄裙时候指的是 明代的裙袄着装。
汉服·唐圆领衫
隋唐时代也产生了 汉服的一种 重要 变体 - 圆领衫。圆领式样在 中国服 饰历史上很早便有出现,在隋唐时期, 由于日本大量向中国输入遣隋使、遣 唐使。所以衣冠制度也随之被日本学 去,圆领衫在日本也盛极一时。 着装人群:男子
2.就位而坐时,一定要分清座位的上下,即位、离位都应 该从座位下部。一般来说,靠近最尊席位的一边为上,另 一边为下。
3.不同的场合,坐法各有不同。虚坐,空坐,没有事情时 的坐法。此时要尽后,就是坐得靠椅子(古代是席子)的 后面些。而饮食坐时则要靠椅子的前面些,以免弄得满桌、 满地狼藉。
4..坐时要安稳,不宜摇动,颜容要端庄。
汉服,并不是指单单的汉朝服饰,而是上下几千 年所有汉人所穿衣冠的总称。 常见,也是流行时间较长的款式有:玄端,直裾深衣, 曲裾深衣,齐胸襦裙,齐腰襦裙,袄裙,唐圆领衫, 道袍,短褐...... 穿在外面当做外衣的有半臂(短袖上衣),披风,褙子, 斗篷......
汉服·玄端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 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 之服。天子燕居弁服诸侯 祭宗庙也穿玄端,大夫、 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也 穿这种衣服,玄端衣袂和 衣长都是二尺二寸,正幅 正裁,玄色,无纹饰,以 其端正,故名为玄端
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 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 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 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 国自古来被称为“衣冠上国, 礼义之邦”。

汉服课程内容

汉服课程内容

汉服课程内容第一章:汉服的起源和历史1.1 汉服的起源1.1.1 古代服饰的演变1.1.2 汉服的特点与意义1.2 汉服的发展历程1.2.1 东周时期的服饰1.2.2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1.2.3 秦汉时期的服饰1.3 汉服的影响与传承1.3.1 汉服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1.3.2 汉服复兴运动的兴起第二章:汉服的款式与细节2.1 女子汉服的款式与细节2.1.1 襦裙与袄2.1.2 闺阁服饰(袍、袖襕、长裙)2.1.3 华服(补子、密珠、走云衫)2.2 男子汉服的款式与细节2.2.1 上衣(衣襟、衣姿)2.2.2 下装(裤子、袜子)2.2.3 服饰配饰(帽子、鞋子、腰带)2.3 汉服的制作与维护2.3.1 汉服的裁剪与缝制2.3.2 汉服的面料与色彩选择2.3.3 汉服的保养与修复技巧第三章:汉服的礼仪与礼仪活动3.1 汉服礼仪的基本概念3.1.1 汉服在古代礼仪中的地位3.1.2 汉服礼仪的特点与内涵3.2 汉服礼仪的传统活动3.2.1 家庭婚丧嫁娶礼仪3.2.2 宫廷与贵族礼仪3.2.3 传统节日与庆典活动3.3 汉服礼仪的现代应用3.3.1 汉服仪式与派对3.3.2 汉服文化的推广与传播第四章:汉服与中国传统文化4.1 汉服与传统美学观念4.1.1 汉服的形象与意义4.1.2 汉服在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中的运用4.2 汉服与古代文学作品4.2.1 汉服形象在古代文学中的描写4.2.2 汉服与诗词曲赋的关系4.3 汉服与传统价值观念4.3.1 汉服与儒家思想的联系4.3.2 汉服与礼治社会的关系第五章:汉服的现代发展与展望5.1 现代汉服运动的兴起5.1.1 汉服青年群体的崛起5.1.2 汉服社区与线下活动的发展5.2 汉服行业的商业化与文化传承5.2.1 汉服设计与创意产业5.2.2 汉服的商业推广与销售模式5.3 汉服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影响5.3.1 汉服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与传播5.3.2 汉服与世界服饰文化的对比与交流以上为的简要介绍,课程主要涵盖了汉服的起源和历史、款式与细节、礼仪与礼仪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现代发展与展望等方面。

汉礼仪之汉服PPT课件

汉礼仪之汉服PPT课件
19
2019/10/30
20
短褐(短打):原意为粗布短衣。引申为上衣下裤的百姓服饰,作为百姓 方便活动、居家休闲、劳动服装或武术军服(作训服)穿着。中衣裤也为 同样的形制,只是用料、颜色略有不同。 上衣下裤也为孩童的基本服饰。
21
汉服活动:是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的传统文化支持者,以复兴 汉民族服饰为切入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举动。
7
襦裙 上衣下裳(裙)制的襦裙是汉服最基本、流传最长的服制, 主要为女子穿着,不同时期略有差别,并有衫裙、袄裙等 称呼。根据衣襟、裙高的不同,现代有交领襦裙、直领对 襟襦裙、齐腰襦裙、齐胸襦裙等称呼。
8
交领襦裙:为襦裙的一类,其上 襦为交领。交领襦裙在宋代颇为 常见。 按风格分,可大致分为唐式交领 襦裙,宋式交领襦裙、明式交领 襦裙等。 按穿着对象分,可分为男式交领 襦裙、女式交领襦裙。
15
罩衫 按汉服从表到里分的话可以分为罩衫:既披在汉服的外面,类似风衣披 风的功能之类,分别有半臂、褙子和大袖衫等
16
半臂:华夏衣冠体系中的外衣罩衫,“半臂”又称半袖,直领对襟短 袖衣,多罩在上衣外,通常与襦裙搭配。
17Leabharlann 大袖衫18褙子:即背子。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相传始于 唐 ,盛行 于 宋 元 ,在明代被称为披风。 宋 代男女皆服,因使用和时间的不同, 其形式变化甚多。
4
汉服形制——汉服主要由衣裙、裤、袍组成
形制 衣裳制:上衣下裳(裙) 搭配,主要为女装
衣裤制:上衣下裤
衣裳连制:衣裳分裁再相 连的长袍,也称深衣制
通裁制:上下一体裁剪的 长袍 罩衫单衣
款式 各式襦裙、祭服等
短褐(短打)、中衣裤 曲裾袍、直裾袍
直裰duō (道袍)、圆领 袍等 褙子(披风)、半臂等

中华传统文化之汉服PPT课件

中华传统文化之汉服PPT课件

3D打印技术
运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具 有立体感的汉服配饰和花纹, 增加汉服的装饰效果。
智能化定制
通过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 ,可以根据个人身材特点和喜 好定制专属汉服,满足个性化
需求。
04
CATALOGUE
汉服穿戴礼仪与场合
穿戴方法指导
穿戴顺序:先穿中衣 ,再穿外衣,系好腰 带,戴上发饰和配饰 。
中华传统文化之汉服PPT 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汉服概述与起源 • 汉服种类与风格 • 汉服制作工艺与材料 • 汉服穿戴礼仪与场合 • 当代价值意义及推广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汉服概述与起源
汉服定义及特点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 ”,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
影视剧及舞台表演
在影视剧和舞台表演中,汉服可以作 为重要的服饰元素出现,为观众呈现 出更加真实、生动的历史和文化场景 。
婚礼及成人礼
在婚礼和成人礼等重要场合中,人们 可以选择穿上汉服来庆祝这些特殊时 刻,彰显出独特的文化韵味和仪式感 。
创新推广策略探讨
跨界合作
社交媒体传播
与时尚、艺术、设计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 ,将汉服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打 造出具有时尚感和实用性的新产品。
汉服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价值。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知识掌握程度
对汉服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文化背景有了深入了解 。 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款式的汉服及其特点。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01
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02
通过学习,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提升了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03

汉服种类及礼仪 PPT课件

汉服种类及礼仪 PPT课件

圆领袍
直裰
道袍
直身
15
婚服
汉服的禁忌:
右衽与左衽不可乱穿:右为阴左为阳,交领左衣襟(阳)压右衣襟(阴) 呈“y”状是为“交领右衽”,为生者服,反之“左衽”为逝者服。 又,孔子云:“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左衽为胡人服。
长短适宜:直立下摆至鞋面,不宜过长拖地弄脏了“污体”, 亦不宜过短显得“局促”。
华夏有衣,襟带天地
——序
我在我 已历来 漫史了 步的,
了长 五河 千边
年, 。
只繁看 留花见 下落, 缕尽
缕, 暗空 香气
浮中 动, 。


轻我

舞也

飞时

扬常

。忍



1
唱是而 一在现 曲古在 ,老, 似的我 水弦更 流乐多 年声的 。中,

又来我 将自是 往何谁 何方? 处? ?
……
姹留 紫下 嫣一 红片 。,
转 身 后 的 ,
独我在 自时静 驻常寂 足像的 沉现时 思在间
这里 样, ,
2
汉服的文化:
汉服
因为历史传承的沉淀,汉服的基本特征为: 交领右衽(y字形衣领)、隐结系带。 因为汉服蕴意深深:深衣寓为“深意” 上衣分裁四片意喻“四季” 下裳分裁十二片对应“十二月” 袖圆以应“天圆”,衣领交叠成矩形以应“地方” 背部中缝直至脚踝以应人道正直。 天人合一、天圆地方、洒脱飘逸构成汉服丰富的文 化内涵与独特的气质,因此,我国自古被称为【衣 冠上国】。
8
襦裙:衣裳(裙)制,系汉服最基本传承最悠久的服制,上至商周下至当 代。兼可常服及礼服穿着。
根据衣领的不同分为:交领、直领(对襟) 根据裙子穿着高度的不同分为:齐腰、高腰、齐胸 根据长短厚薄的不同分为:长襦、短襦、单襦(衫)、复襦(袄) *:长袄:长复襦,长度过膝盖

汉服与礼仪培训课程设计

汉服与礼仪培训课程设计

汉服与礼仪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汉服的历史背景、分类及特点,掌握基本的汉服知识。

2. 学生能了解中华传统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式,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穿戴汉服,并掌握汉服的搭配技巧。

2. 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中华传统礼仪,展示良好的仪态和风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汉服与礼仪,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遵循礼仪规范,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传统文化类课程,结合历史、语文等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

学生特点: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情感和动手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服与礼仪。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汉服知识:- 汉服的历史演变与五大款式特点- 汉服的材质、色彩及纹饰寓意- 汉服的正确穿戴方法与搭配技巧2. 中华传统礼仪:-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日常行为礼仪:如问候、作揖、行走、就座等- 社交场合礼仪:如宴席、聚会、拜访等3. 汉服与礼仪实践:- 汉服穿戴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穿戴汉服,学会正确搭配- 礼仪实践: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中华传统礼仪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汉服的历史演变与五大款式特点第二课时:汉服的材质、色彩及纹饰寓意第三课时:汉服的正确穿戴方法与搭配技巧第四课时:日常行为礼仪学习与实践第五课时:社交场合礼仪学习与实践第六课时:汉服与礼仪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关联:《传统文化》教材第三章“传统服饰与礼仪”内容,结合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拓展,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汉服的历史文化、礼仪规范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与汉服之美PPT课件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与汉服之美PPT课件
授课:XXX
倡议恢复礼仪之邦
中国传统礼仪之拱手、作揖,揖礼是中华民族正式的 传统文明礼仪 。 “揖礼”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 ,武王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 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 权,周公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 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揖礼始成为华夏之邦的正式礼仪。
礼的精神是谦恭。“敬”是礼的核心。 学礼首先要立德,让德在内心扎根,并且时时加以培植。 《礼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为礼仪教育的最高 境界。自谦而敬人,天地之序也。
授课:XXX
礼之应用
朝觐之礼,明君臣之义也,背则侵陵之败起。 聘问之礼,使诸侯相尊敬,背则背邦相掘矣。 丧祭之礼,明臣子之恩也,背则死忘生众矣。 乡饮之礼,明长幼之序也,背则斗争之狱繁。 婚姻之礼,明男女之别也,背则夫妇道苦,淫僻之罪多
握手礼就家人来说很是滑稽,对自己的家人,有谁见过父亲与 儿子握手、丈夫与妻子握手的,所以在一些场合,握手礼的确不 好使。 男士遇到女仕,如果女仕没有握手的意愿,男仕千万不 要伸手,且握手还有很多讲究,还要体现绅士风度。所以凡事学 西方太不可取。
授课:XXX
中华文明礼仪之优点
林语堂先生推崇中国的拱手礼,认为拱手礼优于握手礼的 地方有二:一是从医学卫生的角度讲,拱手礼不致发生接触 传染,有益于人体健康:二是从心理感受的角度,拱手的力 度、时间的久暂,完全取决于自己,不会感受对方的压力。
其实是我们华夏丢失了民族性!
授课:XXX
站之 叉 手 礼
授课:XXX
吉 恩 熙 学 长 的 叉 手 礼
授课:XXX
叉手肃立
授课XXX
叉手法
授课:XXX

礼仪课件一之汉服

礼仪课件一之汉服

短褐(短打):原意为粗布短衣。引申为上衣下裤的百姓服饰,作为百姓 方便活动、居家休闲、劳动服装或武术军服(作训服)穿着。中衣裤也为 同样的形制,只是用料、颜色略有不同。
上衣下裤也为孩童的基本服饰。
汉服活动:是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的传统文化支持者,以复兴 汉民族服饰为切入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举动。
中衣:汉服的衬衣的统称。穿在内衣与 外衣之间。具有中衣、中裤、中裙、中 单(衬袍)等,起护体、保暖、整形的 作用。主要为白色,也可以是其他素色。
襦裙
上衣下裳(裙)制的襦裙是汉服最基本、流传最长的服制, 主要为女子穿着,不同时期略有差别,并有衫裙、袄裙等 称呼。根据衣襟、裙高的不同,现代有交领襦裙、直领对 襟襦裙、齐腰襦裙、齐胸襦裙等称呼。
概述
汉服即“汉民族”的“民族服 饰”。是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 治”始到明代,我们在历史传统、 文化环境中,按照我们特有的生 活方式、审美理想;结合经济条 件和生产水平,创造出来的具有 鲜明民族特色的服饰。
简介 早在商周时代,汉服便形成了完整的服饰体系,随 着礼乐制度的建立,服饰也表现出它的功用性,分 为礼服、朝会服、从戎服、丧服、婚礼服等;按职 业分为皇家服饰、官吏服饰、军士服饰、宗教服饰、 平民服饰、乐舞服饰等。这些服饰被广泛沿用于自 商周三千年来华夏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虽然不同 时代,汉服作为当时的时世装款式特色常有发展变 化,但基本衣制并未有太大改变。汉服文化影响深 远,除了少数民族服饰,历史上对日本、朝鲜、越 南等民族服饰都有较大影响。现在或多或少都能从 他们的服饰中找到关于汉服的记忆。
汉服作为华夏灿烂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一直在人 类文明史的天幕上散发着绚丽的光芒,直到1644年 满清入关,颁发”剃发易服”,强迫令汉人脱下汉 服,数千万人为保住祖先服饰不惜殒命于野蛮屠刀 之下,从此,汉人的记忆里对”民族服饰“有了缺 失感。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铭记、正视历史而不困于历史,以 健康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汉服复兴中来,并以此为契机, 勇于承担起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担。因为汉服不 仅是汉族身份的标志,更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的体现。

课件中国传统文化汉服介绍含内容ppt

课件中国传统文化汉服介绍含内容ppt

1912年清朝灭亡之后,汉族男子改穿西装、中山装。
儒学家夏震武束发着深衣。
大收藏家王季迁身着汉服游遍美国,宣传汉文化
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钱玄同,在出任浙江军政府教育司科员时,亲自穿上自制的“深衣”、“玄冠”,腰系“大带”前去上班
公元21世纪初,在中国国力上升、经济全球化、一部分汉族人大国思想觉醒的背景下,以青少年族群为主体,以重现清政府统治前中国传统服饰
汉服自古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与同时期西方的服装对比,汉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争辩的优异性。当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撑束缚女性身体发展时,宽大的汉服已经实现了放任身体随意舒展的特性。
交领右衽
褒衣广袖
系带隐扣
汉服中的隐扣,其实包括有扣和无扣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汉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隐藏起来,而不显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带子打个结来系住衣服。同时,在腰间还有大带和长带。所有的带子都是用制作衣服时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带子有两对,实用性的,左侧腋下的一根带子与右衣襟的带子是一对打结相系,右侧腋下的带子与左衣襟的的带子是一对相系,将两对带子分别打结系住完成穿衣过程。
统治者衣冠南渡,在杭州建立南宋。中原汉族大量向南方迁移。之后蒙元又占领中原,中原地区破坏很严重。南方的江南地区作为南宋的统治中心区域取代中原成为了新的经济中心。此次南渡,发生在1127年,故也称建炎南渡。
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后西晋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中原汉族士族等臣民相随南逃,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
【汉服的首服】
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主要的头饰有帽、巾等。帽主要有纱帽、风帽、笠帽等,巾主要有纶巾、网巾等。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通用的主要有冕、弁、幞头等。女子的首服主要由副、编次。发髻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

课堂演讲之汉服

课堂演讲之汉服

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汉族女服基本式样有两种:大襟右 衽交领和对襟,女装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
衣要出式袭如明 服有曳样了唐代 的衫撒。大宋: 多、等但襟之朱 变袄特又右旧元 与、色大衽”璋 款霞服量交,登 式帔饰吸领因基 做、。收和此后 工褙明元圆明, 达子代代领朝诏 到、妇服这汉令 一比女饰两族“ 个甲的特种男衣 高及服点传子冠 峰裙装,统服制 。子,发服式度
厨子、店小二 侠客、义士
7、婚服
盔 甲
袈 裟
头饰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 等,形制多样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 盖头、束发冠的。
皇帝、公侯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的礼冠叫做冕。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 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
长 齐 肘 , 身 长 及 腰 , 以 小 带 子 当 胸 结 住 。 因 领 口 宽 大 , 穿
中 国 隋 唐 时 期 , 半 臂 有 对 襟 、 套 头 、 翻 领 或 无 领 式 样 , 袖
,
,
)
(

或 套 头
短 外 衣
它 的 特 征 是 袖 长 及 肘
身 长 及 腰 。 ” 在
)
(
,
半 袖
是 从 魏 晋 以 来 上 襦 发 展 而 出 的 一 种 无 领
无觉系身在着隋合唐 太。在长隋围朝,代 大中腋裙代裳旧如,
变唐下,及、制祭官 化时,裙初玉,祀吏 。期并腰唐佩头典除
的以高时组戴礼穿 襦丝系期绶介时圆 裙带,,等帻仍领 的系一妇。或穿窄 比扎般女襦笼礼袖 初,都的裙冠服袍 唐给在短是,。衫 的人腰襦唐身礼之 较一部都代穿服外 宽种以用妇对的, 阔俏上小女襟样在 一丽,袖的大式一 些修有,主袖,些 ,长的下要衫多重 其的甚着服,承要 它感至紧式下袭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服与中华传统礼仪
一、衣冠上國今猶在——漢服簡介
何谓华夏
◆有服饰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是谓“夏”,华夏就是指我们这个服饰盛美、礼仪优雅高尚
的民族。

华夏民族(汉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通常用华夏和中华指代中国文明。

◆《易经·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也就是说,早在黄帝时代,
古老华夏的服饰就已经相当有规模了。

而且服饰形制取诸乾坤天地,意义就更不寻常。

到了周代,尽管现代意义上的汉族还没形成,但华夏文明已经郁郁葱葱。

何谓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的民族服装。

虽然汉服在各朝各代有所不同,但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
格(交领右衽)是一样的,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汉服传承了数千年岁月,伴随着华夏文明一同辉煌。

◆周时的服制规矩深深影响了后来三千多年的服装理念,从此后无论服装如何千变万化,关键
的要素始终都保持不变。

那就是: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

汉服特点
◆交领右衽
左领压右领是有对别人的尊重,体现了我华夏泱泱大国是礼仪之邦的含义。

◆无扣结缨
◆不用扣子,两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结缨”
汉服制式
◆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

后来因为方便的需要,衣裳慢慢连成一体。

然而后世男子的最高级别礼服一直是衣裳制的;一体式的大多是常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礼是相当严肃的一件事,自然穿最高级别的礼服。

周制昏服
◆上衣下裳的服制并不都是隆重的礼服,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就是女子的常
服——襦裙。

襦裙模式一直保留到近代。

大概因为人类社会中美的主要承担者都是女性的缘故,上襦下裙才利于搭配组合。

◆普通中腰襦裙——盛唐以后,裙腰才慢慢降低。

下图是《大宋提刑官》里英姑穿
的宋代襦裙剧照。

这部古装剧的服饰还是很严谨的。

不但头上没有插扇子、筷子、鸡毛掸子,而且也不是单纯追求视觉华丽,它比较忠实地还原了宋代服饰崇尚简朴清淡的风格。

钗钿礼衣——(左图)唐代盛装。

汉服传统中女子的礼服一般是深衣,寓意女子德贵专一。

但唐代比较例外,襦裙大发展的唐代,襦裙制的钗钿礼衣是很隆重的礼服了。

钗钿礼衣是很多层的礼服,后来日本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日本皇室的专用礼服“和服十二单”。

◆上下连裳
◆上下连裳,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
样式。

◆上下连裳最典型的是深衣。

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深衣男女均可穿着。

《礼记》:“既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即可以摈相,又可以治
军旅。

”深衣既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

◆“深衣”:它的下摆有十二片,取意一年十二个月。

宽大的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
交领成矩以应方,代表“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衣带垂至脚踝,代表正直。

下襟齐地,代表权衡公平。

衣服并不仅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华夏最质朴厚重的思想。

二、中华传统文明礼仪
礼仪简介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特注重礼节。

礼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媒介,礼是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更加是修养表现。

礼的规则是对方行礼,都要还礼,否则就是失礼。

微笑应答、点头、躬身,都是还礼。

礼仪更多的是要求自己;朋友间平等用拱手礼;敬长辈的用揖礼或拜礼。

传统礼仪简介
中华传统礼仪主要有: 拱手礼、作揖礼,跪拜礼,万福礼,叉手礼, 鞠躬礼等。

礼是内在丰盛的人,外在表现出的恭谦。

君子博学与文,约之以礼,可以畔之。

中国传统礼仪之拱手作揖,揖礼应作为具有中华文明正式传统礼仪。

“揖礼”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武王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周公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揖礼成为我们华夏的正式礼仪。

拱手礼之仪轨
拱手为两手相沓,手心向下或相对。

拱手礼两手自胸前相抱,面带微笑以示和蔼,男子尚左手,右手握拳,左手抱于右拳上,拱立于与胸前即可,可加鞠躬以示恭敬,行礼时拱手向胸部,以胯部为轴鞠下身子,目视脚前一米处,不可低头弯腰。

两脚开立与肩宽,喻示四平八稳(也可两脚立正姿势)。

女子尚右手,两脚略微窄于肩,以示含蓄之美,其他与男子相同。

天(深)揖三拜之仪轨
揖礼是擎折加推手。

揖礼是在胸前抱手立掌,两掌指合并侧立不出拳锋,拇指内贴在食指旁,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挡住视线,推至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行礼(一拜),头、颈皆不动,手臂立掌前推极致,腰胯部下躬,深躬90度。

兴,起身,双手回至胸前;再拜,躬身行礼,兴,起身;三拜,躬身行礼,兴起身,双手回至胸前。

揖礼重于拱手礼,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需高(深)揖;时(小)揖礼多用于同学朋友互敬,叉手礼(或拱而立)

◆叉手示敬,是古华夏汉族拱手揖礼中的一种。

在早于唐朝三百多年前的西晋元康年间,已有
叉手示敬的礼节。


◆行大礼前站姿,升国旗前的站姿,表示诚意正心。

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
常加上这种拱而立的礼节动作。

◆叉手礼是唐、宋、金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

即双手手指交叉在胸部
而示敬,这种叉手礼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使行。

现代的叉手礼已经改为手交叉在肚脐上,又叫太极握,一样是男左女右,加上鞠躬也是叉手鞠躬礼了。

鞠躬礼

◆鞠躬礼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在《论语•乡党》中就写有:“入公门,鞠躬
如也。

”鞠躬礼的要领是身体立正站好,以腰胯部为轴,上身随胯轴心运动向前倾斜,目光随之落在自己身前1米处,在行礼是要稍微停顿一下再慢慢抬起头;行礼后抬头时,一定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且应该笑容满面。

鞠躬礼多用于交接物品,更多的成为拱手作揖礼的一部分。

近代蒋先生在中国新生活运动中学习日本,在三化的艺术化中为「全体民众生活之准绳」,力行「持躬待人」,而重新绽放花朵。

◆长者可以颔首、拱手等还礼。

作业:
结合诵读的《弟子规》,说说《弟子规》对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哪些规范和启示。

以“《弟子规》在我心中”为主题,用A4纸制作成手抄报进行展示。

要求布局美观,内容充实。

(下周一上交给学习委员进行班级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