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说课稿一、说教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节内容,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本节作为全书的开篇,旨在引导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的基本特征有个总体的了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高一新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各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对新课程的要求、学习方法比较陌生。
因此,在本节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把亲身体会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能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和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的特征。
难点:信息定义的理解;五、说教法、学法:1、教法:由于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2、学法:本节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说学过程:情景模拟,激情导入(5分钟)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组织全体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的要素。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李艺教授主编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信息内涵的过程中,通过自学、交流、游戏等形式,让他们了解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拓宽学生对信息文化的形态和内涵的认识。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
本节内容是本书的开篇,是在初中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同时又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对象分析刚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有待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
他们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水平差异明显,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浓厚兴趣,但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定义及应用并不明确。
本节课的“信息”理解应从大量的现象入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及游戏活动等形式来理解以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学习,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掌握信息概念,进一步提取信息的特征。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对信息的定义能够有基本的认识。
(2)能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
(3)能够通过生活的实例来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并准确把握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分析、归纳、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及其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信息的含义(2)掌握信息的特征2、教学难点:信息基本特征的理解五、教学策略以游戏导入课堂教学,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快速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问题驱动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第一章:信息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认识信息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信息的定义:数据、知识、消息等信息的重要性: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4.2 新课讲解:讲解信息的概念和重要性1.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展示信息的重要性1.4.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信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1.5 课后作业第二章:信息的类型与传递2.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类型认识信息传递的途径2.2 教学内容信息的类型: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传递的途径:口头、书面、电子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类型和传递途径展示法:展示不同类型的信息和传递途径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2.4.2 新课讲解:讲解信息的类型和传递途径2.4.3 展示环节:展示不同类型的信息和传递途径2.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信息的传递效率和优缺点2.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5 课后作业第三章:信息的处理与分析3.1 教学目标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学会信息分析的技巧3.2 教学内容信息处理方法:收集、整理、存储、传递等信息分析技巧:分类、归纳、推理、预测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处理方法和分析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处理和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4.2 新课讲解:讲解信息处理方法和分析技巧3.4.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的实践操作3.4.4 课堂讨论:分享实践操作的体会和心得3.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3.5 课后作业第四章:信息安全与保护4.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信息安全的保护方法4.2 教学内容信息安全: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等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加密、身份认证、备份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安全和保护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安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4.4.2 新课讲解:讲解信息安全和保护方法4.4.3 案例分析:分析信息安全案例,展示保护方法的实际应用4.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提高信息安全保护意识4.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4.5 课后作业第五章: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5.2 教学内容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终身学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兴趣5.4 教学步骤5.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5.4.2 新课讲解:讲解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5.4.3 自主学习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分享学习第六章:信息的搜索与利用6.1 教学目标学会高效搜索信息的方法掌握利用信息的基本技巧6.2 教学内容信息搜索方法:关键词搜索、分类搜索、高级搜索等信息利用技巧:信息整理、信息提炼、信息应用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搜索和利用的方法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6.4 教学步骤6.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快速找到所需信息6.4.2 新课讲解:讲解信息搜索和利用的方法6.4.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和利用的实践操作6.4.4 课堂讨论:分享实践操作的体会和心得6.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6.5 课后作业第七章:信息伦理与法律7.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伦理的重要性认识信息法律的基本规定7.2 教学内容信息伦理:诚信、隐私、版权等信息法律:网络安全法、著作权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的基本规定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的具体案例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7.4.2 新课讲解:讲解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的基本规定7.4.3 案例分析:分析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的具体案例7.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遵守信息伦理和信息法律7.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7.5 课后作业第八章:信息化社会与生活8.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认识信息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8.2 教学内容信息化社会的特征: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化社会和其对生活的影响展示法:展示信息化社会的具体应用8.4 教学步骤8.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化社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8.4.2 新课讲解:讲解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对生活的影响8.4.3 展示环节:展示信息化社会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8.4.4 课堂讨论:分享对信息化社会的认识和体会8.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8.5 课后作业第九章:信息化教育与教学9.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认识信息化教育对教学的影响9.2 教学内容信息化教育的概念: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数字化教学等信息化教育对教学的影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化教育和其对教学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9.4 教学步骤9.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化教育对我们教学的影响9.4.2 新课讲解:讲解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和对教学的影响9.4.3 案例分析:分析信息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9.4.4 课堂讨论:分享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和体会9.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9.5 课后作业第十章:信息化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认识我国在信息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0.2 教学内容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球化等我国在信息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示法:展示我国在信息化发展中的重点解析本教案以“信息及其特征”为主题,涵盖了信息的概念、类型与传递、处理与分析、信息安全与保护、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信息的搜索与利用、信息伦理与法律、信息化社会与生活、信息化教育与教学以及信息化发展趋势等十个章节。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一等奖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作为教材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信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引领学生较好的把握信息的的特征,体验到信息对我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热情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
二、学情分析一般我们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是中等偏下。
对于信息技术,仍然停留在感性的程度,没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总结。
在教学中,我通过比较有效的情景设置,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法分析关于《信息及其特征》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目标。
因此我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列举法、问答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四、学习目标【本节为教材的第一节,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说明信息无处不在,重点掌握信息的特征,并且能够根据例子来判断是属于信息的什么特征,难点是要区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的不同。
五、学法分析本节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所以学生学习这节时无须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是“举例—提问—回答—总结—举例”的方法进行学习。
从而很好地掌握知识点,并且可以进行举例和判断。
六、教学过程本节课以多媒体PPT、电影短片和板书相结合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时间约9分钟。
教师演示视频《空城计》,从而导入新课。
从中也说明了一个信息的特征,具有真伪性。
(这个特征教材中没有,但是我觉得也是一个信息很重要的特征)。
第二环节:信息的重要意义。
时间约8分钟。
)教师展示“生存实验”。
用PPT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1.3信息及其特征说课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学习
结合生活中的常见案例,讲解信息的时效性。
教学过程——课堂总结与练习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
随堂练习 将题目做成视频合集的形式,学生自行叫暂停,回答停留页面题目。
互动游戏环节,调节临下课前的躁动气氛。 课后作业了解更多“垃圾分类”,将环保进行到底。
教学反思
1
2
3
4
信息意识
学生在上课过程中, 没能自己动手操作,
增强信息应用
计算机思维
未能给学生提供深层 次的案例,帮助他们
建立计算机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整体教学方式还是偏 向于传统课堂,没有
创新课堂教学
信息社会责任
虽然涉及到“垃圾分 类”这一环保主题, 但是没有能很好的贯
穿整个课堂
谢谢大家!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重点
信息的特征
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将形成对信息的 理性认识,对深入理解和有效的应用信息都会有帮助。
难点
信息的定义
信息的界定是从不同视角进行的,难以做出统一的描述, 将侧重于让学生归纳自己对信息的认识,希望他们能通 过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信息,将信息定义具体化。
教法和学法
教法
教学过程——新课学习
完成书本中表1—1 同位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后完成表1—1
学生交流讨论,完成表1-1 教师在学生讨论中,下去巡视了解学生填写情况
介绍信息的传播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1-1,提出信息的传播过程,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品质。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新课学习
案例选择 选取了朋友圈转发的谣言和网络诈骗新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信息的真伪性的同时,也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能加以辨别信息,不做谣言的传播者,也谨防上当受骗。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湘电子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载体;②信息的基本特征;③信息的获取与加工。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强化学生对信息基本特征的内化体验,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甄别信息、运用信息的信息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作为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参与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
另一方面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概念性知识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抽象思维能力、概念内化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此节中学信息技术启蒙课﹐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以及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不多,所以这一节课对学生学法指导将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学习有开启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并能列举身边的信息实例;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了解信息获取与加工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甄别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基本特征及应用、信息的获取与加工难点: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
五、教学方法以创设“江防图过江”情景为出发点,通过学生容易理解又乐于思考的问题层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情景角色感受等教学手段突破重点,分解难点。
再以学生身边熟知的、感兴趣的信息实例来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三、如何学?
2、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活动1:阅读P3,完成学案中的任务一。
人物
香 农 (信息学的奠基人) 维 纳 (控制论奠基人)
“信息”是什么?
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区别于物质和能量以外的 第三类资源 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描述角度
信息作用 信息本质 信息内容
钟义信 (我国的信息论家)
三、如何学?
2、教学过程
情景模拟,激情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分析,师生互动
自主探究,
2、教学过程--情景模拟,激情导入
教师展示“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 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 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 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 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 几小时后„„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 师问:猜测结果如何? 生答:„„
结论:信息的依附性和传递性
三、如何学?
2、教学过程--案例分析,师生互动
案例2.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 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 个思想,甚至更多。” 教师点拨:信息交流和实物交流有本质的区别,实物 交流,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有所失,而信息不会因 共享而消失。
信息及其特征
一、为什么学? 二、学什么? 三、如何学? 四、教学反思
信息及其 特征
一、为什么学?
1、教材分析—本节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广教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是全书的基 础,内容包含两部分:信息和信息的特征。通过本课的学 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 信息意识。
高一年级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模版课件.ppt
教学过程
投影展示“王家卖油、张家卖日历的故事。从前, 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日历。王家媳妇 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油,到年底时,就积攒 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 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 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 么?〞先请学生答复这个问题,教师分析学生答案, 总结出信息具有时效性。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有过 信息时效性的例子,加深对此特征的理解。
穷的信息世界; 二、教学过程带着学生进行分析推理,丰富了课程
内涵,表达了课改精神,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上完本课后,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一个 全新的感觉,兴趣非常的浓厚。
-13-
Thank~
-5-
教学过程
2、 循序渐进,趁热打铁,推出“感觉剥夺实验〞。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感觉剥夺实验的前局部,由学生猜 测实验结果。 学生活动:猜测感觉剥夺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由感觉剥夺实验与原始森林生存实验,给出结 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与根本需求。
-6-
教学过程
•3、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信息经典案例中学习信息的 一般特征。按照认知规律,信息的特征按照价值性、时效性、 共享性、载体的依附性、真伪性的顺序进行教学。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提出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活动:三个学生进行答复。 •教师活动: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引出 信息的价值性。
-11-
教学过程
5、总结归纳,布置课外作业。 1〕、P4〔1〕; 2〕、P5〔2〕; 3〕、查阅相应资料,请尝试理解信息的一到两种
定义; 4〕、请查阅资料,举例说明信息的价值性、时效
信息及其特征 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知道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掌握信息的特征,包括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相关性。
3.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用口头、书面、图象、声音等方式传递的知识、消息、数据等内容。
2. 信息的作用: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等。
3. 信息的特征:a. 准确性:信息应当真实、可靠,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
b. 及时性:信息应当及时传递,以便快速作出决策和应对。
c. 完整性:信息应当包含所有必要的内容,避免缺失和误导。
d. 相关性:信息应当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目标有关联。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作用和特征。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详细讲解信息的概念,阐述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相关性。
3.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实例:让学生结合实例理解信息的作用和特征。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后作业2. 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信息的特征来提高生活质量。
4. 选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信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信息概念的理解、信息特征的掌握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a.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b.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现实生活中信息实例的能力。
c.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过程中的表现。
d.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及其特征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涵盖信息概念、特征及实例的课件。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精选5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精选5篇)《信息及其特征》篇1一、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整个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地位十分重要。
本节课主要是知识和概念的介绍,理论性较强,无动手技能方面内容。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和学习形式的丰富多样,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趋于严密,在初中已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对新课程的要求和学习方法比较陌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解信息的重要性及特征,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的含义,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信息几个特征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信息的含义及特征;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的理解,和信息实例的应用。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节课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所以我将结合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力图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六、教学资源与媒体Ppt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Ppt播放四张图片:教师:与学生互动,从同学们熟悉感兴趣的微信QQ表情入手,提问能看到什么内容。
图1:QQ表情,擦汗无语;图2:QQ表情,我走了;图3:交通标识,禁止行人通行;图4:天气预报短信;我们能够从图中看到很多内容,这些内容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信息。
我们能够明白这是信息,但是信息的定义是什么呢?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导入信息的含义,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信息讲授新课1.信息的定义(1)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香农)。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优秀3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优秀3篇《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所讲内容为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
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清楚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信息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来理解以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三、教学目标1.理解信息的概念。
2.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3.明确信息的多种表达形式和信息的多种载体。
四、教学重点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布置任务1.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份简介自己的材料。
可以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等等方面,在规定的2分钟之内,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演示。
因为新学校,新同学之间多数彼此不熟悉,学生之间正好通过此次机会,增进彼此的了解。
学生可以采取以下这些形式整理这份材料:①纯书面文字材料;②书面文字辅以简单图片材料;③口头文字说明等。
2.教师课前准备简介自己的材料。
事先用word制作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档,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一组幻灯片,或者用flash制作一段动画,或者录制一段视频。
(二)学生进行小组活动1.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位小组成员在其小组内进行自我简介,2.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自我简介,3.教师对每个小组代表的自我简介进行适当的评价,4.教师在全班播放简介自己的幻灯片、word文档或者动画材料或者已经编辑录制好的视频材料。
信息及其特征 说课稿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3节《信息及其特征》的内容。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既是初中阶段知识的延伸,又是高中阶段信息学习的开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信息的定义与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信息的含义,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普遍性、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时效性、真伪性、价值相对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信息的传播过程。
3.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逐步让学生热爱信息技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信息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四、教法学法初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学习比较乏味,为避免这个问题,我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实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游戏互动、讲授法等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五、教学过程通过案例引入本节课关键词“信息”,通过案例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逐步讲授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
将讨论和游戏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
第一环节:野外生存训练案例展示。
教师展示野外生存训练案例。
学生思考后,进行分享,讨论最优方案,引出本课新知识。
第二环节:感受信息重要性。
展示案例感觉剥夺实验。
让学生感悟信息的重要性。
第三环节:游戏互动——感受信息传播过程。
通过你来比划我来猜小游戏,让学生感知信息传播过程,加深对信息传过的理解。
第四环节:信息的特征讲授。
依次通过生活案例展示,对信息的特征进行逐一解释。
第五环节:课堂练习通过习题,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1.3信息及其特征说课教学设计
3. 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我们学习了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获取信息的方法有观察、调查、研究等,处理信息的方法有收集、筛选、分析、应用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获取和处理信息。
板书设计:
1. 信息的基本概念
- 信息:能够传递知识、观点、事实等内容的数据
- 信息的重要性: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科技进步
2. 信息的特征
- 普遍性:各种形式和载体
- 载体依附性:依托一定载体传递
- 价值性:提供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 时效性:随时间、环境变化
- 真伪性:有真有假,需要辨别
3. 信息的重要性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PPT、视频等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针对信息特征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信息特征的基本概念。
- 思考预习问题:尝试分析信息特征在实际例子中的体现。
作用与目的:
- 巩固课堂所学,通过作业和拓展学习提高应用能力。
-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习惯,促进长期学习成长。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信息及其特征,具体知识点梳理如下:
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能够传递知识、观点、事实等内容的数据。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信息的特征:
9. 信息创新
- 概念:运用信息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实践
信息及其特征 说课稿
1、共享性 再拿出一颗糖果,并设计问题:糖果在被你们注视的 情况下,我损失了它吗?如果我把它奖励给某位同学,那 我损失了它吗?从而让学生得出:信息是可以被共享的。 再用萧伯纳的经典句子加强印象,同时和学生一起探讨生 活中能体现共享性的实例。
四、说教学过程
(三)紧跟前情,学习信息的特征。
(一)创设情景,新课导入
首先,创设一个情景,请大家观察从周围的环境中看 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讨论并引导他们总结出 “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激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信 息的兴趣,再提出问题,什么是信息呢?从而引出今天的 学习主题:《信息及其特征》。
四、说教学过程
(二) 循序渐进,趁热打铁,引出信息的定义。
2、普遍性 和生物学科联系,播放视频《生命进行曲》,提问: 在人类以前的生命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特征属性是否一直 存在?还是有了人类以后,生物才有了自己的特征属性? 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信息是一直存在于这个世界中,只 是,是人类发现了它。这就是信息的普遍性。
四、说教学过程
(三)紧跟前情,学习信息的特征。
3、依附性 联系生活,播放一段带有趣味性的新闻《只有一秒的 绿灯》,引出信息具有依附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 中既学到信息的特征,也了解了生活中要遵守的交通规则。
四、说教学过程
(三)紧跟前情,学习信息的特征。
4、时效性
从采自遂川当地的真人真事的视频《农夫被蛇咬 急 需血清救命》中引出信息具有时效性。再从生活中常见的 通知、购物券等例子巩固学生印象。让学生在学习中也了 解了一位家乡人的惊险经历,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也从情感上与他们更贴近了,还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四、说教学过程
(四)设计习题,巩固学生所学。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信息及其特征一、引言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之一,自从信息技术的出现,信息爆炸式地增长。
在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信息及其特征进行讲解。
二、信息定义信息是指那些可以传输、处理和利用的特定类型的数据。
具备下列特征:1.数据必须是特定的意义,必须有目的。
2.数据必须有传输的载体,即有形的物体或无形的能量。
3.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人或者机器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才能够有效地理解信息。
4.信息是可以被复制,传输,存储和处理的。
三、信息的特征3.1 信息量信息量是指一个信息所包含的信息多少。
也就是说,信息量越大,所包含的信息就越多,这需要用信息熵来度量。
信息熵是用来度量信息量的,其单位为比特(bit)。
信息熵越小,信息量就越大。
3.2 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完整性指的是信息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它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一种保障措施。
如果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那么接收者得到的就不是原来的信息了,这就会导致信息的失真和错误。
3.3 信息的可靠性信息的可靠性指的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程度,或者说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通常采用各种错误检测和纠错技术。
3.4 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指的是信息的处理和传输的速度,以及信息的使用期限。
信息时效性的高低取决于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存储介质的容量,以及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处理能力。
3.5 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保密性指的是信息的机密程度,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保密措施和信息存储的安全措施。
保密性的目的是防止未授权者获取敏感信息,或者保护个人隐私。
四、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得到有用的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信息处理的目的是使得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信息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1.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2.数据的分类和分析3.数据的挖掘和建模4.数据的可视化和展示五、总结信息的产生、传输和处理是社会发展的延伸和推进。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及其特征》,它是广东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教材的开卷篇,其后的章节都是围绕信息的加工、表达、管理、安全展开的,所以说教材的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信息进行扩展的,所以这章节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信息的含义;信息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强,前者作为铺垫性内容,后者是重点内容。
因为是高一信息技术第一章节,老师与学生并不怎么了解对方,所以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都有开启含义。
实验教科书与以往传统课本相比,更注重学生能力额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信息的含义(2)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3)掌握信息的一般特征:传递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并能举例说明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及其特征(2)给出例子,培养学生从例子中发现或归纳出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信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说学情学习本节内容的是刚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在她们的印象中,信息技术课可能就是具体的操作课,上机课,很少有理论的概念,对理论不感兴趣,对信息也只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所以这节课,通过对生活中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例子入手,适度播放视频和设置小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与团队学习。
(四)说重点难点【重点】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难点】信息事例所反映的信息特征(五)说教学策略本节课的内容都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如果由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所以,本节课,我打算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法,给出学生可能感兴趣的例子分析信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活跃课堂,同时让学生与生活学习联系在一起,发现身边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说课稿
一、说教材:“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1.1节内容,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本节作为全书的开篇,旨在引导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信息、信息的基本特征有个总体的了解,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高一新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各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对新课程的要求、学习方法比较陌生。
因此,在本节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把亲身体会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能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和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的特征。
难点:信息定义的理解;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由于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2、学法:本节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说学过程:
情景模拟,激情导入(5分钟)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组织全体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的要素。
物质、能量对人类的重要性学生有目共睹,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发展,保证了物质能量的同时,缺乏了信息将会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案例:感觉剥夺实验
通过以上两个试验,引出最终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既然信息对人类这么重要,那究竟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特征又有哪些?引出本节课题:信息及其特征。
其实,我们对信息并陌生,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信息,下面师生共同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一:丰富多彩的信息(5分钟)
教师可以先回顾自己的感受,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进入一中之后感受到的信息,来体验信息的丰富多彩。
既然信息这么丰富多彩,那究竟什么是信息呢?
二、信息的定义(难点)(5分钟)
对信息定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对信息的定义,不同的课本,定义不同,让学生先阅读课本中的三种定义,学生的共同感受是:比较抽象,不好理解。
再引导学生根据刚才举得那么多信息的例子,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对信息的理解
即:通俗的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了解了信息的定义后,通过两个练习,来巩固学生对信息定义的理解。
这是信息的定义,我们知道信息是丰富多彩的,一般来说不管世界上的信息如何丰富,他们通常都具有相同的特征
三、信息的特征(重点)(20分钟)
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并进行总结。
例一:
教师提问:武侠小说里的人物通常在争一本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种宝贵的信息,但有个叫令狐冲的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有谁知道他是哪里学到的?
学生讨论,回答:思过崖山洞的壁上
教师总结:令狐冲发现的时候,这些信息已经在墙上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发生火山喷发和大地震,要不然墙作为信息的载体碎了,信息也就没有了,这说明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让学生再举一些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的例子。
例二:
演示案例:“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教师提问:这7个字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信息具有价值性。
例三:
教师提问:如果现在上例中的那份报告拿出来还值多少?这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并得出结论:信息既有时效性,并且时效性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例四: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个思想,甚至更多。
”
教师提问:这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
组织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并得出结论:信息具有共享性。
让学生阅读课本P3-P4,总结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提问:同学们,我们看武侠小说或者武侠电视剧的时候,那些大侠们是怎么学到绝世武功的?
学生回答:秘籍(书),墙壁上
提问:这说明了信息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载体依附性,让学生再举一些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的例子。
教师总结:①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②同一个信息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2、价值性
教师屏幕展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这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价值性。
再让学生举出信息具有价值性的例子
教师总结:信息的价值性不同于物质和能量它的价值性有两个方面的体现
①可以满足于精神领域的需求
②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了解了信息的价值性后,看一个练习
下面哪些不是说信息的价值:(D)A 读书以明理B 知彼知已,百战百胜C 书中自有黄金屋D 春雨贵如油”。
3、时效性
提问:若是兰德公司在战后推销这份报告,还会值150W美金吗?学生回答:一分不值。
这说明了信息的什么特征?学生回答:时效性
再让学生举出信息具有时效性的例子
教师总结①:时效性跟价值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②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即?时效性有长有短
4、共享性
萧伯纳的苹果论思想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共享性再让学生举出信息具有共享性的例子
教师总结①:信息的共享性可以被多个接受者接受并多次使用。
②信息的共享性不会造成信息源的丢失和改变它的内容。
(三、信息的特征(重点)(20分钟)
让学生阅读课本P3-P4,总结信息的一般特征。
并举例
1、载体依附性
2、价值性
3、
4、时效性
5、
6、共享性
教师举出很多典型的例子,让学生总结体现信息那个特征,然后针对某一个特征,教师总结并加以强调。
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
了解了信息的特征后,打开课本P5第二题,让学生讨论并总结两个资料说明了信息的那些特征。
四、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的内容
1、
2、信息的丰富多彩
3、信息的定义
4、
5、信息的特征
作业:P12,本章练习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