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_中国的原始社会.ppt

合集下载

中国的文化地起源——原始社会

中国的文化地起源——原始社会

实用文案标准第一章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绵延5000年之久的中华文化诞生在东亚大陆上。

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于人类生存和繁衍,因此,从数百万年以前,祖国大地上就已经留下了远古先民的足迹。

继此之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东自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会合处,西至帕米尔高原,几乎无处不有原始人类的分布。

他们在广袤的大地上,绵延的历史年代里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风俗习惯等文明,为中华文化的起源铺垫了丰厚的基础。

第一节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模式一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文化赖以产生的东亚大陆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规定了原始先民生活和创造文化的自然地理条件。

中国的地势,西部高而东部低。

按落差可分为三个台阶:青藏高原为第一台阶,有“世界屋脊”的称号。

这里一般高度在4000—5000米,有的山峰超过7000米,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高度在8800米以上。

青藏高原巨大山脉之间的湖泊、沼泽与万古不化的积雪,涵育了祖国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她们和澜沧江等都是亚洲最大的河流。

高原东侧的横断山,由无数的高山峡谷组成。

再往东、往北,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带为第二台阶。

第一、二台阶区既有神奇宏阔的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等,又有雄姿勃勃的西北和西南高原,如黄土高原、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云贵高原等,还有低于海平面155米的吐鲁番艾丁湖以及层出不穷的峻岭山梁、瀚海戈壁、丘陵、河谷、草地、绿洲等,地形极其复杂。

东部地区是中国台地的第三阶梯,它除台湾岛以外,地势均在海拔200米以内,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的丘陵、盆地等。

总的来看,崇山、高原、大型内陆盆地多在西部,而丘陵、平原、山地多在东部,东南沿海,则有宽阔的大陆架,像一只巨型的手臂,缓缓地伸入海下。

中国大部分地处北温带,三面环山,或是无垠的大漠戈壁,东南一带沿海,气候类型多,有暖温、湿润、干旱、高寒、阴湿等差别。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课件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课件
18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3、周朝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公元前221年 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两个 时期 发源与渭水流域
19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西周
定都:镐京 分封制,包括同姓国和异姓国,有1000多个 有宗法制度 祖先崇拜,制定礼(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度)刑 井田制度 手工业出现“百工” 国人与野人 周、召共和 公元前771年,犬戎破镐京,纪年开始 周平王迁都洛阳,东周开始。
28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二、秦汉——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 统一中国,废分封, 立郡县,集皇权,统 一了货币,文字,度 量衡和车轨。
旧石器、用火。
➢ 直立猿人:
▪ 陕西蓝田人,80万年
▪ 北京猿人,40~50万年,具备人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制造石器、木器、骨器,有语言产生。
➢ 现代人代表:北京山顶洞人,1.8万年,骨针,人工
取火,有原始宗教观念。
3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母系氏族社会
六七千年以前,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集体劳 动、生产资料共有,,细石器时代,磨制石 器,陶器。典型的代表为河南仰韶文化和浙 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
司母戊大方鼎,
重875公斤。
酿酒、饮酒
采用十进位,
用一、二……
百、千、万记数
定都:殷
15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商朝疆域图
16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商在公元前1600 年灭夏
出现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
17
南通大学旅游管理教研室 阚耀平

《原始社会图文》PPT课件

《原始社会图文》PPT课件

2、
劳动
的人类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3、我们通常认为最早的人类是 能人 ,出现于250万年。前他
们有什么特征? 能制造工具。
4、距今 150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了直立人,他们有什么特征?
5、大早约期30万智年人前的,脑人量类和进化现到代人早相期同智,人。但他体们质有上什仍么特具征原?始
6、在性距今5万年时出现了晚期智,人他们和现代人几乎没区别,
古代希腊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中,有一位最早从混 沌状态下分离出来的大地女神该亚。相传她生下乌剌 诺斯(天)、蓬托斯(海)以及许多其他神灵,她是 最初的万物创生者,被看作人类始祖、培育植物和幼 儿的母亲女神。
1、这则神话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妇女在氏族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享有 较高的社会地位
2、关于这种氏族,有什么特点?你知道的有哪些?
典娜女神宣布无罪的神话传说,反映了怎样的历史
事实?反映了母系氏族中妇女地位下降, 男子地位提高,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 会
2. 相对于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出现了哪些变化?
在劳动中,男子取代妇女的主导作用; 血缘关系和财产由父系计算。
记一记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
①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 地位,父系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 导地位。
搞笑图片 /
柙毰焁
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1,生产活动:采集、狩猎等 原始农 牧业。
2,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负责日常事务 和抚育下一代,威信高。
3,氏族成员关系平等,共同劳动, 共同消费,血缘关系和财产继承按母 系计算。
生活在中国云南丽江的摩梭人,依然是 母系社会
读一读,想一想:
1.读课本P4第二段小字部分,厄瑞斯忒弑母却被雅

《原始社会社会》课件

《原始社会社会》课件
《原始社会》ppt课 件
xx年xx月xx日
• 原始社会概述 • 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 •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 原始社会的文化与宗教 • 原始社会的消亡与影响
目录
01
原始社会概述
原始社会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 家、政府和法律制度,社会组织以部落或氏族为单位。
人类社会组织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组织 形成的重要阶段,为后世 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建立提 供了借鉴。
原始社会的历史意义
人类历史进程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
历史经验和教训。
人类文明发展
原始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起点, 为后世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类生存智慧
原始社会体现了人类在艰苦环境下 的生存智慧和创造力,为后世提供 了宝贵的启示。
VS
音乐起源
探讨音乐在原始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以 及音乐对人类情感和认知的影响。
原始宗教与信仰
宗教形态
介绍原始宗教的形态和特点,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
信仰体系
探讨原始人类的信仰体系和宇宙观,以及它们对现代宗教信仰的影响。
05
原始社会的消亡与影响
原始社会的消亡原因
01
02
03
自然环境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频发,原始社会无法适应 环境变化,导致消亡。
04
原始社会的文化与宗教
原始语言与文字
语言起源
探讨原始人类如何从非语言沟通 方式逐渐发展出复杂语言结构的 过程。
文字起源
介绍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等早期 文字的形态和功能,以及它们对 现代文字发展的影响。
原始艺术与音乐

中国史第1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中国史第1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章中国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地主要特征:1,生产力十分低下,物质极端贫乏,生产资料公有2,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3,没有剥削压迫,也就没有阶级,国家关于原始社会地分期:1,根据社会组织[血缘家族氏族社会(母系父系)]2,根据考古学(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铜石并用时期)3,根据人类学【猿人(直立人)古人(早期智人)新人(晚期智人)】4,根据婚姻发展状况(血族群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5,摩尔根《古代社会》根据人类文明程度人类起源蒙昧时期制陶术发明野蛮时期文字地使用与标音字幕发明文明时期第一节中国历史地开端一,人类社会地起源(《圣经创世纪》,女娲)达尔文理论地提出:十八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科学研究引起人们极大重视,英国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恩格斯崭新论断:年,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地作用》,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提出崭新论断劳动创造了人二,猿人血缘家族地早期(元谋,蓝田,北京)人类学分期:猿人(直立人)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期地初期,其工具制作非常粗糙婚姻状况:血族群婚,即年龄相近地男女之间地群婚(蓝田人:眉脊骨特别粗大,前额低平,嘴部突出牙齿较大,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头骨上窄下宽,外形轮廓呈楔形脑壳较厚,脑量较小(约)北京人:无明显下额,鼻子宽而扁同,,脑量(个别达到)原始人与现代人地区别:原始人:同,,,以上特征随年代推移而发生变化)社会组织:血缘家族(血族群团),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经济生活:采集和狩猎为主,其工具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等,能使用天然火三,古人血缘家族地解体(主要代表:大荔人(万年)许家窑人,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万年).大荔人头部楔形减少,嘴部不突出,脑量,原始特征依然存在,但又明显进步)人类学分期:古人(早期智人)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期中期(仍是打制石器,但制作更为精细)婚姻状况:族外婚(排除旁系亲属间地婚姻关系,形成不同族群间地群婚关系)社会组织:血缘家族(血族群团),但族外婚导致其趋于解体.经济生活:仍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学会了人工取火.第二节原始社会地发展什么是氏族?氏族是由有亲属关系地人组成地大家庭,有共同地宗教仪式,共同地墓地,而且一般实行共同地土地占有,氏族成员之间禁止通婚.氏族地内涵:氏族是血缘为纽带,以族外婚为前提地社会生产,生活单位氏族是一个有机地整体同一氏族有共同地特定名号和共同信仰,表现为图腾崇拜.(图腾制度地特点:一个氏族一个图腾,认为本氏族为该图腾所生对于图腾有一整套神圣地崇拜仪式或禁忌起到限制婚姻作用随氏族地分裂而分裂)什么是氏族公社?以氏族为基本单位,由众多氏族而构成地社会组织人们聚族而居,生产资料公有,共同享受氏族财产私人没有财产继承权(发展趋势: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什么是母系氏族公社?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妇女在生产中起主要作用实行母方居住制,男子是配偶,每一个人都属于母亲所在地氏族妇女是氏族地管理者男女地位不平等,女尊男卑为什么是母系氏族公社?社会分工所致:男子渔猎,女子采集,决定了女子居社会生活地主导婚姻所致:群婚造成“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地状况,无法以父系血缘为纽带一,新人氏族社会地形成人类学分期:新人(晚期智人)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期类型增多,符合工具地使用,出现骨角器婚姻状况:族外婚(“普那路亚”婚)(普那路亚(夏威夷):亲密地伙伴)社会组织:逐渐过渡为氏族公社经济生活:仍以采集,狩猎(代表武器石球,弓箭)为主,出现了装饰品,说明人们有了审美观念,原始艺术开始萌芽二,母系氏族地繁荣考古学分期:新石器时期(数量,种类多,磨光石器普遍使用,农具陡增,更精细,锐利,形状更端正)婚姻状况:对偶婚,一对男女在长或短时间内较固定地偶居,是可以轻易离异地个体婚社会组织:以氏族为基本单位,通常包括几个女儿氏族组成一个母系大家族(胞族)经济生活:突出表现: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出现.第三节原始社会解体约距今五千年左右,母系氏族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他标志社会地解体为什么出现这种过度?生产力地发展导致男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力地发展导致社会社会财富增多,私有制家庭地地出现成为可能综上,占主导地位地男子有了私有财产,需要继承,因此传宗接代按父系血缘计算成为必然一,父系氏族主要特点:主要代表: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婚姻状况:一夫一妻制(建立在丈夫统治之上地.比较稳固,持久.女嫁男方,子随父性)社会组织:基本单位依然是氏族,但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一个父系氏族包含若干父系大家庭,而父系大家庭地成员由同一男性繁衍地若干家庭(此时经济上没有完全独立)】经济生活:农业:工具地改进,农作物品种增多畜牧业:六畜俱全(马牛羊鸡犬猪)手工业:突出成就制陶术进一步发展,制铜业出现二,原始社会地解体原因:生产力发展财富增多私有制产生(在这一过程中,两次社会大分工起到促进作用,导致原始交换日益频繁,加剧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出现阶级产生军事民主制:原始社会末期实行于部落联盟地特有行政制度,各部落首领推举出某一部落地首领为联盟首领,即军事首领特点:民主性:军事首领选举产生,死后禅让,重大事件由他召集各部落首领共同决策,故没有太大权力.军事性:负责率军作战,担任主祭,故有一定权力结论:反映了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地特征四,原始社会末期地传说(黄帝与炎帝地故事)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居陕西黄河流域炎帝,姓姜,号神农氏,居陕西渭水流域蚩尤,九黎,居淮河流域黄帝和炎帝通过涿鹿之战战胜蚩尤,黄帝通过坂泉之战战胜炎帝结论:黄帝是华夏族(汉族)地前身黄帝在发展中融合了炎帝和九黎地部落尧舜禹地传说:尧谘四岳,解决水灾鲧寿命治水禹寿命治水通过禅位站在阶级社会门槛上地人物舜通过禅位禹通过世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王启。

中国的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前2070)1.1中国历史的开端一、猿人及其社会生活1.近几十年来在亚、非、欧等州一些地区发现的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在中国云南开远县小龙潭、褛丰县石灰坝等地,先后发现距今800万年以上的腊玛古猿化石,其体质形态更接近人类的早期类型。

南方古猿中的纤细种被认为是人类的直接祖先,我国湖北建始县、湖北巴东县、广西南宁市都曾发现可能属于南方古猿的牙齿化石。

中国是古猿生存栖息并最终完成其向人类演进的重要地区。

3.手足分工、直立行走,使全身的肌肉、骨骼、内脏的形态及排列位置都发生变化,也为古猿学会制造工具创造了条件。

到了距今300万年以后,世界一些地区的古猿学会了制造工具,最原始的人——猿人和原始的社会组织开始形成。

从此,就开始有了人类历史。

4、在中国迄今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猿人遗迹特别重要的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安徽和县人,湖北郧县人,郧西人等。

其中,云南元谋猿人,是我国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

5、蓝田猿人其特征是眉脊骨特别粗壮,骨壁厚,前额低平,牙齿硕壮,脑壳较厚,脑量较小(约780毫升)。

此外,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外形轮廓呈锲形,说明蓝田人的体质还比较原始,距今约80万——65万年。

和县人其年代晚于北京猿人。

发现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猿人遗址是猿人阶段资料最丰富的遗址。

6、火的使用是人类有决定意义的进步之一。

它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和动物界分开。

7、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个家庭形式——血缘家族时期,这也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

8、人类社会的演讲是和人类体质的发展相一致的。

到了距今二三十万年前,进入人类学上的“古人”阶段。

“古人”又称早期智人,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

这一时期延续到距今四五万年前,其最大特点是猿人体质上遗留下来的原始特征逐渐趋于消失,石器制作方面有较明显的进步。

9、我国境内的古人化石和遗留存较为丰富,特别重要的有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此外,已发现的古人化石或遗存还有:广东韶关马坝山洞发现的马坝人,湖北长阳下钟家湾岩洞发现的长阳人,贵州桐梓云峰岩灰洞发现的桐梓人;安徽巢湖市银屏区岱山乡发现的巢湖人等,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新洞和辽宁喀左鸽子洞等地发现旧石器中期遗址。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ppt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ppt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ppt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两个阶段。

学生们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这两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初步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一、原始社会1.1 原始社会的定义原始社会是指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人们处于采集、狩猎和渔猎的阶段,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以部落、氏族为单位生活。

1.2 原始社会的特点- 人类社会进化的早期阶段。

- 社会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是一个以部落、氏族为单位生活的共产主义社会。

- 生产力水平落后,社会文化发展也相对滞后。

- 生存方式以采集、狩猎和渔猎为主,同时也开始畜牧和农业的发展。

1.3 原始社会的遗存在现代社会,原始社会的遗存还有很多,比如:- 文化习俗:台湾原住民的文化、南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非洲土著的文化等。

- 语言文字: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藏语、新几内亚的帕普亚语等。

二、奴隶社会2.1 奴隶社会的定义奴隶社会是指在生产方式基础上出现了阶级分化的社会形态,奴隶成为主要的生产力。

社会分裂成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

2.2 奴隶社会的特点- 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手工业和纺织业的发展。

- 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奴隶成为了主要的生产力,所有制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

- 私有制在社会中逐渐占主导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呈现多样化、群体化趋势。

- 社会文化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均有所涌现。

2.3 奴隶社会的帝国- 商代:夏商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商朝是中国最早的统一国家,出现了商王朝、水利工程、训诂学和法制等重大事件。

- 周代:周朝是中国最长的王朝,出现了分封制度、礼乐文化、诸子百家等。

- 秦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朝代,所谓“统一六国”,出现了法律法规、大型工程、统一货币和文字等划时代的事件。

三、总结本单元学生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基本知识和历史事件,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原始社会史

原始社会史

怀孕裸女像
屈家岭陶祖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一、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和社会组织
二、经济和文化艺术 三、家庭、私有制的发展和部落战争 四、古代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父系氏族公社遗存
■ 大约5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和长江 中下游地区的大部分氏族部落,先后由母系 氏族制度转变为父系氏族制度。 ■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屈家岭文化 大 汶口文化 ■ 青莲岗文化—— 良渚文化 ■ 马家窑文化—— 齐家文化 ■ 红山文化
丰富多采的半坡陶器
鱼纹陶器
精 美 的 彩 陶
半坡遗址
左一:仰韶文化鱼网 纹陶器 右一:半坡遗址彩陶 罐 左二:猪面纹彩陶壶 右二:葫芦形彩陶瓶
河姆渡文化
●1973年在浙江余姚发现
●距今年代7000年——5000年间
河姆渡人复原图
河姆渡博物馆
河 姆 渡 出 土 的 文 物
劳 动 工 具

骨 针
腊玛古猿可能生存 于距今 1400万——800 万年间。 考古工作者在云南 多次发现发现腊玛古猿 化石。
云南禄丰古猿下颌骨化石
一、 猿人及其社会生活
巫山人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上世纪80年代在四川巫 山发现猿人牙齿4枚, 下颌骨一块。考古学家 将其定名为“巫山猿 人”。经测定,“巫山 猿人”距今为201—— 204万年。(《考古工作
原始畜牧业
猪、狗、羊等是主要的家畜, 猪的饲养更为普遍。在河姆渡和吴 县梅堰等处遗址中,还发现有水牛 骨,说明江南地区很早就饲养水牛 了。渔猎也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性生 产活动
半坡遗址出土的捕鱼工具
农 相 步 具●当●●,● 。河繁除 是以 磨 ● 姆多石细原磨 陶 渡,器技始光 器 的 外术手石 形 骨 ,不工器 式 耜 骨断业为 多 , 角提发主 种 更 器高展的 多 是 的。的生 样 用 制 首产 。 于 作 要工 水 也 表具 田 较 现制 耕 精 。作 技 作 致 术 的 , 的 主 种 进 要 类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 ppt课件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  ppt课件

ppt课件
41
“成均”、“成均之法”出自《周礼》、《礼 记》两书:
《礼记·文王世子》“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则虞庠 近是也。”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认为“成均”为五帝时 代的大学;
东汉郑玄认为成均是以乐教为主的大学教育。
ppt课件
42
韩国 成均馆大学
ppt课件
43
ppt课件
44
虞庠(yú xiánɡ)之学
扑 ,小击,敲打。
“不打不成材”。
古文字的“教”字,右 边像人手持教鞭(或棍 棒),左边一个“子” 表示儿童,“子”上的 两个叉代表算术的筹策 (小木棍或草杆),所以 “教”字的本义为督导 儿童学习,引申为指导、 培育、训诲等义。
ppt课件
35
二、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早有记事和传递信息的需要,创 造了各种原始的记事方法,如结绳、刻木等。
年前—— C帝喾-姜嫄-弃
AD21世纪)D唐尧夏—禹虞舜——
ppt课件
12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 原始人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穿住等生活
资料。为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参加生产劳 动。在氏族公社的教育中,生产劳动的教育 占有突出的地位,内容要让比较广泛。 制造骨器,人工取火,农耕,渔猎,手工业
3、教育文化学方向 教育文化学是以人类的教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全面、
多角度地透视并理解人类的教育活动,重点是在深入诠释教 育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比如研究不同国家教育观念里各自 体现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教育制度中体现一国怎样的教育文 化等。
四、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意义 ·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为形成教育思维提供素材

第一章__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章__中国的原始社会

《韩非子·五蠹》篇:“上古之世,民人少而禽兽众。民食果苽蚌蛤,腥臊恶臭而
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 人氏”。
《庄子•外物》:“木与木摩则燃”。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历史的开端
(4)社会组织和婚姻形态
古人仍处于原始血缘家族时期。其婚姻形态仍以班辈婚(所谓兄妹婚)
古人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人们的经济生活仍然是采集和渔猎。一器一
用的专门性石器出现,如砍砸器、投掷器、刮削器、石球等。就生活状况而 言,他们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远远超过了猿人,使用的工具虽然是打制石 器,但已有了比较明显的分类。狩猎和采集仍然是最主要的生产活动。
旧石器
石球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历史的开端
8、贾兰坡《旧石器时代文化》,科学出版社,1957。
9、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 10、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1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地图出版社,1982。
第一章
陶纺轮
尖底瓶
陶瓶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二、原始社会的发展
3.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社会生活
(1)姓氏和图腾的出现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二、原始社会的发展 (2)氏族村落与社会组织
半坡 公共 建筑 复原 图 姜 寨 村 落 示 意 图
半 坡 房 屋 复 原 图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课后作业】
1、为什么说我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2、北京人在体质上有那些特点? 3、我国境内有哪些重要的古人遗址和新人遗址? 4、什么是氏族公社?为什么首先形成母系氏族 公社? 5、我国有哪些母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母系 氏族公社的特点是什么?

《原始社会》史前时期的人类课件PPT文档

《原始社会》史前时期的人类课件PPT文档
剩余产品

私有制产生

贫富分化出现


阶级

国家 程
❖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
①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②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 父”,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 其父”。
③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 部、南美洲东部沿海及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 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非洲南部和中部。
1、人类为什么会有种族的差异?
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长期作用而形成的.
2、各种族间有没有优劣、高低等之分?
人种的差异只是表现在人类的外貌上, 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无关。
1. 许多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祖先是约500-100万年
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

A. 元谋猿人 B. 蓝田猿人 C. 腊玛古猿 D. 南方古猿
2. 已经是现代意义上人类的是(
)
A. 能人 B. 早期智人 C. 晚期智人 D. 直立人
3、世界上的主要三大人种有(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第一章 原始社会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第一章 原始社会


方格
秀丽,构图丰富 后
界地区
动物纹少:蛙、鸟, 多变,塑绘结合
多曲线
半坡类型
网纹船形壶(高15.6,长24.8厘米) 造型似船,十分别致,壶腹 两面又以黑彩绘出网纹,令人联想起先民驾船撒网捕鱼的场景。
几何形
动物纹:
几何纹彩陶钵和小口器
鹿纹彩陶盆
鱼纹:由写实趋抽象
鱼纹盆(口径31.5厘米) 圜底折腹盆 是半坡典型造型之一。上腹部以黑彩绘出 三条写实的鱼纹互相追逐。
图案曲直对比
旋纹尖底双耳瓶(高25.5厘米) 汲水器, 据测试,尖底能令汲水方便省力,也便于插进 土中放置。
四大圈纹壶
人物纹
舞蹈人纹盆(口径22.8厘米) 内壁绘舞蹈人纹,这种集体舞蹈应对氏族有重大意义。
半山类型 菱格纹
菱格纹罐(高15.3 厘米) 纹样 颇具现代感,今日的国际象棋棋盘、 若干地砖拼嵌仍为这种效果。
第一章 原始社会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第一节 绪言
一、工艺美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 劳动说、娱乐说、巫术说、图腾说 观念、方法不同导致联想、推测不同
工艺美术萌芽 旧石器时代晚期(1万8千年前): 旧石器——渐趋规整、细小、对称 饰品——鱼、兽牙、骨饰品,石珠、石坠,染色 新石器时代(8000年前始): 工艺美术法则萌生——质感、触感、比例、对称 品种——陶器、玉器、纺织品、牙骨器、漆器
典型类型类 命名Leabharlann 型题材装饰
特点
马 甘肃临洮 弧线几何形多
家 马家窑村 动物纹不多

人物纹极少:舞蹈人纹
盆钵碗内彩, 瓶壶外壁装饰
半 甘肃和政 几何形多:网、菱格、三角、水波、垂 立体设计;繁密华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在原始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继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日渐丰
富……氏族首领往往就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想方设法化公为私……氏族社会的公有制便遭到破坏,私
有制便产生,进而导致阶级的产生。一旦阶级和阶级矛盾在氏族社会中出现,人类社会的历史,便开始向
根本原因:农业、畜牧业 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 社会大分工
生活方式: 聚落定居
出现剩余产品
加快进入 文明社会
分配方式: 转公为私
生活方式: 城市兴起
私有制产生
贫富分化出现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 考查的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粟、黍 磨制石器,骨器、弓箭、渔叉等
猪、狗等
原始手工业 黑陶、玉器、乐器、天然漆 彩陶、装饰品、乐器、纺织
建筑形式
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房屋
都生活在大河流域;都发展了原始农业,饲养家畜;都过着定居生活;都 相同点 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制作陶器
学习任务三
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
河南灵宝西坡遗 址的大房子基址
可能是氏族首领 居住或处理部落 事务的场所
河姆渡人的木结构 水井复原图
学习任务二 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干栏式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河姆渡人生活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网密布。干栏 式建筑高于地面,具有较好的通风、防潮、防野兽功能。
学习任务三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小组合作:归纳半坡人的概况,完成表格。
文明时代迈进了,文明社会即将到来。

历史之原始社会ppt课件

历史之原始社会ppt课件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公元公元公元世纪世纪公元前公元前世纪世纪公元前公元前世纪世纪人类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oldstoneage新石器时代newstoneage母系社会父系社会部落联盟奴隶社会原始社会中国远古人类类别发现地点及所处流域距今年劳动工具及方式身体特发现意义元谋半坡居民一中国远古人类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最早出现于前170万年元谋人了解历史原始人类遗迹主要分布的区域是
北京人用火想像图
了解历史
文化积累:当时人类可以利用哪些自然力?
帮助卡 很多北京人活到十几岁 就死去了,为什么他们 的寿命会这么短?
北京人劳动生活想像图
北京人穴居野外,能制造工具,会用火,又会采集和狩猎。 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凶猛的野兽追逐 北京人,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安全。为了生存,北京人过群 居的生活,一旦发现较大的野兽,就常常几十个人一同追 赶、呼喊,用木棒打,用石器砍,老人和小孩举着火 把助威。大家齐心合力把野兽 杀死。傍晚,几十个人一起围 着火堆分吃东西。得到的食物 多,大家就多吃;少了,大家 就少吃。大多数的日子,他们 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有时甚至 挨饿。夜深了,大家睡在山洞 里。洞口点着一堆火,猛兽看 到火就吓跑了。
我国的北方人喜欢食粟,南方人喜欢食稻米,我国 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 的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富于智慧,他们很早就学会 子种植粟和水稻。学会.了饲养家畜,创造了光辉 灿烂的农业文明。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课《原始农 耕文化》。
中秋节的传说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 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 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 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 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 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 丽的妻子,叫嫦娥。

第一章原始社会

第一章原始社会
在古代社会,人类婚姻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人类社会发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一、原始群和血缘家族
• 1.原始群 • 恩格斯推断,攀树的猿群和正在形成中的人是过着群居生 活的,这种群因不存在雄性嫉妒、过着杂乱的性生活,所 以能不断发展壮大。
• 2.班辈婚和血缘家族 • 班辈婚是著名的古人类学家摩尔根根据对落后民族亲属称 谓的研究而推断出来的人类最早的一种婚姻形态。在同一 血族集团中相同辈分的异性互为婚姻,排除了父女、母子 之间的婚姻。
• ③ 金属农器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使剩余产品剧增,加深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 为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所以,金属器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告别原始社会向 文明时代迈进。
第三节 原始人类的婚姻关系和社会组织
•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说:
“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 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 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 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摩尔根: L.H. Lewis Henry Morgan (1818~1881) 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 写有《易洛魁联盟》 《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 《古代社会》等著作。
• 资料:
• 处在对偶婚姻状态下的北美易洛魁人部落只有 “母亲-儿女”、“父亲-儿女”、“舅-甥”、 “姑-侄”的对应称谓,而无“姨”“叔”的概念; • 处在族外群婚状态下的夏威夷人部落,只有更简 单的“父亲-儿女”、“母亲-儿女”的称谓,无 “舅-甥”、“姑-侄”的概念。
托马斯· 赫胥黎(1825—1895年)。英 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 杰出的代表,世人誉为“达尔文斗 士”。主要著作有《人类在自然界 的位置》、《进化论和伦理学》等。 其中《进化论和伦理学》由清末学 者严复译为国内首部西方科学著 作——《天演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