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
三年级科学实验趣味记(七篇)
三年级科学实验趣味记(七篇)第一篇:摩擦力大挑战实验目的通过摩擦力实验,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 两块相同的木块- 光滑的玻璃板- 粗糙的纸张- 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 将一块木块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另一块木块放在粗糙的纸张上。
2. 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两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3.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放在粗糙纸张上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这是因为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第二篇:空气的力量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空气压强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材料- 两个塑料杯- 一张卡片- 一段胶带- 空气压缩泵实验步骤1. 将两个塑料杯底面朝上,放在桌子上。
2. 用卡片将一个塑料杯底部的空气抽出,并用胶带密封。
3. 使用空气压缩泵对另一个塑料杯进行充气。
4. 观察两个塑料杯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总结实验结果显示,被抽空的塑料杯会变形,而充满空气的塑料杯则会保持原状。
这说明空气具有压强,能够对物体产生压力。
第三篇:火山爆发啦!实验目的通过模拟火山爆发实验,让学生了解火山爆发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 透明塑料杯- 食用色素- 泡腾片- 醋实验步骤1. 在透明塑料杯中加入适量的醋。
2. 将食用色素滴入醋中,使其颜色变红。
3. 将泡腾片放入塑料杯中。
4. 观察泡腾片与醋的反应,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总结实验中,泡腾片与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使溶液颜色变浅,模拟了火山爆发的过程。
第四篇: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让学生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实验材料- 冰块- 热水- 冷水- 玻璃杯实验步骤1. 将冰块放入一个玻璃杯中,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
2. 将另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热水,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1-2、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 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必做实验活动 记录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必做实验活动记录单实验一:观察各种植物种子(4种)(P3)观察植物种子记录单小组成员:1、观察工具:。
2、观察记录。
提示:1)用不同的感觉器官;2)借助观察工具;3)观察点:形状、颜色、大小等3、经过观察比较1)将不同的种子,从大到小排序:;2)我的发现:不同的植物种子,;4、掰开一粒种子看看种子里有什么?并画出种子内部结构图。
实验二:观察温度计(P43)观察温度计记录单小组成员:1、检查:检查温度计:取、放温度计:2、仔细观察你们小组的温度计,完成以下填空:1)这是一只()温度计,温度的单位是()。
2)温度计上最小格表示()。
3)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最低温度是()。
3、在观察温度计的基础上,请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结构名称。
()()()4、读出你们小组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实验三:测量水的温度(P45)测量水的温度记录单小组成员:1、检查:检查温度计:取、放温度计:2、仔细观察你们小组的温度计,完成以下填空:1)这是一只()温度计,温度的单位是()。
2)温度计上最小格表示()。
3)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最低温度是()。
3、准备四杯不同温度的水,读出温度并记录在下面:水温的测量记录表实验四: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P66)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单小组成员:1、按要求实验并记录:实验五: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P69)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记录单小组成员:1、写出实验器材: 。
2、实验操作并记录3、我们的发现:; 。
AB C D 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验六:用指南针定方向(P76)用指南针定方向记录单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
2、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3、用指南针定方向:地点方向(注:自由选择4个地点让学生进行确定)NW ( )N ( )NE ( )W ( ) SW ( )S ( )E ( )SE ( )。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
小组自评:☆☆☆☆☆月日
实验课题
根和茎
实验内容
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实验器材
放大镜、美工刀、插入红水中2小时以上的植物、葱、菠菜
实验小结
1.植物的根既能把植物在土壤中,又能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必须的和。
2.植物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承但着任务。
3.菠菜的根是根;葱的根是根。
吸水性
小组自评:☆☆☆☆☆月日
实验课题
金属
实验内容
金属的性质
实验器材
铁钉、粗铝丝、粗铜丝、砂纸、铁锤、铝勺、塑料棒、木筷、烧杯、开水
实验小结
1.用砂纸打磨后金属的表面有。
2.金属棒、塑料棒、木棒放入热水中,另一端最先烫。
3.铜丝经敲打后,发生了改变。
小组自评:☆☆☆☆☆月日
实验课题
我们周围的土壤
实验内容
实验小结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是没有、没有、没有,的液体。
小组自评:☆☆☆☆☆月日
实验课题
神奇的水
实验内容
水的毛细现象
实验器材
烧杯、滴管、纸巾、红墨水、不同粗细的玻璃管、载玻片、
实验小结
水能沿着有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
小组自评:☆☆☆☆☆月日
实验课题
神奇的水
实验内容
水的表面张力
适量的盐放入水中会。
固体从液体中分离的方法有
小组自评:☆☆☆☆☆月日
实验课题
认识液体
实验内容
液体的性质
实验器材
不同的液体、液体流速比较演示板、天平、蜡光纸
实验小结
名称性质
水
油
牛奶
蜂蜜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5、水珠从哪里来
实验内容
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材料
1、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只,冰块1杯,食盐。2、云雾、雨、露、霜、雪、冰等图片。
实验内容过程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3.分析水的各种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规律。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安全情况
安全(是□ 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
年班
任课教师
实验室教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7、做一个指南针
实验内容
做磁针安装磁针
实验材料
强力磁铁、钢针、吹塑纸、线,剪子、小水槽、盒式指南针。
实验内容过程
一、做一个指南针1.要制作一个指南针,首先需要什么材料?(磁铁),如何得到一个磁铁呢?讲解磁化现象。2.学生磁化钢针。3.怎样知道这根磁针的南极和北极呢?4.学生分析并做相关实验,确认两极(可作记号,也可默记)二、安装磁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可打印在一张纸)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1-2、种植我们的植物实验内容:观察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土壤、水实验步骤: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观察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1-3、我们先看到了根实验内容: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1支试管、带根的新鲜植物1棵、植物油、水、记号笔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使根完全浸泡在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3、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茎越长越高实验内容: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材料:1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小刀实验步骤: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芹菜变红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也是红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1、温度和温度计实验内容:比较水的冷热实验材料:1杯热水、1杯冷水、2杯温水实验步骤:1、桌上放4只杯子,1号杯内装凉水,2号、3号杯内装温水,4号杯内装热水。
2、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3、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三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参与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亲自观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我所工作的小学科学实验室,我们为三年级的学生准备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实验,下面我将总结一下三年级下册的实验使用记录。
实验一:水的运动轨迹这个实验活动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的运动轨迹并观察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我们准备了一个大盆装满水,然后在水中加入一些颜料,让颜料染色的水中加入一点洗洁精来增加水的表面张力。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一个棉签沾取些许洗洁精,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洗洁精是如何让颜料形成奇妙的花纹和形状的。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水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现象,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观察能力。
实验二:天平称重天平称重实验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重量的基本概念和称重的方法。
我们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小的天平和一些小石块、纸张等物品,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称量不同物品的重量,并填写在记录表上。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重量,并且掌握使用天平进行称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三:轻重物体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究重量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来研究物体的轻重特性。
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拿到一个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体,然后让他们看看谁可以最快地将物体分成轻和重两类,并解释他们的分类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触摸和称量等方式来判断物体的轻重,并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
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重量的概念,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思维能力。
实验四:发光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将探索物体的发光原理和条件,并学会用科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我们在实验室准备了一些常见的发光物体,如荧光棒、LED灯等。
学生们被要求在黑暗的实验室中观察和描述这些发光物体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话解释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够发光。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物体发光的条件,也培养了他们自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 年级 下 学期)
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 年级 下 学期)
(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 年级 下 学期)
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 年级 下 学期)
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 年级 下 学期)
@
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 年级 下 学期)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
学期)—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对象:小鸽子实验日期:2024年4月15日实验目的:观察小鸽子的生活习性和行为规律一、实验前准备1.准备一对小鸽子2.准备一个鸽子栏3.准备饲料和水二、实验过程1.把小鸽子放入鸽子栏中,并在栏的上方放上一些饲料和水。
2.观察小鸽子的进食情况:它们会用嘴啄食,喝水时会低下头,边啄食边观察四周的情况。
3.记录小鸽子的进食习性和行为规律。
三、实验结果记录1.小鸽子进食时会低下头,边啄食边观察周围的环境。
2.它们会用嘴啄食,抓饲料的速度很快。
3.小鸽子喜欢吃谷子和小米,对于其他颗粒状的饲料不太感兴趣。
4.当饲料不够吃时,小鸽子会用嘴啄饲料盆的边缘,示意需要更多的食物。
四、出实验结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小鸽子有着独特的进食习性和行为规律。
它们喜欢用嘴啄食,并会观察周围的情况。
小鸽子对于谷子和小米等颗粒状的饲料比较感兴趣,对于其他形状的食物则不太感兴趣。
当饲料不够吃时,小鸽子会用嘴啄饲料盆的边缘,示意需要更多的食物。
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了小鸽子的进食习性和行为规律。
我发现不同的鸟类有着不同的进食方式,这与它们的嘴巴形状和食物喜好有关。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这对于科学研究和保护动物都有重要意义。
科学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妙。
六、实验改进建议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鸽子盆中的食物很快就被吃完了,下次可以适量增加饲料的量,以便更好地观察鸽子的进食行为。
另外,也可以尝试给饲料添加一些颜色鲜艳的食物,看看小鸽子的反应是否有所不同。
七、小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对小鸽子的进食习性和行为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我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我将继续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小学科学三年级分组实验记录下学期
下学期小学三年级科学分组实验记录我们班级下学期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
这个学期我们共分为三个小组进行科学实验,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实验课题。
接下来,我将详细记录下每个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一、自然界的鸟类在这个小组,我们主要研究了自然界的鸟类。
首先,我们阅读了有关鸟类的资料,学习了鸟类的特点和分类。
接着,我们进行了一次观察鸟类的实验。
我们前往学校附近的公园,带上望远镜和相机,观察并拍摄不同种类的鸟类。
我们还记录了每种鸟的特点和习性。
结果显示,我们发现了几种常见的鸟类,如麻雀、喜鹊和黄鹂。
我们还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白头鹰在树上筑巢。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鸟类的外貌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太阳能的利用这个小组的实验课题是太阳能的利用。
我们首先学习了太阳能的概念和利用方式,然后设计了一次太阳能实验。
我们建造了几个太阳能热水器,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我们测量了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太阳光的照射,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次太阳能发电的实验。
我们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其放置在阳光下。
电池板产生了电能,我们用它给手机充电。
这让我们意识到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三、植物的生长条件这个小组的实验课题是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我们首先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探索不同灯光对植物生长的实验。
我们分别设计了三个实验组:一个在自然阳光下,一个在日光灯下,一个在黑暗环境下。
我们用相同种类的植物种子进行了种植,每天定时给它们浇水。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在自然阳光下生长的植物最为茂盛,其次是日光灯下生长的植物,而在黑暗环境下生长的植物几乎停止了生长。
这次实验让我们明白了植物对光的需求,也加深了我们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通过这个学期的科学实验,我们对自然界的鸟类、太阳能的利用和植物的生长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实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实验材料: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
*示例*
实验名称:小苹果实验
实验日期:2022年4月15日
实验材料:小苹果、玻璃杯、水
实验目的:观察小苹果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5个小苹果和5个玻璃杯。
2. 将第一个小苹果放入第一玻璃杯中,水位高至苹果的一半。
3. 重复步骤2,分别将剩下的小苹果放入剩下的玻璃杯中,水位高度逐渐增加。
4. 观察每个玻璃杯中小苹果的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
第一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第二杯:小苹果沉到杯底。
第三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第四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第五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小苹果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与水的高度有关。
在水浸入小苹果的一半以上时,小苹果会沉到杯底;在水位较低时,小苹果会浮在水面上。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要慎重操作,以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后要记得清理实验用具。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
磁铁的相互作用 演示( )分组( √ ) 组数
实验过程:
一、先演示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二、实验,把磁铁的两极靠近会有几种结果。 三、交流反馈
实验小结:(器材药品回收情况、实验效果等) 材料全收起,实验效果好。
任课教师 (实验教
师)
备注
科学分组(演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小结:(器材药品回收情况、实验效果等) 材料全收起,实验效果好。
任课教师 (实验教
师)
备注
科学分组(演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水和水蒸气 演示(
)分组( √ )
实验时间 实验仪器、药品名称、数量:
组数
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1小杯热水。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一、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 二、 实验 隔物吸铁。
实验小结:(器材药品回收情况、实验效果等) 材料全收起,实验效果好。
任课教师 (实验教
师)
备注
科学分组(演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磁铁的两极 演示(
)分组( √ )
实验时间 实验仪器、药品名称、数量:
一、在玻璃杯里导入清水,热水,做好记号,再观察 二、交流反馈
实验小结:(器材药品回收情况、实验效果等) 材料全收起,实验效果好。
任课教师 (实验教
师)
备注
科学分组(演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仪器、药品名称、数量: 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等
磁铁 演示( √ )分组( ) 组数
实验名称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实验班级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必做实验活动记录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必做实验活动记录单实验一:观察各种植物种子(4种)(P3)观察植物种子记录单小组成员:1、观察工具:。
2、按要求完成观察并记录。
3、种子大小排序:;4、我的发现:;5、种子里有什么?掰开一粒种子看一看:(画出种子内部结构图)实验二:观察温度计(P43)观察温度计记录单小组成员:1、检查:检查温度计:取、放温度计:2、按要求完成观察:1)这是一只()温度计,温度的单位是();2)温度计上最小格表示()℃;3)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最低温度是()℃;4)选择正确的角度读数并用“√”作记号。
()()()5)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6)15摄氏度可以写成;-8℃读为。
实验三:测量水的温度(P45)测量水的温度记录单小组成员:1、检查:检查温度计:取、放温度计:2、按要求完成观察:实验四: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P66)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单小组成员:1、按要求记录实验五:没有标识的磁铁两极研究(P70)没有标识的磁铁两极研究记录单小组成员:1、写出实验器材: 。
2、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注A 、B 、C 、D ,再将它们相互接近;3、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4、根据记录情况,我们可以得出:;。
A B A B B A B A C D D C C D D C实验六:用指南针定方向(P76)用指南针定方向记录单小组成员:1、实验器材:。
2、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3、用指南针定方向:地点方向(注:自由选择4个地点让学生进行确定)。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仪器使用记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仪器使用记录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科学实验仪器的使用记录,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实验材料•显微镜•都个试验管•烧杯•密封袋•温度计•放大镜实验步骤和记录1.实验一:观察显微镜–使用显微镜时,需要将显微镜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用手握住显微镜立柱,将显微镜放在目镜支架上。
–用夹子夹住镜片,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在镜片上。
–调节准直镜和物镜,使物体清晰可见。
–通过目镜观察物体,并记录下你所观察到的特征或现象。
实验记录:在观察显微镜下的物体时,我发现物体变得更加清晰。
我看到了一粒小虫子,它的身体看起来很细长,并且有很多小脚。
2.实验二:使用试验管–在实验开始前,将试验管洗净并擦干。
–使用试管夹将试管固定在架子上。
–将需要加热或混合的物质倒入试管中,注意量要适量。
–使用点燃器或加热器进行加热。
–观察物质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我将红色液体倒入试管中,然后使用点燃器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液体开始冒泡,并且颜色变浅。
当我停止加热后,液体渐渐恢复了原来的颜色。
3.实验三:使用烧杯–在实验开始前,将烧杯洗净并擦干。
–将需要加热或混合的物质倒入烧杯中,注意量要适量。
–使用点燃器或加热器进行加热。
–观察物质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我将蓝色液体倒入烧杯中,然后用点燃器进行加热。
一开始,液体只是微微起泡,随着加热的持续,液体开始沸腾,并冒出了白色的气体。
当我停止加热后,液体逐渐冷却,并且停止了冒泡。
4.实验四:使用密封袋–将需要观察或保存的物品放入密封袋中。
–将密封袋口收紧,并确保袋内不会漏气。
–观察袋内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我将一块新鲜的苹果放入密封袋中,然后将袋子口收紧。
过了几天后,我发现苹果开始变软,并且袋子里的空气也有一股苹果的味道。
密封袋对保持食物新鲜起了很好的作用。
5.实验五:使用温度计–将温度计放置在希望测试的物体或液体中。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一、实验名称。
[具体的实验名称]
二、实验日期。
[年/月/日]
三、实验目的。
[阐述进行该实验想要达到的目标或者想要探究的科学问题]
四、实验器材。
[列出所用到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如:放大镜、磁铁、各种岩石标本、水、杯子等]
五、实验步骤。
(一)步骤一。
1. [详细描述第一步操作内容]
2. 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在这一步骤操作过程中看到的情况,如:物体的形状、颜色、状态变化等]
(二)步骤二。
1. [详细描述第二步操作内容]
2. 观察到的现象:[记录现象]
(三)步骤三(如果有更多步骤,依次按照上述格式记录)
1. [操作描述]
2. 观察到的现象:[记录]
六、实验结果。
[总结通过实验观察到的最终结果,例如:发现某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某种变化,或者验证了某个假设是否成立等]
七、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应该回答实验目的中提出的问题或者对探究的科学问题进行总结性回答]
八、实验人员。
[小组或个人的名字]
如果能告诉我具体的实验主题内容,我可以为你生成更详细准确的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实验名称:利用饮料瓶制作水力车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水力车,了解水压力的作用及原理。
实验材料:1. 一个空的饮料瓶2. 一根塑料吸管3. 一根细长的针4. 一把剪刀5. 一些颜料和毛笔6. 一小块河边的泥土7. 一套塑料车轮实验步骤:1. 用剪刀将饮料瓶的底部剪掉,使其成为一个平底的圆筒状容器;2. 在饮料瓶的一侧上,用针在中间位置扎一个小孔,孔的大小要适中,太大了会流失水,太小了压力会不够;3. 将塑料吸管插入孔中,用胶水密封,确保吸管不会漏水;4. 在泥土中挖一个小坑,使制作好的饮料瓶吸水的一端可以直接放到小坑中;5. 用毛笔将水力车的外部装饰一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颜料涂饰;6. 最后将塑料车轮装在饮料瓶的底部。
实验过程:1. 将制作好的水力车放到水中,确保吸管的一端浸入水中;2. 当吸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按住饮料瓶上的吸管,然后放开,观察水力车的运动;3. 可以观察到水力车会因为水的压力而向前运动;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吸管浸入水中封闭,然后放开吸管,水的压力会推动饮料瓶向前运动。
这就是水的压力作用的实例。
实验思考:在制作水力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水的压力是如何推动着水力车向前运动的。
这让我们对水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我们对水力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体验。
也让我们对科学实验有了更大的兴趣,希望以后能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来探究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教师评价:这个实验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步骤,让学生们对水的压力和水力原理有了直观的体验和了解。
通过动手制作水力车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希望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未知。
3.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利用饮料瓶制作水力车的实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水的压力对物体的推动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步骤,制作出了一个可以利用水力推动的小车,让我们对科学的原理有了直观的体验。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5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模板〔通用 5 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严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规律的合理性。
我敢确定,大局部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篇 1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一)、地球构造模型的制作【试验目的】通过制作地球构造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把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试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试验过程】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
这样一个地球构造模型就制好了。
【留意事项】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便于观看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呈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试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试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试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外形,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看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试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局部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
【试验结论】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局部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试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试验过程】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依据楼房倒塌的状况,推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试验现象】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缘由。
【试验材料】竹筷——地表的岩层【试验过程】1、每人拿一根筷子,渐渐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看发生的现象。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_下
实验名称:探究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实验目的:了解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并探究其变化原因。
实验材料:1.高锰酸钾2.水杯3.温度计4.饮用水实验步骤:1.将一杯水倒入水杯中,让孩子用温度计测量出水的初始温度,记录在记录单上。
2.将一小撮高锰酸钾加入水中,用温度计测量每隔一段时间的水温,记录在记录单上。
3.当水开始结晶时,停止测量,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4.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量每隔一段时间的水温,记录在记录单上。
5.当水开始沸腾时,停止测量,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实验结果:1.初始温度:2.各个时间点的水温:时间点温度t1t2t3t4t5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水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开始结晶,此时的温度为水的凝固温度。
同样地,水在经历另一段时间后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为水的沸腾温度。
实验结论: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水的凝固温度为X摄氏度,沸腾温度为Y摄氏度。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并探究了其变化的原因。
水的凝固温度和沸腾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温度、气压等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
下面是实验记录单的示范:实验名称:探究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实验目的:了解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并探究其变化原因。
实验材料:1.高锰酸钾2.水杯3.温度计4.饮用水实验步骤:1.将一杯水倒入水杯中,让孩子用温度计测量出水的初始温度,记录在记录单上。
2.将一小撮高锰酸钾加入水中,用温度计测量每隔一段时间的水温,记录在记录单上。
3.当水开始结晶时,停止测量,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4.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量每隔一段时间的水温,记录在记录单上。
5.当水开始沸腾时,停止测量,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实验结果:1.初始温度:25摄氏度2.各个时间点的水温:时间点温度t130摄氏度t235摄氏度t340摄氏度t445摄氏度t550摄氏度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水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开始结晶,此时的温度为水的凝固温度。
2023新成都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记录报告
2023新成都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记录报告实验一:测量与单位实验目的:通过不同物体的测量,了解测量的重要性和常用的计量单位。
通过不同物体的测量,了解测量的重要性和常用的计量单位。
实验材料:测量尺、秤、各种物体(如书、铅笔、橡皮等)。
测量尺、秤、各种物体(如书、铅笔、橡皮等)。
实验步骤:1. 使用测量尺测量三个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2. 使用秤测量同样的三个物体的重量,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1. 物体A的长度为10厘米,重量为20克。
2. 物体B的长度为15厘米,重量为25克。
3. 物体C的长度为20厘米,重量为30克。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可以用测量尺和秤进行测量,并且可以使用厘米和克分别作为长度和重量的单位。
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可以用测量尺和秤进行测量,并且可以使用厘米和克分别作为长度和重量的单位。
实验二:水的状态变化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并加深对水的认识。
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并加深对水的认识。
实验材料:水、冰块、锅、火源。
水、冰块、锅、火源。
实验步骤:1. 将一些冰块放入锅中。
2. 在火源下加热锅中的冰块。
3. 观察并记录冰块的状态变化。
实验结果:1. 初始状态,冰块呈固体形态。
2. 随着加热,冰块逐渐融化成液体。
3. 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液体开始沸腾并产生蒸汽。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状态变化,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这个过程被称为冰化和沸腾。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状态变化,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这个过程被称为冰化和沸腾。
实验三:植物的生长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种子、水、阳光。
花盆、土壤、种子、水、阳光。
实验步骤:1. 将土壤填充到花盆中。
2. 播种并给予适量的水。
3. 将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实验结果:1.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照料,种子发芽并生长成小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图示
实验结果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正确读数。
()班第()组姓名()
实验名称
水珠从哪里来
实验目的
了解小水珠的形成和冰是否有关系
实验器材
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塑料杯,自来水、冰块、餐巾纸
实验步骤
1、两个杯子,分别装上自来水、碎冰,另一个什么也不装,一起摆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因种类不同而异
()班第()组姓名()
实验名称
研究植物的根的作用
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实验器材
小青菜带根、玻璃杯、植物油、水
实验步骤
1、把小青菜根洗干净;
2、把青菜放入有水的玻璃杯,让青菜根完全浸泡与水中;
3、在水中滴几滴植物油,在油面处做上标记;
4、过24小时后观察
图示
实验结果
玻璃杯中油面下降1厘米,证实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养料。
()班第()组姓名()
实验名称
观察温度计
实验目的
了解温度计的构造
实验器材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提醒注意安全: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2、、观察温度计的刻度等。
图示
实验结果
温度计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组成
()班第()组姓名()
实验名称
观察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茎的运输功能
实验器材
滴管、芹菜、玻璃杯、红墨水
实验步骤
1、用滴管吸几滴红墨水,滴入装有水的玻璃杯;
2、两分钟后观察
3、可以用餐巾纸分别擦拭三个杯子的外壁。
图示
实验结果
装有碎冰的杯子外壁有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的冰有关系。
()班第()组姓名()
实验名称
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
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熟悉常见植物的种子
实验器材
放大镜、不同植物种子、直尺
实验步骤
1、用手感触
2、用直尺测量
3、用放大镜观察
2、芹菜切掉根部插入水中;
3、过十分钟取出芹菜,横切开,观察。
图示
实验结果
芹菜横切面变红,证实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功能。
()班第()组姓名()
实验名称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
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习测量水温的方法
实验器材
四杯不同冷热的水,温度计
实验步骤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