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6-西方文学理论-课件-L14.3 阿多诺——其他资料引述
第二章 中世纪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二节 阿奎那
二、艺术与形式
阿奎那在很多人谈论了美的形式因素,如大小、比例 等的基础上,将美的形式因素既融入他的神学思想中,使 之具有超验的实质,又将它们放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 论中加以解释,使之具有经验的特征。
第二节 阿奎那
(一)美的三个条件
1、整一或者说完善;
2、比例或者说和谐;
3、鲜亮或者说明晰。
第二节 阿奎那
(四)评价
阿奎那的释经四义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界定,一方 面,坚守了他的神学立场——精神义高于字面义,神的智 慧高于人的知识;另一方面,对文本本身的强调影响了16 世纪宗教改革家们对《圣经》文本的关注。
第二节 阿奎那
二、艺术与自然
(一)阿奎那的艺术观
1、阿奎那认为所谓艺术就是人的制作,所谓艺术家也就是 手工艺人,所谓艺术的,相对于并低于自然的。
第一节 奥古斯丁
2、象征理论
为了理解不可理解的上帝、超验的至善,中世纪采用 的途径是将一切符号化、象征化,或者说,一切都从象征 的角度加以理解。
对中世纪而言,象征不是一种方法(途径),而是一 种思想,一种认识,一种关于能否和如何“看见”上帝的 理论。
第一节 奥古斯丁
3、奥古斯丁之象征理论
(1)地位 奥古斯丁是中世纪象征理论的奠基者,他从宗教的角
第一节 奥古斯丁
(二)象征理论 1、重要性
象征理论是中世纪神学,也是其文艺理论的重要部分。 (托名)狄奥尼修斯认为其重要的原因是: (1)人们缺乏被直接提升至概念性玄观的能力; (2)《圣经》里理性的神圣和隐秘的真理隐藏了起来,有 必要“为无形式者创造形式与给予实际上无形状者以形 状”,“启示的工作首先是自然地从神圣的形象开始进行 的”。
西方文论课件2PPT教学课件
2020/12/12
7
2、哲学观(唯物主义)
(1)万物的本原是活火,活火是永恒 的,不断运动变化的。
(2) “宇宙秩序”思想(科斯摩斯) (3)“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4)和谐由对立产生
2020/12/12
8
3、文艺美学观
(1)艺术模仿自然的对立 (2)新和谐理论:“不同的音调造
a 艺术可以使灵魂得到净化 b 高度重视音乐的重要作用
2020/12/12
5
4、文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标志古希腊美学的开端(从宗教 神话萌芽状态的观念向理性形态的 美学观念发展。)
(2)开创模仿说、和谐论、辩证法
2020/12/12
6
二、赫拉克利特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著作
(约BC544—约BC483) 爱菲索
2020/12/12
2
2、“数”的理论
(1) 数是万物的本原(核心) (2) 数是更高一级的实在 (3) 万物皆是模仿数 (4) 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 (5) 秩序和匀称
2020/12/12
3
3、文艺美学观
(1) 美在“和谐”
a 和谐来自对立(万物本原) b 宇宙谐音
2020/12/12
4
(2)艺术的效果
成最美的和谐”(逻格斯) a 对立的统一 b 对立的斗争
(3)论美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2020/12/12
9
4、对后世的影响 素朴的唯物主义
2020/12/12
10
三、德谟克利特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著作
(约BC460—BC370) “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98则残篇
2020/12/12
11
西方文论课件整理
西方文论绪论一、什么是“西方”?有选择的地理概念,即欧洲、北美。
特定类型系统的文化概念,即发源于古希腊与古希伯来文明的欧洲文化。
“西方”的所指范围是近现代世界历史进程的遗留物;经济与政治的强权在思想文化上的优势地位的体现二、何谓“西方文论”?文论,亦称文艺理论,对文学艺术现象的性质、特征、效应及创作、欣赏、发展的规律加以探讨的学问。
“西方文论”:以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主要学说,梳理其中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形态,总结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探寻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且更深入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
三、西方文论与西方文化西方文论的开端扎根于西方文化的源头“两希文明”西方文化中信仰与求知的精神特质为西方文论提供思想文化氛围西方社会文化的近现代转型都推动了西方文论的相应变化西方文论可以作为透视西方文化及其形态的一个途径四、西方文论的分期古典文论:古希腊~17世纪近代文论:18世纪~19世纪后期现代文论: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当代文论(后现代文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一部分古希腊文论一、古希腊社会文化概论地域时间跨度:前3000~前30政治体制生活方式普通人智者二、柏拉图生平经历重点:苏格拉底之死作品:对话《大希庇阿斯》、《伊安》、《斐多》、《会饮》、《国家》、《法律》等对话体思想家柏拉图思想的入口:理想国柏拉图文论思想的入口:理想国里不需要文艺为何需要理想国?——苏格拉底之死——求知与哲学王的统治为何理想国里不要文艺?——文艺与感性的天然关系——古希腊宗教信仰——感性对人的品质的败坏,一如文艺对国家正义的破坏柏拉图的文艺观文艺与现实的关系现实世界的实质:理式世界的仿制品伪真文艺的实质:现实世界的摹仿物更伪伪用摹仿来说明文艺与世界的关系,是古希腊人思考与表述的习惯。
理式(Idea)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存在;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又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现实世界按照理式世界的样子被创造;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真善美的统一,可以创造一切,即创世主,柏拉图称为“事物原型”、“绝对真理”;凡人只有抛弃感觉、依赖理智与领悟,方能领略理式世界之一端。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PPT课件
(但丁《神曲》)
二、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
1.基督教一统天下 2.多种文明与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 蛮族部落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融合。 希伯来文化与欧洲本土文化的融合。 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融合。
四、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
(一)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主要是指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 的文学作品。是直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宣传 基督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来世思想。 大多取材于《圣经》。 基本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 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等。 多采用梦幻故事、寓意性、象征性的表现 手法。 5 -10世纪,宗教文学是欧洲唯一的 书面文学,之后势力仍然很大。
第一章 古代欧洲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学)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古 罗马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 (欧美文化和欧美文学的“二希” 源头:古希腊文学、古希伯来文学)
古罗马文学继承古希腊文学,是 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第一节
古希腊文学概 述
• 前12世纪-前8世纪:“英雄时代”“荷马 时代” 氏族公社向奴隶制社会过 渡时期。 • 前8世纪-前6世纪:大移民时代 雅典奴 隶民主制形成期。 • 前6世纪末-前4世纪:古典时期
三、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
1、戏剧
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 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2、散文:
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希罗 多德、修昔底德、苏格拉底等。 3、文艺理论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斯多德 《诗学》。
四、前4—前2世纪:
奴隶制衰落,希腊被马其顿征服, 希腊文化向外传播,东西方文化交汇, 史称“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中心, 移至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文学成就:新喜剧
西方文论PPT课件
2021
31
第四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
一、基本界定: 1.新古典主义:指十七世纪君主专制时期所倡导的对古典的
摹仿,它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的一 种带有浓厚宫廷色彩、贵族倾向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 它把向古典学习推到极点,并使之系统化、法律化,而 且较多的是在政治、伦理上对古罗马精神的借用,赋予 其更多的现时代的官方意志。 2.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的文化语境及特征 (1)政治基础:中央集权制 (2)哲学基础:唯理主义 (3)文化历史传统
(1)基本思想:神学目的论——宇宙自然、人都由神创 造,神创造自然和艺术的目的是为满足人们的全部欲 望。因此,哲学研究的重点不是自然,而是人类本身 的灵魂。
(2)艺术和美:艺术摹仿自然(通过人的外在方面来表 现其精神性内涵/早期典型化理论的萌芽)
(3)美和善:相关,“美在功用”。
2021
13
第二节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2021
21
d.悲剧的布局:“情节的整一性”原则
“突转”:指要安排一些行动,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 为逆境;
“发现”: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 秘密的原因,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从而形成怜悯与 恐惧的心理,达到悲剧的效果。
2021
22
e.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
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 之情;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 失”说.
2021
18
第三节 亚里斯多德《诗学》
1.文艺本质论 a.文艺是对人的行动的摹仿 b.诗比历史更真实 c.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 “人”:贵族 “诗”:史诗 “历史”:充满或然性的现实 “真实”:反映论
2021
第三章 文艺复兴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字面意义和寓言意义
但丁认为,《圣经》中的这句诗是多义的,除了字面意 义之外,还有另外三种意义,即讽喻意义、道德意义和 神秘意义,这三种意义可以归并为一种,统一命名为讽 喻意义或寓言意义。
在但丁之前,象征寓意理论早已流行,并主要用来解释 《圣经》。如阿奎那就曾指出,《圣经》具有字面义、 寓言义、道德义和神秘义四种意义。
各种文化的影响
首先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 亡,大批学者携带着古希腊的学术资料逃到意大利,15、 16世纪在罗马废墟上又发掘出许多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 术珍品,这些与中世纪神学迥然有异的古代学术著作和 艺术品“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 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
但丁继承了上述观点,但又力图摆脱神学的烦琐,将诗 的意义简化归并为两种,即字面意义和寓言意义。
对《神曲》寓意的解释
在中世纪,神学家或《圣经》的阐释者通常认 为,只有《圣经》或基督教文学才具有多义性 和寓言性,一般的世俗文学则只具有字面意义。
但丁则明确指出,自己以意大利俗语创作的 《神曲》同样是多义的,同样具有寓言性。
文学的辉煌成就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渗透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各国 文学逐渐从神学观念中解放出来,普遍关注世俗生活, 生机勃勃的人取代了神和教士成为文学的主角。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还体现了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民族觉 醒意识与民族独立要求,绝大多数人文主义作家自觉以 本国、本民族语言进行创作,奠定了欧洲各主要国家民 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基础。
一、对《诗学》的阐释
在《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诠释》中,卡斯特尔维屈罗 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进行了逐章逐节的评述。他的 评述既是对亚里士多德文学思想的阐发,也包含着他自 己的独创性见解。
《西方文学部分》PPT课件
主张文学应该抛弃文学专写伟大人物、伟大事件, 追求曲折离奇情节的俗套,有意识的描写社会下层 人物的生活和习俗:
如英国的狄更斯追求“无情的真实”,如实描写英 国社会堕落、黑暗现象,他认为这样做是很需要的 对社会有用的而浪漫主义的东西很虚假。
代这种新的风格越来越强: 即写实文风!
16
现实主义作为文学潮流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抗!
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客观写作的反抗,强调 个人自我,强调作家自我精神的抒发,但写的 不真实,显得虚假;
因此有人就提倡“采用客观的态度来写实,描 写世界,抒发个人感情是没有用的” 。
17
但在早期:
33
[学习提要]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 代表作家。学习本节,了解巴尔扎克 文学地位,掌握《人间喜剧》的创作 特色,他的小说创作的编年史风格, 塑造具有绝对情欲的人物群像,重视 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
34
一、债台高筑的文学大师
巴尔扎克是19世纪西方现 实主义代表作家,他在世界 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有文学上的拿破仑之称。
?艾妮斯对大卫真诚的关心使得大卫从心里把她看作我生平的吉神我的永远的指导者最好的扶77?他们是丧尽天良的流氓无赖骗子和各种坏蛋这类人物有摩德斯通希普大卫科波菲尔董贝董贝父子奎尔普弗雷特老古玩店葛雷硬庞德贝艰难时世拉尔夫尼可尔贝尼古拉斯尼可尔贝侯爵兄弟双城记赖德胡德我们共同的朋友?作者刻画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狠毒凶残六亲不认无恶不作
他认为小说写的是“人与生活”,小说创作的中心 是塑造人物形象。对于表现人物的方法,他说: “不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 表达出来。”
西方文论 中世纪文艺复兴PPT课件
4
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首先,他区分了美与适宜,他最早的著
〈论美与适宜〉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其次,把丑作为美学范畴加以论述。 最后,在广泛论述各种文艺时,奥古斯丁
也发表了一些很好的见解。
5
二、阿伯拉尔
彼埃尔.阿伯拉尔(1079---1142),是富于大胆创新精神的
早期经院哲学家,是骄傲、好斗、才华横溢的教会权威的批判者和反
8
他认为,美是一种使人的感受得到愉悦或 快感的东西。阿奎那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 因等同于美学,认为美和本质上相同,但 意义和作用却不相同。阿奎那的著作,既 无柏拉图那样生动优美的文字,也无奥古 斯丁那样充满火样的热情,和亚里士多德 一样,似乎干巴巴的。阿奎那还曾首创了 一种新诗格式:五行打油诗。
9
12
第四章 文艺复兴:古典文论的再生和发展
文艺复兴虽说是古典文学的再生,但它是从中古
世纪的遗产起步的,而且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文
论是承袭着中古世纪的发展路线,即美学和诗学的系统, 只是人文主义运动的深入,他们都改变了各自的内涵和表
现形态。首先是美学的系统,这一时期的著作特别丰富。
13
它们大体上分三个类型。一是专门论述一般美。 二是同美有关的爱的学说。三是关于各种门类美 学的著作。关于诗学的系统,也有很大的变化, 呈现出新的面貌。还有两件大事,一是在1543年, 《诗学》成了各大学正式讲授的课程。
10
四、但 丁
政治流放,改变但丁的人生历程和整个思想。但丁的早期思想 是由爱美主宰,表现在他最早的作品《新生》中,是歌颂他钟情的 美的偶像贝雅特丽齐的,是用散文故事把31首颂诗串在一起。但丁 把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和新伯拉主义的至善伦理,通过阿 奎那而结合起来了。由象征理性和哲学的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地 狱和炼狱,信仰和神学的贝雅特丽齐引导但丁游历天堂,说明超越 哲学、政治等一切途径,引导人们达到最高真理和至善境界的,或 当作拯救世界不二法门的,非神学信仰上的心灵转变无他所属。但 丁的美学思想,主要指他的象征说和寓意说。但丁关于文艺作品有 字面的、寓意的、道德的、神秘的四种意义的说法,但丁最重要的 著作是《论俗语》。
西方文学流派PPT课件
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是象征主义 的先驱。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十九世纪最著 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
第1页/共35页
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托马斯·艾略特和《荒原》 艾略特,生于美国,一战后入英国籍。因为
“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 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第/共35页
《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北非一 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 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 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 畏精神的真正勇者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 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英国著名小说家、批评家维吉尼亚·伍尔芙在对一些意 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基础上,丰富、发展 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它进行理论阐发。《墙上 的斑点》、《到灯塔去》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是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家之一。 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历时8年完成,是乔伊斯 的代表作,也是意识流文学的扛鼎之作。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 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 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 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 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西方文论.ppt1
通过审美判断力,康德将知性和理性、自然 的必然和道德的自由、现象界和物自体、认识论 和伦理学结合起来。从而填平了哲学中的两个领 域(自然概念和自由概念)、两个部分(理论和 实践)的鸿沟。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是人的最后目的, 而艺术是经由自然达到自由的桥梁,或叫做中介。 依照康德的理论,自由作为最高的道德律令 (法则)的最高目的地,它往往只是人的理性理 想,只是形而上的乌托邦梦想,它在现实中无法 证明,具有无法企及的彼岸性(正义、灵魂不朽 亦如此)。这一切无法从感性的现象世界实现, 只能在艺术领域中实现。所以,艺术具有崇高的 地位,成为人的栖居地。
“让他死吧!”
‚如果把环境和关系改变一下,把‘让他死’
从法国戏剧搬到意大利舞台上,从老贺拉斯 口中搬到司卡班(莫里哀戏剧中狡猾而爱搬 弄是非的仆役)的口中这句话就变成滑稽的 了。‛
美要依靠对象和情境的关系。
2、严肃剧(市民剧)理论 莎士比亚悲喜剧 英国“感伤剧”(泪剧):宣传资产阶级所
Hale Waihona Puke 在我上者璀璨星空 道德准则 在我心中 康德的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770年以前是前批判时期,主要关心的 自然科学,提出了“星云假说”;1770 年以后进入到批判时期,写出了三部批 判著作。即《纯粹理性批判》(1781), 《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 批判》(1790)
近代文论 第五章 近代西方文论概述
近代时期文艺理论是从18世纪资产阶级 革命开始,到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这一阶段的文艺理论.
第一节 18世纪启蒙主义
18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 兴之后的一次全欧性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 动. 启蒙即”照亮”,”启蒙运动”即”光明观 念”或称思想解放运动
《西方文学理论》 文献资料 2.第二章 中世纪文论 L2.2阿奎那——其他文献引述
文献资料库:其他文献引述2.2阿奎那==================================================================其他文献引述:1.朱光潜谈阿奎那:圣托玛斯〔St.Thomas Aquinas,1226一1274〕是基督教会公认的中世纪最大的一位神学家。
他的美学思想散见于他的?神学大全?。
他的根本出发点是和圣奥古斯丁一致的,也是把普洛丁的新柏拉图主义附会到神学上去,不过他同时也接受了亚理斯多德的影响。
我们最好把?神学大全?中有关美学的几段关键性的言论译出,然后从这些言论中分析出他的美学观点:(1)美有三个因素。
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但凡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着色鲜明的东西是公认为美的。
人体美在于四肢五官的端正匀称.再加上鲜明的色泽。
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都以形式为根底,因此,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也称赞为美的。
但是美与善毕竟有区别,因为善涉及欲念,是人都对它起欲念的对象,所以善是作为一种目的来看待的:所谓欲念就是迫向某目的的冲动,美却只涉及认识功能,因为但凡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
所以美在于适当的比例。
感官之所以喜爱比例适当的事物,是由于这种事物在比例适当这一点上类似感官本身。
感觉是一种对应,每种认识能力也都是如此。
认识须通过吸收,而所吸收进来的是形式,所以严格地说,美属于形式因的范畴。
(2) 美与善一致,但是仍有区别.因为善是“一切事物都对它起欲念的对象〞,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善应使欲念得到满足。
但是根据美的定义,见到美或认识到美,这见或认识本身就可以使人满足。
因此,与美关系最密切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都是与认识关系最密切的为理智效劳的感官。
我们只说景象美或声音美,却不把美这个形容词加在其它感官〔例如味觉和嗅觉〕的对象上去。
从此可见,美向我们的认识功能所提供的是一种见出秩序的东西,一种在善之外和蔼之上的东西,总之,但凡只为满足欲念的东西叫做善,但凡单凭认识到就立刻使人愉快的东西就叫做美。
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1F
1
2
贺拉斯的《诗艺》
奥古斯都(Augustus),本名Gaius Octavius Thurinus, named Gaius Julius Caesar (after his great-uncle by the same name)。在其任皇帝期间,拉丁文学达到极盛。
Augustine of Hippo (奥古斯丁,354–430), also known as St. Augustine, was Bishop of Hippo Regius. He was a Latin-speaking philosopher and theologian who lived in the Roman Africa Province. His writings were very influ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ristianity.
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理论
朗吉努斯的《论崇高》
Elitist and erudite, Callimachus claimed to "abhor all common things."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short poems and epigrams. During the Hellenistic period, a major trend in Greek-language poetry was to reject epics modelled after Homer. Instead, Callimachus urged poets to "drive their wagons on untrodden fields", idealizing a form of poetry that was brief, yet carefully formed and worded, a style at which he excelled. In the prologue to his Aitia, he claims that Apollo visited him and admonished him to "fatten his flocks, but to keep his muse slender," a clear indication of his choice of carefully crafted and allusive material.
18783-西方文学理论-课件-L14.2 伊格尔顿——其他资料引述
文献资料库:其他文献引述14.2、本雅明、马歇雷、伊格尔顿——之伊格尔顿其他文献引述:1、伊格尔顿:文学与意识形态田龙过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中说,艺术远比政治、经济理论丰富和“隐晦”,因为比较来说,它不是纯意识形态的东西。
在这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精确含义是重要的。
首先,意识形态不是一套教义,而是指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完成自己的角色的方式,即把他们束缚在他们的社会职能上并因此阻碍他们真正地理解整个社会的那些价值、观念和形象。
在这种意义上,《荒原》是意识形态的:它显示一个人按照那些阻止他真正理解他的社会的方式,也就是说,按照那些虚假的方式解释他的经验。
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
普列汉诺夫说,没有一部完全缺乏思想内容的艺术作品。
但是,恩格斯的评论指出:比起更为明显地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和政治理论来,艺术与意识形态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
问题在于,艺术与意识形态是什么样的关系。
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对立的观点。
一种认为文学仅仅是具有一定艺术形式的意识形态,即文学作品只是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它们是“虚假意识”的囚徒,不可能超越它而获得真理。
这种观点代表“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倾向于把文学作品看作仅仅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反映。
这样,就不能解释譬如何以有这样大量的文学作品实际上都向当时的意识形态臆说提出了挑战。
与此对立的观点抓住许多文学作品对其所面临的意识形态提出挑战这一事实,并以此作为文学艺术本身的定义。
如恩斯特·费歇尔在他的题为《对抗意识形态的艺术》(1969)的论著中说,真实的艺术常常超越它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界限,使我们看到意识形态掩盖下的现实。
我看这两种观点都过于简单。
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斯.阿尔都塞提出了一种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更为细致(虽然仍不完全)的说明。
18827-西方文学理论-课件-L2.2阿奎那——论文摘要
文献资料库:论文摘要2.2阿奎那==================================================================论文摘要:1.张志庆:《托马斯·阿奎那与西方20世纪美学思想》,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内容摘要: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学说。
阿奎那继承传统的美学思想,是中世纪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因而,是后世美学不可或缺的思想渊源。
通过马利坦的“新托马斯主义”和巴尔塔萨为代表的“神学美学”,可以看出阿奎那美学思想在20世纪的影响和价值。
2.杨晓莲:《论托马斯·阿奎那的艺术观》,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内容摘要: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的艺术理论,在艺术及其起源、艺术对自然的模仿、艺术的真实性、美与善的区别、象征及其意义等方面,都有精到的见解,既超越了前辈学者,又对后世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西方美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3.刘淑梅,鞠岩,刘淑芝:《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的传播学解读》,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内容摘要:中外学界对西方中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伦理学等方面的贡献给予了深入研究和高度评价,但学界对他的美学思想的重要性一直以来认识不足,研究成果也廖若辰星。
本论文从著名的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五w”传播模式入手,论述了托马斯·阿奎那美学基本思想内涵及其美学思想在21世纪的影响。
==================================================================。
西方文学名著导引左拉课件
小酒店(1877 )《小酒店》是一部“关于工人的小说”,它
解释现代社会环境造成人们肉体、精神上的畸 形。
参考书目:
● 《左拉作品集》(全9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弗莱维勒:《左拉》,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 ●亨利·特罗亚:《正义作家左拉》,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版。 ●德尼丝·勒布隆-左拉 《我的父亲左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 ●马克·贝尔纳 :《左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阿尔芒·拉努:《左拉》,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贝特朗·德·儒佛内尔:《左拉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普齐科夫:《左拉》,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版。
再见
《卢贡-马卡尔家族》(1869-1893 )
1868年,左拉拟订了一个创作《人间喜剧》式的 连续性大型作品的宏伟计划,作品总名《卢贡——马 卡尔家族》。1869年至1893年,左拉根据家族的世 系分支完成了20部31卷小说,共600万字。全书内容 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宗教、不动产投、商业、 工人生活、农民、科学、艺术、交际界等等,描写了 约1200个各行各业的人物,构成了一部史诗。
西方文学理论 阐释学23页PPT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பைடு நூலகம்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资料库:其他文献引述14.3、阿多诺、洛文塔尔——之阿多诺其他文献引述:1、解读《否定的辩证法》朱立元阿多诺美学思想中与马克思主义关系最密切的,是通过文艺来彻底否定和抗议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即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受其支配的大众文化采取不妥协的批判态度。
而他美学思想的这种极为鲜明的社会批判色彩,乃是以他独具特色的“否定的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
阿多诺早在1947年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中,就从意识形态角度对资本主义残害人性的现实作了强烈的控诉和批判性剖析。
到1966年的《否定的辩证法》时,则把这种社会批判与哲学反思结合起来,上升为一种以否定性为核心的社会批判哲学。
他对从黑格尔到卢卡契的强调“总体性”和“同一性”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的审视,认为“总体”、“整体”、“同一性”等是虚假的、抽象的社会存在的幻影,是强制把社会现实中无法统一的个体性和差异性一体化、整体化,硬要求把不可调和的种种现实矛盾实现统一。
他认为真正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指向差异之物——即矛盾、对立的。
“辩证法作为矛盾性坚守我们的意识”,它只能是“一贯意义上的非同一性”,其真实含义永远是否定性的,而不具有任何肯定性,否定之否定结果仍是否定,而非肯定,“辩证法是否定的知识的核心,它不容许有其他的东西围绕自己”,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崩溃”。
按阿多诺的否定性辩证法来衡量,黑格尔、卢卡契对抽象、普遍的整体性、总体性、同一性的维护,实际上是对侵犯、消灭差异性、个体性、非同一性的那种强制性社会结构(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所以,他同黑格尔的著名命题“整体是真实的”针锋相对,提出了“整体是虚假的”反叛性口号,其目的在于摧毁强加在客观社会之上的“总体性”囚牢,以调动具有差异性的千万个体来反抗和否定社会的“整体性”压抑。
阿多诺的否定性辩证法不是纯粹的形而上思辨,而是与现实的社会批判紧密结合的。
他认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比地狱更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压制的时代,社会强制地消除了人们的个体性与差别性,人从劳动到需要、享受乃至思维,都被现代工业文明整体划一化了,人被降低为单纯的原子,使人日趋非人化了。
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如实地揭露现实的人的异化,通过批判、否定现实的总体性,捍卫、争取个体性与非同一性,来拯救人性,消解绝望。
据此,阿多诺提倡一种“非同一性思维”或日“批判思维”,即矛盾地思考矛盾,安于不完整性、非同一性,认为这正是现代否定的辩证法的希望所在。
10.4.2艺术的否定性本质阿多诺的全部文艺和美学思想,就是牢牢地建立在上述否定的辩证法的基石之上的。
阿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出发,为艺术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
”在此,否定性成为艺术(主要指现代艺术)的本质特征。
首先,阿多诺把艺术看成完全不同于现实的、非实存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幻象”(不是把艺术形象等同于现实的欺骗性“幻想”),认为现代艺术所追求的是那种尚不存在的东西,是对现实中尚未存在之物的先期把握。
这种经验现实中所无的“幻象”是一个疏离、相异于现实的另一个世界,它用易逝、耀眼和表现性的虚构形象来批判、否定现实的虚假同一的假象,“于是,幻象蔑视着现实的统治原则”,即专制的总体性、同一性原则,最终“达到对既存经验现实的否定”,换言之,“艺术就是达到社会的社会性逆反现象”。
在此意义上,阿多诺称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反题”。
其次,阿多诺指出,与上述对现实的异化和非同一性的否定相适应,现代艺术采取分解、零散化的形式原则,因为只有在解体的状态下,客观世界和艺术的形式法则才是可比拟的。
艺术应打破传统艺术追求完美性、整体性的幻想,用不完美性、不和谐性、零散性和破碎性的外观来实现其否定现实的本性。
这样,艺术的否定性就牺牲了对完美的感性外观的追求,“艺术作品把魅力置于其外而走向异样事物”(否定现实),“艺术作品被塑造得越深刻,它也就否定了人为设置的外观而越难被人们理解”。
正是这种对美的外观的抛弃,形成了现代艺术“费解”这种区别于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
再次,阿多诺提出了“反艺术”的概念。
他认为,现代艺术对美的感性外观的否定是艺术走向衰亡的重要标志。
这时,艺术已不再是艺术了,“它面临着这个辩证法的挑战,展示出‘反艺术’的美学概念”。
当然,“反艺术”并非真正消灭艺术,而是在放弃艺术外观美的同时抗议了滋生伪艺术的异化现实,这是一种否定的艺术,“艺术作品只有通过确定的否定性的中介才是真确的”,“艺术作品的生命就在灭亡”,通过否定、消解自身的外观而赋予艺术以新的生命。
艺术的否定性本质的上述两层含义统一于对异化现实彻底否定的审美乌托邦中:“这种现实的过剩是现实的取消。
通过灭绝主体,现实成为无生命的了。
这里的转换就是反艺术中的审美瞬间。
”而这种“瞬间”指向未来的政治变革与和谐,“否定性是忠实于乌托邦的,它在自身中包容了隐秘的和谐”。
当然,阿多诺强调真正的审美乌托邦唯有在纯粹否定性中方可获得,一旦落入肯定性中就会堕为欺骗的幻想。
总之,“反艺术”正是通过“消灭”艺术美的外观而使艺术解体,又恰恰在艺术的解体中拯救了艺术。
10.4.3艺术的批判和拯救功能从上述对艺术本质的探讨出发,阿多诺提出了他独特的艺术的批判和拯救功能说。
他认为,现代艺术的本质既然是其否定性,那么,其主要功能自然就是社会批判了。
他指出,艺术通过追求尚未存在的东西而与既存社会分离、决裂,换言之,“艺术通过其单纯的此在批判了社会”,这里的“社会”指的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工业文明、异化现实和“野蛮”制度。
他把批判的锋芒牢牢对准资本主义异化带来的不幸与灾难,指出“艺术作品的社会批判领域就是产生不幸的领域”。
他以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快乐的日子》、《终局》等一系列荒诞剧为例进行剖析,指出这些戏剧中的荒诞不是意义的缺失,而是通过戏拟性的讽喻,把意义放在历史上揭示其虚无性,这正是作品对异化的现代社会的无意义性的深刻批判,所以这种“无意义可以成为审美内容和决定性的审美形式”。
与此同时,阿多诺还提出了艺术的另一重要功能即拯救功能。
拯救功能与批判功能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拯救功能是批判功能的深化与延伸,批判的目的在于拯救。
他说:“我本来就是把拯救绝望的动机视为我所探讨的中心目标的。
”在他看来,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压抑人,造成人性分裂、异化的社会,“人只是非人化和幻想性意识形态”。
面对这样一个走向野蛮和虚无的社会,人们需要一种精神性的补偿来消除绝望,拯救心灵。
具有否定性和批判功能的现代艺术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因而获得了拯救人性、拯救现实的功能。
艺术能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希望,所异化了的人性,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此意义上,“艺术就是对被挤掉了的幸福的展示”。
这样,艺术就“补偿性地拯救了人曾真正地、并与具体存在不可分地感受过的东西,拯救了被理智逐出具体存在的东西”。
阿多诺所阐述的艺术批判与拯救功能都只是在意识、精神领域的层次上,而不具备实践性。
他认为,在达到高度工业文明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已不可能再产生像19世纪下半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革命实践的主体了。
因此。
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只能采取意识革命和精神批判的形式(而不是物质的、“武器的批判”),艺术“对社会的批判就是认识的批判和批判的认识”。
同样,拯救也只限于精神领域。
这使他未能从根本上超越从精神到精神的唯心史观和审美乌托邦。
注: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增补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42、解读阿多诺阿多诺早在1947年在与霍克海默尔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中就从意识形态角度对资本主义现实残害人性作了强烈的控诉和批判性剖析,到1966年的《否定的辩证法》时,则把这种社会批判与哲学反思结合起来,上升为一种以否定性为核心的社会批判哲学。
他对从黑格尔到卢卡契的强调“总体性”和“同一性”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的审视,认为“总体”、“整体”、“同一性”等是虚假的、抽象的社会存在的幻影,是强制把社会现实中无法统一的个体性和差异性一体化、整体化,硬要求把不可调和的种种现实矛盾实现统一。
他认为真正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指向差异之物”即矛盾、对立的。
“辩证法作为矛盾性坚守我们的意识”,它只能是“一贯意义上的非同一性”;其真实含义永远是否定性的,而不具有任何肯定性,否定之否定结果仍是否定,而非肯定,“辩证法是否定的知识的核心,它不容许有其他的东西围绕自己。
”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崩溃”。
按阿多诺的否定性辩证法来衡量,黑格尔、卢卡契对抽象、普遍的整体性、总体性、同一性的维护,实际上是对侵犯、消灭差异性、个体性、非同一性的那种强制性社会结构(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所以,他同黑格尔的著名命题“整体是真实的”针锋相对,提出了“整体是虚假的”反叛性口号,其目的在于摧毁强加在客观社会之上的“总体性”囚牢,以调动具有差异性的千万个体来反抗和否定社会的“整体性”压抑。
阿多诺的否定性辩证法不是纯粹的形而上思辩,而是与现实的社会批判紧密结合的。
他认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比地狱更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压制的时代”,社会强制地消除了人们的个体性与差别性,人从劳动到需要、享受乃至思维,都被现代工业文明整体划一化了,人“被降低为单纯的原子”,使人日趋非人化了,此时“绝望便是历史和社会所造成的最后的思想”。
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如实地揭露现实的人的异化,通过批判、否定现实的“总体”性,捍卫、争取个体性与非同一性,来拯救人性,消解绝望。
据此,阿多诺提倡一种“非同一性思维”或日“批判思维”,他说:“批判思维的目的就是扬弃等级序列”,即扬弃黑格尔式的正反合的完整统一的发展序列;他认为这种非同一性思维就是“矛盾地思考矛盾”,安于不完整性、非同一性,这正是现代否定的辩证法的希望所在。
阿多诺的全部文艺和美学思想,就是牢牢地建立在这一否定的辩证法的基石之上的。
德国学者海舍一语中的:“阿多诺的美学就是否定的辩证法。
阿多诺确是从否定性出发,深入探讨艺术、特别是现代艺术的本质及其诸多审美特征的。
阿多诺认为,否定的辩证法击破了现实整体性、同一性的假象,也要求艺术抛弃和谐、统一的幻想。
他承认艺术是认识真理的一种方式,“艺术趋向真理”,所以“艺术是认识性的”。
既然哲学真理显示了现实的非同一性和异化,那么艺术也应具有这种否定现实的特征。
他对艺术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
在此,否定性成为艺术(主要指现代艺术)的本质特征。
艺术的否定性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指艺术对现实事物的疏离和彻底否定,以及艺术对完美的感性外观的扬弃。
首先,阿多诺把艺术看成完全不同于现实的、非实存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幻象”(不是把艺术形象等同于现实的欺骗性“幻想”),认为“现代艺术所追求的是那种尚不存在的东西”,是对现实中尚未存在之物的先期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