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
五年级奥数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五年级奥数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三篇】海阔凭你跃,天高任你飞。
愿你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奥数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三篇】》供您查阅。
【第一篇】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王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小明得()牌,小华得()牌,小强得()牌.分析:这里以小明所得奖牌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1)若小明得金牌时;(2)若小明得银牌时;(3)若小明得铜牌时;然后根据题意,讨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舍弃不合理的情形,进而得出答案.解:①若“小明得金牌”时,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②若小明得银牌时,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铜牌,那么王老师没有猜对一个,不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铜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也不合题意;③若小明得铜牌时,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那么王老师只猜对小强得奖牌的名次,符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银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不合题意;综上所述,小明、小华、小强分别获铜牌、金牌、银牌;答:小明得铜牌,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故答案为:铜,金,银.点评:逻辑问题通常直接采用正确的推理,逐一分析,讨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舍弃不合理的情形,最后得到问题的解答.【第二篇】1.找规律用循环小数表示1÷7,2÷7,3÷7的商,比较一下它们的循环节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应用找出的规律,写出4÷7,5÷7,6÷7的循环节后,再除一下,看看找到的规律对不对?分析与解答通过计算知,用7分别去除1,2,3后所得到循环节的位数相同,所出现的数字也相同虽然排列顺序不同,但只要找到十分位上的数字后,再依次排列即可。
小学五年级数学逻辑推理
小学五年级数学逻辑推理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数学逻辑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逻辑推理,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什么是逻辑推理以及逻辑推理在数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小学五年级数学逻辑推理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一种基于逻辑原则进行的思维过程,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而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断和判断。
在数学中,逻辑推理的目的是通过已知条件和逻辑关系,推断出未知的结论。
逻辑推理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前提、条件和结论。
前提是指已知的条件或者事实,条件是指根据前提得出的结论所需要满足的条件,结论是通过前提和条件所推导出的结果。
二、逻辑推理在数学中的应用逻辑推理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下面以几个具体例子来说明逻辑推理在数学中的应用。
1. 数列问题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相关的数列问题。
例如,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两项是3和7,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计算出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进一步计算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2. 逻辑运算在数学中,逻辑运算也是逻辑推理的一种应用。
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等运算符,通过对这些运算符的灵活运用,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包含逻辑关系的数学问题。
3. 图形推理图形推理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观察和推理图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解决各种和图形相关的问题。
例如,已知一个图形序列中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找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三、如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通过练习和培养逐渐形成的。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方法。
1. 学习逻辑知识首先,我们需要学习逻辑知识,了解逻辑推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学习逻辑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逻辑推理。
2. 解决逻辑问题其次,我们需要通过解决各种逻辑问题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逻辑题目进行练习,例如数学竞赛中的逻辑题目,或者一些逻辑推理的游戏等。
五年级数学推理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推理练习题1. 逻辑推理题:小华、小明和小刚是三个好朋友,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楼层。
小华住在比小明高的楼层,小刚住在比小华低的楼层。
如果小华不住在最高层,那么小明住在哪一层?2. 数列推理题:观察数列:2, 5, 9, 14, ...(a) 请找出数列的下一个数字。
(b) 如果数列的第10项是100,那么第11项是多少?3. 几何推理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现在有一个圆与正方形的一边相切,并且圆心位于正方形的中心。
求圆的半径。
4. 应用题: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1/4的学生喜欢数学,1/6的学生喜欢英语,剩下的学生喜欢科学。
喜欢科学的有多少人?5. 代数推理题:如果x+y=10,且2x-y=4,求x和y的值。
6. 概率推理题: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随机抽取一个球,抽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7. 组合推理题:有5本书,其中2本是数学书,3本是语文书。
如果随机从这5本书中选2本,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式?8. 比例推理题:如果3千克的苹果的价格是15元,那么1千克苹果的价格是多少?如果购买2千克苹果,需要支付多少元?9. 速度和时间推理题: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从家到学校,如果路程是30公里,他需要骑行多长时间?10. 面积和体积推理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5厘米。
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提示:1. 小明住在第二层,因为小华不住在最高层,所以小华至少住在第三层,而小刚住在比小华低的楼层,所以小明只能住在第二层。
2. (a) 下一个数字是20,因为每个数字比前一个多5。
(b) 第11项是105,因为每项比前一项多5。
3. 圆的半径是5厘米,因为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4. 喜欢科学的有20人,因为40 * (1 - 1/4 - 1/6) = 20。
5. x=6,y=4,通过解方程组得出。
6. 抽到红球的概率是5/8。
7. 有10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奥数)《推理问题》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推理问题专题简析:解数学题,从已知条件到未知的结论,除了计算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推理。
通常,我们把主要依靠推理来解的数学题称为推理问题。
推理问题中的条件繁杂交错,解题时必须根据事情的逻辑关系进行合情推理,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并且可以借助于图表,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较快的解决。
例1有8个球编号是(1)——(8),其中有6个球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1克。
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称了3次,结果如下:第一次:(1)+(2)比(3)+(4)重;第二次:(5)+(6)比(7)+(8)轻;第三次:(1)+(3)+(5)与(2)+(4)+(8)一样重。
那么,两个轻球分别是几号?分析与解答从第一次看,(3)、(4)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二次看,(5)、(6)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三次看,(1)、(3)、(5)中有一个轻,(2)、(4)、(8)中也有一个轻。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推出,两个轻球的编号分别是(4)和(5)。
随堂练习:1,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乙不是最高,但他比甲和丁高,而甲不比丁高。
请说出他们各是几号。
2,某商品编号是一个三位数,现有五个三位数:874,756,123,364,925,其中每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恰好在同一个数位上有一个相同数字。
这个商品的编号是多少?例2一个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
根据下图摆放的三种情况,判断每个数字对面上的数字是几。
分析与解答如果直接思考哪个数字的对面是几,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字的对面不会是几。
(1)从(A)、(B)两种摆法中可以看出:4的对面不会是2、5,也不会是1、6,那么,4对面一定是3;(2)从(B)、(C)两种摆法中可以看出:1的对面不会是4、6,也不会是2、3,那么,1的对面一定是5;(3)剩下2的对面一定是6。
随堂练习:1,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涂着红、黄、白、黑、绿六种颜色,根据下面的三种摆法,判断哪种颜色的对面涂着哪种颜色。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全国通用
全部选手的总分应该是偶数
排除1979和1985
我们用图表来表示比赛场次和总分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较复杂 的逻辑 推理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较复杂 的逻辑 推理 全国通用
1 1+2= 3 1+2+3= 6 1+2+3+4 =10
1×2=2 3×2=6 6×2=12 10×2=20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较复杂 的逻辑 推理 全国通用
例6:象棋比赛中,每位选手都与其他选手赛 一场,赢者得2分,负者得0分,平局两人各得1分。 现在有四位学生统计全部选手总分,分别为 1979,1980,1984,1985,但只有一个统计正确。问 共有多少位选手比赛?
不管比赛结果怎样,每场比赛选手的总分都是2分。
每人都与其他棋 手赛一场
例7:某工厂有六名棋手进行单循环比赛。比 赛分三场同时进行,共赛五天,每人每天赛一场。 已知在第一天C和E对弈,第二天B和D对弈,第三天 A和C对弈,第四天D和E对弈。试问:F在第五天与 谁对弈?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较复杂 的逻辑 推理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较复杂 的逻辑 推理 全国通用
假设法:可以首先假设某种结果 正确,并以此为起点利用已知条件进 行推理论证。如果推理产生矛盾,说 明假设的结果是错误的,再重新提出 一个假设,直至得到符合要求的结论 为止。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较复杂 的逻辑 推理 全国通用
答:A在化妆,B在看书,C在修指甲,D在做头发。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较复杂 的逻辑 推理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较复杂 的逻辑 推理 全国通用
排除法: 就是根据已知条件, 不断排除不可能的情况。
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较复杂 的逻辑 推理 全国通用
小学五年级逻辑问题练习及答案【五篇】
【导语】天⾼鸟飞,海阔鱼跃,学习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好分秒时间,积累点滴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举⼀反三。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学五年级逻辑问题练习及答案【五篇】》供您查阅。
【第⼀篇:聪明的⼉⼦】有个⽼汉想考考他的四个聪明的⼉⼦,他拿出六顶帽⼦,三顶红的、两顶蓝的和⼀顶黄的。
然后,让四个⼉⼦按⼤的在前⼩的在后的顺序排成⼀路纵队,并让他们闭上眼睛。
接着,给他们每⼈戴上⼀顶帽⼦,藏起其余两顶。
当他们睁开眼睛后,每个⼈都只能看见前边⼈的帽⼦。
这时,⽼汉依次问⼩⼉⼦、三⼉⼦和⼆⼉⼦,“你戴的帽⼦是什么颜⾊?”他们都回答“不知道”。
最后,⽼汉⼜问⼤⼉⼦。
⼤⼉⼦想了⼀会⼉,正确地说出了⾃⼰戴的帽⼦的颜⾊。
问:⼤⼉⼦戴的帽⼦是什么颜⾊?他是如何判断的?答案解析 只要前⾯两个⼈有⼈带两个蓝⾊帽⼦和⼀个黄⾊帽⼦⼩⼉⼦就会知道⾃⼰的帽⼦,他不知道代表前⾯3个⾄少有⼀个红帽⼦,三⼉⼦看见前⾯也有红帽⼦所以不知道⾃⼰的帽⼦,⼆⼉⼦也⼀样,所以⼤⼉⼦就知道⾃⼰是红帽⼦【第⼆篇:帽⼦是什么颜⾊?】⽼师拿来五顶帽⼦,两顶红的三顶⽩的。
他让三个聪明的同学甲、⼄、丙按甲、⼄、丙的顺序排成⼀路纵队,并闭上眼睛,然后分别给他们各戴上⼀顶帽⼦,同时把余下的帽⼦藏起来。
当他们睁开眼后,每⼈只能看到站在⾃⼰前⾯的⼈的帽⼦,⼄和丙都判断不出⾃⼰所戴帽⼦的颜⾊,⽽站在最前⾯的甲却根据此情况判断出了⾃⼰所戴帽⼦的颜⾊。
甲戴的帽⼦是什么颜⾊?他是怎样判断的?答案解析 这是⼀个典型的逻辑推理问题。
甲站在最前⾯,虽然看不见任何⼀顶帽⼦,但他可以想到:如果我和⼄戴的都是红帽⼦,因为⼀共只有两顶红帽⼦,那么丙就会判断出⾃⼰戴的是⽩帽⼦。
丙判断不出⾃⼰戴的帽⼦的颜⾊,说明我和⼄戴的帽⼦是两⽩或⼀⽩⼀红。
甲接着想:⼄也很聪明,当他看到丙判断不出⾃⼰戴的帽⼦的颜⾊时,他也能判断出我们两⼈戴的帽⼦是两⽩或⼀⽩⼀红。
此时,如果他看到我戴是红帽⼦,那么他就会知道⾃⼰戴的是⽩帽⼦,只有我戴的是⽩帽⼦时,他才可能猜不出⾃⼰戴的帽⼦的颜⾊。
五年级下册数学培优教案5.1:逻辑思维的训练
五年级下册数学培优教案-5.1:逻辑思维的训练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教育的新趋势,而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工具。
将逻辑思维的训练融入到数学教育中,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基于语言或符号系统推理出正确的结论和做出正确的决策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于:1. 培养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2. 提升综合素养: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人们以严谨的方式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创造完美的解决方案: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将它应用到生活中。
二、逻辑思维的培养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逻辑思维能力,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培养方法,这些方法包括:1. 做题训练:通过做题训练,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在运用知识点时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
2. 推理训练:推理训练是逻辑思维的核心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推理的逻辑过程,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可以采用一些逻辑推理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学生体验和理解逻辑推理的过程。
3. 转化方法:通过构造类比和比照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将外在的事物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互相联系,从而学会将已知结论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
4. 语言训练:语言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这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逻辑思维的培养案例以下是一些逻辑思维的培养案例:1. 以数学解决问题:比如,在探究图形变换等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角度、旋转、镜面变换等数学知识点,完成图形的变换练习,从而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组织逻辑推理活动:比如利用,对学生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和逻辑错题分析,进行逻辑推理演绎,从而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你的逻辑思维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你的逻辑思维在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更高阶、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和问题。
这个阶段,数学思维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帮助小学五年级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们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探索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
例如,数独游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时,数学拼图游戏也是提升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好方法。
二、多元化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引导他们学会使用多元化的解决问题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解题思路,并鼓励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例如,在解决一个几何问题时,学生可以用图形画出来辅助思考,也可以通过代数方法进行计算。
三、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组织思维和梳理知识的工具。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数学知识的思路和结构,梳理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问题解决与实践“学以致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让学生在超市购物时计算价格折扣,解决如何合理分配零花钱等问题。
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让他们了解数学的实际运用价值。
五、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传授解题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尝试使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六、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提问,鼓励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
1.刘刚、马辉、李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第一盘:刘刚和小丽对李强和小英;第二盘:李强和小红对刘刚和马辉的妹妹.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
2.王文、张贝、李丽分别是跳伞、田径、游泳运动员,现在知道:
⑴张贝从未上过天;⑵跳伞运动员已得过两块金牌;⑶李丽还未得过第一名,她与田径运动员同年出生.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王文、张贝、李丽各是什么运动员?
3.张明、席辉和李刚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教师,已知:⑴张明不在北京工作,席辉不在上海工作;⑵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⑶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⑷席辉不是农民.问:这三人各住哪里?各是什么职业?
4.甲、乙、丙三人,他们的籍贯分别是辽宁、广西、山东,他们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工人、演员.已知:⑴甲不是辽宁人,乙不是广西人;⑵辽宁人不是演员,广西人是教师;⑶乙不是工人.求这三人各自的籍贯和职业.
5.小王、小张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
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 2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一、知识讲解:所谓逻辑推理,就是依据逻辑规律,从已知的结论为出发点,推出新的结论的过程。
逻辑推理问题是一类很少进行计算的数学题,它主要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必须依据事情的逻辑关系进行合情的推理,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逻辑推理题的特点是条件繁杂交错,必须仔细分析,选择突破口,并且经常采用借助于图表分析的方法,步步深入,使问题得到较快的解决。
二、例题解析:例1 、田径场上A、B、C、D、E、F六人参加百米决赛。
对于谁是冠军,看台上的甲、乙、丁、丙有以下猜测:甲说:冠军不是A就是B。
乙说:冠军不是C。
丙说:D、E、F都不可能是冠军。
丁说:冠军是D、E、F中的一人。
比赛的结果是,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人的猜测是正确的。
你能判断谁是冠军吗?解:根据题意,假设甲猜的是正确的,则乙和丙的猜测也正确,这不符合题意。
(四人中只有一人猜测是正确的)。
因此甲的猜测不正确;假设乙的猜测是正确的,则甲和丁的猜测也正确,又不符合题意。
因此,乙的猜测不正确,冠军应该是C。
这样只有丙的猜测是正确的,甲、乙、丁的猜测都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C是冠军。
例2少先队员采访一位科学家,但不知道科学家姓什么。
宾馆看门的老爷爷告诉说:张的三位科技会议代表。
其中一位是科学家,一位“二楼住着姓李、姓王和姓是技术员,一位是编辑。
同时还有三位来自不同地方的旅客,也是姓王、姓李、姓张各一位。
”已知:(1)姓李的旅客来自北京;(2)技术员在广州一家工厂工作;(3)姓王的旅客说话有口吃毛病,不做老师;(4)与技术员同姓的旅客来自上海;(5)技术员和一位教师来自同一个城市;(6)姓张的代表赛乒乓球总是输给编辑。
例3李老师、王老师和张老师分别是语文、历史和外语老师。
这里老师的顺序同各科的顺序不一定相同。
已知:(1)李老师上课用汉语。
(2)外语老师是小明的妈妈。
(3)张老师是历史老师的哥哥。
问:三位老师各上什么课?解:首先,明确一个科目只有三种可能的任教老师,如果能否定其中的两个,那么剩下的就是该科目的任教老师。
最新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docx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知识导航1.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 .2.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律 ------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1)“ 矛盾律”指的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对同一结论的推理不能自相矛盾.(2)“ 排中律”值的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一个思想或为真或为假,不能既不真或为假,不能既不真也不假 .(3)“ 同一律”指的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同一对象的内涵必须是确定的,在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每一概念都必须在同一意义下使用,不许偷换 .3.逻辑推理问题解题的方法一般有:(1)列表画图法(2)假设推理法(3)枚举筛选法精典例题例 1:一次网球邀请赛,来自湖北,广西,江苏,北京,上海的五名运动员相遇在一起,据了解:(1)王平仅与另外两名运动员比赛过;(2)上海运动员和另外三名运动员比赛过;(3)李兵没有和广西运动员比赛过;(4)江苏运动员和凌华比赛过;(5)广西,江苏,北京的三名运动员相互之间都比赛过;(6)赵林仅与一名运动员比赛过.问:张俊是哪个省市的运动员?思路点拨此题可用列表画图法来解答 .“赵林仅与一名运动员比赛过”,说明赵林只比赛过 1 场,由(2)、( 5)可得知上海、广西、江苏、北京运动员至少都比赛过 2 场或以上,赵林只能是湖北运动员;由( 3)、(5)知李兵不是广西运动员,也不是江苏、北京运动员,李兵只能是上海运动员;又由( 2)、( 3)、(6)知,赵林(湖北)与李兵(上海)比赛过,李兵(上海)与赵林(湖北)、江苏、北京运动员比赛过,可以知道王平肯定是广西运动员;由( 4)知凌华不是江苏运动员,只能是北京运动员(如下表);据此采用列表法如下(用“×”表示否定,用“√”表示肯定) .湖北广西江苏北京上海王平××李兵××××√凌华××赵林√××××张俊××模仿练习红、黄、蓝、白、紫五种颜色的珠子各一颗,分别用纸包着,在桌子上排成一行,有 A、B、C、D、E 五个人,猜各包珠子的颜色,每人只猜两包 .A猜:第二包是紫的,第三包是黄的;B猜:第二包是蓝的,第四包是红的;C猜:第一包是红的,第五包是白的;D猜:第三包是蓝的,第四包是白的;E猜:第二包是黄的,第五包是紫的 .猜完后,打开各纸包一看发现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包,并且每包只有一人猜对 . 请你判断他们各猜对了哪一包?例 2:有四人打桥牌(牌中不含大、小王牌,每人共13张牌),已知某一人手中的牌如下:①红桃、黑桃、方块、梅花四种花色的牌都有;②各种花色的牌,张数不同;③红桃和黑桃合起来共 6 张;④红桃和方块和起来有 5 张;⑤有两张主牌 .试问这手牌以什么花色为主牌?思路点拨由于主牌不外乎四种花色之一,因此可以采用假设推理法 .第一步:设红桃为主牌 . 依题意,红桃为两张,则黑桃为 4 张,方块为 3 张. 一共有 13 张牌,梅花只能 44,与黑桃数相同,矛盾.第二步:方主牌 . 依意,方两,桃 3 ,黑桃也 3 ,矛盾 .第三步:梅花主牌 . 因主牌两,所以黑桃、桃,方共 11 ,但根据条件③、④知,三种花色的和少于 11 ,又出矛盾 .得出:只能是黑桃主牌,此桃 4 ,方 1 ,梅花 6.:推理的方法很多,如果目中所涉及的情况只有有限种,我可以先假一个前提正确,以此起点,如果推理致矛盾,明假的前提不正确,再重新提出一个假,直至得到符合要求的此 . 种方法叫做“ 假推理法”.模仿练习从前有三个和尚,一个真,一个假,另一个有真,有假 . 一天,一位智者遇到三个和尚,他第一位和尚:“你后面是哪位和尚?”和尚回答:“ 真的 . ”他又第二位和尚:“你是哪一位?” 得到的回答是:“有真,有假 . ”他第三位和尚:“你前面的是哪位和尚?”第三位和尚回答:“ 假的 . ”根据他的回答,智者上分清了他各是哪一位和尚 . 你出智者的答案 .例 3:房里有12个人,其中有些人假,其余的人真.其中一个人:“ 里没有一个老人 . ”第二个人:“ 里至多有一个老人 . ”第三个人:“ 里至多有两个老人 . ”如此往下,至第十二个人:“ 里至多有 11 个老人 . ” 房里有多少个老人?思路点拨此的情况比多,而且各种情况有一定的律 . 可用枚法:根通常直接采用假推理,逐一分析,枚所有可能出的情况,利用矛盾律舍弃不合理的情况,出最后的答案 . 假房里没有老人,那么第 1个人的正确,正确的人是老人,矛盾;假房里只有 1 个老人,那么第 2~12 个人的都正确,那么有 11 个老人,矛盾;假房里只有 2 个老人,那么第 3~12 个人的都正确,那么有 lO 个老人,矛盾;假房里只有 3 个老人,那么第 4~12 个人的都正确,那么有 9 个老人,矛盾;假房里只有 4 个老人,那么第 5~12 个人的都正确,那么有 8 个老人,矛盾;假房里只有 5 个老人,那么第 6~12 个人的都正确,那么有 7 个老人,矛盾;假房里只有 6 个老人,那么第 7~12 个人的都正确,那么有 6 个老人,足;⋯⋯⋯⋯以下假有 7~12 个老人,均矛盾,所以个房里只有 6 个老人 .模仿练习有 5 个人各了一句:第 1 个人说:我们中间每一个人都说谎话;第 2 个人说:我们中间只有一个人说谎话;第 3 个人说:我们中间有两个人说谎话;第4 个人说:我们中间有三个人说谎话;第 5个人说:我们中间有四个人说谎话;请问:五个人中,谁说谎话,谁说真话?例 4: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四人中有两人在双休日为社区做好事,社区主任把这四人找来了解情况,四人分别回答如下:小赵 : “小孙、小李中有人做了好事. ”小钱 : “小孙做了好事,我没有. ”小孙 : “小赵、小李中只有 1 人做了好事 . ”小李 : “小钱说的是实话 . ”最后通过仔细分析调查,发现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事实,另两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到底是谁做了好事?思路点拨此题运用一般的假设推理法,关键是如何去假设 . 仔细分析得出小钱与小李要不同真、要不同假,是我们解题的突破口 .题目说四人中两人说的是事实,另两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注意,此处的“与事实有出入”表示不完全与事实相符,比如,当小钱、小孙都做了好事,或小钱、小孙都没有做好事,或小钱做了好事而小孙没做好事时,小钱说的话与事实有出入 .因为小钱与小李说的是一样的,所以只有两种可能 : 要么小钱与小李正确,另两人错;要么小钱、小李错,另两人正确 .(1)假设小钱、小李说的正确,这时小孙做了好事,小赵说小孙、小李中有人做了好事,小赵说的话也正确,这与只有两人说的是事实矛盾,所以假设不对 .(2)假设小赵与小孙说的话是正确的,那么做好事的是小赵和小孙,或小钱与小李,或小孙与小李 . 若做好事的是小赵和小孙,或小孙和小李,则小钱的话也是正确的,与题意不符;若做好事的是小钱与小李,则小钱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符合提议,综上所述做好事的是小钱和小李.总结:运用假设推理法,如果假设的不好,可能会给推理带来麻烦,陷入僵局. 因此选择哪一个条件进行假设有一定的技巧,平时解题的时候应事先做分析,找出关键的突破口再做假设.模仿练习有三只盒子,甲盒装了两个 1 克的砝码;乙盒装了两个 2 克的砝码;丙盒装了一个 1 克、一个2 克的砝码 . 每只盒子外面所贴的标明砝码重量的标签都是错的 . 聪明的小明只从一只盒子里取出一个砝码,放到天平上称了一下,就把所有标签都改正过来了.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巩固练习1.在一个年级里,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历史,每位老师教两门课 . 现知道:(1)化学老师和数学老师住在一起;(2)甲老师是三位老师中最年轻的;(3)数学老师和丙老师是一对优秀的国际象棋手;(4)物理老师比生物老师年长,比乙老师又年轻;(5)三人中最年长的老师住家比其他二位老师远 .问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两门课?2.李明、王宁、张虎三个男同学都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在一起打羽毛球,举行混合双打比赛 . 事先规定 . 兄妹二人不许搭伴 .第一盘,李明和小华对张虎和小红;第二盘,张虎和小林对李明和王宁的妹妹.请你判断,小华、小红和小林各是谁的妹妹.3.某校数学竞赛, A、B、C、D、E、F、 G、 H八位同学获前八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A:“或者 F 是第一名,或者 H是第一名 . ”B:“我是第一名 . ”C:“ G是第一名 . ”D:“ B 不是第一名 . ”E:“ A 说的不对 . ”F:“我不是第一名, H 也不是第一名 . ”G:“ C 不是第一名 . ”H:“我同意 A 的意见 . ”老师指出,八人中有三人猜对了,那么谁是第一名?4.在每星期的七天中,甲在星期一、二、三讲假话,其余四天都讲真话:乙在星期四、五讲假话,其余各天都讲真话 . 今天甲 :“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 ”乙说 :“昨天也是我说谎的日子 . ”今天是星期几? .5.公路上按一路纵队排列着五辆大客车 . 每辆车的后面都贴上了该车的目的地的标志 . 每个司机都知道这五辆车有两辆开往 A 市,有三辆开往 B 市;并且他们都只能看见在自己前面的车的标志 . 调度员听说这几位司机都很聪明,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的车是开往何处的,而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情况进行判断 . 他先让第三个司机猜猜自己的车是开往哪里的 . 这个司机看看前两辆车的标志,想了想说“不知道”. 第二辆车的司机看了看第一辆车的标志,又根据第三个司机的“不知道”,想了想,也说不知道 . 第一个司机也很聪明,他根据第二、三个司机的“不知道” ,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地 .。
五年级下册数学逻辑思维
五年级下册数学逻辑思维
五年级下册数学逻辑思维练习题
一、判断题:
1. 两个数相乘,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10倍。
( )
2. 一个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商一定比原数大。
( )
3. 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比原数小。
( )
4. 一个数乘100,得到的数一定比原数大。
( )
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它的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
( )
6. 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最多有三位小数。
( )
7. 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那么它们的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
8. 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另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那么它们的积中间也有0。
( )
9. 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那么它们的积的末尾也一定有几个0。
( )
10. 两个数的积是,如果两个数同时扩大10倍,积为42。
( )
二、选择题:
1. 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的积是最小的合数的是 ( )。
A. × 2
B. 1 × 4
C. 2 × 4
D. 5 × 4
2. 如果a > 1,a × < a×( )。
A. 1
B. 0
C. 9
D. 8
3. 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的积是整数的是 ( )。
A. × 4
B. 7 ×
C. 2 ×
D. 5 ×。
五年级逻辑思维练习题
五年级逻辑思维练习题逻辑思维是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重要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练习题:1. 数字序列题:- 题目:观察下列数字序列,找出规律并填写下一个数字:2, 4, 8, 16, ____- 答案:32。
这个序列是每个数字乘以2得到的。
2. 图形推理题:- 题目:下列图形序列中,下一个图形应该是哪一个?-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____- 答案:三角形。
这个序列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循环出现。
3. 逻辑推理题:- 题目:有五个盒子,每个盒子上都贴着一个标签,分别写着“苹果”,“香蕉”,“橙子”,“梨”,“桃子”。
但是每个标签都贴错了。
请问每个盒子里实际装的是什么水果?- 答案:如果一个盒子上的标签贴错了,那么其他四个标签也必须贴错。
假设“苹果”盒子里不是苹果,那么它只能是香蕉、橙子、梨或桃子。
但是,如果“苹果”盒子里是香蕉,那么“香蕉”盒子的标签也必须贴错,它不能是苹果,因为苹果已经被假设在“苹果”盒子里了。
这样会形成一个逻辑循环,所以“苹果”盒子里只能是梨,因为其他水果都会导致逻辑矛盾。
依此类推,可以得出每个盒子里实际装的水果。
4. 数学问题解决题:- 题目:一个班级里有学生在学钢琴,也有学生在学画画。
如果学钢琴的学生中有一半同时也在学画画,而学画画的学生中有1/3在学钢琴,问如果班级里有60名学生,至少有多少名学生同时学钢琴和画画?- 答案:设学钢琴的学生为x,学画画的学生为y。
根据题意,x/2 = y/3。
又因为x + y = 60,可以解出x和y的值。
将x/2 = y/3转换为3x = 2y,然后将x = 60 - y代入3x = 2y,得到180 - 3y = 2y,解得y = 36。
所以,至少有36名学生同时学钢琴和画画。
5. 逻辑谜题:- 题目:有五位朋友A、B、C、D和E站在一排,他们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红色、蓝色、绿色、黄色和紫色。
已知A不穿红色,C不在最左边,D不穿蓝色,E不穿绿色。
五年级数学思维《逻辑推理(1)》专题训练
五年级数学思维《逻辑推理(1)》专题训练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我有一匹马,你能猜测它是黑色、褐色、灰色中的哪—种颜色吗?A说:“我想它不是黑色.”B说:“它不是褐色就是灰色. ”C说:“我知迫它是褐色.”我说:“你们的猜测中至少有一个是对的,有一个是错的.”我的马颜色是色的.2 如图所示,三个正方休的六面,按相同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则涂黄色的对面是,涂白色的对面是,涂红色的对面是.3 A、B、C、D、E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A已经赛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此时E同学赛了盘.4 A、B、C、D匹名同学猪测自己的数学成绩.A说:“如果我得优,B也得优.”B说:“如果我得优,C也得优.”C说:“如果我得优,D也得优.”结果,三人都没有说错,但是只有两人得优,那么是得优.5 铅笔0.5元一支,练习本0.4元一本,小明买笔和练习本共用了2.2元,那么他买了支铅笔,本练习本.6 甲、乙、丙三个人对某一种矿石进行分析,甲判断:不是铁,也不是铜,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经检测证明三人中的老工人判断全对,实习生全错,普通队员一对一错那么矿石是,是老工人,是实习生,是普通队员.7 小明、小强、小兵三个人进行赛跑,跑完后,有人间他们比赛的结果.小明说:“我是第一”,小强说:“我是第二”,小兵说:“我不是第一”.他们中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是第一,是第二,是第三.8 A、B、C、D、E五人参加一次满分为10分的考试.A说:“我得了4 分.”B说:“5人中我得分最高.”C 说:“我的得分是A与D 的平均分.”D 说:“我的得分是5 个人的平均分.”E 说:“我的得分比C 多2 分,是第二名.”则B得了分.9 小明家的电话号码是6个数字组成的,这6个数字互不相同,从左到右恰好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但任意两个相邻的数字所组成的两位数都能被3整除,则小明家电话号码是.10 如图摆放的三枚骰子,只能看到七个面的点数,每枚正方休骰子相对面的点数和都是7,那么从图中看不出的所有面的点数和是.二、解答题(每小题20 分,共60 分)11 一位医务人员说:“我们医院的医务人员,包括我在内,医生和护士总共有16名,下面讲的情况,无论是否将我计算在内,都是正确的:①护士多于医生;②男医生多于男护士;③男护士多于女护士;④至少有一位女医生.”请问:这位说话的人是什么性别和职务?12 有赵钱、孙、李、周五人围着一张圆桌吃饭,饭后周回忆说:“吃饭时,赵坐在钱的旁边,钱的左边或是孙,或是李.”李回忆说:“钱坐在孙左边,我挨若孙坐.”结果他们一句也没说对.问:他们是怎么坐的?13 有3个书包,一个装着2个红球,一个装着2个白球,还有一个装着1个红球和1个白球.将写有红红、白白、红白字样的标签分别贴在书包上,但是都贴错了,你能只从一个贴有标签的书包里取出一个球就能分辨出3个书包里各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吗?。
数学思维逻辑推理训练
数学思维逻辑推理训练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培养了无数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思维逻辑推理训练是指通过解题、推理、证明等数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并介绍一些训练方法和策略。
一、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是指通过整合、分析、抽象和推理等思维过程,解决数学问题和理解数学概念的能力。
数学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1.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培养数学思维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通过解决各种类型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推理和创造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问题的要求,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法,并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
2.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数学分析和求解的过程。
通过数学建模,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中的各个因素进行抽象和量化,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而进行推理和求解。
3.证明与推理证明与推理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
数学证明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
学生通过进行证明,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证明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定理和定义,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逻辑推理训练逻辑推理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出发,通过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得出新的结论。
逻辑推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逻辑推理训练方法。
1.条件推理条件推理是通过已知的条件和逻辑规则,得出新的结论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条件推理题目,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做条件推理题目时,学生需要认真分析已知条件,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而进行推理。
2.逻辑图形推理逻辑图形推理是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位置、数量等特征,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逻辑图形推理题目,来培养自己观察和推理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逻辑推理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逻辑推理练习题一、填入适当的数字或符号。
1. 32 ÷ ? = 82. 5 × ? = 353. 7 + 4 × 2 = ?4. 18 ÷ ? = 2 × 55. 16 ÷ ? = 2二、选择填空。
1. 下列哪个数字是 6 的因数?A. 3B. 10C. 7D. 52.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90 度,那么这两个角是什么关系?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平角3. 下列哪个图形不是正方形?A. B. C. D.4. 请选出下列数列中的规律。
2, 4, 6, 8, ?A. 10B. 11C. 12D. 155. 下列哪一点是过直线的中点?A. AB. BC. CD. D三、填入适当的数学符号。
1. 8 __ 4 > 10 __ 32. 2 × (4 + 3) __ 10 - 53. 12 ÷ (2 - 1) __ 5 + 34. 6 + 9 ÷ 3 __ 5 - 2 × 15. (8 - 4) × 3 __ 14 ÷ 2 - 3四、根据题意填入适当的数字或符号。
1. 缺少的数是多少?1, 2, 3, ?, 5, 6, 72. 填上适当的数与得数相等。
A × 5 = 403.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等号的方向。
8 + ? < 15五、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 5 × 3 = 8 + 22. 16 ÷ 2 = 10 + 43. 7 × 3 > 8 × 24. 15 ÷ 5 = 6 - 15. 4 × 2 + 3 = 12六、解决问题。
1. 某校操场的长是 48 米,宽是 20 米,小明要在操场上画一个正方形,每边的长度相等。
请问小明最长可以画多长的正方形边?2. 某桶中有 36 个苹果,小红每天吃 4 个苹果,吃完需要多少天?3. 一辆公交车上有 35 名乘客,下站后上来了 8 名乘客,再下站后又上来了 10 名乘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
知识导航
1.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
2.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1)“矛盾律”指的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对同一结论的推理不能自相矛盾.
(2)“排中律”值的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一个思想或为真或为假,不能既不真或为假,不能既不真也不假.
(3)“同一律”指的是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同一对象的内涵必须是确定的,在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每一概念都必须在同一意义下使用,不许偷换.
3.逻辑推理问题解题的方法一般有:
(1)列表画图法(2)假设推理法(3)枚举筛选法
精典例题
例1:一次网球邀请赛,来自湖北,广西,江苏,北京,上海的五名运动员相遇在一起,
据了解:
(1)王平仅与另外两名运动员比赛过;
(2)上海运动员和另外三名运动员比赛过;
(3)李兵没有和广西运动员比赛过;
(4)江苏运动员和凌华比赛过;
(5)广西,江苏,北京的三名运动员相互之间都比赛过;
(6)赵林仅与一名运动员比赛过.
问:张俊是哪个省市的运动员?
思路点拨
此题可用列表画图法来解答.“赵林仅与一名运动员比赛过”,说明赵林只比赛过1场,由(2)、(5)可得知上海、广西、江苏、北京运动员至少都比赛过2场或以上,赵林只能是湖北运动员;由(3)、(5)知李兵不是广西运动员,也不是江苏、北京运动员,李兵只能是上海运动员;又由(2)、(3)、(6)知,赵林(湖北)与李兵(上海)比赛过,李兵(上海)与赵林(湖北)、江苏、北京运动员比赛过,可以知道王平肯定是广西运动员;由(4)知凌华不是江苏运动员,只能是北京运动员(如下表);据此采用列表法如下(用“×”表示否定,用“√”表示肯定).
模仿练习
红、黄、蓝、白、紫五种颜色的珠子各一颗,分别用纸包着,在桌子上排成一行,有A、B、C、D、E五个人,猜各包珠子的颜色,每人只猜两包.
A猜:第二包是紫的,第三包是黄的;
B猜:第二包是蓝的,第四包是红的;
C猜:第一包是红的,第五包是白的;
D猜:第三包是蓝的,第四包是白的;
E猜:第二包是黄的,第五包是紫的.
猜完后,打开各纸包一看发现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包,并且每包只有一人猜对.请你判断他们各猜对了哪一包?
例2:有四人打桥牌(牌中不含大、小王牌,每人共13张牌),已知某一人手中的
牌如下:
①红桃、黑桃、方块、梅花四种花色的牌都有;
②各种花色的牌,张数不同;
③红桃和黑桃合起来共6张;
④红桃和方块和起来有5张;
⑤有两张主牌.
试问这手牌以什么花色为主牌?
思路点拨
由于主牌不外乎四种花色之一,因此可以采用假设推理法.
第一步:设红桃为主牌.依题意,红桃为两张,则黑桃为4张,方块为3张.一共有13张牌,
梅花只能为44张,与黑桃张数相同,矛盾.
第二步:设方块为主牌.依题意,方块为两张,则红桃为3张,黑桃也为3张,矛盾.
第三步:设梅花为主牌.因为主牌为两张,所以黑桃、红桃,方块应总共为11张,但根据条件③、④知,这三种花色的总和应少于11张,又出现矛盾.
得出:只能是黑桃为主牌,此时红桃4张,方块1张,梅花6张.
总结:推理的方法很多,如果题目中所涉及的情况只有有限种,我们可以先假设一个前提正确,以此为起点,如果推理导致矛盾,说明假设的前提不正确,再重新提出一个假设,直至得到符合要求的结论为此.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推理法”.
模仿练习
从前有三个和尚,一个讲真话,一个讲假话,另一个有时讲真话,有时讲假话.一天,一位智者遇到这三个和尚,他问第一位和尚:“你后面是哪位和尚?”和尚回答:“讲真话的.”他又问第二位和尚:“你是哪一位?”得到的回答是:“有时讲真话,有时讲假话.”他问第三位和尚:“你前面的是哪位和尚?”第三位和尚回答说:“讲假话的.”根据他们的回答,智者马上分清了他们各是哪一位和尚.请你说出智者的答案.
例3:房间里有12个人,其中有些人总说假话,其余的人说真话.其中一个人说:“这里
没有一个老实人.”第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一个老实人.”第三个人说:“这里至多有两个老实人.”如此往下,至第十二个人说:“这里至多有11个老实人.”问房间里有多少个老实人?
思路点拨
此题的情况比较多,而且各种情况有一定的规律.可用枚举筛选法:根通常直接采用假设推理,逐一分析,枚举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利用矛盾律舍弃不合理的情况,筛选出最后的答案. 假设这房间里没有老实人,那么第1个人的话正确,说正确话的人应该是老实人,矛盾;
假设这房间里只有1个老实人,那么第2~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11个老实人,矛盾;假设这房间里只有2个老实人,那么第3~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lO个老实人,矛盾;假设这房间里只有3个老实人,那么第4~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9个老实人,矛盾;假设这房间里只有4个老实人,那么第5~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8个老实人,矛盾;假设这房间里只有5个老实人,那么第6~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7个老实人,矛盾;假设这房间里只有6个老实人,那么第7~12个人的话都正确,那么应该有6个老实人,满足;…………
以下假设有7~12个老实人,均矛盾,所以这个房间里只有6个老实人.
模仿练习
有5个人各说了一句话:
第1个人说:我们中间每一个人都说谎话;
第2个人说:我们中间只有一个人说谎话;
第3个人说:我们中间有两个人说谎话;
第4个人说:我们中间有三个人说谎话;
第5个人说:我们中间有四个人说谎话;
请问:五个人中,谁说谎话,谁说真话?
例4: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四人中有两人在双休日为社区做好事,社区主任把这四人
找来了解情况,四人分别回答如下:
小赵:“小孙、小李中有人做了好事.”
小钱:“小孙做了好事,我没有.”
小孙:“小赵、小李中只有1人做了好事.”
小李:“小钱说的是实话.”
最后通过仔细分析调查,发现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事实,另两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到底是谁做了好事?
思路点拨
此题运用一般的假设推理法,关键是如何去假设.仔细分析得出小钱与小李要不同真、要不同假,是我们解题的突破口.
题目说四人中两人说的是事实,另两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注意,此处的“与事实有出入”表示不完全与事实相符,比如,当小钱、小孙都做了好事,或小钱、小孙都没有做好事,或小钱做了好事而小孙没做好事时,小钱说的话与事实有出入.
因为小钱与小李说的是一样的,所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小钱与小李正确,另两人错;要么小钱、小李错,另两人正确.
(1)假设小钱、小李说的正确,这时小孙做了好事,小赵说小孙、小李中有人做了好事,小赵说的话也正确,这与只有两人说的是事实矛盾,所以假设不对.
(2)假设小赵与小孙说的话是正确的,那么做好事的是小赵和小孙,或小钱与小李,或小孙与小李.若做好事的是小赵和小孙,或小孙和小李,则小钱的话也是正确的,与题意不符;若做好事的是小钱与小李,则小钱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符合提议,综上所述做好事的是小钱和小李.
总结:运用假设推理法,如果假设的不好,可能会给推理带来麻烦,陷入僵局.因此选择哪一个条件进行假设有一定的技巧,平时解题的时候应事先做分析,找出关键的突破口再做假设.
模仿练习
有三只盒子,甲盒装了两个1克的砝码;乙盒装了两个2克的砝码;丙盒装了一个1克、一个2克的砝码.每只盒子外面所贴的标明砝码重量的标签都是错的.聪明的小明只从一只盒子里取出一个砝码,放到天平上称了一下,就把所有标签都改正过来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巩固练习
1.在一个年级里,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历史,每位老师教两门课.现知道:
(1)化学老师和数学老师住在一起;
(2)甲老师是三位老师中最年轻的;
(3)数学老师和丙老师是一对优秀的国际象棋手;
(4)物理老师比生物老师年长,比乙老师又年轻;
(5)三人中最年长的老师住家比其他二位老师远.
问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两门课?
2.李明、王宁、张虎三个男同学都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在一起打羽毛球,举行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
第一盘,李明和小华对张虎和小红;
第二盘,张虎和小林对李明和王宁的妹妹.
请你判断,小华、小红和小林各是谁的妹妹.
3.某校数学竞赛,A、B、C、D、E、F、G、H八位同学获前八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
一名?
A:“或者F是第一名,或者H是第一名.”
B:“我是第一名.”
C:“G是第一名.”
D:“B不是第一名.”
E:“A说的不对.”
F:“我不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
G:“C不是第一名.”
H:“我同意A的意见.”
老师指出,八人中有三人猜对了,那么谁是第一名?
4. 在每星期的七天中,甲在星期一、二、三讲假话,其余四天都讲真话:乙在星期四、五讲假话,其余各天都讲真话.今天甲:“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乙说:“昨天也是我说谎的日子.”今天是星期几?.
5.公路上按一路纵队排列着五辆大客车.每辆车的后面都贴上了该车的目的地的标志.每个司机都知道这五辆车有两辆开往A市,有三辆开往B市;并且他们都只能看见在自己前面的车的标志.调度员听说这几位司机都很聪明,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的车是开往何处的,而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情况进行判断.他先让第三个司机猜猜自己的车是开往哪里的.这个司机看看前两辆车的标志,想了想说“不知道”.第二辆车的司机看了看第一辆车的标志,又根据第三个司机的“不知道”,想了想,也说不知道.第一个司机也很聪明,他根据第二、三个司机的“不知道”,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