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

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我们身体所
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的
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就是消化。消化和呼吸对于维持我们的
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的呼吸,了解肺活量,探究
呼吸与健康生活的关系。了解我们一天当中所吃的食物,了解我们的消化奇观,
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懂得在饮食上注重营养均
衡,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本单元围绕“运动和力”这个主题编排教学内
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拉力、弹力、摩擦力、反冲力等各种各样的力,认
识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都与力有关。本单元以小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小车

有关系等问题,并在了解有关声音知识的基础上,让弦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

音,以及利用物体的发声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单元,本单元围绕“呼吸”“消化”这个主题编排

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
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
作用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认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大小与什
么因素有关,认识到弹力的作用以及弹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
量力的大小。
·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懂得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
及摩擦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2020秋季学期,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为教材,教学内容涵盖全书各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1. 第一章:自然界的多样性第一节:走进大自然第二节:多样的生物第三节:生物的分类2.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生物第二节:生物适应环境第三节:生物影响环境3.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第一节:能量的来源第二节:能量的转化第三节:节能与环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能量的转化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能量的转化过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单、实验报告、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0秋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 知识点:按照教学内容,列出关键知识点。

3. 结构图: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题:生物的分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填空题:能量的来源与转化、节能与环保等。

问答题: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问题。

2. 答案:针对作业题目,给出详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包括第1课《物质的世界》、第2课《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3课《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2. 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包括第4课《地球的结构》、第5课《地球的运动》、第6课《宇宙的奥秘》。

3. 第三单元:生命科学,包括第7课《生物的特征》、第8课《植物的生长》、第9课《动物的生活》。

4. 第四单元:技术与工程,包括第10课《简单的机械》、第11课《力的作用》、第12课《简单的电路》。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和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2. 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宇宙的奥秘。

3. 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

4.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机械和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地球与宇宙,生命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宇宙的奥秘;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运用简单的机械和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望远镜等)、挂图、模型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色笔、教科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阐述相关概念和知识。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物质的世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第1课《物质的世界》:列举三种物质,说明它们的性质和变化。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2)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2)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详细教学内容如下: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芽、植物的生长、开花与结果。

2. 电路的奥秘: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的故障排查。

3. 磁铁与电流:磁铁的性质、电流的磁效应、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

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变化、太阳系、探索宇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种子的结构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电路的能力,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故障排查方法。

3. 使学生掌握磁铁的性质和电流的磁效应,了解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认识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奥秘、磁铁与电流、地球与宇宙。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电路的基本原理、磁铁的性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电路实验盒、磁铁、地球仪、宇宙星空图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画图工具、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引出植物的生长与变化主题。

2. 例题讲解:以种子发芽为例,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种子结构,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

4. 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电路,讲解电路的奥秘。

5. 磁铁与电流: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讲解电流的磁效应。

6. 地球与宇宙:通过地球仪和星空图,让学生认识地球与宇宙。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结构、生长过程、开花与结果。

2. 电路的奥秘: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故障排查。

3. 磁铁与电流:磁铁性质、电流磁效应、电磁铁原理与应用。

4. 地球与宇宙:地球自转与公转、季节变化、太阳系、探索宇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子发芽的过程。

(2)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解释磁铁的性质及电流的磁效应。

2024年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为教材,涵盖全册内容。

具体包括: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二章《动物的行为与特点》、第三章《地表和地貌》、第四章《水和空气》、第五章《电和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地表和地貌的变化、电和磁现象。

2. 教学重点:观察与实验、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地球仪、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进行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2)观察一种动物,描述其行为特点。

(3)结合实际,说明水的三态变化。

(4)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2. 答案:(1)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2)动物行为特点:觅食、防御、繁殖等。

(3)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

(4)电路设计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探究,如观察植物生长、进行小实验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材,针对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设计。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2.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分类及其适应性。

3. 第三章《地表和气候》:学习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 第四章《岩石和矿物》:了解岩石、矿物的特点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了解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2. 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分类、特点及其适应性。

3. 培养学生关注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 让学生了解岩石、矿物的特点和分类,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分析;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岩石、矿物的识别和分类。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行为的特点与分类;地表和气候的关系;岩石、矿物的识别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岩石、矿物样本,地球仪,气候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植物、动物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特点、地表和气候的关系、岩石、矿物的识别和分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植物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地表和气候绘图、岩石、矿物分类等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各章节的关键知识点。

2. 板书布局:左边展示植物、动物图片,右边列出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标注各阶段的特点。

(2)分析某一种动物行为,说明其适应性。

(3)描述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识别并分类岩石、矿物样本。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环境。

(2)开展气候变化、岩石、矿物科普知识讲座。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第一单元声音7 第1课《听听声音》7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9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4 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7 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20 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23 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6 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28 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31 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31 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35 第3课测量肺活量40 第4课一天的食物44 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48 第6课营养要均衡53 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57 第8课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61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66 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66 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70 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74 第4课《弹测力计》78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82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86 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90 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95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适应性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地表和气候》:研究地表特征、气候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声音与音乐》: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使学生理解动物行为的意义、类型及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关注地表特征和气候现象,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帮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原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植物的生命周期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动物行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3. 地表特征与气候现象的相互关系。

4.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音乐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过程及生命周期。

2. 动物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4. 声音与音乐的实践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植物标本、种子、土壤、花盆等。

2. 动物模型、图片、观察记录表等。

3. 地图、气候资料、地表模型等。

4. 音叉、共鸣箱、音乐CD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讨论它们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植物的生长过程图。

4. 实践情景引入:观看动物视频,探讨动物的行为特点。

5.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动物行为案例,讲解行为类型及影响因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动物行为,加深理解。

7.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地表特征,讨论与气候的关系。

8. 例题讲解:以教材为例,分析地表特征与气候现象的相互关系。

9.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地表特征与气候关系图。

10. 实践情景引入:聆听声音,探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1. 例题讲解: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原理,讲解音乐基础知识。

12.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乐器,体验音乐魅力。

【2020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

【2020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学设计教案(完美版)
2
小组:作业本。 【教学过程】 导入:师: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可以用来“观察”事物。今天,我们要 利用“耳朵”来观察。其实,就是听声音啦! 一、听声音,辨声音 1.游戏导入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教师让一位同学发出声音,其他同学听一听: “咚咚咚……”老师在偷偷地敲桌子; 凳子摩擦声; 翻书声…… 提问:都能听到什么声音呢?(预设:读书声、脚步声……) 2.引导:是呀,只要我们仔细地、用心地倾听,你肯定能听到很多声 音,声音无处不在。那我们大家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又是 怎样听到声音的?为什么各种声音都是不同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 学习第一单元,来探究有关声音的奥秘。 板书课题:1 听听声音 3、出示课题:1、听听声音 二、探索:倾听周围的声音 (一)活动一:听声、描述声音 1.课件播放声音,仔细听听,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呢? 喇叭声、马达声、狮吼声、风声…… 同学们,我们刚才听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是
2
【板书设计】
1.听听声音
高、低、强、弱
动物
悦耳、刺耳
自然界
人类生产生活
【作业设计】
一、辨析:
1.声音和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
2.不同物体能产生不同声音。( )
二、选择:
1. 下列声音中,( )不属于人类生产生活制造的声音。
A.海浪声
B.歌声
C.说话声
2.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声音。(
2020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团队打造,版权所有
2
2020 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 学 设 计
学校: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篇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篇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选3篇(一)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掌握四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包括物质的变化、水的变化、空气和光的利用。

掌握科学实验的根本方法和过程。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习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各种资,如实验室、图书等,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掌握水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掌握空气的利用和光的利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才能,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实验模型等。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Unit 1 物质的变化第一课:水的物态变化教学内容:1. 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水的三种物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

2. 理解水在不同物态下有不同的性质和用处。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水在不同物态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不同形态。

2.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冰的熔化过程。

3. 引导学生讨论水的不同物态下的性质和用处。

第二课:固态物质的变化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如燃烧、溶解等。

2. 理解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固态物质的特点。

2. 组织学生进展实验,观察不同固态物质的变化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固态物质的变化规律。

Unit 2 水的变化第一课:水的蒸发和沸腾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过程,理解水的变化规律。

2. 理解水蒸气的性质和用处。

学习活动:1. 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模型,引导学生猜想水蒸发和沸腾的过程。

2. 组织学生进展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沸腾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水的蒸发和沸腾的规律。

第二课:水的结冰和融化教学内容: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结冰和融化过程,理解水的变化规律。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内容。

具体涉及章节为第一章《自然界多样性》和第二章《物质性质与变化》。

我们将详细探讨生物多样性重要性,以及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其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必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物质三态变化本质特征。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概念,物质三态变化在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多样性挂图,物质三态变化演示仪器。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括植物、动物图片,水、冰、酒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物多样性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生物多样性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什是生物多样性?为什我们要保护生物多样性?(2)物质有哪三态?它们之间变化特点是什?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生物多样性和物质三态变化现象。

4.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生物多样性概念、保护意义以及物质三态变化本质特征。

5. 小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生物多样性和物质三态变化实验,加深对知识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概念、重要性、保护意义2. 物质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变化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其保护意义。

(2)举例说明物质三态变化在生活中应用。

2. 答案:(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种类、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2)物质三态变化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水沸腾、冰融化、酒精挥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物质三态变化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教学进度安排 (6)第一单元声音 (7)第1课《听听声音》 (7)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9)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4)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7)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 (20)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 (23)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6)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 (28)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31)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 (31)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 (35)第3课测量肺活量 (40)第4课一天的食物 (44)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 (48)第6课营养要均衡 (53)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57)第8课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61)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66)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 (66)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 (70)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74)第4课《弹测力计》 (78)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2)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6)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 (90)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 (95)备课参考 (104)分课知识点整理 (130)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

【教学流程】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科学探究目标1.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状态,并记录下来。

2. 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1.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

2. 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面鼓,一把钢尺,一根固定在模板上的皮筋,一个音叉几个豆子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物体产生声音时的状态。

【教学流程】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科学探究目标1.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2.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音叉、一个水槽、木质米尺、棉线、记录表、土电话材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

【教学流程】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1.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2.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人耳各部分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薄膜,实验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人耳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流程】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与我们的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幅度与音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把钢尺、固定好的皮筋、1面鼓和一些黄豆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振动幅度与声音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描述尺子伸出长度的不同,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高低的情况,提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和科学操作能力。

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其声音高低联系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数据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振动频率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铝片琴、口琴、钢尺、竖笛等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科学探究目标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说明理由。

在反复的观察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并愿意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琴弦的粗细、长短,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琴弦的乐器。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琴弦不同状态的对比,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科学探究目标经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技相结合。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琴弦类的乐器材料,敲击类的乐器材料,吹奏类的乐器材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制作方案,调整过程,总结经验。

【教学流程】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呼吸是人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鼻腔、口腔、气管、肺等部位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1.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

2.进行人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部位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在体验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2.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生命活动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呼吸过程及呼吸部位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学生活动手册等。

2.教师准备:呼吸系统结构图、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 人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地氧气。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

2.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能帮助我们维持生命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计时器、学生活动手册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呼吸相关科普影音、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第3课测量肺活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肺活量是人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提升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用简易的方法测量肺活量,能获取合理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能够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在思考的基础上乐于与人合作交流。

2.能够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呼吸系统健康与空气质量关系密切,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简单器材测量肺活量,知道肺活量是人身体健康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气球、哨子、秒表、学生活动手册2.教师准备:班级肺活量统计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检测肺活量中的数据、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第4课一天的食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一天要吃多样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2.食物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

科学探究目标:1.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2.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科学态度目标:1.在对食物的记录与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

2.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并转化为人所需要的养料与能量。

教学重点:一天要吃多样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学生活动手册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人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 人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哪些。

3.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2.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