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区域分工与区际要素流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论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后经斯托尔帕、萨缪尔森 和雷勃津斯基发展而形成的新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 1、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H-O 模型认为区际分工和交换产生的直接决定因素是生产要素在 各区域间的丰裕程度的差异。在生产要素的存量上,有的地区 劳动力相对丰富一些,因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便宜一些;有的 地区资本相对丰富一些,因而资本的相对价格便宜一些。因此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生产劳动密集性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而资本 丰富的地区生产资本密集性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由此便产生了 地域分工和交换。通过使用各自相对廉价的生产要素来生产和 交换可使双方获得更多的利益。
第三节 区域要素流动理论
一、劳动力要素的流动 二、资本要素的流动 三、技术要素的流动
一、劳动力要素的流动
二、资本要素的流动
三、技术要素的流动
3、影响区域分工的因素
——外生和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它是区域分工的基 本前提,包括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以及作 为历史知识载体的文化等。 内生因素是在区域分工中由各个经济主体自利的专业化决策交互作用 所决定的因素,如投资、消费等。由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程 度不同,人们所认识的内生变量也是不同的,如技术、制度等在 以前就不被认为是经济内生的。 ——区域利益和区域竞争 ——区域竞争力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假定只有两种 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 商品。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 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 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还假定只有 两个国家A、B,且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要素充裕 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 比较而确定的,B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国,则 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 总量之比大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两国具 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H-O定理表明资本 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 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 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一、绝对成本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 二、要素禀赋理论 三、比较利益陷阱 四、新贸易理论 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二、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一)绝对成本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
1、绝对成本优势理论 该理论又称绝对优势理论或绝对成本论,由亚当· 斯密提 出。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种 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下。 如果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 进行专门化生产,再通过贸易交换,将使各个国家和 地区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得到最有效地利用,从而 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财富增加。 理论局限性:不能解释两国或地区并不存在绝对优势时, 是否应该参加劳动分工,如果参加,分工如何进行等 等问题。
2、比较成本理论 又叫比较利益学说,由大卫· 李嘉图提出。认为任何国家 都有自己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两个国家能以较 低的成本生产最利于本国的商品,以这种商品出口换 取在本国生产相对不利的商品,将使两国资源都得到 有效利用,使两国均能获得“比较利益”。 这里的比较成本是指相对成本,即进口的应是相对不利 的产品,出口的是相对有利的产品。比较成本的实质 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也即“优 中选优、劣中选优”的相对比较的优选法则。
图1 国际贸易前的均衡
图中,社会无差异曲线I与PPFA、PPFB分别相切于A、 A'点。A、A'所表示X和Y商品的数量组合分别是 国际贸易前国家A、B的X和Y商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 A、A'分别是国家A、B生产点和消费点。过A点的 PPFA切线斜率为PA,它是国家A的X商品相对价格 (PX/PY)或机会成本。过A'点的PPFB切线斜率为 PA',它是国家B的X商品相对价格。图中显示过A 点的切线比过A'点的切线平坦,这意味着PA<PA', 也即国家A的X商品的相对价格小于国家B的X商品相 对价格,国家A在X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国家B在Y 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国家A出口X进口Y、国家B出 口Y进口X,各国都是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的生 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的生产要 素的商品。
图2 国际贸易后的均衡
局限性:列昂惕夫之迷。 2、三个重要推论 (1)斯托尔帕-萨缪尔森推论:征收关税会使 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对国内分 配格局产生影响。 (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3)雷勃津斯基定理。
三、比较利益陷阱
1、比较利益学说的现实意义: 三方面:见书291-292页。 2、比较利益陷阱 两方面:一是落后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在与发达 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和技术密集性产品交换时,其贸易条件日益恶 化:初级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水平不断下降;而初级产品的成 本呈日益上升。 二是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依赖性日益增强: 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势必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3、新时期的“新的比较利益陷阱”: 发达国家或地区出于国内或区域内就业的压力,以各种方式限制 和阻碍劳动密集性或资源密集性产品的进入。 总之,传统的分工的交换不利于落后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提高。
用图2进一步说明各国进行国际贸易时的进出口商品数量和来自国际 贸易的利益。当国家A出口X进口Y,国家B出口Y进口X时,国家A逐 步增加X生产、减少Y 的生产;国家B逐步增加Y的生产、减少X的生 产。国家A 的生产点沿 PPFA 从A 向 X 轴方向移动,国家B 的生产点沿 PPFB 从 A '向 Y 轴方向移动。这使得国家 A 的 X 商品相对价格上涨, 过生产点的PPFA斜率变大;国家B的X商品相对价格下跌,过生产点 的PPFB斜率变小。当两国X商品相对价格都变成 PB时,生产点的移 动就停止。这时斜率为PB的直线与PPFA、PPFB分别相切于B、B', B、B'分别为国家A、B国际贸易后的生产点。这条斜率为PB的直线 同时还与社会无差异曲线Ⅱ相切于E点,E点所表示的X、Y商品数量 为国家A、B的消费量,E点为两国消费点。国家A的消费点E 是通过 出口BC段的X、进口CE 段的Y来实现的。国家B的消费点E 是通过出 口 B ' C '段 的 Y 、进口 C ' E 段 的 X 来 实现 的 。此 时 BC=C ' E 、 CE=B'C'。国家A、B 通过国际贸易提高了本国消费水平,获得来 自国际贸易的利益。
四、新贸易理论
ຫໍສະໝຸດ Baidu
略
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波特的钻石模型: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国际 分工中的某个方面长期占据优势,关键的因素 是它不断地建立和创新着优势产业。 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主要由四个内在因 素和两个外在因素决定的: 四个内在因素是:
(1)要素条件。 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前者具有资源禀赋性 质,对某些产业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但在竞争中的 重要性呈日益下降的趋势;后者是现代化通信网络、 科研机构、高素质人才等等,是极其稀缺的资源,它 在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竞争 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高等要素发展的环 境。 (2)需求条件。 需求分为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波特认为,最主要的 是国内需求,成熟的爱挑剔的消费者往往会促进本国 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会提高其竞争力。需 求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一是需求的时 间差,本国需求越是超前,就越能成为领导世界新潮 流;二是需求的规模差,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形成有特 定优势的产业。
(3)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势产业不可能脱离 相关产业而独立地发展。决定一国优势产业竞 争力的重要条件是与该优势产业相关的产业都 应相应地发展。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对竞争力的 影响有三方面:一是产业间合作的可能性;二 是产业间的互补性;三是产业集群度和信息环 境质量。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两个外部因素:一靠机遇、二靠政策。 共六方面,故称为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
第十讲 区域分工与区际要素 流动
一、区域分工的性质与影响因素 二、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三、区域要素流动理论
一、区域分工的性质和影响因素
1、区域分工的性质
性质:是各个区域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根据各自优势发 展专业化生产,从而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是社 会化大生产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条件:(1)某产品产量超过当地需求量;(2)该产品 的生产与运输成本之和小于消费地区同类产品的生产 成本;(3)该产品产地和消费地之间存在着价差。
局限性: (1)依此原理,落后国家和地区就不可能被淘汰,这 与价值规律的作用相悖; (2)未说明区际间比较优势的来源,也未说明两个比 较优势相同或相近的国家或地区能否产生分工和交换; (3)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认 为只要存在国际贸易必然对两国都有利; (4)只考虑劳动要素而忽略了其他要素的影响。 李嘉图之后,比较优势的内涵日益丰富,除传统的生产 成本优势外,机会成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 技术水平、规模经济、运输条件、市场条件等等都成 为人们考察比较优势的对象。
2、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和外部性
内部性: 内部经济表现为:分工条件下两个地区的生产总量大于自给自足 条件下的生产总量。(1)区域分工使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 条件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可以产 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3)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外部性: (1)区域分工可带来整体功能效应。 (2)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中可通过区位的乘数效应带动周 边地区的发展。 (3)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自由流动。 (4)在区域分工中,每个区域发展目标往往与全社会的整体目标 不一致而产生负面效应。
2、产业集群 (1)含义 (2)集群的分类: 第一类:高科技产业集群; 第二类:传统产业集群; (3)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首先,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 其次,集群的乘数效应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 (书305页)
图1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图中,横轴表示X商 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商品的数量,曲线Ⅰ、Ⅱ是社 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 用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联机。它 是由个人无差异曲线合成而来,且具有与个人无差异 曲线性质相同的特点,例如在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社 会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表明整个国家效用满足 程度越高。由于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图中只有一组 社会无差异曲线。图中曲线PPFA、PPFB分别是国家 A、B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由于国家A劳动力充裕、国家B资本充裕; X商品劳动密集,Y商品资本密集,国家A生产的X相 对较多、国家B生产的Y相对较多,这样曲线PPFA平 而宽,曲线PPFB陡而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