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研究生:于海娟指导教师:王卫平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内容摘要: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红色经典"在中国革命文化领导权的建构中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得到了最为广泛而有力的传播。它对整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是其它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由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体系重建的艰辛与情感结构中怀旧色彩的彰显,
以及商业意识、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一浪接一浪的冲击,"红色经典"开始被加以改编,也因此得以逐渐重返文化舞台。尽管"红色经典"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局限,但在当下,它仍然成为多元文化构建中备受青睐的亮点, 再度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尊崇。针对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将从"红色经典"
的历史价值、关于"红色经典"的�1�7�1�7编、"红色经典"的当代意义与局限这样三个方面来进行探折,力图进一步推进对于"红色经典"的研究。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红色经典"在五六十年代的影响力和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概括,并分析它产生强烈社会影响的原因。第二部分对"红色经典"的改编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其得失。第三部分探讨"红色经典" 在当下还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并清晰地指出其存在的局限。关键词: "红色经典" 历史价值改编当代意义引言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红太阳"歌曲专辑在音乐市场上的出现和流行,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和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为题材,高举革命理想主义旗帜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突然又从沉睡中焕发了活力,占领了一片广阔的出版和阅读市场,这些重新热起来的作品被称为"红色�1�7�1�7典",随着这些作品不断地被改编、搬上荧屏,文艺评论界相关的文艺争论也逐渐升温。尽管有的学者如陈思和等并不赞成"红色经典"的提法,但这并不能阻挡理论界对这一至今还没有固定的范围的词语所涵盖的作品的研究,关于"红色经典"这一概念的争论,这里不想再作叙述,综合各家言论,笔者比较赞同认为"红色经典" 主要是指解放后(主要是十七年期间)创作出版的描写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小说这一提法。包括《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苦菜花》等等,其中。三红--ti'J,青山保林"被有的学者称为经典中的经典。要说经典,这些作品还有待在历史的长河�1�7�1�7经历更长时间的考验,但若是在红色文学的框架中来看,这些作品是完全可以被称为经典的。这几年理论界掀起了关于"红色经典"作品再解读的热潮,使许多作品重放异彩,出版界又掀起了"红色经典"的重版热,影视界也掀起了"红色经典"的重新改编热。由此引发的讨论和争议,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多种社会力量、历史观念、审美趣味乃至个人记忆、生活偏好的冲突。"红色经典"由于特定的制度因素面担当的角色,及其体现和塑造时代精神的能力,是一般意义的文学经典所难以比拟的。作为一种革命话语,它承载着历史叙述的重任,即以进步的历史观念理解过去、确证今天和明天。同时,作为一种文
学话语,它又容纳并造就了几代人的生活想象、青春熟情和成长希望。因此,"红色经典"有着其它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从某种意义�1�7�1�7 讲,"红色经典"的改编所引起的复杂反应,与它的这种历史价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当下社会生活中人们多元复杂的文化心理。对"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的分析、改编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它在当代的意义与局限的思考,都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红色经典"。一、"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的最真实的记录。自建国至上世纪70年代末,可以说是一个道德理想的追求与盲目的崇拜交织、浪漫的激情与残酷的斗争纠结、真诚与虚伪同在、主人翁意识的高扬与人性泯灭的现实共存的年代。产生于这一时期的"红色经典",在现代性不断激进化的历史进程中,"既是一面镜子,更是历史最内在的躁动不安的那种精神和情绪。"在那个剧烈的变革时期,在那个猛然发生的历史断裂过程中,它始终扮演了"一种推波助澜的角色。"①正确
理解"红色经典"的概念,将有助于我们客观的评价这些作品的历史价值。需要强调的是。"红色经典"并不是硬把一个政治概念嫁接到一个艺术概念上去。就其称谓而言,"红色经典"具有"红色"和"经典"的二重性,既表达了对这类作品艺术价值的评判--经典,也说明了这类作品题材的共通性和自身的特殊性--红色,从而以示一般运用"经典"二字概括作品 2 高度的区别:或者说它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经典"中的特殊个性--"红色"。事实上,"红色经典"的"另类"个性还突出地表现在它不太强调某一部作
品的个体性"经典"资格,更看重的是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现象,以及这种独特现象中所有作品的群体性"红色"特征和所流露出来的包含着理想, 崇高、集体主义等�1�7�1�7蕴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一)精神遗传和文化记忆随着"红色经典"这一概念的出现,一些人对此提出质疑。但不管我们承认与否,"红色经典"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国人所起到的精神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红色经典"之所
以能够在当时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逐渐积淀成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当时特殊的时代、文化背景是密切相关的。1949-1976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深入人心,成为文艺界的方针指南,其二元对立结构的思维模式将敌我关系界定得泾渭分明,阶级斗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整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都"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特别是到了"文革"时期,阶级斗争意识更是被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红色经典正是借助了这种强大的�1�7�1�7�1�7治倾斜之力而得以在全国迅速传播一由于当时社会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性。"红色经典"从国家意识形态那里获取了强大的政治威力,借着这种政治威力的强大推动,它的内容长驱直入直接抵达受众。因此,"红色经典"由于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与国家意识形态成功共谋,正确地使用了恰当的传播技巧,其宣教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所以产生了相当理想的传播效果。在当时艰苦的时代环境和严峻的国际背景下,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经典作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征的文学道路.创作出了相当数量立足中国现实,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红日》<红岩》《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乎国事的民族传统和精神旨趣,塑造了一系列"兼有民族性、时代性、革命性的新时代的典型"②,强烈而集中地表达出了中华儿女投身水深火热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历史洪流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它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社会责任和使命意识的当代再现,也是自古以来崇尚英雄的民族审美观的集体展现:它是民族的文化生产、积累,选择与承传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传与文化记忆。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在面对人戍该怎么办的提问时,回答道:"人应该躲避痛苦,寻找快乐。"对快乐和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社会孜孜追求的终极目标和动力源泉。"红色经典"的作家们没有回避这一人类共通的命题,从时代的特定境况出发立足于现实主义的真实原则和浪漫主义的精神 3 气质,在书写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的中国人民打破了枷锁,实现民族和个人解放,建设新社会,追求幸福生活这一充满血与火的奋斗历程中,探索和展
�1�7�1�7�1�7了在一个特殊的国度和社会时期中,民族和个人是如何为生存和理想生活而寻找解放道路的,揭示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对幸福生活的深情向往,并为理想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它以一个时代集体创作的规模和气势在"经典"的天平上增加了关于生存、信念、集体奋斗和崇高品格的份量。红色经典中含蕴着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守理想,信念的执着以及英雄主义的悲壮和崇高其实也是人类和文学的基本诉求,在此意义上,只要文学活着,"红色经典"就不会被人遗忘。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红色经典"具有巨大的历史感,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在对革命历程的回忆和展现以及对新中国初期社会斗争和生活的描绘和揭示中,整体性地建构了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红色经典"独有的特性和反映时代的意义是
�1�7�1�7�1�7可替代的,它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讲述革命的起源神话,英雄传奇和终极承诺, 以此维系当代国人的大希望与大恐惧,证明当代现实的合理性,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讲述与阅读实践建构国人在这革命所建立的新秩序中的主体意识。随着那个时代的远去,"红色经典"不但没有因此而失去魅力,反而越发显出它的独特价值。它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求生存、求解放的伟大斗争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表现了中华儿女为了建立理想社会制度而敢于牺牲的崇高品质。这是一个民族站立起来的精神之本。这样一种精神品质,在那个时代表现到了极致, 因而在这些作品中也表现到了极致。所谓"红色",就是指流贯在作品中的这种精神气质,这是中华儿女的鲜血所凝铸的精神雕像。"红色经典"虽然是反映历史的,虽然是写实的,但充满了真诚的理想和激情,充满了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从而高于现实,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品质。可以说,没有"红色经典"的存在.在共和国的文学史上, 将会缺少很多曾经的苦难与激愤,曾经的热情与豪迈,曾经的感动与迷人。更重要的是,缺少了"红色经典"的存在,共和国的文学史画卷,将是一个缺少以艺术形象记载中华民族百年风云的部分,是一部不完整的"断代" 史。(二)"红色经典"的成因分析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批文学作品为何能够为当时的读者所接受,成为当时几亿国人共同的精神食粮何以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如此巨大的魅力和影响它究竟是凭借什么成为"红色经典"或许我们可以在' 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作品中的政治冈素、作品所弘扬的精神因素、作品的传奇因素以及受众阅读需求的因素这几个方面找到答案。创作"红色经典"的作家有着绝大多数时期的作家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十七年作家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亲历者,他们都有丰厚的生活积累和独俱的生活体验。如孙犁亲历了冀中军民在抗El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英勇奋战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罗广斌、杨益言亲历了"渣滓洞一、"白公馆"的非人生活,是幸存者和见证人;粱斌亲历或耳闻目睹了"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林海雪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