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二)结合语句,理解词义。
(三)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认清“塘、迎、龟、裳、鼓”的`字形。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
1.部首。
、羊、扌、辶、石、支。
2.熟字。
火、柳、电、党、王、白、豆。
(二)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1)出示学法: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②根据汉字的特点分析字形。
③看看生字在课文什么词中?想想词的意思。
④组词。
(2)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3组看拼音读生字。
(2)指3组不看拼音读生字。
(3)指名打乱次序读。
(4)分析字形,老师重点指导。
塘:共13笔,第8笔的横右边要出头,第10笔的竖要上下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里边的“ ”不要多写一撇。
与“柳”字的右半边不同。
龟:共7笔,下半部不要写成“电”。
裳:共 14笔,下部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要写成“攵”。
(5)说词义。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
捕食:捉取食物。
碧绿:青绿色。
(三)巩固生字。
1.把下面的字换一部分,变成本课生字。
糖()伙()堂()2.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欢迎(y0ng y6ng)衣裳(sh1ng shang)捕捉(b( p()一群(qu6n q*n)(四)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写生字、读课文。
2、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二)结合语句,理解词义。
(三)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认清塘、迎、龟、裳、鼓的字形。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
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1.《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第34课,本课以童话的形式,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小蝌蚪变成小青蛙过程中,身体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变化。
通过课文当中小蝌蚪和其他动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学会互相帮助。
2.本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有效地识记生字、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进行相关内容的扩展阅读及说话训练。
学生分析:依据教师平日的教学及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总结出学生具有如下的学习特征:1.在6─7岁的年龄段中,孩子能较好的接受直观、形象以及贴近于他们生活实际的知识。
2.在学习中,学生对创新识字、自主阅读、表演、想象,说话拓展等语文学习活动较感兴趣。
设计思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设计情境,注重双向互动,在找中说,说中创,演中悟,悟中编。
以学生喜欢的童话形式为主线,以小蝌蚪的寻人启事为载体,以帮助小蝌蚪找妈的爱心活动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5.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师(神秘地):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师(出示课件:寻人启事,小蝌蚪摆着尾巴,配音)寻人启事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快乐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小蝌蚪20xx年3月16日(1)(拟人化的寻人启事,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唤醒孩子们的责任心。
这种导入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会写“两”字,读准多音字“教”。
2.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能借助表示动作的词了解课文内容。
3.能借助图画按顺序说清楚小青蛙成长的变化过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2.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研究感知青蛙的变化。
3.教学难点:弄清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4教学准备课件、贴图、研究单5.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谜语:有一种小动物呀,身体圆圆尾巴细,身穿黑衣裳,水里生来水里长,长大变成小青蛙。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小蝌蚪)2.小蝌蚪从一出生就没见过自己的妈妈,十分着急,自己的妈妈长什么样子?不知道。
妈妈在哪里?干什么去了?也不知道。
老师知道咱们二2班的同学可聪明了,你们愿意帮助小蝌蚪一起找一找妈妈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大声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儿童喜欢猜谜语的特点,我引用了小蝌蚪的谜语,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使学生在谜语中认识蝌蚪的特点,还起到导入课题的作用。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1.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学生提问)答案就藏在课文里呢,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课文,把不熟悉的生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注意把字音读准。
任务单一: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认识生字。
(提醒学生遇到不会读的字先拼拼音,解决不了再讨教同学、老师。
)4)思考:小蝌蚪找妈妈一共找了几次?分别找到了谁?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来。
1.学生根据朗读提示自由读课文。
2.交流问题1)小蝌蚪一共找了几回妈妈?(三次)2)小蝌蚪分别找到了谁?(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出示“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学生认读生字“阿、姨、龟”。
小蝌蚪找妈妈课程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1、小蝌蚪找妈妈课程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首谜语想让你们猜一猜!(课件出示第一首:绿衣裳,白肚皮,鼓着大眼睛,白天呱呱叫,夜里忙捉虫)这是什么?生:青蛙!师:还有一首,再猜一猜!(课件出示另一首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猜猜是什么?生:小蝌蚪!(课件出示青蛙、蝌蚪图)师: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生: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长大了就成了青蛙师:可他们长相相差的太大了,小蝌蚪怎么找自己的妈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师正音)师: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开151页,今天的课文前面的都不一样,那就是没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助,咱们怎么把生字读准呢?(指名回答)生:可以/可以看后面的生字表/可以看图猜一猜(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师: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课文,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的,注意把字音读准。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用笔圈出生字宝宝,和他们认识认识,多叫它们几声!(生划出生字自学)师:请看大屏幕,生字宝宝和它们的朋友们手拉手出来了!(课件出示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一教大家,你会读哪一个就教哪一个,其他的小朋友当当啄木鸟,读的对你们就点点头,并跟着读一遍;读错了就摆摆手,再一起教一教,好吗?(指名读,正音)师:这么多同学都想当小老师啊,那我们就一起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叫它们两声!(生齐读)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再考考大家!看,生字宝宝单独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生:认识!师:好!同桌俩赶快互相检查检查!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和我们的生字交上朋友了,我们一起再和它们打打招呼吧!(生齐读生字)师:同学们这么聪明,小蝌蚪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可小蝌蚪说了,要读准它带来的生字宝宝才行哦!(小蝌蚪游啊游,它想和你交朋友师出示蝌蚪型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再齐读)三、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师:(课件出示图一和第一自然段)小蝌蚪和同学们交上朋友可开心了,大家看,它们长什么样?自己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划上波浪线,再读一读。
《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说课稿
《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说课稿《《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说课稿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
会写“有、在”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初步了解从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
2、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应围绕读书、识字的重点,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与积极思考,努力发现结合起来。
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原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揭题。
(二)、图文对照,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借助图画,初读课文,自学不认识的字。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感悟小蝌蚪的变化及找妈妈的艰辛。
1、读课文,看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2、再读课文,想想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3、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四)、指导写字。
、1、认读“条、变”。
2、指导写字。
3、生独立写字,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34、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变—青蛙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已经不见了《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本课抓住两条主线教学,思路清晰。
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
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
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一等奖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一等奖1、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情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1)按照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3)字形的教学: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或是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大家帮忙的?(4)我说你做:师说脑袋生指着脑袋师说甩着生做动作(可以用手表示)蹲着、肚皮、鼓着、短了(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如果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情况,集体纠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单的文字吗?生说,也就是故事的大概内容。
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1、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学过程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二、讲读理解第三段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
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小蝌蚪找妈妈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小蝌蚪找妈妈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1.教学目标: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告诉学生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②:会认8个生字,会写6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用“快活"练习说话。
③: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④: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文字美及语文学习的乐趣。
2.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难点: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部分课文会背诵。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情感。
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师生谈话导入1.猜谜语。
2.谈话引入。
3.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齐读两遍。
教师活动:1.猜谜语。
①小黑鱼,圆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2.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
今天我们就起随着《小蝌蚪》来认识这只可爱的小蝌蚪吧!3.指令:读课题。
(记忆性学习)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猜谜语,交流汇报。
通过思考谜语的特点,得出答案,对小蝌蚪和青蛙有了初步的认识。
预设谜底:(小蝌蚪)(青蛙)2.组织语言说说小蝌蚪和青蛙不同之处在哪里?3.全班齐读课题。
活动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中华语言文化的特点。
让学生观察小蝌蚪和小青蛙有什么不同之处,并自己组织语言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小蝌蚪和青蛙有了初步的认识,又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为单元口语交际目标打下基础。
环节二:引导看图1.观察图片,归纳总结。
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3.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教师活动:1.提问:小朋友自己观察:小蝌蚪在什么地方?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一等奖
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一等奖1、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或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
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你知道它是谁吗?(学生猜谜,开展讨论)2.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借助小组互助学习,达到初读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
4.巩固识字,找朋友。
阝辶女丁扌支夷可页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五、学写生字培养习惯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
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
3.教师范写。
(课文中没有口或带口字旁的字)4.学生描写、临写。
第二课时一、导入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小蝌蚪找妈妈》。
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对蝌蚪成长过程的认识以及亲情教育的渗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叙述顺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关爱大自然,尊重生命,同时培养孩子对亲情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
难点:对课文叙述顺序的把握,以及对蝌蚪成长过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蝌蚪的成长过程。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生字词,并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2)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讲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关注蝌蚪成长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2. 生字词:池塘、荷叶、青蛙、妈妈等。
3. 课文叙述顺序:小蝌蚪出生→小蝌蚪找妈妈→找到妈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画出小蝌蚪成长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语文素养。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关爱大自然的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提高阅读能力。
《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说课稿小学语文
《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说课稿小学语文1、《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说课稿小学语文一、说教材《小蝌蚪找妈妈》是小学语文长春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板块的课文,主要讲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课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成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涵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成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和心理,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保护青蛙。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成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词语,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青蛙成长过程的掌握,以激趣导入、以读悟情、以情促说、以演促思的方式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基于以上理念,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阐述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激趣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我首先播放课件,一段有声有色的动画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
在学生说了很多有关蝌蚪的信息后,我抓住蝌蚪的外形,出示课文的第一段话,引导孩子去理解,去感悟。
紧接着巧妙导入新课: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
这样精心设计,目的是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第二、以读悟情读出感情是朗读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须先悟出“情”。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学生能够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续写或改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借助智能教学平台,学生进行在线学习、交流和评价,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小蝌蚪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体会小蝌蚪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读写结合法:通过阅读课文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小蝌蚪在水中游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呢?"引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一等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7课《小蝌蚪找妈妈》。
本课主要讲述了小蝌蚪孵化出来后,在青蛙妈妈的指导下,经历生长发育,最终找到妈妈的过程。
通过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池塘、妈妈”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蝌蚪的可爱和青蛙妈妈的关爱。
3. 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知道青蛙的生长发育特点。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文文本、练习本、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道:“同学们,你们看看图片中的小蝌蚪,它们在干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妈妈的。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认读生字词,解答疑难问题。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特点。
5.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纸制作小蝌蚪找妈妈的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蝌蚪找妈妈1. 孵化出来2. 找妈妈3. 生长发育4. 找到妈妈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画一画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17小蝌蚪找妈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它们都找到谁? 结果怎么样?
第2页
我会读:
蝌蚪池甩 食迎阿姨 哪龟披肚 向灰前那
第3页
“你们妈妈四条腿,宽 嘴巴。到那边去找 吧!”
“我们妈妈在哪 里?”
第4页
“我不是你们妈妈。 你们妈妈头顶上有 两只大眼睛,披着 绿衣服,捉起虫来 顶呱呱。你们到那 边去找吧!”
“妈妈,妈 妈!”
第5页
“妈妈,妈妈!”
“好孩子,你们 已经是青蛙了, 快跳上来吧!”
第6页
你喜欢这群小蝌蚪 吗?为何?
第7页
照样子,说一说.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 鱼捕食.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 条腿在水里游.
____看见______ _在________.
第8页
板书设计:
找Hale Waihona Puke 小蝌蚪妈妈(青蛙)
(变)
大脑袋 长出后腿 四条腿 宽嘴巴
黑身子 长出前腿 绿衣裳 白肚皮
长尾巴 尾巴变短 不见 鼓眼睛 第9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的敏感性;3. 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资源:1.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书(或PPT);2. 画板、粉笔、绘图纸、彩笔等。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有关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们猜测故事内容,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故事讲授(10分钟):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重点介绍小蝌蚪如何通过询问不同的动物找到了妈妈。
3. 绘制思维导图(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绘制一个思维导图,将故事情节以及小蝌蚪遇到的动物和他们给出的回答都列在导图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清故事线索。
4. 小组合作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问题,讨论小蝌蚪可以怎样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启发或提示。
5. 小组展示和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办法,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分享。
6. 分角色朗读(10分钟):将故事分成几个片段,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故事,体验角色的感受和情感。
7. 创作绘画(15分钟):学生根据故事中的场景自由创作,可以利用彩笔、绘图纸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8.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故事情节,让学生展开思考,回答问题:“小蝌蚪是如何最终找到妈妈的?”“你在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是否合作共享、尊重他人;2. 教师评估学生的思维导图是否完整、清晰,是否能够准确表达故事情节;3. 观察学生在角色朗读中是否能够通过语音表达出角色的感受和情感;4. 学生的绘画作品是否创新、富有想象力,并能够表达出对故事的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故事讲述、思维导图绘制、小组合作讨论、朗读表演等多种活动中,积极参与、思维开拓、合作共享,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省一等奖】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知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德育目标:懂得遇事要主动探索的道理,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弄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法与学法:师:图文结合,朗读感知法。
生:看图,读文,思考,朗读。
教学准备:课文六幅插图课件,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快快乐乐水中游!大家猜猜它是谁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课题,生齐读)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作记号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生自由练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三、朗读感知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生回答,师板书:小蝌蚪)(2)指名朗读第一段。
(3)思考:小蝌蚪长什么样把描写小蝌蚪的句子画出来。
(4)指导朗读,你觉得小蝌蚪可爱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重读“大大、黑灰色、长长、快活”这几个词语。
)(5)齐读第一自然段。
(6)小结学法:看图,读文,思考,朗读。
2、用刚才的学法学第二段,出示第二幅图(1)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2)指名朗读第二段。
(3)小蝌蚪有什么变化(生回答,师板书长出了后退)(4)指导朗读:小蝌蚪----着急,鲤鱼阿姨----亲切,热情。
(5)分角色朗读。
(6)表演理解“迎”。
3、采用上面的学习方法,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出示第三幅图(1)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板书:长出前腿)(2)分角色朗读。
(3)表演理解“追”。
4、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四、五段,出示图片(1)思考:小蝌蚪身体上又有什么变化它找到妈妈了吗它的妈妈长什么样(板书:尾巴变短)(2)说说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并仿照书上说几个“碧绿的…,雪白的…”这样的短语。
(3)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
(5)小蝌蚪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小蝌蚪这时候会对妈妈说什么呢用一句话表达此时小蝌蚪的心情。
《小蝌蚪找妈妈》获奖【一等奖教案】1 【一等奖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也可将小蝌蚪带进课堂。
也可用录像进行直观教学。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小蝌蚪找妈妈 一等奖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词语。
3.把生字放回原文,在语境中识字。
4.认读生字并组词。
识记生字环节,教师要注意利用课件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制作汉字部件,进行拼字游戏、扩展词汇。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
上注意指导以下几
个重点词语。
1.通
第( 一 )课时
总课时
二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教”。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具学具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课文中小动物的图片、头饰;查找介绍青蛙及其他小动物成长的资料。
2.学生对比观察图片,认识蝌蚪和青蛙。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
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读准字音。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引导学生在读中识记、理解生字。
(1)边读课文边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教学步骤
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设计意图
一、识字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三、图文结合,感悟快乐(用时:9分钟)
四、巩固生字,指导认读(用时:6分钟)
1.导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她在哪儿。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找,好吗?(板书课题)
录像理解“甩着”“快活”“游来游去”
小蝌蚪找妈妈一等奖 【完整版】
《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1.通过观察小蝌蚪(或查阅
有关小蝌蚪的知识),你
又发现了什么
2.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
题。
1.学生观看课件。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几遍(要读充分)
3.思考问题
4.学生齐读课题。
此处提前布
置的预习体
现了两个任
务:一个是读
书,另一个是
读“自然”这
本大书。
旨在
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和好
奇心,鼓励孩
子多接触大
自然,多了解
课外知识,进
而爱小动物,
爱大自然。
二、初读课文,简述梗概。
1.范读课文,学生标出自然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图画,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
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采用记偏旁、做动作和生活经验等方法识记本课生字,从汉字结构出发,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
2、过程与方法:采用分角色、评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读出文中小蝌蚪找妈妈时焦急的语气,并感知小蝌蚪逐渐变为青蛙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朗读感悟快乐学习中,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大部分性格活泼,好奇心强,一点小小的刺激就会激发欢乐,本课图文结合童话味浓,如果训练点得当,既能培养学生的说和读的技能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师:瞧,一只小蝌蚪游到我们班级,谁能来说说它长什么样?
生说
师:真是只讨人喜爱的小蝌蚪。
师:小蝌蚪的妈妈蹦到这,它又长什么样?
2、师:这对亲子长相为什么不一样?
生说
师:小蝌蚪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又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妈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识字
1、师:打开语文书151页,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有难度的词语借助大屏幕字词或是请教小伙伴把问题解决。
开始吧。
生朗读课文。
2、师:书放,我们开火车读词语,看看火车是否又快又稳。
生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3、去掉拼音多种形式识记词语
师:哪些事物是黑灰色?
生:猫的眼睛有时是黑灰色。
铅笔的笔芯······
师:你们的朋友灰太狼身上的皮毛就是黑灰色。
师:有礼貌的读一读阿姨。
师:做动作读读头顶。
师:文中有句话同时有披着和鼓着,谁来读读。
生读文。
屏幕出示。
师:这里的披是什么意思?
生说
师:看图片,春天来了,你能用披着说一句话吗?
生:春天来了……
师:老师披散着头发,这里的披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说
师:多有意思,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一样的意思呢!
4、师:小组内互查生字,如果有不会的同学请你用识字方法教教他。
反馈。
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群可爱的小蝌蚪。
5、师:文中的小蝌蚪要去寻找妈妈,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活动3【讲授】读文
1、师:小蝌蚪们十分感谢你们的帮忙,想邀请你来分段朗读课文,有谁想试试?
生分段朗读课文。
2、师:第一自然段把小蝌蚪的样子写得这样可爱,有谁还想读?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3、师:再来看看这段话,读一读,你喜欢哪段,为什么?
生说
师:你来试试怎样能读出它的尾巴长长的?
生朗读,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说
师:谁还想读读。
生朗读。
师:其实这样叠加的词语让小蝌蚪的样子更加可爱。
生说
师:你就是一只开心的小蝌蚪,用你的朗读把你的喜悦读出来好吗?
生读文。
师:你是只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的小蝌蚪。
师:小朋友们,作者抓住了小蝌蚪的脑袋,身体和尾巴这样清楚的顺序写出了小蝌蚪的可爱呢,这样句子我们应该把它填完整,我们试试。
出示填空。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得很幸福,但它们多想找到自己的妈妈呀。
于是,它们游啊游,踏上了寻找妈妈的旅途。
它们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要求:边读课文边用横线画出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请一名同学在屏幕上批画。
批画的学生读句子。
师:他找到的答案对吗?我们通过短片再来了解下小蝌蚪身体的变化。
(播放视频)
师:这回想想,他批画的对吗?
生:对。
师:,谁能把小蝌蚪身体变化的贴图按照正确顺序排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身体的变化?(阶梯的黑板贴图)
师:我注意到你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说得清楚明了,谁还能这样说说。
师:就这样,小组两个人再试着说一说。
4、师:小蝌蚪在旅途中都遇到了谁?
生:鲤鱼阿姨和乌龟。
师:当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和小鲤鱼在一起亲昵的时候,他们
会想些什么?
生说
师:是呀,自己的妈妈在身边就能和妈妈一起捉害虫呢,多开心呀!于是,小蝌蚪看见鲤鱼阿姨就迎上去打听妈妈的消息,迎上去是什么
意思?
生说
师:是怎样跑过来呢?请看(黑板书写甲骨文并解释:它的左边像
行走在路上的脚,右边两个人面对面的相遇,像是在握手拥抱,这个字就是迎。
)
师:老师是鲤鱼阿姨,有哪只小蝌蚪做迎上去的动作,迫不及待地打听妈妈的消息?
生做动作读话语,师:动作这么快,看来是着急想知道妈妈的消息呢!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你离开妈妈几天会怎么样?
师:对呀,小蝌蚪从出生到现在还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该有多着急,你来读读你的心情。
生读文,师:我注意到小问号,语气上扬了。
你日日夜夜都期盼着早日和妈妈团聚,谁还想读?
生读文,你快速的语气让大家知道了你多么急切地想知道妈妈的消息。
师:你们一群想念妈妈的小蝌蚪赶紧游到鲤鱼阿姨旁边,大声着急的问——引读。
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你们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鲤鱼阿姨?
生:温柔。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说
师:那请你这条温柔的鲤鱼阿姨再来告诉它们妈妈的消息。
生朗读。
师:你们想不想演一演呀,两人一小组可以加上动作自由发挥。
生表演,学生评价:我觉得XX把自己当成了小蝌蚪,声音细细的,甜甜的。
师:没错,当我们把自己当成成文中的人物,变换声音你就能把朗读读得有滋有味。
过渡:小蝌蚪告别了鲤鱼阿姨,继续向前游,遇到了在水中悠闲漫步的乌龟又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活动4【活动】书写
1、师:看看要书写的两个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左上包右下的半包围结构。
师:如何写好“有”字?认真看,(播放视频)
再来看看“在”字,对应“有”字,书写时候有什么不一样?书写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横长短不一样。
“师:在下面扁一些,上面横要短这样的字才四平八稳。
2、学生书空描红评价。
有下面的撇变成竖,头抬肩平脚放地。
师:可爱的小蝌蚪为了见到自己的妈妈从不放弃,相信你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生字写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