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战国秦汉考古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一、导言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认同。

该大纲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夏商周时期a.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b.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礼乐文化;c. 古代科技发展和农耕文化。

2. 春秋战国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兼并战争;b. 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兴起;c. 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形成。

3. 秦汉时期a. 统一秦朝的兴起和秦始皇的治理;b. 西汉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c. 东汉末年的动乱和三国时期的形成。

4. 魏晋南北朝时期a.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和社会转型;b. 佛教的兴起和传播;c. 文化艺术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

5. 隋唐时期a. 隋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b. 唐朝的疆域扩展和政治制度;c. 唐代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

6. 宋元明清时期a. 宋代的政治制度和科技进步;b. 元代的统治和文化交流;c.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历史资料和重要事件;2. 运用讲授、讨论、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3.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4. 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提供个别辅导和课外拓展资源。

五、教学评价1.采用定期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评价,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3.鼓励学生进行展示性评价,展示自己对中国古代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参考文献1. 《中国历史大辞典》2. 《中国通史》3.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书》七、结语通过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的实施,我们将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史大纲

中国古代史大纲

中国古代史大纲《中国古代史(先秦至清)》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先秦、秦汉部分)第一章原始社会(4学时)第一节原始社会研究的范围及其分期●考古学分期●社会发展史分期●体质人类学分期●民族学分期●地质学分期第二节从原始群到氏族制一、旧石器时代早期●元谋人、蓝田人及其它发现●北京人及其文化●金牛山人二、旧石器时代中期●大荔人、许家窑人、马坝人、长阳人及其它发现●丁村人及其文化三、旧石器时代晚期●河套人、柳江人、资阳人及其它发现●山顶洞人及其文化四、“夏娃”理论及其学术争论第三节氏族公社的繁荣、解体与早期文明的起源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与农业的起源●南庄头、仙人洞、吊桶环诸遗址二、新石器文化的分区研究●黄河流域:磁山—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齐家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宝墩文化●其它地区:红山文化昙石山文化石峡文化三、我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及其多元性第四节有关历史起源的传说和神话●女娲●盘古●太古无君●知母不知父●有巢●燧人●伏羲●神农●黄帝●炎帝与蚩尤●少昊与太昊●尧、舜、禹禅让●大同小康第二章奴隶社会(6学时)第一节夏(约2070—1600 B.C.)一、大禹治水●河流与文明、洪水、尽力乎沟洫二、国家的发生●传子制与甘之战●九州与贡法●禹刑●九鼎●铜兵●夏时三、夷夏之争●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四、夏文化问题●历史上的夏代●夏族活动的区域●二里头文化第二节商(约1600—1046 B.C.)一、商族的兴起与灭夏建国●玄鸟生商●相土与王亥●汤放桀●殷人屡迁●盘庚迁殷二、商代的考古发现●郑州等地的早商文化●殷墟发掘●甲骨文与甲骨学●三星堆遗址与长江流域古文化三、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与商业●百姓●大家●小人●众人和仆妾四、政治制度●内服和外服●刑名从商●王作三师●诸方国五、武丁与纣王●高宗复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六、文化艺术●文献典册●天文历法●科学技术●雕塑乐舞●鬼神崇拜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开端(14学时)第一节西周(1046—771 B.C.)一、周王朝的建立●周族的兴起●周原●牧野之战●周公东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政治制度●封建采邑●宗法制●等级制●官制●兵制●刑罚●制礼作乐●敬天保民三、社会经济状况●爰田制●井田制●贡助彻●工商食官四、周王朝的兴衰●成康之治●昭王南征●厉王专利与共和行政●宣王中兴●幽王失国第二节春秋(770—477 B.C.)一、大国争霸●平王东迁与周室衰微●郑庄小霸●尊王攘夷●齐桓公与管仲●宋襄公图霸●晋文公与城濮之战●秦霸西戎●晋楚之争●楚庄王问鼎●弭兵之会●吴越代兴二、社会变革●农业的进步●土地制度的变化●赋税改革●公室与私家之争●礼崩乐坏●礼、刑、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第三节战国(476—221B C.)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器与牛耕●水利灌溉工程●工商业与都市●个体农民二、七雄并立到天下归一●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并立●变法图强●李悝●吴起●商鞅●其他各国的变法运动●魏国霸业●桂陵之战●徐州相王●合纵连横●齐秦称帝●楚齐衰落●远交近攻●长平之战●吕不韦与秦王政●秦并六国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官僚制●编户齐民与布衣卿相●军队与将相分职四、周代文化●对天命鬼神的怀疑●民本思想●孔子与私学●六经●诸子百家●史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第四章秦汉(16学时)第一节秦(221—207 B.C.)一、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活动●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分封制的废除和郡县制的普遍施行●《秦律》●“使黔首自实田”和户籍制度●兵制●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销兵器●迁富豪●坏城郭●决通川防●修驰道●直道●五尺道●巡行郡县●整齐制度●文字●货币●度量衡●北伐匈奴●长城●开发岭南●灵渠●南海三郡●戍边●秦统一的历史意义二、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秦代的暴政●租赋力役的征发●严酷的刑罚●大兴土木和战争的消耗●焚书坑儒●秦二世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项羽与刘邦●巨鹿之战●秦亡●“约法三章”●楚汉战争●汉胜楚败的原因●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第二节西汉(206 B.C.—A.D.24)一、西汉初年的制度与政策●黄老思想与无为而治●重农抑商●赋税制度●《九章律》●贵粟政策与“马复令”●文景之治二、汉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异姓王与同姓王●郡国并行制●《治安策》和《削藩策》●七国之乱●《推恩令》与《附益法》三、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铁器与牛耕●代田法●水利的兴修●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换●商人与经商哲学●城市●对外贸易●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奴婢●“编户齐民”四、汉武帝加强专制统治●中朝●刺史●严刑峻法●加强中央军力●任子与赀选制●太学与博士弟子●郡学●察举●独尊儒术●总一盐铁●统一货币●均输与平准●算缗和告缗五、民族关系●匈奴●白登之围●汉匈战争●昭君出塞●西域●张骞出使●丝绸之路●解忧和冯寮●使者校尉与西域都护府●越族●东瓯●闽越和南越●羌族●西南夷●护乌桓校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六、西汉中后期的社会问题●铁官徒与流民起义●“沉命法”与“轮台罪己诏”●昭宣中兴●盐铁会议●限田限奴婢之议●再受命●王莽篡位与改制七、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吕母起义●绿林起义●舂陵军●昆阳之战●更始政权●新莽覆灭●赤眉起义●铜马起义●刘秀北上●东汉建立●统一全国第三节东汉(A.D.25—189)一、加强封建专制政体●谶纬●“退功臣进文吏”●尚书台●刺史权力的加强●兵制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具的改进●水利兴修●南方的发展●《汜胜之书》●《四民月令》●解放奴婢●精兵简政●赐民公用●“光武中兴”●度田事件●门阀与地主庄园●土地兼并●水排●火井煮盐●纺织●造纸术●瓷器●商业与都市●国际贸易三、民族关系●匈奴●南匈奴●北匈奴及其西迁●西域诸国●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羌族●汉羌战争●乌桓●鲜卑●扶余●挹娄●高句丽●西南夷●《白狼歌》四、东汉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及腐朽统治●窦宪专权●邓太后执政●梁翼跋扈●宦官专权●官僚士大夫集团●清议与党锢●窦氏灭族●桓、灵的腐朽统治●西邸卖官●导引钱五、黄巾大起义●东汉中后期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张角与太平道●《太平清领书》●三大主力战场●豪强势力的扩张●黑山黄巾●青徐黄巾●五斗米道●张鲁政权●黄巾起义的特点与意义第四节秦汉文化一、哲学、经学、宗教●陆贾和《新语》●董仲舒及其思想●今文经与古文经●刘歆与古文经博士●许慎与《说文解字》●郑学●王充与《论衡》●佛教的传入●白马寺译经二、史学、文学和艺术●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汉纪》●《吴越春秋》●《越绝书》●散文●汉赋●乐府●《古诗十九首》●绘画和雕塑●乐舞和角抵三、科学技术●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张衡●《太初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神农本草经》●造纸术与蔡伦教学大纲(魏晋—清代部分)第五章魏晋南北朝(1—5周)第一节三国(190--280年)一、三国鼎立的形成董卓之乱和封建割据势力的混战,曹操统一中原,赤壁之战和魏、蜀、吴三国鼎立。

历史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历史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历史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历史文化课程旨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其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发展和演变。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广阔历史视野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二、课程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文化特点- 秦汉、唐宋元等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明清两代的政治、社会变革及文化繁荣2. 世界历史-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 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 美洲大陆的探索和殖民3. 近现代历史- 中国晚清时期的改革与革命-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对全球历史的影响-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4. 文化传承与多元文化-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多元文化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小组活动、研究项目等。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在评估方面,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还应重视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采用论文、研究报告等综合性评估方式。

四、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为了支持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应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实地考察,或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座谈。

参考书目应涵盖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相关著作,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指导其运用多种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

五、课程评估与改进本课程的评估应定期进行,并及时跟进课程教学的改进与优化。

教师应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与教学团队进行讨论,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还应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以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发展。

六、其他事项本课程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教学计划应由各校根据本大纲制定,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政策和要求。

中国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中国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学科,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和其他考古证据的发掘和研究,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和变迁。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传统的国家,其考古学研究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中国考古学概论的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简介中国考古学概论是一门为本科考古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

同时,本课程还将介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遗址和文物,以及相关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清晰的认识,理解考古学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考古学研究技能。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考古学研究成果。

三、课程内容1. 考古学的定义和基本理论:介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让学生了解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现代,介绍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学派。

3. 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介绍考古学的实地调查、发掘和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考古学的实践过程和技术手段。

4. 中国古代遗址和文物: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介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考古遗址和文物,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5. 考古学研究的成果和问题:介绍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考古学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考古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学术态度。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等。

考古学战国秦汉考古

考古学战国秦汉考古

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一、战国秦汉考古的特点1.“历史时代”:文字大量用于文献记载和史书的大量出现;简牍、帛书大量出现,成为重要的考古材料;2.进入到考古学上的铁器时代:铁器在生产领域取代了铜器和石器,铁器和畜力(牛马)犁耕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3 .在社会经济方面,冶铁技术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青铜器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主要作用,漆器制作技术崛起,陶瓷业也获得相应发展;4、城市和商业发展迅速,金属铸币开始出现;5、墓葬形式除流行三代以来的竖穴土坑木椁墓以外,新出现横穴的砖石墓和崖墓,玉衣随葬代替以前的用鼎制度。

二、战国文化(一)燕下都遗址1.位于河北易县城东南。

2.该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约4000米,东西长约8000米。

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城是主体,西城是军事性的附郭。

宫殿区出土有高达74.5厘米的青铜铺首及兽面纹半瓦当、陶排水管道等。

3.“人头墩”的发现:燕下都遗址城南2.5公里处,有14个高约10米、直径达几十米的圆形夯土墩台,其中均埋葬着大量人头骨,(2000余个)距今约有两千多年。

(可能是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大胜时从战场带回的齐军首级。

)(二)邯郸赵城遗址1、位于河北省邯郸市。

2、由位于西南的宫城(习称赵王城)及东北的郭城组成。

宫城包括东、西、北3座小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达505万平方米。

西城中部偏南的龙台,南北长296米,东西宽265米,现高19米,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夯土台基。

郭城为居民区,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800米,东西宽约3200米,城内发现有冶铁、制陶等手工作坊遗址。

(三)楚都纪南城1.东周时期楚国郢都遗址,因在纪山之南,俗称纪南城,从公元前689年到前278年一直为楚国都城。

位于荆州古城(江陵)以北5公里处。

2、纪南城是战国七雄之都保存最为完整者,被史学界誉为不可多得的“完璧”,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3、纪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450米,南北宽3588米,城垣保存完好,高出地面3.9—7.6米,城墙底宽30—40米,墙外有城濠,城墙上有城门。

6.战国秦汉考古

6.战国秦汉考古

6.战国秦汉PART1社会*战国秦汉考古的特点1.进入历史时期,文字大量用于历史记载和史书的出现。

简牍和帛书的大量出现,为考古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2.进入考古学上的铁器时代,冶铁技术出现,并被广泛应用,在生产领域取代铜器和石器,成为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3.从春秋到战国秦汉,社会形态处于重大转变时期,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制社会。

4.从纷争走向统一。

战国时期,由于地域不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文化有很大差异。

直到秦灭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差异逐渐被消除。

经过汉代的磨合,至晚到西汉中晚期,形成融合统一的汉文化和汉民族。

5.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的空前活跃。

水利工程技术、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农业耕作和施肥技术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各类手工技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尤其是瓷器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思想空前活跃,百家争鸣。

6.城市和商业快速发展,金属铸币普遍出现。

7.墓葬形式方面,除三代流行以来传统的竖穴土坑墓以外,新出现了砖室墓和崖墓。

汉代,玉衣随葬替代了用鼎制度。

*战国时期铁器冶炼的发展及应用:1.冶铁技术:块炼铁继续使用,生铁冶炼技术得到推广并进一步提高;块炼铁渗碳成钢和铸铁柔化处理工艺广泛应用;展性铸铁(介于生铁和钢之间)在农业手工业应用广泛2.冶铁遗址: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除陶范、石范外,还使用金属范(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铸件规格统一,便于计量安装更换);使用烘范窑,铸造前先烘范(减少成品中气泡砂眼,保证质量);在兵器铸造中已开始使用淬火工艺3.铁器类型:战国铁器已经进入当时生产日用及军事各方面,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农业生产/手工业/日用/兵器/刑具及杂器)【战国时期铁器以工具为主,特别是农业生产工具及手工工具----是铁器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小型日用器的种类齐全——铁器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国冶铁技术的出现和早期铁器的发现1夏商时期有铁器出现但非常少,铁器真正的大量出现和普及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课程编号:051009英文名称: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学时学分:180/8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开设学期:1-2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从远古至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尤其是炎黄以来中华民族5千年历史的基本演进,阐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规律,其历史时段跨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主要内容包括每个历史时期或朝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重要制度、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等。

教学大纲:导言(2课时)一、祖国优良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

二、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和学习祖国历史的意义。

三、教学原则及注意事项。

第一章先秦时期 (28课时)第一节原始社会(8课时)一、从原始群到氏族制(2课时)旧石器时代初期: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及其文化(重点),金牛山人;旧石器时代中期:大荔人、许家窑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及其文化。

二、氏族公社及其繁荣 (2课时)旧石器时代晚期:河套人、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及其文化(重点)。

沙苑文化遗址、磁山裴李岗文化遗址及其他发现;仰韶文化的发现,分布及类型(重点);河姆渡文化(重点)。

三、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2课时)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重点、难点);齐家文化及其他发现。

四、有关历史起源的传说和神话(2课时)女娲、盘古,太古无君、知母不知父;有巢氏、燧人氏、伏羲、神农;黄帝、炎帝与蚩尤,少昊与太昊;尧、舜、禹禅让、大同小康(重点、难点)。

第二节奴隶社会(20课时)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2课时)大禹治水河流与文明、洪水、“尽力乎沟洫”;国家的形成传子制与甘之战、九州与贡法、禹刑、九鼎(难点);夷夏之争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文化问题历史上的夏代,夏族活动的地区,二里头文化(难点)。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4课时)商族的兴起和灭夏建国玄鸟生商,相土与王亥,汤放桀,盘庚迁殷(重点、难点);商代的考古发现郑州等地的旱商文化,甲骨文与甲骨学(重点、难点);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农业和畜牧,手工业和商业,百姓,小人,众人,仆妾。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100018课程英文名称:Ancient History of Chinese学分:4学时:64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开课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学单位: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修读学期:第1学期一、教学任务中国古代史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

通过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为后续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独立起源,和在一百多万年里尤其是最近的数千年里从事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轨迹。

对中国古代社会上起远古,下讫清朝(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和认识,并掌握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社会形态的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历朝历代的主要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成就、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等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分析中国古代史的能力,使他们具备能够适应中学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适应从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文职工作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1.专业知识:对中国古代社会上起远古,下讫清朝(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和认识,并掌握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社会形态的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历朝历代的主要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成就、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等内容。

2.专业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科学地、系统地阐述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历史过程,揭示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能够运用《史记》等古代历史文化典籍,深化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学习和研究。

3.综合能力:养成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提高历史地、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导言1.教学内容:历史,中国古代史,传统史学与现代史学,史学方法。

2.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和线索;传统史学与现代史学的关系;了解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战国秦汉考古:第二章2三、战国、秦时期的宫殿

战国秦汉考古:第二章2三、战国、秦时期的宫殿

2
1
3


1.秦咸阳宫第一号宫殿遗址
位于咸阳市窑店乡牛羊村北塬上。未发掘前形状像
一个大封土堆,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

宫殿的台基是一座高出地面6米、深5 米的大型夯土台基,从清理后的夯土台的情况看, 当时在台子上应该有三层建筑,建筑的年 代是在秦迁都咸阳以后,使用年代一直到 秦代。
第三层
一号宫殿内的遗迹
一号宫殿遗迹

号 宫 殿 内 的 遗 迹
2.咸阳宫第三号建筑遗址及壁画 建筑的年代比一号宫殿稍晚,被焚毁。 台基东西约117米,南北宽60米,总面积约 7020米。这个遗址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些 残存的壁画。 回廊的东西壁均有壁画,部分已经脱落,

现存东壁第五间的仪仗图、东壁第九间和西壁第七 间树叶图、西壁第六间的殿堂建筑图。 壁画的颜料以矿物质为主,颜色种类有朱砂、 石绿、石青、石黄、赭石等。
第二层 第一层
台下第一层是在南、北、西三面依台壁修建 的回廊。第二层比第一层要高出0.96米左右, 房间都分布在台基的南北两侧,一共 有7间,北 侧2间,南侧5间。
第三层台面中央是这座宫殿的主体殿堂。 平面近方形,东西13.4米,南北12米,面积为 160.8平方米。
一 号 宫 殿 内 的 遗 迹


空心砖:少量为素面,多为花纹砖。长多 在1米以上,宽多为长的三分之一,厚一般 为宽的二分之一弱。模制。
长120CM, 宽39.8CM
长115CM, 宽36CM, 厚14.5CM
咸阳3号 宫殿遗址 空心砖铺 的台阶

弯 头
陶 圈
地 漏




使用半瓦当的国家有燕、齐、周。 使用圆瓦当的国家是赵。 半、圆瓦当都使用的国家是秦和楚。

《中国民族史》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史》教学大纲
考古学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各民族的起源。
试从考古资料与传说资料分析中国远古时的族群或部落集团。
传说时代各部落集团间的关系。
第二章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夏民族的出现(夏商周时期)
计划课时:6学时
主要内容: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夏商周三族的融合、认同与华夏民族雏形的形成;夏商周时期各民族群体。
基本要求:(1)了解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的概况;了解夏商周时期各民族群体及其与夏商周的关系。(2)熟悉夏商周三代国家制度的因革与发展,夏商周三代开拓华夏民族的共同地域,华夏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3)掌握华夏民族的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华夏民族的认同感的形成。深入探讨民族形成理论与华夏民族的形成。
基本要求:(1)了解各民族的起源、发展、兴盛、衰亡的历史;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了解各民族的分布、迁徙、文化变迁。(2)熟悉各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的发展变化;熟悉民族关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熟悉中央王朝的主要民族政策以及管理民族地区的制度举措和机构设置。(3)掌握各民族的冲突、迁徙、变革与交融;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理论;·中华民族的融合与重组的历史进程。
简述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理论要点。
学习中国民族史的意义。
第一章中华民族的起源(传说时代)
计划课时:4学时
主要内容:中华民族起源的本土特点和多元特点;中华民族起源的时代;神话传说资料反映的各部落集团及其早期活动,各部落集团之间的关系;考古学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各民族的起源等。
基本要求:(1)了解中华民族起源的特点。(2)熟悉神话传说资料反映的各部落集团及其早期活动,各部落集团之间的关系。(3)掌握氏族、部落发展为民族的理论。
《中国民族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民族史》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考古学概论》是为历史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科学地、系统地讲述中国考古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历程。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考古学定义和基本内容,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框架、整体结构体系和发展线索,加深对中国考古学的科学性和方法论理解。

并能够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分析和运用考古材料,运用考古成果研究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授考古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内容等,使学生了解到考古学并非历史学的分支,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历史学的工具,而是一门与之并列的独立学科。

通过对考古简史,考古学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及考古界的重大发现等方面的阐释,使学生能够掌握考古工作和考古研究的方法,运用考古资料为历史研究去服务。

(四)教学时数每周4学时,共72学时。

(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播放教学录像,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参观,配合学院的考古实习安排课程内容。

二、本文第一章导论教学要点:考古学和考古学文化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命名方法以及考古学独特的手段和方法论,考古学与其它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关系。

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考古学的几个基本定义(2学时)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学科定位和考古学的局限性。

第二节考古学的学科体系(4学时)考古学的四大分支体系:时代性、对象性、技术方法性、国别地域性第三节考古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2学时)考古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考古学史教学要点: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考古学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古代金石学、近代考古学和现当代考古学,以及各个阶段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重点掌握中国近代考古学产生的环境和根本原因,探讨其机构和实践渊源。

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欧洲古物学的发展(2学时)欧洲古物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3_1 秦代墓葬

《秦汉考古概述》课件:3_1 秦代墓葬
• 《汉书》中记载:“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 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 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后汉书》载: “寝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 皇陵园内的寝殿、便殿规模宏阔,寝殿内应当与 汉代一样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陵园内发现的 飤官遗址,是掌管寝园祭祀供应膳食的处所。而 且和汉代一样,每日都要为寝殿上食及荐新物, 并有专人理被枕,像对待活人一样照料始皇灵魂 的日常生活。
3.建筑遗址 • 新发现的城垣内的地面
建筑遗址根据调查和钻 探情况获知,秦始皇陵 园内外城垣内的建筑遗 址主要分布为四区:一 是内外城垣上的门阙基 址及城垣四个转角处的 角楼建筑基址;二是位 于内城南区封土北侧的 寝殿建筑基址;三是位 于内城北区西半部的便 殿建筑基址;四是位于 内外城西垣之间稍偏北 部地区的寺园吏舍遗址。
• 所谓飤官,就是掌管宫廷饮食的官吏,是秦代九卿之一奉 常的属官。“丽山飤官”就是丽山园的食官,掌管陵寝祭 祀的膳食之事,供应始皇陵的祭品。他们如同侍奉活着的 皇帝一样,负责每天四次皇帝灵魂享用及祭祀活动的膳食。 “六厨”、“八厨”反映了陵园供厨数量的众多,膳食供 应规模巨大,供厨内服务人员一定很多。
•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端北侧。 两坑相距25米。坑的形制平面 呈“凹”字形,面积约520米。
坑的结构复杂,三号坑是军队 的指挥部(古名军幕)。
• 秦俑坑出土的战车模型和骑兵、步兵俑。 通过对一、二、三号兵马俑坑的试掘及发 掘,已出土木质战车二十辆,拉车的陶马 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二十九匹,各类武士 俑四百余件,青铜兵器万余件。估计三个 俑坑内当有战车一百三十余辆,拉车的陶 马五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一百三十余辆, 拉车的陶马五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一百一 十六匹,车兵、骑兵和步兵俑近七件。车、 马俑的大小,高矮和真的相似,车、马、 俑的排列也完全仿照当时军阵的编列,是 秦国军队的形象记录。为我们研究秦国军 事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国文化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及各类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扎实全面的文史知识,培育人文素养与文化精神,奠定专业学习的基础。

本课程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系统地梳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演进路径、发展形态与重要问题,并以阅读抄写元典、分析史料、专题讨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等为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把握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明了当代文化变革的渊源,加深理解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先综述后专题的形式阐述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与变迁过程,学习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整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重要阶段与发展规律,要求掌握:“文化”的基本概念与四个层次,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及其对中国文化多样性和延续性的作用,中国文化演进的经济背景、社会组织与制度变革,中华民族冲突与融合的历史以及中外两次文化交锋;二是专题介绍中国文化史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及其对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中国古代宗教发展历程以及儒、释、道三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汉字、文学成就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各个艺术门类、整体风貌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古代科技的成果、- 1 -影响以及发展特点,中国古代的社会风尚与生活习俗;三是探讨中国文化面临的困境与现代转型。

二、课程目标中国文化史是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文化史的基本内容与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加深专业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一)熟悉中国文化演进的基本路径与主要内容,自觉养成民族文化自豪感;(二)掌握文化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思考、分析中国文化诸事项;(三)能够通过对具体区域文化演进的分析,掌握文化史的微观与宏观问题;(四)能够贯通历史与现实,了解当代文化发展状况与未来趋势。

中国通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通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通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古代史第一编史前史(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第一章原始群第一节猿人时期一、我国发现的猿人化石及其意义二、猿人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第二节古人时期一、我国发现的古人化石二、古人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第三节有关原始群的传说第二章母系氏族公社第一节母系氏族公社的确立一、我国发现的新人化石二、氏族制的确立第二节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一、星罗棋布的母系氏族公社遗址二、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三、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第三章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第一节父权制的确立一、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三、父权制的确立第二节私有制、阶级及国家的出现一、私有制的出现二、阶级的出现三、国家的形式第二编古代史(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1840年)第一章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第一节夏朝的兴亡一、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国家机器二、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第二节夏文化的探索一、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二、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第二章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第一节商朝的建立和发展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二、商朝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第二节商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及商朝的灭亡一、商代的经济和文化二、商朝的灭亡第三章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第一节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一、周族的兴起二、周朝的建立第二节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机器一、分封制二、宗法制三、国野制(乡遂制)四、官制、刑罚、军队第三节西周时期的经济一、井田制二、农业三、手工业四、商业第四节西周的衰亡一、西周中后期的社会矛盾二、国人暴动三、西周的灭亡第四章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第一节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一、王室衰微二、大国争霸第二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第三节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一、三桓与鲁公室的斗争二、田氏代齐三、三家分晋第五章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第一节各国的变法运动和封建集权政治的形成一、魏国的李悝变法二、楚国的吴起变法三、秦国的商鞅变法四、其他各国的改革五、封建集权政治的形成第二节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农业的发展二、手工业的发展三、商业的繁荣第三节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一、魏国独霸中原时期二、秦、齐对峙时期三、秦、赵大战时期四、秦统一六国时期第四节西周、秦秋、战国文化一、文化典籍二、诸子百家三、文学四、科学技术第六章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7年)第一节秦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二、巩固统一的措施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第二节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二、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三、秦王朝的灭亡第七章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第一节西汉初年的统治制度和政策一、“汉承秦制”二、西汉初年的统治政策三、加强中央集权第二节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一、改革政治体制二、强化军队三、改革财政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三节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四节西汉中后期的社会问题与王莽改制一、西汉中后期的社会问题二、王莽改制第五节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一、起义情况二、新莽王朝的覆灭第八章东汉(公元25—220年)第一节东汉王朝的建立及东汉初期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一、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二、东汉初期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第二节加强封建专制体制一、“退功臣,进文吏”二、“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加强监察制四、集军权于中央第三节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四节外戚宦官的专权与党锢之祸一、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二、党锢之祸第五节黄巾大起义一、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二、黄巾大起义的特点和历史意义第六节两汉的文化一、经学、宗教、哲学二、文学艺术三、史学四、科学技术第九章三国(公元220—265年)第一节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形成的原因二、军阀混战的经过第二节三国政治一、曹魏政治二、蜀汉政治三、孙吴政治第三节三国经济一、曹魏的屯田制度二、蜀汉经济三、孙吴经济第十章西晋(公元265—316年)第一节西晋的政治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全国二、西晋的政治第二节西晋的经济一、西晋占田制推行的原因二、占田制的内容三、占田制的意义第三节西晋末年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与西晋的灭亡一、西晋末年各族人民反抗斗争发生的原因二、西晋末年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经过第十一章东晋十六国(317—420年)第一节淝水战前北方各族建立的割据政权一、汉、前赵、后赵兴亡二、冉魏兴亡三、前燕兴亡四、前凉兴亡五、前秦兴亡第二节东晋前朝的政治与淝水之战一“三定江南”与“王与马,共天下”二、祖逖北伐三、东晋前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四、淝水之战第三节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一、后秦、大夏与西秦兴亡二、后燕、西燕、北燕与南燕兴亡三、后凉、南凉、西凉与北凉兴亡第四节东晋后期的政治与经济一、侨置与土断二、东晋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三、孙恩、卢循起义第十二章南北朝(420—589年)第一节南朝政权的更替一、刘宋兴亡(420—479年)二、南齐兴亡(479—502年)三、萧梁兴亡(502—557年)四、陈朝兴亡(557—589年)五、南朝地主阶级内部的政治变动第二节北朝政权的更替一、北魏兴亡二、东魏、北齐兴亡三、西魏、北周兴亡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哲学与宗教二、史学三、文学艺术四、科学技术第十三章隋朝(581—618年)第一节隋朝的政治与经济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三、隋文帝评价四、隋炀帝其人及其评价第二节隋末农民大起义一、隋末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原因二、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三、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第十四章唐朝(618—907)第一节唐前期的政治与经济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二、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三、玄武门之变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五、武则天与“武周革命”六、唐玄宗与开元之治第二节唐后期的政治经济一、安史之乱二、藩镇割据与反割据的斗争三、两税法四、社会经济的发展五、宦官与朝官之争六、牛李党争第三节唐朝的民族关系一、唐与突厥的关系二、唐与西域各族的关系三、唐与吐蕃的关系四、唐与南诏的关系五、唐与渤海的关系第四节唐朝的对外关系一、与朝鲜半岛三国的关系二、与日本的关系三、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四、与中亚西亚和欧洲诸国的关系第五节唐末农民大起义一、唐末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原因二、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三、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第十五章五代十国及隋唐五代文化第一节五代十国(907—960年)一、五代更替二、十国兴亡第二节隋唐五代文化一、宗教与哲学二、文学艺术三、史学四、科学技术第十六章宋辽夏金(960年—1279年)第一节北宋前期的政治和社会矛盾一、北宋建国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二、北宋内外矛盾的发展第二节北宋中后期的政治一、王安石变法二、北宋末年的黑暗统治和农民起义第三节北宋的社会经济一、农业的发展和客户地位的提高二、手工业的进步和工匠地位的变化三、商业的繁荣第四节辽、夏的兴衰一、辽二、西夏三、大理第五节南宋、金的和战及社会经济一、女真的兴起和建国三、南宋的建立与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四、南宋与金的和战五、南宋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六、金朝的经济和各族反抗斗争第六节两宋时期的中外交往一、两宋海外贸易的发展二、宋朝和朝鲜的交往三、宋朝与日本密切的交流四、中国与其他各国的交往第七节宋辽夏金时期的文化一、哲学思想二、史学三、文学艺术第十七章元朝(1271年-1368年)第一节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一、蒙古的崛起及建国二、蒙古灭夏、金的战争三、蒙古的三次西征四、元朝的建立和灭宋战争第二节元代的政治一、汉化政策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二、双重民族政策三、平定诸王叛乱四、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五、元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第三节元代的经济一、农业生产和赋役制度二、手工业生产三、商业的发展四、海运的利用和大运河的疏浚第四节元末农民大起义一、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二、红巾军大起义三、朱元璋起义和建明灭元第五节元朝的文化一、哲学与宗教二、史学三、文学与艺术四、科学技术第十八章明朝(1368年-1644年)第一节明前期的政治和经济一、明初皇权的高度膨胀二、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二节明中后期的政治与与张居正改革一、明中叶社会矛盾的加剧二、明中叶的农民起义三、张居正的改革第三节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二、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三、万历时工商业者反矿税监的斗争第四节明朝的边疆管理和民族关系一、蒙古地区二、畏兀族地区三、乌斯藏地区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五、满族第五节明代的对外交往一、郑和七下西洋二、华侨对南洋经济开发的贡献三、抗倭斗争五、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第六节明末农民大起义一、明朝末年社会矛盾的激化二、明末农民大起义三、农民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的覆灭四、农民战争的失败及其意义第七节明朝时期的文化一、哲学思想二、文学、艺术及大型典籍三、科学技术第十九章清朝(1644年—1840年)第一节清代前期的政治一、清初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二、清代中央和地方的组织机构三、军制和刑法三、文字狱第二节清朝统一形势的加强一、平定“三藩”之乱二、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对台湾的统一三、粉碎准部上层的叛乱四、土尔扈特蒙古回归五、对西藏管理的加强六、“改土归流”七、镇压大小和卓木及张格尔的叛乱第三节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恢复生产的措施和“摊丁入亩”二、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清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四、手工业工人的反抗斗争第四节清代中叶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二、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五节清代的中外交流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一、清代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二、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三、清朝与西方的贸易及冲突第六节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文化一、哲学思想二、考据学三、史学四、清代官修大型图书五、文学、艺术六、科技中国近代史导言第一节中国近代史一中国近代史的范畴二中国近代化过程三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第二节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一中国近代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二开拓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局面三中国近代史研究方法的改进第三节相关史料的查阅与使用一建国以来出版的近代史资料丛刊(书)二学习中国近代史常用工具书三中国近代史涉及的纪年法第一章抵抗侵略与学习西方第一节18世纪中国的由盛而衰一、18世纪的盛世中国二、盛世中的隐患第二节西方入侵前奏与中国闭关锁国一、西方资本主义到中国寻找什么二、中国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三、关于中国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讨论第三节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行一、鸦片的输入与中国的禁烟二、两次鸦片战争三、中日甲午战争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第四节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一、中国政府的反侵略政策二、军队的反抗三、民众自发地抗击侵略者的斗争第五节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四个跃进”一、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二、物质技术的学习三、政治制度的借鉴四、思想文化的探寻第二章革命与改良第一节太平天国农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一、农民起义的社会原因二、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三、定都南京与军事上的全盛四、太平天国建设政策的推行五、内讧与农民斗争的失败第二节改革政治的维新运动与“新政”一、早期维新派及其主张二、改良政治的维新变法运动三、慈禧太后的戊戌政变四、戊戌维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三节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一、晚清革命的中坚与社会基础二、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三、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四、从民主政治到权威政治第三章中国人的民主追求与制度创新第一节民主与制度一、民主二、推行民主制的先决条件三、制度第二节中国人初识民主一、中国古代的民主概念二、.近代中国人认识的民主第三节“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实践一、立宪派与君主立宪二、革命派的民主革命第四节新理论的探索与追求一、社会失范二、新的理论探索与追求三、新文化运动中的理论创新第四章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消长第一节近代中国社会传统经济的根本特征一、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二、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节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破败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自然经济的分解二、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继续保持三、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的统治,加速了农村经济的破产四、人口压力及灾荒对农业经济的抑制第三节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一、自然经济与近代农业商品化二、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发展三、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的特点第四节中国人为农业现代化做出的努力一、中国农业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近代农业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三、中国农业对外在因素的反应和利用第五节中国近代农民与土地一、近代中国社会土地状况二、太平天国制定的土地纲领三、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第五章艰难曲折的工业化历程与科技的命运第一节坚船利炮威逼下的中国工业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军事工业二、“自强”必先“求富”的民用工业第二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一、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二、艰难曲折的发展三、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第三节阶级力量的变化与新增长一、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特点三、中国的产业工人阶级第四节近代科技与方法的引进一、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变二、近代科技与方法的引进与应用三、近代中国的科学救国四、建立中国科学技术新体制的探索第五节近代中国科技体系的形成一、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学制的实行二、兴办学堂的热潮三、编印新式教科书四、派遣留学生热潮五、大量科技期刊的出现.第六章近代中国的新式教育第一节新学与学堂的兴起一、近代中国人对科举制的态度二、废科举与兴学堂第二节士大夫的角色转换一、近代士人变化的动因二、士阶层的角色转换第七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动第一节传中国统的生活画面一、清代社会生活—衣二、清代社会生活—食三、清代社会生活—住四、清代社会生活—行第二节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一、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双重影响二、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三、到城市谋生活的农民四、最早接受西方影响的群体五、城市商业的发展六、旧礼教秩序的崩溃第三节平民生活的水准一、近代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二、近代中国工人、城市平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现代史第一章五四运动与皖系军阀的衰亡第一节五四运动前夜的中国一、皖系军阀的统治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入第二节五四爱国运动一、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的失败二、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各地的响应三、五四运动的胜利第三节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二、关于社会改造和国家出路的论争三、新文学革命的丰硕成果第四节军阀混战与直系军阀统治的建立一、华盛顿会议与列强的卷土重来二、直皖战争和皖系政权的垮台三、直奉战争和奉军败退出关四、直系军阀的反动统治五、国民经济的衰退和人民生活的恶化第二章国共两党的建立与合作的酝酿第一节护法运动与中国国民党的组成一、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护法运动二、中国国民党的组成三、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二、新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第三节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早期农民运动一、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二、早期农民运动第四节国共合作的酝酿一、孙中山致力改组国民党二、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方针的制定三、二十年代科学与人生观关系问题的论争第三章国民革命与北洋军阀的溃败第一节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勃兴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二、国民革命的勃兴三、全国政局的演变四、国民党内部的分化与中共的对策21第二节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一、五卅运动与全国革命高潮的掀起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建立三、军阀各派势力的演变与反奉倒段运动四、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五、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与妥协第三节北伐战争一、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三、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四、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第四节国民革命的失败一、列强的干涉与革命阵营的分裂二、四一二政变与革命的局部失败三、武汉地区革命运动的继续高涨四、七一五政变与大革命的失败第四章内战与危机第一节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确立与加强一、宁汉合流与国民党各派的纷争二、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的政治体制三、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和封建法西斯制度四、南京政府建立初期的对外政策五、国统区中间政派争取民主的斗争六、国民党统治下的财政经济状况第二节中共的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二、土地革命斗争的深入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和建设四、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长征的胜利22第三节日本入侵与局部抗战一、九一八事变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二、一二八事变与淞沪抗战三、伪满洲国的成立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四、日本扩大侵略与抗日反蒋斗争第四节危机的加深与新局面出现一、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二、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与合作的酝酿三、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绥远抗战四、西安事变和全国联合抗日局面的基本形成第五节三十年代文化思想界的论争一、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二、中国本位文化和全盘西化的论争三、左翼文艺运动及其两个口号的争论第五章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全民族奋起抗战一、抗日战争的爆发二、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三、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积极作战四、中日谈判的破裂与近卫第一次声明五、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和敌后战场的开辟六、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国际援华活动第二节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一、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与国民党的倒退二、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三、敌后战场的巩固与扩大四、摩擦与反摩擦斗争五、宪政运动的开展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23第三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一、珍珠港事件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二、中国战区的设立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三、日本的“治安强化”、“清乡”和细菌战四、解放区军民克服困难坚持抗战五、制止顽固派的反共叫嚣和武力威胁第四节战略反攻和最后胜利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二、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的反攻三、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四、豫湘桂战役及结果五、史迪威事件和美国对华政策的逆转六、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人民民主运动的增长七、代表不同中国命运的两个大会八、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第六章两种中国命运的决战第一节内战独裁与和平民主的抉择一、战后时局与国共两党的方针二、重庆谈判和停战谈判三、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成就四、国统区反内战运动的兴起五、国民党加紧内战部署与中共的准备第二节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一、全面内战的爆发二、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三、“制宪国大”的召开与国共关系的彻底破裂四、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及失败五、国统区的危机与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第三节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一、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24三、中共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四、国民党的“戡乱总动员”和“行宪国大”的召开五、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第四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战略决战二、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全面崩溃三、将革命进行到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52627。

春秋战国秦汉史料概要

春秋战国秦汉史料概要

一、春秋史料一、文献史料:(一)《春秋》以及其三部解经之作,《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二)《史记》(三)《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四)《论语》《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

《论语》乃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语录体,是流传下来的语录体的汇编。

(五)《诗经》《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六)《礼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又叫《小戴礼记》。

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七)《尚书》《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但是清华简证明传世的《尚书》为伪书。

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成书于战国时期。

(八)《易经》(九)《吕氏春秋》这是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会集宾客综合各家学说汇编而成,准备作为完成统一和新创王朝的指导思想的。

书中保存有阴阳五行家、法家、农家、道家、兵家等各派学说的资料,(十)《晏子春秋》(十一)《管子》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

《管子》是战国时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

[1]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

中国历史大纲

中国历史大纲

《历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历史开课单位:基础部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计划学时:32 学分数: 4课程代码:0301033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先修课程:考核性质考查适用专业:五年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五年制历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具有传承人类文化成果、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

初中历史课程是传授历史学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普及历史常识是课程的基本任务,基础性和综合性是其基本的特点。

在学校教育中,历史课程不仅以其知识的综合性为其他课程的饿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以其思想性和人文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17、18世纪,许多教育先驱者都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对提高人的基本素养的价值。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强调指出:“熟悉历史是整个人生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终身的眼目。

二、课程教学目标五年制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在基础历史学习的基础上,一是向学生传授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基本了解与掌握中外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进行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培养五年制学生提高其懂史、思考、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为学好各专业的其他课程,为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历史基础的一门理论实践指导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原始社会【教学目的】了解原始社会使学生掌握原始社会的劳动生产和婚俗文化【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不同时期的代表猿人名称难点是不同时期的代表猿人名称【教学内容】第一节原始人类一、猿人代表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二、先民的传说炎帝和黄帝第二节氏族公社一、氏族公社的形成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二、尧舜大禹的禅让制【教学建议】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第二章奴隶社会【教学目的】了解奴隶社会的发展背景使学生了解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努力社会的社会制度难点是井田制【教学内容】第一节夏商周一、王朝的更替夏商周二、武王伐纣西周的简历和井田制第二节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诸侯争霸春秋五霸二、经济的发展水利和手工业、商业【教学建议】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第三章战国秦汉【教学目的】了解战国秦汉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封建的形成掌握秦汉的建立【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秦的统一战争难点是汉武帝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内容】第一节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二、统一措施经济文化军事思想政治第二节汉武帝一、文景之治三十税一轻徭薄赋二、汉武帝大一统政治思想经济【教学建议】建议采用板书法、提问法、讨论法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教学目的】魏晋南北朝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秦汉考古》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战国秦汉考古课程英文名称:archaeology on the Warring States, Qin and Han Dynasties 总学时:68~72学分:4学分壹课程的性质及任务秦汉考古上接商周考古,下接魏晋考古,其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帝国时代的最前一段历史,也即以往所讲的中国封建社会奠基时期的历史,对于揭示中国古代社会从王国时代演进到帝国时代的历史脉络以及汉代之后中国古代历史的走向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学习该段考古,不仅仅是补史证史,也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为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如生动直观的历史教材,教育大众,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发展大旅游经济等等。

贰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战国秦汉考古研究的意义;秦汉考古的时空范围与时期划分;秦汉考古的主要研究内容;秦汉考古的重要田野发掘及研究收获;秦汉考古的重要参考书籍。

叁课程的章节共分战国、秦代、西汉、东汉四大章,每章下又分别按历史梗概、城址、墓葬、手工业、农业、文化艺术等分别设置小节。

第一章战国考古(约20-22个学时)第一节战国时代的历史和分期战国指的是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之间的中国社会历史阶段。

这一期间诸侯割据、争雄,在周文化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列国自己的文化特征,表现在考古学文化面貌上则是明显的地区特点,按照战国七雄的分国区域,考古教学上也会国、分区叙述。

第二节列国城址和各国长城一、列国城址主要介绍了8个列国城、它们是秦栎阳城、东周王城、鲁国曲阜城、齐国临淄城、燕下都城、郑韩故城、赵国邯郸城、楚国纪南城。

最后,对这些城址提出了综述研究概况。

列国长城遗迹主要介绍了7个国家的长城遗迹,它们是齐、楚、魏、燕、赵、秦、中山长城。

长城的出现,是和军事战争密切相关的,秦汉长城正是在战国长城的原有基础上扩建起来的。

第三节列国墓葬一、墓葬的分区和断代墓葬的分区基本同于列国的分区,各个分区内的墓葬文化,既表现出了独立性,也存在一致的共性。

断代分期主要依靠的是墓葬形制的演变、器物组合特征、器形演变规律,并参照青铜铭文和钱币学的研究。

把战国墓葬分成早、中、晚三期。

二、墓葬分区研究以三晋两周地区墓葬的主体内容,它的青铜器和陶器分期很具有代表性。

秦墓的研究在关中是独树一帜。

另外还介绍了齐、鲁、燕国墓,中山国墓、曾侯乙墓、以及南方广泛分布的楚墓,最后对这些列国墓的特点进行了综述。

第四节战国时期的农业和工商业一、冶铁技术的发生及对农业的作用主要介绍了古代冶铁术的一般过程,我国冶铁术发生的时间、考古中的所见的东周铁器及铁器在农业生产、军事上的作用。

二、青铜手工业阐述了青铜武器制造为中央集权国家所控制。

器类有食器、酒器、水器、土器、兵器、车马器、农具、货币、玺印符节、质量衡器、铜镜及杂器。

随着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不仅青铜艺术有所发展,而且生活用的青铜器大量增加,传统的青铜瓦乐器衰退。

三、货币的演变和流通战国时期正是各国货币兴起和流通的时期,布币、圜钱、刀币是货币的三大类,楚国的铜贝(蚁鼻钱)别具一格。

按质地区分,货币又可分成、铜币、金币、银币。

四、漆器工业战国时期的漆器工艺比较发达,以楚地漆器最为典型。

木胎、竹胎、夹紵胎、皮胎均有,器类有日用器、兵器、车马路以及鼓、鹿、笭床、棺、镇墓兽等。

五、纺织业战国时期,在中国纺织史上是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六、金银器、玉器、琉璃器战国时期,发现的金银器,琉璃器不多,玉器则比较普遍。

七、度量衡各国度量衡不统一。

第五节战国时期文化和艺术考古主要介绍了战国时期的简牍、文字、玺印和帛画的发现情况。

这是社会发展表现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仅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也反映出百家争鸣的繁荣和约束。

第二章秦代考古[10-12个学时]第一节秦代历史概要秦国发展史:秦族、秦王国、秦帝国第二节秦都咸阳城本节主要介绍古文献记载的咸阳城概况和咸阳城的考古勘探发掘、研究成果。

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由栎阳迁都于此,至秦灭亡,共144年。

五十年代开始对咸阳故城进行了勘探及发掘,大致划定了故城的范围,对夯土建筑遗址的性质也作了一定的探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大城城郭是否存在?城门、城内的主要干道、住宅区、商业区等等问题,也急需搞清楚。

第三节秦始皇陵一秦始皇陵的修建沿革始皇于前246年即位即修陵,直前210年去世后,还有一年的复土工程,共修了38年。

这三十八年可分三段,始皇即位至统一六国(前206—前221)、秦统一至始皇去世(前220—前210)、前210—前209的复土工程。

二陵的封土、城垣及建筑基址文献记载封土高“五十丈”即115米,现存高76米。

陵墓周围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内城长135.5米,宽580米,内城中部由东向西,由北向南有两条隔墙、夹墙,把内城分成两个区域。

内城有六个城门。

外城南北长2165米,宽940米,四面各有一门。

建筑遗址分四区,一是门阙基址和角棱基址,二是封土北的寝陵基址,三是内城西北部的便殿基址,四是内外城之间的寺院吏舍。

三封土下的地宫地宫周围有宫墙,南北长460,宽392米,四面有门,封土中心有强烈汞异常反应。

四陪葬坑陪葬坑很多,可区分为兵马俑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铜车马坑。

五陪葬墓及修陵人员墓陪葬墓发掘的有上焦村陪葬墓群,另外在陵园内城的北区东中部和封区西北角也钻探出了墓葬。

修陵人员墓在陵西赵背户村。

六其他遗迹有石料加工场遗址、窑址、防洪堤遗址、鱼池遗址等,都和始皇陵修建有密切关系。

七对始皇陵的研究成果主要从陵园的方向、几道城墙、设计意图兵马俑坑发现的意义,陵的布局结构几方面进行了综述。

第四节秦代直道、驰道、长城及水利工程考古秦代建立前后,进行了很多巨大的工程,有的直接服务于军事目的,有的间接支持军事行动。

第五节秦代度量衡与手工业考古秦的货币主要是半两钱,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了度量衡。

秦代手工业,主要有冶铁、铸铜、髹漆、制车、制陶等。

第六节陕西以外秦代宫殿、墓葬考古陕西省境以外,除了甘肃、宁夏等地在统一之前已经属于秦的故地外发分布有秦的宫殿外,在河北、山东、辽宁沿海也建造了规模巨大的宫殿群。

除甘肃东部秦故地外,秦代墓葬在陕西以外的省份主要发现于四川、山西、甘肃、河南、湖北等,基本上均为秦人较早占据的区域。

第七节秦代简牍的发现与研究一、湖北云梦秦墓及秦简墓葬形制、葬具、葬式、随葬品、年代、墓主身份等。

它的发现对研究秦代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

尤其是秦律的发现,在法制史上是一件大事。

二、天水放马滩木牍?三、湖南龙山里耶古城及秦简第三章西汉考古第一节西汉历史概况西汉从前206年起至公元8年结束,在统一的环境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以汉武帝为界西汉历史可划分为三期,前期是汉高祖至文景时期,中期为武昭室时期,晚期从元帝至新莽时期。

第二节汉代城址与聚落考古一、都城长安城为了万世江山永传,刘邦建都长安,从此历高祖、惠帝、汉武帝三期才算修建完毕。

它的布局呈不规则形,主要是南、北城垣有曲折。

每面有三个城门,城内八街九陌、五大宫殿、城外的建章宫、上林苑环绕其外,南郊的明堂辟雍遗址位于安门南出的大道两旁。

城内还有九市和武库,长安在汉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

二、西汉的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很多,主要是县城,这种中小城市一方面沿用了战国旧有城址,另一方面在原址上扩建,三在聚落遗址上兴起。

三、汉代聚落遗址典型的有辽阳三道壕遗址和高邮邵家沟遗址,新疆的尼雅遗址,虽历经两汉,但遗物时代属汉以后时代。

内黄三杨庄第三节西汉帝陵与墓葬等级制度下的陵、墓一陵、墓的分区和分期西汉帝王陵位于京都长安,其它墓葬全国各地都有,但是按照墓葬内容、性质划分仍能分出几大区,如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南方江淮地区、西南地区、北方长城沿线区等。

分期主要是按照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及演变划分的,西汉大致分三期,即早、中、晚三期。

二西汉帝王陵这是墓葬中最高规格的墓,一般由城垣、坟丘、寝殿、便殿、庙、陪葬墓、陵邑等多方面组成。

西汉十一帝王陵,九陵在咸阳北塬上,二个在今西安市东南的原上。

三诸侯王、列侯墓(包括“黄肠题凑”墓)这是墓葬的第二个等级,仅次于帝王陵。

它一般具有“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的规格,就发现来讲,汉初这类大墓发现较多,以后逐渐少见,这应和汉初诸侯王的政治、经济权力有关系。

四中小型汉墓由于墓内没有具体表明墓主身份的东西,如果按二十等爵制划分出五大类亦未尝不可,但要和具体墓葬等级对应起来比较难,故按墓葬形制大小,参照随葬品内容,把它们归为第三个等级。

在统一级别下,分区叙述各地汉墓群的表现特征,以洛阳地区汉墓为中心内容,也介绍了关中、长沙、江陵、两广、山西、河西、临沂等地的汉墓。

第四节西汉的手工业考古一、从冶铁业开始冶铁遗址发现很多,共发现三十余处,二、铜器制造业的变化三、纺织业的进步四、漆器业的迅速发展五、制陶业的概况六、造船业?第五节汉代长城和烽燧遗址一、汉代长城遗址汉代利用旧有长城,修成了西起甘肃敦煌,东到辽东砀石,直线距离达6000公里的长城。

二、烽燧遗址主要在河套地区、敦煌地区、新疆地区、居延地区有发现,它是汉代边疆地区的防御设施。

第五节汉代的造船场遗址(?)造船厂遗址仅有广州一处(?)。

第六节西汉的农业主要介绍了农具资料的发现,牛耕的应用,耧播、粪田、水利灌溉等对农业的发展作用。

第七西汉的货币及度量衡西汉货币有两类,一是半两钱,二是五铢钱,后者是武帝元狩五年起铸造发行。

度量衡全国统一。

第八节西汉的文化艺术主要是简牍的使用和纸的发明,帛画、立体石雕、瓦当艺术等都是汉代艺术的瑰宝。

第四章东汉考古[14—18学时]第一节东汉的历史概况从光武帝始建国到献帝死结束,共196年。

历十三帝王,大致也可分成三期,早、中、晚。

第二节东汉城市一、东汉雒阳城东汉、魏晋雒阳城是一个,只不过增添去舍不同,故叙述东汉雒阳城时,附带讲一下魏晋洛阳城。

基本上作南北长方形。

宫殿位于城的北部,四面城垣除南垣被洛河冲毁不见外,其余保存较好,东垣三门,北垣二门,西垣三门,南垣文献记载四门,共12门。

城南有辟雍、明堂、太学遗址。

二、东汉中小城市基本上沿用西汉中小城市。

第三节东汉墓葬一、墓葬的分区、分期、分类分区,分期标准同于西汉,分类主要是依据建筑材料和内容差异,把墓葬又可分成土洞墓、砖室墓、壁画壁、画像石墓、画像砖墓等。

二、等级制度下的陵、墓主要叙述了洛阳附近的东汉帝王陵、诸侯王、列侯级别墓(二千石以上及豪强地主墓)和中小型汉墓。

标准同于西汉陵墓。

三、壁画墓发现不算太多,最早的壁画墓为西汉晚期东汉晚期的壁画墓以望都1、2号较重要。

壁画内容各种各样,车马出行、衙署、宅院、祥瑞、忠孝、宴饮、舞乐百戏,升仙驱邪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