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pt课件
胃肠道 系统
呕吐;腹痛; 饭后腹胀;肠鸣音异 腹胀;顽固便 常 秘;便秘
胃排空延迟;偶见肝功异常
泌尿生 殖系统 皮肤 毛发改变
凹陷性水肿
BUN 增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结石;血容 量减少性肾病
胎毛
15
神经性厌食诊断
• 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 轻15%以上,或BMI≤17.5; • 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 •至少有下列1项: • 常有病理性怕胖; •①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 • 可有HPG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 •②自我诱发呕吐; • 可有间歇性发作的暴饮暴食; •③自我引发排便; (此时只诊断为神经性厌食) • 症状至少已 3个月; •④过度运动; • 排出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 •⑤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
4
• 春节期间,家里为她做了许多她所喜爱 的菜肴和各种零食,但她仅吃白菜、萝 卜干和少量米饭,以及五味姜、话梅、 葵瓜子等,多食一点就呕吐。 • 体重由头年33公斤降至就诊时的 20公斤。 但精神甚好,每天上学不误。父母因见 其明显消瘦。多次带她到当地医院儿科 求治,经多次体检均未发现异常,转心 理科。
脉搏不规则、 弱、 缓慢; ECG:心动过缓,心律失常;Q-T 间 直立位血压变化明显; 期延长(危险的体征) 周围血管收缩、 肢体发 绀 点触痛;身材矮小/骨 X-线或骨扫描排除病理性骨折;骨 骼发育停止 密度测定法测定骨中无机物密度, 排除骨质减少或骨质疏松症
肌肉
无力、肌痛
肌肉消瘦
严重营养不良时,肌酶异常来自14生殖系 统性心理发育停 月经停止或月经不来 止;无性欲 潮;性发育停止或第 二性征减退;生育困 难;孕期和分娩期并 发症发生率高
低雌激素血症;LH、FSH 分泌呈青春期前型; 无卵泡发育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 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神经性厌食,自杀的危险性更高 • 与神经性厌食症交替出现; 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 • 排除神经系统器质病变所致
18
4、诊断
• 存在反复发作的暴食(至少在3个月之内每周有两次),每次都在短 时间内摄入大量的食物
• 持续存在进食的先占观念,对进食有强烈的欲望或冲动感
• 病人试图以自我引吐,导泻,间歇禁食,使用药物等手段以消除暴食 引起肥胖 • 存在认为自己太胖的自我知觉,对肥胖有强烈的恐惧
•
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 进行长期观察和预防复发
12
•
•
7、病程
• 慢性迁延性病程,缓解和复发呈周期性交替
• 常伴有持久存在的营养不良、消瘦,可能并发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物质滥用和依赖、 人格问题等 • 患病多年仍然可能康复
13
8、预后
•
•
营养、水电解质。
排除躯体疾病所致体重减轻,排除节食是精神障碍的继发的症状。
10
5、诊断
• 进食量明显低于常人 • 节食导致明显的体重减轻 • 异乎寻常的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 • 故意造成体重减轻 自我催吐、排便、过度运动、厌食剂和利尿剂 • 广泛的内分泌紊乱
11
6、治疗
• 保证营养,逐渐恢复体重 8~12周
• 流行病学
女性患病率为1%~3%,男性患病率约为女性的 1/10,平均起病年龄18~20岁
16
2、病因与发病机制
• • • • 生物学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
17
3、临床表现
频繁的不可控制的暴食 • 贪食行为一周至少出现两次,持续3个月以上;
• 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 除暴食引起发胖的顾虑。
18
4、诊断
• 存在反复发作的暴食(至少在3个月之内每周有两次),每次都在短 时间内摄入大量的食物
• 持续存在进食的先占观念,对进食有强烈的欲望或冲动感
• 病人试图以自我引吐,导泻,间歇禁食,使用药物等手段以消除暴食 引起肥胖 • 存在认为自己太胖的自我知觉,对肥胖有强烈的恐惧
•
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 进行长期观察和预防复发
12
•
•
7、病程
• 慢性迁延性病程,缓解和复发呈周期性交替
• 常伴有持久存在的营养不良、消瘦,可能并发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物质滥用和依赖、 人格问题等 • 患病多年仍然可能康复
13
8、预后
•
•
营养、水电解质。
排除躯体疾病所致体重减轻,排除节食是精神障碍的继发的症状。
10
5、诊断
• 进食量明显低于常人 • 节食导致明显的体重减轻 • 异乎寻常的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 • 故意造成体重减轻 自我催吐、排便、过度运动、厌食剂和利尿剂 • 广泛的内分泌紊乱
11
6、治疗
• 保证营养,逐渐恢复体重 8~12周
• 流行病学
女性患病率为1%~3%,男性患病率约为女性的 1/10,平均起病年龄18~20岁
16
2、病因与发病机制
• • • • 生物学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
17
3、临床表现
频繁的不可控制的暴食 • 贪食行为一周至少出现两次,持续3个月以上;
• 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 除暴食引起发胖的顾虑。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PPT课件
三、診 斷(2)
常有神經性厭食既往史,二者間隔數月至 數年不等;
發作性暴食至少每週2次,持續3個月; 排除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所致的暴食及
癲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礙繼發的暴 食。
四、鑒別診斷
神經性厭食:若已明顯診斷為神經性厭食;或 交替出現經常性厭食與間歇性暴食症狀者均應 診斷為AN。
Klein-levin 綜合症 週期性嗜睡貪食綜合征,持續數天不分晝夜
神經性厭食
臨床表現:
怕胖-減少攝入; 拒絕維持體重在最低的正常體重水準,體 重持續低於標準體重的85%
體重減輕常伴隨總的食物攝入量減少,也包排斥高能量 食物,以致極端限制飲食。
加速代謝;
病人通過清除(用自我誘發嘔吐或濫用瀉藥、利尿劑) 或過度鍛煉減輕體重。
神經性厭食 臨床表現:
體像障礙-對體像的歪曲認知 患者對身體的某些部位特別關注: 大腿、腰部、面頰部等。
流行病學
❖ 年輕女性BN的發病率是3%-6%,女性的終身患 病率為2%-4%
❖ 男性不超過1%,男性為女性的1/10 ❖ 平均起病年齡18-20歲
暴食的成因假說
25%的胖子患有經常地暴食發作, 大腦進食中樞的化學物質平衡失調 暴食不是意志力的問題。 男性身體形象
進食障礙不僅僅是女性的問題: 男性患者的精神動力學背景,可能是“理想自我”
常用的排泄行為有自我誘導嘔吐、過度運動、禁食, 濫用利尿劑、瀉藥、食欲抑制劑和加速機體代謝的藥 物如甲狀腺激素等。暴食行為通常發生在白天,發生 次數和暴食時間不等。
進食量非常大,喜歡進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且通常 進食不止一種食物。
秘密性是另一特徵,其行為常不被家人和朋友注意。 偷竊也較為常見,多偷食食物。
治療原則
精神护理学-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护理
治疗失眠主要包括消除病因、正确理解失眠 并坚持执行治疗计划。
认知疗 法
行为疗 法
药物治疗
•18
睡眠-觉醒规律障碍
1. 临床表现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反常。 部分患者睡眠时相延迟,常在凌晨入
睡,下午醒来;部分患者入睡时间变化不定,总睡眠时间也随入睡时
间的变化而长短不一;有患者可连续2~3天不入睡;有患者整个睡眠 时间提前,过于早睡和早醒。患者多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 活动效率下降。影响社会功能。
•23
睡行症
治疗要点
预防伤害
• 保证安全
药物治疗
• 减少发作
•24
第三节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患者的护理
护理程序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 三、护理措施
•26
护理评估
进食障碍的患者要重点注意生命体征、体重与身高年龄的比例、皮肤 、心血管系统以及引吐和服用利尿剂、泻药的情况。 对睡眠障碍患者要重点评估心理因素、药物史以及睡眠情况。
•27
护理评估
1. 主观资料 (1)认知活动 (2)情感活动 (3)意志行为
2. 客观资料
(1)躯体情况评估 (2)疾病认识评估 (3)社会心理状况 (4)既往情况 (5)治疗情况 (6)辅助检查
•28
护理诊断
1. 营养失调:低于/高于机体需要量 2. 睡眠型态紊乱 3. 体液过多 4. 疲乏 5. 焦虑 6. 身体意象紊乱 7. 恐惧 8. 家庭应对无效 9. 知识缺乏 10. 有感染的危险 11.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12. 个人应对无效 13. 绝望
。其中以入睡困难最多见。 长期失眠可导致情绪不稳、个性改变。
•16
失眠症
2. 诊断
(1)主诉是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 (2)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3)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4)睡眠质量的不满意引起患者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认知疗 法
行为疗 法
药物治疗
•18
睡眠-觉醒规律障碍
1. 临床表现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反常。 部分患者睡眠时相延迟,常在凌晨入
睡,下午醒来;部分患者入睡时间变化不定,总睡眠时间也随入睡时
间的变化而长短不一;有患者可连续2~3天不入睡;有患者整个睡眠 时间提前,过于早睡和早醒。患者多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 活动效率下降。影响社会功能。
•23
睡行症
治疗要点
预防伤害
• 保证安全
药物治疗
• 减少发作
•24
第三节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患者的护理
护理程序 一、护理评估
二、护理诊断 三、护理措施
•26
护理评估
进食障碍的患者要重点注意生命体征、体重与身高年龄的比例、皮肤 、心血管系统以及引吐和服用利尿剂、泻药的情况。 对睡眠障碍患者要重点评估心理因素、药物史以及睡眠情况。
•27
护理评估
1. 主观资料 (1)认知活动 (2)情感活动 (3)意志行为
2. 客观资料
(1)躯体情况评估 (2)疾病认识评估 (3)社会心理状况 (4)既往情况 (5)治疗情况 (6)辅助检查
•28
护理诊断
1. 营养失调:低于/高于机体需要量 2. 睡眠型态紊乱 3. 体液过多 4. 疲乏 5. 焦虑 6. 身体意象紊乱 7. 恐惧 8. 家庭应对无效 9. 知识缺乏 10. 有感染的危险 11.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12. 个人应对无效 13. 绝望
。其中以入睡困难最多见。 长期失眠可导致情绪不稳、个性改变。
•16
失眠症
2. 诊断
(1)主诉是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 (2)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3)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4)睡眠质量的不满意引起患者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碍ppt课件
ICD-10:
DSM-Ⅳ:强调造成对社交、职业
或其它社会功能的明显影响或削 弱 CCMD-3: 详尽
43
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指 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性功能 障碍。常见为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乐高 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 52.1 性欲减退 52.2 阳痿 52.3 阴冷 52.4 性乐高潮障碍 52.5 早泄 52.6 阴道痉挛 52.7 性交疼痛 52.9 其它或待分类性功能障碍
26
嗜睡症:诊断(CCMD-3)
[症状标准] • 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 • 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 • 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 长或睡眠中呼吸暂停 • 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猝倒症、 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醒前幻觉)
27
嗜睡症:诊断(CCMD-3)
[严重标准] 病人为此明显感到痛苦或 影响社会功能。 [病程标准]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 个月。 [排除标准]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 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 精神障碍的症状组成部分。
显的烦恼或人际关系困难 CCMD-3:
17
神经性呕吐:诊断标准 (CCMD-3)
自发的或故意诱发的反复发生于进食后的呕 吐,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 体重减轻不显著(不低于正常体重的80%) 可有害怕发胖或减轻体重的想法 这种呕吐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 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呕吐,癔症或神经症
18
神经性呕吐:诊断评价
28
嗜睡症:诊断评价
CCMD-2R:没有严重程度标准 ICD-10: DSM-Ⅳ: CCMD-3: 排除标准放置?
29
嗜睡症:治疗
中枢兴奋剂 SSRI 刺五加
DSM-Ⅳ:强调造成对社交、职业
或其它社会功能的明显影响或削 弱 CCMD-3: 详尽
43
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指 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性功能 障碍。常见为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乐高 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 52.1 性欲减退 52.2 阳痿 52.3 阴冷 52.4 性乐高潮障碍 52.5 早泄 52.6 阴道痉挛 52.7 性交疼痛 52.9 其它或待分类性功能障碍
26
嗜睡症:诊断(CCMD-3)
[症状标准] • 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 • 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 • 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 长或睡眠中呼吸暂停 • 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猝倒症、 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醒前幻觉)
27
嗜睡症:诊断(CCMD-3)
[严重标准] 病人为此明显感到痛苦或 影响社会功能。 [病程标准]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 个月。 [排除标准]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 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 精神障碍的症状组成部分。
显的烦恼或人际关系困难 CCMD-3:
17
神经性呕吐:诊断标准 (CCMD-3)
自发的或故意诱发的反复发生于进食后的呕 吐,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 体重减轻不显著(不低于正常体重的80%) 可有害怕发胖或减轻体重的想法 这种呕吐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 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呕吐,癔症或神经症
18
神经性呕吐:诊断评价
28
嗜睡症:诊断评价
CCMD-2R:没有严重程度标准 ICD-10: DSM-Ⅳ: CCMD-3: 排除标准放置?
29
嗜睡症:治疗
中枢兴奋剂 SSRI 刺五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PT课件
30
精神药物与心理治疗
抗抑郁药治疗贪食症有一定疗效,米帕明、去甲米帕明、 氟西汀能减少贪食症状,改善焦虑及抑郁心境,
卡吗宾平、碳酸锂、苯妥英钠对贪食症部分有效。上述药 物使用剂量类似治疗心境障碍。
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及家庭干预。改 变患者对体型、体重的不恰当看法。改善抑郁情绪,减少 贪食行为。
-----治疗的合作程度差,常因闭经等躯体症状就诊 多数患者社会功能基本正常
2021
12
病程与预后
本症常为慢性迁延性疾病 -----缓解和复发呈周期性交替 -----伴有持久存在的营养不良、消瘦、人格缺陷 -----40%-60%恢复较好 ------5%-15%患者死于营养代谢障碍、感染和衰竭 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审美意识的加强,本病的发病有上升趋
2021
11
其他精神症状
早期 ---多少感觉良好,行动活泼敏捷好动,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随着饥饿的发展,精神表现渐发生变化 ----失眠,以至整夜不眠 ---常有情绪不稳、焦虑、抑郁 ----强迫观念 ---严重者可出现自杀行为
多数患者存在体象障碍,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过胖。 患者往往不认为有病
2021
31
神经性呕吐
2021
32
神经性呕吐指一组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 吐的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 该病不伴有其他的明显症状,无明显器质 性病变为基础,多数无怕胖的心理和减轻 体重的愿望,少数患者有害怕发胖和减轻 体重想法,但体重无明显减轻。
2021
33
病因与发病机制
神经性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通常在紧张 或不快的情绪下发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另有研究认为神经性厌食可能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 ---去甲肾上腺素 ---5-HT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与应激相关障碍病人护理课件
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一些常见的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已经有了 较为明确的诊断标准。
应激相关障碍的干预措施
针对应激相关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已经有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深入探索心理因素与生理障碍之间的联系
发病机制
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神经递质、激素、免疫系统等方面 的异常。
03
病人护理策略
药物治疗与护理
01
02
03
药物治疗
遵医嘱按时按量给病人服 用药物,确保药物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药物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 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 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
药物调整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适时调整药物种类 或剂量,确保治疗效果。
01
02
03
04
05
总结词:创伤后应激障 碍是由于经历创伤事件 后产生的心理障碍,表 现为反复出现创伤性体 验、噩梦、回避行为等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 患者的护理,重点是帮 助患者面对创伤、恢复 心理平衡。
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倾听其诉说,了解其心 理需求。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 导、暴露疗法等方法, 帮助患者逐渐面对创伤 ,减少回避行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保 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安静的睡眠 环境等。
运动指导
鼓励病人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慢跑、瑜伽等,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 疫力。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焦虑症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
评估患者症状
心理护理
应激相关障碍的干预措施
针对应激相关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已经有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深入探索心理因素与生理障碍之间的联系
发病机制
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神经递质、激素、免疫系统等方面 的异常。
03
病人护理策略
药物治疗与护理
01
02
03
药物治疗
遵医嘱按时按量给病人服 用药物,确保药物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药物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 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 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
药物调整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适时调整药物种类 或剂量,确保治疗效果。
01
02
03
04
05
总结词:创伤后应激障 碍是由于经历创伤事件 后产生的心理障碍,表 现为反复出现创伤性体 验、噩梦、回避行为等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 患者的护理,重点是帮 助患者面对创伤、恢复 心理平衡。
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倾听其诉说,了解其心 理需求。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 导、暴露疗法等方法, 帮助患者逐渐面对创伤 ,减少回避行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保 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安静的睡眠 环境等。
运动指导
鼓励病人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慢跑、瑜伽等,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 疫力。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焦虑症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
评估患者症状
心理护理
第八章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
(二)失眠的发病率:
§约25%--45%,平均1/3。
§2002年中国五个城市调查结果:
失眠占40%;
§全球约有25%的人患有失眠; §约有5%的失眠者到医院就诊。
(三)失眠的危害
§长期失眠者会导致脑功能下降; §失眠者易焦虑抑郁、易怒,人际关系变差; §失眠者易免疫力低下,更易发生健康问题;
• 每个周期90-110分钟 • 每晚有4-5个周期
睡眠的时间: ★不同年龄的人,需求不同:
﹠婴儿:几乎整日睡眠 ﹠儿童: 大于10小时 ﹠成年人:7—8小时 ﹠老年人:5—6小时 ﹠>80岁:9—10小时 ★但个体差异大,成人每日 睡眠时间4—9小时均可。
睡眠的作用是什么
1.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提高脑功能。
•
•
• 交替出现的经常性厌食与间歇性暴食症状,
只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
本病的大多数躯体症状源于导泻:
• 引吐引起的口腔前部牙釉质侵蚀和腮腺无痛性肿胀
• 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
• 极少数情况下,暴食过程中胃穿孔或食道破裂会导
致致命的并发症.
(二)治 疗
心理治疗和应用抗抑郁药治疗
• 心理治疗一般是在4~6个月内安排15~20次个别会谈 • 合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抗抑郁药要优于单独应用
§电睡眠疗法
§强光治疗
(二)、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治疗
1.三环类抗抑郁剂 —— 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 虑平、麦普替林
2. 五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 ——百忧解 (氟西汀)帕罗西汀、左洛复、西普妙、氟伏沙 明
3. 再普乐——
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的特殊作用, 尤其小剂量(2.5mg)、短程(2周)和SSRI合用 可在3-5天内迅速改善睡眠和控制抑郁焦虑症状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
• 生产力下降:
缺勤率升高 工作质量与效率降低
• 事故发生率升高 • 医疗资源消耗增多
失眠发病率高,危害 大,但人们不够重视, 将3月21日定为全球性的 “世界睡眠日”。
你睡够了吗? ★据统计:我国40%的人睡眠欠佳
50%的中学生严重睡眠不足 ★孩子要尽量睡够
(四)、失眠的原因:
1、环境因素:
三、担心发胖,甚至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否认患病 四、女性闭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
呈幼稚型。 五、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节食也不是
任何一种精神障碍的继发症状。
(四)治 疗
•以门诊治疗为主 •病人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恶液质或有严 重的自伤、自杀行为时必须住院强行治疗
率为0.5-1%
• 病死率为10%~20%.
(一)病 因
• 社会文化因素(追求苗条、减肥时尚) • 家庭心理因素(家中过多谈论减肥、体型
美)
• 病人性格特征(追求完美、不成熟性) • 生物学因素(遗传)
(二)临床表现
• 1、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体形体重的
过度关注是临床症状的核心
• 2、对进食持有特殊的态度和行为 • 患者采用过度运动、进食后诱吐、服泻药
睡眠的一般知识
睡眠银行
规则: 1. 每日须存入,但是不能累积 2. 能透支,但是利息(危害)马上开始 3. 太多欠款对生命有危险
睡眠过程是怎样引起的
• 网状结构
滤过信息,
失去非特异性输入,人就会入睡
• 中缝核能
五羟色胺,
可阻碍网状结构激活上行系统而引起入睡
•兰 斑
去甲肾上腺素
参与眼快动睡眠
• 下丘脑 大脑皮质
★破坏睡眠节律: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的护理
三、适应障碍
五、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 1 躯体评估 • 2 心理评估 • 3 社会功能 • 4 家庭、环境评估 • 5 应激源和应激过
程评估
▪(三)护理措施
• 1 脱离应激源 • 2 安全护理 • 3 生活护理 • 4 心理护理 • 5 药物护理 • 6 健康教育
▪(二)护理问题
(三)治疗
(三)治疗 1 2 3 疗
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及
时、就近、简洁、紧扣重 点。
二、创伤后应
一、急性应激障碍
激障碍
(一)概述 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 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 的短期轻度的烦恼状态和 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 的行为变化,但并不出现 精神病性症状。 (二)临床 表现 1 2 3 (三)治疗 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只 用于情绪异常较为明显的 患者。
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 难性事件的心理创伤,导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以急剧、 致延迟出现的长期持续性
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 的精神障碍。
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 即(1小时之内)发病,
(二)临床表现 1
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 2
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 3
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 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二)临床表现 以意识障碍为主
• 1 急性意识障碍 • 2 自杀、自伤 • 3 有暴力行为 • 4 受伤 • …….
▪(四)护理评价
• 1 症状消失情况 • 2 一般情况改善 • 3 正确认识应激事
件及掌握心理应付 方式 • 4 社会功能恢复
• 1 进食障碍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 2 如何对进食障碍的患者进行护理? • 3 睡眠障碍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 4 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主要临床特征是什么? • 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是什么? • 6 对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 1 躯体评估 • 2 心理评估 • 3 社会功能 • 4 家庭、环境评估 • 5 应激源和应激过
程评估
▪(三)护理措施
• 1 脱离应激源 • 2 安全护理 • 3 生活护理 • 4 心理护理 • 5 药物护理 • 6 健康教育
▪(二)护理问题
(三)治疗
(三)治疗 1 2 3 疗
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及
时、就近、简洁、紧扣重 点。
二、创伤后应
一、急性应激障碍
激障碍
(一)概述 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 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 的短期轻度的烦恼状态和 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 的行为变化,但并不出现 精神病性症状。 (二)临床 表现 1 2 3 (三)治疗 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只 用于情绪异常较为明显的 患者。
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 难性事件的心理创伤,导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以急剧、 致延迟出现的长期持续性
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 的精神障碍。
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 即(1小时之内)发病,
(二)临床表现 1
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 2
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 3
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 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二)临床表现 以意识障碍为主
• 1 急性意识障碍 • 2 自杀、自伤 • 3 有暴力行为 • 4 受伤 • …….
▪(四)护理评价
• 1 症状消失情况 • 2 一般情况改善 • 3 正确认识应激事
件及掌握心理应付 方式 • 4 社会功能恢复
• 1 进食障碍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 2 如何对进食障碍的患者进行护理? • 3 睡眠障碍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 4 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主要临床特征是什么? • 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是什么? • 6 对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护理
.
1
课程内容和目标
理解:1、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病因 2、常见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
临床特征 掌握:运用护理程序对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病人进行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
.
2
相关概念
• 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hysiological disorders e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是指一组发病与心理社会 因素有关,以进食、睡眠等基本生理功能异常为主的障碍。睡 眠、进食是人类的基本生理功能,这些生理功能能否维持正常, 直接受到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在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常 常引起个体焦虑及一系列心理反应,导致相应的自主神经活动 变化,从而引起睡眠、饮食等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相应的 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总称为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三)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2、神经递质
3、神经内分泌异常
.
12
临床表现
• 不可控制的暴食 • 清除行为 • 生理功能受损 • 精神障碍
.
13
神经性呕吐
• 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女性较容易 发生,是指一组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 的精神障碍。
.
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 无明显气质型病变为基础,通常 在紧张或不快情绪下发生,患者 个性多具有以自我中心,易受暗 示,易感情用事、好夸张做作等 癔症特点。
.
9
临床表现
1、故意限制饮食 常为本病的首发症状。临床 症状表现核心是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 体型、体重的过度关注
2、体相障碍 患者存在对自身的歪曲认识,希 望自己更苗条。
3、神经内分泌改变
4、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
5、精神症状 患者常有抑郁、焦虑情绪和强迫 症状,心境不稳定,尤其在进食问题上情绪 不稳定。部分患者有自杀倾向。
.
8
发病与发病机制
• (三)心理因素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个性具有内 向、敏感、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低自尊、完 美、刻板主义、强迫、易冲动等特点。有人认为 神经性厌食症是青少年对情绪问题的回避及儿童 期退行的表现。害怕发胖、对体象歪曲的认识与 期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身体的羞耻感,是神经性 厌食患者主要的心理特点。患者对有关食物、节 食和体重的错误认知,导致患者对自己身体不满 意这种心理上长期的困扰不能解除,可能会产生 导致异常的进食行为方式
食物的认识。
.
18
护理评估
• 5、节食情况,包括开始的时间等。 • 6、催吐剂、导泻剂以及其他催吐方法的使用情况。 • 7、为减轻体重所进行的活动种类和量。 • 8、情绪状况和有无自杀、自伤倾向。 • 9、与家属的关系以及家属对疾病的知识和态度。 • 10、应激原及强度评估,包括有无明确应激原、
应激原情况、其发生时间与病情的关系。 • 11、应对方式和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
.
19
护理诊断
•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限制或拒 绝进食,或存在清除行为有关。
• 2、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暴食有 关。
.
15
临床表现
• 表现为进食后呕吐,无明显恶心及其他不适,一 段时间内反复发作。
• 患者否认自己怕胖或控制体重的动机。 • 有一定心理社会性因素,不能否定患者以呕吐作
为暂缓内心冲突的一种方法。 • 体重无明显减轻,体重保持在正常体重的80%以
上。 • 全面体检后无法找到解释该症状的躯体疾病。 • 无内分泌紊乱等现象。
.
6
发病与发病机制
• (一)生物学因素 • 1、遗传因素 目前已经有重要证据表明
遗传因素在神经性厌食的发病中起着相当 重要的作用。 • 2、神经递质 • 3、神经内分泌异常
.
7
发病与发病机制
(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神经性厌食患者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本病的发
生和患者所处社会文化观念有关。慢性精神刺激、 工作学习过度紧张、新环境适应不良、交友或家 庭方面的挫折和打击造成情绪抑制等均可使食欲 下降,部分可发展成本症。现代社会中以身材苗 条作为有能力、高雅、有吸引力的标志,使体重 偏低受到人们的青睐。神经性厌食患者的家庭有 以下几个特征:纠纷多,关系紧张;过分溺爱,患 者缺乏独立性;家庭结构僵化,专制、缺乏灵活性; 缺乏解决问题的技能,常回避冲突。而家庭对体 形、体重关注也使本病的发病率升高。
.
10
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贪食是以反复出现的强烈进食欲 望和难以控制的、冲动性的暴食,以 及有惧怕发胖的观念为主要特征的一 种进食障碍。
.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此病为遗传、家庭、社会文化背景多方面 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学者认为神经性贪食 与神经性厌食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社会文化因素
(二)心理因素
• 包括两大部分:
•
1、进食障碍
•
2、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
.
3
进食障碍概述
• 进食障碍 (eatingdisorder)是指在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 特定的文化压力交互作 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 常。包括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 吐等。神经性厌食和神 经性贪食是进食障碍的 两种主要表现。
.
4
神经性厌食
• 神经性厌食:是指在社会心理、个性、遗 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患 者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和体象障碍,患者以 有意的体重减轻为特征的障碍,神经性厌 食核心的心理特征是特有的关于体型和体 重的超假观念。在临床上表现为不计后果 地限制进食甚至拒绝进食。
.
5
神经性厌食
• 神经性厌食常见于青少年女性,男性患者 少见,女性与男性的患病率之比约为(6— 10):1,有研究显示90%—95%的患者为 女性,发病年龄多在13—20岁,30岁以后 起病少见,13-14岁和17—18岁为两个高发 年龄段,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与极度衰 竭,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发育。
.
16
进食障碍的护理
• 一、护理评估 • 二、护理诊断 • 三、护理目标 • 四、护理措施 • 五、护理评价
.
17
护理评估
• 对进食障碍患者需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包括 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评估要点主 要包括:
• 1.营养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及各项营养指标。 • 2、体重变化情况。 • 3、病人所认为的理想体重和对自身体型的看法。 • 4.饮食习惯和结构,包括种类、量、偏好以及对
.
1
课程内容和目标
理解:1、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病因 2、常见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
临床特征 掌握:运用护理程序对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病人进行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
.
2
相关概念
• 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hysiological disorders e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是指一组发病与心理社会 因素有关,以进食、睡眠等基本生理功能异常为主的障碍。睡 眠、进食是人类的基本生理功能,这些生理功能能否维持正常, 直接受到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在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常 常引起个体焦虑及一系列心理反应,导致相应的自主神经活动 变化,从而引起睡眠、饮食等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相应的 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总称为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三)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2、神经递质
3、神经内分泌异常
.
12
临床表现
• 不可控制的暴食 • 清除行为 • 生理功能受损 • 精神障碍
.
13
神经性呕吐
• 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女性较容易 发生,是指一组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 的精神障碍。
.
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发病前常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 无明显气质型病变为基础,通常 在紧张或不快情绪下发生,患者 个性多具有以自我中心,易受暗 示,易感情用事、好夸张做作等 癔症特点。
.
9
临床表现
1、故意限制饮食 常为本病的首发症状。临床 症状表现核心是对“肥胖的”强烈恐惧和对 体型、体重的过度关注
2、体相障碍 患者存在对自身的歪曲认识,希 望自己更苗条。
3、神经内分泌改变
4、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
5、精神症状 患者常有抑郁、焦虑情绪和强迫 症状,心境不稳定,尤其在进食问题上情绪 不稳定。部分患者有自杀倾向。
.
8
发病与发病机制
• (三)心理因素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个性具有内 向、敏感、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低自尊、完 美、刻板主义、强迫、易冲动等特点。有人认为 神经性厌食症是青少年对情绪问题的回避及儿童 期退行的表现。害怕发胖、对体象歪曲的认识与 期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身体的羞耻感,是神经性 厌食患者主要的心理特点。患者对有关食物、节 食和体重的错误认知,导致患者对自己身体不满 意这种心理上长期的困扰不能解除,可能会产生 导致异常的进食行为方式
食物的认识。
.
18
护理评估
• 5、节食情况,包括开始的时间等。 • 6、催吐剂、导泻剂以及其他催吐方法的使用情况。 • 7、为减轻体重所进行的活动种类和量。 • 8、情绪状况和有无自杀、自伤倾向。 • 9、与家属的关系以及家属对疾病的知识和态度。 • 10、应激原及强度评估,包括有无明确应激原、
应激原情况、其发生时间与病情的关系。 • 11、应对方式和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
.
19
护理诊断
•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限制或拒 绝进食,或存在清除行为有关。
• 2、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暴食有 关。
.
15
临床表现
• 表现为进食后呕吐,无明显恶心及其他不适,一 段时间内反复发作。
• 患者否认自己怕胖或控制体重的动机。 • 有一定心理社会性因素,不能否定患者以呕吐作
为暂缓内心冲突的一种方法。 • 体重无明显减轻,体重保持在正常体重的80%以
上。 • 全面体检后无法找到解释该症状的躯体疾病。 • 无内分泌紊乱等现象。
.
6
发病与发病机制
• (一)生物学因素 • 1、遗传因素 目前已经有重要证据表明
遗传因素在神经性厌食的发病中起着相当 重要的作用。 • 2、神经递质 • 3、神经内分泌异常
.
7
发病与发病机制
(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神经性厌食患者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本病的发
生和患者所处社会文化观念有关。慢性精神刺激、 工作学习过度紧张、新环境适应不良、交友或家 庭方面的挫折和打击造成情绪抑制等均可使食欲 下降,部分可发展成本症。现代社会中以身材苗 条作为有能力、高雅、有吸引力的标志,使体重 偏低受到人们的青睐。神经性厌食患者的家庭有 以下几个特征:纠纷多,关系紧张;过分溺爱,患 者缺乏独立性;家庭结构僵化,专制、缺乏灵活性; 缺乏解决问题的技能,常回避冲突。而家庭对体 形、体重关注也使本病的发病率升高。
.
10
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贪食是以反复出现的强烈进食欲 望和难以控制的、冲动性的暴食,以 及有惧怕发胖的观念为主要特征的一 种进食障碍。
.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此病为遗传、家庭、社会文化背景多方面 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学者认为神经性贪食 与神经性厌食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社会文化因素
(二)心理因素
• 包括两大部分:
•
1、进食障碍
•
2、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
.
3
进食障碍概述
• 进食障碍 (eatingdisorder)是指在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 特定的文化压力交互作 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 常。包括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 吐等。神经性厌食和神 经性贪食是进食障碍的 两种主要表现。
.
4
神经性厌食
• 神经性厌食:是指在社会心理、个性、遗 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患 者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和体象障碍,患者以 有意的体重减轻为特征的障碍,神经性厌 食核心的心理特征是特有的关于体型和体 重的超假观念。在临床上表现为不计后果 地限制进食甚至拒绝进食。
.
5
神经性厌食
• 神经性厌食常见于青少年女性,男性患者 少见,女性与男性的患病率之比约为(6— 10):1,有研究显示90%—95%的患者为 女性,发病年龄多在13—20岁,30岁以后 起病少见,13-14岁和17—18岁为两个高发 年龄段,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与极度衰 竭,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发育。
.
16
进食障碍的护理
• 一、护理评估 • 二、护理诊断 • 三、护理目标 • 四、护理措施 • 五、护理评价
.
17
护理评估
• 对进食障碍患者需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包括 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评估要点主 要包括:
• 1.营养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及各项营养指标。 • 2、体重变化情况。 • 3、病人所认为的理想体重和对自身体型的看法。 • 4.饮食习惯和结构,包括种类、量、偏好以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