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学第三版答案
矿产资源勘查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成都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 第二学期《矿产资源勘查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 普查 、 详查、 勘探 4个阶段。
划分勘查阶段是为了避免在地质依据不足或任务不明的情况下进行盲目开发所造成的重大损失,是遵循“循序渐进、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到深部”的技术原则。
2、矿产勘查的特点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各种决策,其基本理论基础包括地质基础、 数学基础、 经济基础及 技术基础四个基本方面。
3、根据1999年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矿产勘查可行性评价据其目的、任务可分为概略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 和 可行性研究 三个阶段。
4、找矿标志按照其成因分类可分为 地质标志、 地球化学标志、 地球物理标志、 生物标志 和人工标志五类;按其与矿化的联系可分为直接找矿标志和间接找矿标志两类。
5、矿产勘查中常用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打块法、刻槽法、岩心采样、岩屑采样、 剥层法采样和全巷法。
二、名词解释(20分,5×4) 1、成矿规律:矿床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与各种地质特征的关系。
2、成矿模式:成矿模式是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矿化作用、随时间变化显示的各类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迁移富集机理等矿床成因要素进行的概括、描述和解释,是某类矿床共性的表达方式。
3、地质编录:在找矿工作中,通过对工程揭露的各种地质现象,采样分析鉴定的成果及综合研究成果,直观地,正确地,系统地用文字、图片表示、秒回下来,这些工作就叫地质编录。
4、矿产工业指标:是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产质量的开采条件所提出的标准要求,也就是评定矿床工业价值、圈定工业矿体和估算工业矿产资源储量所遵循的标准。
5、地质调查:指一切以地质现象(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地貌等)为对象,以地质学及其相关科学为指导,以观察研究为基础的调查工作。
三、简答题(30分,3×10)1、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可将查明矿产资源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矿产勘查学习题参考资料
矿产勘查学习题第一、二章一、填空:1 ()是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与矿产勘探的总称。
2 ()是矿查区是否进行详查工作的依据。
3 ()是矿查区是否进行勘探工作的依据。
4 ()是矿山建设设计和矿山开采设计的依据。
5 勘查范围的()与矿床产出空间的()及矿床特征的()是矿产勘查的主要矛盾。
6 地质特征可分为()和()7 矿产普查通常分为()和()8 矿产勘查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和()9()是选择勘查目标和确定勘查范围的基本依据10()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和矿产品市场条件下能满足国民经济要求并取得经济效益的矿体。
11最优勘查方案的确定所用的方法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二、判断:1 矿产勘查即矿产勘探。
()2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基本能够自给。
()3 矿产勘查的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
()4 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的最后阶段()5 矿产勘查设计的编制与审批是勘查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6 矿产勘查和找矿的含义是相同的()7 矿产勘查的核心是预测()8 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体地质特征是矿床勘查的首要任务()9 成矿地质条件是制约矿产勘查难易程度和精度的基础()10 各种地质作用、地质过程和地质现象都不一定具有的数量规律性()11 矿化具有天然密度等级特点()12 矿体的属性特征受工业要求和市场价格的制约()13 矿产勘查是一项科研活动,而不是一种经济活动()14 在正确选择工作技术手段和程序的前提下,地质勘查结果是确定的()三、单选:1 了解研究区矿产资源远景,圈出矿化潜力较大的地段是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a 矿产预查b 矿产普查c 矿产详查d 矿产勘探2 查明区内地质情况,大致掌握矿体特征属于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a 矿产预查b 矿产普查c 矿产详查d 矿产勘探3 基本查明矿体形态和质量特征,评价矿体是否有开采价值属于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a 矿产预查b 矿产普查c 矿产详查d 矿产勘探4 矿床特征不包括以下那个部分()a 矿体特征b 矿石物质组成c 成矿地质条件d 矿石质量5 矿石质量研究包括()a 矿物组成以及主要矿物含量b 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品级c 结构d 构造四、多选:1 以下名词与“矿产勘查”同义的有()a 地质调查b 矿产资源勘查c 地质勘查d 矿产地质勘查2 矿产勘查工作的阶段包括()a 预查阶段b 普查阶段c 详查阶段d 勘探阶段3 矿产勘查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 因地制宜原则b 最经济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综合评价原则4 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有()a 地质基础b 数学基础c 经济基础d 技术基础5 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是()a 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b 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c 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d 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e 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6 科学找矿是指()a 理论找矿b 综合找矿c 立体找矿d 定量找矿7 工业矿体的工业指标包括()a 边界品位b 最低工业品位c 最低可采厚度d 矿体产状第三章:一、填空:1 重砂测量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
最新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20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矿产勘查学总复习和考试题55页
一、判断题1、某铜矿床矿石Cu平均品位1%,矿石中Pb含量达到0.2%,Zn含量达到了0.4%,则铅锌可称为该铜矿床的——A:共生矿产;B:伴生矿产;C:属于共生矿产的一部分;D:因为不够品位,所以既不能称共生矿产也不能称伴生矿产。
2、基础储量111b、121b和122b中的“b”的含义是——A:基础储量(以便同可采储量相区别);B: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C: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D:可采的基础储量。
3、基础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包括以下6种类型——A:111、121、122和111b、121b、122b;B:111b、121b、122b和2M11、2M21、2M22;C:111b、121b、122b和2S11、2S21、2S22;D:2M11、2M21、2M22和2S11、2S21、2S22。
4、河流(水系)重砂测量法采样点的布置,一般是依照下述原则———A:只需采集小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B:只需采集大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C:大河密,小河稀,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D:大河稀,小河密,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
5、从已探明储量看,我国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到第三位,并占世界基础储量的15%以上的优势矿产是——A:铁、铝土、铅、锌、汞,硫、硼、高岭土、珍珠岩及磷等;B:稀土、钽、铌、钛、钒、钨、锡、钼、锑、锂、铍、煤、芒硝、镁、重晶石、膨润土、耐火粘土、石棉、萤石、滑石、石膏及石墨等; C:石油、天然气、锰、铜、镍、金及银等;D:铬铁矿、Pb族金属、钾盐、天然碱、金刚石。
6、地质测量法在有些自然景观条件下效果是不佳的,或者是难以应用的——A:高寒山区和干旱戈壁区; B:干旱戈壁和森林地区;C:森林地区和厚覆盖平原区; D:厚覆盖平原和亚热带农作物区。
矿产勘查学试题及答案
矿产勘查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矿产勘查的主要任务是()
A.发现新矿藏
B.评价矿藏
C.开发矿藏
D.维护矿藏
答案:B.评价矿藏
2.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是()
A.科学性原则
B.经济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社会性原则
答案:A.科学性原则
3.矿产勘查的基本方法是()
A.地质调查
B.地质勘探
C.地质评价
D.地质开发
答案:B.地质勘探
4.矿产勘查的基本步骤是()
A.调查勘查
B.勘探开发
C.矿产评价
D.矿产开发
答案:A.调查勘查
5.矿产勘查的基本内容是()
A.地质调查
C.地质评价
D.地质开发
答案:C.地质评价
二、多选题
1.矿产勘查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
A.地质调查
B.地质勘探
C.地质评价
D.地质开发
答案:A.地质调查 B.地质勘探 C.地质评价
2.矿产勘查的基本工作方法包括()
A.地质调查
B.地质勘探
C.地质评价
答案:A.地质调查 B.地质勘探 C.地质评价 D.地质开发
三、判断题
1.矿产勘查是一种科学技术,它的目的是发现、评价和开发矿产资源。
答案:正确。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20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矿床学》复习资料精编版
地质出版社翟裕生版《矿床学(第三版)》考试复习资料1.矿产资源的分类2.20世纪矿床学的主要进展3.矿体及围岩的概念4.矿体的产状5.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概念6.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的概念7.矿石构造的主要结构类型8.边界品位和工业品位的概念9.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概念10.同生矿床后生矿床叠生矿床的概念11.矿床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的概念12.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分布的特点13.元素在各类岩石中含量特点14.浓度克拉克值,浓度系数的概念15.交代作用的概念16.成矿流体的来源17.成矿流体的化学特性18.成矿元素迁移的形式19.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的概念20.矿床成因分类表21.岩浆矿床的特点22.岩浆结晶分异作用23.早期岩浆矿床晚期岩浆矿床的特点24.岩浆溶离矿床的概念25.伟晶岩矿床的带状构造26.矽卡岩矿床的概念27.矽卡岩矿床成矿阶段的特点28.热液矿床成因分类及特点29.围岩蚀变的主要类型和含义30.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和蚀变类型31.岩浆热液矿床的主要类型及作用32.层控热液矿床的概念33.复成热液矿床的矿床实例简介34.喷流沉积矿床及其沉积模式35.MVT型铅锌矿的概念36.卡林型金矿的概念37.VMS矿床的四种类型38.VMS型海相热液矿床主要特征和形成背景39.斑岩型矿床的特点40.斑岩型铜矿的蚀变分带和矿床成因41.风化壳的剖面类型42.红土型镍矿床成因43.风化矿床的水文地质分带44.残余粘土矿床的概念45.金属硫化物的次生富集作用以及形成机理46.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47.同生成岩和后生作用在沉积成矿中的意义48.海相沉积铁矿床的分带特征49.矿床实习的相关内容地质出版社翟裕生版《矿床学(第三版)》考试复习资料答案复习提纲的答案1.矿产资源的分类按照产出状态固体矿产液体矿产气体矿产性质和主要工业用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地下水矿产20世纪矿床学的主要进展①矿床成因研究及矿床分类的建立②层控矿床研究和矿床多成因理论的兴起③板块构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发现④海底现代成矿作用的发现与研究⑤矿床模式的研究以及超大型矿床的发现和研究3.什么是围岩,什么是矿体矿体是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占有一定空间位置(具有一定几何形态)并且由矿石组成的地质体,它是矿床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开采和利用的对象.辨析:一个矿床可以由数十个数百个矿体组成围岩(矿床学中的):当前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体周围无实际利用价值的岩石4.矿体的产状矿体的产状指的是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矿体的空间位置(产状三要素和侧伏角倾伏角 2。
矿产勘查学试卷A
精品系别: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
装。
订。
线。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矿产勘查学》期末考试试卷(A)注意:本试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适用于08矿山地质1、2、3班级、08金属矿地质与勘查1、2班级,共需印制243份。
1、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有 、 、 、 等四种方法。
2、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有: 、 、 、、 。
3、目前国内外对金属、非金属矿床勘查中大量采用的勘查技术手段仍然是 、 ,一般称之为探矿工程。
4、矿体地质以矿体为研究对象,一般包括矿体的 、 、 、 、 等方面特点的变化情况,以及控制这些变化的地质要素。
5、目前所采用的勘查工程总体布置形式有 、 、、 四种。
1、矿产勘查:2、查明资源:3、物性异常:4、成矿预测:5、勘查工程间距:6、边界品位:1、简述矿床成因类型:2、简述矿体形态的基本类型:3、简述勘察工程系统总体布置形式: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5分,共30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7分,共28分。
精品系别:__________ 班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
装。
订。
线。
4、简述露头及坑探工程中的采样的方法种类:四、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第一题9分,共9分。
五、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第一题9分,共9分。
矿产勘查学总复习(含两份试题)
第一章绪论1.矿产勘查:在区调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2.矿产勘查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研究工业矿床最有效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内容: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评价。
研究对象:工业矿体基本任务:研究矿体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查和评价矿床的理论和方法3.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地质观察研究法、勘查统计分析法、勘查模型类比法、技术经济评价法4.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2.循序渐进: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3.全面研究;4.综合评价;5.经济合理5.矿产勘查阶段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目的与意义:减少勘查投资风险,确保后续勘查合理性,提高矿产勘查效益5.矿产资源: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内或地表的自然富集物,并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6.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1.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4、推断的3、控制的2、探明的12.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3、预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13.经济意义:经济的1、边际经济的2M、次边际经济的2S、内蕴经济的3、经济意义未定的7.储量: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中经济可采部分基础储量(b):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
第二章矿床类型1.矿床勘查类型:按矿床主要地质特点及勘查难易程度,将特点相似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划分的类型。
划分目的:总结实践经验,指导实际工作,为合理选择勘查手段、勘查程度、工程部署提供依据划分依据:矿体规模、主矿体形态变化程度、主矿体厚度的稳定性、受构造和脉岩影响程度、矿体中主要有用组分的分布均匀程度。
2.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原则:1.追求最佳勘查效益原则;2.从实际出发原则;3.以主矿体为主原则;4.类型三分,允许过渡原则;5.在实践中验证并及时修正原则第三章矿产勘查技术方法1.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根据原理可分为:1.地质测量法:小比例尺地质测量(1:100万~50万);中比例尺地质测量(1:20万~5万);大比例尺地质测量(1:1万以上)2.重砂测量法:水系法、水域法、测网法3.地球化学方法:岩石测量法、土壤测量法、水系沉积物测量法、水化学测量法、生物测量法4.地球物理方法:与围岩有明显物性差别;有一定体积。
矿产勘查复习资料及答案
绪论1、矿产勘查的概念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地质勘探理论和方法,对矿床地质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2、矿产勘查的任务和意义基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寻找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
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矿产勘查工作是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2)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矿产勘查所服务的方向及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它既为基础产业服务又为基础建设服务,既为矿业、农业、工业也为高技术产业服务,它是基础产业的基础,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
3、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全面研究原则4)综台评价原则5)经济合理原则4、矿产勘查的基本程序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审5、矿产勘查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是:1、地质观察研究2、勘查统计分析法3、勘查模型类比法4、技术经济评价法第一章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1、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矿产勘查的地质基础包括哪些内容?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1、矿产与地质背景的关联性包括:1)裂谷环境2)海构环境3)岛弧环境4)大陆边缘海环境5)地缝合线型成矿环境6)板块内部环境2、矿产的共生性包括:1)矿种共生2)矿床类型共生3、矿产的分带性包括:1)全球分带2)区域分带3)矿区分带4、矿产分布的不均匀性包括:1)矿产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2)矿产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5、矿化的不均一性2、什么是结构水平?矿化的不均一性,可以在不同的规模上表现出来,称为结构水平。
第二章矿产勘查程序和阶段划分1、与矿山建设程序相适应,矿产勘查一般划分为那几个阶段?矿产勘查分为资源勘查与开发勘探两大阶段。
矿产勘查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矿产勘查:在区调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形容工作。
2、矿产勘查学:以地质科学为基础,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本方法,以各种工程技术方法为手段,以提高矿产勘查的地质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应用地质学。
3、储量: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中经济可采部分4、基础储量: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
5、332资源量:在详查地段内,达到控制的程度,进行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那部分资源量。
二、填空1、目前矿产勘查工作中应用最广、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勘查模型类比法。
2、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内容是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评价三个基本方面。
3、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对象是工业矿体。
4、矿产勘查工作一般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三、选择题1、矿产勘查的研究方法包括 CA.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B.地质填图、重砂测量、地球化学测量、地球物理测量、遥感测量和探矿工程法;C.地质观察研究、勘查统计分析、勘查模型类比和技术经济评价;D.探槽工程、浅井工程、坑道工程和钻探工程。
2、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包括 AA 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B 系统规律原则、垂直矿体走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考虑今后开采原则;C 考虑矿体外部特征原则、矿体内部特征原则、开采技术条件原则和矿石选冶性能原则.3、基础储量111b、121b和122b中的“b”的含义是 CA:基础储量(以便同可采储量相区别);B: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C: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D:可采的基础储量。
4、基础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包括以下6种类型BA:111、121、122和111b、121b、122b B:111b、121b、122b和2M11、2M21、2M22;C:111b、121b、122b和2S11、2S21、2S22;D:2M11、2M21、2M22和2S11、2S21、2S22。
矿产勘查学复习资料(分章节)
- 1 -第一章 绪论1.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地质科学理论和多种勘查技术手段或方法对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2.矿产勘查学:研究矿产勘查的理论与方法,查明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工业矿床最有效的查明办法的应用地质学。
3.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①因地制宜原则②循序渐进原则③全面研究原则④综合评估原则⑤经济合理原则4.矿产勘查的阶段:划分为预测、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矿产勘查的基本工序: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报告编审5.矿产勘查的基本特点: 高风险、高效益、高投入、高科技、长周期6.地质可靠程度:反映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
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四种。
分别于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查阶段相适应。
7.可行性评价阶段划分: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8.经济意义: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可行性评价,对其经济意义进行评估。
可以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基础储量: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
111b 、121b 、122b 、2M11、2M21、2M22共6个资源量: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2S11、2S21、2S22、331、332、333、334?共7个10.矿业权: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在一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或开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权利,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第二章 勘查类型1.矿产勘查类型:根据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矿床勘查的难易程度而将矿床统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2.决定矿产勘查类型的基本原则:①追求最佳效益的原则②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③以主矿体为主的原则 ④允许类型三分,允许过渡的原则⑤在实践中验证并及时修正的原则3.矿产勘查类型划分的基本依据:矿体的变化性,如矿体的规模大小、形态、厚度、产状和构造复杂程度,以及矿化的均匀程度和/或连续程度4.矿产勘查类型的分类:①简单型:矿体规模大,形态和构造变化均简单,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②中等型:矿体规模中等,形态和构造变化中等,矿石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③复杂型:矿体规模小,形态和构造变化均复杂,矿石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第三章 勘查类型基础系统1.矿产勘查技术方法:在那些矿产勘查过程中,为完成矿产勘查任务而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的总称,分为地质测量法、砾石测量法、重沙测量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
矿产勘查学总复习及考试题55页
一、判断题1、某铜矿床矿石Cu平均品位1%,矿石中Pb含量达到0.2%,Zn含量达到了0.4%,则铅锌可称为该铜矿床的——A:共生矿产;B:伴生矿产;C:属于共生矿产的一部分;D:因为不够品位,所以既不能称共生矿产也不能称伴生矿产。
2、基础储量111b、121b和122b中的“b”的含义是——A:基础储量(以便同可采储量相区别);B: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C: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D:可采的基础储量。
3、基础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包括以下6种类型——A:111、121、122和111b、121b、122b;B:111b、121b、122b和2M11、2M21、2M22;C:111b、121b、122b和2S11、2S21、2S22;D:2M11、2M21、2M22和2S11、2S21、2S22。
4、河流(水系)重砂测量法采样点的布置,一般是依照下述原则———A:只需采集小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B:只需采集大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C:大河密,小河稀,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D:大河稀,小河密,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
5、从已探明储量看,我国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到第三位,并占世界基础储量的15%以上的优势矿产是——A:铁、铝土、铅、锌、汞,硫、硼、高岭土、珍珠岩及磷等;B:稀土、钽、铌、钛、钒、钨、锡、钼、锑、锂、铍、煤、芒硝、镁、重晶石、膨润土、耐火粘土、石棉、萤石、滑石、石膏及石墨等;C:石油、天然气、锰、铜、镍、金及银等;D:铬铁矿、Pb族金属、钾盐、天然碱、金刚石。
6、地质测量法在有些自然景观条件下效果是不佳的,或者是难以应用的——A:高寒山区和干旱戈壁区;B:干旱戈壁和森林地区;C:森林地区和厚覆盖平原区;D:厚覆盖平原和亚热带农作物区。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习题与解答(典型考试问题,仔细复习)
资源勘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复习题第一章2、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书上六个方面、讲课8个方面)?(简答)1). 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隐伏矿已成为主要的找矿对象2). 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找寻工作.如斑岩型矿床、蚀变岩型和卡林型金矿、天然水合物等矿产的利用。
3). 为了有效的指导勘查实践,不断加强勘查理论研究。
4). 为适应理论找矿阶段的新要求,加强了对矿床模型和勘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5). 为提高勘查工作效益,日益重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6). 日益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及应用7). 勘查成果日益商品化8). 对勘查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二章2、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五个)(填空)或(简答)(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2)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3)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4)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5)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一切矿产勘查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准则矿产勘查工作必须以获取最佳地质效果为目的,但同时又必须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为前提。
在矿产勘查不同阶段,这两者统一有不同的内容。
普查阶段应以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方法尽快找到潜在矿床并作出远景评价为目的。
在勘探阶段则以查明矿床的工业价值为目的。
矿产勘查的经济合理性应从整个勘查过程来加以考察。
纯属矿山开拓、采准或开采时要解决的地质问题不宜要求在地质勘探阶段加以解决;矿床勘探工作也不能忽视未来矿山开采设计的基本需要而单纯地追求地质勘探部门的经济效果。
(2) 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精度评价的准则地质事件是随机事件,其观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平均值估计的区间大小可以理解为允许误差范围,这就是计算的平均值的精度。
而真实的平均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即为对应于该精度的可靠程度。
若想既要有较高的精度,同时还有较高的可靠程度,只有增加观测次数N。
观测次数N 一定时,应努力将精度与可靠程度加以统一。
矿石学基础(第三版)课后题
矿石学基础(第三版)课后题1.什么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答:固体颗粒在三维空间中呈周期性排列。
本质区别:是否在三维空间中周期性排列。
2.对称要素: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旋转反伸角。
3.什么是晶体的结晶习性?答:保持传统形态的矿物晶体的性质被称为矿物的结晶习性。
4.什么是孪晶?答:双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彼此间按一定的对称规律相互结合而成的规则连生。
5.水晶的米凯利斯符号是什么?答:用晶面在3个晶轴上的截距系数的倒数比来表示晶面在空间相对位置的符号的一种方法。
6.为什么完全同构系列的两个端元矿物的晶体结构必须具有相同的结构?相反,两种结构相同的化合物能否形成同构的混合晶体?为什么?答:若两种质点可以任意比例相互取代,则称为完全的类质同象,它们可以形成一个连续的类质同象系列。
不一定,形成类质同象混晶还包括内因离子半径电价类型还有外因温度压力组分浓度的影响。
7.为什么同一元素在不同结构中,甚至在同一结构中,可以有不同的配位数?答:一般来说,阳离子的配位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而配位数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8.为什么有些离子,如Ca和Hg、Cu和Na,具有相似的半径和相同的电价,但不能进行同构置换?答:因为ca和hg是亲硫元素,倾向于形成共价键,na和ca是亲氧元素,倾向于形成离子键,键性不同,彼此不能置换,在代换中,不同键性的相对关系接近,是代换的一个重要条件。
9.举例说明同构的概念、条件和研究意义答:概念: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为其他种类似质点所代替,仅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而结构型式并不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条件:类质同象代替是否能进行,主要取决于离子或原子本身的性质(半径、电价及离子类型等即内因)和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及介质等即外因)。
意义:研究类质同象的规律,对寻找某些矿种和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矿产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由于类质同象的形成与矿物的生成条件有关,因而类质同象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成矿环境。
矿产勘查学第三版答案
矿产勘查学答案1.矿产勘查学:亦称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称矿产普查勘探学。
2.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依据:1.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2.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预可行研究可行研究3.经济意义: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3.、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矿产勘查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是由矿床复杂多变的地质特点和勘查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2)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反映了人们对矿床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
认识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随着勘查工作的逐步开展而不断深化,故矿产勘查应奉着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这一循序渐进原则。
(3)全面研究原则,全面研究原则是由矿产勘查的目的决定的,反映在对矿床进行地质、技术和经济全面的研究评价,克服矿产勘查的片面性,实现全面阐述矿床的工业价值。
(4)综合评价原则,自然界的矿床几乎没有单矿物矿石存在,它们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有益组分,因此涉及矿产的综合利用,它对矿床的价值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5)经济合理原则,矿产勘查本身就是一项经济活动,它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在矿产勘查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重视经济合理的原则。
4.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是指那些在矿产勘查活动中,能够直接获取工作区有关矿产的形成与赋存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及各种参数的技术方法。
5. 根据矿产勘查技术方法的原理可以分为: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等。
6. 地质测量分类;依据工作目的和精度要求不同进行划分的。
我国所用的区域地质测量比例尺有1:100万--1:50万(小比例尺);1:20万一1:10万(中比例尺);1:5万一1:2.5万(大比例尺)等三类7. 1.矿产预测的基本概念:矿产预测是在成矿地质理论指导之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以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地质等信息为依据,建立找矿模式;依据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矿产预测准则;对预测区内的潜在矿产资源做出预测,圈定成矿远景区段和优选成矿靶区,并提出进一步的找矿部署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勘查学答案1.矿产勘查学:亦称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称矿产普查勘探学。
2.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依据:1.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2.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预可行研究可行研究3.经济意义: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3.、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矿产勘查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是由矿床复杂多变的地质特点和勘查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2)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反映了人们对矿床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
认识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随着勘查工作的逐步开展而不断深化,故矿产勘查应奉着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这一循序渐进原则。
(3)全面研究原则,全面研究原则是由矿产勘查的目的决定的,反映在对矿床进行地质、技术和经济全面的研究评价,克服矿产勘查的片面性,实现全面阐述矿床的工业价值。
(4)综合评价原则,自然界的矿床几乎没有单矿物矿石存在,它们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有益组分,因此涉及矿产的综合利用,它对矿床的价值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5)经济合理原则,矿产勘查本身就是一项经济活动,它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在矿产勘查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重视经济合理的原则。
4.矿产勘查技术方法,是指那些在矿产勘查活动中,能够直接获取工作区有关矿产的形成与赋存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及各种参数的技术方法。
5. 根据矿产勘查技术方法的原理可以分为: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等。
6. 地质测量分类;依据工作目的和精度要求不同进行划分的。
我国所用的区域地质测量比例尺有1:100万--1:50万(小比例尺);1:20万一1:10万(中比例尺);1:5万一1:2.5万(大比例尺)等三类7. 1.矿产预测的基本概念:矿产预测是在成矿地质理论指导之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以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地质等信息为依据,建立找矿模式;依据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矿产预测准则;对预测区内的潜在矿产资源做出预测,圈定成矿远景区段和优选成矿靶区,并提出进一步的找矿部署意见。
8. 相似类比理论:1基本概念:相似类比理论是一种自然的理论和法则在矿产预测中,相似类比理论认为,相似的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可以形成相似的矿床,高度概括的成矿规律,可以应用到相似的地区,指导类似矿产的成矿预测。
2.相似类比的范围:类比法正广泛应用于各类预测,类比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至包括大至全球范围,小至区域性或某一局部地区、矿区等不同规模和级别的类比。
地质场是在某种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下,在一定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所成的地质上均一的地区。
3.相似类比的内容:(1)成矿背景(或环境)类比:包括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 地球化学背景和地球物理背景的类比,通过典型矿床形成环境的研究建立环境类比模型(2)成矿条件(或控矿因素)类比:主要包括控矿构造、岩浆岩、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等条件的类比。
对内生矿产而言,主要是构造一岩浆活动因素类比;对外生矿产而言,主要是构造一岩相因素或岩相古地理因素的类比;对变质矿床而言,主要是岩性、变质相及变质程度类比。
通过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分析,建立成矿条件类比模型;(3)矿化信息类比:通过典型矿床的矿化信息(地质信息、地球物理信息、地球化学信息、遥感地质信息等)研究,建立综合信息类比模型;(4)成矿规律类比:包括成矿的时间规律、空间规律、矿质来源规律和矿床共生规律的类比,并由典型矿床的成矿规律建立矿床成因类比模型。
9.、矿产预测的基本准则?(1)最小风险、最大含矿带准则,一方面由面上铺开,选用最佳预测方法,逐步缩小和优选预测靶区;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又由点到面,解剖已知矿床,建立矿床模型,指导面上的工作,以减少矿产预测的风险,提高工作速度和预测效果。
(2)循序渐进准则,矿产预测工作应贯穿矿产勘查工作的始终,按比例尺由小到大依次进行。
(3)综合预测准则,矿产预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难度很大,牵涉面很广的技术性工作,必须以地质研究为基础,正确运用综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方法,才能不断提高矿产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统一标准准则,在矿产预测工作由初级到高级,每一阶段的预测任务、查明标志、查明对象、工作方法、工作目的要统一,这样才能使矿产预测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5)尺度水平对等准则,矿产预测基础图件(包括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比例尺一致,预测成果图比例尺小一级;在已知区和工作区的地质变量对等选取、变换原则一致;相似类比方法的成果解释要严格遵循相似类比准则;根据统一要求,提交统一规定的预测成果。
(6)优化评价准则,由于矿床的形成和空间分布具有相当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矿产勘查工作又要求矿产预测提交确定性成果,因此在圈定和筛选预测靶区时,需要进行优化评价。
10.成矿规律:括成矿物质来源规律、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和矿床共生规律等内容11.矿体地质是以矿体为研究对象,其基本任务是研究矿体各种标志的变化性,目的在于阐明矿体各种标志的变化特征或变化规律,为选择合理勘查方法及矿床的工业评价提供依据。
12.勘查工程总体布置形式,勘探线、勘探网、水平勘查、灵活布置工程13. 勘查工程间距确定的基本原则?合理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勘查类型基础,类型简单的工程间距相对稀疏,类型复杂则工程间距相对密集。
(2)相邻勘查类型和控制程度之间的勘查工程间距原则上为整数级差关系。
(3)勘查工程间距可有一定变化范围,以适应同一勘查类型不同矿床,或同一矿床不同矿体(或矿段)的实际变化差异。
(4)工程间距要由稀到密、先稀后密的次序进行,在勘查中要不断检验间距是否合理,而且要及时的调整间距,使其更加合理。
14. 勘查工程布置的基本原则及总体布置形式?为了有效地对矿床进行勘查,布置勘查工程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1)各种勘查工程,不论地表还是地下,都必须按一定的间距系统而有规律地布置,并尽量使各相邻的工程互相联系,以利于制作一系列的勘查剖面和获得矿体的各种参数;(2)勘查工程应尽量垂直矿体的走向,或垂直矿体的平均走向和主要构造线的方向布置,以保证勘查工程沿矿体厚度方向穿过整个矿体或含矿构造带;(3)为了遵循对矿床的认识规律,勘查工程的布置要由已知到未知,由地表到地下,由稀到密的布置;(4)当应用地下坑探工程进行勘查时,应使勘查坑道尽可能为将来开采时所利用,因此布置时预先要考虑使之开采系统和技术要求相一致。
15. 矿产质量:是矿产被工业利用时所具备的某些性能、特征及其优劣程度。
16.矿产取样:按一定的规格或要求,从矿体、围岩和矿山生产的产品(如原矿、精矿、尾矿、矿渣等)中,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通过加工、分析、试验、鉴定,研究矿产的质量、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等,为矿床评价、计算储量以及解决有关地质、采矿、选冶和矿产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问题,提供资料依据。
这种专门性的取样工作,称矿产取样。
17. 矿产取样的种类:矿产取样根据取样的目的,可分以下类型:一、化学取样:是指为测定矿体及围岩或其它矿产产品(如原矿或精矿)尾矿、废石等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而进行的取样工作。
根据化学取样测定结果,可圈定矿体界限,划分矿石的类型和品级、了解开采矿石的损失与贫化等。
二、物理取样(技术取样):是指为了研究矿岩物理技术性质而进行的取样工作。
对一般矿产,主要是测定矿石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体重、容重、湿度、孔隙度、松散系数、块度、强度等技术参数,作为储量计算、矿山设计或生产等所需必要的参数。
对于某些特殊矿种,技术取样是确定矿产质量的主要方法。
如宝石要测定颜色、透明度、晶体大小、色裹体分布及晶体内裂纹的瑕玼等,以确定宝石的价值。
三、矿物取样(岩矿取样):是指从矿体、岩石或其风化剥蚀产物中,采取块状标本,进行矿物学、矿相学及岩石学方面的研究的取样手段。
四、技术加工取样:是指为了研究样品的加工性能,确定矿石的选矿、冶炼、烧结等性能所进行的取样工作,从而了解矿石的加工工艺和可选性质、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
18.样品采集的方法:可具体分为下列方法:刻槽法剥层法方格法拣块法打眼法全巷法19.岩心钻探采样:从钻探所得岩矿心或矿粉中采集样品的方法称为岩心钻探采样。
由于打钻磨损的缘故,岩矿心往往不能全部取得,一部分磨碎成碎屑和粉末。
为表示取得的岩矿心多少,需计算岩心采取率,一般要求矿体及其顶底板3~5m内的矿心,岩心平均采取率不低于80%,围岩岩心分层采取率一般不低于65%。
由于岩心采取率不同,有时对矿心和其粉屑部分都要进行采样。
20.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目的是确定矿石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同时还要查明元素的赋存状态机分布规律,通常的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化学分析以及核子物理方法。
21.化学分析: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分析精度高,分析结果用来评价矿石质量,圈定矿体,估储量,1).基本分析:又称普通分析,单项分析,主元素分析。
2)组合分析:目的是了解矿石中具有综合回收利用价值的伴生有益组分及影响矿石选冶性能的有害组分含量,以便估算伴生有益组分的储量或划分矿石类型及品级,并了解有害杂志对矿石质量的影响。
3).合理分析又称物相分析,其任务是确定有力组分赋存的矿物相,以区分矿石的自然类型和技术品级.4).全分析的目的是了解矿石中各种元素机组分的含量,以便进行矿石物质成分研究。
22.矿产工业指标:是指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矿床应达到工业利用的综合标准(矿产工业部门对矿产质量和开采条件所提出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它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23.矿石质量指标:1).边界品位:是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是区分矿体与围岩(或夹石)的品位界限。
2).最低工业品位:简称工业品位,是指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估算的既定块段中,有工业意义的有用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3). 伴生组分最低含量:就是对伴生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益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
4).有含杂质最大允许含量:是指单个工程,矿段或矿体内,对矿产品质量和采,选,冶加工过程起不良影响的组分允许最大的平均含量。
4),矿石或矿物的物理技术性能方面的要求。
24. 零点边界:的确定主要有中点法、自然尖灰法、地质推断法和几何法等25.矿产资源/储量边界的圈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是在矿体的一定界线内进行的,故在估算之前,须在资源/储量算图纸上按工业指标圈出这些资源/储量边界,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确定,这工作称为矿产资源/储量边界的圈定。
26.矿产资源/储量边界的圈定方法:一,零点边界线及圈定,二,可采边界线及圈定,三,矿石品级和类型边界线及确定,四,储量类别边界线及圈定,五,内边界线和外边界线,六,暂不能开采边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