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简介
应急避难场所基本简介一、概述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临时场所。
它是针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其他紧急情况而设立的,旨在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为遭遇困境的人们提供庇护和帮助。
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和运营对于应对紧急情况、减少伤亡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二、分类1. 自然灾害避难场所这类避难场所一般用于抵御地震、洪水、台风、雪灾等自然灾害。
它们通常位于安全地带或拥有抗震、防汛设施较好的地区,如地下避难库、倾斜避难楼、高层建筑的避难层等。
2. 突发事件避难场所针对突发事件,如恐怖袭击、火灾等,设置的避难场所往往要求能够迅速疏散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这些场所包括大型体育馆、会展中心、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
3. 疫情防控避难场所在突发传染病疫情期间,为了隔离感染源、控制病情蔓延,需要建立起相应的避难场所,如隔离病房、方舱医院等。
这些场所要求具备相应的医疗设施和防护措施,能够保障患者得到妥善的治疗与护理。
三、设置原则1. 安全性原则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安全因素,如远离潜在的危险源、建筑结构抗灾标准、消防设施等。
2. 易达性原则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应选择交通便利、紧邻居民密集区、不易受阻的区域,以保证人群迅速疏散。
3. 基础设施原则避难场所需要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和条件,如饮用水、灯光设备、食品与药品储备、卫生间等。
4. 容纳能力原则避难场所的容纳能力应当能够适应所服务人数的需求,并能提供基本的休息、食宿等保障。
四、运营管理1. 联防联控机制为保证应急避难场所的顺利运营,需要建立健全的联防联控机制,使各有关部门协同合作,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2. 信息公布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容纳能力、联系方式等信息需要及时发布给相关的单位和群众,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地使用和分配其资源。
3. 应急预案每一个应急避难场所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和行动方案,提前做好物资准备和人员培训工作。
应急避难场所术语
应急避难场所术语
1. “应急避难场所”,嘿,这不就是在危险来临时能让我们躲一躲的安全之地嘛!比如地震突然来了,你就知道赶紧往应急避难场所跑啦!
2. “疏散通道”,哇塞,这可是关键时刻救命的通道呀!就像火灾发生时,疏散通道就是我们快速逃离危险的路呀!
3. “应急水源”,哎呀呀,想想在困难时刻没有水可不行,应急水源就是那救命的水呀!就好比在干旱时突然出现的清泉!
4. “应急供电”,嘿哟,没有电可真不方便,应急供电能在紧急时刻给我们光明呀!就像黑暗中突然亮起的明灯!
5. “指示标志”,这可是重要的指引呀!当你在应急避难场所里不知所措时,指示标志就像给你指明方向的灯塔!比如告诉你往哪里走最安全。
6. “避难区域”,这就是我们可以安心待着的地方呀!像狂风暴雨时的温暖港湾。
7. “应急物资储备”,哇,有了这个,我们就有了应对困难的保障呀!好比战士上战场前准备好的武器弹药!
8. “医疗救助点”,这可是受伤时的希望呀!就像生了病能找到医生一样让人安心!
9. “避险空间”,哈哈,这是能让我们躲避危险的小天地呢!如同一个安全的小城堡。
10. “应急通信”,哎呀,能让我们在紧急时刻保持联系,这多重要呀!就像和外界联系的生命线!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应急避难场所的这些术语都超级重要,关系到我们在危险时刻的生命安全和基本保障,大家一定要了解和熟悉它们呀!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与落实
03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
规划目标与原则
规划目标
确保在灾难发生时,居民能够迅速、安全地 转移到避难场所,保障生命安全。
科学性原则
根据地区特点、人口密度、灾害风险等因素 进行合理规划。
实用性原则
确保避难场所的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实际需 求,方便居民使用。
安全性原则
确保避难场所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能,能够 抵御可能的灾害影响。
日本
日本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 理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同时注重提高居民的应急意 识和自救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成功案例介绍
要点一
案例一
某市在地震后快速启动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根据人口密度 、地理环境等因素,选定了多所学校、体育馆等公共设施 作为避难场所,有效保障了市民的生命安全。
要点二
案例二
某社区在台风来临前,迅速组织居民进入预先指定的避难 场所,由于准备充分,整个社区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情况。
02
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
根据灾害类型选择避难场所
地震避难场所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地 质稳定的场地,远离地震 断裂带和陡坡。
洪水避难场所
选择地势较高、不易被淹 没的场地,同时考虑周边 河流水势和排水状况。
火灾避难场所
选择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有充足水源和消防通道 的场地。
考虑人口密度与分布
根据人口密度和分布情况,合理规划 避难场所的数量和规模,以满足不同 区域的需求。
社会组织和志愿愿服务,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监督与评估机制
监督检查
政府应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应急避难场所 的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应急避难场所分类
应急避难场所分类一、简介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紧急情况下,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设立的特殊场所。
根据不同的紧急情况和应对需求,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应急避难场所分类。
二、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1. 地震避难场所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避难场所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提供相对安全的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是经过地震抗震设计的建筑物,例如抗震性能良好的学校、体育馆等。
2. 暴雨避难场所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是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暴雨避难场所通常是一些高架建筑、安全地势较高的地方,例如高楼大厦、山丘等。
3. 台风避难场所台风是热带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台风避难场所一般是具备抗风能力的建筑物,例如防风林、抗风建筑等。
三、事故灾难应急避难场所1. 火灾避难场所火灾是常见的事故灾难,火灾避难场所通常是具备防火功能的建筑物,例如消防站、避难楼梯间等。
2. 化学泄漏避难场所化学泄漏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灾难,化学泄漏避难场所通常是远离泄漏源的安全地带,例如远离泄漏源的建筑物、地下室等。
3. 核辐射避难场所核辐射是一种严重的事故灾难,核辐射避难场所通常是地下设施或深埋建筑物,例如核反应堆、核避难所等。
四、社会安全应急避难场所1. 恐怖袭击避难场所恐怖袭击是一种社会安全问题,恐怖袭击避难场所通常是保密的、具备防护功能的建筑物,例如政府机关、军事设施等。
2. 社会骚乱避难场所社会骚乱是一种社会安全问题,社会骚乱避难场所通常是安全的公共场所,例如警察局、法院等。
3. 突发事件避难场所突发事件是指非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紧急情况,突发事件避难场所可以是各种具备避难功能的建筑物,例如应急避难中心、救援队驻地等。
五、总结根据紧急情况的不同,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事故灾难应急避难场所和社会安全应急避难场所等多个分类。
每种分类都有其特定的应对需求和场所要求,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哪两种类型
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哪两种类型在面对突发灾害或紧急情况时,寻找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是非常重要的,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应急避难场所是专门为灾害发生时提供临时安全和庇护的场所。
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特点,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临时性和永久性。
1. 临时性应急避难场所临时性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灾难发生后提供短期避难的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是临时设置的,具有灵活性和易于搬迁的特点。
临时性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1 活动帐篷和帐篷营地活动帐篷和帐篷营地是一种常见的临时性应急避难场所。
它们可以在需要时快速搭建,为避难者提供临时住所。
活动帐篷通常由防水和防风材料制成,可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并提供基本的住宿条件。
1.2 临时收容所临时收容所通常是指临时性的大型场所,用于容纳大量的避难者。
它们通常设有床位、洗手间和厨房等基础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临时收容所可以是学校、体育馆、会议中心等大型室内场所。
1.3 装配式房屋装配式房屋是一种流行的临时性住宅解决方案,用于在灾难后提供住宿。
这些房屋通常由可再生材料制成,具有快速搭建和拆除的特点。
装配式房屋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简单但安全的住所,并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1.4 临时露天营地临时露天营地是指在灾难发生后用于露天避难的地区。
这些营地通常设置在安全的地区,并提供帐篷、睡袋等设备给避难者使用。
临时露天营地提供基本的住宿和生活设施,可以自给自足或依靠援助机构提供。
2. 永久性应急避难场所与临时性应急避难场所不同,永久性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长期避难而建立的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是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的,可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并提供长期居住的条件。
永久性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2.1 安全屋安全屋是一种专门设计的住宅,用于提供长期的避难和庇护。
安全屋通常具有坚固的结构和特殊的防御能力,可以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提供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安全屋通常配备备用发电机、储备食品和自来水等设施,以便在能源和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应急避难场所规范要求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规范要求标准1. 引言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提供临时住所、安全保护和基本生活服务的场所,用于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范要求标准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确保应急避难场所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2. 规划设计要求2.1 场所选址•应急避难场所应选择地势较高、地质稳定、交通便利的区域进行选址。
•避免选址在洪水、滑坡、地震等灾害易发区域。
•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周边环境,避免与重要设施(如河流、道路、高压线等)的冲突。
2.2 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具备抗震、防火等性能。
•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标准,能够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设计时应考虑人员撤离和紧急疏散的通道和出口。
2.3 空间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应根据人员数量确定相应的场地面积,确保每人有足够的生活用地和活动空间。
•需要设置合理的区域划分,如休息区、食堂区、医疗区、洗浴区等,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应配置适量的卫生设施,如洗手间、厕所、垃圾处理装置等,确保环境卫生。
3. 生活保障要求3.1 饮用水供应•应急避难场所应保证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建立相应的供水设施。
•水源应避免受到自然灾害、污染源的影响。
•对于饮用水质量的监测和检测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3.2 食品供应•应急避难场所应提供充足、均衡的食品供应,确保人们的基本营养需求。
•食品应符合卫生标准,储存和加工设施应满足相应要求。
•对食品的储存、保管、处理和配送应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3.3 医疗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基本的医疗设施和药品供应。
•配备医疗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建立医疗档案,及时记录和管理场所内的疾病情况,防止疫情传播。
4. 安全保障要求4.1 消防安全•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灭火器具等。
•建立灭火、疏散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人员对应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
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临时避难的场所。
根据其功能和设施的不同,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和分类。
一、分级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功能和设施,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国家级、地方级和临时级。
1. 国家级应急避难场所国家级应急避难场所是指由国家投资兴建,具备完善的设施和资源,能够承担大规模灾害应急救援任务的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位于安全稳定的地带,具备强大的抗灾能力和自给自足的能力。
如地下核防护避难所、国家级应急避难设施等。
2. 地方级应急避难场所地方级应急避难场所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具备一定规模和设施的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位于城市或乡镇,能够满足周边居民的避难需求。
如地下停车场、公共建筑等。
3. 临时级应急避难场所临时级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临时设立的避难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由政府组织、社区或学校提供,设施简单,只能满足短期内的基本需求。
如学校操场、社区活动中心等。
二、分类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用途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五个分类:住宅类、工作类、医疗类、教育类和供给类。
1. 住宅类应急避难场所住宅类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人民群众提供临时居住的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包括宿舍楼、帐篷、临时安置房等。
在遇到自然灾害、战争等紧急情况时,人们可以在这些场所得到短期的安全保障和基本居住条件。
2. 工作类应急避难场所工作类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救援人员、工作人员提供工作和指挥的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包括指挥中心、救援指挥所、应急办公室等。
在灾害发生后,这些场所可以提供救援指挥、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等功能,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医疗类应急避难场所医疗类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灾民提供基本医疗救治的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包括临时医院、医疗救援车等。
在灾害发生后,这些场所能够提供紧急救治和伤员转运等医疗服务,保障灾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 教育类应急避难场所教育类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临时学习和工作的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牌
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牌一、总则为了有效管理应急避难场所,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应急避难场所是指突发事件发生时,为避难人员提供临时庇护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学校、体育馆、公共建筑等。
三、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机构1.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构为政府部门或者由政府委托的管理机构。
2. 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避难场所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3. 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能力。
四、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要求1. 应急避难场所应当符合国家建筑、消防、安全等相关标准,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
2. 应急避难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设施和物资,包括但不限于食品、饮用水、医疗物资、卫生设施等。
3. 应急避难场所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完好。
五、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1. 应急避难场所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人员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2. 应急避难场所应当制定明确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避难人员的登记、安置、生活保障等。
3. 应急避难场所应当制定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包括物资的储备、使用、更新等。
4. 应急避难场所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巡查、安全隐患治理、应急处置等。
六、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1.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定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响应突发事件。
3.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应急通讯机制,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协调。
4.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
七、应急避难场所的宣传教育1.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认识和了解。
2.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培训,提高避难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
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
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灾害发生时,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临时安全住所或避难场所。
根据其功能和设施的不同,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和分类。
一、分级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设施和服务能力等因素,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1. 一级应急避难场所:规模较大,设施齐全,能够提供临时住所、食宿、医疗救护等基本服务。
通常位于城市或县级以上行政单位,可容纳大量人员,如体育馆、会展中心、学校大礼堂等。
2. 二级应急避难场所:规模适中,设施较为简单,主要提供基本住宿和食宿服务。
通常位于乡镇或较小的城市,如学校小礼堂、乡镇文化室等。
3. 三级应急避难场所:规模较小,设施简陋,通常只提供简单的庇护和基本生活保障。
通常位于农村地区或较偏远的地方,如农民房屋、村委会办公室等。
二、分类根据应急避难场所的用途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几个类别。
1. 家庭应急避难场所:即个人家庭在灾害发生时提供的临时避难场所。
例如,居民可以选择在自己家中的地下室、阳台或安全区域避难,确保自身的安全。
2. 公共应急避难场所:即政府或相关机构在灾害发生时提供的临时避难场所。
主要用于容纳无家可归的人员或灾区居民。
这些场所通常设有床铺、食堂、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3. 专业应急避难场所:即专门为特定行业或特殊人群准备的应急避难场所。
例如,化工厂、核电站等高风险场所可以设立专门的应急避难场所,以应对突发事故。
4. 临时应急避难场所:即在灾害发生后,临时设置的避难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是在公共场所或空地上临时搭建的帐篷或简易棚屋,用于短期避难。
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级和分类有助于合理规划和组织应急避难工作。
不同等级和分类的场所可以根据需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应急避难体系,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
同时,对于市民来说,了解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级和分类也可以帮助他们在危险来临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确保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要求
1. 地理位置:应急避难场所应位于地势较高且不易受灾的地方,如山坡、高地、公园、操场等地。
2. 环境条件:应急避难场所周围环境要卫生整洁,无污染。
建筑物应保证隔音、通风、防雨、防晒等基本环境条件。
3. 食品贮存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食品贮存设施,储备足够的食品,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4. 水源设施:应配备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水源应保证充足、清洁、安全。
5. 卫生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洗手间、厕所、淋浴间等设施,保证卫生条件良好。
6. 医疗救护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护设施和物资,以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和疾病。
7. 通信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通信手段,保证信息的传递、协调和救援等工作。
8. 安全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例如灭火器、应急照明、
防盗等措施。
9. 心理疏导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心理疏导人员,及时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缓解避难人员的心理压力。
安全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三、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1.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2)因地制宜,确保安全;(3)平灾结合,综合利用;(4)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2. 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应满足以下要求:(1)场址选择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地段;(2)场地面积应满足应急避难人数需求;(3)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如供水、供电、卫生、医疗等;(4)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牌。
四、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1.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
2.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场所的正常运行。
3.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场所进行巡查、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完好、功能正常。
4.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场所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应急避难场所的使用1. 应急避难场所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安全,防止拥挤;(2)优先保障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3)遵守场所管理规定,维护公共秩序。
2. 在应急情况下,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部门应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居民疏散、安置。
六、应急避难场所的保障措施1. 保障资金: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维护的投入,确保场所的正常运行。
2. 保障物资:应急避难场所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食品、药品、帐篷等。
3. 保障人员: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部门应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确保场所的有序管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应急避难场所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标准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下,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临时的避难场所。
通常,应急避难场所应符合以下标准:
1. 安全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物应具备抗震、防洪、抗台风等安全性能,保证人员在其中免受自然灾害伤害。
2. 防火防爆性:建筑物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防火、防爆的性能,保证人员在其中远离火灾和爆炸等危险。
3. 通风性: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避免疫情传播。
4. 避难面积:应急避难场所的面积应足够容纳避难人员,有足够的空间提供床位、食品储备、洗手间和其他必要设施。
5. 卫生条件: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卫生条件,包括洗手间、饮水设备、垃圾处理设施等,以确保人员在其中有良好的卫生环境。
6. 电力供应: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以满足人员的照明、通讯和电力设备使用等需求。
7.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建筑物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足够数量和规格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安全地撤离。
8. 资源供应:应急避难场所应提供足够的饮食、水源、医疗、卫生等资源供应,以满足人员的基本需求。
9. 通信设备: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通信设备,以便与外界联系,接收和发布紧急信息。
10. 残障人士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要,
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盲道等,方便残障人士的进出和活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应急避难场所标准,根据具体地区和需求,还可能会有其他的要求和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明确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和管理要求,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能力。
2. 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有序地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
3. 减少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四、应急避难场所设置1. 应急避难场所应设在交通便利、地势较高、环境安全、设施完善的地方。
2. 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如饮用水、食物、厕所等;(2)具备基本的医疗服务设施;(3)具备通信、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4)具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5)具备明显的标识和指引。
五、应急避难场所管理1. 应急避难场所的日常管理由当地政府负责,实行分级管理。
2. 应急避难场所的负责人应具备一定的应急管理知识,负责场所的日常运行和应急响应。
3. 应急避难场所的物资储备应定期检查、更新,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4. 应急避难场所的通信设施应保持畅通,确保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应急响应程序1. 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到应急避难场所。
2. 应急避难场所的负责人应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有序地进入避难场所。
3. 在应急避难场所内,负责人应做好以下工作:(1)组织开展生活服务,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2)组织开展医疗服务,确保受灾群众的身体健康;(3)组织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受灾群众的心理压力;(4)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受灾群众的应急自救能力。
七、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应急疏散、生活服务、医疗服务、心理疏导等。
八、预案修订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临时安全避难、生活救助和医疗救治的场所。
建立和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对于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和规划应符合国家标准。
选址应远离可能引发灾害的区域,如河流、山体滑坡易发区等,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规划应科学合理,包括场所面积、建筑结构、逃生通道、疏散指示标识等,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地提供避难和救助。
其次,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应符合抗震、防火等安全要求,同时要配备应急照明、通风设备等基础设施,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
另外,应急避难场所还应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如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等,以应对灾害发生后的生活救助和医疗救治需求。
再次,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和运营应符合国家标准。
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和救助工作。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避难群众的心理疏导和生活保障,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整体应急响应能力。
总之,建立和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对于提高我国应急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断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广大市民也应增强应急意识,了解周围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和设施,做好自我防护和避险准备,共同为应急管理工作贡献力量。
应急避难场所设立与管理
交通状况
评估交通网络状况,确保避难 场所与外界联系畅通,便于人 员快速疏散。
场地条件
考虑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 等因素,评估场地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03
CATALOGUE
应急避难场所的设施与设备
基本设施
避难场地
提供足够的避难场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避难 需求。
通风设施
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保证场所内的空气流 通。
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传输系统
建立信息采集系统,实时监测避难场所的 情况。
建立信息传输系统,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 递。
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
建立信息处理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 整理和分析。
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向避难人员发布 相关信息。
04
CATALOGUE
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与维护
管理体制与责任主体
04
加强合作与资源共享
与其他相关机构或组织建立合作 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共同提升地区应急管理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国内现状
我国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立和管 理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各地纷纷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划 。
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灾害风 险的增加,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立 和管理将更加受到重视,技术手 段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
02
CATALOGUE
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与选址
分类标准
01
02
03
按避难场所的功能
兼容性原则
选择既有场地条件又具备必要设施的场所, 可满足多种应急需求。
可持续性原则
选择对环境影响小、可重复利用的场所,并 考虑长期发展需求。
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与自救互救设施介绍
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与自救互救设施介绍第一章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概述 (3)1.1 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 (3)1.2 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 (3)1.2.1 临时避险场所 (3)1.2.2 长期避险场所 (3)1.2.3 专业避险场所 (3)1.2.4 综合避险场所 (4)1.3 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 (4)1.3.1 临时避险功能 (4)1.3.2 救助与救援功能 (4)1.3.3 基本生活保障功能 (4)1.3.4 信息传递功能 (4)1.3.5 社会动员功能 (4)第二章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设计 (4)2.1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原则 (4)2.2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要求 (5)2.3 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与分区 (5)2.4 应急避难场所设施配置 (5)第三章应急避难场所管理与维护 (6)3.1 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机制 (6)3.1.1 管理机构设置 (6)3.1.2 管理制度制定 (6)3.2 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维护 (6)3.2.1 硬件设施维护 (6)3.2.2 软件设施维护 (6)3.3 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演练 (6)3.3.1 演练计划制定 (6)3.3.2 演练实施 (6)3.3.3 演练总结 (7)3.4 应急避难场所信息发布 (7)3.4.1 信息发布渠道 (7)3.4.2 信息发布内容 (7)3.4.3 信息发布管理 (7)第四章自救互救设施概述 (7)4.1 自救互救设施的定义 (7)4.2 自救互救设施的类型 (7)4.3 自救互救设施的作用 (8)第五章紧急照明与指示系统 (8)5.1 紧急照明设施 (8)5.2 指示标识系统 (9)5.3 紧急照明与指示系统的维护 (9)第六章通信与信息设备 (9)6.1 通信设备 (9)6.1.1 设备概述 (9)6.1.2 设备分类 (10)6.1.3 设备功能与应用 (10)6.2 信息设备 (10)6.2.1 设备概述 (10)6.2.2 设备分类 (10)6.2.3 设备功能与应用 (10)6.3 通信与信息设备的维护 (11)6.3.1 维护概述 (11)6.3.2 维护内容 (11)6.3.3 维护方法 (11)6.3.4 维护管理 (11)第七章救生设备 (11)7.1 救生设备类型 (11)7.2 救生设备配置 (12)7.3 救生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2)第八章医疗救护设施 (13)8.1 医疗救护设施类型 (13)8.2 医疗救护设施配置 (13)8.3 医疗救护设施的使用与维护 (13)第九章应急供水与供电设施 (14)9.1 应急供水设施 (14)9.1.1 概述 (14)9.1.2 主要设施 (14)9.1.3 设施布局与建设 (14)9.2 应急供电设施 (14)9.2.1 概述 (14)9.2.2 主要设施 (14)9.2.3 设施布局与建设 (15)9.3 应急供水与供电设施的维护 (15)9.3.1 日常维护 (15)9.3.2 应急维护 (15)第十章环境保护与卫生设施 (15)10.1 环境保护设施 (15)10.1.1 废气处理设施 (15)10.1.2 废水处理设施 (15)10.1.3 固废处理设施 (15)10.1.4 噪音防治设施 (16)10.1.5 绿化设施 (16)10.2 卫生设施 (16)10.2.1 给水设施 (16)10.2.2 排水设施 (16)10.2.3 公共卫生设施 (16)10.2.4 疾病预防控制设施 (16)10.2.5 医疗卫生设施 (16)10.3 环境保护与卫生设施的维护 (16)10.3.1 设施定期检查与维护 (16)10.3.2 技术更新与改造 (17)10.3.3 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 (17)10.3.4 政策法规与监管 (17)第十一章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 (17)11.1 应急物资类型 (17)11.2 应急物资储备原则 (17)11.3 应急物资管理机制 (18)11.4 应急物资的发放与回收 (18)第十二章社区居民自救互救培训与宣传 (18)12.1 自救互救培训内容 (19)12.2 自救互救培训方式 (19)12.3 自救互救宣传策略 (19)12.4 自救互救培训与宣传的成效评估 (19)第一章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概述1.1 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为保障社区居民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临时避险、救助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台账
应急避难场所台账摘要:1.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和作用2.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3.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与发展4.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备设施及标准5.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找到并使用应急避难场所6.提高公众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正文:一、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和作用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食物、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场所。
它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1.固定避难场所:指长期设立、固定地点的避难场所,如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
2.临时避难场所:在灾害发生后,迅速搭建的临时性避难场所,如帐篷、简易房等。
3.移动避难场所:可随时转移、部署的避难场所,如救援车辆、集装箱等。
三、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投入力度。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四、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备设施及标准1.基本设施:如帐篷、床铺、照明设备、取暖设备等。
2.生活用品:食物、水、衣物、卫生用品等。
3.医疗卫生设施:急救包、药品、救护车等。
4.通讯设备:手机充电设备、卫星电话等。
5.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监控设备等。
五、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找到并使用应急避难场所1.关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了解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和联系方式。
2.在灾害发生时,及时撤离现场,按照指示牌或救援人员的指引前往避难场所。
3.到达避难场所后,配合工作人员安排,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六、提高公众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认识和应对能力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应急避难场所的了解和重视。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群众应对灾害的能力。
3.家庭储备一定的应急物资,如食物、水、急救包等。
总之,掌握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是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
应急避难场所分类
应急避难场所分类一、地下避难场所地下避难场所是指建在地下的避难场所,通常用于应对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或战争等紧急情况。
地下避难场所具有隔热、防水、防震等特点,能够提供相对安全的环境,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地下避难场所通常包括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下通道等。
二、室内避难场所室内避难场所是指建筑物内部的避难场所,常见于公共场所、商业建筑等。
室内避难场所通常设有避难指示牌、应急出口、避难门等设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安全的避难环境。
室内避难场所的位置通常位于楼梯口、安全出口旁或者设有专门的避难间。
三、露天避难场所露天避难场所是指在户外建立的避难场所,常见于公共广场、露天体育场等场所。
露天避难场所通常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或者屋顶,但会有相应的避难指示牌和标识。
露天避难场所一般用于人员疏散和临时避难,例如在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们可以聚集在露天场所,等待救援或者转移。
四、临时避难场所临时避难场所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临时设立的避难场所,通常用于大规模灾害或战争等紧急情况。
临时避难场所可以是室内或者露天的,例如搭建帐篷、设立帐篷城市等。
临时避难场所通常由政府或者救援机构组织搭建,提供食品、水源、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
五、交通工具作为避难场所交通工具也可以作为避难场所使用,例如地铁、火车、飞机等。
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可以寻找最近的交通工具避难,利用交通工具的相对安全性和便携性。
交通工具作为避难场所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转移人员,减少人员伤亡,但也需要注意避免拥挤和安全隐患。
六、水上避难场所水上避难场所是指在水上建立的避难场所,常见于船只、浮动平台等。
水上避难场所通常具有浮力和稳定性,能够在水上提供相对安全的避难环境。
在海上、河流等水域发生灾害或紧急情况时,人们可以转移到水上避难场所等待救援或者获得临时庇护。
七、自然环境作为避难场所自然环境也可以作为避难场所使用,例如山洞、树林、山区等。
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可以依靠自然环境提供的遮蔽和保护,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难。
应急避难场所 术语
应急避难场所术语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在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下提供临时安全避难的场所。
它们通常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设立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避难场所术语及其解释:
1. 避难所:提供临时庇护所的地方,通常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例如地震、洪水或火灾等。
2. 救援中心:专门负责协调救援工作的机构,为受灾人员提供食品、水、医疗和其他必需品。
3. 临时住所:在紧急情况下提供临时住宿的地方,通常是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庇护。
4. 避难区:为受灾人员提供安全避难的区域,通常是在灾难发生后设立的。
5. 安置点:为受灾人员提供食宿和其他基本生活服务的地方,通常是在灾害发生后设立的。
6. 应急中心:为受灾人员提供紧急救援和支持的机构,通常是在紧急情况下设立的。
7. 应急避难设施:用于提供紧急避难的建筑物或设施,通常包括避难所、救援中心、临时住所等。
8. 应急避难计划:一套制定好的应对灾害或紧急情况的预案,包括避难所选址、人员疏散、物资储备等。
9. 应急避难演练:模拟灾害或紧急情况进行的训练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0. 应急避难指南:为受灾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的手册或文件,包括疏散路线、应急电话等重要信息。
以上是关于应急避难场所的一些术语及其解释。
在灾难面前,这些地方为受灾人员提供了安全和希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建家园。
我们应该重视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维护,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保护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难场所场址有效面积宜大于2000㎡,人均居住面积应大于1.5 ㎡。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建(构)筑物,以及利用周边建(构)筑作为配套设施用房的建筑,应达到GB 18306-2001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具备基本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10 天以内。
基本设施配置主要包括:
1、应急篷宿区设施,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的帐篷、活动简易房等临时用房并进行分区,每个应急篷宿分区不应超过1000 m2;每个应急篷宿区之间间距应有大于2 m的人行道。
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设置临时或固定的用于紧急处置的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
3、应急供水设施,选择设置供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供水设施,并根据所选设施和当地水质配置用于净化自然水体成为直接饮用水的净化设备。
每100人应至少设一个水龙头,每250人应至少设一处饮水处。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达到GB 5749-2006规定的要求。
4、应急供电设施,设置保障照明、医疗、通讯用电的具有多路电网供电系统或太阳能供电系统,或配置可移动发电机应急供电设施,供、发电设施应具备防触电、防雷击保护措施。
5 、应急排污系统,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和避免造成环境
污染的排放管线、简易污水处理设施,应急排污系统应与市政管道相连接或设立独立排污系统。
6、应急厕所,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的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
应急厕所之间距离应小于100 m,且位于应急避难场所下风向设置。
距离篷宿区30 m~50 m。
暗坑式厕所应具备水冲能力,并附设或单独设置化粪池。
7、应急垃圾储运设施,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的可移动的垃圾、废弃物分类储运设施。
应急垃圾储运设施距离应急篷宿区应大于5 m,且位于应急避难场所下风向设置。
8、应急通道,宿区周边和场所内要按照防火、卫生防疫要求设置通道。
9 、应急标志,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周边应设置避难场所标志、人员疏导标志和应急避难功能分区标志。
场所周边主干道、路口应设置指示标志,场所出入口应设置避难场所主标志,场所内各类配套设施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入口处要设置标有文字说明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平面图和周边居民疏散路线图。
——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具备一般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10~30 天;一般设施配置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设施:
1、应急消防设施,应急期间应急篷宿区应配置灭火工具或器材设施。
2、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根据避难场所容纳的人数和生活时间,在应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设置储备应急生活物资的设施。
场所周边的应急物资储备设施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距离应小于500 m。
3、应急指挥管理设施,应设置广播、图像监控、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应急管理设施。
广播系统应覆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图像监控范围应覆盖应急篷宿区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