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品管圈规范静脉采血流程提高合格率

合集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管理过程中的运用31

品管圈在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管理过程中的运用31

品管圈在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管理过程中的运用摘要: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临床血标本留取过程中的管理,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

方法通过品管的管理的活动流程,对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周一至周日)自检验科对全院各病房的血标本留取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召开会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后,再对2017年6月1日至8月31日(周一至周日)期间标本管理进行调查,对两者进行比较。

结果开展品管圈后,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明显提高,溶血率由0.54%降低到0.081%,凝块由0.097%降低到0.028%,标本量少由0.002%降低到0.0025%,标本管错误0.02%降低到0.001%,采血方法错误由0.009%降低到0.0005%。

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临床血尿标本留取过程中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血尿标本留取过程中的失误率的发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护理质量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血标本留取;规范性管理品管圈(QCC)最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被引入医院管理过程中,结合我院QCC开展情况及其取得效果进行研究,观察QCC活动在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对检验科收到的全院各科室标本总数166464例,其中不规范标本1150例,为改善前情况,2017年6月1日至8月31日全院各科室标本总数200000例,其中不规范标本226例,为改善后情况,将改善前和改善后标本数进行比较。

1.2方法QCC流程与方法包括组织品管圈、掌握问题点及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十一个步骤,常用鱼骨图、柏拉图、雷达图等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1.2.1组织品管圈:2017年5月18日组成品管圈,组员包括护理人员7人,检验科1人,标本运送科2人,共10人。

提高采集血标本合格率品管圈护理课件

提高采集血标本合格率品管圈护理课件

目标设定
总结词
合理、可衡量
详细描述
根据现状把握的结果,设定合理的提高采集血标本合格率的目标,确保目标可衡量和实 现。
解析
总结词
深入、细致
VS
详细描述
对影响采集血标本合格率的因素进行深入 细致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对策拟定
要点一
总结词
针对性、有效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根据解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对策,确保对策的有效 性和可行性。
团队协作
品管圈成员具备不同的专 业背景和技能,能够从多 角度分析问题并制定改进 措施。
经验借鉴
借鉴其他科室或医院的成 功经验,能够更快地找到 改进方向并实施有效措施 。
02
品管圈基础知识
品管圈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品管圈是由同一工作现场或相关区域的人员自发组成的小组,通过团队力量, 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全员参与,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维持与改善,以提 高工作效率和品质。
提升医院形象
通过改进采血标本的质量,医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提升了自 身的形象和口碑。
对策的标准化与推广
对策的标准化
经过品管圈活动的实践验证,我们将改进后的操作流程和 规范整理成标准操作手册,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按照 标准进行操作。
推广至其他科室
为了将成果惠及更多科室,我们将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经验 和成果推广至医院的其他相关科室,促进整体医疗质量的 提升。
02
合格的血液样本应满足:血液量 充足、无溶血、无凝血、无污染 等要求。
采集血标本合格率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准确的血液检测结果是医生诊断和治 疗疾病的重要依据,不合格的血液样 本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高采集血标本合格率能够提高医疗质 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实践

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实践

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实践张志华;成琳【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分析年轻护士静脉采血穿刺失败的原因,设立目标,并制定对策。

结果品管圈活动,年轻护士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由63.30%(38/60)提高到81.70%(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规范了新生儿静脉采血的操作流程,提高年轻护士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年(卷),期】2017(003)012【总页数】3页(P163-165)【关键词】品管圈;新生儿;年轻护士;静脉穿刺;静脉采血【作者】张志华;成琳【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苏州215128;江苏省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苏州215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品管圈(QCC)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新生儿因血压低,血容量少,血管细,血管不充盈且哭闹不合作等原因,导致护士在采取血标本时难度加大[2],是一项较难的护理操作技术,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低,给患儿造成一定的痛苦[3],因此静脉采血的穿刺成功率是新生儿科有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本研究于2016年9月—2017年2月开展QCC活动,并将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作为活动主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吴中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6年8月行常规静脉采血的6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于2016年9月开展QCC活动,选取活动后2017年3月行入院常规静脉采血的6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

入组新生儿胎龄34~42周,体质量2.00~5.00 kg,采血时年龄为出生后30 min~7 d。

运用品管圈提高血标本的合格率

运用品管圈提高血标本的合格率

运用品管圈提高血标本的合格率摘要】目的:研究在提高血标本合格率中采取品管圈干预的应用价值。

方法:此次数据计算涉及的资料为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血标本,实施品管圈管理,作为实验组;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入的100例血标本,不实施品管圈管理,作为参照组,比较分析实验组和参照组血标本检验合格率、检验质量评分。

结果:参照组血标本检验合格率88.00%显著低于实验组的检验合格率98.00%,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计算研究意义;实验组血标本检验质量评分(89.21±3.54)分高于参照组检验质量评分(78.51±5.65)分,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计算研究意义。

结论:准确且及时报告的前提是正确采集标本,以便于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关键词】品管圈;血标本;合格率【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396-02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中容易受到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1]。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入的200例血标本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目标,报道以及评价品管圈活动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参照组是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入的不实施品管圈管理的100例血标本,男女比例是51:49,年龄取值范围在30至66岁间,中位年龄(45.21±4.21)岁;实验组是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收入的实施品管圈管理的100例血标本,男女比例是50:50,年龄取值范围在31至68岁间,中位年龄(45.98±5.61)岁。

对比以及研究参照组和实验组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不存在数据统计分析意义。

1.2 方法1.2.1建立品管圈建立名为花芯圈的品管圈活动小组,总共包括10名组员,辅导员担任护理部主任,承担圈内活动组织的工作,圈长为本人承担组织记录品管圈活动相关内容,其余成员全是护士长。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护士层级 能力值
工作年限(30%) 工作年限 能力值
袁红
N4
100
20
100
管玲玲
N3
100
17
100
王霞
N3
100
11
100
徐小琴
N3
100
10
100
夏林林
N2
90
9
90
高丽萍
N2
90
7
90
张洁
N2
90
6
90
张欢
N2
90
6
90
赵青
N2
90
5
90
单茜
N2
90
5
90
秦燕
N1
80
4
80
陆燕华
N1
80
3
80
P
对策实施: 负责人:徐小琴 实施时间:2014.10.8-10.15 实施地点:十二病区
D
对策处理: 1.经效果确认为有效对策 2.将穿刺视频列入常规培训内容
AC
改善前66.67%,改善后73.33%,提高了6.66%
74.00% 72.00% 70.00% 68.00% 66.00% 64.00% 62.00%
主要因
年轻护士普遍穿刺经验欠缺,容易急躁导致穿刺失 败
改善前:培训内容与临床结合不够
对策内容:
1.认真落实年轻护士的培训 2.培训内容以临床实际操作为重点 3.加强床边考核 4.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5.学习静脉穿刺视频 6.要求以老带新,新护士直接在床旁学习体会,告知选择好 静脉才是穿刺成功的第一步。
技术不过硬
年龄、经验不 足
进针判断 失误

pdca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

pdca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

pdca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PDCA(Plan-Do-Check-Act)是一个质量管理循环工具,被广泛用于改进和持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疗领域,PDCA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以确保准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PDCA循环来提高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1. 计划阶段(Plan)在计划阶段,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和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

首先,我们要确定目标,例如提高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至少10%。

然后,我们需要识别关键问题,如采集过程中的错误率、操作规范的不一致等。

接下来,制定行动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提供培训、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等。

2. 执行阶段(Do)在执行阶段,我们要根据行动计划实施相关措施。

这可能包括培训工作人员,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血标本采集方法和操作规范。

此外,还可以制定一份清晰简明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采集血标本。

3. 检查阶段(Check)在检查阶段,我们要评估实施行动计划的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血标本采集的数据来实现。

例如,我们可以记录每个步骤的错误率、合格标本的数量等指标。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并及时调整计划。

4. 行动阶段(Act)在行动阶段,我们要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如果实施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新的标准,并继续巩固和改善。

如果措施无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问题,并找到更适合的解决方案。

持续地评估和改进是PDCA循环的核心。

通过PDCA循环方法,我们可以不断地改善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该方法强调了持续改进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减少错误率和提高采样的准确性。

同时,合格率的提高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总结起来,通过PDCA循环可以提高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需要明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执行相关措施,然后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检查效果,并根据结果采取行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于静脉血标本合格率的影响价值。

方法:研究抽取院内治疗患者共344例,时间段控制在2021.1-2021.6之间,利用随机法实施分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172例。

管理组采用品管圈活动静脉血标本检验管理,对比组实现常规样本管理,探究对比数据:静脉血标本合格率。

结果:管理组产生标本污染、文书错误、取样数量错误、样本收集时间错误的比例较小,与一般组相比更低,管理组静脉血标本合格率占据明显对比优势(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静脉血;品管圈活动;标本合格率;准确性品管圈(QCC)活动是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基层人员自发的进行品质管理的活动时组成的小组。

由于品管圈活动更加尊重人性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检验数据结果是帮助临床大夫获取病人信息的主要途径,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实现整治方案确定、标本数据信息的正确获取,通过多部门进行相互支持及配合,使临床不合格标本率降低,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对于患者的救治产生延误和遗漏,降低疾病误诊率河漏帧率。

本次对于我院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获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科室为呼吸与危重症病区,设定床位53张,科室护士20名,护士长1名和19名护士,平均工作年限均在4年以上,主管护师4名,护师14名,护士1名。

抽选病区内实施血常规检验的患者344例入组,患者入组时间为2021.1-2021.6纳入标准:可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研究者;排除条件:临床基础资料不全、存在血液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利用随机法进行患者分配,管理组共计入组男患者94例、女患者入组78例,纳入年龄域值为38-84岁,平均年龄计算得60.36±1.32岁,对比组共计入组男患者99例、女患者入组73例,纳入年龄域值为36-87岁,平均年龄计算得61.42±1.37岁;对于此次实验患者的基线资料实施统计学软件计算统计,统计对比结果P>0.05,表示对比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有研究比对意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赵月晖;张宏宇【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15(036)017【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品管圈途径,成立QCC小组,采集临床护理组送检的血标本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查找原因,设定目标。

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

结果:通过QCC活动,住院患者血标本的合格率由96.36%提高到98.98%,规范了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流程,并制定了护士采血手册,增强了护士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每一位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沟通能力,积极性,手法运用,医患和谐程度,自信心等七方面无形指标。

利用5.3.1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各项总分都比活动前明显量提高。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临床护理组血标本准确率中效果显著,进一步规范了静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完善静脉采血相关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总页数】3页(P3932-3934)【作者】赵月晖;张宏宇【作者单位】敦化市医院护理部吉林敦化13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9【相关文献】1.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J], 张文静;徐春燕;何炼英2.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J], 张娟;晏晓琨;刘淑娟;王玉光;曾丽吟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J], 赵月晖;张宏宇4.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J], 张娟;晏晓琨;刘淑娟;王玉光;曾丽吟5.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中的运用 [J], 李春梅;邓艳;卢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品管圈规范静脉采血流程提高合格率

应用品管圈规范静脉采血流程提高合格率

应用品管圈规范静脉采血流程提高合格率摘要:目的:通过实践调查规范静脉采血方法,规范静脉采血流程,提高合格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引入品管圈概念,确定“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为本期品管圈的活动主题。

制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通过鱼骨图分析要因,最终确定血标本合格率低的根本原因,通过PDCA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制定标准化流程。

结果静脉血标本合格率由95.05%提高到98.79%。

结论:品管圈活动规范静脉采血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严谨、及时、准确。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血标本;规范流程品管圈(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

1、方法1.1、QCC成立:圈员各自设计圈名、圈徽,经投票确定“纽带圈”为圈名,圈名意义:纽带一边代表患者,一边代表医护人员,爱心将2者紧密联系。

1.2、主题选定并制定具体活动:由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最终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为主题。

全体圈员讨论并制定具体活动计划,观察并记录共30天,结果显示:总试管数850根,不合格试管数42根,不合格率4.95%。

其中主要原因是凝血13管(30.9%)、采血量少12管(28.57%)、试管错误8管(19.04%)、漏抽6管(14.28%)、溶血3管(7.14%),根据“80/20”原理,得出主要原因是前两项。

1.3.目标设定:设定血标本合格率的目标值。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4.95%—(4.95%×78.51%×80.O%]=1.85%。

圈员能力=所选主题在主题选定时6名圈员能力项的平均分/该项总分=80%。

改善前后降幅达31%。

1.4.要因分析:全体圈员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导致血标本不合格原因,经特性要因分析.最终确定血标本合格率低的根本原因是①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有关培训②患者血管条件差,心里恐惧③现有流程不全面,采集方法不正确④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1.5、对策制定与实施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解决方法,全体护士共同参与,从2014-07-15至2014-08-14对血标本合格率低的四个主要问题对策实施1.5.1护理人员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有关培训.对策实施①每次采集一名患者血液,血量要达到刻度线,抗凝管要充分摇匀,避免剧烈摇晃,知晓血标本的采集顺序,加强责任心[3]②三查七对。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学习新技术,统一静脉输液的标准与流程,从而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水平。

方法从病区中以自愿的原则选取六名护士参加活动,通过经验交流与讨论的方式,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结果 QCC活动后,护士的穿刺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地规范静脉穿刺标准,提高护士穿刺水平。

【关键词】静脉穿刺标准成功率【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368-02品管圈简称QCC,品管圈活动是指在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1]。

通过临床工作评估和分析,发现该活动同样适合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因为已有开展持续护理工作改进的基础,所以对实施PDCA工作流程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我科由六人组成了品管圈小组,对科室的静脉穿刺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干预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

1 材料1.1 活动背景我科是骨科,急诊患者量多,在冰雪季节量更大,急诊来院患者多为手脚冰凉,静脉条件差,而我科护士普遍年轻化。

为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组织了这次活动。

1.2 活动目的学习新技术,规范静脉输液的流程,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

1.3 具体实施方案1.3.1 组圈在科室以自愿原则抽取六名护士组圈,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一名圈长,五名圈员,护士长任辅导员。

平均年龄为27岁,平均工龄为5.8年,其中一人为本科学历,其余为大专学历。

通过圈会讨论圈会为每周一次,每周具体时间待定,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2年11月到2013.年3月。

1.3.2 活动主题系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征集活动主题[2],再以投票的方式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3.3 现况调查利用查检表调查两周的静脉穿刺失败率,统计结果见表1。

血液内科品管圈成果汇报PPT 提高静脉输血规范执行率

血液内科品管圈成果汇报PPT 提高静脉输血规范执行率

评价公式
质量评价=实际静脉输血规范执行率 -患者期望成功率
差值为零 服务对象满意 差值为正 服务对象很满意 差值为负 服务对象不满意
阶段五 解析
鱼骨图
输血科提前打
其他
护理人员
思想不重视 护士年轻化
文献查 证
刘利明,陈雪丽,陈蓉. 规范书写临床用血申请单的重要性[J].实用医技杂 志,2007,(05):611612.doi:10.3969/j.issn.1671-5098.2007.05.060.
李丽英,李琦.在输血方面医务人员的误差与输血安全[J].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3):244-245.
5、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
77
66 64 73 280 3
6、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74
71 65 68 278 4
主题选定 提高静脉输血规范执行率
职务 姓 名
圈能力改善计划表
工作年资 学历改善能力 主题改善能力(占 品管
(占30%) (占30%)
40%)
圈经
年限 能力值 学历 能力值 改善能力 能力值 验值
How 方法
We her 地点
……
主题选定 ——
全员 标准共识 病区
…….
计划拟定
——
全员 甘特图 病区
……
现状把握
——
全员 查检表 病区
……
目标设定
——
吕园园 柏拉图 病区
解析
…… ——
刘淑梅 鱼骨图 病区
对策拟定
…… ——
全体 头脑风暴 病区
对策实施 与检讨 效果确认 标准化
…… …… —— ——
层级 职 称
N4

运用品管圈提高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的实践

运用品管圈提高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的实践

运用品管圈提高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的实践作者:郑林杰刘广霞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5年第10期【摘要】目的:对运用品管圈提高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

方法:我院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间将品管圈应用于体检者静脉采血实践当中,将体检者的静脉采血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2013年间体检者的静脉采血满意度为75.0%,2014年间体检者的静脉采血满意度为96%,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体检者静脉采血实践当中,能够有效的提升体检者的静脉采血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采血;满意度品管圈主要是指相关人员所组成的为了实现提升产品质量、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等目标的活动小组,近年来,品管圈在医院各个科室的运行过程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主要对其在提升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方面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室从2014年1月开始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中包含有1名劝长,6名圈员。

通过召开圈会,分析总结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对各个提案从圈能力、迫切性、重要性、上级政策等几个维度开展评价,最终确定本次活动的主体为:提高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

1.2 活动计划本次品管圈活动一共开展20周的实践,所制定的活动计划为:第1周:选定活动主题,并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第2~4周:现场把握,并设定活动目标;第5周:分析影响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第6~10周:实施所提出的各项对策;第11~15周:确认实施效果;第16~17周:标准化;第18~20周:巩固效果。

1.3 现场把控分析总结影响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调查表,此后,每天在回收导诊单的过程中,随机的抽取其中10名体检者开展调查,其中主要调查内容包含有:是否补针、护士是否告知注意事项、是否有疼痛感、是否等候时间较长、是否发生淤青等,本次研究中一共回收200份调查问卷,计算得到体检者的静脉采血满意度为75.0%。

品管圈在护士采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护士采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提高采血效率
保障采血安全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采血流程进行优化,减 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提高采血效率。
增强团队凝聚力
品管圈可以针对采血操作中的不规范问题 进行改进,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从而 提高采血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
提升护士素质
品管圈活动需要护士们共同参与,相互协 作,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团队凝聚 力和协作精神。
目的
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增强员工士气和团队凝聚 力。
护士采血管理现状及问题
现状
护士采血是医疗过程中的常规操作,但当前采血管理流程存在不规范、效率不 高、资源浪费等问题。
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采血操作不规范、采血时间不合理、采血器材浪费严重、护士与 患者沟通不足等。
品管圈在护士采血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采血操作规范制定与执行
规范制定
结合品管圈活动成果,制定详 细的护士采血操作规范,明确 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防
范等方面的要求。
操作培训
对护士进行采血操作规范的培训, 确保每位护士都熟练掌握规范的操 作方法和流程。
监督检查
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 护士的采血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确保规范的有效执行。
深化研究与合作
与学术机构、专家等进行深入合作,不断总结品管圈在护士采血管 理中的实践经验,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提升护士专业能力
品管圈活动促使护士对采血相关知识 进行深入学习,从而提高了护士的专 业能力。
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一
品管圈活动初期,护士参与积极性不高。
• 解决方案
建立采血问题记录机制,定期对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制定相应的 改进措施。

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实践

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实践

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实践作为新生儿科护士,静脉采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对于年轻护士来说,能够提高采血的成功率,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还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和信心。

因此,在我们的品管圈中,我们着重探讨如何提高年轻护士的静脉采血成功率。

下面将介绍我们的实践经验。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于静脉采血知识的培训。

新生儿的静脉非常细小,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地操作。

我们邀请了专家进行专业、系统的静脉采血培训课程,让年轻护士掌握更加清晰的采血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对静脉位置的确定、技巧的掌握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我们制定了一套标准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采血工具。

在采血前,护士需要仔细阅读和熟悉操作步骤,减少误操作风险。

同时,我们采用的采血针、导管等工具都是经过专业认证,并且按照最高标准制定的,确保可以更加轻松快捷、准确地找到血管进行采血。

第三,我们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品质保证体系。

品质保证体系包含了护士质量控制、设备质量控制、操作过程流程检查等多个环节。

我们每周对于实施静脉采血的护士进行专业技能评估,对于每一个错误点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自我纠正和改进方向。

同时,我们对于采血器材进行定期检验和更换,保障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最后,我们还对操作过程进行流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进行优化,不断提高品质保证体系的水平。

最后,我们还建立了师徒制度,对于每位年轻护士都提供了有一个有经验的导师。

导师督促和指导新生儿科年轻护士,跟进新手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剖析问题根源,及时解决,让新手更快速地进入状态,提高自身技能水准。

通过以上的实践经验,我们大大提高了年轻护士的静脉采血成功率,不断巩固和提高品管圈品质保障体系,提高了工作质量、安全性和运营效率,让母婴更加放心、医护更加专业。

应用品管圈实施提高住院患儿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的实践

应用品管圈实施提高住院患儿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的实践

应用品管圈实施提高住院患儿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的实践【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住院患儿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应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住院患儿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存在问题进行改正,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目标制定并组织实施。

结果:住院患儿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由品管圈之前的46.2%提高为品管圈开展后的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大大提高住院患儿静脉采血成功率,为患儿提供全程、持续不间断的优质护理服务,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同时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针对性,减少投诉,提高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静脉穿刺采血[1]:指使用注射器或采血针穿刺消毒过的特定部位的静脉血管,以采取血液样本进行特定的检查,以帮助医生做出病情的判断。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1年3月-2021年9月入住我科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月份作为对照组(n=156),7-9月份为观察组(n=142)。

根据《儿科护理学》静脉穿刺法用于儿童采集血标本。

1.2方法1.2.1成立品管圈新生儿科共有护理人员11人,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9人愿意参加品管圈,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岁。

本科7人,大专2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护士3人。

选出圈长和辅导员各一人。

1.2.2主题选定圈员利用头脑风暴,依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原则,确定以:“提高住院患儿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2]。

1.2.3圈选要因圈员们收集分析本科室患儿发生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的常见因素,圈员们通过评分圈选主要治病因素。

根据最后分数统计结果选出患儿发生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率发生的主要原因:心理素质差,操作技能不熟练,疾病导致血管差等7个要因。

1.2.4针对要因,制定对策,并予以评定1.2.4.1组织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竞赛⑴.查阅文献,科室技能组制定培训计划⑵组织学习规范静脉采血流程⑶组织竞赛、追踪评价、落实奖惩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品管圈规范静脉采血流程提高合格率
发表时间:2016-03-09T14:58:34.4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吴进[导读]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品管圈活动规范静脉采血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严谨、及时、准确。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225001 摘要:目的:通过实践调查规范静脉采血方法,规范静脉采血流程,提高合格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引入品管圈概念,确定“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为本期品管圈的活动主题。

制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通过鱼骨图分析要因,最终确定血标本合格率低的根本原因,通过PDCA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制定标准化流程。

结果静脉血标本合格率由95.05%提高到98.79%。

结论:品管圈活动规范静脉采血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加严谨、及时、准确。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血标本;规范流程
品管圈(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

1、方法 1.1、QCC成立:圈员各自设计圈名、圈徽,经投票确定“纽带圈”为圈名,圈名意义:纽带一边代表患者,一边代表医护人员,爱心将2者紧密联系。

1.2、主题选定并制定具体活动:由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最终提高静脉血标本合格率为主题。

全体圈员讨论并制定具体活动计划,观察并记录共30天,结果显示:总试管数850根,不合格试管数42根,不合格率4.95%。

其中主要原因是凝血13管(30.9%)、采血量少12管(28.57%)、试管错误8管(19.04%)、漏抽6管(14.28%)、溶血3管(7.14%),根据“80/20”原理,得出主要原因是前两项。

1.3.目标设定:设定血标本合格率的目标值。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4.95%—(4.95%×78.51%×80.O%]=1.85%。

圈员能力=所选主题在主题选定时6名圈员能力项的平均分/该项总分=80%。

改善前后降幅达31%。

1.4.要因分析:全体圈员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导致血标本不合格原因,经特性要因分析.最终确定血标本合格率低的根本原因是①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有关培训②患者血管条件差,心里恐惧③现有流程不全面,采集方法不正确④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 1.5、对策制定与实施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解决方法,全体护士共同参与,从2014-07-15至2014-08-14对血标本合格率低的四个主要问题对策实施 1.5.1护理人员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缺少有关培训.对策实施①每次采集一名患者血液,血量要达到刻度线,抗凝管要充分摇匀,避免剧烈摇晃,知晓血标本的采集顺序,加强责任心[3]②三查七对。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PDA执行规范,有疑问时及时查清。

③主班、小夜班、大夜班打印标本采集汇总表,班班查对。

④集体进行标本采集的培训考核,考核成绩纳入个人每月实景操作考核中。

⑤qc 小组、护士长定期进行指控。

1.5.2患者心理恐惧不配合治疗,血管条件差。

对策实施①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思想顾虑,给予人文护理关怀.②鼓励同病房患者沟通,增强自信心。

③患儿采血时,双人前往,一人采血,另一人协助家属固定采血侧肢体。

④采血时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如果之前输液发现红肿痛等症状,即使拔管,外用喜疗妥药膏缓解症状。

⑤对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选择有技术好的护士予以采血。

1.5.3采血方法不正确,现有流程不全面.对策实施①制定规范采血方法,每次带一名患者的试管到患者床边采血,采血前再次核对试管,PDA扫码确认无误后执行。

②最好采用真空采血试管采集血标本,采血后避免剧烈摇晃、避免多次反复向试管内注入血液,用注射器向试管注入血液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溶血。

③集体采血结束后双份打印标本采集接收表,核对采血的人数,总试管数,检查有无漏抽、有无使试管错误。

④与华南护工做好交接,职责明确,双向签名,注明时间。

⑤QC小组和护士长定期质控 1.5.4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对策实施①采用弹性排班、大小夜互为备班、片区护士巡查的原则,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

②危重患者多、抽血量大时,小夜班可以让帮班、备班、片区护士帮忙;夜班可以喊小夜班或片区护士帮忙。

③光线明亮④更换床位时,及时将采血条形码重新打印。

2、结果 2.1效果确认 2.1.1.有形成果:(1)2014年8月17—9月16日,共30天,抽取静脉血标本889管,其中不合格标本数11管,凝血4管(36.36%)、采血量少2管(18.18%)、试管错误2管(18.18%)、漏抽2管(18.18%)、溶血1管(9.09%)。

合格率为98.79%,超过预期的目标值98.15%。

2.1.2.无形成果: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每一位圈员就团队精神、工作热情、责任与荣誉、品管手法、创造性思维、个人表达能力等6项无形指标进行调查,每项分值1—6分,分别统计6项内容总分,与改进前比较,无形成果显著。

结果表明,各项指标都有提高。

2.2标准化
医生下达采血医嘱->主班护士接收医嘱并审核医嘱->生成条码贴在相应的试管上,放在指定地点->打印标本采集汇总表->通知病人采血意事项->小夜班核对明日采血试管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试管类型、条形码张贴正确->小夜班在危重病人多的情况下可以通知帮班、备班、片区护士帮忙->大夜班再次核对明日采试管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试管类型、条形码张贴是否正确->晨间集体采血时每次携带一名患者的试管到病人床头->采血前PDA扫描,确认患者->采血前、中、查对后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试管类型、条形码张贴是否正确->采血时沿血管壁缓慢注入真空试管,轻轻摇匀,注意试管顺序->集体采血结束后双份打印标本采集接收表,核对采血的人数,总试管数,检查有无漏抽、有无试管错误->与华南护工做好交接,职责明确,双向签名,注明时间-> QC小组和护士长定期指控 3、检讨
静脉采血在诸多操作中在静脉采血的品管圈活动中,全体人员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成功实施。

大大提高了静脉采血合格率。

合格率从95.05%提高到9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缓解紧张情绪,同时 PDA的运用有效的提高的临床护理质量[4]。

规范采血流程让我们的护理工作更加严谨、及时、准确的采血,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节省了人力、物力,争取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与此同时护士的参与性、积极性、责任心、创造性有了很大提高。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性改进。

参考文献:
[1]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2]叶长城,60例不合格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原因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2013,5(4):246-251
[3]钟春丽,何雪梅,莉琳,医药前沿,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2014)20-0043-02
[4]桑宝珍,荣丽娟,李玉艳,戚荟,帅燕珍,PDA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护理管理,2009,09.1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