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三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生命的本质,培育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2、品析、探究含蓄肤浅的语言一.导入课文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很多大师都曾为探究它的真谛历尽艰辛。
为捕获生命的踪迹,屈原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壮誓言;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画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
而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知我们,生命是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谈生命》。
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思索: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鼓舞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熟悉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提醒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勉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研读探究1.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分别经受了怎样的历程?这个历程有什么特点?提示一江春水的东流历程聚拢力气——欢乐英勇地流走——生气地奔腾和怒吼——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一声不响地流入、消融、归化特点:向前、曲折、简单、多变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英勇欢乐地破壳——雨中吟唱风中跳舞——摆脱、直立——安静和怡悦——消融、归化、无乐无哀特点:发荣、滋长、繁盛、凋零小结: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他们都经受了渺小微弱到强强健大再到消亡的过程,其间顺当与曲折,欢乐与苦痛相伴相随。
2.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历程示意了什么样的人生历程呢?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受种种磨难,其间有苦痛也有幸福,苦痛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奋斗不息的过程;生命存在欲生长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蓬勃生长的过程;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到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应怎样对待我们的生命呢?在欢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苦痛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集体朗读文章第四小节3.争论:既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为什么又把它比做一棵小树?是不是简洁的重复?四.品尝语言美丽的语言如同一颗颗绚丽的珍宝,它使文章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1.示范:我最观赏的是这句话“他聚拢起很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陡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欢乐英勇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受的一切.“这段文字运用了一系列精确而又生动的词语:聚拢、奔注、穿过、冲倒、挟卷、欢乐、英勇、享受,形象地描绘了一江春水的历程,有力地突出了一江春水历程的简单,曲折,多变.2.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在书上做批注3.全班沟通五.小结冰心用形象的比方,生动的语言,将生命过程比方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受,用春水、小树来象征生命。
《谈生命》优秀教案(通用11篇)

•••••••••••••••••《谈生命》优秀教案(通用11篇)《谈生命》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谈生命》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谈生命》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3、熟读、背诵精美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感受文章鲜活的形象,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品味、探究文中内涵深刻的语句。
四、设计思路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因此,在课堂中采取“激发兴趣—感知文意—品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方法。
让学生欣赏语言的美,并掌握一定的品读方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两瓣柔嫩的绿叶;一朵鲜花沐浴着阳光雨露,逐渐绽放;一只小海龟在大海浪涛的召唤下从沙滩迅速爬向大海……导言:大家看了上述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命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它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谈生命》。
(二)感知文意1、老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多媒体配乐《高山流水》)要求学生在听读的同时,注意两个问题:(1)给生字注音。
(2)认真体会文章大意。
2、师: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把生命比作什么?学生答: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3、多媒体展示师:请看flash“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一棵小树的生长”,结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
提示:抓住关键词语,如“有时候……有时候”等词语。
4、老师小结:同学们描述得非常好,作者用散文诗般的优美的语言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
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作者带给我们的精神佳肴。
(三)品读赏析1、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1)对照多媒体展示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语句、感情朗读并赏析。
谈生命的教案通用5篇

谈生命的教案通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谈生命的教案通用5篇教师可以通过教案来规划每堂课的教学过程,教案的适切性要考虑到课程标准和教育政策的要求,以确保教学与教育体系保持一致,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谈生命的教案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案第一篇:《谈生命》教案《谈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生命的一般规律,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3、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理解体会作者含蓄、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3、深刻认识生命的一般规律,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品读法3、延伸拓展法4、自主学习法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生平;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细读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近日的几条新闻。
6月18日,一名14岁的初中生,因为与母亲发生争执,写完遗书之后,拆下房间窗户的防盗网,跳楼身亡。
10月30日,成都市锦江区一名10岁小男孩军军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罚写千字检讨,军军回家后便从30楼跳楼身亡。
2013年8月份,患有先天性血管瘤、舌部的肿瘤大如铅球的谭义猛与病魔顽强抗争,考上海南大学,他用笔在本子上写下“我想要上大学,以健康人的体质”。
听完这几则报道后,同学对于生命是否已有了自己的思考?今天,我们来听听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对于生命的独特见解,希望我们都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谈生命》教学设计(15篇)

《谈生命》教学设计(15篇)《谈生命》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体味、推敲文中形象化的语言,了解其象征意义。
体会比喻、反复等修辞的妙用。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体会__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__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1、教师播放冰雪消融、种子发芽等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联想到了什么。
(稍停)2、教师导语:我们大多数同学都联想到了春天、成长和生命,跨越时间的长廊,放眼世界万物,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一刻都会有生命的诞生和结束。
“生命”是古往今来,许多大文豪及“迁客骚人”们常谈常新的话题。
生命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待生命?不同的人会告诉你不同的答案。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谈生命的散文,一起来听一听冰心对生命持有怎样的看法。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1、快速默读,体会__内容与情感:⑴请学生打开书,速读课文,体会__情感与内容。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__内容,教师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学生默读全文。
)⑵设计问题:同学们喜欢__吗?为什么喜欢__?此文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畅所欲言,多角度挖掘__闪光点。
教师点拨,强调一点: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空白点)2、自由研读,分析__比喻的妙处:教师提出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说说其中比喻妙在何处。
(留空白,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可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哲理句、结构形式多角度进行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教师适时进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德育渗透。
)(本环节是本课主体部分,教师依旧播放舒缓的钢琴曲,学生自由研读课文,此处既是重点、空白点,也是德育点。
)3、朗读欣赏,更深层品读课文:请学生看大屏幕,带着对生命的珍惜与敬仰,再一次品读课文的比喻部分。
教师可对学生说:“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挑你感悟最深的段落,朗读给大家欣赏?”(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朗读喜欢的段落,教师配与课文相联系的“春水奔流”、“小树生长”等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欣赏,加深学生的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内涵。
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3篇)

谈生命教学设计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谈生命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2、品读课文,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3、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3、反复朗读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美。
教学难点:1、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导入)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一条小溪从雪山发源,流入大海。
导言:上面两组画面,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进程,感受生命的蓬勃。
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语言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儿这样阐释生命的意义:“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世纪老人冰心又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二、检查预习1、作者2、生字、生词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带问题朗读:①本文只有一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看能否找到划分层次段落的关键语句?②作者是如何谈生命的?)1、理清行文思路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谈生命》语文教案

《谈生命》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探索。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关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的描述。
探讨作者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以及生命与他人生命的关系。
2.2 相关知识介绍生命的科学知识,包括生命的起源、发展和进化。
介绍生命的哲学观点,包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和意义。
引入文章的《谈生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看法和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和论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理解。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4.2 评价方法学生口头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理解。
学生书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课文《谈生命》文本。
5.2 辅助材料与生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关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哲学文章或书籍推荐。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重要性和珍贵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6.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项与生命相关的项目或任务。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七章:拓展活动7.1 生命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生命体验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参观医院或养老院等。
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以“生命”为主题,选取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的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冰心《谈生命》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生命的一般进程,从而引导我们要享受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对生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可以引导他们从生活经验出发,领会作者关于生命本质的认识,并结合自身的体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关于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学生在以前都学习过,在本课作者运用得更多更妙。
二、课型、课时:讲授课、一课时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2、领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处;3、领会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品味关键语句,说说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2、给文章分层,理解作者精巧的构思;3、反复朗读、体味有关文段,按照原文的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快乐而痛苦的人生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的感悟: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2、珍爱生命,战胜困难,享受生命中的快乐与痛苦。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启发、讨论。
六、教具:多媒体、黑板。
《谈生命》语文教案

《谈生命》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谈生命》。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生命观念,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学会如何从课文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并能够进行适当的扩展和联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生命,尊重他人。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谈生命》。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3)领悟课文所传达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阐述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的深层理解。
(2)如何将课文中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情景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有关生命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思考。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谈生命》,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相互讨论,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课文中的中心思想和生命观念。
4.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生活,体会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或讨论练习,运用课文中的思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朗读和背诵的熟练程度。
(2)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作业与测试:(1)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和生命观念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冰心《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5篇)

冰心《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5篇)冰心《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心《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冰心《谈生命》教学设计1一、情境导入许多名家都在探讨生命的奥秘,生命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呢?在冰心老人的笔下,生命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谈生命》,去感受生命的流动与生长。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读优美词句,认识生命的本质。
文章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可以通过朗读体会得到。
大家要注意读到感情激越处要情调激昂,声音响亮;读到感情平静处要语调深沉。
读文章最后部分要情调高昂,字字蕴含力量。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同学们回家预习课文了,谁来给大家读读下列词语大屏幕出示:骄奢挟卷挣脱枭鸟荫庇芳馨云翳指生读,一起纠正,齐读两遍。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教师范读,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解说生命的?她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老师读完,回归问题,学生简单交流后回答。
)师小结:正如同学所说的那样,文章用一江春水东流入海,一棵小树长大叶落归根来比喻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并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进行了形象的解说。
接下来,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对生命解说最生动的一部分,思考这样两个问题:见研读探究“读一读”。
三、研读探究读一读:1、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他曾有过怎样的境遇?2、生命像一棵小树,在生长过程中,他经历了哪些阶段?(分组准备交流。
)首先交流第一个问题(略谈、详谈)。
再让学生结合实际联系生命中的不同境遇来谈。
明确:四个有时候正好是生命中的不同境遇,体现出了生命的不同境遇,体现出了生命的多姿多彩,也揭示了在各种状态下,生命都需向前、向前。
《谈生命》教学设计(15篇)

《谈生命》教学设计(15篇)《谈生命》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1、把握__脉络,理解__主旨。
2、体会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性思考,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提炼概括的能力。
3、注重朗读和背诵。
__以典范优美的现代白话写成,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很适合朗读。
此外,结合朗读和揣摩文意来学习语言。
__语言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哲理的陈述,句式变化多样,可以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些精彩句段。
在朗读和背诵的同时,对文中一些语句进行仿写、扩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
课文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领会__主旨。
2、把握__层次划分,正确理解文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和方法一、导入:地球养育着无数生命,但置身于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中,你常常感觉不到他的不平凡,更感觉不到生命这朴实的形式下面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哲理。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世纪老人冰心是怎样以散文的形式揭示这一人生哲理的。
二、解题: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
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福州长乐。
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
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
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翻译的《说部丛书》。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鼓吹爱国学生运动的时评,署名谢婉莹。
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
《谈生命》教学设计(15篇)

《谈生命》教学设计(15篇)《谈生命》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生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谈生命》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品味、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内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生字词。
作者简介三、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听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可作如下提示:[电脑多媒体]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
2、细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
思考:作者把生命的过程比喻成什么?“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引导到“一江春水东流,一棵小树成长”再到“一江春水东流汇入海,一颗小树成长叶归根”。
四、研读课文,感悟生命。
1、探读“一江春水”部分的内容。
(1)自由朗读“生命像一江春水”部分,提醒朗读时感情的变化。
(2)作者认为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那么,在流动的过程中,他遭遇了什么?又喻示了人的生命历程的哪些境遇?(3)那朗读时哪个“有时候”应读得激昂些,哪个读得舒缓些?(4) 那么,在人生命的不同的境遇中,作者的态度又是怎样?(5)“行程的终结”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此时你认为“春水”心态是怎样的?2、研读“小树”部分的内容。
(1)、齐读“一棵小树”部分的内容,思考:生命像一棵小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它历经了哪些阶段?四季(春、夏、秋、冬)(2)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一棵树”?成长顺序(3)、结合小树的生长过程,谈谈小树在每一个阶段的是如何度过的?(4)、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5)、面对死亡,小树作何反应?(6)其实我们生命也有四季,结合小树四季特点,谈谈我们生命的四季各有怎样的特点?并谈谈你的启示。
冰心《谈生命》教案(精选5篇)

冰心《谈生命》教案(精选5篇)冰心《谈生命》教案篇1[教材及学情分析](一)课文解读《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在仙逝前不久发表的一篇谈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美文,道出了她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
全文仅有一长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文字精炼,哲思深邃,形象表达尤其精彩。
开篇用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引出话题,接下来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作比喻描写生命历程,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理,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九年级下册的一篇优美散文,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而本堂课学习对象是刚进入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七八年级学生一定的语言积累,但是又没有九下的学生语言积累的丰富、厚实,并且作为刚进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生命的认识比较浅层,达不到冰心老人用一生的经历谱写出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基于此,我在这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让学生走进文本,能对生命本质有一定的感悟,能欣赏文章的各种美,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的教育。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能力1、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2、通过对精彩语句的品析,让学生学会品析语言。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多角度赏析,感受文章语言美、哲理美、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的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一)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二)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教法及学法](一)教法:朗读法、激趣法、延伸拓展法(二)学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研读法、积累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看一看,了解生命的历程:让学生欣赏一组画面,即一个人从婴儿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成长历程,让学生对生命有一种感知。
《谈生命》教案设计

《谈生命》教案设计《谈生命》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下《再塑生命》,公开课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教师做好课件2、两个洋娃娃,一条纱巾,一个耳机。
教学目标:1、认识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2、品读课文中优美的语段(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录像导入,激情铺垫。
老师介绍聋哑舞蹈演员邰丽华的事迹,并播放《千手观音》录像一分钟,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导入:邰丽华用走出常人的毅力,实现了生命的价值;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作者海伦凯勒创造了什么样的人生奇迹呢?学生七嘴八舌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讲了出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课前,已经要求学生读熟课文,此时老师通过言语诱发:看到一张张充满自信的笑脸,可以肯定,你们一定进行了认真预习。
现在谁能为大家介绍主人公的特殊之处呢?了解了主人公的身份,老师又顺势抛出这一问题:这篇文章又是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的呢?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也是对下一环节学习的自然导入,在学生汇报交流时相机引导学生读出文中有关句子,考察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让学生明确本文写的是莎莉文老师通过三件事启蒙了海伦凯勒的智慧和情感。
(三)参预活动,真情体验。
学生分别通过表演课本剧、复述事件、诵读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
将无声的文字演译成有情的诵读,其中自然包含了对文字的解读。
课本剧的设计很受学生喜爱。
由面到点的设计很到位。
比如,先让全班同学两个人一组表演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学习单词的过程。
这个活动学生参预的面广,学生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将表现细节的关键词找出来认真体验,才能有质有量的完成任务。
全体学生动起来体验文本的内容,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这个基础上,再叫两个同学上台表演,这时真的有两个女生大大方方的走向讲台,扮演海伦凯勒的学生用纱巾蒙着眼睛,用耳机塞住耳朵,加之有一大一小两个洋娃娃做为道具,这两位学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将这个过程完整的表演出来,并且很好的把握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谈生命》教学设计15篇_1

《谈生命》教学设计15篇《谈生命》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谈生命》是冰心于1947年写的一篇散文,作者并没有在生命的定义解释上做,而是把抽象的生命理念比喻为具体可感的春水和小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生命的图画。
作者通过描写“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全部的生命历程,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同时揭示了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痛苦和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表达了作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全文感情基调高亢达观,许多语句庄重而精警生动又富含思想,是作者几十年人生体验的感悟与结晶。
阅读__不仅能获得审美享受而且能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示。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非常喜欢文质兼美的散文,尤其是__如行云流水一般,节奏感很强,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画面感强易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把优美的文字在大脑中转化成具体可感的画面。
但是__中有一些语句含义深刻,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指导学生利用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进行创造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自由畅谈。
教师只是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适当点拨和启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思路教学本课时,为使课堂教学思路清晰,采用“板块式”教学结构,将教学过程共分为六个板块,即:创设情境,激导入──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自选学法,品读──拓展迁移,感悟升华──推荐书目,课外延伸──反思小结,巩固创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掌握文中生字生词的写法和基本含义,能够联系已有的阅读体验和生活实际品味文中富含哲理意义的语句。
⑵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点拨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读书思考交流与感悟。
⑵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激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阅读启发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树立勇于战胜困难,热爱生命,积极投入生活的思想情感。
《谈生命》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谈生命》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命的美好和顽强。
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生命的力量。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美好和顽强。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生命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谈生命》。
2.邀请同学们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作者认为生命是什么?(2)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生命的力量?三、课堂讨论(1)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你的理解有何不同?(2)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哪些美好和顽强?四、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力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邀请同学们谈谈对生命的感悟。
二、课堂讨论(1)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顽强?(2)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三、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生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老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展示。
四、课堂小结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谈生命》。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1.在讲解课文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在课堂讨论环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言,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3.在写作训练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感生命的美好和顽强,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生命,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谈生命》中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阐述。
2.分析并学习作者运用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谈生命教案》word版

《谈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谈生命》。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卡片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阅读教材:让学生阅读《谈生命》一文,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命的价值和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4. 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的短文。
2. 让学生思考并制定自己的生命目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生命主题的班会或家长会,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 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如参观医院、养老院或自然保护地区,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的不同阶段和脆弱性。
八、教学资源1.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关于生命的故事、诗歌和名人的生命故事。
2. 使用多媒体资源,如纪录片或生命主题的电影,以增强学生对生命议题的理解和感受。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促进他们的思考和交流。
2. 在进行生命价值的讨论时,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信仰,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而非简单接受。
十、教学反馈1. 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收获。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十一、教学案例分析1. 通过分析具体的生命的案例,如癌症患者的坚持、残疾人的积极生活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价值。
《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案《谈生命》教案(九下语文第三单元)广汉市雒城三中胥洪莉教学依据:《谈生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冰心将“生命”理念形象化将抽象的“生命”人格化,将“生命”流程物象化,去领悟认识“生命”到底是什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揣摩词句,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感受“水的流程”及“小树的成长历程”。
3、情感与态度:认识生命的客观规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教学方式: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朗读、精读、品读,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其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品多悟,把握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两句古诗中含有我国一位现代女作家的名字你知道是谁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介绍。
出示课件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
1900年10月5日生于一个北洋水师的军官家庭,福建长乐人。
五四运动爆发时,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并以写“问题小说”而引人注目,作品多涉及教育、男女平等、报国、婚姻家庭等问题。
在此同时,还写了许多清新隽美的小诗,其诗集《繁星》《春水》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
其文笔隽逸,艺术精巧。
冰心最喜欢的文学形式还是散文,其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独成一体,被当时读者誉为“冰心体”。
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二、浏览全文,感知结构全文只有一段,但思路清晰,根据你的理解把本文分为四层,并说明理由。
三、探究课文内容冰心老人为什么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一)、分角色诵读“一江春水”部分,边读边展开联想和想像:①一江春水有着怎样的历程?有着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师:抓住曲折、冲倒、挟卷、享受等词语体会生活道路的艰难曲折,生命力量的不可阻挡,生活态度的乐观豁达。
谈生命说课稿(精选5篇)

谈生命说课稿(精选5篇)谈生命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谈生命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谈生命说课稿1一、说教材:(1)总体认识第三单元的课文全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它们的入选体现了新课程关注生命、关注亸生的人文理念。
《谈生命》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是世纪老人冰心的一篇运用比喻、象征,带有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语言优美,文笔生动。
文章开篇引出话题,接下来描写“一江春水”“一棵绿树”的生命历程。
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理。
文章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初三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太深刻。
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相信学习本文后,不但能提高其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更能获得对人生的新的感悟。
(2)说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作者与词语,分析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鲜活生动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生命哲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感受和借鉴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3)说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二、说教法、学法遵循“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原则,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我采用教法与学法是:教法:诵读指导法——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散文,读出韵味,领悟散文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设疑研究法——对重点语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句子引导学生鉴赏评述,并能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中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生命》教案(一)一、教材分析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
本文的作者冰心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体悟,启发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例,接上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只有真正感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说”生命是什么”,而说“生命象什么”用心感受自己的生命,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初三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能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不论粗糙或细腻,只要能谈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做到各人学中有得。
二、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目标: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三、设计思路和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阅读的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课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课堂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加以各种形式的阅读设计,并结合说话训练,真正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和意蕴,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对人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围绕“生命”的主题,举出一个实例。
2、教师课前准备: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选取有关对“生命”的感悟的内容,设计几个有梯度的主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体悟生命的内涵。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并朗诵汪国真的诗作《生命,生命》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歪歪斜斜的身影又怎耐得秋叶萧瑟晚来风急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无论走向何方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从别人那里谈生命学习目标:1. 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2. 反复朗读,提高诵读水平,感受文章的优美语言。
3. 欣赏散文,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
学习重点:1.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理性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散文的特点。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组织自学解释词义:一泻千里啼血清冷清吟二、分A、B组完成A组以《生命像一江春水流动着》为题,B组以《生命像一棵小树生长着》为题,将课文改编成朗诵材料,进行诵读练习。
三、诵读表演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朗读四、诵读评议1. 评议朗诵效果。
(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情感、节奏等)2. 评议改编的材料(有无肢解层次内容,有无突出重点等)五、梳理结构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本文只有一段。
现在我们就文章的内容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层次大意。
(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后拓展学习1. 网络学习:阅读“生命之光”一类纪念冰心老人的文章。
2. 搜集关于“生命”的格言、警句。
提供网址第二课时课内学习一、格言导入课文1. 同学们展示搜集的格言、警句。
2. 老师出示一条格言,组织讨论。
“以特写的角度看生命,它是一个悲剧,以长镜头的角度看生命,则是一场喜剧。
”──查尔斯·加普林〈Charles Chaplin〉)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点题:对于生命的含义,同学们似乎明白了一点。
但是,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要想真正明白它的真谛,不妨借助前辈们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想。
二、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1. 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2. 组织讨论,理解生命的含义。
A.“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而现实中确实有缺少进取精神的人,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反复强调作用: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
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这句话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历经奋斗者的心境,用你的语言表达你的理解。
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历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
C.“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作者为什么说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因为生命让我们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
D.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是,纵观全文,事实上已经作了回答。
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归于自然;生命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断前进的过程。
三、诵读课文,体会议论散文的特点,了解作者的人生观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
请大家细细品读,说说本文是如何让“生命”这个理性的事物形象起来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思索和联想的空间?通过两个比喻,让生命充满盎然的活力和勃勃的生机,形象地表达了生命历程里的欢乐(一江春水经过细细平沙,看见夹岸桃花;一小树种籽破壳出来;小树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小鸟歌唱,小树荫庇花草;小树结出累累果实等。
)和痛苦(遇到暴风雨,使他心魂惊骇;冬天的朔风,使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等。
)最后,用富有哲理的语句(“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这些话道出了生命的真谛,表达了积极的人生观。
这完全是作者自身生活态度的写照。
冰心一生,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敢于揭露黑暗和腐朽,无私无畏。
冰心平易慈爱,在她眼里,没有平民百姓和“达官贵人”之分。
巴金说:“冰心大姊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
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
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梁启超1924年赠送冰心一副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这正映照着冰心的人格、境界。
这就是冰清玉洁的一颗心。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人生色彩五、课后拓展学习1. 仿句练习A.用“不是……也不是……而是……”句式写话。
B.写一组排比句。
2. 以“生命,苦耶?乐耶?”为题,写一段话。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要把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生命的认识,请同学们谈一谈对生命历程的看法。
(学生畅谈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教师在学生畅谈过程中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指导。
七、板书设计(略)《谈生命》教案(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3、熟读、背诵精美的篇段。
教学重点: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教学难点:品味、探究精妙语言的内涵《谈生命》冰心教学目标:1、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2、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3、体会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教学重点:理解含蓄深沉的语言教学难点:认识生命的本质,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式一:视频导入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两瓣柔嫩的绿叶;一朵鲜花沐浴着阳光雨露,逐渐绽放;一只小鸟啄破蛋壳,挣扎着站了起来;一条小海龟从沙堆中,在大海浪涛的召唤下迅速爬向大海……导言:上述画面,让我们感受生命的蓬勃,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它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谈生命》。
方式二:视频导入:视频内容说明:高山之巅,冰雪渐渐消融,汇集成涓涓细流,于山间低凹处聚成小溪,途经山谷、森林、田野,进入江河湖泊,最流入浩瀚的大海;一棵小树从土地里生长出来,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随即它承受了暴风雨的洗礼,狂风撕扯着它,暴雨浇着它,雷电击打着它,霜雪欺凌着它……但它终于以挺拔伟岸的身躯矗立于蓝天之下,与白云为伴,接受小鸟的礼赞。
导言:地球养育着无数生命,可是置身于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中,不少人却常常感觉不到他的不平凡,更感觉不到生命这朴实的形式下面蕴藏着的丰富哲理。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世纪老人冰心是怎样以散文的形式揭示这一人生哲理的。
方式三:导言:生命,是大自然是伟大的作品。
生命,也文人骚客口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以卓越的睿智,精辟的语言来思考、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世纪老人冰心写的一篇关于生命的优美散文——《谈生命》。
[电脑多媒体]冰心的少年、青年、老年时期的照片,以及她的作品集,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照片,以便全面系统地介绍冰心的生活、思想、工作、成就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对冰心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
二、教与学(一)预习作业1、收集冰心的有关资料(建议学生从生平、思想、成就、作品等方面进行专题收集);2、列举你读过的冰心的作品,用你一句话向同学们介绍该作品内容;3、自读课文,勾划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给这些字注音、解释;4、课外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二)检查预习1、冰心资料交流要求:用简短的话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冰心资料,学生交流后,[电脑多媒体]显示,以强化此项知识:[电脑显示]:冰心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
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