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分析图像基础(阅片常识)
磁共振阅片方法
磁共振阅片方法
磁共振阅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了解正常人体组织MR信号特征:这是MR诊断的基础,例如脂肪组织在SE序列上表现为强信号,而在脂肪压制序列上则为低信号。
2. 阅读图像:在读片时,一般先阅读横断面切层图像,从上而下或由下至上地依次逐层全面观察,先取得受检部位组织器官的整体概念。
然后再将兼有冠状面和矢状面切层系列者,结合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得更多的“立体定位”和其它诊断信息。
3. 观察病变:根据基本病变的磁共振表现,触类旁通,用于全身多部位病变的诊断。
例如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出血在各扫描序列上均呈高信号;纤维化组织具有很短T2值和很长T1值;囊性病变因其内蛋白含量的高低及有无出血等可表现为多信号强度;钙化一般是长T1和短T2信号;坏死区是长T1和长T2信号,较非坏死区呈更长的T1和更长的T2信号。
4. 观察血管:MR血管成像,简称MRA,有两种血流成像的模式,一是时间飞跃法 Time of Flight 即 TOF 法;二是相位对比法 Phase Constrast 即PC 法。
前者通过血流的饱和效应,后者是通过相位对比变化而区别于周围的静止组织,突出并重建血管图像的。
5. 观察水成像:MR水成像技术正在兴起,这些技术包括MR脑成像、脊髓腔成像、胆道成像、尿路成像等。
MR水成像技术类似常规X线造影检查,而且大有取代这些创兴X线造影检查之趋势。
请注意,在读片过程中如遇到疑问或无法理解的情况,请寻求专业医生或影像学专家的帮助。
骨关节磁共振MR读片指导建议
骨关节磁共振MR读片指导建议xx年xx月xx日•MR读片基础知识•骨关节MR成像技术•骨关节MR常见病变•读片步骤与诊断思路目•读片中的难点与对策•读片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录01MR读片基础知识核磁共振是利用外加磁场改变氢原子核的能级分布,通过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交替作用,利用射频信号检测氢原子核的共振吸收情况,从而获得图像。
核磁共振原理骨关节磁共振主要观察关节软骨、半月板、交叉韧带等软组织结构的病变,具有无创、无辐射等优点。
骨关节磁共振MR成像原理1MR图像特点23骨关节磁共振图像具有高分辨率特点,能够清晰显示关节内部结构。
高分辨率骨关节磁共振可以进行多方位成像,如横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等,以便全面观察病变。
多方位成像磁共振对软组织对比度较高,可以清晰地显示关节内的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结构。
软组织对比度高03分析病变性质根据图像特点,分析病变的性质,如炎症、肿瘤等,并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MR图像解读基础01熟悉正常解剖骨关节磁共振读片前,需要熟悉正常关节的磁共振图像,了解正常解剖结构。
02观察病变位置和范围读片时需要仔细观察病变的位置和范围,注意观察病变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02骨关节MR成像技术选用高分辨骨关节专用线圈,以获取更清晰的图像。
常规骨关节MR成像技术线圈选择常用的骨关节磁共振序列包括T1WI、T2WI、抑脂序列等。
常规序列包括整个骨关节,以便全面评估病变情况。
扫描范围通过运用抑脂序列,突出显示关节内脂肪信号,有助于诊断炎症和损伤。
脂肪抑制技术利用水在磁场中的特性,显示关节内液体信号,辅助评估关节内病变。
水成像技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有助于检测骨关节内的早期缺血和梗死。
DWI技术特殊成像技术介绍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骨关节磁共振对于诊断关节炎具有较高价值,如滑膜炎、骨质增生等。
关节炎诊断韧带损伤评估关节内肿瘤诊断手术评估通过显示韧带形态和信号,评估韧带损伤程度和范围。
骨关节磁共振可清晰显示关节内肿瘤病变,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磁共振MRI灌注成像阅片、成像方法、不同灌注图像识别、灌注成像意义及常见疾病灌注成像
磁共振MRI灌注成像阅片、成像方法、不同灌注图像识别、灌注成像意义及常见疾病灌注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在神经科疾病的临床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概念:MRI 灌注成像是指利用磁共振快速扫描技术显示组织微血管的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提供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目前,常用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有三种方法:①动态磁敏感加权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MRI);②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CE-MRI);③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MRI)。
前两者需要静脉团注射对比剂(如 Gd-DTPA),后者无需注射外源性对比剂。
现将三者的核心要点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对比总结:不同灌注图像识别临床上DCE 灌注在神经系统不常用,介绍ASL灌注与DSC灌注。
01.明确灌注成像是否注射造影剂,如果未注射造影剂,可能是ASL灌注成像;反之是另外两种灌注成像。
02.可以根据图像上的参数进行判断,如果仅有一个参数(CBF),可能是ASL灌注成像;有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是DSC灌注成像。
图 1. 仅有 1 个参数 CBF(左上角),可以判断为 ASL 灌注成像图 2. 图中 CBF、CBV、MTT及TTP 参数(左上角),可判断为 DSC灌注成像灌注图像判断:1)以图2 中DSC 灌注为例,图像灌注的高低可以通过伪彩图的彩阶进行评估,可与对侧正常的脑组织进行比较,判断灌注的高低。
对于 CBF 和CBV,颜色越接近图像左侧色阶的上方,灌注越高(越红),反之灌注越低(越蓝);而对于 MTT 和TTP 来讲,颜色越接近色阶的上方,代表MTT 和TTP 延长,反之正常或缩短;2)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04. 不同灌注参数代表的意义如下:脑血流量(CBF):代表每100 g 脑组织内每分钟的血流毫升数(单位:mL/100 g/min);脑血容量(CBV):每100 g 脑组织内含血容量的多少(单位:mL/100 g);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从颅内的动脉侧到静脉侧所需要的时间,所有通过时间的平均值(单位:s);达峰时间(TTP):从造影剂到达成像脑区的主要动脉时开始,至造影剂达到最大量的时间(单位:s);Tmax:指造影剂可以到达所有组织的时间,代表脑组织储存血液功能到达最大值的时间,是反应组织灌注改变和脑组织梗死的敏感指标。
MRI成像阅片基础知识
看扫描参数:翻转角
在梯度回波脉冲序列里, 采用小于20°翻转角, 可以得到倾向于SE T2加权像,大于80°可以得到T1加权像。
反转恢复序列 T1FLAIR TR值较长
反转恢复序列 T2FLAIR 自由水被抑制,结合水信号更高
MRI常用序列
概念
MR图像的信号强度取决于射频脉冲的发射方式、梯度磁场的引入方 式和MR信号的读取方式等。为不同成像目的而设计的一系列射频脉 冲、梯度脉冲和信号采集按一定时序排列称作脉冲序列。
如何区分T1、T2 1、看水的信号 2、看脑灰白质信号,肌肉信号 3、看扫描参数 4、看片子上的标记
看水的信号:水是长T1长T2信号 在T1上低信号、T2上高信号
看脑灰白质或肌肉信号: 脑灰质 白质 肌肉
T1:低 稍高 灰 T2:稍高 低 黑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看扫描参数:TE、TR值 看片子上的标记
作用
自旋回波类序列
自旋回波类序列包括: 自旋回波(SE) 快速自旋回波(FSE)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 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 反转恢复序列(IR) 快速反转恢复序列(TIR)
自旋回波序列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1986年德国科学家 J . Hennig 《在医学 磁共振杂志 》上发表了一篇关于RARE 的文章,即利用SE多回波技术和革新的K 空间填充方法实现快速 MR 扫描,扫描技 术是原来 SE 方法的数十倍! 这就是现 在普遍使用的快速自旋回波技术。
PHILIPS FFE
GE
FSPGR
GRE和SPGR的图像对比度
GRE T2*
GRE序列采用小的翻转角 (20-30˚ )和较长的TR ( 200 - 600ms ) 来 获 得 T2*加权。
临床常见疾病磁共振阅片考试MRI读片
脊膜瘤
脊髓出血
脊髓空洞症
左额病变,低级别 星形细胞瘤可能
右额占位性病变,考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可能性大
右额占位性病变,考虑胶质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可能性大
左额占位性病变,考虑胶质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可能性大
腰间盘突出
腰椎压缩性பைடு நூலகம்折
脑梗死
脑干梗死
腔梗
脑出血
脑动脉瘤
脊髓内肿瘤
髓外硬膜下肿瘤(神经鞘瘤)
磁共振读片
肝细胞癌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MR平扫
MR增强
左侧镰旁占位 考虑为脑膜瘤
MR平扫 MR平扫
MR平扫及增强
鞍区占位,考虑鞍结节脑膜瘤
鞍区占位, 考虑为垂体 腺瘤
鞍区病变, 垂体微腺瘤
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考虑听神经瘤
鞍上占位,考虑为颅咽管瘤
脑内多发病变 ,考虑为转移 瘤
双额顶病变,考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头核磁阅片技巧
头核磁阅片技巧
头核磁阅片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扫描序列:根据不同的诊断需求,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
常见的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加权像等。
2. 注意观察层面:在阅片时,应注意观察不同的层面,尤其是大脑皮质表面层面、大脑皮质下部层面和侧脑室顶部层面等关键层面。
这些层面的图像可以提供关于脑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3. 关注信号变化:在观察头核磁图像时,应注意信号的变化。
不同组织在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的信号表现不同,可以通过信号变化来推断病变的性质。
4. 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在阅片时,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考虑影像学表现,以得出更准确的诊断结论。
5. 注意观察细节:在阅片时,应注意观察细节,如脑沟、脑回、脑室等结构的形态和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异常信号等。
这些细节信息对于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非常重要。
6. 掌握正常变异:在阅片时,应掌握正常的变异现象,避免将正常结构误认为异常病变。
常见的正常变异现象包括脑沟、脑回的加深、扩大或扭曲等。
7. 综合分析:在阅片时,应综合分析多个因素,如病变的位置、形态、信号强度等,以得出更准确的诊断结论。
总之,头核磁阅片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不同层面的观察和对信号变化的识别,可以更好地解读头核磁图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阅读MRI图像基础知识简介
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度的差异产生图像对比,对于局部磁场变化非常敏感
引起磁场变化的原因: 脑内静脉结构 出血 (血液代谢产物,顺磁性的含铁血黄素) 铁蛋白的沉积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常规图像未见异常,SWI图像可见苍白球明显铁沉积
梗塞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组织出现缺血、水肿、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
01
梗塞急性期 梗塞部位的水肿致T1和T2均延长,所以梗塞处在T1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变低,在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增加
02
亚急性期脑梗塞有时可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多为不规则脑回状。可能是由于缺血使小动脉壁破坏,梗塞后如血管再通或侧支循环建立,产生出血性变化,导致T1加权像出现高信号
03
梗 塞
1
囊变是一种较特殊的病理改变
2
囊内容物大体上可分为二种:一种为含有纯水分,另一种为含有蛋白质水分
3
前者因其内容物为纯水,故具有长T在T1加权像上其信号强度有所增加,呈中等信号乃至高信号强度表现;在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也较高,呈白色高信号改变
囊 变
室管膜囊肿-脉络膜裂囊肿
蛛 网 膜 囊 肿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汇报人姓名
演讲完毕,感谢观看
胶样囊肿
汇报人姓名
谢谢大家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汇报人姓名
鉴别各期脑梗死 MR 弥散成像: 左顶颞叶cMRI正常,DWI高信号,ADC低信号 T1WI T2WI DWI ADC 超急性期脑梗死
亚急性晚期脑梗死伴渗血 MRA-右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闭塞 T1WI T2WI
mirizzi综合征磁共振阅片讲解
mirizzi综合征磁共振阅片讲解
Mirizzi综合征是指胆囊结石长期压迫胆总管或胆囊管,导致胆道梗阻和胆总管狭窄的一种疾病。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用于诊断和观察Mirizzi综合征的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进行磁共振阅片时,医生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胆囊:医生会观察胆囊的形态、大小、壁厚以及是否存在结石。
如果胆囊有明显的结石,且结石位置靠近胆总管或胆囊管,说明可能存在Mirizzi综合征。
2. 胆总管:医生会关注胆总管的直径、形态和是否存在狭窄。
在Mirizzi综合征中,胆总管可能显示狭窄或阻塞的表现,有时还可见到出血或炎症表现。
3. 胆囊管:医生会检查胆囊管是否与胆总管相通,以及是否存在阻塞或梗阻的情况。
如果胆囊管受到胆囊结石的长期压迫,可能会导致其变形、扩张或狭窄。
4. 肝胆管系统:医生还会观察肝胆管系统的形态和结构是否正常。
在Mirizzi综合征中,肝胆管可能有一些变化,如增粗、狭窄或扩张。
5. 其他:医生还会注意是否存在其他胆道疾病的表现,如胆囊炎、结石移位等。
总的来说,磁共振阅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Mirizzi综合征的存在与程度,进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
因此,在进行磁共振阅片时,最好是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解读和诊断。
磁共振阅片基础知识
磁共振阅片基础知识
磁共振成像(MRI)呀,就像是给身体拍了一部超级清晰的“大片”!咱来好好唠唠这磁共振阅片的基础知识哈。
你想想看,这磁共振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摄影师”,能把我们身体里面的情况拍得清清楚楚。
那片子上的图像啊,可都是身体内部的秘密呢!
先说说那白花花的一片,嘿,那可不是雪哦!那可能是骨头呀,骨头在片子上看起来就是白白亮亮的。
然后呢,还有一些灰色的区域,说不定就是我们的肌肉啦、软组织啥的。
那要是看到一些黑黑的地方呢?别急别急,这可能是一些空腔呀,比如脑室之类的。
就好像一个大房间,里面空空的,所以看起来就比较黑啦。
再来讲讲那些像线条一样的东西。
哎呀呀,那可能就是血管啦!血管在磁共振片子上有时候就像小蛇一样弯弯曲曲的。
你说神奇不神奇?
咱们看片子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哦!要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
比如说,看看有没有异常的亮点呀,或者是形状奇怪的地方。
这可都可能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信号呢!
就好比说,如果看到一个地方突然凸出来一块,那是不是就像脸上突然长了个痘痘一样显眼呀?这时候就得好好琢磨琢磨啦,是不是身体哪里出问题啦?
还有哦,不同的部位在片子上也有不同的特点呢。
脑袋的片子和肚子的片子那肯定不一样呀,就像苹果和橘子,长得都不一样嘛!
总之呢,磁共振阅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也别被它吓住啦!只要我们多学习,多观察,慢慢就会找到其中的窍门啦。
咱得把自己练成一个厉害的“片子解读大师”,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啦!这不就是对自己健康负责嘛!磁共振阅片,加油学起来呀!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腰椎CT和MRI快速教程,保你10分钟内会阅片
腰椎CT和MRI快速教程,保你10分钟内会阅片朋友们可以进来学一下,挺不错的.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
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
不要着急~现在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o^)­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
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
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髓核·后纵韧带·后纤维环·小关节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
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
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
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 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 <第一课完>­第二课,找到我们要看的那一个椎间盘。
如何阅读腹部磁共振图像
腹部MRI阅读技巧 - 血栓、静脉曲张
SB-TFE
Dyn C+
腹部MRI阅读技巧 - 胸腹水
SB-TFE
MRCP
腹部MRI阅读技巧 - 胰腺炎(癌)
T1SPIR
T2WI
Conclusion MRI阅片就这几招!
•7
Thromb
RPV
Tumor
Tumor
腹部MRI序列应用 - SB-TFE
Tumor
Tumor
Tumor
•2
腹部MRI序列应用 - SB-TFE
stone
CBD
RBD
LBD
stone pv
stone
腹部MRI序列应用
- SB-TFE
Cyst
Hemangioma
Tumor
腹部MRI序列应用
Hemangioma
•5
Effusion
腹部MRI序列应用 - T1SPIR
Effusion
Effusion
Effusion
Focal necrosis
腹部MRI序列应用
- Dyn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A
EV LV
腹部MRI阅读技巧 - 占位
T2WI T2SPIR Dyn C+
T1SPIR
SB-TFE
腹部MRI序列应用 - Dyn C+
腹部MRI常用序列
3DT1W
T2WI
SB-TFE
T 2SPIR
T 1SPIR
Delay C+
腹部MRI常用序列
Dyn C+
Dyn C+
颅脑MRI读片入门ppt课件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 一种为不用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利用血液流动与 静止的血管壁及周围组织形成对比而直接显示血 管;
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TOF(Time of flight) 质子相位对比(PC) 黑血法 • 另一种方法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 )(CE-MRA),为高 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增强剂(钆制剂)Gd-DTPA。
36
磁敏感成像(SWI)
原始数据有两组,同时得到强度图像 ( Magnitude image ) 和 相 位 图 像 (Phase image) 在强度图像的后处理中使用相位蒙掩 (phase mask)技术提高对磁敏感效应物质的 显示,使其在SWI图像相位对比明显增强
37
磁敏感成像(SWI)
• 长T2:强信号(理解为:降到低值需要的 时间长——白)
• 短T1:强信号——白 • 短T2:弱信号——黑
长T1为黑色,短T1为白色 长T2为白色,短T2为黑色或者灰白
28
信号长短的认识
短T1
长T1
短T2
长T2
29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 磁共振血管成像: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 共振成像特点,基于GE(梯度回波)序列 ,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 造影技术。
43
磁共振波普分析(MRS)
中枢神经系统MRS
44
磁共振波普分析(MRS)
(N-乙酰天门冬氨酸 2.02ppm )
肌酸
胆碱 肌酸 3.05ppm
纵
4.5ppm 3.20ppm 肌醇
轴
3.8ppm
代
表 物
Lip 脂质 1.3ppm
腹部MRI读片基础PPT课件
脾静脉
肾动脉
起源于脾脏,汇入门静脉,MRI上呈中等信 号。
起源于腹主动脉,左右各一,MRI上呈高信 号。
腹部淋巴结的解剖结构
肠系膜淋巴结
沿肠系膜血管分布,主要收集肠管淋 巴液,MRI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 影。
腹膜后淋巴结
位于腹膜后间隙,主要收集腹膜后器 官及部分肠管淋巴液,MRI上呈圆形 或椭圆形的结节影。
MRI显示胰腺形态饱满,信号不均匀,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胰腺癌
MRI显示胰腺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快进快出”特征。
肠道疾病的MRI表现
肠梗阻
MRI显示肠管扩张、积气积液,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肠道炎症
MRI显示肠壁增厚、水肿,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腹部MRI读片基础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腹部MRI基本原理 • 腹部MRI解剖结构 • 腹部MRI读片技巧 • 常见腹部疾病的MRI表现 • 腹部MRI病例分析
01 腹部MRI基本原理
MRI技术简介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 组织产生共振,通过检测共振信号的强弱和分布,形成组织结构的影像。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肝脏恶性疾病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肝癌:MRI显示肝内结节或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快进快出”特征。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胆管细胞癌:MRI显示肝内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胰腺疾病的MRI表现
胰腺炎
详细描述
膝关节磁共振阅片基础知识
膝关节磁共振阅片基础知识一、线圈位置和信号特征在膝关节磁共振检查中,通常使用表面线圈或相控阵线圈进行扫描。
表面线圈放置在膝关节表面,可提供膝关节表面和浅层结构的良好图像,如膝关节软骨、半月板和韧带。
相控阵线圈则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膝关节图像,包括更深层的结构如骨骼和肌肉。
信号特征方面,磁共振图像中的信号强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组织中的氢原子数量、水质分布及组织血管等。
在膝关节中,骨质的信号一般最强,脂肪和液体信号较弱,而气体信号最弱。
二、扫描序列识别膝关节磁共振检查通常包括多种扫描序列,以便更好地评估膝关节的各种结构。
这些序列包括:1.T1加权像(T1WI):以组织中的氢原子纵向磁化为主,可显示解剖结构和软组织对比。
2.T2加权像(T2WI):以组织中的氢原子横向磁化为主,可显示水分的分布和显示病变。
3.脂肪抑制序列(STIR):通过抑制脂肪信号,提高其他组织的对比度,常用于显示炎症或出血。
4.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可抑制脂肪信号,显示骨髓中的病变如骨髓炎或骨髓水肿。
5.3D序列:如容积快速spoiled梯度回波(3D-VFP)序列或容积等距投影(VIP)序列等,可提供更立体的膝关节结构图像。
三、正常解剖结构辨认膝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股骨、胫骨、髌骨和关节软骨等。
在磁共振图像上,这些结构的信号强度和特点各不相同。
例如,股骨和胫骨的骨髓信号较强,而关节软骨的信号较浅。
熟悉这些结构的正常信号特征,有助于识别异常病变。
四、病变信号表现膝关节病变的信号表现多种多样。
常见的病变包括炎症、骨折、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
这些病变在磁共振图像上通常表现为特定区域的信号增强或减弱。
例如,炎症通常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和骨髓水肿;骨折则表现为骨皮质中断或骨髓信号异常;半月板损伤常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高信号;韧带损伤则可能导致韧带增厚或信号异常。
五、软骨、半月板、韧带损伤评估膝关节的软骨、半月板和韧带在磁共振图像上可以被清晰地评估。
核磁共振MRI-基本原理及读片PPT
内源性PWI称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简单原 理
神经元兴 奋区兴奋 性
兴奋区静脉血 中氧和血红蛋 白相对
去氧血红蛋 白相对
去氧血红蛋白 的顺磁作用, 可使T2*信号
神经元兴奋区 信号相对
由于去氧血 红蛋白的减 少
外源性灌注加权成像PWI:用超快速MR扫描技术, 进行造影剂跟踪,显示造影剂首次通过的组织血流灌 注情况并依需要作延迟增强(常用于脑、心肌的检查)
造影剂入血行——病变组织间隙—— 与病变组织大 分子结合——T1驰豫接近脂肪或Larmor频率———T1 缩短——强化(白),(称间接增强)
影响因素:病变区的血流;灌注;血脑屏障。与血液 内的药浓度不绝对成正比,达一定浓度后不起作用。
特殊检查:
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利用流动的血液进行血流的直接成像
脑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使用一对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的扩散敏感梯度场。该梯度场对 静止组织作用的总和为零,但水分子在不断扩 散,受该梯度场影响而产生相位变化。梗死区 域水含量增加,其早期细胞毒性水肿使水分子 扩散下降,而在产生T2信号改变之前,在DWI 显示出早期的脑梗死。
T2加权像无 异常
右侧急性轻瘫,症状4小时
梯度场和射频场:前者用于空间编码和选层,后者施 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之形成磁共振现象
信号接收装置:各种线圈
计算机系统:完成信号采集、传输、图像重建、后处 理等
磁共振成像的过程
人体内的H核子可看作
是自旋状态下的小星球。
自然状态下, H核进动 杂乱无章,磁性相互抵消
进入静磁场后,H核磁矩发生规律性排列(正负方向),正负方向的磁矢量相互 抵消后,少数正向排列(低能态)的H核合成总磁化矢量M,即为MR信号基础
临床医生阅读MRI技巧(一)
临床医生阅读MRI技巧(一)
临床医生阅读MRI技巧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可以产生高分辨率的人体结构和组织图像,对医学诊断十分重要。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掌握阅读MRI影像的技巧。
一、了解MRI基本原理
掌握MRI基本原理是阅读MRI影像的必要先决条件。
简单地讲,MRI技术利用医学磁体中产生的磁场和载有磁性的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产生影像。
临床医生也需要了解MRI扫描的梯度、序列和成像特征。
二、观察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对于MRI影像读取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对比度、空间分辨率和噪音。
在阅读MRI影像时,临床医生需要关注图像质量,不良质量的影像可能会对患者的诊断产生误导作用。
三、分析解剖结构
阅读MRI影像最基本的任务是分析解剖结构。
临床医生需要了解各种解剖结构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关系,在解剖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病变分析。
四、分析病变特征
MRI技术对病变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临床医生需要了解各种病变的MRI特征,包括信号强度、形状、大小、位置、边缘等特征。
通过对病变的分析,临床医生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五、综合分析
MRI影像没有绝对的诊断能力,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将MRI影像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之,阅读MRI影像需要掌握基本原理和解剖知识,观察图像质量,分析解剖结构和病变特征,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临床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阅读MRI影像的技能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分析图像基础(阅片常识)
一、前言
磁共振(MR)做为一项较新的辅助检测手段已逐渐被临床所接受,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临床医生想要更多地了解MR,他们不想也不愿意仅凭MR室的一份报告了解患者的MR检查情况,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MR分析图像的基础。
首先要讲的是,超声分析的是回声,X线和CT分析的是密度,而MR分析的是信号,知道这一点对了解MR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磁共振的简单原理
磁共振的原理要想细讲很复杂,但要正确分析图像,原理又必须知道,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原理。
我们都学过物理,电流产生磁场是众所周知的,将物体置于一个强磁场中,那么物体本身呈不规则运动的原子将沿着主磁场的方向旋进(解),当我们将主磁场撤掉,原子将逐渐恢复其原来的运动方向。
那我们MR就利用了原子的这一特点,发射一个与质子运动频率相同(解)的射频脉冲,使质子吸收能量,从相对静止的水平跃迁到高能水平,当脉冲停止发射,我们在质子能量衰减的过程中接收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的过程,称为磁共振成像(MRI)。
为什么要发射Larmor频率的射频脉冲:
因为当射频脉冲的频率与质子进行频率相同时,才能发生共振,质子才能吸收能量跃迁到高能状态,只有当质子处于高能状态,它才会有衰减。
我们才有可能在质子衰减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采集接收信号,形成图像。
讲到这里,MR成像原理的根儿我们就了解了一点,那么要分析图像,我们还必须要了解这样几个问题。
(1)磁共振成像主要依赖于体内的哪种原了或元素?
(2)如何区分T1WI和T2WI?
(3)我院现行的MR检查常见的序列有哪些,如何区分。
(4)各种组织器官在各序列中的成像特点。
三、分析图像
1、氢原子在MR中的作用
由于H为磁化最高的原子核,并且它占活体组织原子数量的2/3,而形成MRI的H原子核大部分位于生物组织的水和脂肪中,所以我们说MRI主要反映的是人体组织内的水的变化,既,当组织受病理、生理刺激含水量发生变化时,它在磁场中受激励后,我们所接收的信号强弱就会发生改变。
我们以信号强弱的改变来判断其可能发生的病理改变。
2、T1WI和T2WI
在MR报告中我们经常能看到T1WI和T2WI的字样,那么什么是T1WI、T2WI。
T1值:人为地规定为纵向最大磁化矢量达到最终平衡状态的63%的时间。
T2值:为90。
射频脉冲发射后,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原来值37%的时间。
人体各组织的T1、T2值不同,其信号也就不同。
如:A组织MZ达到平衡需10s
B组织MZ达到平衡需5s
那么当取63%时,A的T1值为6.3 s B为3.15s
当我们选择一个时间接收信号时,A、B组织达到的平衡状态一定不同,其信号强弱就不一样了,就象马拉松一样,我们让两组人一起跑,跑到全程的63%的人不一样多,如果此时积分,A组一定比B组多,如果比喻成采集信号,那么是A组比B组强。
同样,T2值也是这个道理。
3、我院现行的常规序列有哪些,如何区分。
(1)这是我们要知道两个关键参数TR、TE
TR: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是两个90。
脉冲之间的时间。
TE:回波时间 Echo time 从90。
脉冲到接收回波信号的时间。
(2)回过头我们看MRI的两个基本序列T1WI和T2WI
在0.5T的MRI上,当
①200ms<TR<800ms (多>400ms)→T1WI(短TR)15ms<TE<35ms (多<30ms>→T1WI(短TE)
②1500ms<TR<2500ms (>2000ms)→T2WI(长TR)60ms<TE<50ms (>60ms)→T2WI(长TE)(3)其它序列
FLAIR序列(水抑制) TR>8000 抑制自由水
STIR序列(脂抑制) TR>3000
4、各种组织器官在各序列上的表现(图示)
T 1WI T
2
WI FLAIR STIR
水低高低高脂肪高偏高(较高)高低空气低低低低结石、钙化低低低低
肌肉(灰黑)等偏
低(灰黑)等偏
低
(灰黑)等(灰黑)等
骨骼(灰黑)等偏
高(灰黑)等偏
高
灰白灰白
韧带灰黑偏黑灰黑偏黑灰黑偏黑灰黑偏黑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阅片的步骤
①先区分是什么序列
②再根据各序列上组织信号强度和解剖常识来分辨各种组织。
③大多数病变都是组织含水量增加,长T1、长T2
磁共振阅片常识习题
1、200ms<TR<800ms
15ms<TE<35ms 这是什么序列
答:T1WI
2、1500ms<TR<2500ms
60ms<TE<50ms 这是什么序列?
答:T2WI
3、水和脂肪在T1WI和T2WI上分别是什么信号?
答:在T1WI:水→低脂→高
在T2WI:水→高脂→高
4、大多数病变在MRI上表现为什么信号?
答: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