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
统计学期末复习资料_计算题
五、计算题(要求写出公式、列出计算步骤) 1. 某产品资料如下:要求按以下三种方法计算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1) 不加权的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3)调和平均数 解:不加权05.139.005.12.1=++=x (元/斤)加权02.140003000200040009.0300005.120002.1=++⨯+⨯+⨯==∑∑fxf x (元/斤)加权调和02.19.0360005.131502.1240036000315024001=++++==∑∑m xm x (元/斤)2. 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4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下:要求计算:(1)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 (2)该公司的实际优质品率。
解:1)以实际产值为m,完成计划百分比为x,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95.9320.5325008.02501.11502.1100250150100==++++==∑∑x m m x2)以实际优质品率为x,以实际产量为f,该公司的实际优质品率:%8.9650048425015010098.025096.015095.0100==++⨯+⨯+⨯==∑∑fxfx3. 某企业有50名工人,其月产值(万元)如下: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将50名工人按产值分7组编制组距为10万元的等组距数列;(2)按上述分组编制向上累计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3)并以第三组为例说明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的含义。
解:(1)根据上述资料将50名工人按产值分7组编制组距为10万元的等组距数列;(2)按上述分组编制向上累计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3)并以第三组为例说明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的含义。
第三组数据说明在50名工人中,月产值在105以下的有30人,占总数的60%4. 南宁化工厂2008年现有生产工人600人。
现用不重复抽样抽出40人调查其年产值(万元)如下:(1)将40个工人按产值分组,编制组距为10万元的等组距数列,并列出向上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统计初步复习-学生版
统计初步复习知识精要一、统计的意义 1. 数据整理与表示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是常用的统计图: *条形图有利于比较数据的差异;*折线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变化的趋势;*扇形图凸显了由数据所体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统计的意义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处理、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或找出规律的科学。
调查时,调查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调查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量叫做样本容量。
收集数据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是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需要对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进行调查,所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优点是数据准确度较高,调查的结论较可靠。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此来估计整体的情况。
比普查省时省力,但要按一定的统计方法收集数据。
抽样调查是收集数据最常用的方法。
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每个个体应有均等的机会被选中。
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叫做随机样本。
二、基本的统计量 1.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一般地,如果一组数据:12,...,,n x x x 它们的平均数记做x ,这时:()121...n x x x x n =+++或12''...'nx x x x a n+++=+加权平均数1122112212.........k kk k kf x f x f x x m x m x m x f f f +++==+++++2.中位数、众数和截尾平均数将n 个数由小到大排列后,居中的一个数据(n 为奇数时),或居中的两个数据(n 为偶数时)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众数.截尾平均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的平均分. *比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异同: ①同: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②异:平均数比较敏感,能反映所有数据的情况,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和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运算简单,但不能反映所有数据的情况。
统计学考试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对应关系来看,标志通常与( )相同。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3.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0.4,这是( )相对指标。
4.在+A的公式中,A称为( )。
5.峰度是指次数分布曲线项峰的( ),是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
6.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 )平均数。
7.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 )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8.对一个确定的总体,抽选的样本可能个数与( )和( )有关。
9.用来反映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和因变量估计值准确程度的指标称( )。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3.学生按身高分组,适宜采用等距分组。
4.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5.基尼系数的基本公式可转化为2(S1+S2+S3)。
6.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
7.分段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Σ(Y-YC)2=最小值。
8.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9.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10.根据每对____和y的等级计算结果ΣD2=0,说明____与y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p 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2.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A.复合分组B.层叠分组C.平行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体系3.交替标志方差的最大值为A.1B.0.5C.0.25D.04.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5.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D.时期是变动的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反映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指标总体系包括A.社会统计指标体系B.专题统计指标体系C.基层统计指标体系D.经济统计指标体系E.科技统计指标体系2.典型调查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4.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5.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的关系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D.纳税额与收入的关系E.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的关系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要求:(1)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酌情扣分。
《统计学》科目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学生备考)
《统计学》科目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学生备考)一、单选题1.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采取()A、以每次变动持续的时间长度对各时点水平加权平均B、用各间隔长度对各间隔的平均水平加权平均C、对各时点水平简单算术平均D、以数列的总速度按几何平均法计算【试题答案】:B2.划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A、调查结果是否全面资料B、调查对象包括范围不同C、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组织方式是否不同【试题答案】:B3.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试题答案】:B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只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的影响C、与各组标志值和次数无关D、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共同影响【试题答案】:D5.假如组距数列各组的标志值不变,而每组的次数都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A、增加B、减少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试题答案】:C6.中位数是变量数列中()的变量值。
A、中间位置B、次数最高C、变量值最大D、最终位置【试题答案】:A7.从统计指标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C、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D、综合指标和样本指标【试题答案】:C8.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试题答案】:B9.当样本统计量的观察值未落入原假设的拒绝域时,表示()。
A、可以放心地接受原假设B、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与原假设C、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备择假设D、备择假设是错误的【试题答案】:B10.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A、1B、-1C、+1或-1D、大于-1,小于+1【试题答案】:C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设备台数C、学生体重D、工业企业数【试题答案】:C12.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统计学期末复习计算题
统计学期末复习计算题第四章统计特征值1.某车间工人日生产零件分组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零件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
解:()()()())(71.6571.5601050804080408060111个=+=?-+--+=?-+--+=+--i f f f ff f L Mo)(6556010806022006021个=+=?-+=?-+=-i f S NL M mm e)(5.6420012900个===∑∑fxf x因为o e <M <M x ,所以,该数据分布属于左偏分布。
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2002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及产品优质品率资料如下:试计算(1)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解:(1)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95.9320.5325008.02501.11502.1100250150100==++++==∑∑xm m x(2)实际优质品率:%8.9650048425015010098.025096.015095.0100==++?+?+?==∑∑fxf x3.某企业2003年一、二季度生产某产品产量资料如下:要求(1)计算平均等级指标说明二季度比一季度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解:(1)平均等级:)(22.15010075050310027501111级=++?+?+?==∑∑fxfx)(5.1100300600100330026001222级=++?+?+?==∑∑fxf x二季度比一季度平均等级下降0.28级。
(2)由于质量下降而带来的损失:)(33.1683501007505080010012507501800111元=++?+?+?==∑∑fpf p)(153510030060010080030012506001800222元=++?+?+?==∑∑fpfp()())(148330100033.16831535212元-=?-=?-∑fp p由于产品质量下降而损失148330元。
统计计算练习题
统计计算练习题在统计学中,计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数据。
下面是一些统计计算的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增进对统计学的理解,并提升计算能力。
1. 均值计算一家超市有10种商品的价格如下:5元,6元,7元,8元,10元,12元,15元,18元,20元,21元。
计算这些商品的价格均值。
解答:将所有商品的价格相加,得到5+6+7+8+10+12+15+18+20+21=122,然后将总和除以商品的数量10,即122/10=12.2,所以这些商品的价格均值为12.2元。
2. 中位数计算某班级10位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80,85,88,90,92,95,97,98,99,100。
计算这些分数的中位数。
解答:首先将分数从小到大排列:80,85,88,90,92,95,97,98,99,100。
由于班级人数为10,是一个偶数,所以中位数是第5位和第6位分数的平均值。
即 (92+95)/2 = 93.5,所以这些分数的中位数为93.5。
3. 众数计算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众数。
某个班级10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85,90,75,90,88,90,92,90,75,90。
计算这些分数的众数。
解答:将分数按照出现的次数从多到少排列:90,90,90,90,90,85,88,92,75,75。
由于90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90是这些分数的众数。
4. 方差计算方差是度量数据集中值与其平均值偏离程度的一种统计量。
某支股票过去5天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2元,15元,11元,13元。
计算这些收盘价的方差。
解答:首先计算这些收盘价的平均值:(10+12+15+11+13)/5 = 12.2。
然后计算每个收盘价与平均值的差值,分别为-2.2,-0.2,2.8,-1.2,0.8。
将差值的平方相加并除以数据的数量5,即((-2.2)^2+(-0.2)^2+(2.8)^2+(-1.2)^2+(0.8)^2)/5 = 3.12,所以这些收盘价的方差为3.12。
《统计学》计算题
计算题1、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如下:93 50 78 85 66 71 63 83 52 95 78 72 85 78 82 90 80 55 95 67 72 85 77 70 90 7076 69 58 89 80 61 67 99 89 63 78 74 82 88 98 62 81 24 76 86 73 83 85 81要求:(1)根据资料编制组距数列。
(2)计算两种累计人数,并回答60分以下及80分以上的人数是多少。
2、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单位:万元)如下: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要求: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
4、某班15名学生的月消费如下(单位:元):400、450、500、400、500、600、650、300、1200、550、500、600、1300、1000、800。
要求进行统计频率累计。
5、某校55名教师月工资如下(单位:元):2000以下1人,2000—2500有16人,2500——2800有14人,2800—3300有19人,3300以上有5人。
要求进行统计频率累计。
6、某企业有30名工人的月生产量如下(单位:件):400、410、420、401、405、409、410、445、398、358、443、467、487、456、476、457、494、387、389、456、564、345、456、345、543、346、432、432、456、435,要求组数为六组,编制分配数列。
7、某企业有一个班组有40人,他们的身高如下:160CM以下的2人,160—165CM有18人,165—170CM有15人,170—175CM有3人,155CM以上有2要。
统计学发给学生复习题(含答案)
1.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
A.顺序数据 B.分类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比例数据2.人们对某件事情的“满意度”是()。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相对数据3.下列数据中层次最高、也最精确的数据是()。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调查数据4.一个学生的统计课考试成绩是90分,则“成绩”是()。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 C.数值型变量 D.品质变量5.变量值可以做无限分割的变量,称为()。
A.离散型变量 B.连续型变量 C.随机变量 D.平均变量1.B 2.B 3.C 4.C 5.B6.普查之所以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是为了( )A.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B.使数据更全面C.使数据更及时D.使数据更大7.通过观察与实验取得统计数据时,常常采用( )A.访问调查B.观察法C.电脑辅助调查D.问卷调查8.确定调查对象是为了解决( )A.为什么要调查B.调查范围C.调查什么D.调查时间9.问卷调查中,提问项目的设计,应注意( )A一项提问可包含几项内容B.注意敏感性问题提问C.用词要确切、通俗D.时间10.我们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 )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典型调查6.A7.B8.B9.C 10.C11.________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情况。
A.组中值B.组数C.频数密度D.频率密度12.对连续型变量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重叠B.间断C.相等D.相离13.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
A.各组的产值数B.各组的工人数 C.各组的工厂数 D.各组职工人数14.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A.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B.80%以下 90%~100% 89%~100% 100%~110%C.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D.90% 90%~105% 100%~110 115%以上15.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统计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30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总计各单位的标志值没有差异B. 总体的各指标都有相同的性质C.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相同的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属性D. 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2.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A. 统计分组法B. 统计模型法C. 统计指标法D. 抽样推断法3.某班五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96,这五个数字是()A. 变量B. 数量标志C. 品质标志D. 变量值4. 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6.某产品的质量好坏用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反映,产品等级是()A. 数量指标B. 质量指标C. 数量标志D. 品质标志7.2013年9月9日,深圳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8.连续变量要求两个相邻组的组限()A. 不一致B. 重叠C. 间断D. 可任意取值9.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 汽车台数B. 工人人数C. 工厂数D. 生产总产值10.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 绝对数形式B. 相对数形式C. 平均数形式D. 百分比形式11.下列()为时点指标。
A. 在校学生人数B. 商品销售额C. 新出生人口数D. 国内生产总值12.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A. 7分B. 7.2分C. 8.6分D. 9.7分13.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A. 最大的那个频数B. 最大的标志值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14.下列相对数可以相加的是()A. 比例相对数B. 结构相对数C. 比较相对数D. 强度相对数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 )A. 比较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中位数和众数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 )A. 90.35%B. 98%C. 97.5%D. 95.5%18.4月、5月、6月、7月的平均职工数分别为200人、210人、205人和220人,则该企业第二季度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是( )A. (200+210+205+220)/4B. (200+210+205)/3C. (200/2+210+205+220/2)/(4-1)D. (200/2+210+205+220/2)/419. 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410、420、420B. 420、420、420C. 410、415、420D. 415、420、41020. 某班五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96,这五个数字是( )A. 变量B. 数量标志C. 品质标志D. 变量值21. 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企业按类型分组形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22.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A. (103%×104%×108%×107%)-100%B. 103%×104%×108%×107%C. 3%×4%×8%×7%D. (3%×4%×8%×7%)-100%23. 2008-2012年我国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为经营收入增长5.1倍,则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B. C. D. 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 C. D.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A. 多阶段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类型抽样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27.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 )A. Σ(y-y c )2=最小值B. Σ(y-y c )=最小值215131431.651.641.551.5C. Σ(y-y c)2=最大值D. Σ(y-y c)=最大值28.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A. 降低297.5元B. 提高297.5元C. 提高2.5元D. 降低2.5元29. 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A. 质量指标指数B. 可变构成指数C. 固定构成指数D. 结构影响指数30.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A. 5%B. 6.5%C. 22.7%D. 33.3%1.C2.D3.D4.C5.B6.D7.C8.B9.D 10.A11.A 12.B 13.C 14.B 15.B 16.D 17.C 18.B 19.C 20.D21.D 22.A 23.A 24.A 25.C 26.B 27.A 28.D 29.B 30.B1.2013年9月9日,深圳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2. 一组数据1、1、3、4、5、3、6、3、7、8中,众数为()A.1 B.3C.5 D.73.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 汽车台数B. 工人人数C. 工厂数D. 生产总产值4. 一组数据2、4、6、7、19、22、24的平均数为()A.11 B.12C.13 D.145.下列项目为时点指标的是()A. 在校学生人数B. 商品销售额C. 新出生人口数D. 国内生产总值6.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A. 7分B. 7.2分C. 8.6分D. 9.7分7.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A. 最大的那个频数B. 最大的标志值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8. 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A. 抽象的量B. 具体的量C. 连续不断的量D. 可直接相加的量9.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A. 统计分组法B. 统计模型法C. 统计指标法D. 抽样推断法10. 已知4个水果商店的苹果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的苹果平均单价,应该采用()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加权调和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11.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12.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13.一组数据有17个,则Q1位置为()A.4 B.4.5C.5 D.6.514.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A. 5%B. 6.5%C. 22.7%D. 33.3%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A. 比较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中位数和众数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A. 90.35%B. 98%C. 97.5%D. 95.5%18. 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 都固定在基期B. 都固定在报告期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19. 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A. 410、420、420B. 420、420、420C. 410、415、420D. 415、420、41020. 某居民在维持基本生活水平情况下,按报告期的物价购买消费品多支付20元,按基期价格购买的消费品支出是400元,则价格指数为()A. 95%B. 110%C. 90%D. 105%21. 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企业按类型分组行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22.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A. (103%×104%×108%×107%)-100%B. 103%×104%×108%×107%C. 3%×4%×8%×7%D. (3%×4%×8%×7%)-100%23. 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A. 严格的关系B. 不严格的关系C. 任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D. 有内在关系的但不是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C. D.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A. 多阶段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类型抽样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27. 已知某企业某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直线方程为( )A. y=6000+24xB. y=6+0.24xC. y=24+6000xD. y=24000+6x28.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 ,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 )A. 降低297.5元B. 提高297.5元C. 提高2.5元D. 降低2.5元29. 所谓正相关,是指一个变项的值增加时,另一个变项的值(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无规律30.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A. 5%B. 6.5%C. 22.7%D. 33.3%1.C2.B3.D4.B5.A6.D7.C8.B9.D 10.C11.C 12.B 13.B 14.B 15.B 16.D 17.C 18.C 19.B 20.D21.D 22.D 23.D 24.A 25.C 26.B 27.A 28.D 29.C 30.B1. 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 差异性B. 综合性C. 社会性D. 同质性2.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A. 统计分组法B. 统计模型法C. 统计指标法D. 抽样推断法3. 对于南京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A. 全部设备B. 每台设备21513143C. 每个工业企业D. 全部工业企业4. 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6.大于等于Q1的数据占全部数据百分比为()A.25% B.50%C.75% D.100%7.2014年5月1日,海口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8.变量数列中各组频数的总和应该()A. 小于1B. 等于1C. 大于1D. 不等于19.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 汽车台数B. 工人人数C. 工厂数D. 生产总产值10.一组数据2、5、7、9、10、12、15、19、24、56的中位数的位置为()A.3.5 B.4.5C.5.5 D.6.511.下列为时点指标的是()A. 在校学生人数B. 商品销售额C. 新出生人口数D. 国内生产总值12.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A. 7分B. 7.2分C. 8.6分D. 9.7分13.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A. 最大的那个频数B. 最大的标志值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14. 某公司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的得分分布形状是()A. 对称的B. 右偏的C. 左偏的D. 不确定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A. 比较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中位数和众数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A. 90.35%B. 98%C. 97.5%D. 95.5%18.某企业这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元,22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320万元,则平均增长量为( )A. B.C. D.19.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410、420、420B. 420、420、420C. 410、415、420D. 415、420、41020.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A. 10%B. 90%C. 110%D. 111%21.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企业按类型分组行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22.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A. (103%×104%×108%×107%)-100%B. 103%×104%×108%×107%C. 3%×4%×8%×7%D. (3%×4%×8%×7%)-100%23. 在分别掌握三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三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总平均水平的变动,应采用( )A. 质量指标指数B. 可变构成指数C. 固定构成指数D. 结构影响指数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A. B.C. D.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A. 多阶段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类型抽样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27.相关关系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 )A. 直方图B. 散点图C. 频数分布图D. 累计频率图28.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 ,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 )A. 降低297.5元B. 提高297.5元C. 提高2.5元D. 降低2.5元29.两个相关变量呈反方向变化,则其相关系数( )A. 小于0B. 大于0C. 等于0D. 等于121513143512041205200320420032030.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A. 5%B. 6.5%C. 22.7%D. 33.3%1.D2.D3.C4.C5.B6.A7.C8.B9.D 10.C11.A 12.D 13.C 14.C 15.B 16.D 17.C 18.B 19.B 20.D21.D 22.D 23.B 24.A 25.C 26.B 27.B 28.D 29.A 30.B1.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 一包谷物的重量B. 统计模型法C. 过去的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待的客户数D. 某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2.对于无限总体进行观察和分析,最适宜的统计研究方法是()A. 统计分组法B. 统计模型法C. 统计指标法D. 抽样推断法3. 现调研某机床制造企业的生产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 前者连续变量,后者离散变量D. 前者离散变量,后者连续变量4. 对某市占成交金额比重大的9个大型农贸市场的成交金额进行调查,属于()A. 普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等距分组中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B. 组数越多,组距越小C. 组数越少,组距越小D. 组数与组距无关系6. 劳动生产率是()A. 动态指标B. 质量指标C. 流量指标D. 强度指标7.2013年9月9日,深圳市最高气温为摄氏33度,这一数据属于()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8.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数的总和应该()A. 小于1B. 等于1C. 大于1D. 不等于19.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 汽车台数B. 工人人数C. 工厂数D. 生产总产值10. 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A. 变形B. 倒数C. 平均数D. 开平方11.下列为时点指标的是()A. 在校学生人数B. 商品销售额C. 新出生人口数D. 国内生产总值12.某班五位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80、70、65、55,这五名同学的成绩平均差是( )A. 7分B. 7.2分C. 8.6分D. 9.7分13.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 )A. 最大的那个频数B. 最大的标志值C. 频数最大的那个标志值D. 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标志值14. 某企业2010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13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则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可比较1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106.7:100,这种指标是( )A. 比较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D. 结构相对指标16.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中位数和众数C.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17.某产品由四个车间分别独立生产,根据经验,这四个车间的合格率分别为99%、97%、96%、98%,四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为( )A. 90.35%B. 98%C. 97.5%D. 95.5%18. 假定某产品产量2013年比2008年增加了35%,则2013年比2008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B. C. D. 19. 某企业某年上半年的月产量分别为410、420、380、410、420、420万件,则该企业上半年的平均月产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 410、420、420B. 420、420、420C. 410、415、420D. 415、420、41020. 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 只能是总量指标B. 只能是相对指标C. 只能是平均指标D. 上述三种指标均可21. 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企业按类型分组行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的数列D. 进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数列22.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3%、4%、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计算方法为( )A. (103%×104%×108%×107%)-100%B. 103%×104%×108%×107%C. 3%×4%×8%×7%D. (3%×4%×8%×7%)-100%23. 2013年南京市江宁区新批准73个利用外资项目,这个指标属于( )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比较相对指标24.多次抛一枚硬币,观察出现正反面的情况,所抛次数越多,得到正面的次数占总数的比值就越接近( ) 315%356%355%1356%135A. B.C. D.25.从某大学的120个行政班中随机抽样25个班做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这种抽样的组织方式是( )A. 多阶段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类型抽样26.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则( )A. 两个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B. 两个变量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 两个变量是随机的D. 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27. 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B. 2%C. 20%D. 18%28. 每吨铸件的成本(元)和每名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00-2.5x ,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1吨,成本( )A. 降低297.5元B. 提高297.5元C. 提高2.5元D. 降低2.5元29. 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是-1,则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B. 完全相关关系C. 高度相关关系D. 完全不相关30.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A. 5%B. 6.5%C. 22.7%D. 33.3%1.D2.D3.D4.C5.B6.B7.C8.B9.D 10.A11.A 12.D 13.C 14.B 15.B 16.D 17.C 18.C 19.B 20.D21.D 22.D 23.B 24.A 25.C 26.B 27.A 28.D 29.B 30.B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总计各单位的标志值没有差异B. 总体的各指标都有相同的性质C.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相同的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属性D. 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2.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 众数>平均数>中位数3.某班五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7、78、85、89、96,这五个数字是( )A. 变量B. 数量标志C. 品质标志D. 变量值4. 某班学生的统计学课程考试平均成绩是70分,其中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是( )A. 方差B. 全距C. 标准差D. 平均差5. 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左偏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15143A. 平均数在中位数的右侧B. 平均数等于中位数C. 分布的“尾部”在图形的右边D. 平均数在中位数的左侧6.某产品的质量好坏用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反映,产品等级是()A. 数量指标B. 质量指标C. 数量标志D. 品质标志7. 某研究人员收集定性数据,如婚姻状况包括独身、已婚或离异,这些分组又可称为()A. 散点B. 类别C. 样本D. 众数8.连续变量要求两个相邻组的组限()A. 不一致B. 重叠C. 间断D. 可任意取值9. 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到极端值影响的是()A. 全距B. 四分位差C. 标准差D. 方差10.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统计学试题
统计学试题题目一某班级中有40名男生和30名女生。
下列问题请你用统计学的方法回答:1.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多少?2.男生和女生的总数之和是多少?解答:1.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可以通过计算男生数和女生数的比值来得到。
男生数为40,女生数为30,所以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为40:30,可以简化为4:3。
2.男生和女生的总数之和可以通过将男生数和女生数相加来得到。
男生数为40,女生数为30,所以男生和女生的总数之和为40+30=70。
题目二某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项语文考试,考试成绩如下表所示:学生姓名成绩张三80李四85王五90赵六75小明95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这些学生中成绩最高和成绩最低的学生分别是谁?3.这些学生中有多少人的成绩高于90分?解答:1.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可以通过将所有学生的成绩相加,然后除以学生人数来计算。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人数为5,成绩之和为80+85+90+75+95=425,所以平均成绩为425/5=85。
2.这些学生中成绩最高的学生是小明,成绩为95。
成绩最低的学生是赵六,成绩为75。
3.这些学生中有1人的成绩高于90分,即小明。
题目三某公司的销售数据如下表所示:月份销售额(万元)1月502月603月704月805月90请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公司在这5个月中的总销售额是多少?2.这个公司在这5个月中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是多少?3.这个公司销售额最高和销售额最低的月份分别是哪个月份?解答:1.这个公司在这5个月中的总销售额可以通过将每个月的销售额相加来计算。
在这个例子中,总销售额为50+60+70+80+90=350万元。
2.这个公司在这5个月中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可以通过将总销售额除以月份数来计算。
在这个例子中,总销售额为350万元,月份数为5,所以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为350/5=70万元。
3.这个公司销售额最高的月份是5月,销售额为90万元。
销售额最低的月份是1月,销售额为50万元。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总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总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在统计学中,学生通常需要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数学和统计概念,并且提高他们计算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些统计学练习题的计算题总结,帮助读者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
1. 平均数计算题问题:某班级考试成绩如下:80,85,90,95,98。
请计算这些成绩的平均数。
解答:将所有成绩相加,得到总和:80 + 85 + 90 + 95 + 98 = 448。
然后将总和除以成绩的总数,即448 ÷ 5 = 89.6。
所以这些成绩的平均数为89.6。
2. 中位数计算题问题:某公司员工的工资如下:5000,5500,6000,6500,7000。
请计算这些工资的中位数。
解答:首先将工资按照大小排列:5000,5500,6000,6500,7000。
由于共有5个工资数据,中间的那个数即为中位数。
所以这些工资的中位数为6000。
3. 众数计算题问题:某班级学生的考试分数如下:85,90,80,90,95。
请计算这些分数的众数。
解答:众数指的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在这个例子中,90出现了2次,其他分数只出现了1次。
所以这些分数的众数为90。
4. 方差计算题问题:某班级学生的体重如下(单位:kg):50,55,60,65,70。
请计算这些体重的方差。
解答:首先计算这些体重的平均数:(50 + 55 + 60 + 65 + 70) ÷5 = 60。
然后分别计算每个体重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并求和:(50-60)^2 + (55-60)^2 + (60-60)^2 + (65-60)^2 + (70-60)^2 = 250。
最后将这个和除以体重数据的数量,即250 ÷ 5 = 50。
所以这些体重的方差为50。
5. 标准差计算题问题:某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85,90,80,95,100。
请计算这些成绩的标准差。
解答:首先计算这些成绩的平均数:(85 + 90 + 80 + 95 + 100) ÷5 = 90。
统计学计算题54762
六、计算题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 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 编制一 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2、某商场出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资料如下表:试求该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平均商品销售价值8.16=∑∑=xM M x (元/公斤)3、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03%105%100%95=++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153151218=++元/件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解:两种计算均不正确。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特定涵义。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84.1011030104905.160900.125095.0190609250190/==++++=∑∑=x m m X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也因各车间的产量不同,不能简单相加,产量的多少对平均单位成本有直接影响。
统计学计算题94430
六、计算题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 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 编制一 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解:(1)学生成绩次数分布表:(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2、某商场出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资料如下表:试求该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平均商品销售价值8.16=∑∑=xM M x (元/公斤)3、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03%105%100%95=++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153151218=++元/件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解:两种计算均不正确。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特定涵义。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84.1011030104905.160900.125095.0190609250190/==++++=∑∑=x m m X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也因各车间的产量不同,不能简单相加,产量的多少对平均单位成本有直接影响。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计算题六、计算题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 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 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解:(1)学生成绩次数分布表:成绩60分及以下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学生人数(人) 3 6 15 12 4 40 频率(%) 7.5 15.0 37.5 30.00 10.00 100.00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 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2、某商场出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资料如下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试求该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平均商品销售价值x??M?M?x 3、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95%?100%?105%?100% 3单价销售额20 16 12 216 72 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18?12?15?15元/件3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并改正。
解:两种计算均不正确。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特定涵义。
大学统计学期末复习计算题(有答案)
1、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厘米)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成年组 166 169 1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 68 69 68 70 71 73 72 73 74 75(1)要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指标测度值?为什么?(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解:(1)采用标准差系数比较合适,因为各标志变动值的数值大小,不仅受离散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标准差系数适合于比较不同组数据的相对波动程度。
(2)成年组的均值:1.17210101==∑=i ixX cm ,标准差为:202.4=s cm 离散系数:024.01.172202.41≈==X s v 幼儿组的均值:3.7110101==∑=ii x X cm ,标准差为:497.2=s cm离散系数:035.03.71497.22≈==X s vv1<v2,幼儿组身高差异程度大。
2、某企业共生产三种不同的产品,有关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1)计算该企业的总成本指数;(2)对企业总成本的变化进行原因分析。
(计算相对数和绝对数) 解: (1)110050340800353301509450075.27%65270100032400190125550pq p q I p q⨯+⨯+⨯===≈⨯+⨯+⨯∑∑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该企业的总成本下降了24.73%。
(2)相对数分析1101110000016534010003540015094500125550653401000354001501171009450093.27%80.70%125550117100p q p q p q p qp q p q=⨯⨯+⨯+⨯=⨯⨯+⨯+⨯=⨯≈⨯∑∑∑∑∑∑绝对数分析()()()()()()11000100110194500125001171001255509450011710031050845022600p q p q p q p q p q p q -=-+--=-+--=-+-∑∑∑∑∑由于产量q 下降6.73%,使总成本下降8450元;由于单位成本p 下降19.30%,使总成本下降22600元。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1、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单位:亿元)(2)计算标准差(3)计算方差(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工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 试比较甲、乙两企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12求平均利润率。
13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8、某厂某年各月产量资料如下:(单位:万件)(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年的销售额。
11、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所缺的环比动态指标:知识点六:统计指数(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3)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3、某商店三种商品价格及吸收量资料如下:(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3)由于价格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2)物价总指数(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8、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试计算价格总指数1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 试计算:(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2)单位成本总指数;(3)对总成本进行两因素分析。
统计学期末复习计算题
第二章 计算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要求:要求:(1)(1)(1)排序并求出不分组的中位数。
排序并求出不分组的中位数。
排序并求出不分组的中位数。
(2) (2)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2525——3030,,30—3535,,3535——4040,,4040——4545,,4545——5050,编制频,编制频数分布表。
数分布表。
(3)(3)根据频数分布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根据频数分布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2、某厂400职工工资资料如下:职工工资资料如下:按工资分组(元) 职工人数职工人数((人)450-550 550-650 650-750 750-850 850-950 60 100 140 60 40合计合计 400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职工平均工资和标准差。
(结果保留2位小数位小数))第四章 计算1、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年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
要求:以9595%置信度的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置信度的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
区间。
((Z 0.025=1.96=1.96、、Z 0.05=1.64=1.64))解:已知N=5000,n=100,σ=2000=2000,,x =12000=12000,,1-α=95%=95%,,得α=0.005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3921200010200096.112000100200012000025.02±=´±=´±=±z nz x sa即(即(116081*********,,1239212392)),以9595%置信度的估计全乡平均%置信度的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116081*********,,1239212392))2、为了估计员工每月的通讯费平均支出,某公司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从1000名员工中抽取了64名员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统计学复习提纲一、期末考卷题型1. 单项选择题;2. 多项选择题;3. 简答题4. 计算题二、知识点复习1. 统计学分类、指标、变量、参数、统计量等概念,以及各种统计图形;2.统计数据的相关内容,以及测量数据分布的测度的描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
3. 调查的各种方式; 4. 组距数列的相关概念。
5. 置信区间的相关概念,以及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区间估计;6. 估计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时的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7. 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8. 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相关知识;9. 一元、二元回归模型的EXCEL操作结果的解释以及模型的建立和检验;10. 时间序列的各种分类;平均速度等指标、移动平均法的概念等;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和季节指数的计算; 11.统计指数的相关概念,制作综合指数要点和原则,综合指数、平均指数的计算。
1统计学计算题复习一.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和三者之间的关系1.算术平均数。
也叫均值,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
主要适用于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但不适用于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
2.众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用Mo表示。
主要用于测度定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是先根据出现次数确定众数所在组,然后利用下列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M?L?0f?f?1?i (f?f?1)?(f?f?1) 3.中位数。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Me表示。
主要用于测度定序数据的集中趋势。
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先根据公式N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2N?Sm?1中位数的近似值: M?L?2?i efm4.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x?Me?Mo,数据是对称分布; x<Me<Mo,数据是左偏分布; x>Me>Mo,数据是右偏分布。
例题1:某地区有下列资料:人均月收入400以下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合计要求计算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户数 50 100 450 xx年收入情况,抽取一个80户组成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出每户农民年平均收入为3210元,标准差为xx年平均收入和全村年总收入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例题2:有一大批糖果,现从中随机地取16袋, 称得重量(克)如下: 506508499503504510497512 ,设袋装糖果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 试求总体514505493496506502509496均值? 的置信水平为的置信区间.例题3:为调查某市郊区72000户农民家庭中拥有彩电的成数,随机抽取了其中的400户,结果有92户有彩电,试求总体成数和拥有彩电户数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三.估计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时的样本容量的计算确定样本容量首先必须满足抽样推断需要达到的置信度和精确度,可以根据估计总体均值确定样本容量、和根据估计总体比率确定样本容量。
2Z22(1)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n??X222(2)估计总体比率时,样本容量的确定:n?2Z??p(1?p)?p(3)有限总体问题 A.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n?2Z2N22?XN?Z222B. 估计总体比率时,样本容量的确定:n?42Z??p(1?p)N2?pN?Z??p(1?p)222例题1:检验某食品厂本月生产的10000袋产品的重量,根据上月资料,这种产品每袋重量的标准差为25克。
要求在%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平均每袋重量的误差范围不超过5克,应抽查多少袋产品?例题2:一个市场分析人员想知道:为了确定某小区内看过某种报纸广告的家庭占多大成数,想要从该区抽选多少家庭作样本。
这个居民区共有1000户,分析人员希望以95%的置信度对这个成数作出估计,并使估计值处在真正成数附近范围之内。
在一个先前抽取的样本中,有25%的家庭看过这种广告。
试问应抽取多大的样本?例题3:回顾本章开头的引例(已知X=4小时,n=100,?=小时)如果已知居民每天观看该电视台节目时间的总体方差为1小时。
试求:(1)该地区内居民每天观看该电视台节目的平均时间的置信区间(置信度是95%); (2)如果要求估计的误差不超过27分钟,这时置信度是多少?四.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类型条件检验统计量 (1) H0,H1 拒绝域 H0:0 H1:0 H0:0 H1:0 H0:0 H1:0 H0:0 H1:0 z?Z?/2 z?Z? I 正态总体 ?2已知 Z?x??0?n (2)(3)z??Z? (1) 正态总体II (n?30) t?t?/2?n?1? t?t??n?1? t??t??n?1? t?x??0Sn (2)(3) ?2未知H0:0 H1:0 H0:0 H1:0 5方差分析表方差来源组内平方和自度均方和 F 值 F?SA(m?1)=? SE(n?m) 临界值 SA SE ST m?1 SA?SA m?1组间总和 n?m n?1 SE?SE n?m Fa例题1:(第五章习题)某牌号彩电规定无故障时间为10 000小时,厂家采取改进措施,现在从新批量彩电中抽取100台,测得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 150小时,标准差为500小时,能否据此判断该彩电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例题2:加油站经理希望了解驾车人士在该加油站的加油习惯。
在一周内,他随机地抽取100名驾车人士调查,得到如下结果:平均加油量等于加仑,样本标准差是加仑,有19人购买无铅汽油。
试问以的显著性水平,是否有证据说明平均加油量并非12加仑?例题3:某电器零件的平均电阻一直保持在Ω,改变加工工艺后,测得100个零件的平均电阻为Ω,如改变工艺前后电阻的标准差保持在Ω,问新工艺对此零件的电阻有无显著影响(α=)?6例题4:从某种试验物中取出24个样品,测量其发热量,计算得x=11958,样本标准差s=323,问以5%的显著水平是否可认为发热量的期望值是12100(假定发热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例题5. 有一批产品,取50个样品,其中含有4个次品。
在这样情况下,判断假设H0:p≤是否成立(α=)?五.一元、二元回归模型EXCEL解释以及模型的建立和检验例题1:例题2:P2787六.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和季节指数的计算1、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水平指标动态指标序时平均数序时平均数环比增长量定基增长量平均增长量计算公式 a??ai/n 1 1a1?a2an?1?an 2a?2 n?1a?a4a1?a2?f1?3?f2 a?(22 a?an n?1?fn?1)?2 (f1?f2fn?1) c?a/b △?at?at?1 △?an?a0 △?(an?a0)/n 2?(at?a0)△? n(n?1)说明适用于时期总量指标和按日连续登记的时点指标数列。
适用于不连续登记、间隔相等的时点指标数列。
适用于不连续登记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指标数列。
分子 a和分母b 按各自数列的指标形式参照(1)、(2)、(3)求序时平均数。
水平法适用于多期增长量平稳变化的数列。
累计法适用于各期增长变化较大的数列。
8速度指标环比发展速度定期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年份aa1a2 ,,?,na0a1an?1 aa1a2 ,,?,na0a0a0 n nx?xi i?1 x?x2?x3xn??aia0 ? 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几何平均法适用于水平指标的平均发展速度计算。
累计法可查《平均发展速度查对表》。
平均发展速度-100% xx年末居民存款余额如下表:存款余额 7 034 9 110 11 545 14 746 21 519 29 662 试计算该地区“十五”期间居民年平均存款余额。
例题2、某工厂xx年第一季度人事变动资料登记如下:日期人数资料 1月1日 258 1月25日 264 2月4日275 3月6日 270 3月23日 273 直到3月底均为273人,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厂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例题3、某酿酒厂成品库xx年各月库存量资料如下:月份库存量 1月1日 326 2月1日 330 4月1日 335 6月1日 408 9月1日 414 12月1日 412 另:xx年初的库存量为400箱。
试计算该成品库xx年的平均库存量。
92、季节变动的测定按月平均法季度年份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三年合计同季平均数季节指数% 季度 (1)同季平均数 (2)趋势增量 (3) =(1)-(2) (4)季节指数% 一二三四全年12个季度合计 12个季度平均 100% 长期趋势剔除法一二三四平均 12个季度平均——总平均(无趋势) 100% 例题4 (习题7)某商店xx年各月销售量资料如下,用按月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
月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 80 150 240 280 345 2 60 90 150 140 210 3 20 40 60 80 90 4 10 25 40 30 45 5 6 10 20 12 10 6 4 8 11 9 9 7 8 12 32 37 18 8 12 20 40 48 32 9 20 35 70 83 65 10 50 85 150 140 180 11 210 340 420 470 450 12 250 350 480 510 530七.综合指数、平均指数的计算1、指数化因素×同度量因素总量指标 = 综合指数= 指数化因素×同度量因素总量指标所要研究其变动程度的引入一个同一时期的经济量,两个时期的某一经济变量起到媒介或权数的作用用102、数量指标的综合指数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销售额 ?q1?P0?q1P0销售量指数?? 基期实际销售额 ?q0?P0?q0P0 报告期和基期的销售基期价格作为同度量因素量,为指数化因素该指数说明多种商品销售量的综合变动程度。
分子、分母之差: ?q1P??q0P0??(q10 说明产量变动带来的销售额的增量。
q0)P03、质量指标的综合指数报告期实际销售额价格 ?P?q1?Pq111??指数 ?P0?q1?P0q1报告期销售量以报告期销售量报告期和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基期销售额该指数说明多种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
q??P0q1??(P1?P0)?q1分子、分母之差: ?P11说明价格变动带来的销售额的增量。
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方法原则:同度量因素与指数化因素相乘后必须是有实际经济意义的总量指标;数量指标指数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比较:用哪种公式好?销售量 Kq?指数Kq?q1?q0p0q0?qP?10?q0p0?q0P0?q1p1?qP?11q?q0P1?0?q1p 1q1价格指数P1q1P1q1KPP0P0q1P1q1P1KPP1P0q0P0Pq10P0q011 P0q0例题1: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品种白菜黄瓜萝卜西红柿合计销售量 ( 公斤 ) 基期 550 224 308 168 1250 计算期 560 250 3xx年单位成本 1100 1000 3000 —— xx年产量 138 90 60 ——单位成本 1050 1000 3100 ——产量 100 90 70 ——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于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