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通关训练二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学生版)
1.大气状况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各产业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巨大。
关注人类活动必须深入研究大气活动状况。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作为基本考查内容,是对学生基本思维能力考查的重要着眼点,是高考重要命题点。
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和“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作为重要考点,必然会多角度进行考查。
以等压线分布图、天气系统及其变化过程原理图为载体,考查常见天气系统是重要命题方式和方向,也多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人类的多种多样的活动情境来命题。
考向1 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模拟诊断]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
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图。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A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命题趋势专题 二 ××大气运动C.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D.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2.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热墙可能为黑色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入空气隔层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答案】1.D2.A【解析】1.读图可知,特朗勃墙是吸收了太阳辐射而增温,由于玻璃和空气隔层对集热墙散发的热量起到阻断作用,从而保证了室内的热量,体现了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故D正确,A、B、C错误。
2.白墙反射率高,为尽可能多吸收太阳辐射,可采用黑色的集热墙面,故A正确。
图中左侧集热墙和玻璃之间空气被加热,气温高,气流上升,甲为暖气流从空气隔层中流出,乙为下沉气流,丙为冷气流,从室内流进空气隔层,故B、C、D错误。
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与成都相比,拉萨A.白天大气辐射强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C.白天太阳辐射强D.夜晚地面辐射强4.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A.纬度差异较大B.经度差异较大C.地面状况不同D.人类活动差异大【答案】3.C4.C【解析】3.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所以C正确。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2大气运动课件
选择,第9,11题 自然差异切入,考查影 及影响 、等压
响降水的因素。
线判读,
年份 题型、题号
考查角度
备考导航
选 择 , 第 以积云形成过程切入,考查下垫面温
2019
天气系统判
卷 6~8题 度对积云状态,频率及高度的影响。
年全
读及气候等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昼长小于12小时,处于冬半 年,但根据材料无法获取太阳直射点的具体位置,A、B错误;该地日 出后(8:00左右)太阳辐射强度开始增加,到正午前后(12:00左右)达到最 大 , 之 后 逐 渐 减 小 , 一 直 减 小 到 日 落 前 后 (16:00 左 右 ) , C 正 确 , 故 选 C。第2题,读图可知,前一天太阳辐射强度大,数值最高在300 W/m2 以上且日落时间在16:00之后,日落时间晚,后一天最高在200 W/m2左 右且日落时间在16:00之前,日落时间早,A不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二 大气运动与降水 真题再现
(2022·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 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
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2022·新疆乌鲁木齐一模)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 运动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此前三届冬奧会的举办地分别为加拿大温 哥华、俄罗斯索契、韩国平昌。下图示意第21-24届冬奥会举办地位 置。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四幅图分别反映温哥华、索契、平昌、北京的气候特征,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依据受热原理 分析大气运动
B
高压
高压
C
高压
低压
(3)城市风
低压
高压
高压
郊区
上升气流
低热压
中心区
城市 人类活动密集,经济活动集
低压 中,生产生活中释放大量人
为热多; 建筑物高大密集,通风性差, 不易散热; 下垫面硬化多、绿化少,吸 热快; 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高压 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
郊区 沉 ,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 市区,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注意:
1、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不同高度难比较。
2、高空的气压高低与地面相反 3、等压面弯曲规律:高压上凸、低压下凹(髙上低下)
.
1
...
2
3
4
等压面
.
5
等高面
.
练一练
A
. 地面
B
⑴ 1、2、3、4、5四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 1、2、4 ; 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2、3、4、5 。
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0.在甘肃中西部旱地地膜种植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刚开始时农
民都是初春铺膜,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效果不够好,于是农民改变了铺膜的时间,请问
C 改变后的铺膜时间最有可能是( )
A.夏季
B.初秋
C.晚秋
D.冬季
41.地膜在刚开始推广时多是白色,但近年来随着地膜技术的实践应用地膜的颜色出现了
削 弱 作 用
二、影响太阳影辐响射地的面因辐素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纬度不同,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太阳辐射
大气 地平线
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就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__风
专题强化练(二) 大气运动——风(2022·福建模拟预测)在坡度较大的冰面上,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
我国中山站坐落在南极洲拉斯曼丘陵上,常年盛行下降风。
下图为某年1月18-19日中山站风向玫瑰图(图中0°表示正北)。
读图,完成1~2题。
1.中山站下降风最可能出现在( )A.晴朗的夜晚B.阴天的夜晚C.晴朗的白天D.阴天的白天2.推测中山站附近冰盖斜坡坡面朝向(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解析:第1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坡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
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地面降温剧烈,斜坡高处近地表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大,形成下降风,故A正确;阴天的夜晚,云层较厚,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因此降温较弱,故B错误;晴朗的白天和阴天的白天,地势较高的位置,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不易形成下降风,故C、D错误。
选A。
第2题,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下降风受重力作用应沿斜坡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但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会沿坡面斜吹,即风向不与等高线垂直。
结合图中最大风频为偏正东风,再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判断气压梯度力应自东南指向西北,气压梯度力与等高线走向垂直,即斜坡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坡面朝向西北,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1.A 2.C[点睛] 风向的判断方法: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在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2022·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陕西省北部某风电场2016-2018年夏季不同高度平均风速日变化统计图,风速的垂直分布会影响风电功率输出。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该风电场夏季不同高度平均风速分布的差异及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白天大于晚上,近地面受热少上升气流微弱B.白天小于晚上,近地面受热多上升气流旺盛C.白天大于晚上,大气辐射较强气温差异较大D.白天小于晚上,大气辐射较弱气温差异较小4.夏季,该风电场最大发电功率出现在( )A.9:00-12:00 B.18:00-21:00C.0:00-3:00 D.3:00-6:00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白天不同高度风速差异小于晚上,A、C错误;夏季白天大气辐射比较强,气温较高,D错误;由于白天近地面强烈受热,使得空气对流旺盛,大气层结不稳定,湍流混合较强,减小各层间风速差异;夜间对流微弱,大气层结稳定,各层间风速差异较大,B正确。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篇专题2大气运动
第一部分专题二基础练(2022·广东新高考)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
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C )①对流雨多发②谷风环流较强③植被蒸腾较弱④地面蒸发旺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B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解析】第1题,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午后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
②④正确,选C。
第2题,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导致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更加强盛,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
选B。
(2022·天津和平一模)专家统计了1991年至2020年间的气象数据,发现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地区在4月份昼夜温差达到一年中最大,17个省会级城市4月份昼夜温差超10 ℃。
下图为4月份昼夜温差超过10 ℃的前10个城市及其温差统计图。
完成3~4题。
城市西宁太原银川呼和浩特兰州拉萨沈阳昆明哈尔滨北京温差℃15.2 14.7 14.2 14.1 13.6 13.4 12.8 12.3 12.1 12.0A.频受寒冷空气侵袭B.冷暖气团在此交绥C.以晴朗天气为主D.大气逆温范围广4.该月份气温日较差大于13 ℃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国( D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干旱区D.半干旱区【解析】第3题,表中城市多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如西宁、昆明、拉萨等)、地理位置偏内陆(如银川、呼和浩特、兰州等)和偏北方地区,4月降水少,以晴朗天气为主,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昼夜温差大,C正确。
2024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地理(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
第5题:
日出 稳定
第6题:
下沉
阴雨
归纳提升•学技法 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与应用 (1)三环节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2)大气受热过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2.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1)四角度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2)气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①时间分布四大规律
②影响昼夜温差的三大因素
3.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示意图
辐射 逆温
平流 逆温
成因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 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 快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 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
类型 锋面 逆温
地形 逆温
示意图
成因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 上部
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 下沉到谷底,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命题角度2气温变化与大气受热过程 (2023·湖北恩施高三期末)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周边大气高出4—6 ℃,甚至 达10 ℃。这会促使高原面出现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 合上升,这种运动会对周边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季节青藏高 原上空对流层顶的高度不同,而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 相关。据此完成3~5题。 3.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是因为( D ) A.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 B.高原表面多冻土,热容量小,升温快 C.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热容量小,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快 D.高原空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升温快
2024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
GAO KAO ZONG FU XI YOU HUA SHE JI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命题点二大气运动教师用书
命题点二大气运动真题再研· 明技法典例2 (2023·湖南高考)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
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
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
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
据此完成(1)~(3)题。
(1)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 B )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2)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 )A.冷锋、反气旋B.冷锋、气旋C.暖锋、反气旋D.暖锋、气旋(3)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 C )A.7日20∶00 B.8日20∶00C.9日20∶00 D.10日20∶00【命题解读】本题组以某区域经历较强大气污染期间气象要素的变化设置考查情境,重点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科学探究与逻辑推理能力,体现高考考查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
【思维点拨】核心知识· 精归纳1.图解大气运动的内在联系2.图解风力、风向的影响因素3.抓住主要因素分析区域的降水状况(1)大气运动对降水的影响①热力环流与降水形式对降水的影响城市风城市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城市降水多于郊区,形成雨岛效应山谷风盆地和谷地地区,在夜晚,山谷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夜雨湖陆风白天,湖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减少;夜晚,湖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形式对降水的影响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信风带一般少雨;大陆东岸地区多雨西风带多雨极地东风带少雨(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寒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少。
(5)天气系统与降水①受锋面、气旋影响,降水多。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热点聚焦2沙尘暴教师用书
热点聚焦2 沙尘暴热点链接截止2023年3月30日我国已出现6次较强沙尘天气,较常年同期偏多1次,比2022年偏多4次。
2023年首次沙尘天气过程发生在1月12日,较常年平均(2月14日)偏早33天。
其中,3月19日至23日沙尘过程达强沙尘暴级别,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过程,影响波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超过485万平方公里,最远“抵达”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北部等地。
这些热点为考查天气系统、沙尘天气形成及影响提供了素材,关注环境变化,树立环境意识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向。
1.沙尘暴的形成条件——自然因素(1)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2)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3)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
人为因素: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2.沙尘暴带来的危害:环境污染;生产、生活受影响;生命财产损失;影响交通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土地退化。
3.沙尘暴产生的有利影响(1)一定程度上使其经过地方的土壤更肥沃:沙尘暴在长途跋涉中会携带沿途的“特产”——包含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土壤,一路上不断施肥。
(2)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富含营养物质的沙尘暴给沿途海洋生物带去了佳肴。
例如澳大利亚的赤色沙尘暴中携带大量铁质,飘浮到南极附近海洋成为浮游生物的可口食物,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
海底淤泥中大约四成的营养物质来自沙尘暴的沉积。
(3)减缓温室效应:浮游生物的繁殖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减缓温室效应。
(4)有效减缓酸雨影响:沙尘暴还能减缓酸雨的影响,因为它携带着丰富的碱性离子,能有效中和沿途的酸性土壤和酸雨。
(5)带来风能资源(但也可能损害风电设备)4.沙尘暴的防治(1)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减少不合理人类活动。
高中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地理新教材 1.2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2023·广东卷,9~10]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
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
据此完成1~2题。
1.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A.CO2量减少B.空气温度降低C.大气越稀薄D.人类干扰越小[2023·全国乙卷,9~11]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
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
据此完成3~5题。
A.1小时40分钟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D.3小时20分钟4.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A.降水多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D.受山地影响强5.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A.雨雪天气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D.冷锋过境[2023·浙江1月卷,24~25]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
“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
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若甲地上空1 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数值a>b>c>d)分布是()7.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层强烈对流的原因有()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②云顶辐射长波辐射,冷却剧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④云顶水汽蒸发较多,冷却剧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2·浙江1月卷]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
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二大气运动__风课件
专题二 大气运动——风
来自西伯利亚地区,所以对贵州省霜冻日数变化影响显著的关键地区是西伯 利亚,C正确;青藏高原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相比于西伯利亚而言,青 藏高原冷空气对贵州省影响相对较小,排除A;孟加拉湾会向贵州省输送一定 量暖湿空气(夏季风),对贵州省霜冻日数变化影响不大(影响霜冻的主要为冬 季风),B错误;与安第斯山脉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答案:4.D 5.B 6.C
专题二 大气运动——风
考点2 热力环流、大气环流、季风环流——风雨兴焉 考向1 热力环流
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之下,当夜间周边地区处于普遍降温的 大背景下,该地区恒定在较高温度或者存在夜间温度逆升的现象,与周边地 区相比形成闭合的高温中心,这种现象就是“南风热岛”。下图为地处山东 丘陵北麓城市济南某日发生典型“南风热岛”的温度曲线变化图。
A.青藏高原
B.孟加拉湾
C.西伯利亚
D.安第斯山脉
专题二 大气运动——风
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州省西部地区霜冻日数最多,结合中国 地形可知,贵州省西部地势高,气温低,易受霜冻影响,影响贵州霜冻日数 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条件,D正确;如果受纬度因素影响,贵州省霜冻日数 分布应该整体呈现南部地区数值小,北部地区数值大的特点,与图示信息不 符。A错误;如果受距海远近的影响,贵州省霜冻日数整体应呈现自东向西增 加的特点,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贵州省东部有少部分地区霜冻日数相对较多, 说明不是受距海远近的影响,B错误;与水源数量关系不大,排除C。故选D。 第5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初次结霜的时间向后推迟,春季出现的 最后一次结霜的时间提前,即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故选B。第6题,产 生霜冻的关键在于冷空气入侵的强度和时间,对于贵州省而言,冷空气主要
专题 大气运动规律 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新高考专用)
考点01 大气的热力作用
【核心精要】
1.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分析生产、生活现象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温室薄膜进入大棚,地面的长波辐射无法透出,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减少内外气 体的热量交换。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燃烧秸秆产生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温度,从而预防霜冻。
、风等,对大气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考点
读高考 研考向考情(近三年)
(2020全国乙卷)
10.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
热力
(2022浙江1月)
环流
9.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
(2022浙江6月)
13.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
学科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等压线图、地理原
理示意图等,综合分析大气运动及其对 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区域认知,概括或推测区域的 大气运动状况。
3.地理实践力:根据与生活实际息息
相关的逆温、风等,对大气运动规律进 行分析。
考点
天气 系统
读高考 研考向考情(近三年)
(2022湖南)
9.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
(2022全国甲卷)
13.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
(2020全国)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 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C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地理高考复习】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课件 大气运动
Ⅰ卷
非选择37(2)
以乌裕尔河变成内流河为背景,考查流域内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
Ⅱ卷
选择题10
以黄土高原汾河流域6次降水为背景,考查降水对河流洪峰、含沙量、下渗量的影响
Ⅲ卷
选择题2
以油纸伞的推广地区切入,考查学生对降水稀少地区的判断
2017
Ⅲ卷
非选择题37(1)
以新疆额尔齐斯河支流分布特征图切入考查降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水汽来源
其他:特殊天气系统
微专题二:影响降水的因素: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热力环流
(2022安徽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塔尔沙漠位于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东南部,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海拔100~200米,夏季季风的湿润气流在它的东边不远经过,但是却是雁过无痕,没有一滴雨水降落到这个沙漠来。即使夏季季风的湿润气流经过。
材料:2月12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普降大雪,今天(13日)清晨,张家口再迎降雪。根据天气预报,此次降雪或将持续到14日。受降雪影响,计划于上午10点举行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比赛,因为天气情况推迟至12点举行
Hale Waihona Puke 其他天气现象云和雾是水蒸气在空气中液化而成的,云是出现在天空,而雾是发生在近地面。露、霜是水蒸气在地面上遇冷凝华附在物体表面而成的。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
考点二 气温特征分析
1.时间变化
●日变化 (日较差)
1.气温的时间变化
●年变化 (年较差)
高纬度<低纬度;晴天>阴天;(大尺度)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裸地>水域
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 核心考点练2大气运动与降水
核心考点练2大气运动与降水(2022·山东菏泽二模)海陆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局地环流。
海风从海洋向陆地推进时与大陆气团的交界面具有类似锋面的特征,被称为海风锋。
海滨城市的海风锋叠加城市热岛环流常触发局地对流天气。
研究发现,上海7、8月份海风锋活动频繁,且易触发对流天气。
据此完成1~3题。
1.海风锋多在9~12时登陆,主要是因为该时段()A.热力对流旺盛B.海陆温差较大C.热岛效应显著D.日照条件较好2.海风锋触发对流天气时出现()A.阵性降雨B.狂风暴雨C.和风细雨D.连绵阴雨3.推测上海海风锋触发对流天气的大气环流背景是()A.受东南季风控制B.受亚洲高压控制C.受西南季风控制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2022·山东烟台高三期中)湖陆风是发生在较大湖泊周围,风向和风速存在明显日变化的风。
图1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湖泊及其西北侧五个气象观测站的位置,图2是五个观测站不同季节的风速日变化曲线。
其中“风速”是与简化湖岸线垂直方向上的风速分量,正值表示观测站测到的离岸方向,负值表示向岸方向,全日平均值为全天的平均风速,是认定湖风与陆风的风速标准。
据此完成4~5题。
图1图24.关于该地气象观测站测到的湖风,描述正确的是()A.湖风为离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B.湖风为向岸方向,夜晚以湖风为主C.湖风为离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D.湖风为向岸方向,白天以湖风为主5.该湖西北侧湖陆风强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A.春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弱B.夏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强C.秋季湖风最弱,陆风最强D.冬季湖风最强,陆风最弱6.(2022·山东潍坊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1图2海效应降雪是指强冷空气流经暖海面后所产生的降雪过程。
在冬季,我国渤海中东部、黄海、东海海面及其沿海地区均可产生海效应降雪。
研究表明,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因素对海效应降雪影响较大。
图1示意冬季影响我国的洋流分布,图2示意1971~2008年山东半岛冬季年平均海效应降雪量分布。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大气运动规律课件
(1)据图可知( D )
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
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
C.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
(2)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 A )
A.冷空气聚集多
B.水汽蒸发强
C.海平面气压低
D.降水量较大
(3)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 A )
A.等压线稀疏区
B.气旋大风区
C.等压线低值中心
D.气旋降水区
【命题解读】 该组题围绕冬奥会赛场的气温分布设置了探索情
境,重点考查了信息提取与解读、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分析气象资料以
保证冬奥会顺利进行,考查山谷风形成原理,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基础性
和应用性。
【思维点拨】
核 心 知 识·精 归 纳 一、从地气系统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 1.抓住下列因素,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分析气温的高低 (1)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 (2)地势高低: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强,白天气温高。 (3)天气状况:晴天,白天气温高,光照强。 (4)日照时间:夏季白昼长,气温高。
②由于逆温层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因此逆温可以抑制 由大风、沙尘、强对流而引起的沙尘暴的发生。
③逆温出现在高空,对在相应空间中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 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晴空万里提高了能见 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三、结合大气的两种作用巧析常见地理现象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方式为吸收、反射和散射 (1)抓住某地的地势高低、气候的降水特征、天气的阴晴状况,分析 太阳辐射的多寡。 (2)抓住大气分子对太阳可见光的散射作用,解释空中的彩霞现象。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考点1大气热力作用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考题示例命题情境考点聚焦命题趋势2024·广东卷T9~T10 2024年长沙探空气球记录太阳短波辐射变更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大气受热过程1.常创设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变更案例为背景,如温室大棚、防霜冻灌水、地膜覆盖、喷洒烟雾等情境,考查对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进行迁移分析。
2.以气候、大气环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为背景资料,对大气环流分布,大气环流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考查。
3.以天气系统对人们生产生活、天气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工业、农业等的影响2024·辽宁卷T14~T16冬奥会赛场气温分布大气的受热过程2024·广东卷T5~T6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大气汞含量的日变更和季节变更热力环流2024·广东卷T9~T10 北半球中高纬度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大气环流2024·山东卷T14~T15 越南沿海地区的“克拉天气”气候成因、特征与分布规律2024·江苏卷T7~T8 北美部分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出现降温锋面系统和锋面气旋考点1 大气热力作用命题视角: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4·辽宁卷)为保障2024北京冬奥会顺当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
图1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
图2为各气象站2024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更图。
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 )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C.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2.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 ) A.冷空气聚集多 B.水汽蒸发强C.海平面气压低 D.降水量较大[思维过程]第1题,第2题,[解析]第1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古杨树赛场丙、丁的最高气温高于云顶赛场甲、乙,A项错误;傍晚古杨树赛场丙、丁降温速率快于云顶赛场甲、乙,B项错误;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丁地海拔高于丙地,其夜间气温高于丙地,C项错误;古杨树赛场丙、丁的昼夜温差大于云顶赛场甲、乙,D项正确。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课件
2.逆温及其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影响飞机起降;逆温如果出现在高空, 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飞行。
对点精练 考法一 结合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考查大气削弱作用 [2022·1月浙江卷,24~25]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 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1~2 题。
对点精练 考法 热力环流的形成 [2022·湖南卷,19(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 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图)。在冬春季, 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 江下游。
2.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答案:D
解析:第2题,由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根 据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对图示进行分析,夜间到清晨陆地气温低,应该为高压, 此时近地面风向整体自北向南,说明陆地偏北。下午气温较高时,近地面风从东 南方向吹来,此时陆地升温快为低压,水体气温低为高压,近地面风从水体吹向 陆地即从东南方向吹向陆地。综上所述,故推断陆地大致在海洋的西北方向,D 正确,A、B、C错误。故选D。
1.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大于冬季 ②郊区大于城区 ③冬季大于夏季
郊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④城区大于
答案:B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 关。北京时间12~14时是该城市太阳高度较大的时段,由图可知,该时段其大气 散射辐射较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太阳高度呈正相关,故太阳高度较大的夏季 大气散射辐射强度大于冬季,①正确、③错误;阴天云层厚,大气透明度低,一 天中大部分时间大气散射辐射较晴天强,说明大气散射辐射与大气透明度呈负相 关,城区污染一般比郊区严重,大气透明度较低,大气散射辐射强度大于郊区, ②错误、④正确。故选B。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大气运动规律pptx课件
D.全天阴雨,空气湿度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第3题,从材料中可知,蒸散发量指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之和,是地球表 面水分耗散的主要形式,甲、乙、丙三地中,甲的蒸散发量明显大于乙、丙 两地,说明甲处是水面,而对于乙地和丙地,乙地的蒸散发量大于丙地,说明 乙地还有植被的蒸腾作用,因此乙地是草地,丙地是裸地。D正确,A、B、C 错误。 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自然条件下,小时蒸散发量与空气温度和净辐射呈显 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空气温度越高,净辐射量越大,则小时蒸散发量越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3时后,乙地和丙地的小时蒸散发量有明显的下降,说 明此时净辐射量下降,此时有阴雨天气出现,C正确,B错误;全天阴雨或晴天, 则甲、乙、丙小时蒸散发量应大致与净辐射量变化一致,空气湿度通过读 图无法分析得出,A、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3·广东高三春季开学考试)蒸散发量指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之和,是地 球表面水分耗散的主要形式。自然条件下,小时蒸散发量与空气温度和净 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下图为祁连山东部某亚高山草甸区在6月某日三 种不同覆被情况下的小时蒸散发量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23·河北唐山高三期末)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 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气象状况分布图。据此 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虚线可 能出现锋面的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①②③④最可能出现大雾天 气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专题突破练二 大气运动规律
(2023·湖南岳阳高三一模)地表反照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 之比,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下图为我国辽宁省某地地 表反照率的平均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通关训练二大气运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重庆一模]近地面水平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在风场的作用下发生水平平流,会引起近地面热量的水平输送,从而导致单位气块内的热量平衡发生变化。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高原东缘湖畔的气象站夏季平均水平热平流的日变化,正值表示气块向外输出热量,负值表示气块从外界得到热量。
该湖冬季结冰。
据此完成1~2题。
1.与正午相比,傍晚该气象站( )①水平温度梯度较小②水平温度梯度较大③水平方向风速较大④水平方向风速较小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2.冬季,该气象站水平热平流昼夜差异( )A.加大,由负转正时间提前B.加大,由正转负时间提前C.减小,由负转正时间提前D.减小,由正转负时间提前[2022·四川成都二模]下图示意不同天气条件下,祁连山某冰川区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的比值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与阴天相比,该比值晴天低的主要原因是晴天( )A.冰川积雪消融量大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C.冰川积雪消融量小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4.该比值7、8月最低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降水量大,云层厚度较大C.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D.风力强劲,积雪不易保留5.随着气候变暖,该比值的变化趋势是( )A.阴天增大,晴天减小B.阴天和晴天都增大C.阴天减小,晴天增大D.阴天和晴天都减小东风波是在信风带内缓慢向西移动的低压槽,多出现在南北纬5°~30°的海洋上空,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
加勒比海地区的东风波轴线从地面向上稍微向东倾斜,近地面的空气在波轴后侧辐合,在波轴前侧辐散。
读加勒比海地区1 500米高空的气流流场图,完成6~7题。
6.图中阵雨带产生降水的原因是( )A.西行气流受地形阻挡B.地面受热气流上升C.低压槽东侧气流上升D.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7.图中近地面的四地中( )A.甲地此时吹东风B.丙地此时吹东南风C.丁地经历了降水过程D.乙地一天内将有降水过程下图是5 200米大本营以上四个观测点春季气温日变化统计。
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坡向谷风最强的时间是北京时间( )A.4:00 B.14:00C.17:00 D.24:009.某登山队选择在北京时间2:00从大本营开始攀登珠峰,下列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原因中可能性最小的是此时( )A.气温较低,天气晴朗 B.温差较小,冰雪稳固C.降温较快,风力较小 D.有逆温层,大气稳定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某日局部降水情况。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中雪,乙地中雨③两地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两地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①④ B.①③C.②④ D.②③11.导致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C.地形地貌 D.海陆位置二、综合题12.[2022·云南昆明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4分)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
冬半年,来自我国西北、东北的冷锋相遇,使得锋前的暖空气被抬升到高空,形成华北锢囚锋。
多年气象统计数据显示,华北锢囚锋出现的机率以3月份最大(50%),1月份最小(8%);锋面附近天气恶劣,多暴雪。
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暴雪分布区。
(1)判断图中Ⅰ、Ⅱ、Ⅲ处气流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6分)(2)指出华北锢囚锋影响下的降雪特点。
(4分)(3)说出图中暴雪分布区暴雪形成的气象条件。
(8分)(4)根据冷暖气团的强度变化,分析华北锢囚锋出现的机率1月最小、3月最大的原因。
(6分)13.[2022·陕西咸阳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2分)材料一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早在18世纪就存在海上丝路—海参贸易航线。
每年12月份茫咖撒人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再向东至卡奔塔利亚湾进行海参捕捞、加工,于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再通过华商输送到中国厦门,能满足当时中国海参需求的1/4;直至19世纪末南澳政府禁止海参捕捞而结束。
据记载,1792年船队满载返航时在图中甲地附近遭遇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
材料二下图为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下表为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降水资料。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单位:(mm)(1)描述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2)根据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茫咖撒人前往澳洲北海岸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与航线的合理性。
(6分)(3)茫咖撒人回归途中在甲地会遭遇的气象灾害是什么?分析该灾害的形成过程。
(8分)专题通关训练二大气运动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与正午相比,傍晚水平热平流绝对值较小,说明傍晚水平方向上温度分布较均匀,水平温度梯度较小,水平方向风速较小,导致水平方向热量输送较少,①④正确,②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第2题,该站点位于湖畔,由于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存在以一日为周期的湖陆风,白天盛行湖风,使该气象站降温,水平热平流为正;夜晚盛行陆风,通过热力环流循环增温,水平热平流为负,冬季由于湖水水位低、湖面结冰,湖陆风较弱,水平热平流昼夜差异减小,且冬季白昼缩短,陆风转湖风时间推迟,湖风转陆风时间提前,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答案:1.B 2.D3~5.解析:第3题,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量是指由于地面反射率较高(如冰雪、水域)等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反射走的短波的太阳辐射量,一般来说地面反射率越低,反射走的短波的太阳辐射量越少。
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是指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一般来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多。
根据题干和图中信息可知,与阴天相比,晴天的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的比值更低,推出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越小,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越大,则两者比值越小。
冰雪积雪消融量越大,则冰雪面积越小,地面反射率越低,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越小,C选项错误。
但高海拔地区气温低,阴天与晴天的冰雪面积差异不会太大,因此不是主要原因,A选项错误。
晴天由于大气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多,使晴天比值更小,因此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B。
第4题,7、8月份为祁连山的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因此冰川积雪消融量大,导致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小,因此比值最低,A选项正确。
降水量大,云层厚度较大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减少,比值增大,B选项错误。
植被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较小,因此植被覆盖率不是主要因素,C选项错误。
7、8月份不是祁连山风力最大的时候,因此风力不是主要因素,D选项错误。
故选A。
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冰川积雪消融量会增大,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因此会使阴天和晴天的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的比值都减小,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故选D。
答案:3.B 4.A 5.D6~7.解析:第6题,由材料信息“东风波是在信风带内缓慢向西移动的低压槽,多出现在南北纬5°~30°的海洋上空,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可知,图中阵雨出现是信风的作用,波轴东侧气流辐合上升形成的高空气流,与地形、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冷暖气流相遇无关,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第7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波轴向西运动,近地面丁地位于波轴后侧,经历了降水过程,C正确。
图中显示的是加勒比海地区1 500米高空的气流流场图,此时甲丙两地高空的风向都是偏东风,与题干要求不符,A、B错误。
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波轴与乙地之间相差约650 km左右,图中东风波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需要1天多,所以乙地一天内不会有降水过程,D错误。
故选C。
答案:6.C 7.C8~9.解析:第8题,根据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山谷风的形成中,夜晚吹山风,白天吹谷风。
白天因为山峰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山谷的空气顺着山坡爬升,形成谷风,所以谷风最强烈时应该选择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北京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气温最高时是北京时间16时或17时左右,C正确,A、B、D错误。
第9题,由题意可知,登山队选择在北京时间2:00开始登珠峰,从图中可以看出2:00之后随海拔上升山峰气温下降,由于降温幅度小,容易产生逆温,可使大气稳定,天气晴朗,利于攀登;由图中曲线可知,该处温差小,冷热较均匀,风力弱,冰雪坚固。
综上所述可知,与攀登珠峰关系大的是气温较低,天气晴朗;温差较小,冰雪稳固;有逆温层,大气稳定。
A、B、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答案:8.C 9.C10~11.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中的图可看出,甲、乙两地的降水量为10~24.9 mm,甲位于雨雪分界线以南,为中雨天气,乙地位于雨雪分界线以北,为中雪天气,①正确、②错误;根据图中等压线及数值分布可知,甲乙两地均为偏北风,其中乙地等压线更密集,风力更大,③正确、④错误。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第11题,根据材料中雨雪分界线的分布情况,在甲、乙两处发展弯曲,甲处向北凸,说明甲处温度较高,乙处向南凸出,说明乙处温度较低,甲乙两地纬度相差不大,大气环流相差不大,A、B错误;根据材料中的经纬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区附近为四川盆地,乙地区为山区,所以导致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弯曲,C正确;两地都为内陆地区,D错误。
故选C。
答案:10.B 11.C1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Ⅰ处气流是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Ⅰ处气流较为暖湿。
Ⅱ处位于冷锋后方,为西伯利亚南下干冷气流,故Ⅱ处气流较为干冷。
Ⅲ处气流是从渤海吹来的冷湿东北风,故该气流较为湿冷。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华北锢囚锋的分布范围广,故降雪的范围广;气流Ⅰ性质暖湿,水汽充足,暖湿气流受两支冷空气强烈抬升,雪量大;锢囚锋持续时间长,故降雪的时间长。
第(3)题,Ⅰ处气流是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水汽充足,为降雪提供了水汽条件;暖湿气流受两支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降温快,形成暴雪;位于冷锋锋后,降雪集中;锢囚锋附近,受其影响,降雪持续时间长。
第(4)题,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1月,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势力强,中国大陆常为单一冷气团控制,出现锢囚锋的机率小;3月,华北地区气温回升,暖气团势力增强,南北方向的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气团于此频繁交汇,易形成锢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