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合集下载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矿区。

该矿区矿藏丰富,钨、铜是该矿区的主要矿物资源,同时还含有多种有用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物等多种矿物资源。

由于矿床地质条件优越、资源质量高等因素的存在,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在未来的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据初步勘探测算,该矿区的钨资源储量达4.4万吨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更新,钨、铜等金属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对其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国防军工、航天、电子等高科技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因此,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区的地质环境是非常优越的。

该矿床位于宁都—于都铜锡多金属成矿带内,地处于西南向斜坡区,是一种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

矿床地质状况稳定,为岩石中含有硅、钨的伟晶岩,属于多岩相的伟晶岩。

这种地质环境条件对于矿床开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最后,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区在其开发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该矿区周边交通便利,有京九铁路、长铜高速公路、沪昆铁路和沪瑞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便于物资运输。

同时,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各种矿业工作的开展。

环境条件优越,能够更好地保证开发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总之,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具有优越的地质条件、重要的市场价值和开发优势,为矿业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未来,该矿区在钨、铜等多种有用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开发领域将能够取得较好的发展。

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是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东南部的一处矿区,该区域矿藏丰富,主要以钨和铜为主矿物资源。

以下是该矿区相关数据和分析。

1. 钨资源储量据初步勘探测算,江西于都小东坑钨铜多金属矿的钨资源储量达4.4万吨以上,居全国第一。

该数据表明了该矿区在钨矿资源储备方面优势明显,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究

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究

大科技2015年4月2.3预测组网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形成地震预测组网技术,也是实现地震预测的可行方式之一。

如我国台湾的公司建立了基于通信网络技术的地理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通信网络及系统中心,能够对接收到的监控资料加以整合判断;无线感测的模组,能够对地震预测需要的资料加以搜集,并通过无线通信部件,将相应的搜集资料传输到系统中心,由系统中心加以分析判断;当系统中心对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后,得出监控区域可能会有地震发生时,警报发布站就能够经由通信网络向外界发布警报;相应的地震救援组织及单位,通过通信网络获取系统中心发布的警报后,就可以及时做好地震预防及后续救援工作。

美国地震研究领域内,形成了一种参量FK 技术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对观测到的地形、重力、地下水等数据加以分析,通过参数计算,可以得出震源的相关参数,然后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形成关于地震活动的图像[3]。

日本相关的专利文献中,记录了一种地震灾害预测的组网系统,这一系统的原理是,通过设置相应的便于携带的通信装置,对地震灾害来临前的各类异常信号加以探测,通过定位系统,对各个通信装置进行位置实时管理,根据通信装置的位置分布划分灾害整体预测区域,之后根据各个通信装置所收集的信号,对相应的装置所在区位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提高了地震预测的精确度。

3地震预防的措施方法3.1加强建筑抗震等级,建立应急预案作为国家及有关部门来讲,要重视地震预防的重要性,国家可以出台一定的抗震法规,对一些重点项目实施抗震等级设定;建筑及规划部门,要在城乡规划上,制定符合抗震标准的建筑规范,督促相应的建筑施工部门执行;相关的地震预测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预测装置设备,做好地震预测预警工作;社会社区组织加强地震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地震预防水平。

各个部位做好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

3.2借助多种途径,做好震前预防地震发生总是伴随有前兆反应,此时要多加留意,如天气出现各种骤变等异常反应,动物出现骚动等异常行为,另外,震区由于地下板块挤压运动,会造成地下水出现各种变化,如冒泡、色变、混沌、升降等,这些都是地震的前兆反应[4]。

青海查涌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青海查涌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收 稿 日期 : 2 01 3 - 0 3 — 0 7 : 修 订 日期 : 2 0 1 3 — 0 7 — 2 0 .
孜一 理 塘缝 合带 在 晚 三叠 世 的俯 冲碰撞 提 供 了直 接
证据。 1 . 2 区域 地球化 学 特征 青 海 三 江 北 段 地 区 的 复 杂构 造 地 质 背 景 , 导 致
期 碰 撞 造 山所 形 成 的 走 滑 断 裂 系 统 和 逆 冲 推 覆 构
级断 层 破碎 带 内富 集铜 多 金属 矿 ,是 该 区域 找 矿 的

个 方 向 。在 山间 盆地 内分 布 有 古近 纪 和新 近 纪 地 区 内断 裂和 褶皱 十 分发 育 ,按其 展 布 方 向可 划
层, 第 四纪地层 则 多分 布 于河床 两侧 。 分为 N W、 N E和 近 E W 向 3组 断 裂 ,各 断 裂彼 此 交
的运 移 ,其 次级 构 造 的发育 为 成矿 提 供 了 良好 的容
矿空 间 , 区 内 岩浆 活 动 强 烈 , 岩 浆岩 种 类 繁 多 , 主要 形成 矽卡 岩 型 和部 分热 液 型矿 床 。该 期 岩 浆 活动 的 构 造 环 境 为 活 动 大 陆 边 缘 的 岛 弧 ,与 晚 三 叠 世 多 彩一 当江 构 造混 杂 带 的俯 冲作 用 有 关 ,是 与俯 冲汇 聚 构 造 环 境 有 关 的大 陆 弧 型 花 岗 岩 , 同时 也 为 甘
引用格式 : 赵程龙 , 李正栋 , 陈玉华 , 等. 青海查 涌地 区铜 多金属矿地 质地球化 学特征 及找矿前景 [ J ] . 黄金 科学技术 , 2 0 1 3 , 2 l ( 5 ) :
3 4-3 9.
三江 成 矿带 位 于青 藏 高原 东缘 及 东北 缘 ,经 历 了古 生代 特 提斯 多 岛弧 盆 演化 ,且叠 加 了喜 马拉 雅

西藏扎囊县朗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

西藏扎囊县朗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

西藏扎囊县朗达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扎囊县朗达铜矿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扎囊县东南部,是一处以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

该区域属于喜马拉雅运动带,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冰川覆盖面积广。

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主要有喜马拉雅岩体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捕获构造。

朗达铜矿主要是由斜长花岗岩侵入,与寒武系石英岩接触,形成富含铜的矿体。

通过地质调查和矿体样品分析,朗达铜矿的矿石类型主要包括石英脉型、蚀变带型和岩浆型。

其中,石英脉型是该矿区最为普遍的矿体类型。

石英脉型矿体一般由细颗粒状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白钨矿和产状不定的黄铜石等矿物组成。

蚀变带型是指矿脉经历了较强的晚期蚀变作用形成的矿脉类型,矿脉中主要矿物有绿泥石、白钨矿和黄铜矿等。

岩浆型则是指矿体和岩浆有着密切关系的矿体类型,主要包括了线状、接触状和片状的矿脉,矿物组成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和黄铜石等。

朗达铜矿的找矿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对该矿床的深入探测和开发有着较高的期望。

据矿床勘探结果显示,朗达铜矿的铜资源丰富,铜矿平均品位在0.7%左右,是目前国内同类矿床的平均品位水平。

另外,该区域还存在大量的钨、铜、银等多金属资源,多金属成矿的远景十分明朗。

针对朗达铜矿的找矿前景和深入开发,目前需要通过以下方面加强勘探和研究:一是加强地质调查,发现更多的矿化点和矿体;二是加强矿物学研究,探究各种矿物的赋存状态和成因;三是加强地球化学研究,了解矿床的物源来源和富集机制;四是加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提高对矿体的探测能力和深度。

综上所述,扎囊县朗达铜矿是一处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地质构造复杂,但矿体类型较为丰富。

该矿的找矿前景广阔,目前需加强勘探和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扎囊县朗达铜矿是一处以铜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床,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该矿床的特点和找矿前景。

以下是相关数据和分析:1.矿床类型和主要矿物组成:朗达铜矿主要是由斜长花岗岩侵入,形成富含铜的矿体。

青海省杂多县众根涌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青海省杂多县众根涌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兼具 有斑岩型 、 液型矿化 特征 , 热 矿体 主要 出露在 色的 日斑状二 长花 岗岩与二叠 系大 理岩接 触带上 以及绿 泥石化 、 绢云母 化斜长花 岗斑岩 中及岩体 和围岩 ( 大理岩 ) 的接 触带上。经分析认 为 , 研究 区成 矿地质 条件优越 、 地球化学 异 常显 示好 、 磁异常效果明显 、 地 成矿事 实清楚 , 具有较好 的找矿前 景。 关键 词 : 地质特征 ; 地化异常 ; 控矿因素 ; 找矿前 景
3 。 4 。其岩性组合为灰紫色厚层 中细粒岩屑石 5 ~ 5, 英 砂岩 、 屑长石 砂 岩夹 巨厚层 复成 分砾 岩 、 岩 含砾 粗
砂 岩 、 石石 英砂 岩 、 长 泥质 粉 砂 岩 及 微 晶灰 岩 透镜 , 局部夹 中基 性 火 山 角砾 岩 、 玄武 岩 ; 波里 拉 组 ( ,) T 呈北西 向一 南 东 向带 状 展 布 , 体 倾 向 北 东 , 角 总 倾 4 。 6 。岩性 组 合 为灰 黄 、 灰 、 灰 色 白云 质 生 5 ~O, 青 深 物 灰岩 、 生物泥 晶灰 岩 、 晶灰 岩 、 质 白云 岩 夹 含 亮 灰 灰一 紫红色 岩 屑长 石 砂 岩 、 膏 、 山岩 、 武 岩 及 石 安 玄 中基性 凝 灰 岩 ; 贡 组 ( , 呈 北 西 向一 南 东 向展 巴 Th) 布, 岩层 中产 状 变 化 较 大 , 体 倾 向南 西 , 角 4 。 总 倾 5
布 , 层 总 体 倾 向南 西 , 角 较 陡 , 岩 倾 多大 于 6 。 岩 0。
性 主要 为 深灰 色粉 晶 、 晶灰 岩夹 少 量 的灰色 砂岩 、 泥
地层 , 炭 纪地 层 由早 石炭 世 杂 多 群 下 部碎 屑 岩 组 石
6 。岩 性组合 为深灰 、 黑色 厚层 岩屑 长石 砂 岩 、 0, 灰

阿克夏格勒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

阿克夏格勒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

阿克夏格勒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初探【摘要】阿克夏格勒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国家重点成矿带上,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特征显著、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阿克夏格勒铜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找矿前景0 引言阿克夏格勒铜多金属矿区位于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两大板块之间的边缘-结合部位,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该边缘-结合部包括了阿舍勒大型铜矿、喀拉通克大型铜镍矿、索尔库都克中型铜矿、阔尔真阔腊-布尔克斯岱中型金矿和可可塔勒、铁木尔特等一些大-中型多金属矿在内,是一个显著的金、铜多金属矿化聚集带。

1 区域地质特征1.1 地层区域地层出露比较齐全,有下-中元古界克木齐群、上元古界富蕴群、寒武-奥陶系哈巴河群、上奥陶系白哈巴群、上志留统库鲁木提群、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和托让格库都克组、下-中泥盆统阿舍勒组、中泥盆统阿勒泰组、北塔山组和中泥盆统萨吾尔组、上泥盆统卡希翁组、下石炭统黑山头组和南明水组、中石炭统苏都库都组和恰其海组、下二叠统特斯巴汗组和库尔提组,及一定面积中新生界地层。

泥盆系和石炭系是区域内最主要的地层建造,也是区内铁、铜、金等多种矿产的主要含矿建造。

中生代之后阿尔泰成矿省已处于陆内构造演化阶段,中生界沉积岩不发育,断陷盆地内沉积有侏罗-白垩系陆相磨拉石建造。

新生界在山区发育一些陆相盐湖和山间陆相小盆地及河流相沉积、冰川沉积,在阿尔泰山前发育新近系和古近系砂岩沉积。

1.2 构造区域大地构造横跨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两大板块,以额尔齐斯超岩石圈断裂为界,分为阿尔泰和准噶尔两大构造系统。

前者的主要构造线方向为NW-SE走向,从北往南依次有红山嘴断裂、巴寨断裂、阿巴宫-库尔提断裂、克兹加尔断裂、额尔齐斯断裂等。

额尔齐斯主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是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出的理想场所。

目前所发现的多拉纳萨依、赛都、沙尔布拉克、科克萨依金矿均产于额尔齐斯主断裂两侧的断裂带中。

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梅笑冬摘要: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铜山的铜矿矿床地质特征、找矿的方向进行相应的分析与研究,找到最适合找寻铜矿资源、开采资源的主要方式,从而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与应用的质量。

因此,本文对于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合理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在矿产资源当中,铜矿可以说是其资源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全球的铜矿总储量已经超出了6亿吨,拥有最多的铜矿储量国家就是智利,占据着世界铜矿总储量的三分之一,这也为我国的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研究。

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使我国具有很多含量丰富的铜矿区,且铜矿资源的分布范围也非常广泛,这就需要我国对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为更多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有效的帮助。

1 铜山区域的总体构造铜陵-贵池断裂带介于江南地轴和淮阳古陆期间,其中以铜陵-贵池破裂为主,呈现出明显的北东向展开特征,其中包括近东西向、近北南向三组破裂。

根据断裂构造分析,铜山―神山地区被三条区域性主干构造所分割,其中北西侧分为长江扭曲断层破碎带,东侧为殷江―葛公断层,朝向南方呈北向东,北部近南北向;南西侧为吴田―王塥断层,呈北西西向伸展,错位约五公里,使得整个地块被切割成一个三角形,面积约一百五十余平方千米。

铜陵铜山铜矿的矿区是一座老矿山,从解放前夕开始进行地质工作,前后勘查工作经历了6个阶段。

故在矿山历史上逐步将各阶段勘查地区变为了铜山铜矿的各个矿段,即铜山矿段、前山矿段、前山南矿段、岩山吴矿段。

铜山铜矿矿区位于铜山弧形构造的转折处,姥山背斜的南翼,北山蓬向斜的深部。

在此弧形构造地段,为应力相对集中区,表现逆断层及正断层及其发育。

受其深大断裂控制作用,在其内构造总体表现为南东向突出的弧形构造特征,反映了该区域特有地质及构造特征。

内蒙古额济纳旗千条沟铜多金属矿化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内蒙古额济纳旗千条沟铜多金属矿化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工作区位于北山山系的东北边缘,六陀 山横担在图幅中部。 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 阴山纬向构造体系的中段。
区内有近于平行的深大断裂三条,均为 一级冲断断裂,构造线走向近东西向,横贯 本区。 岩浆活动强烈,从酸性到基性岩体均 有发育。 组成近东西向分布的岩带。 控制了 侵入岩及二叠系的展布方向。 区内由于构造 发育,岩浆活动频繁,为矿产的形成提供了 储存空间。
The s trata of w ork area is m ainly Ordovician s ilts tone and Perm ian s late,To- diorite , plagioclas e granite, granite- porphyry, granite is the m ainly kind of m agm atic rock. Regional tectonic thrus t by the Eas t- Wes t deep fault and the regional im pact of LiuTuos han Mountain anticlinorium , prim ary to s econdary faults and tens ional fractures pinnate, w ere filling by the late and pos t- m agm atic intrus ive rocks of quartz veins . In the plagioclas e granite area of s outhw es t w ork area , found m ineral vein 1, m ineral vein 2 , m ineral veins of group 3,m ineral veins of group 4. The s urface m ineralization are quartz veins , w ith s trong m alachite and lead. Mineralized quartz veins to the Southw es t- North Eas t bas ed.

河北省内丘县东大岭铜及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河北省内丘县东大岭铜及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58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河北省内丘县东大岭铜及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贾立芹(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北 邯郸 056001)摘 要:东大岭铜及多金属矿是我单位在野外踏查时发现的,矿体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褐铁矿化、硅化、孔雀石化、黄铁矿化发育,经过后期工作及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具备良好的成矿条件,找矿前景优越。

关键词:东大岭铜及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8-0058-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 of Dongdaling copper andpolymetallic deposit in Neiqiu County, Hebei ProvinceJIA Li-qin(The First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Handan 056001, China)Abstract: Dongdaling copper and polymetallic deposit was discovered by our unit during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orebody occurs in the fault fracture zone, and the limonization, silicification, peacock fossilization and pyrite mineralization are developed. Through the later work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area has goo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excellent prospecting prospects.Keywords: Dongdaling copper and polymetallic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rospect收稿日期:2023-07作者简介:贾立芹,女,生于1968年,汉族,河北邢台人,本科,研究方向:矿产地质。

江西银珠山铜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江西银珠山铜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52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江西银珠山铜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陈晓群(江西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江西 南昌 330000)摘 要:自然界中的矿产资源有限,科学合理地开采矿产资源至关重要。

对矿区的找矿前景进行科学地预测是开采矿产资源的重要基础,因此,提出了江西银珠山铜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的研究。

通过多金属矿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得知矿区的成矿条件与背景;结合科学的找矿技术对矿区的找矿前景提出了预测,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江西银珠山;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特征;找矿前景;矿产资源;开采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20-0052-2收稿日期:2021-10作者简介:陈晓群,女,生于1987年,汉族,广东兴宁人,本科,地矿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江西银珠山铜多金属矿区是我国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地处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交界地带。

矿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主要以断裂构造为主,岩浆岩分布范围较广泛,矿种包括铅、铜、金等。

银珠山金属矿区是冷水坑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矿产资源储量上万吨。

矿区内的地层发育序列较丰富,其中以震旦系为基础地层,分布范围较分散,遍布整个矿区内[1]。

震旦系地层的形成主要是原岩流经该区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通过长时间的岩化,最终形成的带状形式混合岩[2]。

根据以往调查结果显示,在震旦系地层内存在较高含量的Cu、Pb、Mo 元素,云母石英岩与长片麻岩的含量也较高,多数分布于矿区的深部[3]。

矿田的东部断裂现象明显,多数断裂长达数十米,在断裂裂隙中存在较多透镜状的绢云母、黄铁矿岩体。

矿床中的岩石类型和结构受火山碎屑岩的控制作用影响。

矿体与花岗斑岩的界线划分较清晰,内部含有少量的凝灰岩夹石,呈现层状透明晶体。

整个矿体的形态较稳定,其中斑岩型矿体的形态变化较复杂。

银珠山多金属矿区中的矿石大部分是原生硫化矿石,具有交代假象、固溶体容易分离的特性。

藏北阿里地区新发现的尕尔穷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前景

藏北阿里地区新发现的尕尔穷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前景

藏北阿里地区新发现的尕尔穷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前景尕尔穷铜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矿产资源。

该地质特征明显,成藏条件优越,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和开发价值。

尕尔穷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矿床赋存于碳酸盐岩、页岩和砂岩中,是一处浅成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具有铜、金等多种金属综合开采潜力。

其矿体形态较规则,主要以层状、节理状为主,矿化均匀性好,矿体薄而长,赋存规模较大。

此外,该矿床的成藏条件也十分优越,主要表现为:成矿地区处于古生代构造运动和特提斯洋闭合的主要期间,构造环境十分适于矿床的形成;矿床所处的盆地岩性层位较为丰富,矿床区选矿矿石品位高,选矿指标优越;矿床周边地区已发现多处相似的多金属矿床,具有资源串联和开发潜力。

通过对尕尔穷铜金多金属矿床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它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和开发潜力。

一方面,该地区目前已发现的矿床规模越来越大,表示还有更多的矿床可能会被发现;另一方面,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也有助于提高矿床勘探的效率和精度。

综合来看,尕尔穷铜金多金属矿床是一处具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其地质特征十分明显,成藏条件十分优越,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和开发价值。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发现和研究,希望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成为一座辉煌的矿产之地。

尕尔穷铜金多金属矿床的相关数据表明,该矿床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

首先,其后续勘探和开发都具有很大的规模和潜力。

据调查,该矿床的矿化地质体体积约为177万立方米,含有41.46吨金和899.65万吨铜、铅、锌、银等多种金属。

这年龄较新的矿床容量较大,规模较大,也存在一定的储量潜力。

其次,其矿石品位较高,可以有效降低开采成本。

经过多次调研和勘探,该矿床选矿矿石品位较高,可以达到1.28g/t的金品位,以及1.13%的铜品位,这些数据明显高于行业标准。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选矿利用率,减少探矿成本,实现更高的利润。

第三,其开发潜力未来可期,及未来矿价的变化对其开采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

太行山北段庙安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探讨

太行山北段庙安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探讨
西 向、北北 西 向 、北 东 向、北 东东 向四组 ( 图1 ) 。
其 中以 区内 NE向断裂 以区内 F 1 为代 表 , 为 区域性 构 造 ,延 长大 于 1 0 k m,破碎 带宽 2 0 ~ 5 0 m,沿 主结 构 面 发育 l ~ 2 m 糜棱 岩 ,产状 :1 1 0 。Z6 5 。 ,属 正 断层 。该构造 为控 矿褶 皱 带 的西界 ,其 上盘控 制 了 热液脉 型铜 铅锌 矿 的产 出 ,下盘 在片麻 岩 中亦见 到
西 翼岩 层 突然 陡变 ,倾 角 为 6 0 。~ 8 5 。,其轴 线 即
1 区域地质特征
太 行 山北 段处 于燕 辽 E W 向构造 岩浆 岩 带和大 兴安 岭 NE向构 造岩 浆岩 带交 接部 位 的南端 , 是 中国 东部 N E - N NE 向岩 浆岩 带 和环 太 平洋 岩 浆岩 带 的 组成 部分 。研 究 区位 于阜 平 幔枝构 造北 东端 ,区 内
第6 2 增干
2 0 1 6年 1 1月

质 论

GE OL O GI C AL R E V I E W
Vo 1 . 62 Su pp.
NO V . , 2 0 1 6
太行 山北段庙 安铜 多金属矿 床成矿地质特征 及外 围找矿 探讨水
夏帅,牛树银,陈超,孙爱群 ,张福祥 ,赵亚娟,王敏,王雨豪
脉和 岩床 。 其 中,闪长 岩 ,主体位 于矿 区外 西南部 ,
呈岩 基产 出;在矿 区西 部 , 由于 晚期岩 体 的侵入 , 呈不 规则 的岩 枝状 产 出,为 矽卡 岩 型铜 矿 带 的主 要
・ 注 : 本文 为河 北省 自然 基金 项 目“ 河北 省石 湖金 矿控 矿 因素及 立体 成矿 模型 的建 立” ( 编号: D2 0 1 5 4 0 3 0 1 3 )和河 北省 高等 学校科 学技 术研 究项 目“ 太

湖北大冶铜鼓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湖北大冶铜鼓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RESOURCES/1.引言铜鼓山地区位于毛铺—两剑桥断裂带西端与黄石—灵乡断裂交汇部位[1]。

区内最主要的控岩控矿断裂为近东西向的铜鼓山断裂,该断裂为区域上毛铺—两剑桥断裂西段的组成部分。

毛铺—两剑桥断裂带上发育多个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1],这些小岩体多与铜多金属矿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尤其是该断裂带的东段白云山—阮宜湾一带,形成了白云山斑岩型铜矿、阮宜湾斑岩型钨铜矿等多个矿床。

铜鼓山地区找矿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湖北省第一地质大队、省物探大队、省地质调查院、省第四地质大队等多个找矿队伍在本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先后发现了金盆山、瓦雪地、观山柯、铜鼓山等数个铜金矿点,初步总结了区内的成矿规律,但本地区的找矿工作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文通过对铜鼓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规律的综合分析,探讨该地区的找矿方向及成矿潜力。

2.区域地质概况铜鼓山地区位于殷祖复背斜的北翼(图1)。

区内志留系新滩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均有出露;区内构造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期,印支期主要形成轴线走向近东西向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区内主要发育毛铺背斜、马兰桥向斜,发育走湖北大冶铜鼓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宋玉龙华先录王磊闫芳赵夏朱柳琴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大冶435100摘要:通过对铜鼓山地区已知矿床控矿因素研究,已发现的矿化体多赋存于接触带及岩体内部的裂隙中,中酸性侵入岩、断裂、碳酸盐岩地层是区内有利成矿地质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该地区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特征,认为铜鼓山地区具有形成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前景。

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应注重对区内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对已知矿床深边部的找矿潜力进行评价,推动本区地质找矿工作。

关键词:矿床点;成矿规律;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specting predictioninTonggushan area,Daye,Hubei ProvinceSong-Yu long,Hua-Xian Lu,Wang Lei,Yan Fang,Zhao Xia,Zhu-Liu qin The First Geological Brigade of Hubei Geological Bureau,Daye,435100Abstract:By researching on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known deposits in the Tonggushan area,those discov-ered ore bodies are mostly founded in the contact zone and the cracks inside the intrusion.Medium-acid intrusiverocks,faults,and carbonate rock formations are favorable geological factors for mineralization in the area.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favorabl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region.it has the prospect of forming skarn-porphyry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onggushan area.In the future,we should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he known deposits,evaluate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on the depth and side of the known mineralization points,then promote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area.Key words:deposit;metallogenic regularity;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prospecting potential.资助项目:湖北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湖北省大冶市老鸦泉—黄明坳矿区铜多金属矿普查。

青海省三岔北山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青海省三岔北山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Y 2异 常形态 近 椭 圆型 , 长约 10 9 m左 右 , 宽 处达 最 到 8m左 右 ; 0 梯度变 化平缓 ; 值达 到 22 峰 .%。幅频 率与
暗绿 一 灰黑色变角闪安 山岩夹黑云石英片岩及大理岩 扁豆体为主。 灰黑色变角闪安山岩出露面积较大, 地表
形态 为不规 则状 。该 套地 层为本 区的 主要赋矿 地层 。 由于受 多期 构造 活动 的影 响 , 断裂 构造较 为 发育 。 断裂构 造 以北西 向为 主 , 主断裂 F 规 模 大 、 伸远 , 3 延 走 向 3 0 35 , 质为 压性 、 3。 4 。 性 压扭性 , 次级 构造 三纪地 层 ( 等 。其 中与 成矿 Te 、 N)
关 系密切 的地层 主要有 滩 间山群 、 拉 山组 。区 内褶皱 鄂
偏高 , 尤其是在滩间山群最为 明显 , 局部形成相应异常
和 c 、 hz 、 gA u P 、n A 、u矿( ) 。本 区属柴南缘 ( 昆仑 化 点 东 中段 ) 、 、 、 、 矿带 , 青海省矽 卡岩 型铁 、 铁 金 铜 铅 锌成 是 多 金属矿 的主要 成矿 带 。区 内已发 现有 铁 、 、 、 、 、 锡 铜 铅 锌
缘 小 区 , 出 露 地 层 为 奥 陶一 志 留 纪 地 层 滩 间 山 群
(S 、 O T)泥盆 纪地 层牦 牛 山组 ( m)石炭 纪 地层 缔 敖苏 D 、
组 ( d 、 炭一 二叠 纪地 层 打柴 沟组 ( P ) 上 三叠 世 C )石 Cd 、
A u等 在 滩 问山群 、鄂拉 山 组地 层 中元 素含 量 明显
( 小型)大那窝铅锌矿床( 、 小型 ) 等十多处金属矿床 , 多为
矽卡岩型, 个别为热液型。其中 l 处矿床已开采 , 0 产生

福建邵武金坑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福建邵武金坑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层 状 、透 镜 状 ,受 北北 东 向 金 坑 断 裂 和 坑 口 断 裂 构 造 控 制 。成 矿 物 质 来 自含 矿 地 层 及 后 期 的 岩
浆 热 液 ,认 为 矿 床 为 破 碎 带 蚀 变 岩 型 铜 金 矿 床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 键 词 铜 金 矿 矿 床 成 因 找 矿 标 志 邵 武 金 坑
砂质 泥岩 夹含 变质 炭质 ( 粉 砂质 )泥岩 为主 ,硅质 泥 岩 、千 枚岩 、变 质石 英细 砂岩互 层 ,组

福 建 省 地 质 调查 研 究 院 ,福 建 止 马一 拿 口地 区矿 产 远 景 调 查 报 告 ,2 0 0 9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4 — 1 5
近等 轴状 异 常 ,面积 约 3 . 0 k m。 。
3 矿 体 地 质 特 征
区 内矿体 产 于西溪 组及 林 田组层 问 构造破 碎 带 中 ,矿体 走 向北东 、倾 向北 西 、倾 角一 般
较平 缓 ,局部 受褶 皱构 造影 响产 状 变陡 。矿体 呈 似层状 、透 镜状 ,受 断裂 构造 控制 。 区内见
往切 错 北东 向黎 舍断 裂 、近东 西坊 坪断 裂 。 区内断裂 与铜 金多 金属矿 床 ( 点 )关 系密切 ,为
多金 属 矿体 的 主要控 矿构 造 ,尤其 在 断裂交 叉复 合地 段 ,褶皱 构造 的层 间地段 ,汇 集较 多 的 金属 矿 ( 化 )点 。矿 区外 围岩浆 活 动强烈 ,分布 大 面积晚侏 罗 世古竹 超单 元含 斑 中细粒 钾长 花 岗岩 ] 。
1 3个矿 化蚀 变体 ①,矿化蚀 变 体沿 断裂 破 碎带 、层 间破 碎 带 及其 脉 岩 两侧 的外 接触 带 分 布 。 这些蚀 变 体 C u 、Au含 量相 对较 高 ,局 部 富集 形 成 铜 金矿 体 。5个 铜 金 矿体 ② 呈 透 镜 状 、似

准噶尔北缘金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

准噶尔北缘金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

46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准噶尔北缘金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薛小龙(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准噶尔北缘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重要的铜多金属矿产集中分布区。

在分析准噶尔北缘金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成矿规律,共圈出具有进一步找矿前景的以斑岩型为主的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多处。

为有效促进境内外矿产风险勘查及找矿突破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金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远景区;准噶尔北缘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3-0046-3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gold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XUE Xiao-long(The Second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of Xin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Changji 831100,China)Abstract: The northern edge of Junggar is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especially in the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area of important copper polymetallic mineral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Junggar, the ore-forming laws of the area were summarized, and multiple copper polymetallic ore-forming areas with further exploration prospects, mainly porphyry type, were delineated.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effectively promoting mineral risk exploration and exploration breakthrough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Keywords: gold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Searching for mineral scenic spots; North edge of Junggar收稿日期:2023-10作者简介:薛小龙,男,生于1989年,汉族,云南富源人,本科,地质矿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新疆黑石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新疆黑石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新疆黑石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展鹏;冯晓飞;樊文军;张小林;刘志红;黄观【摘要】黑石山铜矿位于新疆哈密地区哈尔里克山东缘、大南湖古生代岛弧带东段,矿区内石英脉和花岗斑岩脉较为发育.基于大比例尺地质草测、物化探、高精度磁测及钻探工程等工作方法,对黑石山一带铜金多金属矿开展地质调查评价;总结了区内铜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主要控矿因素,掌握了矿区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地质构造特征、岩浆岩的数量和种类及分布情况,并初步圈定了铜矿蚀变带及矿化体的分布范围和数量;此外,结合黑石山一带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对已知矿床的调查,对比相邻成矿带铜矿的地质特征,对调查区铜矿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为深部找矿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7(069)003【总页数】6页(P36-41)【关键词】Cu-Cr-Co-Au综合异常;石英脉—火山岩型铜矿;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金铜矿化带;高精度磁测;新疆【作者】展鹏;冯晓飞;樊文军;张小林;刘志红;黄观【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225;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新疆总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0;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新疆总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0;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新疆总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0;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新疆总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2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5新疆黑石山位于哈密地区哈尔里克山东缘的吐哈盆地与淖毛湖盆地交汇处,行政区划隶属于新疆哈密市管辖。

该区域地质勘查工作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曾开展过中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和物化探测量工作。

1982—1986年黑石山外围西部的局部区域进行过1∶100万航空磁测,东部地区因靠近国境线而未有磁测资料,属于航磁空白区[1]。

者衣铜多金属矿区找矿前景分析

者衣铜多金属矿区找矿前景分析

Lw r em a oo ,Qx m s n as dpes n n asfn e.I erg n Pr i aa ete n n o e P r inMaku ii l et ekr ersi sadkr n1 nt ei , e a b slw a r gad ai o t o tu h o m n t hi
eo in a e sa e t e s c ie r go sf re plrngwe te i r s y e Cu p l mealc de st . rso r a r he p rpe tv e i n o x o i ah rng c u ttp — o y tli po is Ke r s:Zh y p o ain dsrc ;we t e i r s y e;p o p c ig poe ta y wo d e iex l r t iti t o ah rng c ttp u r s e tn t ni l
LIW e ,H U z a ,ZHAO m i ,L U a y n i Yu h o Yu n I Xio i ,DAI Xi g n
( . n nn nvri f ce c n e h ooy u m n 5 0 3 h a 1 K m i U i s yo i e dT c n l ,K n ig6 0 9 ,C i ; g e t S n a g n
第6 卷 第 3 3 期
有 色 金 属 ( 矿山部分)
D : .99 ji n 1 7 4 7 .0 10 .1 OI 1 3 6 / . s . 6 1- 1 2 2 1 . 3 0 0 0 s
者 衣 铜 多 金属 矿 区找 矿 前 景 分析
李 伟 胡煜昭 赵 玉民 刘晓寅 代 兴 , , , ,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位于老挝南部的沙拉湾省,是老挝近年来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床。

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与周边的芒勿岗、耶恩邦、波威空等矿床密切相关,研究其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将有力地促进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地质特征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是一种典型的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矿化体为石英-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体。

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伟晶岩、闪长岩、二长岩等岩石中,具有典型的矿床空间分异性,石英脉主要分布在中酸性岩体中央部位,而硫化物脉体则主要分布于碱性或调节碱性岩的边缘部位。

该矿床的主要矿物有黄铜矿、辉铜矿、方铅矿、菱锰矿、砷矿等,其中黄铜矿和辉铜矿是其主要产矿物。

二、成矿演化过程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矿演化过程相对复杂,主要经历了岩浆期、热液期、后期变质期等几个阶段。

首先,在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期间,形成大量的破碎断层和矿体空间,为后期的热液充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在中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时期的热液期间,通过高温、高压等作用,使岩浆中的金、银、铜等重金属元素和硫化物等物质逐渐向下浸透,与周围的岩石相互作用并逐渐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矿体。

最后,在扰动造山作用的影响下,矿床发生了一定的变形、变质和蚀变,为矿床的后期修饰与演化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动力。

三、找矿方向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找矿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体系学分析法:通过全面梳理矿区地质地貌等基础地质情况,从岩石构造、矿床成矿物质、成矿过程等方面,深入分析矿床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制与规律。

(二)地球物理勘测法:通过研究矿区内岩石的物理性质和规律,运用磁性、电性、重力等物理勘测手段,对矿床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勘测,为后期找矿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三)化探勘测法:通过利用化学物质在矿床成因中的作用特性及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化探方法,探测地下的矿化体,并确定其规模、性质等信息。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地质勘查中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及找矿技术分析罗 俊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铜矿勘查的相关内容,包括铜矿的成因类型、勘探方法和技术、矿床模型和靶区选择以及地质调查中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在铜矿勘查中,通过了解铜矿成因类型的特征,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和技术,从而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铜矿勘查中的矿床模型和靶区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合适的勘探范围和目标,提高勘探成功率。

在地质调查中,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关键词:地质勘查;铜矿成因;找矿技术在当今的工业发展中,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铜矿勘查作为寻找铜资源的重要环节。

铜矿勘查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化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以及各种现代勘探手段,包括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来寻找铜矿床。

本文将对铜矿勘查中常用的地质调查方法、勘探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1 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特征当谈论铜矿成因地质类型时,需要明确铜矿的形成通常涉及多种因素和过程。

这些过程和因素包括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岩石类型、流体作用、温度和压力等。

同时,不同的铜矿类型也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

在这个背景下,下面将详细探讨铜矿成因地质类型的特征。

1.1 火山岩型铜矿火山岩型铜矿是一种由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灰中的铜离子通过流体作用沉积而成的矿床。

这种类型的铜矿通常与火山活动有关,包括火山岩的形成和喷发等。

火山岩型铜矿的特征是富含铜、硫、铁等元素,矿物组成丰富多样,包括黄铜矿、方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等。

常见的火山岩型铜矿包括斑岩型铜矿、熔岩型铜矿等。

1.2 矽卡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是一种在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系统中形成的铜矿。

在高温高压下,热液会将铜和其他金属离子从岩石中溶解出来,并将其沉积在断层和裂隙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条件不断的发展,铜多金属矿找矿越来越受重视。

在绿
泥石英千枚岩与含炭泥灰岩中较发育的石英细脉是寻找金及其它成矿元素的直接
找矿标志;层间断裂形成的破碎蚀变带,为后期热液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空间;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以及呈明显红褐色的褐铁矿化带,是矿化存在的直接
找矿标志。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
引言
在多种作用下,铜银矿床和矽卡岩铜钼矿床逐渐形成。

不同类型的铜矿床具
有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地质特征和构造背景,这些特征明显反映了不同地块相
互作用过程中增生碰撞构造的建立。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区域银、金、铜、铅、锌、砷、锑、铋及稀土元素等异常规模大、强度高、
浓集中心明显、浓度分带好。

异常主要分布在三类地段,以Au为主的组合异常,多分布在燕山晚期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及脉岩出露地段,由接触带围岩蚀变及矿化
引起;以Ag、Pb为主的组合异常多分布在断层及层间破碎带比较发育的地段,
伴有Au、As、Sb、Bi、Zn、Cu等元素,其空间分布受构造带控制,异常多分布
于断裂破碎带发育地段;以Cu为主的组合异常多分布在混合岩化作用强烈,断
裂发育的地段,伴有Au、Zn、Cr、V、F、P、Th等元素,异常分布受断裂带控制。

1.2蚀变矿化带特征
区内见数条蚀变矿化带,主要位于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上,岩体基本上为闪
长岩侵入体,产状与围岩一致。

围岩为寒武系灰岩、泥灰岩、紫色页岩及含云母
砂岩。

岩体主体为闪长岩,向边部逐渐过渡为闪长玢岩,在闪长岩体与灰岩接触
带上,可见磁铁矿化蚀变带。

磁铁矿体中有浸染状黄铜矿、辉铜矿,内接触带仅
有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微弱蚀变,向外出现宽度2~3m的大理岩化和矽卡岩化带。

1.3构造特征
虽然晚期形成的逆冲断层很可能与早期的成矿事件没有关联,但在成矿透镜
体的定位方面,逆冲断层可能会产生影响。

矿化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富
铜矿脉和水力角砾岩,第二类是在构造盆地中分布的层状块状部分区域富集的银
黄铁矿,第三类是锌铜矿化,这些矿化展现出高容量、低品味、细脉状和侵染状
等特征。

相关盆地底部与酸性凝灰岩单元相接触,并且在分布的块状黄铁矿带部
分区域富含锌,还可能存在物质残留。

对于矿石中的金属,可能来自火山杂岩内
部的基底安山岩。

这些安山岩是由热液系统中的浸出所形成的,可以由一个或多
个热源驱动。

1.4岩浆岩特征
主要形成于基底范围内的岛弧环境中的火山杂岩。

这些杂岩的演化过程包含
了长英质岩浆的形成,并且还包括布劳伊兰岩基上的大型火山口构造。

还存在二
级线性和次平行断层、裂谷,这些断层和裂谷可能是由弧后裂谷或伸展所形成的。

相关裂谷的边缘部分在长英质火山作用。

最新的勘探工作发现还有多金属矿床,
并且还存在相应的地质背景和成矿带。

这些矿床具有多样化的成因,主要包括钼
钨铜矿化,以及与沉积物来源相关的黄铁矿铜矿化和斑岩铜矿化。

2成矿条件
2.1地层条件
勘查区出露岩石类型较为复杂,从沉积岩、变质岩到火山岩都有产出。

主要
出露岩性有石英长石砂岩,砂质板岩、含碳泥灰岩、石英砂板岩、硅质板岩、硅
化灰岩,花岗闪长岩、钾长花岗岩、闪长岩等。

金、银、铜元素在上述各岩性层中富集,有选择性的赋集于石英砂板与含炭泥灰岩层间破碎蚀变带中,而且破碎蚀变带中石英细脉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异常分布范围,说明后期热液含矿物质,沿破碎蚀变带富集成矿,是引起异常有选择性分布的主要因素。

2.2找矿标志
经地质、化探详实的查证工作,大致了解了勘查区成矿主元素金,主要赋存于绿泥石英千枚岩与含炭泥灰岩层间破碎蚀变带内,沿破碎蚀变带见石英细脉分布。

根据成矿条件及元素异常分布特点,总结找矿标志如下:地层岩性标志:绿泥石英千枚岩与含炭泥灰部位较发育的石英细脉是寻找金及其它成矿元素的直接找矿标志。

构造标志:层间断裂形成的破碎蚀变带,为后期热液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空间。

3找矿前景
3.1确定致矿因素
(1)在地质信息确定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对相应区域的地质信息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严谨地筛选矿物背景,重点关注矿床地质和成矿背景较好的区域,以确定各个方面的条件是否适合。

例如,在某地区中部偏南的地段中,可以观察到位于两个板块连接核心地带,并受到火山岩的影响。

这一地带呈现出明显的海陆交互特征,其反映的成矿特征较好。

同时,在中部偏南的区域,由于远古时期地理要素的作用,相关地理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因此逐渐形成了有色金属铜多金属矿,地表和地层广泛分布着铜多金属矿。

随着多年的演变和发展,也成为了形成铜多金属矿岩浆的关键地带。

因此,该地区分布的铜多金属矿相对较广泛,同时成矿因素和远古时期的地质作用密切相关。

(2)需要考虑当地地域化学对矿产的影响。

在对各项信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发现该区域中部偏南地带存在明显的异常信息带,并且表现出延伸发展的趋势。

结合相关趋势,可以确定异常带总体分布路线的中心地带有三个,并且该区域的中心部位是主要的强度集中区,拥有非常大的异常面积,大约为1.5万平方公里。

因此,可以初步推断该异常带周边还分布有其他的异常带,形成环绕状分布。

3.2选择找矿靶区
在选择探矿目标区域时,需要充分利用已发现并相对成熟的地质探矿理论,
并结合过去的探矿经验、矿产实际开发情况以及目标区域勘探结果中的地质条件
信息等,优化选取探矿目标区域,以便在相关资料的支持下制定更准确的矿产开
发决策。

同时,要充分考虑地层数据、化学探测数据、物理探测数据和地质构造
数据等,特别是在具备较好成矿地质条件的情况下,会有更大的可能性找到矿床,而且这些条件越好,所找到的矿床规模也会更大,品质也会更高。

3.3成矿
矿体主要赋存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上。

矿区大地构造应
力近东西方向,形成一系列轴部枢纽近南北的倒转褶皱,由西到东依次有松杉坳倒
转背斜、新生村倒转向斜、神仙岭倒转背斜;断裂受大地构造应力影响,发育四组
近南北向的逆断层,两期的断层切割给成矿床来了有利条件,主要表现为早期形成
的矿体在后期断层的改造下,使矿体高就位,同时少量热液的叠加使矿体品位得到
提高,乃至形成小规模热液充填脉型新矿体。

深部低品位矿石在断层运动的抬升下,被风化淋滤二次富集形成次生矿体。

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有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石炭系下统孟公坳组、石凳子组,岩性碱性越高、生物碎屑含量越高与酸性
期后热液接触反应越强烈,交代越充分,常常能形成高品位富矿包。

含泥质越高的
岩层与酸性期后热液接触反应较弱,酸性硅酸盐类物质冷却结晶形成石英、硅质物,宏观上表现成硅化,此类岩层一般形成薄层矿(化)体,但品位一般偏高,矿化不
均匀。

结语
新生铜锡多金属矿床属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岩体与围
岩正接触带、外接触带、内接触带上,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早期花岗岩为铜
锡多金属矿化成矿提供物质来源,石碳系、泥盆系碱性岩层是主要赋矿层位,矿区
内近南北向的一级断裂是岩浆上涌的主要通道,岩浆后期高温汽液作用形成的云
英岩使金属元素再次富集成矿体。

参考文献
[1]延旭东.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2]雷炼.江西乐平弹岭铜多金属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世界有色金属,2018(22):69-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