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II考题
2021年新课标Ⅱ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1年新课标Ⅱ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b1df9964bcf84b8d57b0d.png)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
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 .一直不做功 B .一直做正功 C .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 .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He Th U 4223490238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32-B .63 C .33 D .23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
一小物块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g162vB .g82vC .g42v D .g22v 18.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
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 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
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 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 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
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 的相互作用。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及解析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f79c75011ca300a6c390e6.png)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2.(6分)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3.(6分)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2﹣B.C.D.4.(6分)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A.B.C.D.5.(6分)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率为v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v2:v1为()A.:2 B.:1 C.:1 D.3:6.(6分)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7.(6分)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边长为0.1m、总电阻为0.005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c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如图(a)所示.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d边于t=0时刻进入磁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应电动势取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5 TB.导线框运动速度的大小为0.5m/s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在t=0.4s至t=0.6s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0.1N8.(6分)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C.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D.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9.(6分)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③用△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②、③;⑤多次重复步骤④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t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 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与v A、a 和△t的关系式为=.(2)由图(c)可求得,v A=cm/s,a=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0.(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μA,内阻大约为 500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 0Ω,另一个阻值为 000Ω);电阻箱R z(最大阻值为99999.9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V);单刀双掷开关S1和S2.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2)完成下列填空:①R1的阻值为Ω(填“ 0”或“ 000”)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③将电阻箱R z的阻值置于 500.0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填“相等”或“不相等”)④将电阻箱R 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 z的阻值置于 601.0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微安表的内阻为Ω(结果保留到个位).(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11.(12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s0)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速度v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1.重力加速度为g.求(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12.(20分)如图,两水平面(虚线)之间的距离为H,其间的区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自该区域上方的A点将质量为m、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带电小球M、N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射出.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电场区域,并从该区域的下边界离开.已知N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M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N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的1.5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M与N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2)A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三、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完整)2016年高考真题:物理(全国卷2)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2016年高考真题:物理(全国卷2)含答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b6099c9cf84b9d528ea7aff.png)
2016年高考真题:物理(全国卷2)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15. 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
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 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v c> v aC. a b>a c>a a,v b>v c> v aD.a b>a c>a a,v a>v c>v b16. 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 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 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 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 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17.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开关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 ,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Q2。
Q1与Q2的比值为A. 52B. 21C. 53D.3218. 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大气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气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5f155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2.png)
大气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 大气物理是研究什么与大气的相互作用?答案:大气物理是研究地球大气与其他地球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大气压力的变化?A. 温度B. 海拔高度C. 湿度D. 水平风速答案:D. 水平风速3. 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哪一层?答案: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距离地球表面15-30千米的平流层中。
4. 下列哪个气体在大气中占最大比例?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A. 氮气5. 大气的垂直温度结构以及随高度的变化被称为什么?答案:大气的垂直温度结构以及随高度的变化被称为大气温度垂直结构。
6.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通常使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答案:压强通常使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来表示。
7. 大气的相对湿度是指什么?答案:大气的相对湿度是指实际水汽含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的比值。
8. 暖锋与冷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暖锋与冷锋的主要区别在于暖锋前进时,暖空气与冷空气的接触是由上往下发生的;而冷锋前进时,冷空气与暖空气的接触是由下往上发生的。
9. 温度递减率(TGR)是指什么?答案:温度递减率是指温度随高度变化的速率,通常以摄氏度每千米为单位来表示。
10. 气体分子的速度与温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答案:气体分子的速度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速度也增加。
第二部分: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 高空区域的气温通常比地面上的气温高。
答案:正确2.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的质量。
答案:正确3. 水蒸气的凝结过程会释放热量。
答案:正确4. 水平温度梯度较大的地区,大气层中的风速较小。
答案:错误5. 风的起因是由于高压区向低压区的气压差异。
答案:正确第三部分: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 简述大气中的水循环过程。
答案:大气中的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融化和蒸发等多个阶段。
2016年全国卷2(物理)含答案
![2016年全国卷2(物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7d9432f5335a8102d220a3.png)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A.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15. 如图,P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
则【D】A. a a>a b>a c,v a>v c>v bB. a a>a b>a c,v b>v c>v aC. a b>a c>a a,v b>v c>v aD. a b>a c>a a,v a>v c>v b16. 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C】A. 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 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 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 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17.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试题6页解析20页】
![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试题6页解析20页】](https://img.taocdn.com/s3/m/ce630d3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0.png)
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2.(6分)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 D.a b>a c>a a,v a>v c>v b3.(6分)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4.(6分)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A.B.C.D.5.(6分)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A.B.C.D.6.(6分)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2017年度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其内容规范标准答案全国卷2
![2017年度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其内容规范标准答案全国卷2](https://img.taocdn.com/s3/m/6d2fd84bb52acfc788ebc931.png)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参考答案】A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 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参考答案】B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23-B.3 C. 3 D. 3【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F 水平时:F mg μ=;当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时,则cos 60(sin 60)F mg F μ=-o o ,联立解得:3μ=,故选C. 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快以速度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A.216v gB.28v gC.24v gD.22v g【参考答案】B18.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 点,在纸面内沿不同的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度为1v ,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度为2v ,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21:v v 为A.32:B.21:C.31:D.32: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当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个圆周时,打到圆形磁场的位置最远,则当粒子射入的速度为1v ,由几何知识可知,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11cos602r R R ==o ;若粒子射入的速度为2v ,由几何知识可知,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3cos30r R R ==o;根据mv r v qB=∝,则 2121:=:3:1v v r r =,故选C.19.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0T ,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过M,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A.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0/4TB.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 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参考答案】CD20.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
201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2
![201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2](https://img.taocdn.com/s3/m/f1233f59195f312b3169a5ca.png)
201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2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II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 与a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A B CD【答案】C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aFOaFOaFOaFOFF 1和F 2(F 2>0)。
由此可求出A .物块的质量B .斜面的倾角C .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 .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答案】C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 、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 (d >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体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时导线框的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t 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A BC D 【答案】D17.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 ,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以速率v 0沿横截面的某直OtvOtv Otv Otv dL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
不计重力,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 .qRmv 330B .qRmv 0C .qRmv 03D .qRmv 03 【答案】A18.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 、b 和c 分别位于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b 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 ,c 带负电。
《天气学》1-2考题答案
![《天气学》1-2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30441bc5da50e2524d7f6e.png)
一、填空(40空)1.表示大气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称为(连续)方程。
2.(热力学能量)方程代表了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过程使得(太阳能)可以驱动大气运动。
3.因(准静力平衡)方程建立了气压和位势高度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两种坐标系可以互相转换。
4.热成风讨论(地转风)随高度变化与(温度)场关系。
因两等压面之间的厚度与该层(平均温度)成正比,故当地转风随高度逆转时有(冷)平流,地转风随高度顺转时有(暖)平流。
5.在同样风速的情况下,气旋等压线较(密),反气旋等压线较(稀疏)。
6.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称为地转偏差或偏差风。
7.正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不变,(斜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量称为(热成风)。
8.地转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
9.地转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10.热成风大小与平均温度梯度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
11.地转偏向力对运动气块不作功,它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其(速度大小)。
12.在北半球摩擦层中,低压中的摩擦作用使空气水平(辐合),并引起(上升)运动。
13.暖输送带是一支既暖又湿的气流,它通常位于(冷锋前方)的边界层内。
14.锋生是指(密度)不连续性形成的一种过程,或是指已有的一条锋面,其温度/位温(水平梯度)加大的过程。
15.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湿度状况对气团(形成)与(变性)具有重要作用。
16.构成我国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亚)气团和(南方热带海洋)气团的交绥。
17.据统计,在我国南方锋面坡度约为(1/200~1/500),在北方锋面坡度约为(1/50~1/200)。
18.在没有降水发生的条件下,(露点温度)比温度更加保守。
19.有冷锋的时候,风向随高度(逆转),有暖锋的时候,风向随高度(顺转),20.输送带是指以天气系统为坐标系的(相对气流)。
21.地面图上,等压线互相平行,但(气压)梯度不同,而风场具有气旋性切变的气压场型式称为(隐槽)。
大气物理试题及答案
![大气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1ac15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0.png)
大气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之和约为多少?A. 99%B. 90%C. 80%D. 70%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层的组成部分?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答案:C3.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大气物理研究的内容?A. 云的形成B. 气候变暖C. 地震活动D. 风的形成答案:C4. 大气压力随高度增加而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5. 以下哪种现象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A. 雾B. 闪电C. 极光D. 彩虹答案:A6. 以下哪种云属于高积云?A. 积雨云B. 高空卷云C. 层云D. 积云答案:B7. 大气中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哪些气体引起的?A. 氧气和氮气B. 二氧化碳和甲烷C. 氦气和氖气D. 氩气和氪气答案:B8.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大气环流?A. 季风B. 极地涡旋C. 地壳运动D. 洋流答案:C9. 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哪个大气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热层答案:B10.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冷锋引起的?A. 雷暴B. 冰雹C. 雾D. 龙卷风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大气层按照高度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
答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2.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____和____。
答案:海洋蒸发、陆地蒸发3.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____和____波长较长,能够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
答案:红外线、可见光4. 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可以____太阳辐射,也可以____地面辐射。
答案:散射、吸收5. 风速的测量单位是____,风向的测量单位是____。
答案:米/秒、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大气层的垂直结构及其主要特征。
答案:大气层按照高度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其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此层。
《天气学》1-2考题答案
![《天气学》1-2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e6887a77232f60ddcca1bf.png)
一、填空(40空)1.表示大气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称为(连续)方程。
2.(热力学能量)方程代表了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过程使得(太阳能)可以驱动大气运动。
3.因(准静力平衡)方程建立了气压和位势高度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两种坐标系可以互相转换。
4.热成风讨论(地转风)随高度变化与(温度)场关系。
因两等压面之间的厚度与该层(平均温度)成正比,故当地转风随高度逆转时有(冷)平流,地转风随高度顺转时有(暖)平流。
5.在同样风速的情况下,气旋等压线较(密),反气旋等压线较(稀疏)。
6.实际风与(地转风)之差称为地转偏差或偏差风。
7.正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不变,(斜压)大气中地转风随高度的变化量称为(热成风)。
8.地转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
9.地转风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10.热成风大小与平均温度梯度成(正比),与纬度成(反比)。
11.地转偏向力对运动气块不作功,它只能改变气块的(运动方向),不能改变其(速度大小)。
12.在北半球摩擦层中,低压中的摩擦作用使空气水平(辐合),并引起(上升)运动。
13.暖输送带是一支既暖又湿的气流,它通常位于(冷锋前方)的边界层内。
14.锋生是指(密度)不连续性形成的一种过程,或是指已有的一条锋面,其温度/位温(水平梯度)加大的过程。
15.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湿度状况对气团(形成)与(变性)具有重要作用。
16.构成我国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亚)气团和(南方热带海洋)气团的交绥。
17.据统计,在我国南方锋面坡度约为(1/200~1/500),在北方锋面坡度约为(1/50~1/200)。
18.在没有降水发生的条件下,(露点温度)比温度更加保守。
19.有冷锋的时候,风向随高度(逆转),有暖锋的时候,风向随高度(顺转),20.输送带是指以天气系统为坐标系的(相对气流)。
21.地面图上,等压线互相平行,但(气压)梯度不同,而风场具有气旋性切变的气压场型式称为(隐槽)。
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试题6页解析18页】
![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试题6页解析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2ebe972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7.png)
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2.(6分)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3.(6分)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2﹣B.C.D.4.(6分)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A.B.C.D.5.(6分)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点,在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率为v1,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率为v2,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v2:v1为()A.:2B.:1C.:1D.3:6.(6分)如图所示,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7.(6分)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
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卷02新课标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卷02新课标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6136d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8.png)
2024年高考物理精选真题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141214H He+2e+2v →,已知11H 和42He 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1u=931MeV/c 2,c 为光速。
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A .8 MeVB .16 MeVC .26 MeVD .52 MeV 【答案】C【解析】由2E mC ∆=∆知()242p e E m m m c α∆=⨯--⋅,2E m c ∆∆==6191693110 1.610J910-⨯⨯⨯⨯27311.710kg0.910kg --≈⨯⨯,忽视电子质量,则:()24 1.0078 4.0026MeV 26E u u c ≈∆=⨯-⋅,故C选项符合题意;15.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
在t =0到t =40 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A .0B .30 mC .750 mD .1 200 m【答案】C【解析】在v –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在40 s 内的位移为()()1104030m 750m 2x =⨯+⨯=,C 正确。
16.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 表示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复原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由牛顿运动定律,F–mg+F弹=ma,F弹=k(x0–x),kx0=mg,联立解得F=ma+kx,对比题给的四个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A卷 附答案
![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A卷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62d38a1c7aa00b42acbe4.png)
姓名班级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A 卷 附答案 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质量为的物体,初速极小,在外力作用下从原点起沿轴正向运动,所受外力方向沿轴正向,大小为。
物体从原点运动到坐标为点的过程中所受外力冲量的大小为_________。
2、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
则质点的运动轨迹方程,由t=0到t=2s 内质点的位移矢量______m 。
3、三个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分子数密度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则压强之比_____________。
4、在热力学中,“作功”和“传递热量”有着本质的区别,“作功”是通过__________来完成的; “传递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完成的。
5、图示为三种不同的磁介质的B~H 关系曲线,其中虚线表示的是的关系.说明a 、b 、c 各代表哪一类磁介质的B~H 关系曲线:a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B~H 关系曲线b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B~H 关系曲线c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B~H 关系曲线6、静电场中有一质子(带电荷) 沿图示路径从a 点经c 点移动到b 点时,电场力作功J .则当质子从b 点沿另一路径回到a 点过程中,电场力作功A =___________;若设a 点电势为零,则b 点电势=_________。
7、一个半径为、面密度为的均匀带电圆盘,以角速度绕过圆心且垂直盘面的轴线旋转;今将其放入磁感应强度为的均匀外磁场中,的方向垂直于轴线。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42bb3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8.png)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
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
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A.库仑B.霍尔C.洛伦兹D.法拉第2.(6分)若一均匀球形星体的密度为ρ,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星体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其运动的卫星的周期是()A .B .C .D .3.(6分)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其左边缘a点比右边缘b点高0.5h。
若摩托车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1,它会落到坑内c点,c与a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若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2,该摩托车恰能越过坑到达b 点。
等于()A.20B.18C.9.0D.3.04.(6分)CT扫描是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简称,CT扫描机可用于对多种病情的探测。
图(a)是某种CT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其中X射线产生部分的示意图如图(b)所示。
图(b)中M、N之间有一电子束的加速电场,虚线框内有匀强偏转磁场;经调节后电子束从静止开始沿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的方向前进,打到靶上,产生X射线(如图中带箭头的虚线所示);将电子束打到靶上的点记作P点。
则()A.M处的电势高于N处的电势B.增大M、N之间的加速电压可以使P点左移C.偏转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增大偏转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使P点左移5.(6分)氘核H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6H→2He+2H+2n+43.15MeV表示。
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M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kg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J,1MeV=1.6×10﹣13J,则M约为()A.40kg B.100kg C.400kg D.1000kg6.(6分)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2)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2)](https://img.taocdn.com/s3/m/430d76a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4.png)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地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地得6分,选对但不全地得3分,有选错地得0分.1.(6分)如图,两平行地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
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a点地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地微粒,该微粒将( )A.保持静止状态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2.(6分)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地电势分别为U a、U b、U c.已知bc边地长度为l.下列判断正确地是( )A.U a>U c,金属框中无电流B.U b>U 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C.U bc=﹣Bl2ω,金属框中无电流D.U bc=Bl2ω,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3.(6分)由于卫星地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地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地速度为1.55×103m/s,此时卫星地高度与同步轨道地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地夹角为30°,如下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地附加速度地方向和大小约为( )A.西偏北方向,1.9×103m/s B.东偏南方向,1.9×103m/sC.西偏北方向,2.7×103m/s D.东偏南方向,2.7×103m/s4.(6分)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地功率P随时间t地变化如下图所示。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二原卷及解析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二原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54b69cf46527d3250ce0a7.png)
2020年高考全国卷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原卷)
二、选择题:
1.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 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 )
故选D。
5.氘核 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 表示。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M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 kg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J,1 MeV= 1.6×10–13J,则M约为( )
某同学想设计一个新单摆,要求新单摆摆动10个周期的时间与原单摆摆动11个周期的时间相等。新单摆的摆长应该取为_______cm。
16.直角棱镜的折射率n=1.5,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C=90°,∠A=30°。截面内一细束与BC边平行的光线,从棱镜AB边上的D点射入,经折射后射到BC边上。
(1)光线在BC边上是否会发生全反射?说明理由;
A.48 kgB.53 kgC.58 kgD.63 kg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题 附答案
![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题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bc385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1.png)
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个半径为、面密度为的均匀带电圆盘,以角速度绕过圆心且垂直盘面的轴线旋转;今将其放入磁感应强度为的均匀外磁场中,的方向垂直于轴线。
在距盘心为处取一宽度为的圆环,则该带电圆环相当的电流为________,该电流所受磁力矩的大小为________ ,圆________盘所受合力矩的大小为________。
2、设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为,则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归一化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弹簧振子系统具有1.OJ的振动能量,0.10m的振幅和1.0m/s的最大速率,则弹簧的倔强系数为_______,振子的振动频率为_______。
4、长为的匀质细杆,可绕过其端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如果将细杆置与水平位置,然后让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摆,则开始转动的瞬间,细杆的角加速度为_____,细杆转动到竖直位置时角加速度为_____。
5、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相应的以余弦函数表示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__。
6、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一光栅上,若光栅的透明缝宽度与不透明部分宽度相等,则可能看到的衍射光谱的级次为____________。
7、一小球沿斜面向上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_______S。
8、质点p在一直线上运动,其坐标x与时间t有如下关系:(A为常数) (1) 任意时刻t,质点的加速度a =_______; (2) 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t =__________.9、某一波长的X光经物质散射后,其散射光中包含波长________和波长________的两种成分,其中_________的散射成分称为康普顿散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请将试题并用微机打印,于考试前两周将试题送院办公室。
第一页,共1页
1.雷暴是低层大气中电磁能的主要源,并且被认为它驱动着全球电流系统.
测量云和它周围的电场表明,大部分雷暴云很像一个巨大的偶极子。
在它的一20℃高度以上的顶部区集聚着大约40库仑的正电荷量。
在云的一20℃和0 ℃高度之间的中心部分,也具有相同量级的负电荷量。
在0℃层高度以下,有时观测到量吸为10库仑的小的正电荷区
2.虽然有一些关于电荷分离的理论,但尚无一个理论被首遍接受(例如Mason,1970;Magono,1980)。
这些理论大多以两个基本概念之一为基础:或是感应过程或是非感应过程,二者都把降雨设想为动力机制。
(1) 感应起电:
在感应过程中,外部电场引起雨滴或冰粒的电极化,极化强度取决于所涉及粒子的介电常数。
与这些较大颗粒相碰撞的小冰晶或小水滴可以获得正电荷随上升气流而向上运动。
带负电荷的雨滴或冰粒由于具有较大的重量而下降,并加强原来的电场(即晴空电场)。
大、小粒子之间电荷交换的数量随电场的增强而增加,该效应由正反馈维持,正反馈使原电场增强,直至增强到Q max的电荷极限值,并伴有闪电,或者重力被电力所抵消,才使大颗粒子停止下降
实验室的实验表明,感应过程只有当10千伏/米量级或更高些的相对强电场已经存在时才显著。
因此,非感应过程也是重要的。
2)非感应起电:
非感应起电包括:a)冻结与融化起电、b)冰-冰碰撞起电、c)结淞起电、d)对流起电等
3.闪电是指另一种常见的更加强烈的大气放电现象。
伴随着巨上的闪光与雷声。
常见的闪电还可分为地闪(云-地之间的放电) 。
云闪(云际之间或云与大气之间放电)以及球状闪电。
(1)地闪通常是在雷雨云下云和地面之间的强烈放电过程。
还伴随着轰鸣的雷声。
地闪常常从云内开始,先在雷雨云正、负电荷中心之间击穿(如下图(a) —(d) ),形成放电。
而后像一般曲折的暗蓝色
光柱,阶梯式地由云中逐级伸向地面,每级放电光柱长约30一90米,光柱直径约5米。
它以1—5x104米/秒的平均速度向地面传播伸展,两个梯级间的相隔时间为30—100微秒。
梯级先导为回击建立了电离通道。
(2)云闪发生在云内,云与云以及云与大气之间的放电过程。
根据卫星观测统计,全球每秒钟发生的闪电约为300次,其中大多数是云闪。
云闪次数(N c)与地闪次数(N g)的比值与纬度有关,
4.人工引雷指的是雷暴电环境下利用一定的装置和设施,人为在某一指定地点触发的闪电。
其原理是利用火箭将一根金属丝送入云中,把云中积累的电荷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消雷的目的。
Newman(1958)和Brook等人(1961)最早提到人工引雷的可能性,Brook等人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将一根导线静止放置在一定强度的电场中不会触发放电,但将导线快速引入电场中,就会产生放电现象。
他们认为若导线处于静止状态导线顶端处产生的电晕放电会对导线顶端起到屏蔽电荷层,这样在导线顶端处就有可能出现足以始发流光的强电场。
基于这些分析,他们建议在雷暴电场中快速地引入一导线就会人为地触发放电。
在前一节中我们曾介绍过100 m以上的高建筑物可以引发上行雷电。
结合这一事实不难预测若将100 m长的导线沿着垂直方向快速引入雷暴电场中,导线顶端处的强电场就会触发一持续向上传输的先导,最终导致放电长度为数公里的雷电。
Newman等人利用火箭拖导线技术于1960年在美国最早实现人工引雷(Newman 1965;Newman等,1967)。
之后,法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相继成功地实现人工引雷(Fienx等,1978;Horii,1982;Liu等,1994)。
目前所有的人工引雷都是利用导线成功的,其实,即使不用导线,只要能够人为产生一持续向前发展的先导,同样可以触发闪电。
5.用于人工引雷的所谓火箭导线技术指的是向雷暴云发射一尾部拖一细长导线的小型火箭来触发
闪。
火箭导线技术的本质在于沿着雷暴云电场快速移动或伸长一细长导线。
在火箭导线技术中,火箭的作用只不过是起到快速牵引或伸长导线的作用。
为了模拟自然雷电中下行梯线先导,近年来又有人开发出所谓高度引雷技术,它的特点是在导线与大地之间使用一根较长的尼龙线,从而使导线与大地绝缘。
因为在这种引雷技术中导线被放置在一定高度上,所以称它为高度引雷技术。
为了区别起见,常把导线直接接地的技术称作经典引雷技术。
尼龙线的长度越长可越真实地模拟雷电的下行梯级先导。
为了让触发的闪电击中一预定地点,常在地面处接上一根几十米长的导线。
6.电子雪崩是指pn结内做漂移运动的少子受强电场的加速作用获得很大的动能,当它与结内原子碰
撞时,把其中的电子撞出来,产生新的电子空穴对,新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电场的作用下,又去撞击
其他的原子,这样下去,就像雪崩一样;也就是电子碰撞的连锁反应而使电子浓度剧增。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掺杂浓度较低,外加电压较大的情况下
放电一经开始,就以称为电子雪崩的过程传播;这种放电的出现.是因为电离作用产生正离子和电子。
这两类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开始移动。
这种作用就是施加于每个粒子一个电场力: E·e (E是电场, e 是离子或电子电荷)。
然而,电子的移动性比离子大得多。
因而可认为后者基本上不栘动。
带电粒子沿电场移动时.它获得的动能等于它的电荷乘以电位的变化。
这样,在先导中。
当电子向下移动时就会加速,并且由于与其它许多分子或原子的碰撞而变得能够电离。
随着每一个新电子的产生,这一过程就重复出现,结果电子数呈指数增.这是一种雪崩留下来的不断增多的正离子数,产生正电荷电场,与原先存在的电场对抗,防止雪崩无止境增加。
7.
8.散射能力和粒子体积的平方成正比
9.四点
10.
11.
12
13.对于单色光来讲,光线达到水滴表面时,将会发生折射而进入水滴内部,如果水滴是球形的,光线又会达到水滴表面的另一面,并在水滴内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后的光线从水滴另一处表面上再发生折射,进入大气,光线经过两次折射,一次反射,改变了原来传播方向,达到观察者眼中。
当光线入射角变化时,其偏向角将是不同的。
一束平行光经过水滴以后,因为每条光线进入水滴时的入射角不同,出射光线是发散的。
入射角大或入射角小都会形成较大的偏向角,只有对某一条入射光线,(某一入射角),偏向角达到最小数值,称为最小偏向角,在这个方向上的出射光,能量比较集中,出射光比较强,我们的眼睛只有在这个方向上才能看到明亮的色彩。
虹就是具有最小偏向角的光线在空间的分布。
虹就是具有最小偏向角的光线在空间的分布。
14.
15.反射虹称为“霓”。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