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岩溶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合集下载

重庆地区岩溶地下河水溶解无机碳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重庆地区岩溶地下河水溶解无机碳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时, 建议通过 8 ” C值 扣 除碳 酸 盐 岩 溶 蚀 形 成 D I C 的 通 量 后 再 来 推 算 岩 溶 作 用 形 成的碳汇量。
关键词 : 溶解无机碳 ; 碳 周位 素 ; 岩溶地下河 ; 重庆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4 1 . 3 : P 5 9 7 . 2 文献标识码 : A
8 2 . 1 。计算结果表 明, 在人 类活动不断增强 的情况下 , 岩溶 水体 D I C 通 量 中 碳 酸盐岩溶解来源 的 D I C和其参与岩溶地下水 8 ” C值 的形 成 并 不 一 定 是 岩 溶 作 用 理论 方 程 中所 计 算 的 5 O%, 而是 有 一定 的 变 化 范 围 。 因 此 在 计 算 岩 溶 作 用 碳 汇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4 1 2 0 2 1 8 5 ) 、 国土资源部公益 性行业科研 专项( 2 0 1 3 1 1 1 4 8 ) 、 广西 自然科孚墓歪 项 目( 2 0 1 2 G X N S F B A 0 5 3 1 3 7 ) 、 中国
地 质 调 查 局 地 质 调 查 项 目( 1 2 1 2 0 1 1 3 0 0 6 7 0 0 ) 和I GC P / S I DA5 9 8项 E t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蒲 俊 兵 ( 1 9 8 2 一) , 男, 博 士, 助理 研 究 员 , 主要 从 事 岩 溶 水 文 地 质 学 的研 究 工 作 。E — ma i l : j u n b i n g p u @h o t ma i l . c o n。 r
研究 也 历来 受到 众 多 学 者 的 高 度关 注 。重 庆 地 区经
统计 有 岩溶 地下 河 约 3 8 0条 _ 2 ] , 是 我 国西南 岩溶 地下 水 资源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在 经 历 了 2 0 0 6年 夏 、 2 0 1 0

岩浆水氢氧同位素范围

岩浆水氢氧同位素范围

岩浆水氢氧同位素范围岩浆是指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物质,产生于火山喷发、地壳板块的运动和深部热液活动等地质过程中。

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和气体等组分,其中水和氢氧同位素的研究可以为岩浆的成因和演化提供重要的证据。

本文将介绍岩浆水氢氧同位素的含义、测定方法和研究进展。

水和氢氧同位素的含量、分布和比例可以为岩浆的起源、演化、成分和源区提供重要的线索。

水是岩浆中最常见的组分,其含量比例通常在1-5%之间。

氢氧同位素是指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同位素种类及其比例,而氢氧同位素组成则反映了水分子来自不同地质体系中不同来源的历史。

氢氧同位素的比例是以标准氢和标准氧的同位素比为基础的,通常用δ符号表示。

δ值表现了岩浆水中氢氧同位素相对于标准氢氧同位素的分馏程度,其中δD表示水中重氢(氘)与轻氢(普通氢,也称氢)的比值相对标准氢的比值,δ18O表示水分子中18O占比相对于标准氧的占比。

岩浆水中氢氧同位素的不同比例,可以反映不同矿物组分和地质过程的作用,如岩浆的来源、成分、演化阶段、地幔和地壳的贡献等。

测定岩浆水氢氧同位素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同位素比较、同位素分馏、水素和氧同位素分析两种方法。

同位素比较法是通过测定当前的水、矿物和岩石中氢氧同位素的比值与先前已知的标准比值进行比较,以推断岩浆中氢氧同位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同位素分馏法则是通过测定不同组分和岩石中氢氧同位素的比值来推断它们的成因和演化过程,如大陆地壳的生长、地球内部和大气水循环等;水素和氧同位素分析法是通过质谱仪等现代分析技术测定样品中氢、氧的同位素比例,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数据结果。

岩浆水氢氧同位素研究已经成为火山学和地球化学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在揭示岩浆成因、火山喷发风险评估、水循环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应用价值。

岩浆水中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可以反映流体来源、混合和演化过程,从而揭示了地球内部动力学和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特征,如洋壳与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地幔和地壳的热流等;同时,在火山地区的水循环研究和火山活动风险评估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其可以为火山岩浆成因和喷发过程、火山甲烷排放与气候变化及火山灾害防治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

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

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一、海洋水体氢氧同位素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之一,其中的水分子也含有不同的氢氧同位素。

海洋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主要有氢-1(氚)、氢-2(重氢)、氢-3(超重氢)、氧-16、氧-17和氧-18。

其中,氢-1和氧-16是最常见的同位素。

海洋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温、盐度、深度等。

一般来说,海洋表层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较高,随着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氢氧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导致的。

根据研究发现,海洋水体中氢氧同位素的组成对于研究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海洋沉积物中氢氧同位素的分析,可以推测出过去的气候变化情况。

因此,海洋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研究对于了解地球气候演变以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湖泊水体氢氧同位素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湖泊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也具有一定的特征。

湖泊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其中降水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与地理位置、季节等因素密切相关。

湖泊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降水的季节性变化。

例如,在干旱季节,湖泊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较高,而在雨季,含量则较低。

这是因为降水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随着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湖泊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也可以用于研究湖泊的水文循环过程。

通过对湖泊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的分析,可以了解湖泊的水源、水量变化以及水体的混合程度等信息。

这对于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下水体氢氧同位素地下水是地下岩石裂隙或含水层中的水分子,其中的氢氧同位素也具有一定的特征。

地下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地质构造、地下水流动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地下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地下水的来源和补给方式。

例如,降水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较高的地区,地下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也较高。

而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则较低。

地下水体中的氢氧同位素研究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1-23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21-23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Element Notation
Hydrogen Lithium Boron Carbon Nitrogen Oxygen Sulfur δ D δ 6Li δ δ δ δ δ δ
11 6
Ratio
D/H(2H/1H) li/7Li B/10B C/12C N/14N O/16O O/16O S/32S
18 18 216 1/3C16O2+ H O ƒ 1/3C O + H 3 2 3 2 O
α=1.0492
α=1.0286
反应使岩石中富集了18O、而在水中富集16O。由于大 部分岩石中氢的含量很低,因此水岩同位素交换反应 中氢同位素成分变化不大,但在含OH-的矿物中,水 岩反应结果使得矿物的δD增高。
1000ln A 10 / T B
6 2
α是分馏系数;T是绝对温度;A、B是常数,由实验 确定。从上式可知,温度越高,分馏越小;温度越低, 分馏越大。 在实际进行同位素地质温度测定时,只要测定两个共 生矿物的同位素组成,便可根据公式进行同位素平衡 温度计算。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例子:含石英、白云母和磁铁矿的花岗片麻岩
H-O同位素地球化学
(3) 矿物晶格化学键 对氧同位素的选择 当火成岩和变质岩 达到氧同位素平衡时, 岩石中矿物氧同位素 有一个相应的分馏次 序,其中Si-O-Si键的 矿物中最富18O,其 次为Si-O-Al键、SiO-Mg键等。
H-O同位素地球化学
云和沉积物五个库间进行。
H-O同位素地球化学
1.H-O同位素的分馏 (1)蒸发-凝聚分馏: 水在蒸发过程中轻水分子H216O比重水分子D218O易于富 集在蒸汽相中,而凝聚作用相反,重的水分子优先凝结。 因此在气、液相之间发生H、O同位素的物理分馏。 由于水分子经过反复多次蒸发-凝聚过程使得内陆及高纬

04第四章(氢氧同位素)

04第四章(氢氧同位素)
Theory,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Outline
1.氢氧同位素概述 2.天然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3.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应用
1概 述
1.1 氢、氧同位素的主要地球化学性质
氢和氧是自然界中的两种主要元素,它们 以单质和化合物的形式遍布全球。
冰雪的堆积与融化对海水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北极冰的δD值为-160 ‰,δ18O值为-22 ‰ ; 南极雪的δD 值为-440 ‰ ,δ18O为-55 ‰。
当极地有大量冰雪堆积时, 海洋水的同位素组成变重; 若全球冰雪融化,海洋水 的同位素组成变贫。 据计算海水的δ18O将降到 -1‰,δD降到-10‰。
降水线的斜率也是反映分馏程度的一个参数
1965年Craig和Gordon指出,云团的冷凝过程基本上属于平衡过程,没 有明显的动力分馏,分馏系数介于封闭的平衡蒸发和瑞利蒸发之间,因 此,全球降水线的斜率S=8。
大量的研究证明,海水蒸发形成云团蒸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力过程, 蒸发速度受水-空气界面的扩散速度控制,而大气中的湿度、风速等因 素都会影响扩散速度。由于氢氧同位素分子有不同的扩散速度,所以得 到的斜率不等于8,而往往在5-6之间。由于受蒸发作用的影响而斜率小 于8。
2.4 地下水
1) 渗入水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由大气降水补给的渗入水的同位素组成与其补给 源的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相近,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δD- δ18O关系图上,数据点都落在世界降水线或地方降水线附近。
利用大气降水的高度效应,可以推测计算地下水补给区的高度和 位置。
穿过起伏较大的大陆边缘加拿大西部山脉降水的δ18O变化
-7.0
-8.0

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以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为例的开题报告

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以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为例的开题报告

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以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威胁,岩溶地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也因此变得非常重要。

重庆市的青木关岩溶槽谷是一个典型的岩溶地貌,不仅地下水资源丰富,而且人类活动频繁,因此在该地区开展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文献综述随着地下水的污染和枯竭等问题的出现,对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关于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其中包括地质、水文、水化学等学科的应用。

但是在岩溶地区,由于该地区地貌和地下水运移规律的特殊性质,当前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将主要围绕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开展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岩溶地区地下水环境特征分析与归纳。

(2)基于GIS技术,采用Kriging插值法,分析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3)在分析水质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建立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区域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

2. 研究方法本文将运用GIS技术、Kriging插值法、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理论等方法,建立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具体区域进行评价。

具体步骤如下:(1)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2)采用Kriging插值法,绘制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图。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4)运用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对区域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通过开展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的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和研究关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脆弱性和风险性等方面的问题,预计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建立一套适用于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的理论体系。

重庆市岩石地质说明书

重庆市岩石地质说明书

绪言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部,东与湖北省、湖南省接壤,南接贵州黔北,西与四川省毗邻,北抵大巴山在城口—巫溪北侧与陕西省分界。

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面积8.2万平方公里。

根据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地层区划标准和区划方案,结合重庆市地层发育总的面貌及分布情况、地层层序及接触关系、岩性组合及厚度变化、区域变质及剥蚀、古生物组合及发育情况等地层标志,地层区划可划分为三级地层区,其标准如下:Ⅰ级地层区(区):主要根据自前震旦纪以来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

一般要求“系”以上地层单元在岩相上可以对比,“统”可以对比或分区对比。

Ⅱ级地层区(分区):主要根据某个大的断代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一般要求“统”在岩相上可以对比,“组”基本可以对比或分区对比。

Ⅲ级地层区(小区):是地层区划的基本单位。

主要根据某些时代地层发育的特征,一般要求“组”一级单元可以对比。

在同一个Ⅲ级地层区内,地层层序、组(群)岩性特征、古生物群及含矿性等应基本一致。

根据以上标准,重庆市地层区划分了两个Ⅰ级地层区,五个Ⅱ级地层分区及八个Ⅲ级地层小区(图1),现将Ⅱ级地层分区的基本情况简述如下:Ⅰ1、扬子区(台区)Ⅱ1、大巴山分区(仅包括渝、陕、鄂接壤附近的一个巫溪小区):其特点是 1、为前震系至三叠系分布;2、震旦系及下古生界较发育,缺失志留系上统、顶统;3、上古生界缺失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图1 重庆市地层区划图缺失下统,上统含煤;4、三叠系以碳酸盐岩为主,上统夹碎屑岩。

Ⅱ2、四川盆地分区(包括万州和荣昌两个小区):基特点是 1、侏罗系发育完整,白垩系亦有零星分布;2、二叠系(下统缺失),三叠系发育完整,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山麓或背斜核部,上二叠统、三叠系均呈显著的东西相变;3、大部分地区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4、古近系、新近系缺失;5、第四纪河流沉积相发育。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研究旨在了解我们的行星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形成的,包括地壳、大气、水体和生物。

地球化学家使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研究这些过程,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介绍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如何应用于了解地球化学过程的早期历史和现代系统。

稳定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核数的元素,但具有不同的中性子数。

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研究这些同位素在地球化学中的分布和交换过程的学科。

由于同位素的数目非常相似,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也非常相似。

这使得它们在地球化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应用广泛,仅举几例。

首先,它可以用于了解过去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例如,钋同位素比研究表明,过去的气候变化和气候区域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它可以用于研究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

例如,地球上的水循环和生态系统中碳、氮、硫等元素的循环和利用,可以用稳定同位素技术进行研究和监测。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了解矿床和石油等地下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除了稳定同位素外,同位素地球化学也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与稳定同位素不同,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会导致元素发生变化,而稳定同位素只涉及元素内部中性子数量的变化。

两类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可以相互补充。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应用有赖于其具有高精度、多重标记和非破坏性等特点。

例如,一些同位素的比例测量可以用极高的精度实现,达到1/1000万或更高的精度。

这在研究少量物质的分布和交换过程时非常有用。

稳定同位素还可以用于多个化学物种的标记。

其中,氢、氧、碳、氮和硫等元素的同位素标记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生态系统和地壳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最后,稳定同位素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

这使得它能够在不影响样品的情况下分析地球化学系统的动态变化。

鉴于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广泛应用,地球科学家使用许多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

其中一种最常用的技术是质谱仪。

重庆西部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重庆西部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重庆西部工程地质基本特征胡经国一个地区的区域工程地质研究,对于该地区的水利水电、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港口、码头、机场以及国防等建设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迄今为止,前人在重庆西部地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

本文试图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重庆西部地区的工程地质基本特征,重点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工程地质分区特征,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该文原标题为《重庆市永川地区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作者于2001年6月对原文进行了修改补充,并重新标题为《重庆西部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一、自然地理概况㈠、地理位置这里所说的“重庆西部”是指原永川地区行署所辖的八个县,即现在重庆市所辖的永川市、潼南县、铜梁县、合川市、荣昌县、大足县、璧山县和江津市等三市五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渝西”地区。

重庆西部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

该区东面,是重庆市的北碚区、巴南区和綦江县;西南面和南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的隆昌县、泸县和合江县;东南面,是贵州省北部遵义地区的习水县;西面,是四川省内江地区的安岳县;西北面,是四川省绵阳地区的遂宁县;北面,是四川省南充地区的武胜县。

㈡、山脉与丘陵该区山脉属于华蓥山脉西南分支的低山,主要分布于该区东南部和西南部。

其中包括:走向NNE-SSW的中梁山南段、大东山、小东山,以及作为小东山南伸部分的云雾山(花果山)。

它们大体上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由北向南纵贯该区东部。

走向NE-SW的箕山(东山或茶山)、黄瓜山、巴岳山(西山)、阴山、曾家山北段和古佛山北端。

它们大体上由北东向南西斜贯该区西南部。

其中,箕山和黄瓜山可视为小东山的西南分支。

此外,还有江津市东南部走向NNE-SSW的低山。

该区东南部低山呈线状,西南部低山呈长轴状。

两相邻低山之间是比较开阔的槽谷或河谷地带。

华蓥山主体、小东山北段、巴岳山和曾家山北段一线之西北,即该区的西北部,为广大的丘陵分布区。

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㊂ 地下水在参
与云贵高原过渡地 带 , 地 形 以 山 地 为 主, 地势呈东南
向西北倾斜 , 以石雷 公 路 为 界 , 大体构成中山低山两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 业 务 费 项 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 2 0 1 7 Y F C 0 4 0 6 1 0 4 2 0 1 4 0 2 3) , : 通信作者 : 裴建国 ( 研究员 , 主要从事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 ㊂E e i 2 0 0 6@1 2 6. c o m㊂ 1 9 5 7- ) m a i l p j g , : ㊂ 第一作者简介 :樊连杰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 ㊂E 1 9 8 7- ) m a i l f a n l i a n i e @k a r s t . a c . c n j ) ) 查项目 (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联合资助 D D 2 0 1 6 0 3 0 2 4 1 6 0 2 2 7 7
第3 6卷
: / D O I 1 0. 1 1 9 3 2 k a r s t 2 0 1 7 6 1 y
( ) : ] 中国岩溶 , 樊连杰 , 裴建国 , 邹胜章 , 等. 重庆市南川区南部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2 0 1 7, 3 6 5 6 9 7 7 0 3. J .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 췍
] 1 4-1 6 ㊂ 通过识别岩溶水 化 学 组 分 特征不同的地下水[
7 3. 6 5% ㊂ 岩溶地下水往往是当地城乡供水的重要 水源 ㊂ 由于岩溶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和环境特征 , 水化 学性质容易受到外部活动的影响 , 导致一些岩溶区的 地下水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
地下水是指地表以下的自然水体,通常存在于岩层、土壤和沉积物中。

地下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pH值:地下水的pH值通常在6.5-8.5之间,这是因为地下
水中的碳酸盐溶解度比较高,会导致pH值偏向中性。

2. 离子浓度:地下水中的离子主要有钠、钙、镁、铁、铝、氯、硫酸根、碳酸根等。

其中,钙和镁离子是硬度的主要来源,而钠和氯离子则可能来源于海水的入渗。

3. 溶解氧:地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低,一般在0.1-8.0 mg/L 之间。

这是因为地下水通常处于静态环境中,氧气的再溶解能力较差。

4. 重金属: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可能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
如工业排放、农药使用等。

这些重金属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 放射性元素:地下水中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如铀、钍等。

这些元素的含量也可能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

地下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地下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水源、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并且在防治地下水污染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 1 -。

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岩溶地下水DIC和δ13CDIC及其流域碳汇变化特征

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岩溶地下水DIC和δ13CDIC及其流域碳汇变化特征

2 .中 国地 质 科 学 院 岩 溶 地 质 研 究 所 / 土 资 源部 、 西壮 族 自治 区岩 溶 动 力 学 重 点 实验 室 , 西 桂 林 5 10 ) 国 广 广 4 0 4
摘 要 : 重庆 南 山老 龙 洞 岩 溶 地 下 河 流 域 为 例 , 过 分 析 地 下 河 水 D C 变 化 特 以 通 I
技项 目
第 一 作 者 简介 :曹 敏 ( 9 7 ) 女 , 士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岩 溶 学 与 环 境 变 化 研 究 。 E malco n @ 1 3 cm。 18一 , 硕 主 — i:a mia 6 .o
收 稿 日期 : 0 2 1 2 2 1 —0 —0
1 6 4
中 国岩 溶
下河水 化学 组成 和溶 解无机 碳 同位素 , 探讨 流域 地下 河 水 的 DI C变化 特征 与来 源 , 步估 算 流 域碳 汇 量 , 初
盐 岩分 布面 积 约 1 . 6 k 。老 龙 洞 地 下 河 主 要 发 1 2 m 育 于嘉 陵江组 地层 中 , 自黄 桷 垭街 区南 部 至 老龙 洞 , 总长大 于 6k m。地下 河 最 大 流 量 达 1 0 / , 30 0L s 最 小流量 达 0 6L s 常流量 约 5  ̄8 / 。 . / , 0 0L s 本 区气候 属亚 热带湿 润性 季 风气候 , 年平 均气 温 为 1. 8 7℃ , 年平 均 降雨 量 为 10 1 7mm, 降雨 集 8. 且 中于 4 —9月 。区 内植 被为 亚 热带 常 绿 阔 叶林 、 叶 针 林 和果林 、 灌丛 , C 植物 为 主 。土壤 为典 型地 带 性 以 。 土壤— — 黄壤 和非 地带 性 的石 灰 土 。流 域 内人 类 活 动较 为强 烈 , 主要 集 中在 槽 谷 内部 ( 1 , 民建 设 图 )居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岩溶地区是指石灰岩、石膏岩、大理石等溶蚀岩出露面积较大的地区。

地下水在岩溶地区中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地质特征,因此深入研究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下水的循环特征岩溶地区属于高地下水位区,地下水与岩层、土层联系非常紧密,由于地层构造特殊,地下水循环特征相对显著。

地下水在不断地向低处流动,沿岩隙、裂缝、缝合、岩洞等通道渗漏,形成独特的水文地貌。

由于石灰、石膏等溶蚀岩的溶解和化学作用,地下水中的溶解物质较多,加上水流速度较快,地下水的悬移负荷(颗粒物、有机物、氧化物等)会较高,而地下水中的总溶解固体(TDS)则相对较低。

地下水的组成也因岩层和孔隙特性的不同而不同,氢离子浓度和碳酸盐酸度是地下水中pH值和碱度产生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影响地下水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岩溶地下水的裂隙特征岩溶地下水的裂隙特征非常明显,岩体中通常有裂隙带和静水面,裂隙的大小和水流量与孔隙度有关。

经常出现的裂隙类型有断层裂隙、塌陷裂隙、拉张裂隙、剪切裂隙、压实裂隙等。

这些裂隙通常呈现为纵向和横向交错的断裂带和岩层之间的破碎带,是岩溶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对象。

裂隙的密度和覆盖范围对地下水的输送和排泄具有重要的影响。

既然裂隙可能成为大气和地下水的通道和储存区,也可能成为地下水和大气污染物交换的通道,因此岩溶裂隙的研究对岩溶地区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岩溶地区的水文条件由于岩溶地区岩体和孔隙特殊,每种岩石结构和含水层流的水文特性也不尽相同。

岩溶水文地质研究表明,岩层的水力传导能力与表面接触面积有关,裂隙密度和方向决定了传导能力的水平分布。

石灰岩的含水层易于产生流通裂隙,水层深度通常浅,间接地控制着地表水的形成和运动。

每个孔隙都有独特的堆积特性,每个石灰岩中含水层的水化学特性因此也不同。

四、岩溶地下水的特点(1)浅层地下水岩溶地域有一个主要特点:浅层地下水。

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岩溶地下水是指在岩溶区域中形成并流动的地下水,它具有独特的水化学特征,对于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土壤侵蚀等环境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以及其在环境方面的意义。

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岩溶地下水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

由于岩石中的溶解性物质易溶于水,岩溶地下水中溶解的溶质含量相对较高。

其中,溶解的主要溶质有溶解氧、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等,它们对于水体的酸碱度、氧化还原能力等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岩溶地下水还含有丰富的溶解性矿物质,如钙、镁、铁等离子,这些矿物质的溶解能力使得岩溶地下水具有良好的溶蚀和沉淀能力。

其次,岩溶地下水具有高度的温度稳定性。

由于地下水处于深层地下,岩溶地下水的温度相对较稳定,不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这使得岩溶地下水在大气和地下水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时能够对温度进行缓冲,降低了水体的温度波动,对维持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岩溶地下水还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盐度。

由于岩溶地下水在地下流动过程中与地下岩石接触,会溶解一些易溶解的岩石矿物质,导致水体中钙、镁等离子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水体的硬度和盐度。

这种水化学特征对于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首先,岩溶地下水的高溶解性使得它对土壤侵蚀具有重要影响。

在岩溶地区,地下水通过地下水溶解和地下水侵蚀作用加剧了土壤侵蚀的程度。

研究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溶质迁移规律,有助于理解土壤侵蚀的机制和过程,为土壤侵蚀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岩溶地下水的温度稳定性对维持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地下水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水资源补给的关键部分,而岩溶地下水的温度稳定性正是维持地下水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保持地下水体系的稳定温度,才能维持地下生物的生存环境。

最后,岩溶地下水的硬度和盐度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重要影响。

重庆地下水资源及污染概况

重庆地下水资源及污染概况

水资源。

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

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供水设施:初步形成既能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又能跨水系、跨流域调水的供水工程体系。

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水源水质影响区域供水安全,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

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平尚需提高,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不足。

寨山坪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综合功能区与西部高新技术及都市休闲功能区之间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是其首要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大溪河生态功能区位于西部都市休闲及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与西部先进制造业及物流功能区之间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

樵坪山生态功能区位于南部综合功能区东南侧南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加强水环境保护,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河流清淤工程和沿岸生态建设工程,推进梁滩河、大溪河、璧北河、栋梁河、朝阳河、肖家河、跳墩河、花溪河、一品河、苦溪河、清水溪、盘溪河、伏牛溪、跳蹬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实行污染物集中控制,对重点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对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工业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库污染,全面调整畜禽养殖业和水产业布局,二环以内关闭、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

岩浆水氢氧同位素范围

岩浆水氢氧同位素范围

岩浆水氢氧同位素范围1. 引言岩浆是地球内部的熔融岩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氧化物和一些溶解的气体组成。

其中,水和水的同位素在岩浆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岩浆中水的同位素组成,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火山活动以及地球演化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探讨岩浆中水氢氧同位素的范围及其意义。

2. 水氢氧同位素简介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其中,氢原子具有三种同位素:质子数为1的普通氢(1H)占绝大多数;质子数为2的重氢(2H),也称为“D”或“D-2”,是天然界中少量存在的;质子数为3的超重水(^3H),也称为“T”或“T-2”,是极其稀有的。

对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说,它具有两种稳定同位素:质量数为16(16O)和质量数为18(18O)。

这两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丰度比例相对稳定,因此常用来研究水的同位素组成。

3. 岩浆中水氢氧同位素的来源岩浆中的水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地壳和地幔中的水地壳中的岩石通常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当这些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熔融形成岩浆时,结晶水会被释放出来。

此外,在地幔深处也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水,当上升到较浅部位时,也会参与到岩浆形成过程中。

3.2. 外源性水外源性水是指从地球表面进入地下深处并与岩浆混合的水。

这些外源性水可以通过降雨、河流、湖泊等方式输入到地下,然后被各种方式固定在岩石中,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释放出来。

4. 岩浆中水氢氧同位素范围及其意义岩浆中的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原始物质来源、岩浆演化过程以及外源性水的参与等。

因此,岩浆中的水氢氧同位素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变化。

4.1. 氢同位素范围岩浆中的氢同位素主要以普通氢(1H)为主,但也会存在少量的重氢(2H)。

根据研究发现,岩浆中的氢同位素组成与地球表面水体的组成存在差异。

这是因为在岩浆形成过程中,重氢会相对富集在岩浆中,而轻氢则更容易逸出到大气中。

4.2. 氧同位素范围岩浆中的氧同位素主要以16O为主,但也会存在少量的18O。

地球化学解析地球岩石中的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解析地球岩石中的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解析地球岩石中的同位素组成地球岩石是地球上最庞大的自然资源之一,通过对其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地球历史、地质构造、岩石形成过程等方面的信息。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形式,其稳定性和放射性在地球化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中解析地球岩石中的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和应用。

一、同位素的基本概念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

同位素的质量数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同位素在化学性质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其中最常见的性质就是其放射性。

同位素按照其放射性可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两类。

二、同位素分析方法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分析方法包括质谱法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

1.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利用质谱仪对元素、化合物或物质所含的同位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法包括质谱质谱法(MS-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

2. 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主要利用同位素的物理性质,通过对岩石、矿物或水样品中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解析地球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地质历史和地球环境等。

常见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包括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三、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应用1.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应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广泛应用于水文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大气环境等领域。

例如,利用氢氧同位素可以探究地球水循环过程、水源区的划分和水资源的管理。

利用碳同位素可以追踪地球上的碳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利用氧同位素可以研究古气候变化和古环境演化等。

2.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应用于地质年代学和地下水资源勘探等领域。

例如,利用铀-铅同位素测年方法可以确定岩石和矿石的年龄。

利用钾-氩同位素方法可以测定火山岩的年龄。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地下水流动路径和补给来源等。

综上所述,地球岩石中的同位素组成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同位素的分析可以获取丰富的地质、地质历史和地球环境信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岩溶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蒲俊兵【摘要】重庆地区分布有380条岩溶地下河,是重庆市重要的水资源。

为掌握岩溶地下河水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研究了重庆市不同地区51条地下河水体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表明,重庆市岩溶地下河旱、雨季δ18O、δD值均沿大气降水线分布,表明地下河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

受雨季降水云团运动规律(环流效应)和区域地形的影响,地下河水δ18O、δD 值雨季表现出渝东北地区(渝西地区,渝东地区)<渝东南地区的明显区域分布规律(“<”表示偏负于),旱季由于地下河水在含水层中运动较慢,δ18O、δD值的区域性规律不明显,且由于具有较雨季长的滞留时间,导致其d-excess值明显小于雨季。

利用岩溶地下水δ18O值和区域高程建立了二者之间的二元回归模型,揭示了重庆岩溶地下河水旱季δ18O值随高度的变化率为-0.34‰/100 m,雨季为-0.31‰/100 m,这对于区域水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Karst groundwater constitutes the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s and life support systems in the karst areas, and its geochemical research is an indispensable method for karst aquifer protection.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380 subterranean karst streams (SS)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Chongqing City. The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51 subterranean karst streams in Chongqing shows that all the SS waters originate from modern precipitation because theirδ18O andδD value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line of GMWL or LMWL, which shows that the evaporation of groundwater does not occur or is not strong. Under the control of movement of rain cloud cluster from south to nort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effect) and the regional relief, the regionaldistribution of δ18O and δD for SS in Chongiqng in rain season is in order of northeastern Chongqing < western Chongqing, central area of Chongqing < southeastern Chongqing (the symbol “<” means “more minus”). In dry seaso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δ18O and δD for SS is not clear due to the slower movement velocity in karst aquifer. Because of the slower movement velocity and longer staying time in karst aquifer in dry season, the d-excess value of SS in dry season is obvious smaller than that in wet season.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ltitude and the mean value of δ18O for SS within 100 m altitude, the authors established the second order polynomial of karst groundwater between δ18O and altitude.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s, the δ18O-elevation gradient of karst groundwater in Chongqing is -0.34 ‰/100 m in dry season and -0.31‰/100 m in wet season. These results are very useful to the study of the groundwater cycle in karst aquifers. The achievements obtained by the authors are applicable to the reasonabl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subterranean karst streams.【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10页(P713-722)【关键词】岩溶地下河;地下水;稳定同位素;重庆【作者】蒲俊兵【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 54100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134;P641.3水文地质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环境稳定同位素主要是δ18O、δD(Criss et al, 2007)。

δ18O、δD本身就是水分子中的一部分, 在低温低压的浅层地下水中它们的行为较为保守, 因此被广泛用于示踪“四水”循环过程(刘锋等, 2008; 翟远征等, 2011)。

国内外针对区域表层岩溶地下水开展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较多, 主要用于解释岩溶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运动过程及来源(Vandenschrick et al., 2002; Cruz Jr et al., 2005; Li et al., 2007; Schwarz et al., 2009; Ai-charideh, 2011; 尹观等, 2000; 马致远, 2006)。

由于石笋中沉积物δ18O作为研究过去全球变化的重要代用指标, 部分研究工作集中于利用δ18O研究洞穴滴水在表层岩溶带及洞穴环境中的运动变化过程并揭示它所包含的外部环境信息及变化过程(Bradley et al., 2010; Wackerbarth et al., 2010;李彬等, 2000; 罗维均等, 2008)。

另一方面, 一些研究工作也集中于利用δ18O、δD同位素技术研究流域岩溶水的区域分布规律(Murad et al., 2011; Yin et al., 2011)。

对我国西南岩溶地下河的水资源形成条件、循环过程、水质演变等的研究也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取得了丰硕成果(蒲俊兵等, 2009, 2010; 郭芳等, 2002; 何师意等, 2006; Guo et al., 2007; 白占国等, 1998)。

但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岩溶地下水流域, 并在研究中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关注较多, 对地下河稳定同位素特征和区域演变规律的研究较为薄弱。

因此, 本文旨在利用岩溶地下河δ18O、δD同位素数据, 揭示区域性的岩溶地下河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演变规律, 为岩溶地下河的水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 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沿山地地区, 幅员面积约8.24万km2,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重庆市岩溶区面积分布约3.0万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36.49%, 主要分布在渝东北的大巴山地区和渝东南的巫山—大娄山地区,其次是在中西部平行岭谷区的背斜轴部, 主要出露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及三叠系碳酸盐岩, 年代古老, 岩性致密坚硬。

经统计, 重庆地区有岩溶地下河约380条, 总长度约为1898.43 km, 多年平均流量约144.20 m3/s(蒲俊兵等, 2009), 是我国西南岩溶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岩溶地下河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工作开展得非常少, 区域覆盖面较小,这对于掌握重庆3.0万km2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地下水中的物质来源以及对岩溶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十分不利。

本文利用重庆地区岩溶地下河δ18O、δD同位素数据, 揭示该区域岩溶地下河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分布规律及其环境意义, 为重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河水资源提供科学认识。

为综合反映重庆地区岩溶地下河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在51条地下河的出口进行旱、雨季采样。

采样工作集中在2009年1—2月(旱季)和7—9月(雨季)进行。

将用于δ18O、δD分析的水样装进在1:1的HNO3溶液中浸泡过24 h和用Millpore超纯水(电阻为18.2 MΩ/cm)清洗过的10 mL的离心管中。

取样时用样品水润洗3~4次, 然后在水下装满水样, 离心管内不得留气泡。

δ18O样品测试在西南大学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实验室完成, 仪器为Gas BenchⅡ连接Delta V Plus气体稳定同位素质谱仪。

δ18O值以V-SMOW标准给出。

样品分析精度<0.2‰。

δD测试是在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与资源环境测试中心测试室用连有Gas Bench Ⅱ装置的MAT-253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测定。

δD值以V-SMOW标准给出。

分析误差<2‰。

旱季地下河δ18O变化范围为–10.48‰ ~–5.01‰,加权平均值为–7.70‰; 雨季地下河δ18O变化范围为–9.73‰ ~–4.34‰, 加权平均值为–7.32‰。

旱季地下河δD变化范围为–73.8‰ ~–32.6‰, 加权平均值为–52.6‰; 雨季地下河δD 变化范围为–69.6‰ ~–20.1‰, 加权平均值为–48.1‰。

旱、雨季δ18O、δD值的变化范围较大, 具有较为明显的时空差异。

地下河δ18O、δD值的变化范围同重庆市降水δ18O、δD值的变化范围比较起来看, 虽然其变化幅度大, 但小于重庆市降水δ18O、δD值变化幅度(重庆市降水δ18O为–15.82‰~4.56‰, δD为–112.27‰ ~25.04‰)(李廷勇等, 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