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实验方案整理新版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计划
第七课
探究磁铁秘密
分组
各种形状的磁铁、曲别针、小铁钉、订书钉、橡皮、 尺子、粉笔、木条、布片、玻璃球等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玩彩泥的发现
分组 彩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课
研究物体分类
分组 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
第十一课
探究水的秘密
演示 水槽、水、海绵、勺子、滴管、胶管、漏斗等
第十二课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探究水的特点 溶解实验
演示 清水、牛奶、白醋、橙汁、筷子等 分组 杯子、水、食盐、白糖、勺子、筷子
第十四课
不同物体在水里的溶解实 验
分组
杯子、水、勺子、筷子、沙子、小苏打、勺子、食用 油、粉笔末、木屑、黏土、味精、洗衣粉等
第五单元 第十五课 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演示 放大镜、邮票、树叶、布片等
单元 教材位置
一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所需器材
第三课 观察物体的颜色与形状 演示 七巧板
拟定周次 具体日期
第四课 第二单元
第五课
辨别声音 用皮肤感知物体的特征
分组 纸杯、塑料杯、不锈钢杯、玻璃杯、金属棒
分组
干湿毛巾、玻璃杯、温水、凉水、复印纸、砂纸、纸 板
第六课
观察水果的特点
分组 苹果、香蕉、苹果、橘子、菠萝等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课时备课第3课《看一看》教案一、教材分析《看一看》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位于教材第8至9页。
本课建议教学时间为1课时。
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道眼睛的作用。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观察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观察。
2、理解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知道不同的方法观察到的结果不同。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上课之前,学生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学具:镜子、七巧板。
师:镜子和七巧板都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学具展示给老师看。
师:很好,都准备的很充分,下面我们就一起带着学具走进科学的课堂吧!2、活动过程(1)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镜子,通过镜子看一下我们自己的眼睛。
生按照老师的引导面着自己的镜子看自己的眼睛。
师:从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发现……生2:我发现……生纷纷积极举手回答自己的发现。
(2)师:那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看七巧板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生: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通过眼睛看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并总结:用眼睛看七巧板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
教师向学生明确,这就是眼睛的本领:观察。
(3)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你有哪些发现:生1:前两幅图都是松树,后两幅都是花生;生2:第2和第4幅图片,是对1和3的放大;生3:……学生积极回答自己的发现。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
在观察时,我们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等方法进行,并且不同的观察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同。
(4)师:既然我们的眼睛这么重要,那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呢?生1:做眼保健操;生2:写字姿势要正确:生3:不走路看书:生4:……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展示如何保护眼睛:正确做眼保健操;正确的读写姿势;不要躺着、走路、坐车时看书;看书一小时后要远眺几分钟等。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优秀教案(最新整理)
【一年级科学教案1-2】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展台、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一、谈话导入。
引领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卷首语。
二、初步认识“科学”。
1、今天学习什么课?指定学生回答。
2、什么是科学?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
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它们都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引导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做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一、活动过程。
1、科学课上做什么?引领学生观察图片,深入理解科学课上需要完成的事情。
2、我们一起做一做。
(1)教师引领学生观察绿萝的叶子。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叶子?(2)教师做“小鱼有什么变化”的实验。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3)教师做第4页中的水溶实验。
建议学生回家尝试一下,并做好观察。
二、科学家的故事。
教师搜集几个科学家的故事,为学生简单讲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最新)
课件播放科学家的小动画故事。
说说故事中的科学家。
你还知道那些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故事?
四、拓展活动。
回家观察植物的叶子并画下来。
教学
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畅所欲言
看来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研究更实验 制作
一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让学生说说远处看松树像什么,近看松针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从远处和近处观察松树是不同的,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选出观察的结果。
2、观察花生。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花生,让学生描述花生剥开后是什么样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花生。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总结: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诈问学生是否知道其他的观察顺序。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其他观察顺序。
二、探究过程。
1.生拿出自带玩具,小组展示玩法。
全班展示。
师:其他同学知道这个玩具吗?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这个玩具的什么秘密?生畅所欲言。师鼓励表扬。
小结:学习科学要勇敢的提出小问号。
2.带着这些小问号再去玩一玩我们的玩具。
3.生活中的小问号。
师:不光玩具里有小问号,在我们生活中好多事物好多现象都有值得发现的问号。在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小问号?生小组交流再汇报展示,鼓励学生发言,及时表扬评价。
课题
第二单元3《看一看》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
教学
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道眼睛的作用。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观察的情感。
重点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篇: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我们一起学科学第一节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2.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观察树叶活动、小纸鱼实验中发现问题。
3.能通过观察树叶和小止于实验活动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4.通过观察实验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学生试着用规范的方法记录科学结果。
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白纸、水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听到科学这个词大家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请大家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科学》教科书上有什么内容。
(学生学习,翻阅教科书,互相交流)二探究活动:(一)探究科学课上做什么?1.:教师提问科学课上,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要如何来学习科学呢?请大家先看一组图片。
2.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看一看图中的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学生汇报)3.教师总结:观察、实验、制作、养殖等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以后的科学课上会经常用到这些方法。
(二)亲历探究活动。
1.观察植物的叶。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常用的方法,应该如何进行观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看看同学们能发现什么。
(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株植物。
(2)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植物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3)学生进行观察叶子的活动(4)学生汇报与交流观察情况。
(5)教师要求学生画出所观察的植物叶子。
(6)教师讲观察叶子的方法。
2.再次观察植物的叶子。
(1)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植物的叶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先想一想要观察哪些部位,在认真观察,边观察边将植物的叶子画下来。
(2)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3)学生展示画的叶子,并与第一次画的相比较。
(4)学生交流观察收获与体会(5)师生共同总结: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注意观察时要仔细。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认识科学【学习目标】了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科学的概念,让学生对科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实例展示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植物的生长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植物的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与家人分享1.2 探究科学方法【学习目标】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和进行实验【教学内容】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和进行实验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植物的生长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如探究水的沸腾规律【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第二章:我们的地球2.1 认识地球【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教学内容】引入地球的概念,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实例展示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特征,让学生举例说明地球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2. 展示地球的形状和自转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地球的自转现象,并与家人分享2.2 探索地球的秘密【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壳、地幔、地核等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和特点【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内部结构,并进行实际操作,如模拟地球的内部结构2.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和特点,并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观察地球周围的环境,并思考地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第六章:我们生活中的物质6.1 认识物质【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物质的概念,让学生对物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物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不同类型的物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与家人分享6.2 探索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学会观察和描述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气味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基本性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基本性质,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等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性质【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与家人分享第七章:我们周围的能量7.1 认识能量【学习目标】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能量的概念,让学生对能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能量的分类,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不同类型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能量,并与家人分享7.2 探索能量的转化【学习目标】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学会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教学内容】介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并与家人分享第八章:我们身边的生命8.1 认识生命【学习目标】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征认识到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生命的概念,让学生对生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生命的特征,如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生命的特征,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殖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并与家人分享8.2 探索生命的多样性【学习目标】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多样性,并与家人分享第九章:我们身边的科学实验9.1 认识科学实验【学习目标】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2. 展示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植物的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9.2 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学习目标】学会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和探索精神【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科学重点和难点解析:1. 认识科学和探究科学方法:这部分内容是理解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探究方法。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认识科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会观察和思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思维能力3. 科学方法的应用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趣味小故事引入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思考,举例说明科学思维能力的运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展示科学思维能力的运用。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章:观察与实验一、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和记录,培养观察能力。
2. 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方法与记录2. 实验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 实验方法的运用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入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学习观察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展示观察方法和记录技巧。
2. 学生能够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第三章:生物与非生物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和区别。
2. 能够分辨生物和非生物。
3. 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非生物的特征2.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3. 生物的保护意识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入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辨,学习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生物调查,了解生物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2. 学生能够正确分辨生物和非生物。
3. 学生能够展示对生物的保护意识。
最新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11.走进科学课一、教学目标: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叶子,图片等等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三、教学重、难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设计1、导入: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新课;(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二)活动过程:(1)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三)活动过程:(2)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互相讲。
一年级科学22我的“小问号”一、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三、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四、教学设计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
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青岛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方案
青岛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方案1.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特征实验名称:观察树叶实验目的: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正反面、叶脉纹理不同。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使学生意识到观察要认真、细心,要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物体或事物的特征。
实验器材:树叶实验步骤1.在校园采集不同植物的树叶。
2.从树叶的形状、颜色、正反面、叶脉的形态等方面进行观察,说一说观察的结果。
实验现象:树叶的形状、颜色、正反面、叶脉的形态等都不同。
实验结论:不同树叶的形状不同;同一树叶的正面和反面也不同。
实验答疑1.收集树叶时要注意什么?注意不要划到手,尽量多收集几种树叶。
2.观察树叶时只观察树叶的形状可以吗?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才能更全面。
3.比较时同一树叶的正反面还需要比较吗?同一树叶的正面和反面也要比较发现不同。
4.不同的树叶之间比较哪些东西?比较树叶的形状、颜色、正反面、叶脉的形态等不同。
反思评价要点1.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在观察树叶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更全面。
实验名称:辨别声音实验目的:知道敲击不同材料的物体听到的声音不同。
实验分析:联系生活,了解敲击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实验器材:纸杯、塑料杯、玻璃杯、不锈钢杯、金属棒。
实验步骤1.用金属棒分别敲击纸杯、塑料杯、玻璃杯、不锈钢杯,听一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
2.将听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实验手册》上。
实验现象:敲击不同的杯子,听到的声音不同。
实验结论:敲击不同材料的物体,听到的声音不同。
实验答疑1.为什么要用金属棒去敲击呢?因为金属棒比其他物体敲击更容易发出声音,更容易让我们听到并找到不同。
2.如果有的用金属棒去敲击有的用木棒去敲击可以吗?不可以,用同样的金属棒敲击出的声音不同才有说服力。
3.在敲击杯子时要如何用力?敲击不同的杯子时用力气要差不多,都不要太大力,尤其是玻璃杯用力太大会敲碎伤到自己。
4.在听声音时怎么做?不要把耳朵离得太近,以免伤到耳朵。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物体1. 认识不同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2. 探究物体的性质,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
2. 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等。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等。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和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 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练习,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学计划第一周:我们周围的物体1. 物体形状的认知2. 物体颜色的认知3. 物体质地的认知第二周: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水的沸腾2. 食物的消化七、教学资源1. 实物教具:各种形状、颜色、质地的物体2. 图片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3. 实验材料:水、食物等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类物体2. 新课:介绍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3. 实践:进行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巩固记忆九、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物体,记录它们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2. 家长协助进行家庭实验,如观察食物的消化等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物体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的认知程度2. 学生对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科学现象的理解程度3.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运用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十一、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科学探索活动,如观察校园中的植物、昆虫等。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XXX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指导思想: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研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研究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我校一年级现有一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5人。
因为刚入学,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好奇。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扩大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研究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五个单元,包括《我们一起学科学》、《我们怎么知道》、《玩中学》、《水》和《工具是个好帮手》。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大自然的特殊现象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
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1、注意培养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研究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3、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4、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外部的变化,强化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通过学生的看、听、摸、闻、尝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自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科学世界带来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教具。
2. 学生准备:带好笔记本,准备好提问和参与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 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第六章教案主题:我们身边的物体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分辨物体的不同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触摸,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身边物体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描述物体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词汇表达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不同特征的物体,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
2. 学生准备:带好笔记本,准备好观察和描述物体。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物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特征。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科学实验工具教学重点:了解并认识基本的科学实验工具,如放大镜、试管、滴管等。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使用科学实验工具。
2. 第二课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用图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3. 第三课时:声音的产生教学重点: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用实验验证声音的产生。
4. 第四课时:水的性质教学重点:了解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教学难点:学会用实验验证水的性质。
5. 第五课时:简单电路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用实验验证简单电路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科学实验工具、植物、声音产生设备、水、简单电路设备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操作手册、记录表格、画笔等。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第六课时:地球和天空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和天空的基本概念,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七、第七课时:天气与气候教学重点: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区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天气变化,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八、第八课时:我们的身体教学重点:认识人体的基本部位和器官,了解人体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人体各部位和器官的作用。
九、第九课时:健康生活教学难点:学会自我保健,预防疾病。
十、第十课时:科学探究方法教学重点: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小学科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6课)(2022秋)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2022秋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初步感知观察、实验学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准备】几盆植物、装有水的杯子、画有小鱼的纸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老师提问:1、今天学习什么课?2、科学课是学习什么的?学生自由发言二、探究活动(一)探究科学课上做什么。
教师展示教科书上的卡通图,提出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再次提问:同学们还做过哪些类似的事情?(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当同学们对某个事情或现象发生兴趣,通过认真观察和研究来探究问题的答案时,就是在研究科学了。
(二)亲历探究活动1、观察植物的叶子(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组植物。
(2)教师提出观察要求,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3)学生汇报与交流观察情况。
(4)教书讲解观察叶子的方法,学生再次观察。
(5)学生交流观察收获与体会。
(6)师生共同总结:观察要以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要认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进行小纸鱼实验(1)教师讲话,激发做实验的兴趣。
(2)教师演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进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体会。
三、评价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相互评价:哪个环节自己做的比较好?哪个小组整体表现比较好?四、拓展活动教师布置作业:让家人讲讲科学家的故事,以便对科学家的工作有所了解。
【教学后记】2.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中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愿意倾听别人的问题。
3、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标题: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2.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科学的乐趣;3.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地球与太阳a.观察太阳的运动,发现日出、日落和白天黑夜的变化;b.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c.通过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加深对地球和太阳之间关系的理解。
2.天气和季节a.观察不同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下雨、下雪等;b.了解季节变化对天气的影响;c.通过制作季节变化的手工模型,加深对季节变化规律的认识。
3.水的状态和变化a.观察水的存在形式,如固态、液态和气态;b.了解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c.通过进行简单的水的加热和冷却实验,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4.植物的生长a.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b.了解植物对光线、水分和营养的需求;c.通过种植小花盆,让学生亲身参与植物的生长过程。
5.动物的生活与繁殖a.观察不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b.了解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种群的繁殖方式;c.通过观察小动物的生活和记录,加深对动物生态的认识。
四、教学活动设计1.以故事形式介绍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进行相关观察和记录;2.通过制作天气报告,让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3.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水的加热和冷却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水的状态和变化过程;4.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进行小花盆种植活动;5.安排学生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进行记录,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观察成果。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通过观察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评价他们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认识程度;2.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价他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能力;3.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科学是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必备课程。
在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中,教师以儿童感兴趣的实验和观察为主,结合生活常识和现象,让孩子们通过探究和实践,逐渐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材特点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是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特点。
教案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以生动有趣的文字、图片和实验为主要表现形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科学常识和原理,既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培养观察和表达的能力;2.掌握简单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科学的基本规律和应用;3.培养团队意识,合作和分享的能力;4.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
三、教学内容一、食物来源1、观察水果、蔬菜、肉类、面包、饮料等食物2、聆听教师讲解食物的来源3、辨别食物的来源,按原材料分类。
4、实验1:用食物分类卡片进行分类。
二、地球是我们的家园1、观察水、空气、地球等自然环境2、聆听教师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3、了解人类如何保护自然环境4、实验2:为植物种植提供适宜的“家”三、水珠行不行1、观察水珠在不同介质中的行为2、聆听教师讲解水的特性和运动方式3、了解水的应用4、实验3:观察水在不同形体中流动四、光的传播1、观察日光,灯光等光源2、聆听教师讲解光的传播方式3、了解光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4、实验4: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四、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2、讲解教学法;3、交流讨论法;4、游戏教学法;5、问题教学法;6、造型教学法。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食物的分类和来源,了解食物对健康的影响,了解人类的食品安全意识;2、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3、掌握水的特性和应用,了解水的重要性;4、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方案第一单元第1课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叶。
实验材料: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叶子。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叶子的样子。
实验步骤:1、找一株植物,选取其中的一片叶子进行观察。
2、看一看叶子的颜色、形状。
3、看一看、摸一摸叶子的正面和背面。
4、用手指轻轻触摸叶子的边缘部位。
5、比一比,同一株植物中不同的叶子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实验记录:将观察的叶子画下来。
二、实验目的:观察植物。
实验材料:绿色植物,有关植物图片及资料。
实验步骤:1.按部位观察。
先从整体上看,再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植物的根、茎、枝、叶、果等部位。
2.分期观察。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常要经历发育、成长、开花、结果、衰亡等时期。
这一过程中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要全面了解一种植物,需要按植物生长的过程进行长期观察。
3.比较观察。
自然界中的植物种类很多,千姿百态。
实验结论:有些形体相似的植物,只有通过对比观察才能辨别。
三、实验名称:会转身的小鱼。
实验材料:白纸、透明璃杯、水、小鱼等。
实验目的:知道装了水的杯子可以使物体成像,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1.实验步骤:2.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条小鱼。
将白纸在桌面上立成纸屏。
3.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加入大半杯水。
4.将装水的玻璃杯推到纸屏前并与纸屏中间相隔一段距离,使小鱼位于装水的玻璃杯后面。
5.透过水杯观察小鱼有什么变化?6.将装水的玻璃杯紧贴纸屏,使小鱼位于装水的玻璃杯后面。
7.透过水杯观察小鱼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当玻璃杯与纸屏中间相隔一段距离时,可观察到小鱼图案发生左右翻转;当玻璃杯紧贴着纸屏时,可以观察到小鱼的图案被放大。
实验分析:装水的玻璃杯像一个凸透镜。
观察者透过装水的玻璃杯观察物体,可以看到物体成像或放大的现象。
四、实验名称:用一个手指阻止坐在椅子上的学生站起来。
实验目的:用一个手指能否阻止坐在椅子上的学生站起来。
实验步骤:一个学生端坐在椅子上,双脚前放,双手抱臂(防止学生借助双手的力量)。
另一个学生用食指抵在他的额头前。
阻止其身体向前倾。
试一试,这个坐着的学生能站起来吗?实验结论:坐在椅子上的同学无法站起来。
实验分析:因为人坐着的时候,身体的重心在脊椎下方,如果想保持上身直立从椅子上站起来,就必须把身体重心移到小腿以上。
人从椅子上起立时,必须克服身体的阻力才能站起来。
在重心没有前移的情况下,人的腿部肌肉没有足够的力量完成动作。
因此,端坐着的人保持身体不前倾的状态,无法站起来。
五、吹不走的乒乓球(一)实验材料:乒乓球1个,切下饮料瓶瓶口部位(漏斗状)备用。
实验方法:将乒乓球放在饮料瓶较大的一次万平口,用嘴向另一端吹。
实验结论: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瓶口内跳动。
实验原理:气流从乒乓球与瓶口之间的缝隙穿过,由于流速快,外部大气将乒乓球压在瓶口处,形成吹不跑的现象。
六、实验名称:吹纸条实验材料:剪刀、纸条等。
实验方法:剪一条手指宽的长纸条,用手拿着纸条的一端,紧贴于嘴下方,然后用力向前吹。
实验现象:纸条向上浮起来。
实验原理:纸条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比下方空气流动快,因此纸条下方向上的压强大于上方向下的压强,所产生的压强差使纸条受到向上的力而向上浮起来。
第3课看一看实验名称:看一看实验目的:认识我们的眼睛、感受眼睛的本领实验材料:镜子、卡片纸、七巧板、带壳花生实验步骤:方案一1.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2.根据观察画出眼睛;实验步骤:方案二1.观察手中的七巧板2.说一说它的形状和颜色方案三1.一棵松树远处的照片和近处的照片有哪些不同。
2.一颗完整的花生,打开前和打开后有什么发现。
第4课听一听实验名称:听一听实验目的:感受耳朵的本领实验材料:铅笔、大小接近的纸杯、塑料杯、玻璃杯、钢杯子实验步骤:1.一个小组内的一个同学用铅笔随机敲打杯子,其他同学闭眼认真听;2.所有杯子敲打一遍以后,说一说自己听到的顺序和大家是否一致。
第5课摸一摸实验名称:摸一摸实验实验目的:感受人体皮肤具有感知物体干湿、冷热等功能。
实验材料:干湿毛巾各一个、复印纸若干、和复印纸等大的纸板和砂纸各一个、两个分别放有温水和冷水的玻璃杯实验步骤:1.一个同学两只手里分别拿着干、湿毛巾各一条,其他小组成员闭着眼睛摸一摸,并说出哪一条是干毛巾;2.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依次去分辨冷水和温水、复印纸和厚纸板、砂纸和复印纸;第6课闻一闻尝一尝实验步骤:方案一(闻一闻)1.教师现场展示闻物体的方法。
2.将苹果靠近鼻子,闻一闻苹果散发的气味;3.将少量白醋倒入玻璃杯中,左手将装有液体的试剂瓶放在离鼻子15cm左右,右手在瓶口轻微煽动空气使气体扩散到鼻孔附近,闻一闻白醋的气味;“闻”的注意事项:1.不清楚的物品一定不能随便闻;2.闻物体不可太近;3.要用手扇着闻;方案二:尝一尝1.剥开橘子,尝一尝味道;2.用清水漱口后,再将少量白醋倒入烧杯中,用筷子蘸少量白醋尝一尝味道。
(手拿筷子一端要高于白醋一端)3.尝完物品后用清水漱口。
“尝”的注意事项:1.不确定安全的物品不能随便尝;2.尝液体时,用筷子蘸着,放在舌尖尝;3.尝两种物品之间要用清水漱口;第7课玩磁铁实验名称一:磁铁吸引铁实验目的:磁铁能吸引铁实验材料:磁铁、铅笔、橡皮、塑料尺、小铁钉、曲别针、订书钉、粉笔、本子实验步骤:1.用磁铁去接近多种小物品。
2.记录磁铁能吸引的物品和不能吸引的物品。
3.发现磁铁能吸引曲别针、小铁钉、订书钉。
4.发现磁铁不能吸引橡皮、塑料尺、粉笔、课本。
5.发现曲别针、小铁钉、订书钉都是用铁做的。
磁铁能吸引铁做成的物体,不能吸引其他物体。
(磁铁吸引小铁钉时,一个接一个地吸了一串。
另外磁铁还能吸引镍和)实验名称二:磁铁隔着物体吸铁实验目的:磁铁能隔着物体吸引铁,但如果距离过远或隔着的物体很厚,磁铁就不能吸起铁了。
实验材料:磁铁、曲别针、书、玻璃杯、水。
实验步骤:1.隔着一本书用磁铁吸引曲别针,吸引好多曲别针。
2.隔着多本书用磁铁吸引曲别针。
隔着两本书吸引的很少,隔3本书就吸不起来了。
3.隔着一段距离用磁铁慢慢靠近曲别针。
(发现磁铁离曲别针还有一段距离时,曲别针就快速向磁铁跑过来)4.隔着玻璃杯和水用磁铁吸引曲别针。
实验注意:(磁铁隔着物体吸引铁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隔的距离远了,磁铁就没有力量吸起铁了)第8课玩彩泥实验名称一:力可以使彩泥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力可以使彩泥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材料:彩泥实验步骤:1.将一块彩泥捏成圆片,再捏成小碗形状,彩泥被捏成了圆片或小碗的形状。
2.把一块新的彩泥放在桌子上,用手向下压彩泥,彩泥被压得又短又粗。
3.把压过的彩泥放在手心里团,彩泥被团成了球形。
4.取一块新的彩泥,放在两手之间来回搓,彩泥被搓的又细又长。
(我们的小手在进行多种操作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点?都得用力。
也就是说,力可以改变彩泥的形状)实验名称二: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发现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材料:毛巾1块、橡皮筋1根、海绵1块、彩纸几张实验步骤:1.用小手把毛巾叠成几层,毛巾被叠成几层。
2.把橡皮筋拉长,再松手,反复几次操作,用力向两边拉橡皮筋,发现橡皮筋变细变长了。
3.用手握海绵或把海绵放在桌子上用手压,发现海绵被握或压扁了。
4.用彩纸叠小船、飞机的形状,发现彩纸被叠成了小船或飞机。
(通过对毛巾、皮筋、海绵、橡皮筋物体用力时,它们的形状也会发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实验注意:(1.如何用力?用挤压、拉、推、拍打方法。
2.观察物体在受力前后的形状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另外,对于用力压铁球,铁球没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可能是用力太小了。
只要使用足够大的力或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第9课玩小车实验名称:用推力、拉力让小车动起来、注意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实验材料:玩具小车实验步骤:1.用手轻推桌上或光滑地面上的小车,推的时候用的力叫做“推力”,对小车施加推力后,小车由静止运动起来。
2.将一根细绳系在小车上,用手拉细绳的一端,拉的时候用的力叫做“拉力”,通过细绳拉动小车,小车由静止运动起来。
(用推力和拉力都能让静止的物体离开原来的位置,得到推力和拉力都能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3.把圆圈标记线贴在桌面上。
4.了解游戏规则;推一下小车,手不能越过红线,小车需停在中心圆内为胜。
5.小组学生依次用手轻推小车,比一比,谁的小车可以停在中心圆内。
(推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对准目标,方向不能偏。
平时在用力的时候也要注意力的大小和方向)第10课分一分实验名称:分类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可以有多种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可能不同实验目的:让学生感知分类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尝试按照多种标准给给物体分类实验材料:积木、铅笔、书包、课本实验步骤:1.学生分组把积木自由分类,并做好分类记录(画或写)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每次分类依据的标准。
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把相同形状的放在一起,把大小差不多的放在一起,把厚薄差不多的放在一起。
3.学生交流分类的方法与结果。
(分完后比原来整齐多了像我们刚才做的这件事,叫做“分类”。
刚才采取了多种分法,有按大小的、有按形状的、有按颜色的,这些特征就是我们给积木分类时选定的一个标准,因此,分类都要按一定的标准。
4.观察比较不同的铅笔,尝试确定多种标准对铅笔分类并做好分类结果记录。
将铅笔按用的过没用过的、需要削的和不需要削的、还可以按颜色为标准进行分类摆放5.学生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与结果。
(选用什么标准对铅笔分类应根据实际的需要或目的来确定,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可能不同)6.独自整理书包,初步感受分类整理的好处7.分组进行分类整理书包比赛,依据摆放整齐、取用方便的原则分类整理书包,课本放在一起,练习本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语文书和语文本放在一起,数学书和尺子放在一起,也可以依据当天的课程表整理书包。
8.交流分类整理书包的经验。
(根据需求不同,我们的分类会有很多的标准)第十一课《运水游戏》活动名称:用工具运水活动目的:知道水的流动性。
活动材料:水槽两个、杯子(勺子、注射器、海绵、胶管)1个、水。
活动方法:用杯子(勺子、注射器、海绵、胶管)把其中一个水槽里大量的水多次向另一个水槽里运输。
活动现象:一个水槽中少部分的水被运到了另一个水槽里。
活动结论:水有流动性。
第十二课《认识水》活动名称:辨一辨,哪一杯是清水。
活动目的:从4杯液体中找出清水。
活动材料: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中分别装有等量的清水、白醋、白糖水、橙汁,并标有序号。
活动方法:1.用眼睛看,排除4号杯。
因为它是橙色、不透明的。
2.用鼻子闻,排除2号杯,因为它有刺激性气味,是白醋。
3.用舌头尝,无味的是清水,有甜味的是白糖水。
注意事项:1.闻一闻时,要用手扇动气体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