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进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进展

目前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女性重要的致残、致死疾病,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大力普及乳腺恶性疾病的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预防)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同时还可有效减轻乳腺疾病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乳腺钼靶成像、乳腺超声等检查是临床检测乳腺癌的常用方法,但由于这些检查手段对乳腺疾病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常易导致部分早期乳腺癌的漏诊以及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混淆,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和较差的预后。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人体软组织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具有早期发现病变进而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评价病灶侵犯邻近组织的范围、是否存在多个病灶、对侧乳腺及腋下淋巴结是否受累等特殊优势,并能在术前对乳腺癌进行精确分期,从而指导临床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并能通过功能成像评价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因而MRI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017年,《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建议将MRI作为乳腺癌影像学常规检查方法。现就乳腺癌的多模态MRI诊断进展予以综述。

1.常规MRI序列检查

乳腺MRI常规检查序列为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和T1WI压脂序列。常规MRI序列主要用于描述乳腺内病变的信号、位置和大小等基本影像学特征,其观察的指标有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以及病灶周围水肿情况;另外,病灶与邻近正常乳腺组织的关系、病变侧乳腺皮肤、乳头受累情况等特点也可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提供诊断依据。例如乳腺癌的病灶形态多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病变边缘毛糙局部呈毛刺状,边界不清,通常具有这些征象的病灶就高度提示为恶性;但由于一些良性病变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与乳腺癌类似的病理过程,在影像学上就会表现为相同的影像学征象,此阶段乳腺的良恶性病变也会有类似的MRI表现,因此常规MRI所提供的信息

量有限。

2.动态增强MRI

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ast enhancement MRI,DCE-MRI)除了能够对病变的形态特点以及内在结构进行观察,还能对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DCE-MRI是在T1WI的基础上注入造影剂进行的动态增强扫描,它可将乳腺癌恶性病变区域更加清楚地勾画出来。例如在实施DCE-MRI扫描时,同时施加脂肪抑制技术,则可将病变的范围、边缘、内部结构及周围毗邻关系更为清晰地显示出来,同时还可利用同期得出的动态增强曲线反映病变内部的增强过程,该技术显著提高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

DCE-MRI序列是一种MRI后处理功能软件,能够在乳腺MRI检查后自动生成感兴趣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依据所获得的曲线形态,分为3种类型,即Ⅰ型曲线(流入型):信号强度依时间延长而持续缓慢增强;Ⅱ型曲线(平台型):早期强化比较明显,中后期维持信号强度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Ⅲ型曲线(流出型):早期强化比较明显,中后期信号强度显著下降,各型曲线所代表病变组织学特性不同。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应用TIC 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孔祥群等研究也发现,良性病变的Ⅰ型曲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恶性病变(乳腺癌)。TIC类型和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对应关系基本建立,即良性病变多以Ⅰ型曲线(持续流入型)为主,乳腺癌等恶性病变多以Ⅲ型曲线(流出型)为主,而Ⅱ型曲线在良恶性病变中有部分重叠。

郭轶等通过分析两组患者(乳腺腺瘤组和乳腺癌组)乳房肿块的DCE-MRI参数水平,对比肿瘤标本组织中增殖侵袭基因信使RNA的表达,在微观水平进一步研究了DCE-MRI与组织分子表达的关系后发现,乳腺癌组患者的DCE-MRI参数达峰时间低于乳腺腺瘤组,且早期增强率、最大线性斜率也均高于乳腺腺瘤组患者(P<0.05)。通过以上研究发现,乳腺癌肿瘤组织中增殖基因与侵袭基因信使RNA表达显著高于乳腺腺瘤肿瘤组织。DCE-MRI作为一种独特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它可以定量评价乳腺癌病灶内血管内皮

通透性及血流量。

DCE-MRI主要的动态定量相关参数包括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三者之间的关系为:Kep=Ktrans/Ve。根据2011年召开的第十二届(St.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的共识,依据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和细胞增殖抗原标志物Ki67的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分为4个分子亚型,即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各个分子亚型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均有差异。

在既往的研究中,已有研究采用DCE-MRI的部分相关定量参数来研究或预测乳腺癌的各分子亚型及病理预后,但结果却不尽相同。徐婷婷等研究显示,乳腺癌不同亚型的DCE-MRI相关定量参数(Ktrans、Kep、Ve)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P=0.177;P=0.240)。而Li等的研究结果指出,三阴性乳腺癌的Kep值显著高于其他亚型的乳腺癌,Ve值则低于其他亚型的乳腺癌。在DCE-MRI 检查中,经过后处理的三维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出肿瘤周围的动脉血管影像。强化后的三维最大密度投影成像在乳腺癌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还存在争议,但乳腺癌周围的动脉血管比对侧健康区域乳腺组织的血管数量、管径有所增多。

Mahfouz等发现,乳腺癌患者健侧乳腺的动脉数量显著少于患侧乳腺;Fischer等研究表明,乳腺恶性肿瘤周边的血管数量和肿瘤周围腺体的信号强度可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因此,通过对乳腺病变周围的动脉血管数量、管径、走行情况进行统计后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然而,由于乳腺内的部分良性病变和早期恶性病变在MRI图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DCE-MRI并不能作为诊断、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金标准。国内部分研究仅通过DCE-MRI对乳腺腺病和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结果发现,乳腺腺病的动态增强表现与乳腺癌存在部分重叠,因此必须结合其他检查序列进行鉴别诊断。

3.磁共振动态增强图像纹理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