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来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4、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

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5、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

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6、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7、终身教育:指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由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8、个体的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

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9、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需要,

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又身心成熟机制决定。孟子、威尔逊、弗洛伊德等是内发论的典型代表。

10、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

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华生和洛克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11、共同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

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个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

12、遗传素质——是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人

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

13、环境: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两大部分。

14、最近发展区: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的差异。

15、发展关键期: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16、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

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17、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18、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是,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

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19、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

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20、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

素的教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21、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基础作用。

22、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23、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生产技术和技能,使学生形成劳动情感、

态度和习惯。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24、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的教育。

25、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

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的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系,它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6、教师: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都可以称之为教师。从狭

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

人员。

27、教育机智:指的是在突发事件面前,在很短时间内灵活、巧妙处理问题的能力。

28、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

范。

29、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

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教师中心论,儿童中心论

30、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

教的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

31、学科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2.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33、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即包括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

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的问题。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4、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

动。

3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