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格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内容概要:
㈠人格发展的概念
㈡影响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
㈢小学生的人格发展阶段
㈣小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
㈤总结
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格
㈠人格发展的概念
与认知发展同样重要的是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人格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性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独特的人际过程。它包含两个基本内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心理特征表现。广义上的人格与认知相对应,指个体认知加工那个之外的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的行为和心理品质。因此,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就是除了认知之外的其他综合性的心理品质,是每一个个体逐渐具有自己独立特性的表现。
㈡影响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①早期儿童与父母的关系;②父母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和受教育水平等;③儿童的出生顺序;④家庭的物质环境;⑤家庭的情绪氛围;⑥父母的教养方式;⑦家庭结构。
学校教育因素主要包括:①课堂教育,包括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及课堂环境等;②集体活动;③教育者的人格特征;④同伴关系。
㈢小学生的人格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O~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培养责任感;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l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㈣小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主要包括需要与动机、情绪与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1.需要与动机的发展
需要的定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的种类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对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追求友谊和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各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
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3.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4. 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5. 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动机的作用
动机在人类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动机是个体活动的动力和方
向。它既给人的活动以动力又对人的活动方向进行控制。作为活动的动力和方向,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人类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没有动机也就没有人类的活动。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激发作用。
2.指向作用动机使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和对象,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使活动朝着预定的目标进行。动机不同,活动的方向和他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
3.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这种活动针对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一定的目标,动机促使有机体种植这种活动;如果活动为达到目标,冬季降趋势有机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来达到某种目标。
小学生的需要与动机的发展
需要:包括游戏需要、运动需要、认知和学习密切相关的需要(如完成教师的要
求,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完成学业以获得好的学分,与教师和同伴进行有效的交往,对一定社会角色的认同等)。
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趋势:精神性的心理需要逐渐超过物质性的需要;需要的倾向性逐渐从关注自身转向对他人的关注;需要朝着自觉和自控的方向发展,开始出现了自我评价的需要。
动机:表现在学习动机内容和学习兴趣两个方面。
学习动机内容表现:①为了得到某种外在的物质奖励;②为了得到对自己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的认同、肯定、表扬;③为了得到某种社会地位的提高;④为了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
趋势:由低到高、由近及远、从比较外在得到比较内在的、由物质的到精神的、又不稳定的到稳定的、由富有个人意义到富有社会意义的发展趋势。
学习兴趣特点:⑴三年级之前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之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和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⑵从三年级之后,逐渐对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感兴趣;⑶对有关抽象的因果关系的兴趣逐步发展;⑷低年级对游戏中的学习感兴趣,中年级以后逐渐减低;⑸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发展;⑹小学生的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
2.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在一定集体规范和集体义务的驱使下,获得了一些新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比如学习活动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或者失败带来的挫折感,集体活动的荣誉感,友谊感等。
情绪:小学生已经能够正确辨认他人的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以及轻
蔑等六种基本面部表情。同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归因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的愤怒能力开始减少,并更加现实化。学前儿童用哭泣表达自己的不满,小学生则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
情感:小学生的基本情感不断丰富,各种情感体验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情感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