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润湿性影响页岩井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井液润湿性影响页岩井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蔡记华;岳也;曹伟建;杨现禹;乌效鸣

【摘要】煤层气井单井产量往往较低,综合勘探开发煤系非常规天然气是提高煤层气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但这要求钻井液能同时解决煤层、致密砂岩和页岩地层的井壁稳定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正电性-中性润湿-化学抑制-纳米材料封堵-合理密度支撑”的协同防塌理论,并开展了钻井液润湿性影响页岩井壁稳定性的实验工作.首先优选出能有效降低钻井液表面张力、增加钻井液与页岩接触角的表面活性剂复配方案,并结合钻井液流变性、滤失性、润滑性、水活度和抑制性等参数测试和页岩压力传递实验,对钻井液润湿性影响页岩井壁稳定性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改变水基钻井液的润湿性能,与优选的水基钻井液相比,钻井液表面张力降低42.6%,与页岩的接触角增大162.1%;复合表面活性剂与水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具有较好地抑制性和抗盐能力;与清水相比,复合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阻缓页岩孔隙压力传递速率,降低钻井液侵入页岩的程度,页岩渗透率降低幅度在99%以上;说明通过控制钻井液润湿性来增强页岩井壁稳定性是可行的.

【期刊名称】《煤炭学报》

【年(卷),期】2016(041)001

【总页数】6页(P228-233)

【关键词】钻井液;润湿性;页岩;井壁稳定性;表面张力;接触角

【作者】蔡记华;岳也;曹伟建;杨现禹;乌效鸣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2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

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1

如果地质条件配置有利,煤系本身及其上覆地层能够形成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藏。单纯的煤层气单井产量往往较低,综合勘探开发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简称煤系“三气”)是提高煤层气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在盆地中心地带,煤层、砂岩和页岩往往呈气饱和状态,且产水量非常低[1]。美国Piceance盆地煤系气共采先导性试验显示,60口井平均单井产气量

达10 000 m3/d,其中40%来自于致密砂岩储层的游离气[2]。国内相关机构重新对沁水盆地致密气和页岩气开展地质调查,认为该盆地页岩气资源量为0.49~

0.65万亿m3[3-10]。根据中联煤层气公司测试结果,盆地北部寿阳一带太原组和山西组页岩含气量分别为0.52~0.66 m3/t和3.78~5.51 m3/t,山西组页岩含气量可与美国已经工业化开采的上侏罗统Haynesville页岩、上泥盆统Woodford

页岩及Fayetteville页岩类比[5,8]。沁水盆地南部页岩气最有利勘探层位为太原组,砂岩气最有利层位是下石盒子组,山西组也有一定的砂岩气和页岩气勘探潜力[11]。贵州煤田地质局在贵州六盘水松河井田开展了煤系“三气”共采工程示范,单井日产气1 500 m3以上[12]。

煤系“三气”共采技术的技术思路是:采用多分支水平井工艺,先钻进直井段,然后钻进多分支水平段分别穿过煤层、砂岩和页岩的2种地层或3种地层,完井后

可以对这些地层进行单独压裂或联合压裂来提高天然气产量。相比于单独地进行煤层气、页岩气或致密砂岩气的开发,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开发对水基钻井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钻井液能同时解决煤层、致密砂岩和页岩地层的井壁稳定问

题。由于致密砂岩较少出现井壁失稳问题,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开采过程中煤层和页岩的井壁稳定机理则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

传统的井壁稳定理论和技术难以同时解决煤层和页岩地层的井壁稳定问题。为此,笔者提出基于“正电性-中性润湿-化学抑制-纳米材料封堵-合理密度支撑”的协同防塌理论,在此基础上研发实现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地层井壁稳定的水基钻井液优化配方和实施方案。笔者在此着重开展钻井液润湿性影响页岩井壁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工作。

湿润性可以描述油和水与储层岩石间的相互作用,通常用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θ)来表征。一般定义θ<75°时为水润湿;105°>θ>75°时为中性润湿;当θ>105°时为油润湿[13];最典型的是荷叶表面,水滴与叶面之间的接触角平均为160°,水滴很容易滚落,这种强疏水性现象被称为“荷叶效应”[14]。对页岩而言,改变低渗透亲水油气层的岩石表面润湿性,由亲水改为中性-弱亲油,可降低其遭受侵入水伤害程度[15];Takahashi Satoru & Kovscek Anthony评价了具有低渗硅质页岩的润湿性。发现当pH=3或12时,页岩水润湿性较强[16];卢运虎等[17]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钻进页岩地层时,水基钻井液应减小钻井液界面张力和增大钻井液与岩石的润湿角,从而提高页岩井壁稳定性。

在此,笔者优选出了能有效降低钻井液表面张力并增加钻井液与页岩的接触角的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方案,结合水基钻井液流变性、滤失性、润滑性、水活度和抑制性等参数测试和页岩压力传递实验,对钻井液润湿性影响页岩井壁稳定性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1.1 实验材料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1,AS-2,两性表面活性剂AMS-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1,凹凸棒土,黄原胶,氯化钠,聚阴离子纤维素,褐煤树脂,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30%),无水碳酸钠。基于室内实验优选出水基钻

井液配方:水+8%凹凸棒土+0.2%黄原胶+0.3%聚阴离子纤维素+1%褐煤树脂+4%氯化钠+1%纳米二氧化硅+0.08%碳酸钠。

1.2 实验仪器

ZNN-D6S六速旋转黏度计,ZNS-5A中压失水仪,QBZY 全自动表面张力仪,

JC2000DM接触角测量仪,EP极压润滑仪,Labswift水分活度仪,JHP 岩芯压

制机,ZNP-1 膨胀量测定仪,SC-50B立式取心机,QM-1岩芯断面切磨二用机,OFITE 滚子炉,中兴101 电热鼓风干燥箱,HKY-3页岩压力传递实验装置等。

2.1 复合表面活性剂配方优选

钻井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是描述钻井液润湿性的2个最重要指标。通过6种阳

离子型、阴离子型、中性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单剂遴选和复配,发现“0.2% CS-

1+0.1% AS-1”的复配方案可以很好地降低钻井液表面张力,且增大页岩接触角

的效果明显(页岩岩样采自延长油田),结果见表1;水基钻井液添加复配的表面活

性剂前后与页岩的接触角如图1所示。

2.2 复合表面活性剂对水基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2.2.1 基本性能

将复合表面活性剂添加在水基钻井液中,在室温条件下评价了钻井液的流变性、滤失性、pH、润滑性和水活度等参数,结果见表2。

2.2.2 膨胀性

采用过80目筛的松科2井现场用膨润土和石英砂按1∶2混合,共称取15 g,在

8 MPa压力下压制30 min,制成人工页岩样品(直径25 mm、长度16 mm)。在ZNP-1 膨胀量测定仪中将水基钻井液和含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水基钻井液分别与页

岩样品进行接触,读取膨胀量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

2.2.3 滚动回收率

页岩岩屑取自江页一井,X衍射结果显示其含有25%绿泥石、20%伊利石、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