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的概念
第四章__教育制度
• 3、初中教育阶段 初中教育阶段——缩短初等教育年限; 缩短初等教育年限; 缩短初等教育年限 延长初中教育年限; 延长初中教育年限;把初中教育看作普通 教育的中间阶段;中间学校由此而来; 教育的中间阶段;中间学校由此而来;越 来越不把初中看作中学的第一个阶段, 来越不把初中看作中学的第一个阶段,而 是看作是小学的延续 ,是基础教育的完整 阶段。 阶段。
4、高中教育阶段
• 概括起来,小学和初中都是进行科学文化 概括起来, 基础知识教育,属于一种类型。 基础知识教育,属于一种类型。而原来的 三种学制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 三种学制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 却成了高中阶段的三种类型—即高中阶段 却成了高中阶段的三种类型 即高中阶段 多类型。 的多类型。 • 西欧高中 西欧高中——肩负升入大学预备教育的单 肩负升入大学预备教育的单 项任务。20世纪末 英国高中逐渐综合化。 世纪末, 项任务。20世纪末,英国高中逐渐综合化。
论)。
• 总之,当代职业教育有两个特征: 总之,当代职业教育有两个特征: • 一是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越来越高; 一是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越来越高; • 二是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的多样化。 二是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的多样化。
6、高等教育阶段
• 二战前 二战前:高等学校是单一的文化科学教育,与生产、技术 联系不紧,类型相对单一。 • 二战后 二战后:高等教育在结构上 在结构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结构上 • (1)多层次:由单一的本科层次发展为有大专、本科、 研究生等; • (2)多类型:院校、科系、专业类型繁多,保证了高等 学校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密切 联系。
• 职业技术教育自古至今都事实上存在着。 职业技术教育自古至今都事实上存在着。 既有非形式化的,如学徒制; 既有非形式化的,如学徒制;也有形式化 的学校职业教育。 的学校职业教育。 • 学校职业教育在层次上有:小学阶段职业 学校职业教育在层次上有: 教育、初中阶段、高中阶段、 教育、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初级学院阶 段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哪个阶段进行, 段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哪个阶段进行, 完全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完全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六章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六章第六章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1.定义教育制度——指⼀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的规则。
2.教育制度的特点客观性:教育机构的设置、层次类型的分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制度化,都受客观的⽣产⼒发展⽔平制约,具有客观性。
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标的确定上。
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变化的,具有历史性。
强制性:它对受教育个体的⾏为具有⼀定的强制作⽤,要求受教育者⽆条件地适应和遵守。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定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处于教育制度的核⼼位置的。
2.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第⼀,⽣产⼒发展⽔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第三,学⽣的⾝⼼发展特点;第四,⼈⼝发展状况;第五,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3.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标志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制度化相对于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学教育的衔接(2)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4)⾼等教育类型⽇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6)终⾝教育体系的建构(7)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三、我国现⾏学校教育制度(⼀)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1.新中国成⽴以前的学制(1)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个近代学制。
第五章 教育制度
壬戌学制的历史进步性: 壬戌学制的历史进步性: 加强了中等教育。而且, ①加强了中等教育。而且,在中学设各种职业 使中学能准备升学,也能尽快就业, 科,使中学能准备升学,也能尽快就业,以处 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问题。 理升学和就业的矛盾问题。 ②更切合学生身心的发展特征,中学分初、高 更切合学生身心的发展特征,中学分初、 两级,更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两级,更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③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就决 定了旧中国的学制带有鲜明的 旧中国的学制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定了旧中国的学制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特点。 的特点。
3、中等教育阶段 、 普通教育职业化。 ⑴普通教育职业化。 职业教育普通化。 ⑵职业教育普通化。 综合中学逐渐增加。 ⑶综合中学逐渐增加。 4、 4、高等教育阶段 类型增多。 ⑴类型增多。 层次增多。 ⑵层次增多。 对象增多。 ⑶对象增多。 功能增多。 ⑷功能增多。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 终身教育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为止整个一生的 教育,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教育,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是最早明确提出“ 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是最早明确提出“终 身教育”概念的人,他在其代表作《终身教育》 身教育”概念的人,他在其代表作《终身教育》 (1926年)一书中指出,教育应该贯穿于人 年 一书中指出, 的一生。 的一生。 法国成人教育家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 法国成人教育家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 (1970年)是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里程碑。 年 是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里程碑。
三、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㈠经济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㈡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㈢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 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 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一)教育形式构成: 1、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 明确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各级各类教育发 展的具体目标。 2. 在教育结构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 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 摆到突出的位置。 3. 改革办学体制。 4. 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5.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6. 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由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构成 的完整体系。其中,学校教育制度构成了教 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 学校教育制度的设立受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更要考虑 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规律。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 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 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 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二)学制确立的依据
学制的产生、发展、变化一般受到如下 因素影响: (1)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的直接制约。 (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影响学制产生 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学校教育制度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 接制约。 (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经常吸取原有 学制的合理成分,借鉴外国学制建设中的有 益经验。
第四章 教育制度
•
教育制度的制定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一些主观 愿望和特殊的价值需求,但是,人们并不是也不 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某种教育 制度的制定或废止,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和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 • 如近代以来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虽然与个 别机构或个别人的提倡有关,但是归根结底反映 了现代大机器生产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这 些都是客观的,不依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返回
• 2.现行教育制度的构成 • 不同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 教育。 • 不同阶段:学前教育、学龄教育、成人 教育。 • 不同形式: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 业余学校。 • 不同方式:面授、函授、远距离教育、 自学考试。
• 3.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 • 区别两个概念:教育体系;教育体制 • 教育体系 ︰是指互相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 整体或教育大系统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 • 广义的教育体系,除教育结构体系外,还包 括人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 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 这些体系相对于教育结构体系,称为服务体系。 • 狭义的教育体系,仅指各级各类教育构成的 学制,或称教育结构体系。
• • • • • • • • •
6)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 革的决定》。 7)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1993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9)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0)1996年,职业教育法 11)1998年,高等教育法。 12)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决定》。 13)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 14)2006年新修订《义务教育法》。
• 二、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 • 1.近代学制改革 • 1)1902年,《壬寅学制》(《钦定学堂 章程》),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的学制, 未实施。 • 2)1903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 章程》),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 3)1912年, “壬子癸丑学制”。 • 4)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壬戌学制”。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分类
国家教育制度:1995年教育法 学校管理制度 教学制度
教育体制: 是指一个国家关于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学校系统和规定。 它与教育制度相比,侧重组织、领导、规划。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的表现作了纠正。
壬戌学制的主要特点是: 缩短小学修业年限,延长中学修业年限。 若干措施注意根据地方实际需要,不作硬性规定(弹性学制——新学制的指导者和起草者胡适说:“新学制的特别长处,在于它的弹性。” ) 重视学生的职业训练和补习教育。 课程和教材内容侧重实用。 实行选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6
如果按照教育证书分:学历教育机构、学位教育机构、培训教育机构,等等。
7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学制类型变革:双轨制向分支和单轨制发展 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 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 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西欧学制:一轨学术性,一轨职业性). 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美国的学制) 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学制结构,叫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教育学 第七章 教育制度
1、重视学前教育,入学年龄提前。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四岁到五岁的时候,他 们的智力、性格与体能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布卢姆1964年指出,在一个孩子不到五岁的时候,就 可以大致预见到他在以后的十三年中智力发展的状况。如果 说17岁为100,4岁为50%,其余30%在4-8岁,20%在8-17岁。
(3)、中等教育 我国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年限各为三
年,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 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我国已从法律上规定 将初中教育列入普及义务教育的范围,也就是 普及九年制的义务教育。
(4)、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可分为高等专科教育(2-3年)、 本科教育(4-5年)和研究生教育(2-6年)。这也可 分为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教育三种。全日制主要 的是指正规的高等院校,它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 同等学历者。半日制和业余的主要是指夜大、函大、 电大、职大以及自学等,这些学校或通过考试择优 录取,或志愿报名参加学习,无年龄限制。我国高 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各类高级 专门人才。
第七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概述 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当前国内外学制改革的趋势
一、 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制定的依据
(一 )教育制度的概念 1、概念
广义: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所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 施和相关制度的总称。
设施: 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 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招生考试制度、学位制度等等
(3)、现代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系统图
入学年龄
层次 年级
6
初等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到了隋代,士族地主已失去政治上 的垄断地位,庶族地主的势力已发展到要求参政的地位。 这样,“九品中正”制就不怎么适应了。隋朝统治者为了 集中选士大权,团结广大庶族地主,于606年开始实行科 举考试,其特点就是专门用考试的办法来挑选人才,而不 是由地方察举。
科举考试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如唐代,先由祭酒、 长史选出优秀的“生徒”和地方官吏选出“乡贡”,然 后由礼部定期命题考试;省试中者必须送入国子监的太 学读书,酌加津贴,然后再到尚书省吏部复试,及格者 录用授官,不及格者越三年再试。科举考试越到后来越 脱离实际,弊病多端。特别是到明代,考试之法大为变 更,最突出的则为经义采用排偶文体,称为“八股”, 通常又称“制义”。“八股”文体,一文可分六段,计
作了必要的准备。
2、新学制的建立 全国解放以后,我国学制实际上存在两种系统。一是老解 放区的教育制度;一是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经过初步改造
了的旧教育制度。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使教育
事业能够适应政治、经济的需要,改革学制就势在必行了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关于“人民
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
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
(二)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 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
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 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返回
二 教育制度的意义
教育制度意义重大。科学而完备的教育制度不 仅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贯彻、对整个教育 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对青少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一级五年;第三阶段是高等教育 (11-12年),分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 学堂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并设有师范、实业学堂,以 及进士馆、仕学馆等。这个学制的特点是:修业年限太长, 从小学到大学通儒院毕业共二十六年;还保留了封建残余, 如专为贵族子弟设进士馆、仁学馆等;女子无教育地位。 一九O五年以后,清政府对这个学制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如通令设立半日堂,专收贫寒子弟;一九O七年颁布了 《女子小学堂章程》,开始对女子实行初等教育,但男女 分校;还颁行了《简易识字学塾章程》,专为年长失学的 成人而立。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 教育制度
第三章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导论版: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以网络化的形式将学校组织起来,是国民教育制度和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影响学制制定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学制的基本类型:双轨制(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德、法、英)、单轨制(美国)、分支制或中间型学制(又称Y 型学制,前苏联、日本、中国)。
四、教育制度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前制度化教育阶段、制度化教育阶段、非制度化教育阶段的过程。
学制的完备是制度化教育的标志,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产生的。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期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其类型日益多样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五、中国现代学制的沿革1、旧中国的学制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实行新学制的开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留美派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第一次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标志着我国由学习日本学制转向学习欧美学制。
5教育制度
(六)继续教育迅速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英国开创了“开放大学” (Open University),它是“为那些失去机会的 人们提供本科或研究生水平的高等教育而设立的 高等教育机构。” 美国成人教育更为发达,一九 七三年美国有一千三百万年龄在二十五至三十五 岁的成人在离校多年后重返学校进修,其中四百 二十万人经常上课,其他人有读函授、电视教育 的等等。前苏联,一九七二年,有成人业余中学 一万六千所,学生五百万人。在第十个五年计划 中,教育部就为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开办了五所进 修学院,八十所分院,一百零一个系,八百个进 修班。每年有一百万国民经济部门的专家在这里 更新知识和技能 。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为四等七 级,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 已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格局。
第三节 国内外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一、当前国外教育制度改革的动向 (一)重视学前教育,入学年龄提前。
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前教育。如英国规定 3~5岁儿童受学前教育,日、美规定是3~6岁,法 国规定从2岁开始,瑞典全日制学校理论上是6个 月至7岁。到20世纪末,世界发达国家幼儿入学率 都在90%以上。如日本,1947年,3~6岁儿童入园 率为7.5%,1960年为26.9%,1976年是63.5%,现 在接近100%。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的入 学年龄一般限于7-8岁之间,当前西方各国学制在 规定儿童的入学年龄方面进行了适当调整,特别 是到20世纪80年代,各国儿童小学入学年龄都明 显地有所提前。大部分国家都是6岁,如美、日、 法、中等。不少国家已提前到5岁,如北欧几国。 规定7岁入学的国家已不是很多。
1986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实行九 年制义务教育,为提高国民的素质提 供了法律保障。 2008年,全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各国教育制度
(二)美国的初等教育
美国的初等教育由小学实施,属义务教育阶段。美 国小学多为公立,6岁入学、修业年限多为6年,在 人口较少地区则多为8年。但也有四年制的小学, 与中间学校相衔接。
美国初等教育以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对社 会和自然的理解能力、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社会 活动能力为宗旨。小学一般采取分年级教学,也允 许根据志愿和能力同时学习几个年级的科目。此外、 还实行“弹性升级制”,即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 个别升级或跳级。
(三)日本的中等教育
日本的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分 别修业3年,也有六年一贯制中学。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的完成阶段,是所有12—15 岁的学生都必须受教育的场所。
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法》规定 高中教育的目的是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适应学 生的身心发展,给他们以普通和专业的教育。
(四)日本的高等教育
一、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德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法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四、日本的学校教育制度 五、美国的学习教育制度一、英Biblioteka 的学校教育制度英国现行学制
一、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初等教育 (二)中等教育 (三)继续教育 (四)高等教育
(一)英国的初等教育
实施机构是小学和独立学校系统的预备学校。
(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的教育制度一般习惯的被简称为学制,它主要指的是 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 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 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三)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简称。它是教育行政 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 称。
日本学制图
五、美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前教育 (二)初等教育 (三)中等教育 (四)高等教育
第四章教育制度
•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学制确立 的依据) • (一)政治/依据政治经济制度 • (二)经济/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 • (三)文化 • (四)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五)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 制的影响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指的是一 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管理制度。 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 学条件、向性。任何教育制度都体现制定者的 需要。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制度取向体现 阶级性。 • 3.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 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 • 4.强制性。教育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 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对个体行为有一 定的强制作用。如考试制度、义务教育制 度等。
第四章 教育制度
• • • •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中各种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 管理规则。在教育学中,人们通常把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管 理规则当作教育管理问题来专门加以论述,这里的教育制 度论述的重点是各级种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 •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 • 1.客观性。教育制度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 制定的。它的制度和废止有它的客观基础和规律可循,即 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如近代以来普及义务 教育的提出。
• • • •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一)双轨学制 (二)单轨学制 (三)分支型学制
•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 • 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如当前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统一了初等教育, 采用综合中学的形式把初中的两轨并在一起。即 小学、初中单轨,其后多轨。 • 两点结论:第一,义务教育延长到哪,双轨就并 轨到哪,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 式。第二,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 形式,它成为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特种趋势。
教育学-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规、规则、条例等。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主体,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系统;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教育法规、规则、条例等。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历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非正规教育,再从正式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过程。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教育都归为前制度化教育,之后的则成为非制度化教育。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
它的形成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点: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当这些形式化的教育实体的特点比较稳定并形成教育的简单要素时,教育初步定型。
因此,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但是,在教育学里,人们通常把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管理规则当作教育管理问题来专门加以论述,所以教育制度这个题目论述的重点便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
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类似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1.客观性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2.规范性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是有其一定的规范性的。
这种规范性主要表现为入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日益标准化。
3.历史性教育制度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又要满足其制定者的需要,体现一定的规范性。
而客观性和规范性的具体内容又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就需要建立不同的教育制度。
4.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
篇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广义: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即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1 1951年学制改革2 1958年学制调整3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制的混沌4 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教学办学自主权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5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关于基础教育第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第三关于成人教育第四关于高等教育6 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年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学位制度7 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二重视早期智力发展和学期教育三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四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五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六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1 《义务教育法》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3 《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力论1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2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习的教育洛克华生3 在个体活动中多因素互相作用论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互相作用的结果辩证唯物主义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巨大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动力作用一遗传1 遗传物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 遗传物质的发展过程及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二环境1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三学校教育1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2 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3 教育可以把遗传物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4 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5 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四个体主观能动性1 人是通过活动而对外部环境作出反应并获得发展的2 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由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所决定3 通过活动人可以改变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的发展五在遗传、环境、教育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1 遗传决定论 2 环境决定论 3 二因素论篇三:学校教育制度创新的思考学校教育制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学界开始讨论现代学校、现代学校制度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的概念1. 教育制度的定义教育制度是指为实现国家或社会教育目标而设立的一系列规则、法规、政策和机构的总称。
它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的教育,并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体系、教师培训与评估等内容。
2. 教育制度的重要性教育制度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教育制度提供了教育资源和机会,为每个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并帮助个人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素质。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情感、身体和社交能力,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2.2 培养社会人才教育制度通过制定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
不同的教育阶段注重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包括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职业教育阶段的技能人才和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人才等。
通过教育制度的有序安排,社会得以获得不同层次和专业的人才供应,来满足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
2.3 培养公民意识和价值观教育制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公民的意识和价值观。
教育制度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法治观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2.4 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教育制度对于社会和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教育制度可以提高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和素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教育制度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通过提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5 传承文化和知识教育制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和载体,通过教育制度,社会将文化和知识代代相传,并使其不断发展。
教育制度不仅有助于传承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也有利于传播人类的科学、艺术和文明成果。
3. 教育制度的应用教育制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推动教育的发展和管理,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
其主要包括教育政策的制定、规划和实施,教育资源的开发、分配和管理,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等几方面。
教育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石,教育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区未来的发展和成就。
一个健康的教育制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其创新和探究能力,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另一方面,教育制度也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在教育制度中,教育政策是其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环节。
教育政策不仅直接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管理,而且还关系到学校课程、教学模式、教科书编写、师资培训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制定和实施。
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制定的教育政策,应从整体上考虑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力。
教育资源的开发、分配和管理也是教育制度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教育资源包括人才、设施、教材等多项内容,而其开发、分配和管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的质量。
为此,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促进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和管理,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和地区的学生所需。
教育制度还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
关键人才,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政府和学校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监督,以促进其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同时,政府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教师从业行为的监管,保证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利益。
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也是教育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和组织者,其建设和管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教育质量。
政府和学校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推进学校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建设,加强学校管理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总之,在教育制度中,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和科学的教育规划和管理,注重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和管理,加强教师的培训与管理,推进学校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建设,以促进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