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历史选修七 中国历史地理 课件
中国历史地理(精美ppt课件)

郡—县(道、邑、侯国) (后期)中央: 王国——县
汉初中央直辖 15 郡,武帝时增至 110 郡国。前106年将全国分为13个区域, 每个区域称部,派一刺史执行监察 职能。各州借用《禹贡》九州之名, 外加两个《周礼 •职方》州名,另外 两个不在《禹贡》范围内,合在一 起共 13 个刺史部:冀、兖、青、徐、 扬、荆、豫、凉、益、幽、并、朔 方、交趾。后来又增加一个司隶校 尉部。共14个监察区。
第三讲 千古足音
——中国古代交通道路 与军事地理
第一节
一
川陕交通
“关中”的取意与秦统一的战 略进程
函谷关 潼关 蒲津关 武关 嶢关 萧关 散关 金锁关 雍(戎、狄)-→ 栎阳(魏河西之地) -→ 咸阳(天下) 以咸阳、长安为中心的沿渭河道路
九原郡
雁 门 郡
直 道 咸 阳
蜀中郡
太 原 郡
第一节 分封制 ——分土而治
分封=封建:封邦建国。 天下——国——家 《礼记》:“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 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封建制的 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即天子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 诸侯;诸侯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大夫;大夫以嫡长 子继位,众子为士。 士 →大夫 →诸侯 →天子 封建制是地缘关系,宗法制是血缘关系,合二而一就 是以地缘关系维持血缘关系。 历史上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时期:秦以前、西汉前期、 西晋时期、明初。
常 山 郡
薛郡
蜀 郡
直 道
蒲关道
函谷道
渭北道
武关道
二
蜀道难——川陕交通
(一)秦岭通道: 子午道:子午镇→子午谷→秦岭→石泉 →饶风关→南子午镇→城固→汉中 灙骆道:周至→骆谷关→洋县→灙水→ 城固→汉中 褒斜道:郿县→留坝→褒城→汉中 故道:宝鸡益门镇→清姜河→略阳→勉 县→汉中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件

目录
• 历史地理学概述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展望
01
历史地理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及其与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历史地理学最初以描述性研究为主,随着学科的发展 ,逐渐进入分析性阶段,开始深入探究地理环境变化 的内在机制。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 展问题的凸显,历史地理学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呈现出跨学科和全球化的趋势。目前,历史地理学 在自然灾害、城市化、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领 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 科学支持。
05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用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利用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历史时期地理环境重建 和空间分析。
数字人文技术
结合数字技术进行历史地理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可视化和交互,提 高研究效率和成果展示效果。
分子地理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迁徙、遗传和基因交流等 。
历史地理学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探究地理现象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 响。它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需要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的理 论和方法。
研究目的与意义
总结词
历史地理学旨在揭示地理环境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为人类更好地适应和利用地理环境提 供科学依据。
02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早期发展
起源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地球的历史课件

云层所造成的长期寒冷,可能导致75%的生物灭绝,恐龙只是其中最显
著的代表。
想一想:
在煤炭当中能否发现被子植物的化石?
【答案】不能,地球上两次重要的成煤期分别是晚古生代和中生代,
而被子植物在新生代时才高度繁盛。
链生活:
“万年冰洞”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它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
4.新生代
新近纪
(1)时间:距今6 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 __________和第四
纪。
解体
(2)海陆变迁:联合古陆最终 ________,板块漂移,形成现代海
陆分布格局。
(3)生命演化: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
人类
展,第四纪出现了 ________。
真核
③元古宙:演化出 ________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3)成矿情况: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
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2.古生代
(1)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分为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
和志留纪)和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2)海陆变迁: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的变迁,后期
阶段性
(1)划分的原因: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 __________。
地层顺序
(2)划分的依据: ____________、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
代
(3)时间单位:宙、 ______、纪等。
[小提醒]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不一定都能形成化石。化石的形成和保
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才会
C.①②
中国地理知识(全面)ppt

喜马拉雅山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阴山山脉
太
祁连山脉
行
秦岭
山 脉
巫 山
雪
横 断
峰 山
南岭
山
脉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武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阴山山脉
太
祁连山脉
行
秦岭
山 脉
巫 山
雪Leabharlann 横 断峰 山南岭
山
脉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武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二、主要地貌类型
(一)纵横交错的山脉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列:昆仑山脉----秦岭 南列:南岭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列:台湾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太
行
秦岭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山
南岭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武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孤形走向的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太
行
秦岭
山 脉
巫 山
雪
横 断
峰 山
南岭
山
脉
大 兴 安长 岭白
山 脉
武
夷 山 脉
3.9 秦统一中国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②开凿灵渠,连接长江和珠江。
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秦朝规定了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 车宽约为今天的1.4米。
车同轨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
作用: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 交通网。
作用: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灵 渠
(四)军事上:
1、南征百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南征百越, 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
【“万金油”】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巩固统治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比较周朝和秦朝统治的差异(P57课后活动)
项目
周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最高统治者的权利
统治地方的方式
王
周天子在名义 上是天下共主
分封制
影响
易形成分裂割据,
威胁中央
秦朝
皇帝
总揽全国一切 军政大权 郡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国家统一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桂林郡
灵 渠
南海郡
象郡
(四)军事上:
1、南征百越 2、北击匈奴:BC215年,蒙恬tián 北击匈奴,筑长城。
东到辽东 “万里长城”
西起临洮 (táo)
作用:秦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 营,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
(五)思想上——“焚书坑儒”
焚书
焚六国史书,民间诗、书、百家书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除外)。
春秋形势图 春秋争霸
战国形势图 战国兼并
秦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秦朝形势图 秦朝统一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一)背景Fra bibliotek王室 衰微
需要加强谁的权力?
皇 帝
君主专制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诸侯 争霸
最新部编版高中历史《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220 魏晋南北朝 589 隋唐……
中央
中央
继承评议传统,将评议权集权中央 (选拔方式进步)
家世 才能
考察举荐
维护士族,特权膨胀
评级授官
(选拔标准退步)
家世
地方
地方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 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其艰 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⑤。……其 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 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 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 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中外历史纲要》第43页历史纵横
地方
一.选官制度的
九品中 正制
科举制
BC202 两汉时期
220 魏晋南北朝 589 隋唐……
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政府的赋税收人也有了保障。
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 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 安史之乱 二丈,布加五分之一。…… 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 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 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 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 并不过五十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 书》卷四八《食货志》
八《食货志》
“
怀
集
”
银
饼
出
产
地
(
广
唐
东
代
肇
调 布
庆 怀 集
唐 代 庸 调 银 饼
)
北魏 隋朝 唐朝
实行租调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租 即土地税和调即户税,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22张PPT).ppt

新课学习
活动 5 阅读教材,概括孔子在教育上的伟大成就。
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总结了一系列教育规律和方法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课学习
活动 6 说说下列孔子言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诚实求学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 爱护百姓,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有利于减轻 压迫,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课堂小结
春秋
百 家 争 鸣
战国
道家:老子 儒家:孔子 兵家:孙武 儒家:孟子
荀子 道家:庄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
兵家:孙膑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仁政”“民贵君轻”,拥护正义之战 礼治,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
顺应自然和民心 “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 国家,提倡节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虚心请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学思结合 ——复习旧知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新课学习
三、百家争鸣
学习任务三 了解百家争鸣及其影响。 活动 1 阅读教材,结合所学,谈谈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旧的社会制度瓦解,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诸侯兼并战争 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学在官府”被打破
著作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

跨学科融合
随着地理学、历史学、环境科学 等多学科的交叉发展,中国历史 地理学将进一步融入相关学科的 研究成果和方法,形成更为综合 的研究视角。
技术驱动的创新
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 术的进步将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提供更多数据支撑和分析手段, 推动研究方法的创新。
全球视野的拓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历史地 理研究将更加关注与世界其他地 区的比较和联系,从全球视角审 视中国历史地理的发展和变迁。
中国的经济版图逐渐扩大。
近现代历史地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近现代中国历史地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领土主权的变更、 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近现代时期,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挑战,如沙俄在清朝 末期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也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如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 约》等不平等条约。然而,在艰难的环境下,中国开始了 现代化进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这些变革对中国 历史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定义
中国
特点
具有时空双重性、人地相关性、动态 演变性。
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性
1 2 3
促进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
通过对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 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现代地理学提供借鉴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为现代地理学提供借鉴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地理环境的演变和变 化。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通过对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中国的文化遗产,包括古迹、古村落、自然景观 等。
中国历史地理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初步发展
01
中国历史地理学起源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汉唐时期。
第五部分第二章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2025年高考地理备考课件

夏季风进退规律。另外,我国 北方易出现春旱、
返回目录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d.四川盆地 地理位置:位于四川东部、重庆西部,在巫山、大巴山、横断山脉、大娄山之间。 自然地理特征:低山丘陵起伏,海拔500米左右;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 广布。 人文地理特征:农业较发达,[17] 成都 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 城市密集。
返回目录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返回目录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3)相对位置 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返回目录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3. 位置评价 (1)优点 ①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②东临太平洋,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3] 雨热 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海岸线漫长,港湾优良,有利于海洋事业发展,有利于与各国交往。 ④陆上邻国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和友好交往。
返回目录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返回目录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考点1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一、中国的疆域 1. 辽阔的疆域
返回目录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2. 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1] 寒带 。 (2)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 海,内海有渤海和[2] 琼州海峡 。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情境2 以诗境入地理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从巫山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时所作;《登高》是重阳
节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所作。尽管诗中描绘的地方均在长江三峡附近,但由于 诗人观赏位置、情感等的差异,两首诗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景象。下面为两首诗的具 体内容。
早发白帝城 李白
3.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课件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中图版地理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找出民族最多的一个省级 行政区域。
云南省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民族区域自治意义
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 巩固祖国统一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中国的民族分布
民族分布 特点
集中分布 地区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 汉族
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东部和中部地区
3.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和共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助于推动多民 族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维护统一
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 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 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 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 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 繁荣的必要条件。
1.读图,我国少数民族及其集中分布地区相对应的是( A )
D.广西
4.下列少数民族与其特色的民族风情组合,正确的是( D ) A.回族—端午节 B.壮族—泼水节 C.傣族—龙舟节 D.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5.小明在班上做了一次调查,他发现班上有五名同学来自不同的少
数民族,这个调查印证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C )
A.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区独立居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边疆地区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的 国情,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 社会稳定,又有利于各少数民族的发 展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战取得全面胜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的 经济发展,也使少数民族的面貌、民 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高中历史选修七中国历史地理课件
一、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中国历史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对中国历代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交通网络等进行系统考察,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地理背景和地理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1.1 中国历史地理的基本概念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历史时期的地貌、气候、水系、土地利用、农业与工业发展、贸易网络等方面的地理现象。
通过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可以揭示中国历史的地理背景和地理条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1.2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等。
实地考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对实际地理环境的观察和调查,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和直观的感受。
文献资料分析是对历史文献中的地理描述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揭示历史事件与地理条件之间的联系。
地理信息技术则可以通过数字化地图等工具,对历史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更为直观和准确的结果。
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地理背景。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主要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1 黄河流域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黄
河流域地理环境复杂,包括黄土高原、戈壁滩、黄河平原等地貌类型。
黄河的洪水灾害和泥沙淤积现象,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产生
过重要影响。
2.2 长江流域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之一。
长江
流域地理环境较为丰富,包括巴蜀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水乡等地
貌类型。
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农村经济、交通网络以及城
市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地理因素作用。
三、中国历史时期的交通与贸易
中国历史地理中,交通和贸易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它们对中国历史
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
3.1 交通网络
中国历史时期的交通网络主要包括陶器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
路等重要交通线路。
这些交通线路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地建立了广泛的
交流与贸易,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3.2 贸易活动
中国历史时期的贸易活动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和内部贸易两种类型。
对外贸易主要是与邻近国家和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进行贸易,以丝
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出口为主。
内部贸易则是国内各地之间的贸易
活动,如北方与南方之间的粮食调运和商品交换等。
四、中国历史时期的农业与工业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中,农业和工业是研究内容的重点,中国古代农业以
及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工业的发展则推
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
4.1 农业发展
中国古代的农业主要以农耕为主,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发展出了南方的稻作农业、北方的小麦和粟米农业等不同的农作物类型。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形成,使中国在世界历史
上长期保持着农业大国的地位。
4.2 工业发展
中国的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在近代以来逐渐迎头赶上,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工业的发展改
变了中国经济结构,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五、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变迁
中国历史地理中,疆域变迁是研究内容的重点之一。
中国在历史发
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疆域扩展和边界变更,这些变迁与地理环境、民族迁徙以及政治和军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5.1 疆域扩展
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扩张主要发生在秦朝、汉朝和唐朝等时期。
这些
时期的中国政权通过对外征服和治理,不断扩大领土,使中国的疆域
逐渐向外扩展。
5.2 边界变更
中国历史上的边界变更主要发生在边疆地区,受到地缘政治和军事
活动的影响。
中国在历史上曾有过边境纠纷和领土争端,如对南海诸
岛的主权争议等。
六、中国历史地理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现代社会的启
示和借鉴。
中国历史地理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1 地理环境保护
通过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可以认识到地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
历史上的一些环境问题和灾害教训,对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
警示作用。
6.2 经济发展规划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合理利用地理资源和规划经济布局,可以促
进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
6.3 文化传承和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对于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特色,进一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中国历史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对中国历代的地理环境、交通网络、贸易活动、农业与工业发展以及疆域变迁等进行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地理背景和地理因素的重要性。
同时,中国历史地理对于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过去,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