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82-邓中甲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邓中甲教授《方剂学》讲稿

邓中甲教授《方剂学》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邓中甲《中医方剂学》教学片(1—82全集)

邓中甲《中医方剂学》教学片(1—82全集)

邓中甲《中医⽅剂学》教学⽚(1—82全集)《中医⽅剂学》01、绪⾔、总论 54:05播放: 21,077《中医⽅剂学》02、发展简史 54:20播放: 9,519《中医⽅剂学》03、第⼆章⽅剂... 52:50播放: 9,061《中医⽅剂学》04、医门⼋法:... 40:03播放: 6,150《中医⽅剂学》05、吐法的适应... 51:32播放: 4,681《中医⽅剂学》06、和法常⽤分... 51:43播放: 4,625《中医⽅剂学》07、消法和下法... 55:25播放: 4,608《中医⽅剂学》08、⽅剂的配伍... 56:46播放: 5,611《中医⽅剂学》09、⽅剂的配伍... 50:25播放: 4,077《中医⽅剂学》10、⽅剂的基本... 51:42播放: 6,408《中医⽅剂学》11、⽅剂的基本... 54:16播放: 5,636《中医⽅剂学》12、剂型更换的变化 44:09播放: 3,185《中医⽅剂学》13、总论⼩结。

... 44:14播放: 6,673《中医⽅剂学》14、⿇黄汤(⼆... 52:10播放: 7,907《中医⽅剂学》15、桂枝汤(⼆... 42:12播放: 5,471《中医⽅剂学》16、九味羌活汤... 45:59播放: 5,304《中医⽅剂学》17、⼩青龙汤、... 47:12播放: 5,098《中医⽅剂学》18、⽌嗽散(⼆... 52:21播放: 5,774《中医⽅剂学》19、银翘散(⼆... 42:22播放: 4,277《中医⽅剂学》20、⿇杏⽯⽢汤... 58:03播放: 5,151⾸页 | << | 1 2345 | >> | 末页82条的第1-20条。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第一章 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一、辛温解表二、辛凉解表三、扶正解表第二章 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一、寒下☎适用病证 里热积滞实证✆二、温下(适用病证:里寒积滞实证)三、润下(适用病证: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四、逐水(适用病证:水饮雍盛于里之实证)五、攻补兼施(适用病证:里实正虚的大便秘结证)第三章 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一、和解少阳二、调和肝脾三、调和肠胃第四章 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一、清气分热(适用病证:热在气分证)二、清营凉血(适用病证: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证)三、清热解毒(适用病证:各类热毒证候)四、清脏腑热(适用病证:邪热郁在某一个特定的脏腑所产生的热证)五、清虚热第五章 祛暑剂第六章 温里剂(温中驱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一、温中驱寒(适用病证:中焦虚寒证)二、回阳救逆三、温经散寒第七章 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一、补气二、补血三、气血双补四、补阴五、补阳六、阴阳双补第八章 固涩剂(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一、固表止汗二、敛肺止咳三、涩肠固脱四、涩精止遗五、固崩止带第九章 安神剂(重镇安神、补养安神)一、重镇安神二、滋养安神第十章 开窍剂(凉开、温开)一、凉开(适用病证:邪热内闭心包证)二、温开(适用病证:中风、中寒、气郁、痰厥等属于寒邪痰浊内闭之证)第十一章 理气剂(行气、降气)一、行气二、降气第十二章 理血剂(活血祛瘀、止血)一、活血祛瘀二、止血第十三章 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一、疏散外风【辨证】口眼斜,患侧面部麻木,苔白,脉弦。

二、平熄内风第十四章 制燥剂(清宣外燥、滋阴润燥)一、清宣外燥二、滋阴润燥(适用病证:脏腑津伤液耗之内燥证)第十五章 祛湿剂(芳香祛湿、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风燥湿)一、芳香化湿,燥湿和胃(适用病证:湿浊内阻,脾胃不和证)二、清热祛湿(适用病证:湿热证,湿热外感,湿热内盛,湿热下注)三、利水渗湿(适用病证:水湿壅盛的水肿,泄泻、淋浊、癃闭等证)四、温化寒湿(适用病证:湿从寒化,阳虚不能化水所引成痰瘀水肿等证)五、祛风燥湿(适用病证:风湿在表所致头痛、头重)第十六章 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一、燥湿化痰(适用病证:湿痰证)二、清热化痰(适用病证:痰热证)三、润燥化痰(适用病证:燥痰证)四、温化寒痰(适用病证:寒痰冷饮证)五、化痰熄风(适用病证:内风挟痰证)第十七章 消食剂一、消食化滞(适应病证:食积内停证)二、健脾消食(适用病证: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证)第十八章 驱虫剂。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第一章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一、寒下(适用病证:里热积滞实证)
二、温下(适用病证:里寒积滞实证)
三、润下(适用病证: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
四、逐水(适用病证:水饮雍盛于里之实证)
第三章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
二、调和肝脾
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
三、清热解毒(适用病证:各类热毒证候)
第五章祛暑剂
第六章温里剂(温中驱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三、温经散寒
第七章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 一、补气
三、气血双补
第八章固涩剂(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
二、敛肺止咳
二、止血
第十三章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一、疏散外风
12
【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头面经络。

【辨证】口眼斜,患侧面部麻木,苔白,脉弦。

二、平熄内风
第十四章制燥剂(清宣外燥、滋阴润燥)
13
第十五章祛湿剂(芳香祛湿、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风燥湿)
14
15
一、燥湿化痰(适用病证:湿痰证)
二、清热化痰(适用病证:痰热证)
16
四、温化寒痰(适用病证:寒痰冷饮证)
第十七章消食剂
一、消食化滞(适应病证:食积内停证)
17
18。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第一章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一、辛温解表二、辛凉解表三、扶正解表第二章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一、寒下(适用病证:里热积滞实证)二、温下(适用病证:里寒积滞实证)三、润下(适用病证: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四、逐水(适用病证:水饮雍盛于里之实证)五、攻补兼施(适用病证:里实正虚的大便秘结证)第三章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一、和解少阳二、调和肝脾三、调和肠胃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一、清气分热(适用病证:热在气分证)二、清营凉血(适用病证: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证)三、清热解毒(适用病证:各类热毒证候)四、清脏腑热(适用病证:邪热郁在某一个特定的脏腑所产生的热证)五、清虚热第五章祛暑剂第六章温里剂(温中驱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一、温中驱寒(适用病证:中焦虚寒证)二、回阳救逆三、温经散寒第七章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一、补气二、补血三、气血双补四、补阴五、补阳六、阴阳双补第八章固涩剂(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一、固表止汗二、敛肺止咳三、涩肠固脱四、涩精止遗五、固崩止带第九章安神剂(重镇安神、补养安神)一、重镇安神二、滋养安神第十章开窍剂(凉开、温开)一、凉开(适用病证:邪热内闭心包证)二、温开(适用病证:中风、中寒、气郁、痰厥等属于寒邪痰浊内闭之证)第十一章理气剂(行气、降气)一、行气二、降气第十二章理血剂(活血祛瘀、止血)一、活血祛瘀二、止血第十三章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一、疏散外风【辨证】口眼斜,患侧面部麻木,苔白,脉弦二、平熄内风第十四章制燥剂(清宣外燥、滋阴润燥)一、清宣外燥二、滋阴润燥(适用病证:脏腑津伤液耗之内燥证)第十五章祛湿剂(芳香祛湿、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风燥湿)一、芳香化湿,燥湿和胃(适用病证:湿浊内阻,脾胃不和证)二、清热祛湿(适用病证:湿热证,湿热外感,湿热内盛,湿热下注)三、利水渗湿(适用病证:水湿壅盛的水肿,泄泻、淋浊、癃闭等证)四、温化寒湿(适用病证:湿从寒化,阳虚不能化水所引成痰瘀水肿等证)五、祛风燥湿(适用病证:风湿在表所致头痛、头重)第十六章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 一、燥湿化痰(适用病证:湿痰证)二、清热化痰(适用病证:痰热证)三、润燥化痰(适用病证:燥痰证)四、温化寒痰(适用病证:寒痰冷饮证)五、化痰熄风(适用病证:内风挟痰证)第十七章消食剂一、消食化滞(适应病证:食积内停证)二、健脾消食(适用病证: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证)第十八章驱虫剂。

爱爱医资源-《方剂学》邓中甲讲稿

爱爱医资源-《方剂学》邓中甲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清营凉血、清营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全文汇总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全文汇总

.那些例子当中多数在这个方里就
.太阳经羌活,阳明经白芷,少阳经黄芩,太阴经苍朮,少阴经细辛,厥阴经川芎。而防风,“风药之卒徒,走十二经” 。这是在宋、金,这个时代,在北
,因为寒很突出。可能跟这有一定关系。但是怎么样有这种历史资料呢?怎么样用旁证或直接证据来说明这一问题呢?不容易。开始引我来解决这个
病机 外感风寒表实
外邪侵犯人体(侧重点) 外感风寒表虚, 既考虑到邪犯体表,又有邪犯体表引起的体表的正 气的失去平衡,营卫不和,
临床证候 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 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
功用 祛邪为主 祛邪调正并进
用药 麻桂相须,针对主证,发汗力量 很强 桂芍相配,既散邪(发散风邪)又调正(调和营卫)
“正局”,就是最标准的。你知常才能达变,你掌握了最标准的,以它
“伤寒正局”的含义。
《中基》、《中诊》里边的这个,《中医诊断学》,诊是诊,断是辨证。跟辨证捕捉病
,当然也不是一种模型,有几种模型。我们后面讲到具体方,有的先从药开始,有的先从病机分析开始,
外感风寒表实证
(太阳伤寒) 卫阳被遏 →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 脉浮 营卫郁滞 → 头身疼动、脉紧
6到9克,用它有理气,疏散,疏理气机,理气。小
4到6克,很少。很多治内伤病方子里头如果配这个呢,它能够解郁,能够带一点疏通气血,解郁作用,并不有很大的理气作用。当然我们后来一般用这个,苏
。有的很强调芳化。有的强调肺为水之上源,开宣肺气。有的燥湿可以运脾,提法很多。虽然三焦之所以有三焦的特点。上焦开宣。中焦两种方法,或者苦燥,
900多年开始,又过了三百年左右,人口,经济各方面发展。虽然
“活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调气活血方结合以后,对于全面解决痢疾问题,确实是

方剂学医科教学专辑邓中甲

方剂学医科教学专辑邓中甲

方剂学25 邓中甲济川煎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上次讲到济川煎的主治证候分析,它属于一种肾虚便秘,肾虚包括肾精不足,肾阳不足,所以要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还是属于以润为主的,但不同者,它要结合补肾,补肾一定温肾阳补肾精的作用,这个方配伍也体现了升降的一些基本结构,后世医家也经常利用这些配伍的技巧。

这是在方义分析中要注意的。

君臣肉苁蓉当归牛膝枳壳泽泻升麻(炒)这个方的君药是肉苁蓉,肉苁蓉这个药有温阳温肾阳,又有补肾精作用,现在这个药也经常称为保健药品。

多方面的开发应用。

不仅在中国大陆,在境外,国外,也普遍在研究这个药,它质地比较润,所以除了温肾益精之外,还有润肠通便作用。

所以它作为一个君药,当归和牛膝做为臣药,这里当归既能养血,也能润肠,牛膝能补肝肾,壮腰膝。

针对腰膝酸软腿脚无力,肾虚精亏造成的这类腰痛,有针对性作用。

而且本身也有引药下行的意义。

佐药里边枳壳是降气的,枳壳和泽泻,泽泻能够升清阳,升脾胃清阳,枳壳降气,降脾胃之气,主要作用于中焦的脾胃了。

一升一降,有助于气机升降。

这两味连用,主要是升降气机。

气机通畅,能够协助润肠药发挥作用。

泽泻,它有利水渗湿作用。

和其它利水渗湿药所不同,历来认为泽泻能够泄肾浊,肾虚精亏,往往产生肾浊,所以配它在里面,它有须的作用。

第二个,泽泻配升麻,是一个济川煎以后到现代,最近出的很多书里,研究配伍的里面,它总结了现代、近代一些医家都喜欢用泽泻升麻相配,来通大便。

不但泽泻泄肾浊,它利水渗湿,使气机下行,升麻升清,这一升一降,人们临床观察,用于治疗大便不畅。

这个升降气机,调整津液。

对于润肠,治疗大便不畅有作用。

而且人们观察的是,泽泻配升麻擅长于治便秘,泽泻配柴胡还能治泄泻,同一个泽泻,分别配这些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

所以明代张景岳配这类,说明他对脏腑气机升降用药很重视。

包括《施今墨对药》的配伍里面,也擅长用这一类。

升麻、柴胡、泽泻,这些分别相配。

还有上海的一些医家,近代比较有名的,配伍里也有这方面的例子。

《中医方剂学》(全集)中医必读之邓中甲版

《中医方剂学》(全集)中医必读之邓中甲版

《中医方剂学》(全集)中医必读之邓中甲版
本专辑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他是国家“二十一世纪中医四大基础课程”系列之《中医方剂学》教程的主编者,被列为精品课程,深受好评。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方剂学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合理配伍,酌定合适的剂量、剂型、用法。

本教程介绍了方剂学的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了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涌吐剂等150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

邓中甲教授简介:江苏省江阴市人。

因高中时患双球后视神经炎致视神经萎缩,经北京中医研究院治愈,遂矢志岐黄。

197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分配至四川省泸定县医院中医科工作。

1978年入成都中医学院大专院校毕业生进修班学习,结业后,留校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

曾任方剂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院院长。

1996年晋升教授,2000年任方剂学博士生导师。

现为方剂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兼任国家新药评审专家、四川省中医学会理事、中基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

这位可是中医界的名医,他的教程,绝对是非常经典。

本教程送给正在学中医的朋友们。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好,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

上节课我们讲到消食剂,消食剂的消食化滞,后来讨论到消食健脾的概述。

健脾丸下面我们讲消食健脾的一张重点方,健脾丸。

健脾丸是Ⅰ类方,重点方,是临床常用的方。

健脾丸的主治证候病机是脾虚食积证,也就是说,从正气来讲,有脾虚的基础,食积是这种邪实的表现,这两者的一个比例上,是以脾虚为主,食积为次。

这类病人往往是由于长期的、或者慢性病、或者反复饮食积滞,伤损脾胃之气,而造成了脾虚,脾虚以后,运化能力更差了,更容易食积,所以这类病人往往跟正常人比较,他稍微多吃一口,饮食就停滞了,并不见得吃很多。

所以在治疗方面,健脾消食是主要治法,而且是以健脾为主。

脾虚食积证这个证候表现,我们把它分为两个部分。

脾虚实际上就是一组相当于四君子汤证的脾胃气虚证,我们这个表上,有的教材主治里边,用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脉虚弱作为代表。

那平时面色萎白、面色萎黄,发语声低,四肢乏力,这种状况,应该说平素就存在,一旦有饮食不慎,就产生食积的表现。

所以食积表现,食少难消,这类病人本身饮食就吃得较少,食少,稍微多一点就难于消化;那稍微吃多一点,饮食就积滞,积滞造成阻滞气机,脘腹痞闷;饮食积滞之后,就会郁而化热,苔腻是食积的表现,微黄是饮食化热的象征。

所以从主治证候来讲,这两个方面,一个脾虚,一个食积,同时出现。

这个证候脾虚为主,所以我们在治法方面是消补兼施,补重于消,所以健脾是主要的,帮助脾胃运化是主要的,消食是次要的,这两者结合,以健脾为主的。

这个方从方义分析来看,我们这个表上按照教材以君臣佐使这样排列的。

实际上方义分析,可以按照复方的角度来分析。

我们先看看以复方的角度分析。

人参、白术、茯苓和后面的甘草,就是个完整的四君子汤,就是一个健脾益气的基础方,治疗脾虚的基础方,这样来理解,不一定拆开,因为它是个复方了。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上山药,山药也是个补脾的药,上可以润肺,中可以补脾,下可以固肾。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方剂学教案

方剂学教案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教案完成时间:
课程名称 方剂学 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学专业本科
任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8226; 解表剂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① 辛凉解表剂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10 分钟)
② 银翘散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证治要点。( 40 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① 使学生了解泻下剂的用药、功用与适应证候。
② 使学生掌握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运用及相关类方的组成、功用、主治等。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① 方剂学发展简史。( 10 分钟)
② 方剂与治法。( 80 分钟)
③ 方剂的分类。( 30 分钟)
④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80 分钟)
④ 大黄附子汤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证治要点(对比讲解温脾汤)。( 20 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8226; 大承气汤主治证(痞、满、燥、实)及配伍特点(攻润,引气下行)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8226; 银翘散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证治要点。
&#8226; 桑菊饮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及证治要点。
&#8226; 银花、连翘和荆芥、淡豆豉的配伍意义。
教学目的与要求:
① 使学生了解辛凉解表的用药、功用与适应证候。
② 使学生掌握银翘散、桑菊饮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运用及相关类方的组成、功用、主治等。
&#8226; 理解大承气汤主治证热结旁流的通因通用治法及煎服法。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2辑))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2辑))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2辑))一贯煎(《续名医类案》)【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g)生地黄(18~30g)枸杞子(9~18g)川楝子一钱半(4.5g)(原书未著用量)【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

亦治疝气瘕聚。

一贯煎也是个名方,出自魏玉璜的《续名医类案》,相当于医话里面摘取出来的一个方,原书没有确定用量。

这个方长期临床疗效很好,他这个思路可以说是填补了在这之前的治肝肾阴虚、肝郁治法的空白,人们都说他这个思路很新颖,很赞赏。

过去作为肝脾、肝胃这两个系统来说,以逍遥散调和为代表,他对肝郁阴虚证的认识和药物的配伍特点在治法方面开了先河,所以意义比较大。

病机分析:一贯煎证的病机基础是肝肾阴虚,这是公认的。

但肝肾阴虚中间是肝阴不足、肾阴不足,还是肝血不足,哪个是为主的?这个历来有一些讨论。

所以我们从肝肾阴虚大家公认的共性出发,肝肾阴虚是本,是基础;肝郁气滞是标,由此又造成了肝胃不和。

所以抓病机是三点:基础是肝肾阴虚,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脏非常强调阴阳平衡了。

所以阴血不足,疏泄功能会减退,继发造成肝气郁滞。

肝郁又夹阴虚,阴虚可以有阴血不足,可以有燥热,还有一个可能是肝胃不和。

肝热影响到胃的和降,从表现来看,吞酸吐苦有呕吐,胃气上逆,是吞酸肝胃不和的特点。

临床使用的话,针对证候,只要有阴虚肝郁就可以,有肝胃不和的话更适合,它有这样的特点。

作为阴虚呢?阴虚有一定的虚热,咽干口燥,特别是舌红偏干,脉虚弦,或者偏弱,也可以弦细数,那是看它虚热的程度。

肝气郁滞主要表现为胸脘胁痛。

这个方在临床上治疗胃阴不足,肝胃阴虚包括胃阴不足兼胃气上逆的胃痛,用得也比较多,也被公认为萎缩性胃炎阴虚型的首选方。

胁痛(阴虚肝郁的胁痛)历来就是主治当中头一个。

至于疝气瘕聚,是阴血不足同时肝郁日久以后,气血津液瘀滞不畅,肝经气滞导致下焦疝气瘕聚。

邓中甲《中医方剂学》教学片(1—82全集)

邓中甲《中医方剂学》教学片(1—82全集)

邓中甲《中医方剂学》教学片(1—82全集)邓中甲《中医方剂学》教学片(1—82全集)
01《方剂学》绪言。

【总论】第一章发展筒史
02《方剂学》发展简史(续)
03《方剂学》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治法慨述04《方剂学》第二节:医门八法:汗法、吐法
05《方剂学》吐法(续)、下法、和法
06《方剂学》和法(续)、温法、清法、消法:
07《方剂学》消法和下法的区别、补法; 第三章:方剂分类; 第四章:方剂组成变化
08《方剂学》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的、多功效药物的配伍要领、用量特点、炮制和煎制方法、剂型选择
09《方剂学》药物功效发挥的控制因素、控制方法和配伍技巧、配伍作用分类、控制毒副作用十法
10《方剂学》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的涵义和应
用注意,以传统方与治法的关系。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

目录目录 (1)第01 讲绪言总论:方剂学发展简史(一) (4)第02 讲总论:方剂学发展简史(二) (10)第03 讲总论:方剂与治法(一) (16)第04 讲总论:方剂与治法(二) (22)第05 讲总论:方剂与治法(三) (27)第06 讲总论:方剂与治法(四) (32)第07 讲总论:方剂与治法(五)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一) (37)第08 讲总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二) (43)第09 讲总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三) (49)第10 讲总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四) (54)第11 讲总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五) (59)第12 讲总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六)剂型 (65)第13 讲各论概述解表剂概述辛温解表:麻黄汤(一) (70)第14 讲辛温解表:麻黄汤(二)桂枝汤(一) (75)第15 讲辛温解表: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 (81)第16 讲辛温解表: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 (86)第17 讲辛温解表:小青龙汤止嗽散(一) (91)第18 讲辛温解表:止嗽散(二)辛凉解表:银翘散(一) (96)第19 讲辛凉解表: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一) (101)第20 讲辛凉解表:麻杏石甘汤(二)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扶正解表:败毒散(一) (105)第21 讲扶正解表: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 (111)第22 讲扶正解表: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一) (116)第23 讲寒下:大承气汤(二)大黄牡丹汤 (120)第24 讲温下:大黄附子汤、温脾汤润下:麻子仁丸、济川煎(一) (125)第25 讲润下:济川煎(二)逐水:十枣汤攻补兼施:黄龙汤 (130)第26 讲和解剂概述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 (135)第27 讲和解少阳: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调和肝脾:四逆散(一) (141)第28 讲调和肝脾:四逆散(二)逍遥散(一) (146)第29 讲调和肝脾: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 (150)第30 讲调和肝脾:痛泻要方(二)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清热剂概述清气分热:白虎汤 (155)第31 讲清气分热:竹叶石膏汤清营凉血: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160)第32 讲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一) (165)第33 讲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二)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 (170)第34 讲清脏腑热: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 (175)第35 讲清脏腑热: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 (180)第36 讲清脏腑热:芍药汤(二)白头翁汤清虚热:青蒿鳖甲汤当归六黄汤(一) .. 185 第37 讲清虚热:当归六黄汤(二)祛暑剂概述祛暑剂:香薷散 (191)第38 讲祛暑剂:清暑益气汤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一) (195)第39 讲温中祛寒:吴茱萸汤(二)回阳救逆:四逆汤 (200)第40 讲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204)第41 讲补益剂概述补气: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一) (208)第42 讲补气:补中益气汤(二)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一) (213)第43 讲补气:完带汤(二)补血: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一) (218)第44 讲补血:当归补血汤(二)归脾汤 (222)第45 讲气血双补:炙甘草汤补阴:六味地黄丸(一) (228)第46 讲补阴:六味地黄丸(二)左归丸大补阴丸 (233)第47 讲补阴:一贯煎补阳:肾气丸(一) (236)第48 讲补阳:肾气丸(二)右归丸阴阳双补:地黄饮子固摄剂概述 (241)第49 讲固表止汗:牡蛎散敛肺止汗:九仙散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四神丸 (245)第50 讲涩精止遗:桑螵蛸散固崩止带:固冲汤固经丸易黄汤(一) (250)第51 讲固崩止带:易黄汤(二)安神剂概述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 (255)第52 讲开窍剂概述凉开:安宫牛黄丸紫雪 (259)第53 讲凉开:至宝丹温开:苏合香丸 (263)第54 讲理气剂概述行气: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 (267)第55 讲行气:半夏厚朴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降气:苏子降气丸(一) (271)第56 讲降气:苏子降气丸(二)定喘汤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 (276)第57 讲理血剂概述活血祛瘀: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 (281)第58 讲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 (286)第59 讲活血祛瘀:温经汤生化汤失笑散 (290)第60 讲活血祛瘀:桂枝茯苓丸止血:十灰散咳血方 (295)第61 讲止血:小蓟饮子槐花散黄土汤 (299)第62 讲治风剂概述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小活络丹 (304)第63 讲疏散外风:牵正散玉真散消风散平熄内风概述 (309)第64 讲平熄内风: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一) (314)第65 讲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二)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 (319)第66 讲治燥剂概述轻宣外燥:杏苏散桑杏汤 (324)第67 讲轻宣外燥:清燥救肺汤滋阴润燥:增液汤麦门冬汤(一) (330)第68 讲滋阴润燥:麦门冬汤(二)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祛湿剂概述燥湿和胃:平胃散(一) (335)第69 讲燥湿和胃:平胃散(二)藿香正气散清热祛湿:茵陈蒿汤(一) (339)第70 讲清热祛湿:茵陈蒿汤(二)八正散三仁汤(一) (345)第71 讲清热祛湿:三仁汤(二)甘露消毒丹当归拈痛汤 (349)第72 讲清热祛湿:二妙散利水渗湿:五苓散猪苓汤(一) (354)第73 讲利水渗湿:猪苓汤(二)防己黄芪汤温化寒湿:苓桂术甘汤 (359)第74 讲温化寒湿:真武汤实脾散(一) (363)第75 讲温化寒湿:实脾散(二)萆薢分清饮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一) (368)第76 讲祛风胜湿:独活寄生汤(二)祛痰剂概述燥湿化痰:二陈汤温胆汤(一) .. 373 第77 讲燥湿化痰:温胆汤(二)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一) (378)第78 讲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二)温化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 (383)第79 讲化痰熄风:半夏白术天麻汤消食剂概述消食化滞: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健脾消食概述 (387)半夏白术天麻汤 (387)第80 讲健脾消食:健脾丸驱虫剂概述乌梅丸涌吐剂概述 (392)第81 讲中医方剂学学习和运用中的若干问题(一) (396)第82 讲中医方剂学学习和运用中的若干问题(二) (402)第01 讲绪言总论:方剂学发展简史(一)绪言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学82 邓中甲下面我们看用量特点,中医这个量,很多学员学习中医,觉得很大的困难是量的问题。

现代医学有些医生,认为中医定性可以,定量不行。

实际上中医这个量,有它自己一定的优势。

要说起中医这个量,我们说中医学产生在综合时代。

综合时代整体动态,它对量的处理有它很多特点。

它其中可能人们经常不理解的东西,发掘出来,整理出来,还有闪光的东西。

我认为中医用了有三大特点。

有的时候说三个基本原则。

1. 动量原理动量原理,不管诊断上的量,或者方药上用的量都是动态的。

没有静态的。

现代医学,量,他是一个用药,公斤体重,静态的。

是多少就多少。

诊断上也是非常精确的。

现在逐渐在实践当中,可以说被动的像动量转变。

中医很常用的一个动量原理,西医是静量为主的。

你看五十年代,现代医学教科书上谈到人体正常体温,37度,脉搏72次,呼吸18次。

那精确到个位数。

现在呢?脉搏60到90都是正常范围,60到90多大的差距呀!多大的动态量的范围呀!五十年代书里面转氨酶30,非常精确,现在一个波动量范围很大。

静量向动量的过渡。

中医强调的是一种动量。

你看诊断上用的量,舌质淡,舌质淡红,舌质红,舌质绛、紫,从舌质淡到淡红、红、绛、紫,它把以红为基础,划分为很多动量范围。

因为这个量变化在正常范围内,还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没有绝对精确的静量,而是相对的动量。

所以首先第一个中医的动量原理,出汗,描述,微汗、汗出、大汗、大汗淋漓,这样描述。

那现代医学强调,出汗,水液丧失,引起水和电解质平衡,你要补液多少,要尽量精确。

这个中医的用量特点不同。

2. 量值辨证中医用量特点里还有一个,量值辨证,量值辨证就是说,应该讲一定的量,它产生的实际作用和意义是值。

我们沿用这个数学上这个概念。

量,它有它的值,所谓值是指的一定的量,所产生的实际意义和作用称之为值。

现代医学呢,处理的量值关系呢,是量值统一。

你血色素低于多少,那你就是贫血。

尽管病人感觉都没有什么异常,血色素低,那你就是贫血。

如果病人已经很不舒服了,觉得很虚弱,一查,血色素正常。

你没有贫血。

这个量值统一。

中医不是这样。

中医是量值辨证,辨证的。

等量可以不等值,不等量可以等值。

这是在综合时代产生的中医学处理量值关系上,一个特殊的。

和现代一般自然科学里,很多是不同的。

特别和现代医学不同。

现代的问题,用现代手段方法研究中医的时候,连思维特点上仍然是以现代思维特点,分析时代思维特点来研究中医,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医。

比如等量不等值,不等量等值这一点。

我们临床上有的看到一诊脉,用机器来诊脉,现在用脉像仪,描述出来的,我们就发生过,过去脉像仪,人们检测它,请老中医看病,脉像仪描出两个病人,脉像仪描得一样。

细脉,细是幅度,幅度一样的宽窄,那就好像有客观指标,中西医结合医生选用两个脉,描出来都是一样幅度脉像的病人,就请老中医诊,老中医诊脉以后,他说这个是细脉,气虚血少,那个脉还正常,脉像正常。

当然这些医生就说这个老中医摸脉是乱摸的。

怎么没有个标准。

机器描述是一样的,怎么会他一个正常一个不正常。

实际上这个不难理解。

这个量出来看似等量,但是老中医诊断的时候,综合因素考虑一下,它是不等值的。

你比如说,一个人高马大的,一米八的年青人,他如果出现这种幅度的脉像,相比之下,他是气虚血少,如果同样幅度这个脉像,是在一米五几的一个女同志身上,坐办公室的,它出现,她属于正常。

所以你不能孤立地从一个量上来判断。

中医强调,量和值辨证来看,通过综合因素考虑辨证,等量可以不等值。

不等量可以等值。

为什么说呢?你比如说脉像仪所描述出来的,属于弦脉,如按琴弦,弦脉。

弦脉在中医的辨证里,可以主不同的病。

大家都是弦脉,你说这个量是相等的,但是有的可以主痰湿,有的主肝病,有的主疼痛,等量可以不等值。

这种在综合时代运用的思维方法,对量的这种处理方法,和分析时代量值统一,简单统一是不一样的。

所以不应该用现代医学的量值统一,来衡量,作为标准来看待中医学的量值辨证。

其实综合时代这种思维,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经常在使用。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要上街买东西,比如在我们成都,大家都知道要买菜的话,到清泗桥那个大市场菜最便宜,你到我们学校附近,清阳菜市场菜就最贵。

多种因素作用。

同样,比如说一块钱,到清泗桥的市场你可能买到三个鸡蛋,你到清阳市场可能买到两个鸡蛋,一块钱的等量,最后你吃到嘴里的实际意义和作用,鸡蛋的数量不等,等量不等值。

再比如讲,你比如给这个单位,给职工搞福利,每个人都发一米的布,一米料子做衣服。

说很公平,大家一米,而我说不公平,为什么呢?你发的料子,可能有的人做出来的裤子很长,他个子矮,有的身体高的,他不够,等量不等值。

反过来不等量等值。

根据人体的情况,身高情况,发不同的量,可能最后都是合适的一身衣服。

值相等的,不等量等值。

这种在日常生活当中很普遍。

中医学,在古代综合时代产生的中医学,它运用的量有量值辨证这个特点。

它要结合综合因素,你同样在北方使用药物,再把这药物用到南方使用,量如果相等,它产生的值不同,意义不同。

黑龙江的人用起麻黄来,15克无所谓,但江苏的老师他只能开6克。

你给他15克,那这个值就不等了,发汗太过了。

3. 量式综合第三点,更具有特色的─量式综合。

数量的量,式是形式,态式的式。

量式综合。

要把量,一定的量,和它的运用态式综合起来判断它的值。

这个量式综合非常重要。

因为现代医学研究往往把量和式分开。

中医学在东方哲学的指导下,它把物质的量,和值,和运动,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研究。

实际上客观世界的事物都是运动的。

没有孤立、静止这种事物。

所以量,一定的量。

都是在它一定的运动态式下,反映出来的。

一定的量。

都是在一定的运动态式下反映出来的。

比如中医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你看出汗,中医不见得强调具体出了多少数量。

精确的出汗这个量。

他微汗、汗出、大汗、大汗淋漓。

动量,一个个范围就可以了。

不是说你上次汗有多少毫升。

但特别强调这个汗是怎么情况下出的。

白天出的?晚上出的?醒了出的?睡着了出的?发热的时候出的?或者出了汗以后热还不退,这种不同的运动态式下,对它的实际意义,诊断意义是很强的。

量式综合。

比如说发热,中医不见得要求对发热的具体量来说,可以微热、发热、大热、热极,这样几个量的范围。

它不见得精确到你多少度。

不要求这个,但是它十分重视这种发热是在什么运动态式下发生的?比如说,发热和怕冷同时出现,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这个意义就很重要了。

就反映出表证这种发热特点。

或者说发热是低热,晚上发热,或者傍晚发热,这是发热的运动态式。

是什么状况的?那它对诊断的意义判断就不同了。

量式,什么运动态式?综合才有实际意义。

所以中医学在综合时代产生的中医学,它对量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量式综合,我们其他的学科,或者我们生活中用不用呢?其实大家是司空见惯了。

经常在使用这样的一种方法。

我举个大家容易理解的例子。

你比如说,体育运动是很讲究量的。

你速度多少?重量多少?但是我笼统的讲一句,这个人举重很厉害,能举150公斤。

150公斤他就能得第一名吗?还不一定。

为什么?如果是平举这种运动态式,举150公斤,他可能得不到第一名。

但如果他是抓举,举150公斤,他可能得第一名。

平举、抓举不同。

在于他运动态式不同。

又比如讲游泳,也是这个情况,你说二十秒游到终点,有的可以得第一名,有的可能得最后一名。

为什么?如果他是自由泳,那就不稀奇,20秒。

如果他是蛙泳,那可能这就算快的了。

所以他这个量,要和他具体的运动态式相结合。

量式综合。

所以中医学用量特点里面,至少有三点和现代医学不同的。

动量原理、量值辨证、量式综合。

所以历来被人们不理解的,往往叹息的,认为中医学对于“量”的把握上,是个欠缺。

就是这个方面,还可以发掘出闪光的东西。

我们运用药物的时候,对于量就不能用静止的方法来看。

现代医学,有些医生认为中医能定性,不能定量。

这是由于不理解中医强调整体动态。

因为量不同,它的功效发挥方向可以改变。

你不能强求它一样的量。

(2) 用量特点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黄耆补益脾肺益气固摄柴胡升举清阳疏肝理气散表透邪苏叶解郁调和气血发表散寒人参助正驱邪补益脾肺益气救脱银花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白芍益阴养血缓急止痛茯苓健脾渗湿利水平冲薄荷清利头目清热解毒...比如说黄耆,黄耆我们一般用中等剂量,和大剂量两种。

黄耆中等剂量,是用来补脾益肺的,补益脾肺的,补脾肺之气的。

黄耆大剂量,有固摄作用。

柴胡呢,如果升举清阳,都用小剂量。

柴胡中等剂量,用来疏肝理气,用大剂量散表透邪。

一般现在用到15克,散表透邪。

中等剂量,9克,12克,这些疏肝理气。

如果柴胡用来升举清阳,像补中益气汤这些,一般都小剂量,3克,4克就够了。

李东垣只用了几分。

苏叶也是这样,苏叶中等剂量调和气血,偏大的剂量,发表散寒。

用小剂量只能解郁。

人参小剂量一般助正驱邪,中等剂量补益脾肺,大剂量可以益气救脱。

所以它剂量不同,功效发挥方向,所主治的不同。

金银花也是常用药,用在辛凉透表方面,它小剂量,不宜太大。

最代表性的比如银翘散,那里边的金银花,整个方才一次用六钱。

银花、连翘虽然在方中比例较大,但总量,作成粗散剂总量才六钱,含量就很小。

如果银花、连翘用了大剂量的话,比如一两、二两,那别人一看这个方就是治长疮类的方。

清热解毒为主了。

所以用量不同,它功效发挥方向是不同的。

芍药,大家看张仲景用芍药用量的话,一般益阴养血中等剂量就可以了。

用来缓急止痛都是大剂量。

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都比起像桂枝汤的芍药多,加倍。

茯苓也是这样,茯苓我们多数用在健脾渗湿上,一般中等剂量就行,用在利水平冲上是大剂量。

要平冲降逆用量较大。

张仲景用四两以上。

我们临床上用量要偏大。

它平冲降逆,平水气之上逆作用才好。

这是我们讲到用量,用一些药来举例子,说明它用量的这个特点。

我们平时用薄荷这些都是这样,用它中等剂量可以清利头目,大剂量侧重在偏于清热解毒作用。

炮制方法和剂型炮制方法和剂型也是控制药物功效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用炒用炒焦(炭) 酒制醋制蜜制炙白朮健脾燥湿益气运脾健脾消积柴胡发散,散邪为主行气活血调肝入肝大黄攻下、泻下通腑迅速凉血止血入血分,活血化瘀黄耆大剂量固摄补益脾肺之气甘草清热解毒益气和中...拿白朮来讲,生用白朮,健脾燥湿,治水湿病证多用,炒用,炒白朮,益气健脾,焦白朮消积,消食积,健脾消积。

不同炮制的功效发挥方向就不同。

这情况很多。

...甘草梢还能止痛,清热止痛。

刚才讲到炮制,剂型方面也是这样。

剂型举例九味羌活汤汤剂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丸剂风寒湿痺证理中丸丸剂中焦虚寒,吐利腹痛汤剂阳虚胸痺麻子仁丸丸剂润下汤剂轻下九味羌活汤汤剂,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治表证,表里同病,而是以外感风寒湿邪表证为主要的。

恶寒发热,头身酸楚疼痛无汗。

用丸剂,主要用于风寒湿痺证。

王好古的《此事难知》上写到九味羌活汤时曾经提到,治痺证用丸剂尤妙,痺证用丸剂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