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家职业技能认定(初级茶艺师)理论内容细目表

合集下载

初级茶艺师教学大纲

初级茶艺师教学大纲

初级茶艺师教学大纲一、引言茶艺是一门古老而精致的艺术,讲究的是仪式感和品味,它承载着中国丰富的茶文化。

为了帮助学员系统学习茶艺技能,培养初级茶艺师,本教学大纲特别设计。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茶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2. 掌握基本的茶具和茶叶知识;3. 学习茶艺的基本礼仪和技巧;4. 培养对茶的品质和口感的敏感度;5. 掌握常见的茶艺表演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内容1. 茶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a. 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与发展;b. 茶道的哲学思想与影响;c. 茶与文人墨客的关系。

2. 茶具与茶叶知识a. 基本茶具的种类、用途和特点;b. 茶具的养护与保养;c. 常见茶叶的分类、鉴别与保存。

3. 茶艺基本礼仪a. 茶艺师的仪态与仪表要求;b. 接待客人的礼仪与服务;c. 指导顾客品茶的礼仪与技巧。

4. 茶的品质和口感a. 茶叶的选购与评估;b. 茶叶的冲泡技巧;c. 茶叶的口感辨析与评价。

5. 茶艺表演方法与技巧a. 茶艺表演的基本流程与环节;b. 茶艺表演的各种器具使用与技巧;c. 创新与个性化的茶艺表演。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授课的方式,介绍茶艺的知识、技巧和礼仪。

2. 实践演练:学员将亲自体验茶艺的全过程,掌握茶叶冲泡、茶艺表演等实际操作。

3. 视频案例分析:利用茶艺大师的茶艺表演视频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以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五、教学评估1. 学员的出席率和参与度;2. 学员对茶艺知识的掌握程度;3. 学员的茶艺表演技巧与水平;4. 课堂作业和考试表现。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 教材:《茶艺入门指南》、《茶道宝典》等;2. 参考资料:茶艺大师的茶艺表演视频、茶文化相关书籍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茶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2课时)2. 第二阶段:茶具与茶叶知识(4课时)3. 第三阶段:茶艺基本礼仪(3课时)4. 第四阶段:茶的品质和口感(4课时)5. 第五阶段:茶艺表演方法与技巧(5课时)八、教学师资要求1. 茶艺师资格证书持有者;2. 熟知茶艺的历史、文化和技巧;3. 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总9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章职业道德一、基本知识长期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职业观念、职业良心、职业自豪感等职业道德品质。

1、必要性和作用:提高茶艺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形成茶艺行业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茶艺事业的发展。

2、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改善服务态度。

二、职业守则热爱专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礼貌待客,热情服务;真诚守信,一丝不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知识一、中国用茶源流1、药用:《神农本草》、《食论》—东汉华佗、《本草拾遗》、《本草纲目》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本草》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痤、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明代顾元庆《茶谱》《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陆羽《茶经》---世界最早的茶叶专着。

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目前已发现500多种,构成这些化学物质的基本元素已发现29种,有机化合物450种。

2、食用食用擂茶:生姜、生米、生茶叶(鲜茶叶),又名“三生汤”。

姜盐豆子茶:适量茶叶和炒香的黄豆、芝麻、姜、盐放入茶碗中直接开水沏泡而成。

3、饮用唐前饮茶、唐代饮茶、宋代饮茶、明代饮茶、清代饮茶等。

唐—饼茶、贡茶、吴兴紫笋茶,陆羽《茶经》,团茶、饼茶、蒸青散茶,江南为主产区。

明代以后,散茶替代团茶、饼茶,泡饮法;清代,与现代相似,六大茶类品类齐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

二、饮茶方法的演变烹、点、泡、当代饮法1、唐代烹茶:煎茶、庵茶、煮茶。

唐中叶-煎茶(饼茶),炙、碾、罗,加工成茶末再煎茶。

2、宋代点茶:茶兴于唐盛于宋,分茶。

3、明清泡茶:瀹(yue)茶法逐渐取代煎点法的主导地位。

4、当代饮茶:清饮、调饮、袋泡茶、罐装茶、冷饮。

三、中国茶文化精神广义: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核心:茶道,中和、自然、清雅、明伦重点:茶艺四、中外茶俗中国茶俗1、擂茶:客家擂茶—古代文明的活化石2、镇巴烤茶:滋味浓厚、焦香浓郁,回味无穷。

《 茶艺师》( 四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 茶艺师》( 四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茶艺师》 (四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职业(工种)名称 职业代码 序号 鉴定点代码 章 节 1 1 1 1 2 3 4 1 1 1 1 1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8 19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1 1 2 2 3 1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1 2 3 4 5 6 1 2 3 4 1 2 3 1 1 1 1 1 1 2 3 4 目 点 茶叶基础知识 绪论 茶叶审评的重要性 茶叶感官审评 茶叶审评的科学性 茶叶审评的实践性 茶叶审评的法律性 基本理论与要求 茶叶感官审评的概念 基本定义 基本要求和条件 检验项目 茶叶感官审评的有关要求 评茶室总体条件 评茶用具色调 评茶杯的规格 评茶碗的规格 评茶用水要求 水的种类 水质要求 泡茶水温 水的处理 泡茶时间 茶水比例 方法和程序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制定的依据与程序 八项因子评茶 取样 取样的重要性 茶叶审评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1 1 1 1 2 2 3 3 1 1 1 2 2 2 2 2 2 3 3 1 1 2 3 4 5 1 2 1 1 1 2 3 1 2 3 1 2
1 1 1 2 2 2 2 1 2 3 1 2
第 1 页/共 14 页
茶艺师
等级 分数 系数
四级 重要 系数 备注

《 茶艺师》( 三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 茶艺师》( 三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3 4 1 2 3 4 5 6
选用方法--审美眼光 选用方法--经济实力 选用方法--适合自己 选用方法--区别手工制作和模具制作 用壶、养壶方法 其他器皿无法企及的优点 其他器皿无法企及的特点 养壶的目的 养壶的作用 用壶的注意事项 用壶、养壶方法 壶的作伪 作伪原因和现象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版权所有
《茶艺师》 (三级)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职业(工种)名称 职业代码 序号 鉴定点代码 章 节 1 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8 19 20 21 2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2 2 3 3 4 4 5 5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目 点 名茶品赏 名茶概述 名茶的形成 历代名茶形成条件 名茶与古代贡茶的区别 古代贡茶的演变 古代贡茶的产地 名茶的产地 名茶与古代贡茶 名泉与古代贡茶 创新名茶 获得巴拿马博览会的金奖名茶 名茶的特征 培育名茶的自然条件 名茶的起源 名茶的加工 采制名茶的标准 名茶加工的种类 名茶的命名 名茶的储存 名茶的品赏 蒙顶甘露茶 蒙顶甘露茶的品质特征 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的品质特征 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的品质特征 大红袍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 华山银毫 华山银毫的品质特征
2 2 3 3 1 1 1 2 2 2 2 3 3 3 1 1 1 1 1 1 1 1 2 2 2 1 1 1 1 1 2 2 2 2 2 3

茶艺师课程大纲

茶艺师课程大纲

茶艺师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茶艺师课程旨在培养学员成为专业的茶艺师,掌握茶叶知识、茶具使用、茶艺表演等方面的技能。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员具备扎实的茶艺基础,能够独立开展茶艺活动,并为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做出贡献。

二、课程内容1. 茶叶知识- 不同种类茶叶的分类与特点- 茶叶的采摘、加工和保存方法- 茶叶的品鉴技巧和评价标准2. 茶具使用- 基本茶具的名称、形状和用途- 茶具的保养和清洁方法- 制茶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技巧3. 茶艺仪式- 茶道起源与发展历程- 茶道礼仪与茶席布置- 不同茶艺仪式的手法和动作要领4. 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的目的和形式- 茶艺表演中的情景创设和技巧运用- 茶艺表演编排与展示技巧5. 茶文化与茶道精神- 茶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茶道精神的体现与传承- 茶道与人文艺术、哲学思想等领域的关系三、课程安排1. 理论学习- 茶叶知识讲解与讨论- 茶具使用的理论课堂- 茶道礼仪和茶艺表演的理论探究2. 实践操作- 茶叶品鉴和评价实践- 茶具使用和制茶工具操作实操- 茶道礼仪和茶艺表演的实际演练3. 实地考察与交流- 参观茶园,了解茶叶种植与采摘过程- 拜访茶艺大师,学习其经验和技巧- 参加茶文化展览,拓宽茶道视野四、课程要求1. 学员应具备基本的茶叶知识和饮茶经验2. 学员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操作3. 学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学员需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和实践任务5. 学员需通过课程考核,取得茶艺师资格证书五、课程收益1. 掌握专业茶叶知识,提升自身茶艺水平2. 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能力3. 增加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4. 开拓茶艺事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5. 促进个人修养和心灵的宁静与平衡六、结语茶艺师课程大纲旨在为学员提供全面系统的茶艺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茶艺师,将茶文化传承给更多的人群。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不仅掌握茶叶知识、茶具使用、茶艺表演等技能,还能够认识和传承茶道精神,成为茶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广者。

茶艺师(技能)一

茶艺师(技能)一

坐姿
正确的坐姿是;泡茶时, 挺胸、收腹、头正肩平, 肩部不能因为操作动作的 改变而左右倾斜。双腿并 拢。双手不操作时,平放 在操作台上,面部表情轻 松愉悦,自始自终面带微 笑。端庄优美的坐姿,会 给人以文雅、稳重、大方、 自然、亲切的美感。
茶艺服务人员入座时, 1) 正式坐姿 茶艺服务人员入座时,略 轻而缓,但不失朝气,走到座位前面转身, 轻而缓,但不失朝气,走到座位前面转身,右 脚后退半步,左脚跟上,然后轻稳地坐下, 脚后退半步,左脚跟上,然后轻稳地坐下,最 好坐椅子的一半或2/3 2/3处 好坐椅子的一半或2/3处,穿长裙子的要用手 把裙子向前拢一下。坐下后上身正直, 把裙子向前拢一下。坐下后上身正直,头正目 嘴巴微闭,脸带微笑, 平,嘴巴微闭,脸带微笑,小腿与地面今本垂 两脚自然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 直,两脚自然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男茶 艺服务人员以松开一拳为宜, 艺服务人员以松开一拳为宜,女茶艺服务人员 两脚并拢,与身体垂直放置, 两脚并拢,与身体垂直放置,或者左脚在前右 脚在后交叉呈直线。注意两手、两腿、 脚在后交叉呈直线。注意两手、两腿、两脚的 正确摆姿。 正确摆姿。
着旗袍的走姿
中国的旗袍,能反映出东方女性柔 美的风韵。富有曲线韵律美。茶艺馆的 迎宾小姐及茶艺表演时,身着旗袍较为 适宜。着旗袍时要求身体挺拔,胸微含, 下颌微收,不要塌腰撅臀。着旗袍无论 是配以高跟鞋,还是平底鞋,走路的幅 度都不宜大,两脚跟前后要走在一条线 上,脚尖略 外开,两手臂在体侧摆动, 幅度不宜大。髋部可随着 脚步和身体重心的转移, 稍左右摆动。站立时两手 可合握于腰部或一屈一直。 。
2)后退步 后退步 当点单结束或奉上茶后离开茶 客或与茶客告别时,扭头就走是很 不礼貌的,应该是先向后退步,再 转身离去。一般情况下退两三步为 宜,退步时脚轻擦地面,勿高抬小 腿,后退的步幅要小,两腿之间的 距离不宜大,转体时要身先转,头 稍后一些转。如果是未转身先转头, 或是头与身同时转,均为不妥,在 茶艺表演结束时离开表演台时,都 应后退为讲究,女士的站姿是身体 挺直站立,脚呈小丁字步状, 头略往上顶,下颌微微收起, 双眼平视,挺胸收腹,双肩自 然下垂,双手虎口交握在一起 置于腹前,右手在上,手心向 内,五指并拢,男士的站姿是 双脚微呈外八字状分开,双手 虎口双手虎口交握在一起置于 小腹前,左手在上,手心向内。

初阶茶艺师教育课程大纲

初阶茶艺师教育课程大纲

初阶茶艺师教育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茶艺师是具备茶叶知识,擅长茶艺表演,能够根据茶叶的特性泡好一壶茶的专业人员。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系统地了解茶文化、掌握茶叶知识、熟悉泡茶技艺,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初阶茶艺师。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茶叶的基本知识,包括茶叶的分类、产地、特性等。

2. 熟悉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了解茶艺在各个时期的演变。

3. 学会正确泡茶的方法,包括茶具的选择、水温的控制、泡茶技巧等。

4. 能够进行茶艺表演,展示茶艺的魅力。

三、课程内容茶叶知识篇1. 茶叶的分类与特性-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黑茶- 白茶- 黄茶- 花茶2. 茶叶产地与名茶- 我国茶叶的分布特点- 主要产茶省份及名茶3. 茶叶的品质鉴别与品饮- 茶叶的品质要素- 茶叶的品饮方法茶文化篇1. 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茶的起源及传说- 茶文化的演变2. 茶艺在各个时期的特点- 唐代茶艺- 宋代茶艺- 元代茶艺- 明代茶艺- 清代茶艺3. 茶道与茶德- 茶道的基本理念- 茶德的内涵与表现茶艺技艺篇1. 茶具的选择与使用- 茶具的种类及功能- 茶具的选择原则2. 泡茶技巧- 水温的控制- 泡茶时间的掌握- 茶水比例的调整3. 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的基本流程- 茶艺表演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四、教学方式1. 理论讲授:讲解茶叶知识、茶文化、泡茶技艺等相关内容。

2. 实践操作:现场演示茶艺表演,学员跟随练习。

3. 互动问答:解答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 考察参观:组织学员参观茶园、茶叶博物馆等,加深对茶叶和茶文化的了解。

五、课程安排1. 课程时长:共计2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上课时间:每周六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

3. 课程安排:| 课时 | 内容 |六、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纪律、参与度等。

2. 实践操作:茶艺表演技能考核。

3. 理论知识:茶叶知识、茶文化、泡茶技艺等知识的考核。

初级茶艺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点说明

初级茶艺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点说明

第三 茶具的分类
•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 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 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 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 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 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由 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 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 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 等几大类。
• 5.茶艺服务中“三轻”的 含义
• 1.茶艺师在工作场所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嚷。 • 2.要注意“三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第三 茶具与表演主体协调
• 茶具与表演主题协调是我们比较容 易理解的,如“傣族烤茶”用陶壶 烧水、烤茶罐烤茶、泡茶、小陶杯 饮茶;“四川掺茶”用长嘴铜壶和 盖碗泡茶;泡乌龙茶,选用保温性 较好的紫砂壶等。
6. 竹木茶具
•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 括产茶区,很多使用竹或 木 碗泡茶,它价廉物美, 经以很少使用。至于用木 罐、竹罐装茶,则仍 然 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 术品的竹片茶罐。
第四 中国六大茶分类
谢谢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2)仿古茶艺表演
• 取材于历史资料,大致反映历史 原貌为主体的,“朱权茶道表 演”、“唐代宫廷茶礼”、“宋 代斗茶”等,还有许多民俗茶艺 表演、宗教茶艺表演。
(3)宗教茶艺表演
• 取材于宗教文化,反映传统文化中 宗教思想内容,客观上反映了茶禅 一味、茶道一体的历史渊源。如 “禅茶表演”,“太极茶道”、 “佛茶茶艺”。
初级茶艺师理论知识
主讲人——黄乐
第一 茶艺表演的类别和要求
• 1.茶艺表演互
间论高低,在当时称为“茶百戏”,可惜而
知,观看的人肯定不在少数,既能称为“戏”
自然是一种表演内容了。

初级茶艺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初级茶艺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初级茶艺师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茶艺即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它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茶艺学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艺师职业认证的推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为提高生活情趣,提升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员在专业知识上,能基本了解茶叶的基础知识和中国茶文化的基础知识;能基本进行茶叶的选择与保管;在掌握茶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科学地泡茶和品茶,并掌握茶馆的基本服务技能。

培训时长20课时。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职业道德教学内容: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职业守则3、如何做个好员工4、个人的职业规划。

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茶文化发展史2、茶文化的基础知识3、唐宋明清茶叶的发展及品饮方式第三章茶叶知识教学内容:1、中国茶区及分布情况2、茶叶的分类3、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的概念第四章茶与水的关系教学内容:1、水温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软水硬水)2、泡茶用水的选择3、茶叶滋味的鉴赏。

第五章真、假、新、旧茶区别教学内容:1、真假茶的识别与品饮2、新茶与陈茶的品饮第六章茶艺泡茶要素教学内容:1、茶艺的六要素2、泡茶要素第七章茶艺技能与表演教学内容:1、茶叶冲泡技巧操作程序2、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黑茶茶艺表演第八章礼仪教学内容:1、茶艺师的仪容仪表的要求2、茶艺师的站姿走姿坐姿要求3、茶艺服务的礼节要求三、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学生必须认真听课和参加各项实验、实习活动,无故不听课者按旷课处理,如果累计时间达到总学时的1/3,不能参加本课程的考试。

本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四、教学计划表:。

2021茶艺与茶叶专业 《茶艺基础》课程标准

2021茶艺与茶叶专业 《茶艺基础》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茶艺【适用专业(岗位)】旅游服务与管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拓展课程。

以培养和提高茶艺服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养为目标。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们具备茶艺高级技术的能力,对实践操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紧紧围绕茶艺技术的工作任务来组织实训内容,落实实训要求,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合理把握与其它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让学生在《茶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各项实训内容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上组织进行,其训练提高则可安排在专门的技能训练时间或课余时间内进行目标达成。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茶的基本知识、能描述茶文化发展史和茶事服务流程,遵循茶艺礼仪规范,并根据茶叶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茶具和冲泡用水,选择冲泡方法,向宾客介绍茶叶和茶具并提供茶事服务。

(二)知识目标(1)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史以及茶叶的分类制作。

(2)了解饮茶用具的分类和茶具的选取。

(3)体味茶文化的美妙以及茶的功效。

(4)了解泡茶用水及泡茶程序。

(5)了解十大名茶的茶艺技术。

(三)能力目标(1)通晓茶文化的发展史和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分类制作。

(2)掌握饮茶用具的种类特性和茶具的选取。

(3)用心体味茶文化的美妙以及茶的健康功效。

(4)掌握泡茶用水的选择及泡茶程序。

(5)熟练掌握十大名茶的茶艺技术。

(四)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茶文化的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熟练掌握本课程要求的各项实训能力项目,能够胜任茶艺技术的操作技能、掌握茶叶的分类选取以及茶具的运用、能选择适合的水质泡出香茗,体味悠悠水心,浓浓茶情,你侬我侬。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

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茶艺师初、中、高级教学大纲

茶艺师初、中、高级教学大纲

茶艺师初级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茶艺即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它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茶艺学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以及茶艺师职业认证的推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为提高生活情趣,提升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是以茶艺为主线,以茶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系统介绍国内外饮茶习俗以及饮料调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种茶叶泡饮方式,培养其相当高级茶艺师的技能。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是在《茶艺学1》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安排在《茶艺学1》后学习的课程。

因此主要介绍国内外茶叶的主要泡饮方式以及饮料调制技术。

实验技能方面:掌握茶饮料调制有关技术。

3、课程教学改革是从茶文化学独立出来的课程,为新开课程。

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国内外饮茶习俗及主要茶艺介绍第一节: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第二节:主要茶艺形式:中华茶艺(文人茶艺、宫廷茶艺、民俗茶艺、禅宗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本章的重点、难点:文人茶艺、日本茶道建议教学方法:此部分应与实验课有机结合思考题:各主要茶艺形式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饮料调制技术及调制茶介绍第一节:饮料调制基本原理第二节:各种配料茶介绍:枸菊茶,擂茶,奶茶、冰茶,果味茶等第三节:花草茶介绍本章的重点、难点: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建议教学方法:透彻介绍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调制茶介绍。

思考题:饮料调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什么叫花草茶,主要有哪些类型?(二)课程实验教学本课程实验学时共设6个实验,分别如下:实验一观看茶艺表演录象通过观看茶艺表演的录象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不同茶艺的表演方式。

实验二枸菊茶冲泡技艺训练训练枸菊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实验三擂茶冲泡技艺训练训练擂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实验四奶茶、冰茶冲泡技艺训练训练奶茶、冰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实验五果味茶冲泡技艺训练训练果味茶冲泡技艺,掌握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初级茶艺师教学大纲

初级茶艺师教学大纲

初级茶艺师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对于学习和了解茶文化的人来说,初级茶艺师培训课程是必备的基础。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学员掌握茶艺师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为将来从事茶艺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学员能够熟悉茶叶的品种、产地、采摘工艺等基本知识,了解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掌握茶艺师的基本礼仪和沟通技巧。

2. 茶艺技能培养:学员能够准确掌握茶叶的贮存和保鲜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茶叶的选泡、冲泡和品评,能够运用茶具进行茶艺表演和服务。

3. 实践能力提升:学员能够独立组织和举办简单的茶艺活动,能够根据客人的需求进行茶叶的推荐和搭配,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茶艺水平。

三、课程内容1. 茶叶基础知识1.1 茶叶的起源和发展1.2 茶叶的品种分类1.3 主要产茶区域介绍1.4 茶叶的采摘、制作和保存方法2. 茶具的分类与使用2.1 茶壶、茶杯等常用茶具的介绍2.2 茶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3 茶盘的功能及操作技巧3. 茶艺师的礼仪与沟通3.1 茶艺礼仪的基本要求3.2 客人接待与沟通技巧3.3 茶艺师的形象和仪容要求4. 茶叶的选泡与冲泡技巧4.1 茶叶的外观、香气和滋味评估4.2 泡茶水温和时间的掌握4.3 茶叶的分泡和多泡方法5. 茶艺表演与茶艺服务5.1 茶艺表演的基本动作和流程5.2 茶艺表演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技巧5.3 茶艺师在茶馆和宾馆等场所的服务技巧六、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介绍茶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现场操作茶叶的选泡和冲泡过程,进行实践演练。

3. 视频展示:播放茶艺师的表演视频,帮助学员理解茶艺表演的要点和技巧。

4. 课堂练习:组织学员进行茶艺知识的测试和茶艺操作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七、考核评估1. 学员课堂参与度:学员的课堂表现和互动情况。

2. 实践操作能力:学员进行茶叶选泡、冲泡和表演的实际操作情况。

初级茶艺师技能要求xls

初级茶艺师技能要求xls

1.环境美常识 2.营业用具准备的注意事项 3.茶艺人员准备的基本要求 4.接待程序基本常识 1.茶叶分类、品种、名称等 2.茶具的种类和特征 3.泡茶用水的知识 4.茶叶、茶具和水质鉴定知 识
1.能够在茶叶冲泡 时选择合适的水质、 示 水量、水温和冲泡器 具 2.能够正确演示绿 (二)茶 茶、红茶、乌龙茶、 艺演示 和花茶的冲泡 3.能够正确解说上 述茶艺的每一步骤 4.能够介绍茶汤的 品饮方法 1.能够根据顾客状 三 况和季节不同推荐相 、 应的茶饮 2.能够适时介绍茶 的典故、艺文激发顾 客品茗的兴趣 (一)茶 服 事服务 务 与 销事项
1.人际交流基本技巧
2.有关茶的典故和艺文
1.能够揣摩顾客心 售 理,适时推介茶叶与 1.茶叶茶具包装知识 茶具 2.能够正确使用茶 2.结账基本程序知识 单 3.能够熟练完成茶 (二)销 3.茶具养护知识 叶茶具的包装 售 4.能够完成茶艺馆 的结账工作
(二)销 售 5.能够指导顾客进 行茶叶储藏和保管 6.能够指导顾客进 行茶具的养护
初级茶艺师技能要求 职业 工作 技能要求 功能 内容 一 1.能做到个人仪容 、 仪表整洁大方 (一)礼 2.能够正确使用礼 仪 貌服务用语 接 1.能够做好营业环 待 境准备 2.能够做好营业用 (二)接 具准备 待 3.能够做好茶艺人 员准备 4.能够主动、热情 地接待客人 1.能够识别主要茶 二 叶品类并根据泡茶要 、 求准备茶叶品种 2.能够完成泡茶用 具的准备 3.能够完成泡茶用 水的准备 (一)茶 4.能够完成冲泡用 准 艺准备 茶相关用品的准备 备 与 演 相关知识 1.仪容、仪表、仪态常识 2.语言应用基本常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007
发生权益纠纷的处理办法
Y
008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与茶馆业相关条例事项
X
相关知识50
礼仪与接待20
礼仪与接待20
001
茶艺师泡茶时对双手的要求
X
002
茶艺师泡茶时的举止原则
X
003
茶艺表演时的站姿要求
X
004
茶艺师泡茶时的坐姿要求
X
005
着装旗袍的走姿要求
X
006
着装长裙的走姿要求
X
007
着装短裙的走姿要求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
X
007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
X
008
唐代饮茶风盛的原因
X
009
唐代煎茶法用茶制作的工序
Y
010
唐代茶叶的种类
X
011
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
X
012
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
X
013
《大观茶论》的作者
X
014
宋代饮茶的主要方法
X
茶叶知识11
001
小乔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
Y
002
灌木型茶树的基本特征
X
009
绿色食品茶的概念
X
010
茶叶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内容
X
011
茶叶卫生标准的主要指标
X
012
茶叶的重金属指标
X
013
茶叶中有害霉菌的种类
Y
相关法律3
001
劳动者的权益
X
002
用人单位的权益
X
003
劳资关系的协调与仲裁程序
Y
004
食品卫生法的含义
X
005
与茶艺馆业有关的卫生要求
X
006
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
001
硬水的概念
X
002
软水的概念
X
003
水温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X
004
冲泡绿茶的水温
X
005
冲泡红茶的水温
X
006
冲泡乌龙茶的水温
X
007
冲泡普洱茶的水温
X
008
雪水泡茶对品质的影响
Y
009
适宜泡茶的井水
X
茶艺基本知识7
001
茶艺的六要素
X
002
选茶的客观标准
X
003
《茶经》中择水的标准
X
004
品茶时对茶具的选择要素
X
008
服务礼貌用语的使用原则
X
009
接待准备工作的三个基本要求
X
010
布置品茶环境的基本原则
X
011
在日常营业中营造品茶净、洁环境的方法
X
012
冲泡乌龙茶茶具的准备
X
013
泡茶时玻璃杯茶具的准备
X
014
泡茶时瓷壶用具的准备
Z
015
泡茶时盖碗用具的准备
Y
016
茶艺师的化妆要求
X
017
茶艺师的素质要求
五级茶艺师职业认定理论内容细目表
认定范围
鉴定点
一级
二级
三级
代码
名称
重要程度
名称、权重
名称、权重
名称、权重
基本要求50
职业道德5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3
001
职业道德的概念
X
002
职业道德品质的含义
X
003
遵守职业道德的作用
X
004
茶艺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X
005
开展道德评价的具体体现
Y
006
培养职业道德的途径
X
职业守则2
001
文明用语礼貌待客
X
002
尽心尽职的具体体现
X
003
真诚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的内涵
X
004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具体要求
X
基础知识45
茶文化基本知识10
001
最早记载茶叶药用的书籍
X
002
擂茶在宋代的名称
Z
003
宋代豆子茶的成分
Z
004
明代主要饮用茶类的名称
X
005
六大茶类齐全的朝代
X
X
018
茶艺师的着装要求
X
准备与演示30
茶艺准备5
001
绿茶根据杀青和干燥方式不同所形成的类别
X
002
扁炒青的外形特征
X
003
洞庭碧螺春的外形特征
X
004
蒙顶甘露的品质特点
X
005
闽红"三大工夫"茶的分类
Y
006
安溪铁观音的品质特点
X
007
名泉泡茶的水质特点
Y
008
江河湖水泡茶的水质特点
X
009
软水泡茶对钙、镁离子的限量要求
Z
茶艺演示25
001
今人泡茶对水质的要求
X
002
硬水与茶汤品质的关系
Z
003
泡茶水量的使用原则
X
004
泡茶对水温的要求
X
005
泡茶时冲泡器具的选择
X
006
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方法
X
007
演示冲泡绿茶时取茶的方法
X
008
绿茶温润泡法
X
009
用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洁具要求
X
010
玻璃杯冲泡时的奉茶礼节
Y
X
005
冲泡茶的操作程序
X
006
煮水的概念
X
007
温壶的目的
X
008
奉茶的礼节
X
科学饮茶7
001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数量
Y
002
茶叶中的主要药用成分
X
003
咖啡碱的药理作用
X
004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X
005
茶叶中维生素的种类
X
006
茶多酚的成分组成
X
007
不同茶叶中维生素含量的差别
X
008
科学饮茶的基本要求
X
006
盖碗的组成
X
007
紫砂壶的优点
X
008
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的分类
X
009
景德镇瓷器的特点
X
010
青瓷茶具的特点
X
011
广彩茶具的特色
Z
012
玻璃茶具的特点
X
013
金属茶具的特点
X
014
历史上第一位紫砂壶艺家
X
015
紫砂壶艺家的代表
X
016
茶荷的作用
X
017
茶海的作用
X
018
不锈钢茶具的特点
Y
品茗用水知识6
Y
003
茶树生长对纬度的要求
X
004
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
X
005
茶树生长对气温的要求
X
006
茶树生长对土壤酸碱度(pH值)的要求
X
007
海南主要种植茶叶的地区
X
茶具知识6
001
原始社会茶具的特点
Z
002
"茶具"一词最早出现的时期
Y
003
宋代的五大名窑的名称
Y
004
元代茶具的特色
X
005
明代茶具的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