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课桌的高度约 0.75 米。
2.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 1 分米=0.1米=10-1米;1 厘米=0.01米=10-2米; 1 毫米=0.001米=10-3 米;1米=106微米; 1 微米=10-6米。
3.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4.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替代法。
6.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采用更精密的仪器。
7.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 ),小时(h );1min=60s;1h=60min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脉搏;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4.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 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课件
课堂合作探究
(4)在石蜡凝固整个过程中, 石蜡 放 热,石蜡 的温度降__低______. 总结: (1)晶体凝固特点:凝固过程__放______(选填 “吸”或“放”)热,温度__不__变_____ 非晶体凝固特点:凝固过程___放_____(选填“吸” 或“放”)热,温度__降__低_____ 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__温_度__达__到__凝__固_点_________, 二是_继__续__放__热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的加热方法叫:水浴法;目的是:
使物质受热均匀
.
课堂合作探究
二.探究固体凝固时的变化规 律 分析: (1)EF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 间内,海波放 热,海波的温 度_降__低____,海波是 液 态; (2)当温度下降到_4_8_ __℃(F点)时,开始凝固。 FG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 海波 放 热,海波的温度 _不__变__ __,海波是固液共存态;
讨论2:图中的加热方法叫水浴法,它的优点
是: 使物体均匀受热
.
课堂合作探究 2.实验数据:
点击观看视频
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分析熔化和凝固 图像,你发现什么规律?
课堂合作探究
分析: 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 吸 热,海波 的温度_升__高____,海波是 固 态; (2)当温度上升到_4_8___℃(B点)时,开始熔化。
课堂合作探究
例:一个烧杯中盛有0ºC的碎冰, 把装有0ºC的碎冰的试管插入烧 杯中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 烧杯底),对烧杯缓缓加热,当 烧杯中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 的冰将( A ) A.不会熔化 B.熔化一半 C .全部熔化 D.有可能熔化一小 半或更少一些
课后作业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笔记
熔化和凝固--黄老师yyds一、物态变化1.定义: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变态)2.物质状态:物质相对稳定的状态(固液气)二、熔化1.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注意:区分熔化和溶解2.熔化现象: 3.特点:不断吸热....4.应用:熔化吸热,可使周围物体温度下降例如:冰棒解暑,冰袋降温5.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盐或白糖溶解于水中,属于溶化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实验中的注意事项a.安装器材:从下往上安装b.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c.水浴加热:可使海波受热均匀d.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的搅拌e.注意温度计的使用规范f.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用灯盖盖灭酒精灯6.海波熔化实验AB:固态,温度升高BC:固液共存态,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D:液态,温度升高7.蜡烛熔化实验温度升高,蜡烛状态:固态→软→稀→液态三、物质分类1.固体分类:①晶体②非晶体2.晶体(1)定义:具有特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质(2)熔化条件:a达到熔点(两个条件缺一不可)b持续吸热(3)熔化特点:a 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b 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典型晶体:晶体的熔化曲线(1)定义:没有特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质(2)熔化条件:不断吸热(3)特点:没有熔点,没有固液共存态(4)状态:固态→软→稀→液态(5)典型非晶体:四、凝固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熔化的逆过程)2.条件:持续放热3.特点:(1)凝固与熔化是互逆过程,一切相反(2)同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同一温度!.....4.凝固图像非晶体的熔化曲线河水结冰蜂蜜结晶铁水铸造铁文黄老师yyds。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知识
点
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中,我们将深入了
解电和电路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这一节知识点的详细描述。
1. 电的概念和性质
电是物质电荷运动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它具有两种性质:正负
电荷的相互吸引和同类电荷的相互排斥。
2. 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电流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
电流的特点包括:
电流与电荷的数量成正比;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决定;电
流体现了电荷的流动性。
3.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三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电流,导体传输电流,电器消耗电流。
4. 闭合电路和开放电路
电路中,如果导线与电源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称为闭合电路。
如果导线与电源未连接形成一个不完整的回路,则称为开放电路。
5. 电阻的作用和特性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特性包括:电阻值随长度增加而增加;电阻值随导体横截面积减小而增加;导体材料的不同会影响电阻值。
6.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
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可以同时通过多条路径流动。
7.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
8. 安全用电常识
在使用电器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安全用电常识:避免用湿手操作电器;不用损坏的电线和插头;禁止用漏电的电器等。
这些是关于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知识点的详细描述。
希望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电和电路方面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一、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
2. 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射光线,形成清晰的倒影。
- 漫反射:粗糙表面反射光线,光线分散,形成柔和的光照效果。
3.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 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和n2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 光的色散:不同波长的光在通过介质时折射角不同,导致光的分离。
二、透镜1. 透镜的分类- 凸透镜:两侧向外凸起,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凹透镜:两侧向内凹陷,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 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凹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在透镜两侧都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3. 透镜的应用-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 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三、光的三原色1. 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 这三种颜色的光可以按不同比例混合,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2. 色光的混合- 加色混合: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光的强度增加,可以产生新的颜色。
- 减色混合:从白光中减去某些颜色的光,可以得到新的颜色。
四、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1. 平面镜成像- 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 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 眼镜- 近视眼镜:使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帮助近视眼聚焦在视网膜上。
- 远视眼镜:使用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帮助远视眼聚焦在视网膜上。
五、光的色散和应用1. 彩虹的形成- 原理: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滴,发生折射和反射,导致光的色散。
- 特点:彩虹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第三章物态变化(完整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知识点(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1)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并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下端是一个玻璃泡,泡内装有适量的测温物质,如水银、染成红色的煤油、酒精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所用单位的符号。
长刻度线旁标着数字,两个长刻度线之间还有短刻度线,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温度叫它的分度值。
(3)常用温度计的分类①液体温度计:根据测温物质的不同分为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②固体温度计如根据不同金属连接时的温差现象制成的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不同温度下电路导电性不同制成的电子体温计,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的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利用不同金属膨胀率不同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等。
③气体温度计:多用氢气或氦气作测温物质,精确度很高,多用于精密测量。
知识点(二)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注:0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冷热程度相同,而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3、摄氏温度的表示方法:在书写摄氏温度时,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的前面加“﹣”号,如﹣10 ℃,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省略数字前面的“+”号,如10 ℃,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
注: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
理论上宇宙中的最低温度是绝对零点温度-273.15℃,热力学温标将-273.15℃定义为0K,分度方法与摄氏温标相同,表达式为T=t+273.15℃,使用热力学温标时冰水混合物温度为273.15K。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探究问题:
1、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不 同的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2、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是一下变成液体 还是有一个过程?
3、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 的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 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铁圈
铁架台 试管 石棉网
试管夹
海波(硫代硫酸钠) 烧杯
酒精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
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 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晶体熔化特点:
温度/℃
继续吸收热量,
固液共存
D
温度保持不变。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B
C 液态
(1)AB段物质处
于固态,表示晶体 吸热升温过程。 A
固态
时间/min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 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62
D
60
56
52
C
B
48
44
40
A
36
0 2 4 6 8 10 12 14
晶体凝固规律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 做凝固点;
2、凝固过程中处于固 液共存状态;
3、晶体只有达到一定 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1. 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4.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5.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
声; 地震、 海啸、
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
声。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
广 (广、窄)。
4、音乐委员起的音太 高 我唱不上去, 指的是声音的
,夜晚有一个人在操场上引吭 高
歌 指的是声音的
;我们能辨别是数学老师的生音还是语文老师的声音是用
音色
辨别的。
5、用相同的瓶子, 装上高低不同的水位, 对着瓶口吹.起,产生的音调由高到低为
音色 是
不同的。用 音色 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
,它的单位是 赫兹( HZ )
。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
20
HZ~ 20000 HZ 。人们把高于 20000HZ 的声叫做
波; 把低于 20 HZ 的声叫做 次
声波, 它们都统称为声, 但人们都 听不见 。蝙蝠、 海豚发出的声常为
度…
3、利用声可以传递 能量 。超生洗碗、超声碎石,都是利用声来传递
能量 的例子。
第 4 节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 1)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
乐音 。
( 2)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无规则振动
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
的角度看:凡影响人们 正常的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为噪声。
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
17 米才能产
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 s= vt/2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 、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
振动 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声
波 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一、温度: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1、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2、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3、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4、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5、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6、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7、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8、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解析说明:a点:室温,晶体处于固态ab段:晶体处于固态,吸热升温c点:晶体处于熔点温度,即将熔化bc段:晶体处于熔点温度,处于熔化过程,固液共存态,固态晶体越来越少,同温度液体越来越多。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二)知识点精讲及练习
课前小练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
2.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固。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
4.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有以下说法:(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最小刻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3)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
其中正确的是()A.(1)(2)(3)(4)B.(1)(3)C.(2)(4)D.(1)(2)(3)知识点精析精讲一、汽化1.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要吸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沸腾1.定义: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现象: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影响因素:液体的种类不同,其沸点就不同。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步骤a.按如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水量约为200mL。
b.点燃酒精灯对水加热,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体积的变化。
c.注意听水沸腾前和沸腾时声音的大小。
d.观察并记录从加热到沸腾过程以及沸腾后水的温度变化情况。
当水温升高到90℃左右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min左右停止加热。
e.移开酒精灯并将其熄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实验现象a.沸腾前,在水中出现小的气泡(水蒸气),随水温升高而变大,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体积収缩变小,未到液面就消失(水蒸气液化),同时,水温持续上升。
b.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c.沸腾后,水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3)实验图象(4)实验结论水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5)实验补充a.实验中尽可能取较少的温水进行实验,且最好在烧杯上加一个盖,这样可以缩短加热时间。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计一、温度:1、定义: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符号:t二、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三、温度计1、定义:测量温度的仪器2、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3、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内的液体、刻度;四、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使用时:(三让)①、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让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让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五、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缩口的作用:使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4、特点:测高不测低(使用后应甩几下,使水银回到玻璃泡内,以备下次使用)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一、物态变化1: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物体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体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4、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①、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各种金属②、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5、熔点(凝固点):晶体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人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 测量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3、 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 C 。
4、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为 100 C, 0 100份,每一份代表1 C 。
1 •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 •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 .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 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 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6.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 为35〜42 C 。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略有弯曲,使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 ,体温计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1、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3、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4、 凝固:物质从液太变成固态:5、 6、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7、熔点和凝固点(1)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特点(1)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2)在熔化过程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3. 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和100 C 之间等分成 5、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程風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咀O 工分度值一亍小梢代表的温度值。
第二 化和节熔 凝固(熔化固态:”液态: ・壮态 I 凝周丿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7、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温度计的区别I 晶体非晶体& 熔化需要持续加热,所以吸热,凝固需要降温,是放热。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热度程度,高温代表热的物体,低温代表冷的物体。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
摄氏温度的规定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并且将这个范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代表1℃。
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其次要认清温度计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还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底或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并且略有弯曲,使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离开人体后,体温计仍能准确地显示人体的温度。
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温度计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特点。
实验室用温度计用于测量物体温度,量程为-20℃到110℃,分度值为1℃,使用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量程为-30℃到50℃,分度值为1℃。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使用前要甩几下。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物质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是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例如海波、冰、食盐、萘和各种金属。
非晶体是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和沥青。
晶体的熔点是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是指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或凝固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3物态变化3.1温度知识点一、温度和温度计1、实验研究:人们对冷热的感觉研究过程:拿三只喝水的杯子,一只浩大部分杯冷水,另一只浩大部分杯温水,还有一只浩大部分杯热水(不要太热),按冷、温、热的次序摆列好。
把一只手的食指放到热水里,另一只手的食指放到冷水里,十几秒钟后,同时取出两手指并立刻放到温水里。
这时你会感觉到从冷水中移到温水中的手指感觉水是热的,而从热水中移到温水中的手指感觉水是冷的。
你究竟依据哪只手指的感觉来确立这杯水是热的仍是冷的呢?研究概括:①此实验告诉我们,人们有时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行靠的。
②即便在感觉正确的状况下,也只好是大体地进行差别,没法知道冷热的正确程度。
在冷热相差不大的状况下,凭人的感觉就划分不开了。
点拨:①实验中水不可以太多,不然简单溢出;热水不可以太热,免得烫伤手指。
②实验中两手指要同时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后再同时快速浸入温水中。
2、温度物理学中往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物体较热,我们说它的温度高;物体较冷,我们说它的温度低。
平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类判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常常是不行靠的,要正确判断和丈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丈量工具——温度计。
注意: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
比如: 0℃的水与 0℃的冰对比,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
3、温度计( 1)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 2)常用温度计的基本结构:以下图。
常用的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里面的液体有的是酒精,有的是水银,有的是煤油。
液体的温度变化越大,其体积的变化也越大。
为了使必定的体积变化显示得更显然,液体温度计在设计时,下端有一个容积较大的玻璃泡,上部是平均的毛细管,正是这根细管把必定体积的变化显示的很清楚,因此将温度的变化也能显然的表现出来。
温度计玻璃泡的玻璃璧很薄,这是为了使温度计玻璃泡内的液体能很快与被测物体的温度相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23张PPT)
0
时 间 t/m in
选择
D 在下图中,属于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温 度 t/℃
B. 温 度 t/℃
0
C. 温 度 t/℃
0
时 间 t/m in 0
D. 温 度 t/℃
时 间 t/m in 0
时 间 t/m in 时 间 t/m in
晶体凝固规律
温度/℃ 55 D
50
C
B
45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温度不变,这个温度 叫做凝固点;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2时6分21.11.912:06November 9,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2时6分38秒12:06:389 November 2021
1、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2、物质凝固时都要放热。
3、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 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freezing).同一晶体 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讨论与练习
1、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种说法 有道理吗?
2、我国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降到零 下52.3摄氏度,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 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水的温度一起升高 D、冰在熔化成水时,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温
5、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
度 ℃
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
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240
甲
D乙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海波的熔化图像
t/℃
石蜡的熔化图像
t/℃
D
固液共存 液态
48
BC
固态
A
0
t/min
0
t/min
熔点: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 海波的熔化条件:吸热,达到熔点
石蜡熔化的条件:吸热
晶 有固定熔点
固 体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食盐、奈、石英、各
的
种金属等
分
类 非 没有固定熔点
晶 非晶体熔化的条件:吸热
体 常见的非晶体:石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固
晶体(海波)的凝固图像
t/℃
对于同 一种晶 体,熔 点和凝 固点相 同。
E 液态
固液共存
48
F G 固态
H
非晶体(石蜡)的凝固图像
t/℃
0
t/min
凝固点:固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
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0
t/min
蜂蜡凝固的条件:放热基本规律:源自(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
温度到达熔点 ,
二是
继续吸热
。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不同物质的
熔点 不同 。
(3)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
⑤分析作出的图象,得出结论。
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像容易看出,海波
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 上升),当温度
达到( 48)℃,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
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 ),
直到不(变
)后,完温全度熔才化继续上升。
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熔化:
①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③熔化图像: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温度不变。
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④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⑤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2、凝固:
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②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
黏、变硬、最后成固
体,温度不断降低。
③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④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二、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三、 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融化的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达到熔点,温度不变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晶体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融化是慢慢软化的过程
融化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晶体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凝固的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 达到凝固点,温度不变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晶体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凝固不存在固液共存状态
凝固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
晶体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2012•绵阳)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 天空中的雨点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
B . 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C . 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
D . 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
解析:(1)水的凝固点为0℃,水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且要继续放热;(2)向有冰雪的路面上撒盐,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3)在轮胎上缠上铁链,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4)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后,水的凝固点就会降低。
气
固
液
凝固 放热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A、因为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因此天空中的雨点滴下落到路面,会凝固结冰,故A不符合实际;
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撒盐后会降低水的凝固点,使路面不再结冰,符合实际;
C、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是为了增大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符合实际;
D、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符合实际。
故选A。
2、(2012•日照)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水在凝固时,质量是不变的,但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体积会变大,所以会把水管冻裂。
寒冷的冬天温度较低,此时水会由于发生凝固现象而结冰,凝固前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因此能够把水管冻裂。
故选A。
3、(2011•无锡)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解析:凝固后物体是固态的,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凝固后的物体是固态的。
A、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雾是液态,不是凝固,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
D、樟脑丸变小了,是变成气态了,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
故选C。
4、(2011•南宁)下列关于四季景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春天,雨笼山峦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
解析: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A、雨是有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
故A错误;
B、雾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
故B错误;
C、霜是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
故C错误;
D、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
故D正确。
故选D。
5、(2011•鄂州)小阳学习了热学知识后,知道晶体凝固过程会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引发了他的思考,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1)他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质量有关。
你的猜想: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
(2)小阳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
取不同质量的海波让它们刚好完全熔化,迅速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两烧杯冷水中。
如下图所示,待海波刚凝固完毕后,迅速用温度计测出各自烧杯中水的温度,通过比较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确定质量不同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在探究过程中,小阳发现海波凝固完毕后,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太显著,请指出造成此现象韵一种可能原因:烧杯中水的质量太大。
解析:(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多少,我认为除去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以外,还和晶体的种类有关。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高低就会确定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Q吸和比热c一定时,升高的温度△t 和水的质量m成反比,因此当水的质量m越大时,水的温度升高的就会越小,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就不太显著。
所以(1)我认为除去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以外,还和晶体的种类有关.
(2)海波凝固过程中会向烧杯中的水放热,而且向水中放的热量越多,水的温度升的就会越高,因此通过比较温度计升高的示数(即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多少)就会确定海波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
(3)根据公式△t=Q吸/cm可以知道,当Q吸和比热c一定时,水升高的温度△t和水的质量m成反比,因此当烧杯中水的质量m越大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就不太显著(即水升高的温度△t就会越小)。
故答案为:(1)晶体凝固过程放热的多少可能与晶体的种类有关;(2)温度计升高的示数;(3)烧杯中水的质量太大。
6、(2010•黔东南州)下表是张强同学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
/min
59 51 48 48 48 44 37 29 25
温度
/℃
(1)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列方格纸上描点,作出该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7min时是固态(选填“固”“液”或“气”);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8℃。
解析: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则根据表格所给数据,物体在48℃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它有固定的凝固点,所以是晶体。
物体在第3、4、5min时,温度都是48℃,保持不变,说明物体的凝固点就是48℃。
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温度高于凝固点时是液体,低于凝固点是固态。
第7min时,物体温度为37℃,低于凝固点,所以是固态。
故答案为:
(1)
(2)固;(3)晶体;(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