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轧辊在轧钢行业中前景

新型轧辊在轧钢行业中前景
新型轧辊在轧钢行业中前景

新型轧辊在轧钢行业中的前景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钢产量的逐年递增和我国钢产量占世界钢总产量的份额不断提升,为轧钢机和轧辊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轧辊作为轧钢工业的重要工具,是轧钢设备的最主要消耗部件,随着钢产量的增加,轧辊消耗量迅速增加。[1] 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冶金轧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轧辊市场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通过进行现状分析从而对新型轧辊在轧钢行业中的市场前景进行评价。

【关键词】:新型轧辊轧钢行业前景分析

引言:近些年来,我国轧钢行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轧钢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吨钢轧辊消耗得到了显著降低。各大生产厂家的轧辊产品通常包括含硼高速钢轧辊、冷硬轧辊、球墨无限冷硬轧辊,铬钼、低、中高镍轧辊,常法、离心复合铸铁轧辊等。目前,我国轧辊生产企业的年产能约为90多万吨,而这一产能远远不能满足轧辊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低端轧辊供大于求,而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耗能低、性价比高的轧辊却供不应求。新型轧辊因生产工艺先进,检测手段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而具备精度高国,硬均匀、耐磨、加工余量小,质量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型材、棒材、线材轧机及窄带钢(包括不锈钢)轧机精轧机架,无缝钢管张减机辊环。故而对新型轧辊在轧钢行业中的市场前景进行研究分析。

一、我国轧辊市场现状

轧钢生产安全技术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69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轧钢生产安全技术通用范本

轧钢生产安全技术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轧钢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 轧钢是将炼钢厂生产的钢锭或连铸钢坯轧制成钢材的生产过程,用轧制方法生产的钢材,根据其断面形状,可大致分为型材、线材、板带、钢管、特殊钢材类。 轧钢的方法,按轧制温度的不同可分为热轧与冷轧;按轧制时轧件与轧辊的相对运动关系可分为纵轧、横轧;按轧制产品的成型特点可分为一般轧制和特殊轧制。旋压轧制、弯曲成型的都属于特殊轧制。轧制同其他加工一

轧辊加工质量管理办法

辊子加工质量管理办法 1 《辊子加工质量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参加辊子加工工作的 员工,即适用于计件管理,也适用于计时管理。 2 一般要求 2.1 辊子加工前应除去油污、杂物并检查辊子表面损坏程度及辊 子同轴度情况,确认后再上机床进行荒加工。 2.2 荒加工时应按图纸技术要求和辊子堆焊厚度确定加工尺寸, 如发现有裂纹、夹层等缺陷应及时提出,彻底处理,并做好记录。 2.3 辊子堆焊后加工时,应首先检查辊子的外径尺寸,是否达到 加工要求,发现问题应马上向班长提出。 2.4 当发现堆焊层中有裂纹、夹渣、气孔、夹层等缺陷时(肉眼 观察),应马上停止加工,并向班长、段长报告处理。 2.5 加工前应认真填写辊子编号,如发现编号不清时,应马上向 班长报告,及时查清。 3 质量标准 3.1 辊面与轴颈加工表面粗糙度应达到 6.3,同轴度、辊径公差

和轴颈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并做好精车记录。 3.2 加工质量依据辊径公差、轴颈公差、同轴度和粗糙度分为: 优良、合格、不合格。 4 检测方法 4.1 检测辊径公差时,应在辊面均布分点检测,辊长750㎜以下 的辊子检测5点,超过750㎜的辊子检测8点,公差均在图纸要求之内时为合格;如果有超差现象时,以检测的最大超差点为准,每超差0.01㎜时,扣款5元,多超多扣。如果定额工资不够扣款时,不足部分从工资中扣除。 4.2 检测两端的轴颈公差时,每端应检测两点,均应符合图纸要 求,如果一侧轴径公差有一点不合格,则扣款5元,如两侧均有不合格点,则扣款10元。 4.3 辊面和轴面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要求,如果其中一处不合格, 则扣除该辊定额工资的30%。 4.4 辊面两端至轴面两端均应进行精加工,倒角和弧面应保证外 观光洁平滑。具体标准见下图所示。 检查时,上述各点如有一处不合格,则扣该辊定额工资的1.6 12.5 7 7 4 1.6 1.6 12.5 4 7

轧钢技术的现状和新发展

轧钢技术的现状和新发展 摘要:中国轧钢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强的技术改造,突破制约钢铁轧制技术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大力开发节能减排、创新性和前沿性新技术、新装备,实现钢铁材料的减量化、节约型制造,推动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轧钢技术现状新发展 前言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中国已经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轧钢生产线,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轧制技术,具备了轧钢先进设备的开发、设计、制造能力,一大批国民经济急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材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原材料。 一、中国轧钢技术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以宝钢建设为契机,中国成套引进了热连轧、薄板坯连铸连轧、冷连轧、中厚板轧制、棒线轧制、长材轧制、钢管轧制等各类轧制工艺技术以及相应的轧制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开始了轧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中国快速掌握了轧钢领域的前沿工艺技术;通过设备的合作制造以及自主研发,中国掌握了重型轧机的设计、制造、安装的核心技术,逐步具备了自主集成和开发建设先进轧机的能力;利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技术,以及严格科学精细的管理,开发了一大批先进的钢铁材料,满足了经济发展的急需,产品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进入21 世纪以来,轧钢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以节省资源和能源、工艺和产品的绿色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工艺、装备、产品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逐步解决制约轧钢技术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自主建设并高效运行了一大批轧钢生产线,推动了轧钢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热连轧的技术发展 1热带钢装备技术进步 现在热连轧机很多的技术发展依然集中在板形、厚度精度、温度与性能的精准控制、表面的质量控制等方面,比如广泛使用的强力弯辊(WRB) 系统、工作辊窜辊( HCW、CVC) 和对辊交叉( PC) 技术,工作辊的精细冷却、高精度的数学模型的不断改进等,都使热轧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值得提出的新型轧机技术是日本2000 年发明的在热连轧机组的最后 3 个机架上采用单辊驱动和不同辊径工作辊轧制技术( SRDD) ,该技术是轧制中驱动大直径的下工作辊(直径620 mm) ,而较小直径的上工作辊从动,其优点是轧制中有剪应力产生,降低轧制力、减少边

我国轧辊行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轧辊行业的基本情况 添加日期:2010-11-1 10:35:55 访问次数:365次 近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以每年递增超过20%~30%的速度发展,钢铁产量已经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1。目前,国内钢铁市场普通钢材产能过剩,优质钢材供应不足,部分依赖进口,仍是不争的事实。2006年,在中央宏观调控的强力干预下,粗钢产量仍然达到了4.2亿t,钢材产量达到4.6亿t,分别比2005年增长18%和24%。2006年,世界粗钢产量为12.4亿t。我国粗钢产量已占全世界的30%,远远超过排名第2~第6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德国5个国家粗钢产量的总和。图1示出了近年来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我国钢铁、轧钢业的迅速发展,钢材产量的逐年增加,对轧辊制造业是有利的,按照国内各类轧钢机轧制辊耗的粗略统计轧制1 t钢材消耗1.2-1.3 kg轧辊估算,生产4.6 亿t钢材,需消耗约60万t轧辊。轧辊作为轧钢机的重要工具及消耗件,将伴随着轧钢技术的进步和轧钢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而发展。因此,我国的轧辊制造企业只有密切关注和深入了解轧钢行业的发展趋势,才有可能为自身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确定方向。 1 轧钢装备的基本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轧钢行业历经30年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轧钢过程连续、可测及可控的高效变形过程,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溶入得以实现。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轧钢机和轧钢生产线。下面按轧机类型介绍各类轧机的数量及产能情况。 (1)中厚板轧机 2000年,我国有中厚板轧机26套。现已投产和在建的中厚板轧机已达到59套,数量翻了一番多,其中,

16套2.3 m轧机,13套2.8~3.0 m轧机,19套3.5~3.8 m轧机,7套4.0~4.8 m轧机, 4套5.0~5.5 m轧机。产能达到6 000万t/a。 (2)带钢轧机 按照国家带钢标准规定,宽度300~600 mm为中宽带钢,宽度超过600 mm为宽带钢。随着市场需求和轧钢装备的发展,人们习惯把宽度不到500 mm的带钢称作窄带钢,宽度在500~1 000 mm的称作中宽带钢,宽度超过1 000 mm的称作宽带钢。生产以上各种规格的带钢轧机也分别称作窄带钢、中宽带钢和宽带钢轧机。我国已建成投产的热轧宽带钢轧机有22套,年生产能力为6 000万t;正在建设的16套,生产能力5 000万t;规划和拟建的20套,生产能力5 500万t,其中一些已经投入生产。我国已建成投产的中宽带钢轧机有15套;在建和拟建的7套,年生产能力2 000万t。我国还有热轧窄带钢轧机数百套,年生产能力为数千万吨。 我国已建成投产的冷轧带钢连轧机有18套,生产能力4 500万t;正在建设中的33套,生产能力8 600万t;规划中的11套,生产能力3 000万t。全部建成后冷轧带钢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6亿t。依据我国“十 一.五”规划,到2010年,板带钢的产量将占钢材总产量的50%以上,那时板带钢产量将接近2.5亿t。 (3)型钢轧机 我国现有H型轧机生产线15套,已投产11套,在建的4套,其中大型的3套,莱钢和津西钢铁公司的大型H型钢的高度已达到1 m。2006年,我国热轧H型钢产量约600 万t,占钢材总量的1.3%。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热轧H型钢的消费量占钢材总量的4%~8%,可见我国H型钢产品还有较宽范围的发展空间。 (4)钢管、棒线材轧机 我国有小型型钢(棒材)连续式和半连续式轧机100多套,高速线材轧机80多套,无缝钢管轧机10余套。我国冷、热轧带钢连轧机的成品出口速度已经接近30 m/s,高速线材轧机成品出口速度最高可达150 m/s。

轧钢技术发展前景

轧钢技术发展前景 世界轧钢工业的技术进步主要集中在生产工艺流程的缩短和简化上, 最终形成 轧材性能高品质化、品种规格多样化、控制管理计算机化等。展望未来, 轧钢工艺和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铸轧一体化 利用轧辊进行钢材生产, 因其过程连续、高效、可控且便于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以辊轧为特征的连续轧钢技术仍将是钢铁工业钢材成型的主流技术, 但轧钢前后工序的衔接技术必将有长足的进步。在2O 世 纪, 由于连铸的发展, 已经逐步淘汰初轧工序。而连铸技术生产的薄带钢直接进行冷轧, 又使连铸与热轧工序合二为一。铸轧的一体化, 将使轧制工艺流程更加紧凑。同时, 低能耗、低成本的铸轧一体化, 也是棒、线、型材生产发展的方向。 2.轧制过程清洁化 在热轧过程中, 钢的氧化不仅消耗钢材与能源, 同时也带来环境的污染, 并给深加工带来困难。因此, 低氧化燃烧技术和低成本氢的应用都成为无氧化加热钢坯的基本技术。酸洗除鳞是冷轧生产中最大的污染源, 新开发的无酸清洁型(AFC) 除鳞技术, 可使带钢表面全无氧化物、光滑, 并具有金属光泽。无氧化(或低氧化)和无酸除鳞(氧化铁皮)这两项被称为绿色工艺的新技术, 将使轧钢过程清洁化。 3.轧制过程柔性化 板带热连轧生产中压力调宽技术和板形控制技术的应用, 实现了板宽的自 由规程轧制。棒、线材生产的粗、中轧平辊轧辊技术的应用, 实现了部分规格产品的自由轧制。冷弯和焊管机也可实现自由规格生产。这些新技术使轧制过程柔性化。 4.高新技术的应用 20 世纪轧钢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板形自动控制, 自由规程轧制, 高精度、多参数在线综合测试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轧钢生产达到全新水平。轧机的控制已开始由计算机模型控制转向人工智能控制, 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将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 使库存率降低, 资金周转加快, 最终降低成本。 5.钢材的延伸加工 在轧钢生产过程中, 除应不断挖掘钢材的性能潜力外, 还要不断扩大多种钢材的延伸加工产业, 如开发自润滑钢板用于各种冲压件生产, 减少冲压厂润滑油污染; 开发建筑带肋钢筋焊网等, 把钢材材料生产、服务延伸到各个钢材使用部门。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轧钢技术的进步, 轧钢工艺的装备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不断 提高, 老式轧机也不断被各种新型轧机所取代。按照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轧钢技术发展的重点也转移到可持续发展上, 在保证满足环保要求的条件下, 达到钢材生产的高质量和低成本。

微电子导论论文--发展及历史

中国微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文概要: 介绍了中国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阐述对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针对日前世界局势紧张,战争不断的状况,本文在最后浅析了微电子技术在未来轻兵器上的应用。 一.我国微电子技术发展状况 1956年7月,国务院科学专业化规划委员会正式成立,组织数百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编制了十二年(1965—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这个著名的《十二年规划》中,明确地把发展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和遥感技术放到战略的重点上,我国半导体晶体管是1957年研制成功的,1960年开始形成生产;集成电路始于1962年,于1968年形成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始于70年代初,80年代初形成生产。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生产规模上,目前我国集成电路工业还没有实现高技术、低价格的工业化大生产,而国外的发展却很快,美国IBM 公司在日本的野洲工厂生产64K动态存贮器,1983年秋正式投产后,每日处理硅片几万片,月产量为上百万块电路,生产设备投资约8000万美元。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于1981年2月开始动土兴建工厂,1984年投产,计划生产64K动态存贮器,月产300万块,总投资约为1.2亿美元。 此外,在美国和日本,把半导体研究成果形成工业化生产的周期也比较短。在美国和日本,出现晶体观后,形成工业生产能力是3年;出现集成电路后形成工业生产能力是1—3年;出现大规模集成电路后形成工业生产能力是1—2年;出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后形成工业生产能力是4年。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工业长期以来也是停留在手工业和实验室的生产方式上。近几年引进了一些生产线,个别单位才开始有些改观,但与国外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从产品的产值和产量方面来看,目前,全世界半导体与微电子市场为美国和日本所垄断。这两国集成电路的产量约占体世界产量的百分之九十,早期是美国独占市场,而日本后起直追。1975年美国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产值是66亿美元,分离器件产量为110多亿只,集成路为50多亿块;日本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产值是30亿美元,分离器件产量为122亿只,集成电路为17亿块。1982年美国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产值为75美元,分离器件产量为260多亿只,集成电路为90多亿块;日本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产值为38亿美元,分离器件产量300多亿只,集成电路40多亿块。我国集成电路自1976年至1982年,产量一直在1200万块至3000万块之间波动,没有大幅度的提高,1982年我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产值是0.75亿美元,产量为1313万块,相当于美国1965年和日本1968年的水平。(1965年美国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产值是0.79亿美元,产量为950万块;1968年日本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产值为0.47亿美元,产量为1988万块)。 在价格、成本、劳动生产率、成品率等方面,差距比几十倍还大得多,并且我国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品率比国外低1—3倍;中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品率比国外低3—7倍。目前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成品率比日本1969年的水平还低。从经济效益和原材料消耗方面考虑,国外一般认为,进入工业生产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成品率不应低于50%,大规模集成电路成品率不应低于30%。我国集成电路成品率的进一步提高,已迫在眉睫,这是使我国集成电路降低成本,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带有根本性的一环。从价格上来看,集成电路价格是当前我国集成电路工业中的重大问题,产品优质价廉,市场才有立足之地。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价格,长期以来,降价较缓慢,近两三年来,集成电路的平均价格为每块10元左右,这种价格水平均相当于美国和日本1965

中国轧钢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

中国轧钢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 摘要:轧钢是钢铁材料生产的关键工序,其装备、技术及生产管理不仅是钢铁工业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反应,而且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轧钢技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钢铁材料产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要求。今后中国钢铁行业应进一步加强的技术改造,突破制约钢铁轧制技术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大力开发节能减排、创新性和前沿性新技术、新装备,实现钢铁材料的减量化、去库存、节约型制造,推动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轧钢,发展趋势,节能减排,去库存 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 自1980年起,我国的轧钢工业和技术发展充满了活力,钢材产量从1985年的3692万t,发展到1998年的10518万t,居世界轧材产量第一位,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引进了一批热连轧机、冷连轧机、连轧管机、小型连轧机、高速线材轧机等,使我国钢材的连轧比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新建的一批钢铁生产短流程小钢厂投产,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带厂也即将投产,大型和中型H型钢厂已投入生产,这些都成为我国轧钢生产的主力和样板。取得一批科技成果。代表性的如武钢1700mm热连轧机自动化改造及其在太钢、梅山热轧机上的推广应用、宝钢生产系统优化技术、高效连铸技术、连续式小型轧机和高线轧机的国产化工程等。科技进步对轧钢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百余年来冶金工业的发展中,高效的轧钢工业和技术使轧钢始终是钢铁工业中钢材成型的主要方式。轧制技术的进步,在钢铁工业中也始终是名列前茅,如计算机的应用、连续化生产的实现等,预计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传统产业中,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轧钢工厂将很快出现。 初轧机的发展经过了3个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初轧机的轧辊直径已增大到了1500mm.我国从1959年开始自行设计制造开坏机,目前已经研制成功的有700mm,750mm,850mm,1150mm初轧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铸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连铸比达到80%甚至更高,连铸连轧工艺和设备也日趋完善,初轧机的职能将逐步转变为配合连铸,弥补连铸在钢种和规格方面的不足。 在所有市场需求的钢材中,板带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国于1981年从日本引进1700mm热连轧机的全套设备。传统热连轧方式自1924年第一套带钢热连轧机(14700问世以来,其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代。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热连轧带钢生产初级阶段,称为第一代轧机,其主要特征是轧制速度低、产量低、坯重轻、自动化程度低;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创快速轧制技术,使带钢热连轧进入第二代,其轧速达15-20m/s,计算机、测压仪、X射线测厚仪等应用于轧制过程,同时开始使用弯棍等板型控制手段,使轧机产量、产品质量及自动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20世纪70年代热连轧板带发展进入第三阶段,特点是计算机全程控制轧制过程,轧速可达30m/s,使轧机的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连铸连轧紧凑型、短流程成产线的发展,以及正在测验中的无头轧制,极大的

轧钢(工程师)

一、填空题 1、钢材按钢种不同可分为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及合金钢。 2、合金钢在元素符号之前的数字是表示含碳量的万分之几,而合金元素的含量则在元素符号的后面以平均含量的百分之几表示。 3、合金钢的生产工艺流程在工序上比碳素钢多出了原料准备中的________、轧制后的________、________等工序,以及在开坯中有时还要采取________来代替轧钢等。 退火热处理酸洗锻造 5、钢材的产品标准中一般包括有________标准、________标准、及________标准等。 品种(规格)技术条件试验交货 6、强度极限σb代表材料在_破断前强度的最大值,而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σs或σ0..2)表示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抗力。这是用来计算_结构强__的基本参数。 7、断面收缩率能更好地表明金属的真实_塑性_。 8、材料的冲击韧性以试样折断时所耗之功表示之。 9、材料的冲击韧性反映了高应变率下抵抗_脆性断裂__的能力。 10、轧材性能主要取决于轧材的___组织结构__及_化学成分_。 11、加热温度的选择应依_钢种_不同而不同。 13、决定钢材性能的变形方面的因素主要是_变形温度__、_速度_和_变形程度_。 14、轧制温度的确定主要包括________温度和________温度。开轧终轧 15、加热时钢的表层所含碳量被氧化而减少的现象称__脱碳__它使钢材表面_硬度__降低。 16、轧制终了温度因钢种不同而不同,它主要取决于产品技术要求中规定的_组织和性能_。 17、轧制亚共析钢时,一般终轧温度应该高于Ar3线约__50~100℃___,以便在终轧以后迅速冷却到相变温度,获得细的晶粒组织。若终轧温度过高,则会得到___粗晶___组织和低的机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前景展望 姓名:张海洋班级:12电本一学号:1250720044 摘要:微电子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要介绍微电子的发展史,并且从光刻技术、氧化和扩散技术、多层布线技术和电容器材料技术等技术对微电子技术做前景展望。 关键词:微电子晶体管集成电路半导体。 微电子学是研究在固体(主要是半导体)材料上构成的微小型化电路、电路及系统的电子学分支,它主要研究电子或粒子在固体材料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并利用它实现信号处理功能的科学,以实现电路的系统和集成为目的,实用性强。微电子产业是基础性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它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除了技术本身对国民经济的巨大贡献之外,还与它极强的渗透性有关。 微电子学兴起在现代,在1883年,爱迪生把一根钢丝电极封入灯泡,靠近灯丝,发现碳丝加热后,铜丝上有微弱的电流通过,这就是所谓的“爱迪生效应”。电子的发现,证实“爱迪生效应”是热电子发射效应。 英国另一位科学家弗莱明首先看到了它的实用价值,1904年,他进一步发现,有热电极和冷电极两个电极的真空管,对于从空气中传来的交变无线电波具有“检波器”的作用,他把这种管子称为“热离子管”,并在英国取得了专利。这就是“二极真空电子管”。自此,晶体管就有了一个雏形。 在1947年,临近圣诞节的时候,在贝尔实验室内,一个半导体材料与一个弯支架被堆放在了一起,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就诞生了,由于晶体管有着比电子管更好的性能,所以在此后的10年内,晶体管飞速发展。 1958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集成电路(IC)。到1959年,就有人尝试着使用硅来制造集成电路,这个时期,实用硅平面IC制造飞速发展.。 第二年,也是在贝尔实验室,D. Kahng和Martin Atalla发明了MOSFET,因为MOSFET制造成本低廉与使用面积较小、高整合度的特点,集成电路可以变得很小。至此,微电子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然后就是在1965年,摩尔对集成电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集成电路的芯片集成度将以四年翻两番,而成本却成比例的递减。在当时,这种预测看起来是不可思议,但是现在事实证明,摩尔的预测诗完全正确的。 接下来,就是Intel制造出了一系列的CPU芯片,将我们完全的带入了信息时代。 由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微电子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心脏。时至今日,微电子技术变得更加重要,无论是在航天航空技术、遥测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或家用电器产业,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甚至是在现代战争中,微电子技术也是随处可见。在我国,已经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拄性产业,微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如今,微电子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轧辊使用管理办法

轧辊使用管理办法 1 目的 规范轧辊在生产过程中管理、安装、使用、拆卸及搬运行为,防止人为因素造成轧辊丢失和损坏。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焊管生产和轧辊的管理。 3 术语 在线轧辊:指安装在焊管生产线上的轧辊。 下线轧辊:指未安装在焊管生产线上的轧辊。 4 职责 4.1 焊管生产班组长负责轧辊领取和使用。 4.2 配辊员负责下线轧辊的保管、发放、回收、配辊及台账。 4.3 工艺专工职责 4.3.1 负责制订轧辊新增计划和轧辊补充计划; 4.3.2 判断下线轧辊的磨损情况,制订轧辊维修计划和方案; 4.3.3 检查在线轧辊使用情况,对不正确使用轧辊行为予以考核,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5 轧辊管理 5.1 轧辊的检查与验收 5.1.1测量轧辊的底径、外径、孔径、宽度等尺寸。 5.1.2用样板测量孔型尺寸 5.1.3检查表面粗糙度 5.1.4检查内外圆的同轴度 5.1.5检查轧辊外观是否完好 5.1.6用硬度计检查轧辊的硬度 5.1.7检查轧辊标记是否完整 5.2 分规格按架次序号摆放轧辊 5.3建立轧辊档案和台账 5.3.1档案卡记载:每件检查验收的新辊,用电笔刻写特定的编号并建立与编号相应的档案卡片(卡片上应记载轧辊的编号、钢号、规格、架次序号、图号、底径、重量、进库日期、每次投用日期、换下日期、生产量、每次修磨日期、修磨底径、报废日期、报废原因。 5.3.2台账记载:库存轧辊规格、架次序号、数量、编号、及存放位置;在线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修磨轧辊的规格、架次序号、轧辊编号。 5.4旧轧辊的修磨和样板的管理 5.4.1样板应存放在专用的样板柜内,按规格、几次序号摆放,防止混乱。 5.4.2样板要定期效验,不合格的应即时报废 5.4.3孔型修改后,旧图纸和样板即时报废 5.4.4严防丢失和损坏,使用后应及时放回原处。 5.5 换辊前的准备及配辊 5.5.1根据要换的规格,准备好一套完好的轧辊,各架轧辊底径按工艺要求递增1mm,各架上辊直径要按速比与下辊底径相配合 5.5.2检查轧辊质量,不合格的轧辊不能用 5.5.3把配好的轧辊按顺序排列在换辊现场上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及防范措施示范文本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及防范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及防范措施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机械设备的危害因素 一、机械的危害 1.静止的危险 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存在的危险即当人接触或与静止 设备作相对运动时可引起的危险。包括: (l)切削刀具有刀刃。 (2)机械设备突出的较长的部分,如设备表面上的螺 栓、吊钩、手柄等。 (3)毛坯、工具、设备边缘锋利和粗糙表面,如未打磨 的毛刺、锐角、翘起的铭牌等。 (4)引起滑跌的工作平台,尤其是平台有水或油时更为

危险。 2.直线运动的危险 指作直线运动的机械所引起的危险,又可分接近式的危险和经过式的危险。 (l)接近式的危险:这种机械进行往复的直线运动,当人处在机械直线运动的正前方而未及时躲让时将受到运动机械的撞击或挤压。 ①纵向运动的构件,如龙门刨床的工作台、牛头刨床的滑枕、外国磨床的往复工作台等。 ②横向运动的构件,如升降式铣床的工作台。 (2)经过式的危险指人体经过运动的部件引起的危险。包括: ①单纯作直线运动的部位,如运转中的带键、冲模。 ②作直线运动的凸起部分,如运动时的金属接头。 ③运动部位和静止部位的组合,如工作台与底座组

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探索

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探索 发表时间:2019-07-31T11:58:04.81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5期作者:孙旭东 [导读] 经过钢铁轧制技术自主创新,中国钢铁轧制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过程。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轧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钢材需求量增大,推动了轧钢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经过钢铁轧制技术自主创新,中国钢铁轧制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过程。 关键词:钢铁轧制;技术进步;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进入了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阶段。钢铁企业在努力消化引进技术,提高管理与生产操作水平的同时,也在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着力开发绿色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中国轧钢技术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跃发展,为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钢铁工业的关键成材工序,轧钢行业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展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在轧制工艺技术进步、装备和自动化系统研制和引领未来钢铁材料的开发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中国已经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轧钢生产线,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轧制技术,具备了轧钢先进设备的开发、设计、制造能力,一大批国民经济急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材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必须尽快掌握世界上的最先进的轧钢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是必须的。改革开放以来,以宝钢建设为契机,中国成套引进了热连轧、薄板坯连铸连轧、冷连轧、中厚板轧制、棒线轧制、长材轧制、钢管轧制等各类轧制工艺技术以及相应的轧制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开始了轧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中国快速掌握了轧钢领域的前沿工艺技术;通过设备的合作制造以及自主研发,中国掌握了重型轧机的设计、制造、安装的核心技术,逐步具备了自主集成和开发建设先进轧机的能力;利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技术,以及严格科学精细的管理,开发了一大批先进的钢铁材料,满足了经济发展的急需,产品的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二、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历程 1.轧钢技术进步依赖于高新技术的应用。近十年来,钢铁轧制的产量和规模在不断增大,其中轧钢技术的进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新技术在轧钢中的应用赋予了钢铁轧制新鲜的活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技术和无切边技术在板带材生产上的应用,提高了对板厚和板型的控制能力和钢铁成材率,使得产品的质量档次有了明显的大幅提高.H型钢自由尺寸轧制、型钢的多线切分轧制等技术也在在型钢生产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技术发展集中在板型、板厚精度、温度和性能的精准控制上,使得钢铁轧制产品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2.电脑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轧钢工艺。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在钢铁轧制中的应用,极大程度上推动着轧钢技术的进步.使用电脑和模型进行配合的金属变形程序转变了传统的轧钢制造工艺,使用电脑对型钢、钢管轧制和板带材进行立体解析和模拟,对于轧钢制造的精度和技术系数的改善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计算机系统还创新和强化了全面检查措施和掌控体系,使得轧钢制造向着更高精确度和高品质、高效率不断迈进.随着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钢铁轧制无论是产品还是生产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性能上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3.轧钢品种的开发与进步。近年来,轧钢的产品开发也有着新的发展和进步.在冷轧产品方面,高强度、更宽和更薄的产品成为开发的主要方向;在热轧方面,高强度高韧性的管线钢发展很快,目前研发了X80、X100、X120等性能优越的高压输气管线钢.多样化的产品和更加优质的质量是钢铁轧制技术的开发动力,推动着钢铁轧制技术的向前进步与发展. 三、问题与展望 建国6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轧钢行业高速发展,基本建成了工业化轧钢技术体系。大力采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利用自动化、机械化、电气化手段,快速推进生产发展。但是,在大量生产工业产品的同时,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大量排放。这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已经超过人类和自然界可以忍受的底线。从技术层面来说,这种发展主要依靠引进、跟跑,真正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不是很多。由于缺乏创新,没有特色,各个轧钢厂利用几乎同样的工艺、同样的装备,生产同样的产品,甚至存在的问题也是同样的。企业缺少特色、缺少绝活、核心竞争力不强。钢铁工业的这种无序发展和产能的剧烈膨胀,造成严重供大于求,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中国轧钢行业目前存在着的严重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必须大胆创新,努力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让中国的热轧板带厂健康发展。 这就要求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向生态化的技术体系转变。中国的钢铁行业,中国的轧制行业,尤其需要由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向生态化的技术体系转变。生态化技术体系的特点是减量化、低碳化、数字化。因此,中国应当依据生态化技术体系的特点,针对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加强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制造,制造绿色”这一生态化、绿色化的大计方针。所谓生态化、绿色化,即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排放,环境友好,易于循环;产品低成本,高质量、高性能。轧制技术的生态化、绿色化特征在轧制过程创新与轧制产品研发上具体体现在下述4个方面,即:“高精度成形;高性能成形;减量化成分设计;减排放清洁工艺”。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现代轧制技术生态化、绿色化特征,着力围绕“高精度成形、高性能成形、减量化成分设计、减排放清洁工艺”开展创新研究,解决一批前沿、战略问题和关键、共性问题,推进中国轧制技术的发展。在世界轧制技术的发展中,留下中国人的印记,将是中国轧制科技工作者长期、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大规模的引进、新建轧钢生产线的阶段已经过去,今后的任务是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针对性地改造,通过改造出特色,通过改造出创新,出质量,出效益,出高水平的产品,实现减量化和低碳化。在改造的过程中,要广泛采用信息化技术,将信息化技术的比特世界融于钢铁轧制过程,融于钢铁材料的原子世界,实现轧制过程的实时感知、分析与控制。中国的改造要联合机械制造业、信息产业等相关行业,通过行业的交叉和融合,研究出、制造出与生态化要求相适应的未来一代轧制技术与装备以及信息化系统,为生态化的工艺技术服务。钆钢工业的改造要面向下游产业,与下游产业合作,采取EVI等先进方式为下游产业服务。对于轧钢这个成材工序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这场改造应当是一场群众运动。动员广大群众出主意,提建议,紧紧围绕企业面临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系统诊断,为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提出方案。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围绕生态化(减量化、低碳化、数字化)这个核心加强技术改造,在资源、能源、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生产社会需求的高质量、高性能产品,实现企业、国家和社会的平衡、和谐、可持续发展。

轧钢车间轧辊班长工作职责

轧钢车间轧辊班长岗位工作标准 文件编号:QG/HDXC02.010-2011第1页共1页 新材公司岗位工作标准轧辊班长岗位工作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部轧辊班班长岗位工作内容与要求、职责与权限等。本标准适用于机动部轧辊班班长明确岗位职责范围的一般规定。 2 工作内容与要求 2.1在机动部部长领导下,负责轧辊、刀具、样板等工具的日常管理工作,即:轧辊台帐、轧辊跟踪卡片、车削质量验收卡片、刀具台帐、样板台帐等。 2.2负责组织轧辊的运输、轧辊跟踪卡片的传递, 2.3负责轧辊的最终验收工作,即:所有下床轧辊,如果没有轧辊班班长的签字认可,不得送到轧钢现场。 2.4负责安排甲、乙两组的日常工作,做到保质、保量的满足轧钢现场的生产需要。 2.5负责轧辊班人员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 2.6负责轧辊班人员安全、班组卫生、劳动纪律等工作。 2.7负责收集轧钢现场轧辊使用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经请示工艺负责人后,对轧辊的孔型进行修改。 2.8负责新产品开发、老规格产品轧辊的修复的组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把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到机动部。 2.9完成机动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3职责与权限 3.1职责 3.1.1对轧辊台帐、轧辊跟踪卡片、车削质量验收卡片、刀具台帐、样板台帐技术资料的真识性、准确性负责。 3.1.2对轧辊在运输过程中的完好及轧辊跟踪卡片的准确负责。 3.1.3对轧辊的最终验收工作负责。 3.1.4对轧辊班人员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负责。 3.1.5对轧辊班人员安全、班组卫生、劳动纪律等工作负责。 3.1.6对新产品开发、老规格产品轧辊的修复负全责。 3.2权限 3.2.1有权制止轧辊班其他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并对其进行处罚。 3.2.2有权对轧辊班其他职工的浪费现象进行处罚。 3.2.3有权制止轧钢工在轧辊使用过程中的错误行为。 3.2.4有权指导轧辊班其他职工工作。 3.2.5有权对工艺设计提出不同意见。 4 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由机动部部长负责检查考核,每月一次。 5 本标准由高海良起草、批准。

设备事故管理考核办法实用版

YF-ED-J625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设备事故管理考核办法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设备事故管理考核办法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设备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发生事故将导致生产活动中断,破坏和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严重的设备事故甚至会造成设备毁坏,人身伤亡,使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规范设备事故的管理,及时从中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1、设备事故管理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行“日常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

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认真推行点检制、操检结合,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对设备技术状况与维护保养进行动态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转。 2、设备事故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公司设备事故由机动部归口管理总负责。各生产厂设备事故管理由各自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3、交通运输等货运过程事故归各自归口管理单位负责。 4、检、化验和分析仪器设备事故由计量质检部负责。 5、设备事故的统计报表,由事故单位综合后定期报机动部及各自归口管理单位。 二、定义和分级

无头轧制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无头轧制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上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生产钢材方法是先将钢水模铸成大型钢锭,经加热、轧制成坯,钢坯经冷却、清整后再加热,轧成用户所需断面的成品钢材。近40多年来经历了三次飞跃式发展:一是将模铸改为连铸,取消开坯机;二是由一般连铸改为近终形连铸,减少加热、轧制次数;无头轧制技术是钢铁加工流程的第三次飞跃,即钢材生产不再是单块的、间隙性的,而是连续进行轧制,然后根据用户需求剪切成所需长度或卷重。无头轧制的好处是: 1.钢材全长以恒定速度进行轧制,生产率有较大提高; 2.因对钢材全长施加恒定张力,使钢材断面形状波动减少,钢材质量改善,这点对热轧扁平材生产特别重要; 3.由于成品长度不受限制,根据交货状态要求剪切,成品率显著提高; 4.由于轧材运行稳定性提高,对热轧带钢来说,有利于生产薄规格带钢; 5.和单块轧制不同,钢品啮入次数减少,减小对轧辊冲击,有利于提高轧辊寿命。 在施行无头轧制技术中分扁平材和长材两类,其中又有无头轧制和半无头轧制的区别;就技术类型来说分为焊接型和铸轧型两种,将分别叙述于后。 扁平材的无头轧制 1.在传统热连轧带钢机上无头轧制。 第一台全连续无头轧制热连轧带钢机是1996年在日本JFE公司千叶厂投用的。它的轧机组成是:粗轧机架3台,精轧机架7台,辊身长2030mm,设计最高轧速为25m/s,年产能力为540万t。连铸坯经加热在粗轧机架轧成最大厚度为50mm中间带坯进人热卷箱,在热卷箱后设有中间带坯剪断机,将带坯头剪平,以便于后面的焊接设备(用对接压合法电磁感应焊接)进行焊接,焊接后的带坯经过带坯边部加热器使带坯温度均匀,然后送入精轧机架轧成所需带钢厚度,由于中间带坯头尾已经焊接,从理论上来讲是可以无限长的,故称为无头轧制。轧机后卷取机前设有高速带钢剪断机,将高速前进的带钢(最大1200m/min)切断分卷。 在千叶厂3号轧机全连续无头轧制取得成功经验后,日本新日铁公司和韩国浦项公司分别将其大分厂和光阳厂热连轧带钢机改造成能无头轧制的全连续热轧带钢机。 由于中间带坯焊接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对中间坯头尾可搭接性能要求较高,因而这项技术还没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据对千叶厂考察该轧机的情况介绍,由于市场原因,千叶3#热连轧带钢机实际年产量为300—350万t (设计年产能力540万t的55%-65%),采用无头轧制产品的月产量不足4万t。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对新技术的掌握和改进,相信这项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半无头轧制。 实现半无头轧制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基本设备配置和传统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大体相同,但是技术上上有较大变化,即钢水经连铸机浇铸成钢坯后,不需剪切分段直接送人辊底加热炉进行均热,热后即直

轧钢机轧辊辊缝调整装置-----压下装置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轧钢机轧辊辊缝调整装置-----压下装置 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052 设计者:秦海山(2005441453) 指导老师:陈祥伟 2008-6-25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轧钢机轧辊辊缝调整装置-----压下装置 一、设计目的 此次课程设计目的主要是让同学们对轧辊机械的压下装置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让我们对整个压下机构的工作原理和一些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制定三种方案,选择其一 2、计算压下机构驱动功率; 3、对压下机构的工作系统或零件进行机构设计及关键零件力能参数的验算 4、画出压下机构装配图或工作系统简图 5、画出关键零件的零件图(选择一个) 6、完成4000—50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参数 热轧带钢生产成精轧机组的轧制力设计能力为20MNM,上轧辊向调整升降速变为1mm/s,最大工作行程为20mm。电动压下是最常使用的上辊调整装置,通常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压下螺丝、压下螺母、压下位置指示器、球面垫块和测压仪等部件。 四、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在设计中选择压下装置的电动机和减速器配置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设计压下机构时,不仅应满足压下的工艺要求(压下速度、加速度、压下能力及压下螺丝的调整方式等),而且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电动机、减速机能否布置得开;换辊、检修导卫和处理事故时,吊车吊钩能进入;检修是否方便等。 四辊板带轧机的电动压下大多采用圆柱齿轮-蜗轮副传动或两级蜗轮副传动的形式。这两种传动形式可以有多种配置方案。图1示出了三种配置方案。其中配置方案3是电动机直接传动的(只用在小型板带轧机上);配置方案1和配置方案2是圆柱齿轮-蜗轮副传动。 四、对压下装置的要求是:1、采用惯性较小的传动系统,以便频繁地启动,制动;2、 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工作可靠性;3、必须有克服压下螺丝阻塞事故(“坐辊”或“卡钢”)的措施。 电动压下装置配置方案简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