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选型的几个关键问题

合集下载

风电机组选型、微选、复核注意事项---经验值(1)

风电机组选型、微选、复核注意事项---经验值(1)

风电机组选型、微选、复核注意事项---经验值(1)1、根据国外进行的实验,风力发电机组间距离为10倍风轮直径时,风力发电机组效率减少20%~30%,20倍风轮直径时无任何影响。

2 当盛行主风向为一个或两个方向相互为反方向时,风力发电机组的排列方式一般为矩阵分布,风力发电机组群排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前后两排错位,即后排风力发电机组始终位于前排2台风力发电机组中间。

3、当场址为多风向时,即该地区存在多个盛行风向时,依场地面积和风力发电机组数量,风力发电机组采用“田”形或圆形分布, 此时风力发电机组的间距应更大些。

4、湍流强度:标准偏差/平均风速;当其值在0.10或者以下表示湍流相对较小,中等湍流值为0.10~0.25,更高的湍流值表明湍流过大。

湍流强度大小与风速和地面粗糙度有关。

风场的湍流特征很重要,因为风力发电机组有不利影响,主要是减少输出功率,还可能引起极端载荷,最终削弱和破坏风力发电机。

5、风剪切系数:垂直风向的平面上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快慢,一般已0.143为界,确定塔筒在同一系列风机的情况下不同塔筒的高度选择,大于.143则选择相对高一些的,当然也要考虑地形的影响。

6、微观选址所需要的资料:1)等高线地图或者cad都可以以及粗糙度+(风场大体地形情况)2)测风塔数据(至少一年)+测风塔坐标(最好有说明表)3)风场边界+风场容量+风场大体概况4)前提是保证地图和测风塔坐标等是同一个坐标系的7、复杂地形风机排布的基本原则:a 占山头,沿山脊排布;b 主风向上尽量拉大距离;c 尾流控制,单机尾流不超8%,整体不超5%;d 各风机有效风速段内湍流强度不超设计标准。

(一般不能超过A类0.18,同时在windpro中输出结果中可以有图表说明)f 复杂地形用windsim 或者WT,简单地形用wasp。

windfarmer 用于复核计算。

8、功率和叶片直径的平方以及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若要P3000=2P1500,则D3000=1.4142D1500.9、微观选址复核完成的项目内容:(1)平均风速(2)极限风速(3)风剪切指数(4)湍流强度(5)入流角(6)坡度10、用wasp engineering 可以算出极大风速,即三秒风速最大值,可以得出极限风速,从而选择风机类型。

风电操作技术培训风电机组布置与选型

风电操作技术培训风电机组布置与选型

风电操作技术培训风电机组布置与选型风电操作技术培训:风电机组布置与选型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风电机组的布置与选型是风电操作技术培训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风电机组布置的原则和风电机组选型的关键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风电机组布置的原则风电机组布置是指在一个特定的风能资源区内,按照一定的要求将风电机组合理地布置在地面或海上的空间中。

风电机组布置的原则如下:1.最大化利用风能资源:风能资源的分布在地球上是不均匀的,根据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状况,需要合理选择布置风电机组的位置。

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风速较高、舒适性较低的地区进行布置。

2.保证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风电机组的布置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因素,如地形、地貌、居民区、交通道路等。

应避免风电机组之间的互相遮挡,以免影响机组的发电效率。

同时,也要防止机组和人员安全的风险。

3.便于运维与维修:布置合理的风电机组应便于后期的运维与维修。

应尽量减少机组之间的距离,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维修。

二、风电机组选型的关键因素风电机组选型是指根据风能资源的特点和发电需求,选择适合的风电机组产品。

风电机组选型的关键因素包括:1.额定功率:风电机组的额定功率是影响发电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实际的发电需求和风能资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风电机组额定功率。

2.切入风速和切出风速:风电机组的切入风速和切出风速是指机组开始和停止发电的风速范围。

根据风能资源的平均风速以及机组的性能指标,选择适合的切入风速和切出风速,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

3.机组传动方式:风电机组传动方式分为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两种。

直接驱动是指通过风力直接驱动发电机发电,具有结构简单、无需传动系统维护等优点;间接驱动是指通过风力驱动功率-转速-转矩转换系统,再由发电机发电。

根据实际需求和可行性,选择适合的驱动方式。

4.发电机类型:风电机组中的发电机类型有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两种。

同步发电机可以通过控制转速和变桨角度来实现对有功功率的控制;异步发电机需要通过电网侧的变频设备来实现对有功功率的控制。

风电场最佳风力发电机组选型的探讨

风电场最佳风力发电机组选型的探讨

风电场最佳风力发电机组选型的探讨风电机组的选型在风电场可研设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风电场的风能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

风电场最佳机型选择应考虑适合风电场场址的风资源条件,有利于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而最终型号的选择须经多方技术经济条件比较后确定最优方案。

本文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历,从风力发电机的类型介绍入手,详细论述选择风力发电机应考虑的原则和几个重要因素,已达到充分利用风能资源,提高风能利用率的目的。

标签:风力发电机;风速;容量系数;功率曲线引言:分析风力发电机组选型的原则有四个方面:a.对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风力发电机组选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质量认证;这是保证风电场机组正常运行及维护最根本的保障体系;风电机组制造必须具备IS09000系列的质量保障体系的认证;b.对机组功率曲线的要求,功率曲线是反映风力发电机组发电输出性能好坏的最主要曲线之一;c.对机组制造厂家业绩考查,业绩是评判一个风电制造企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d.对特定环境要求;如台风、低温等。

风力机型的选择,受气候和地形影响,各地、个高度风力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风力资源的状况相差很大,风力机的输出功率既与所在点的风速分布特性有关,又与所选用的风力机型有关,世界各国现在己开发和使用的风力机容量从1000kW到5000kW,各参数和技术指标相差很大。

对于特定的场点特别是并网运行的大型风电场来讲,选择与该点风速分布特性最相匹配的风力发电机组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和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是风电场设计中首要解决的。

1.风力发电机的分类按风轮轴安装形式可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1)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型式。

主它的主要机械部件都在机舱中,如主轴、齿轮箱、发电机、液压系统及调向装置等。

对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来说,需要风轮始终保持面向风吹来的方向。

有些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在塔架的前面迎风旋转,称为上风向风力发电机组;而风轮在塔架后面的,则称为下风向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电机选型及效率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电机选型及效率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电机选型及效率分析风力发电机组是一种利用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其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就是电机。

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电机的选型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风力发电机组电机选型及效率进行分析。

一、电机选型在选择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功率大小: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功率大小。

电机功率需与整个系统的设计功率匹配,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2. 转速匹配:风力发电机组的转子转速与电机的转速需匹配,以确保电机能够正常工作并实现高效转换风能。

3. 高效率:选择高效率的电机可以减少能源损耗,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4. 质量可靠:选用质量可靠的电机可以降低日常维护和故障率,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选择具有适当功率、转速匹配、高效率和质量可靠的电机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组成部分。

二、电机效率分析电机的效率是指输入电能与输出机械功的比值,是评价电机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

对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机来说,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整体性能。

1. 提高效率的途径:(1)选用高效率电机:选择高效率的电机能够减少能源损耗,提高系统的转换效率。

(2)降低转速损失:减少电机转速过高导致的机械损耗,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3)优化匹配:电机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其他部件之间的匹配要合理,避免能量损失,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2. 电机效率测试与分析:(1)静态测试:通过负载测试等方法,对电机的效率进行静态测试,得到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效率曲线。

(2)动态测试:通过监测电机在实际运行中的效率表现,结合实际数据分析,可以对电机的效率进行动态测试和分析。

(3)优化调整:根据效率测试结果,对电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提高电机效率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通过电机选型的合理选择和效率分析的测试与优化,可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性能,实现更高效的能源转换和利用,为清洁能源发展做出贡献。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与性能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与性能分析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与性能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逐渐成为解决能源需求和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清洁、环保、可持续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风力发电机组的选型与性能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选型要素在选择适合的风力发电机组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要素:1. 风能资源:风能资源是风力发电的基础,对机组选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更适合安装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而风能资源较弱的地区则应选择小型或中型机组。

2. 功率需求:根据发电需求和电网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机组功率。

过大的机组可能无法充分利用风资源,而过小的机组则无法满足发电需求。

3. 地理条件:包括地形、气候等因素。

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对机组选型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选择抗风、抗腐蚀等性能良好的机组。

4. 经济性:机组的选型还需要考虑投资成本、运维成本以及发电收益等经济性因素。

经济性评估可以通过计算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指标来综合考虑。

二、机组类型风力发电机组可以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两大类。

1.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风力发电机组类型。

根据叶片数目的不同,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又可分为单叶片、双叶片和多叶片机组。

该类型机组结构简单、转速恒定,利用高效气动外形设计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风能资源的变化。

2.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安装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水平轴机组具有更大的进风角度范围,因此适应性更强。

垂直轴机组通常由直升机翼型和椭圆翼型组成,能够更好地抵抗强风和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

三、性能分析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主要包括转速特性、输出功率特性、启动速度、阵风适应性等。

1. 转速特性:转速特性是描述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与转速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转速特性曲线的陡峭程度与发电机组对风能变化的适应性有关,通常希望机组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内输出稳定的功率。

风机选型需要注意事项

风机选型需要注意事项

风机选型需要注意事项影响风机选型的五要素:1.风量、风压2.使用工况3.排送气体成分4.安装位置、安装形式5.配件、噪音等其他要求。

一.风机风量的定义为: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的乘积。

大型风机由于能够用风速计准确测出风速,所以风量计算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式Q=VF,便可算出风量。

风机数量的确定需要根据所选房间的换气次数,计算厂房所需总风量,进而计算得风机数量。

计算公式:N=V×n/Q 其中:N——风机数量(台);V——场地体积(m3);n——换气次数(次/时);Q——所选风机型号的单台风量(m3/h)。

风机型号的选择应该根据厂房实际情况,尽量选取与原窗口尺寸相匹配的风机型号,风机与湿帘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分别装在厂房的山墙两侧),实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

排风侧尽量不靠近附近建筑物,以防影响附近住户。

风机风压:是指这么多风量输送过程中要克服的阻力,指压升。

不过国内风机选型一般按全压,国外一般按压升。

机外余压=风机全压-风柜各处理段阻力,送回风管一般按7~8Pa/m,90度弯头按10Pa/个来计算阻力。

经验公式:机外余压=风机全压-各处理段阻力风机功率(W)=风量(L/S)*风压(Kpa)/效率(75%)/力率(75%)全压=静压+动压。

风机马达功率(W)=风机功率(W)*130%=风量(L/S)*风压(Kpa)/效率(75%)/力率(75%)*130%二.不同场合下,风机的选型有怎样的差异?1.需要排热或排热蒸汽,应尽量优先设置屋顶排风机。

2.需要取暖、降温或送新风时,应尽量让暖气流或冷气流流经工作人员所在位置,所以多选用管道风机或边墙风机。

3.消防排烟,应优先采取屋顶风机或吊装的风管,故多选用管道风机。

注意:尽量利用自然风气流(应合理设置风机位置和形式)特定场合风机选型1.仓库通风(1)看仓储货品是否是易燃易爆货品,如:油漆仓库等,必须选择防爆系列风机。

(2)看噪声要求高低,可以选择屋顶风机或环保式离心风机。

陆上风电风机设备选型与运行经验探讨

陆上风电风机设备选型与运行经验探讨

陆上风电风机设备选型与运行经验探讨一、风机设备选型1.环境条件考虑在选型风机设备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风电场所处的环境条件。

包括风力资源、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

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会对风机设备的选型产生影响,比如在风力资源较弱的地区,需要选择转速较低的风机设备,而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以选择转速较高的风机设备。

2. 技术参数比较在选型风机设备时,需要对不同厂家的风机设备进行技术参数的比较。

包括额定功率、轮毂高度、转子直径、风轮特性等参数。

通过对比分析,选择适合风电场的风机设备型号。

同时也需要考虑风机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等因素。

3. 经济性评估选型风机设备还需要进行经济性评估。

通过对风机设备的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发电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风机设备型号。

二、风机设备运行经验1. 运营维护管理风机设备的运行经验主要包括运营管理和维护管理两个方面。

在风电场的运营管理中,需要对风机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故障分析和维护等工作。

在维护管理方面,需要按照风机设备的维护计划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保障风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故障分析与处理风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和处理对于保障风电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对风机设备故障的分类、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形成经验积累,并建立健全的故障处理机制。

3. 性能监测和提升风机设备的性能监测和提升是风电场运行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风机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性能下降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性能提升,以提高风机设备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结论风机设备的选型和运行经验对于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适合环境条件的风机设备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运维管理,可以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不断总结和提升风机设备的运行经验,可以为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风力发电机选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风力发电机选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风力发电机选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链接:/tech/17226.html
风力发电机选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发电机大小取决于对风能利用率的大小,设计风力发电机应首先确定目标风区的风速范围,确定要利用的风速范围,然后选定风机,根据风机的输出能量大小确定发电机容量。

由于风力的大小是随机变化的,风力发电机不可能全部利用完,只能利用一个范围的风速,利用风速的上限称为切出风速,这个风速下的风能装置的输出功率就是风力发电机的最大功率,利用风速下限称切入风速,即风能装置能驱动发电机发电的最低风速,一般取发电机最大功率的10%以上。

一般切出风速越高,可利用的风速范围越大,但发电机的利用率越低,造价越高,因为高风速几率总是比较小的,而且对低风速的利用就比较差了。

选择合适的切入切出风速是设计风力发电机或风电场最基本、最难以选择的参数。

如过没有弄清楚切入切出风速很难确定合适的发电机功率。

即使选择是给直流蓄电池充电,建议也要选择交流发电机,主要是直流电机效率低,交流发电机加上整流装置和直流发电机效果是一样的。

转速范围主要取决于风机的类型和变速装置,如果不要变速装置,就以风机在切出风速时的转速确定交流发电机的转速上限,每分钟2000转,一般选3000转或1500转的发电机(这个转速下也只有这两种),或通过变速装置降速后选择。

3000转的发电机转速偏低,效率也会低;1500转发电机工作在2000转已经远超安全转速,必须采取补强措施。

原文地址:/tech/17226.html
页面 1 / 1。

基于风力资源评估的风力发电机组选型与配置策略

基于风力资源评估的风力发电机组选型与配置策略

基于风力资源评估的风力发电机组选型与配置策略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

为了充分利用风能资源,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高效运行和长期可靠性,风力资源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基于风力资源评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选型与配置策略,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风力发电机组。

首先,进行风力资源评估是选择合适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

在评估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风力资源的测量与分析:通过安装风速测量设备,对区域内的风力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平均风速、风向变化等参数,评估该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

2. 地形因素的影响:地形对风力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有重要影响。

通过数值模型或实地观测,分析地形起伏、地表覆盖等因素对风力资源的影响,并结合地形因素进行风力发电机组选址。

3. 潜在风力发电机组容量的确定: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结合电网需求和投资预算,确定所需的风力发电机组容量。

这将决定选型的关键参数,如机组风轮直径、额定功率等。

在了解风力资源的基础上,接下来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选型与配置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选择适当的风力发电技术:根据风能资源和现有技术,选择合适的风力发电技术。

常见的技术包括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在市场上更为成熟和广泛应用,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在特定环境下可能有优势。

2. 确定风力发电机组布局:风力发电机组的布局对发电效率和运行可靠性至关重要。

要考虑机组之间的最佳距离,以避免阻挡风能资源,同时优化发电效率。

3. 考虑环境条件对选型的影响:根据安装地的环境条件,如气温、海拔等,选择适合的风力发电机组。

高温和高海拔环境下,机组的风冷系统和散热系统需要特别考虑。

4. 关注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选型时需考虑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

经过对多种机型的评估和比较,选择具有较高可靠性和较低维护成本的机组。

新能源行业中的风力发电技术设备选型指南

新能源行业中的风力发电技术设备选型指南

新能源行业中的风力发电技术设备选型指南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在进行风力发电项目时,选择合适的技术设备成为一个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以新能源行业中的风力发电技术设备选型为题,为您介绍相关事项并提供指南。

首先,选定适合的风力发电机型是至关重要的。

风力发电机型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风能资源评估:在选型前,需要对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这包括风速、风向、年平均风速等指标的测量。

通过风能资源评估,可以初步确定适合该地区的风力发电机型。

2. 厂家信誉与技术实力: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较强技术实力的厂家可以确保风力发电机型的质量和服务。

3. 机型适应性: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都不尽相同,因此选型时需要考虑机型的适应性。

选择具有较大适应性的机型,可以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4. 效率和产能因素:机型的效率和产能是选型时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

高效率和大产能的风力发电机型可以提高系统的能量产出,从而降低能源成本。

5. 维护和保养成本:除了初投资成本,维护和保养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选择具有低维护和保养成本的风力发电机型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其次,风力发电设备的选型还需考虑接入电网的方案。

在选择风力发电机型后,接入电网方案的选型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1. 电网类型:根据当地的电网类型和电网运行情况,选择适合的接入方案。

常见的接入方案包括并网发电和离网发电两种。

2. 并网发电:对于大规模的风力发电项目,通常采用并网发电方式。

在并网发电中,需要考虑发电系统与电网的连接方式、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3. 离网发电: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岛屿等无法接入电网的地方,采用离网发电方式。

在离网发电中,需要考虑发电系统的储能设备、负荷管理和供电可靠性等因素。

最后,风力发电设备的选型还需考虑项目的经济性及环保性。

风电机组的选型

风电机组的选型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VRT)要求 示意图
1.2 1.1 1.0 0.9 电网故障
0.8
并网点电压(pu)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1.00
要求风电机组不间断并网运行
风电机组可以从电网切除
0.00
0.625 1.00 时间(s)
2.00
3.00
4.00
当并网点电压在图中电压轮廓线以上时,风电机组必须保证不间断并网运行; 当并网点电压在图中电压轮廓线以下时,风电机组允许从电网切出。
中国的风资源及风电发展
风资源

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及 东南沿海风资源较丰富。 2010年风电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2020年目标会调整。
风电发展规划

电网情况

风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电网相 对薄弱,风电远离负荷中心。
沿海风电场受土地资源的限制。
中国风资源分布图

1.1 中国风电情况介绍
潮流方向
ChangLing 174(9.35MW)
Nongan
223MW
ChangLing Hexin Xijiao ChangLing Wangzi (49.5MW)
234kV
38Mvar 电容器组
Jiiutai
500kV Substation 220kV Substation Thermal Power Wind Farm
ChaGan (30MW)
71km
0MW
Taonan Datong (49.5+49.3MW)
37km 19km Yuanqu Baicheng 35km Taonan
236kV

陆地风电项目的风力机组选型与布局流程

陆地风电项目的风力机组选型与布局流程

陆地风电项目的风力机组选型与布局流程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陆地风电项目作为风能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力机组的选型与布局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陆地风电项目的风力机组选型与布局流程,并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决策要点。

一、风力机组选型流程1. 概述需求:在选型流程的初期,需明确陆地风电项目的需求和目标。

例如,项目的规模和容量、运营寿命周期、地理环境、能源需求等等。

2. 研究市场情况:在市场调研阶段,需要了解当前市场上可用的风力机组类型、制造商和供应商。

通过收集数据和市场报告,建立一个可行的选项清单。

3. 技术评估:对于每个潜在的风力机组选项,进行技术评估。

考虑包括发电容量、轴高度、转速范围、发电效率、噪声水平和可靠性等因素。

还要关注是否符合当地的环境和风资源条件。

4. 经济评估:评估每个选项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

考虑包括购买成本、安装费用、运营和维护费用、预期发电量和销售电价等因素。

通过经济模型和财务分析,找出最具吸引力的选项。

5. 风险评估:在选择最终的风力机组之前,对每个选项进行风险评估。

考虑因素包括供应链风险、技术可行性、政策支持、可靠性和安全性等。

减少风险并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是至关重要的。

二、风力机组布局流程1. 地理条件评估:在风力机组布局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地理条件评估。

考虑包括地形、地貌、土地使用、电力输送、风向和风能资源等因素。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其他相关工具,找出最佳的布局区域。

2. 环境评估:在风力机组布局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

评估每个潜在布局选项对当地生态系统、鸟类迁徙、景观和人类社区的影响。

确保项目能够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

3. 布局设计:在选择最佳布局区域后,进行详细的风力机组布局设计。

考虑风力机组的数量、排列方式、间距和布线方案。

优化布局,以最大化发电能力、减少阻塞效应和最小化风险。

4. 土地使用协议:在确定布局后,与土地所有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达成协议。

风电机组选型要点分析

风电机组选型要点分析

。低电压穿越是指,当电网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瞬 时的、一定幅度的电压降落时,风力发电机组能 够不停机继续维持正常工作的能力。低电压穿越 能力差的风力发电机组当电网电压降落
时会保护性停机并自动切出电网,一台风力发电 机组切出电网将导致电网电压的进一步降落,致 使整个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停机,最终导致电网崩 溃。因此,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
能力是衡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性能的重要指标, 直接影响了风力发电机组的选型。最后是经济因 素。主要包括上网电价、固定资产投资和设备的 利用率,以及风力发电机组运输、吊装
与维护的影响等。风力发电机组的选型风力发电 机组的选型分为单机容量选择和机型选择。1、 单机容量选择根据目前国内外风机市场的现状以 及国内已建风电场的装机情况,按照单
发电机组可能被破坏。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安全性, 不恰当地选择极限风速过高的风力发电机组产品, 则会毫无意义地增加投资。因为由额定风速到切 出风速之间风力发电机组处于满功
率发电状态,选择切出风速高的产品有利于多发 电。但切出风速高的产品在额定风速到切出风速 的控制增加需要增加投入,投资者必须根据风力 发电场的风能资源特点综合考虑利弊得
什么是机型选择?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风力发 电机组的选择受到自然环境、交通运输、吊装等 条件的制约。同时,风力发电机组的选择决定了 建场投资和发电量,风机选型就是要在
这两者之间选择一个最佳配合。在技术先进、运 行可靠的前提下,根据风场的风能资源状况,选 择经济上切实可行的风力发电机组,计算风场的 年发电量,选择综合指标最佳的风力发
类型的机组。3、风力发电机组选型的经济性风 力发电机组选型的经济性,主要指评价该风场投 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一个风电项目,主要 风险变量有固定资产投资、年上网电量

风力发电场设备选型与采购指南

风力发电场设备选型与采购指南

风力发电场设备选型与采购指南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风力发电成为了一种受人们欢迎的清洁能源。

风力发电场设备的选型与采购对于风电发电场的建设至关重要。

选用合适的设备不仅能让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更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电效率。

在进行风力发电场设备选型与采购时,可遵循以下指南:第一、从经济性出发选择最佳方案风力发电场设备的选型与采购,首先要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最划算的设备方案。

经济性包括设备的成本、使用寿命、维护费用等因素。

选购设备时,应严格控制成本,确保设备选型符合当地风能资源,且使用寿命尽量长,维护费用相对较低。

第二、考虑设备的适用性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风力发电场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如风力发电机组、变压器、接地装置等,令人眼花缭乱。

但并不是所有设备都适用于所有场合。

因此,选购设备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设计负荷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设备类型和型号,以确保设备的适用性。

第三、注重设备质量和安全性风力发电场设备的选型与采购还需要注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方面,应选购质量可靠、品质上乘、工艺过关的设备,并尽量减少采购次数;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设备特性与本地气象特点的匹配,避免因选型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

第四、关注环境保护环保是新能源行业的一个重要关键词。

在进行风力发电场设备选型与采购时,应注重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选购设备时,应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并严格控制环境污染。

第五、维护保养工作风力发电场设备在运行中需进行一定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在进行设备选型与采购时,应考虑设备的可维护性和易修复性等方面。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体系,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以上指南只是进行风力发电场设备选型与采购的基本原则,选购设备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在选型和采购时,应以经济性、适用性、质量和安全性、环保和维护保养等方面为基础,权衡各种因素,最终选定适合自己的设备方案,才能让风力发电场运转更加顺畅、高效。

风力发电场风机型号选择与布局优化

风力发电场风机型号选择与布局优化

风力发电场风机型号选择与布局优化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场,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在风力发电场中,风机型号选择和布局优化是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风力发电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风力发电场风机型号选择与布局优化展开深入探讨。

1. 风机型号选择风机型号选择是风力发电场设计的首要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机型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风力发电场的发电能力和效益。

在选择风机型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风速特性:不同的地区和海拔高度具有不同的风速特性。

一般来说,风力发电机的额定风速应与所在地区的平均风速相匹配,这样可以在风速较高的时候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

(2)风机容量:风机容量是指风机的额定发电能力。

在选择风机型号时,需要根据风力资源和发电需求来确定风机容量。

一般来说,风力发电场的风机容量应适当留有余量,以应对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变化。

(3)可靠性和维护成本:风机的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直接影响到风力发电场的经济效益。

选择可靠性高且维护成本低的风机型号,可以降低维护费用和停机时间,提高风力发电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布局优化风机布局的优化可以提高整个风力发电场的发电能力和效益。

在进行布局优化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地理条件:不同地理条件对风机的影响不同。

在进行布局优化时,需要考虑地形起伏、阻挡物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布局方案。

一般来说,风力发电场的风机应尽可能远离山脉和建筑物,以避免阻挡风力。

(2)布局密度:风机的布局密度直接影响到风力发电场的发电能力。

一般来说,风机的布局密度越高,风力发电场的发电能力越大。

但是,过高的布局密度可能会造成风机之间的相互遮挡,降低发电效益。

因此,在进行布局优化时,需要在发电能力和布局密度之间进行权衡。

(3)并网方式:并网方式是指将风力发电场的发电能力与电力系统相连接的方式。

风能发电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选型与运行原则

风能发电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选型与运行原则

风能发电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选型与运行原则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逐渐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在风能发电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选型与运行原则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和长期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风能发电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选型标准以及运行原则。

首先,机械设备选型是风能发电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的设备选型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发电效果。

在风能发电场的机械设备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风机类型选择:根据风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选取适合的风机类型。

常见的风机类型包括水平轴风电机组和垂直轴风电机组。

2. 风机尺寸:根据场地条件、功率需求和经济因素等,选择适当的风机尺寸。

大型风机可以提供更高的发电能力,但也需要更大的场地和更高的投资成本。

3. 塔筒高度:筒高度的选择要考虑到风资源情况、风机型号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较高的塔筒可以提高风机的捕风能力,但也会增加建设和运维成本。

4. 发电机和变频器:根据发电功率需求选择适当的发电机和变频器。

发电机的质量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发电的稳定性和效益。

在机械设备选型之后,风能发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运行原则,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长期稳定运行。

1. 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必须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

工人需要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所需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严格遵循施工计划:风能发电工程的施工实施需要有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工期安排、设备安装顺序等。

施工方应按照计划进行,确保施工进度合理、有序。

3. 彻底的设备检查:在设备安装前,应对风机和相关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其达到施工和运行的要求。

检查内容包括风机的外观、内部结构、电气系统、传动系统等。

4. 装配和调试过程:在疏通等前期工作结束后,需进行风机的安装与调试。

风机的组装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调试过程需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各项参数调整至最佳状态。

陆上风电风机设备选型与运行经验探讨

陆上风电风机设备选型与运行经验探讨

陆上风电风机设备选型与运行经验探讨对于陆上风电风机的选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风速、风向、土地条件、电网接入能力和投资收益等。

风速是影响风机发电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风速越高,风机发电能力越强。

在选型时还需要考虑风向,以确保风机能够准确捕捉到风的方向。

土地条件也是选型的重要因素,因为风机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空间,并且需要考虑土地的地理特征和土壤条件。

还需要考虑电网接入能力,确保风机能够有效地将发电能力输出给电网。

选型时还需要考虑投资收益,综合考虑投资成本、风机性能和发电收益等因素,选择最符合经济效益的风机。

对于陆上风电风机的运行经验,首先需要进行风能资源评估,确定风机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在风机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风能资源评估,包括风速、风向和风能密度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通过评估风能资源,确定风机的具体位置和数量,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风机的发电能力。

需要进行风机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风机的运行维护是确保风机正常运行的关键,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清洁风机叶片、检修设备等。

当风机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排除故障,以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行。

需要进行风机的性能监测和数据分析。

风机的性能监测是评估风机发电能力和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对风机的风速、转速、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还需要对风机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风机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对于陆上风电风机的选型与运行经验的探讨,需要综合考虑风速、风向、土地条件、电网接入能力和投资收益等因素。

在运行方面,需要进行风能资源评估、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以及性能监测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型和运行风机,可以提高风机的发电能力,实现风能资源的高效利用。

风电项目管理投资方--风电机组选择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风电项目管理投资方--风电机组选择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风电项目管理投资方--风电机组选择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风电项目管理投资方--风电机组选择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2008-03-21 08:12:42)分类:风电管理摘要风电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风电场发电量的多少,而影响风电场发电量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风电场风能资源情况和风电机组的选择。

本文就风电机组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风电机组性能风电场1 现有风电场机组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截至2002年底,中国共有32个运行风电场,安装风电机组897台,总装机容量45.22万kW。

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最小为55kW,最大为1.3MW,大部分是国外进口设备,本地化设备占有率不足10%。

相当部分风电场的发电量达不到原设计指标,其首要原因是在风电场建设前期对风能资源测量分析工作不充分,其次是对风电机组选择较粗放。

因此在风电场运行中,风电机组存在不少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机型选择不当,造成不能正常发电;2)机组不成熟,正处在可靠性增长期,故障多,严重影响发电量;3)重要部件出现故障,因缺少零备件或者零备件供应不及时,造成停机;4)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受机组性能限制不能正常运行,如低温条件下停机等现象;5)有些机组其使用性能达不到原设计指标;6)外购产品,在海上运输过程中有损坏情况,影响发电时间。

2 风电机组选择中应考虑的主要技术因素2.1 风电机组性能2.1.1 风电机组的型式2.1.2 风能利用系统Cp值大于0.4值比较2.1.3 电机和传动系统效率2.1.4 额定风速额定风速条件下的输出功率,称机组额定功率,即单机容量的标志。

一般欧洲风电生产厂商销售的产品是按IEC 61400规定Ⅰ级设计的,即10m高,年平均风速V年=9~10m/s,所以额定风速设定为14~15m/s。

2.1.5 功率曲线评价风电机组发电量性能的优劣,主要看机组的功率曲线,应比较在切入风速(Vin)到切出风速(Vout)的范围内各风速下输出功率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数据为2009年统计数据,但现在看来仍不失为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章,仅供大家参考。

摘要:风电机组选型在风电项目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项目有盈利可能是进行选型的前提。

本文回顾了我国风电电价发展历程,给出了收益率、电价与风资源的定量关系;研究了风电机组等级与GL型式认证的相关问题;澄清了一些对可利用率、可靠性的混淆认识;论证了国内风电机组理论功率曲线偏高问题。

1.前言如今,风电发展已跨越初期示范阶段,进入大规模产业化时代,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投资的主要目的。

决定风电项目盈利水平的要素包括风资源状况、电网接入状况、上网电价、机组选型和运维水平等。

项目核准后,前三项基本已成定局,机组选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据《2009年中国风电机组制造商竞争态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分析,截止到2008年10月1日,中国境内的风电机组整机生产商已经达到76家目前,其中真正有产品推出的内资与合资企业共10多家,加上几家在中国市场表现积极的外资企业,总数在20左右。

而每个厂家还有不同等级、不同轮毂高度、不同容量、不同应用环境的多种机型,如何从中抉择出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的机组,成为风电投资必须面对的问题。

2.机组选型的前提进行机组选型的前提是项目有盈利的可能。

众所周知,电价越高风,风资源越好,项目的盈利水平就越高,先来看电价。

1)我国风电电价发展历程我国风电并网电价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1)发展初期,机组多由国外资金援助,竞争上网,电价很低,每千瓦时约0.3元;2)1994年起,电力部全额收购风电上网电量,差价全网均摊,各地由价格主管部门审批,致使风电价格参差不齐,低的与火电相当,高的每千瓦时超过1元;3)2002年开始,招标电价和审批电价并存,特许权招标项目的招标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电价区间趋于稳定;4)2009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按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并制定相应的风电标杆上网电价,见表1,今后新建陆上风电项目统一执行。

这对风电的投资预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消除了不确定性,增强了可持续性,有利于竞争格局的稳定,标志着我国风电上网电价机制基本成熟。

表1各风能资源区风电标杆电价按表1本文绘制了我国风电标杆电价图,见图1,基本与我国风资源分布图(图2)相吻合。

图1我国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图图2我国风电资源分布图2)电价、风资源与项目收益的关系那么到底风资源、电价达到什么水平,项目才具备盈利能力呢?这一般靠经验定性判断,定量关系很难给出,本文按风电较为常见的边界条件(表2),通过文献[1]提出的经济性分析工具和Wasp软件计算,定量的给出图3所示的关系图:黄色区域上限为10%收益率,下限为8%收益率,橙色区域收益率较高,绿色区域收益率低于8%,很难盈利。

需要强调的是,此图仅供现行常规风电项目参考,不适于特殊风频分布等情况,若遇政策变动也需重新绘制。

图3上网电价、风资源与项目收益的一般关系图表2主要边界条件3.关于风电机组等级有人讲风场是某某等级的风场,所以要用某某等级的风电机组,这种说法不够准确。

没有两个风况完全相同的风场,风场本身是没有等级的,或者说是有无数等级的。

制造商一般不会为某个风场专门设计机型,而是将风电机组设计成诸如I类、II类一些等级,通过批量生产这几种等级的机型来降低成本。

打个比方,这相当于为众人大小不一的脚,设计了有限几种尺码的鞋,不一定最合脚,但因规模化而大幅降低成本。

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当带来的额外发电收益高于设计成本时,为某一风场甚至某些机位专门设计机型,也并非不可能,如同为博尔特设计专用跑鞋。

最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计成本的下降,国内一些主机制造商开始推出专门设计的概念。

机组等级的划分,IEC、DIBT等已有相关标准,如IEC61400-1先后推出的三个版本的标准,现列于表3至表5,表中的Vref为50年一遇最大风速的参考值。

e3版和e2版相比,取消了IV类机组,取消了平均风速的限制,但对湍流强度的要求更加苛刻,传达出的信息是如果湍流强度不高,平均风速大一些也允许。

一些国外机组制造商出于技术延续性的考虑,仍坚持采用e2版本。

我们还可以从这样的角度理解IEC标准的变化,风电起源和发展于“上帝偏爱”的欧洲大陆,气象条件优越。

而当它扩展到世界各地时,发现有的区域参考风速与平均风速偏离了5倍关系,台风、低温、低空气密度、台风、沙尘、雷暴、冰冻等特殊情况也接踵而来,IEC不得不放宽了机组等级的界限,即降低特殊性以保证普遍性。

显然,考虑了自身特点的区域性标准更具实用价值,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类标准的制定需要大量深入的、有针对性的工作,而不应简单地向上等同。

我国东南沿海多台风,平均风速小而参考风速大;内蒙地区远离海洋,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平均风速大而参考风速小;风资源丰富的东北山区,地形复杂,易形成局部小气候,湍流强度往往偏高。

期待我国在IEC标准的基础上出台“更中国”的风电标准,也期待风电制造商在掌握风电核心技术后,大胆创新,多开发适合我国风资源特色的风电机组。

4.关于风电机组GL认证“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的合格评审活动。

我国近几年风电产业发展迅猛,业主对风电机组性能的认知很难赶上机组推陈出新的速度,机组性能亟需权威机构的评判,因此风电机组认证在选型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风力发电领域,德国劳氏船级社风能事业部GLWind是世界上公认的权威检测、认证机构。

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大型风电项目认证由GL完成的,在近三十年的风力发电发展过程中,GL发展、发布了全球最完整的认证规则规程体系,并被广泛采纳为IEC国际标准。

本文仅简单介绍风电机组的GL型式认证流程,并提供一些判断风电机组认证情况的实用方法。

图4GL风电机组型式认证流程图GL风电机组认证是指型式认证,其流程如图4所示,图中A类设计评估的“A”不代表湍流强度,样机型式试验包括功率曲线测试、噪声测试、电气性能测试、机组性能测试、机械载荷测定等。

(1)“设计认证”的概念在GL风电规程体系里是不存在的,仅存在“设计评估”(英文是DesignAssessment)。

国内有些主机制造商经常以GL设计评估报告作为GL“设计认证”进行宣传,是有背实际的。

(2)“设计评估”是分等级的,C类设计评估只需在设计文件基础上,对样机进行合理性校核,相对容易通过;要拿到A类或B类设计评估,需要首批安装的机组通过试运行,需要进行设计分析的全面考核。

若存在一些即使与安全无关的瑕疵,也只能获得B类评估。

可见,型式认证的门槛是非常高的。

(3)设计评估报告或型式认证都是有有效期限的,过期需要重新审核,否则无效。

如C类设计评估,有效期为2年或满负荷情形下4000小时以内。

(4)任何主要部件不得变动,否则认证失效。

详细的部件清单列在载荷评估报告的附件里。

进行风电机组的型式认证是非常漫长的过程。

据GL介绍,如一切顺利,拿到C类载荷评估约需3个月,C类到B类约1年,B类到A类约1.5年,A类载荷评估到最终的型式认证约2年。

目前尚无国产机组拿到GL型式认证。

5.关于风电机组可利用率1)可利用率的计算风电机组的可利用率计算目前非常混乱,运营商与主机制造商的算法不一,各主机制造商的算法也不尽相同。

这里既有天气、电网限电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也有各方利益出发点不同带来的影响。

归纳起来,有三种算法:(1),称为运行可利用率(OperationalAvailability);(2),称为技术可利用率(TechnicalAvailability);(3),多见于我国风电场的可利用率计算,不妨称之为ChineseAvailability。

以上三式,G为发电时间,T为总时间,如以一年计算为8760小时。

(2)、(3)式中W 为等待时间,意为既不发电也不算故障的时间。

G、T含义明确,关于W的争议较多,如微风时间、切出时间、电网限电时间、电网故障时间、备件或维修人员到场时间、故障修理后等待测试的时间、以上时间的重叠时间等是否计算在内。

若统一了W的计量方法,再选定(2)式或(3)式的可利用率算法,可利用率问题就迎刃而解。

下面分析三种可利用率间的相互关系:定义等候时间与总时间的比,,显然若k=0,三者完全相同,当k增大时,则三者关系如图5~6所示,图中横轴为Ao。

图5k=0.05时三种可利用率的关系图6k=0.2时三种可利用率的关系这说明:1)Ac>At>Ao,若以代表纯发电时间的Ao衡量风电可利用率会更较低,以Ac衡量会较高;2)当等候时间比重较小时,Ac与At基本重合,两种计算方法基本相同;当等候时间比重较大时,两者差别拉大,尤其是可利用率较低时,绝不能混为一谈。

2)可利用率与可靠性的关系可利用率与可靠性是关系密切而概念完全不同的两个量,前者是设备某段时间内工作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后者是设备在指定时间内连续正常工作的概率。

对陆上风电场,我们可以笼统的说某某设备可用率非常高,所以很可靠。

而到了海上风电场,由于可接近性差,维护难度大而成本高,我们应该强调可靠性的重要,举例来讲:机组故障服从指数分布,平均一年内发生1次故障,每次故障持续10天,则可利用率为355/365=97.3%,机组1个月无故障的可靠性为exp(-30/365)=92.1%。

若机组平均每年发生5次故障,每次故障持续2天,可利用率仍为97.3%,而机组1个月无故障的可靠性锐减为exp(-30/73)=66.3%。

由此可见,对海上风电机组选型增加可靠性指标非常重要,为方便执行,建议业主对机组单位时间的故障次数提出要求。

6.关于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功率曲线与可利用率称得上评价风电机组最重要的参数指标。

在风电机组选型过程中,标准功率曲线或待建风场空气密度下的功率曲线,决定着发电量估计、度电成本计算、经济性分析等关键环节。

以上两者都属于理论功率曲线的范畴,但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机组的实际功率曲线,这就存在一个功率曲线验证问题。

然而,功率曲线的验证比可利用率计算难度更大、耗费时间更长;绝大多数国产机组尚未获得功率曲线认证;设备采购合同里制定了相应的罚则,但缺乏可操作性;尽管IEC早已制定相应标准,目前未见有业主开展功率曲线验证的报道,这些给项目收益带来难以预知的风险。

业界普遍认为,一些国内制造厂商给出的功率曲线有浮夸的成分,图7也初步印证了这一点:这里机组均为77m叶轮直径、1500kW功率,蓝色曲线为发电表现出众的GE77,紫色曲线为五种典型国产机型的平均值。

图7标准功率曲线对比图7.结论风电机组选型还有若干问题,这里不能面面俱到。

例如发电量估算,折减系数的设定过于随意,而分析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创新性工作不够,尽管市场上不断推出如meteodynWT 等新型软件,发电量估算精度仍无明显改善,相当于用一架高精度的天平毛着测量带包装物品的净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