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历史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唐朝 (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__节__度__使____,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宋代 (1)措施 ①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上:中央派__文__官______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监督。 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___贫__积__弱___的祸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历史
01
自学——必备知识
02
研读——热考重点
03
研析——命题动向
04
精练—— 高效作业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1)背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 (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___推__恩__令___”。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提示】 关系: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表里);行使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特点: 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地位: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 最高级演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 1.演变趋势 (1)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 (2)地方行政区划面积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 (3)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 (4)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 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5)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6)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进行管辖。 2.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南方)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

第3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第3讲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3.影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 展;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三)早期殖民扩张 1.表现 ①葡萄牙:16世纪,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 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 ②西班牙: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 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荷—巴伦支 1594-1597 哈得逊1610
英—卡伯特 1497
法—卡蒂埃 1534
荷:塔斯曼1642——1643
3.巴伦支→北冰洋 4.哈德逊:北冰洋→亚
1洲.卡伯特→纽芬兰岛
2.卡蒂埃→拉布拉多半岛
5.俄罗斯人: 北太平洋→北冰洋
6.德雷克→合恩角
7.塔斯曼:环航澳大利 亚
南半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英国
1578年
业的发展
③推进了当 地经济和贸 易发展
①在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大量用于出口, 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②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 ①马、牛、羊来到美洲,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 ②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破坏。 ③中国引入玉米、甘薯扩大了耕地面积,也导致了水土流失。
一、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①经济根源: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欧洲“寻金热” ③精神动力: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传播基督教的狂热。 ④政治根源: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积极支持。 ⑤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商品因加价而奇贵。 ⑥技术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很大;地理知识日益丰富(“地圆学说”的 提出);中国指南针的传入。

部编版初中历史课件-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部编版初中历史课件-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曾起国义军藩击坐毙镇于安喀庆土指穆。挥,曾国荃进攻天京,左宗棠由江西进入 浙江。1862年,李鸿章率淮军与外国侵略军进攻苏南太平军。 英、法、美等国侵略者在上海成立了“中外会防公所”,与 清军配合,进攻太平军。
洋枪队
新知讲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内容: 土地分配: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 和年龄平均分配;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天下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思考:《天朝田亩制度》能实现吗?为什么?
课堂练习
1. 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由农民起义创建的政权。它的诸项活动中,能
够与当时世界主要发展潮流同步的是(

A.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C. 洪仁开写成《资政新篇》
B. 抗击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D.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 历史老师请四位同学说出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他们下面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根本原因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洪秀全
洪秀全在武宣东乡设立大本营,宣布“登 极”,称天王。1851年8月,太平军攻克 永安州。颁行天历,制定各种制度,分封 五王,初步建立中央政权组织。东王杨秀 清节制诸王,掌握军政大权。
新知讲解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永安建制:
是指太平天国于1851年9月在永安城里建 立的一整套制度
1851年3月23日, 洪秀全在武宣东乡自称“天王”,并分封 杨秀清为中军主将, 萧朝贵为前军主将, 冯云山为后军主将, 韦昌辉为右军主将, 石达开为 左军主将。9月下旬,突围北 上攻占永安,粉碎清军围攻。太平军在永安一面抗击清军进 攻,一面进行军政建设。12月,天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 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 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讲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课件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讲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课件

核心要点•重难突破
要点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四大特点
2.古代经 济重心南 移的历史 因素
探规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 南移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对点训练]
题组一 经典对练——拿高分 1.(2021·全国乙卷,25)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答案 B 解析 秦汉时期制定了保护牛、马等畜力的法律,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生产的 重视,B项正确;题干材料主旨是对牛、马的保护,既有惩罚,也有奖励,排除 A项;题干材料与社会治安状况无关,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牛耕技术 更加成熟,排除D项。
易错点拨 铁犁牛耕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牛和马是中国古代 主要的农业畜力,保护牛、马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知这是南方 深入开发的表现,C项正确;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始于明清时期,A项错误;开 垦丘陵山区增加了土地供给,缓解了土地兼并,B项错误;人口南迁是开垦丘 陵山区的原因,而非结果,D项错误。
素养提升
题组二 易错防范——不失分 ▶易错点1 牛、马等畜力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5.(2021·安徽淮北一模)秦朝《厩苑律》规定官府定期对饲养的牛进行评 比,优秀者奖励,低劣者处罚;汉朝有盗马盗牛律,“杀伤马牛,与盗同法”,处罚 重至死刑。这反映了秦汉时期( ) A.法律规定较为严酷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社会治安状况较差 D.牛耕技术更加成熟
素养提升
2.(2021·湖南卷,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 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 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课件第3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课件第3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2)西晋统治 ①建立和统一: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 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②西晋的灭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 族所灭。
2.东晋与南朝 (1)从东晋到六朝: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420 年,刘裕夺取皇位,建立宋。其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合称 南朝。 (2)士族兴起 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 受政治、经济等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②地位: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 支柱。
(3)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5世纪后期,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实行改革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内容 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
突厥
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③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①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
吐蕃 文化交流
②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靺鞨 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
提示 东晋时期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思维点拨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1)政治: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洛阳农业发达,粮食充足。 (3)均势:旧都偏居塞上,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洛阳便于南下,统一南 北。 拓展提升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1)概念: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指处于奴隶社会或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2)表现:经济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政治上,采用封建的官制、法律; 文化上,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

高中历史课件-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1840年前)

高中历史课件-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1840年前)

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考点:清朝京剧
B
阶段特征
[2012·新课标全国卷]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
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
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
权力、评价


地 方
2、经济
洪武后期(1391)在三 司之上设置阶巡段抚特征一职, 节制三司,总览地方大 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出现风力水车。
阶段特征
注意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 影响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阶段特征
3、思想文化
阶段特征
1、中国科技的特点;中外对阶比段特。征 2、明清时期科技落后的原因。 3、中国古代科技无法促进社会
B
考点:明朝地方体制
阶段特征
2.[2016·全国卷Ⅲ]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
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
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
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转型的原因。
明清小说反映 商品经济发展 和市民阶层的
社会生活
阶段特征
1.[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 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 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必修一历史第三课

必修一历史第三课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思考: 中国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虽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无上权 力,也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与低效。但 在整顿吏治、打击割据,维护中央集权, 防止政策失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10/26/2012 32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能否起到廉政建设的 作用?它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但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遏制了创 造力,培育了顺从性。科举制也造成了人力 资源的大量浪费,造成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 后,与封建社会的没落密切相关。
10/26/2012 28
请思考: 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中,你看出了怎样的发展轨迹?
世卿世禄—举才荐能—门第族望—考试选拔
10/26/2012
29
朝代 秦朝 西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 朝 隋 中枢权力体系 职能(作用) 备注


10/26/2012 元
8
一、建官——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朝代 秦朝 西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 朝 隋 中枢权力体系 丞相 中朝 尚书台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 省 职能(作用) 最高行政长官 决策,与丞相制衡 取代三公的权力 权力分配未定型 同唐朝 完善 备注 建立
尚书省—负责执行
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10/26/2012 12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A.
科举、文教、祭祀
B.水利屯田、建筑营造 C.官员业绩考核、选拔 D. 司法、监察、刑狱 E. 人口、田赋、民政 F. 军籍、练兵、征战
13
刑部 工部
10/26/2012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 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 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 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 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请问,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共21张PPT)

精讲点拨
3.北伐、西征
北伐:为了推翻清政 两万北伐军孤军深入,全军覆

灭。
西征:巩固天京 西征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胜时 期。
精讲点拨
说说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 因
主观方面:①这是一次反对清朝反动统治的战争,赢 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②太平军有严密的组织和 严明的军纪,具有英勇顽强斗争的坚强意志。③坚强的领 导核心,灵活主动的战备战术。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下列对太平天国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 命运动 B.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 C.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革命战争 D.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1021.9.1004:16:4804:16:48September 10,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0日星期五上午4时16分48秒04:16:4821.9.10
1.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 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
永安建 制
金田起 义
定都天 京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1021.9.10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4:16:4804:16:4804:169/10/2021 4:16:48 AM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4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4ppt[优秀课件资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④综合以上皇信位息世,袭扼,要皇指帝出独皇尊帝,制皇度权的基至本上特。征。
一、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
哎,国家越 大,朝事越多, 寡人就是不吃不 喝不眠不休,一 个人也难以处理 好,是该想个办 法来减轻寡人的
负担了!
根据所学知识,应该如何解决嬴政 的困境?
一、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
---毛泽东 读《封建论》 呈郭老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讲一下对这首诗的理解。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材料一:(秦始皇)说:“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 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皇位世袭
一、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
阅读与思考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 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 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 群臣莫敢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的暴政
穷奢极欲 刑法严苛 思想控制
秦末农民起义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司马迁《史记》
01
陈胜: 楚国农民
秦亡于徭役沉重、严酷刑法
秦亡于六国贵族复辟
项羽: 原楚国贵族
02
刘邦:楚国人 秦朝官吏
03
秦亡于吏治败坏
17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是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课前准备:1:历史课本第14页 2:导学案第3课 3:带着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词

安徽省大顾店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北师大版

安徽省大顾店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北师大版
1.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早生活(shēnghuó)在(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 D. 黑龙江流域
2. 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chū zǔ)的是( )
A. 炎帝B. 黄帝C. 尧D. 舜
E. 禹
3. 传说中古代通过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选举制
第十五页,共20页。
学生展示,教师明确
【中国原始社会的基本(jīběn)轮
• 元谋人约170万年前廓】
• 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前 • 山顶洞人约1.8万年前
打 制 狩采 石 猎集 器
(Shāndǐngdòngrén)
约七千多年(duō
• 河姆渡人约n六ián千)前多年前
• 半坡人
四五千多年前
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Huáxià)族主体的历程。
二、禅让制
禅让制:尧、舜、禹时期,用 三、大禹治水
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民主推举
功绩:治理 ,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治水的方法:筑黄堤河 和
相结合。
堵水
疏通 第十七页,共20页。
当堂(dānɡ tánɡ)训练
1.有关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哪些是可信的, 哪些是不可信的?古人(gǔrén)为什么要将 一些重要的发明记到杰出人物的名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炎帝与黄帝 事迹的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 情感和民族认同感;通过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 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的 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页,共20页。
检查(jiǎnchá)预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

②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 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需要土地。
(直接原因)
土地改革的原因(必要性)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的发展。
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3亿多的新解 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 到土地。
地 主
剥削与被剥削关 系
农 民
每年需要向地主缴纳的 300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 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1953-1958完 成土改的地区。
1949年9月以 前基本完成 土改的地区。
1959年以后进 行土改的地区。
1949年冬到1952 年底基本完成土 改地区。
土改地区 开始时间 法律依据
内容
具体措施
完成时间
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7、下面对1950年—1952年底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的
B 意义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 B. 彻底废除了农村的土地私有制度 C. 农民真正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D. 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
D 8、学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
解放西藏”内容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 A.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行动 B.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 C. 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 D. 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
废除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B.全面取消农业税 D.土地改革的完成
课堂演练
1.到1952年底,我国完成土地改革后,土地
的所有制形式是
A.国家土地所有制

2022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变化与民族交融课件 新

2022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变化与民族交融课件 新

三、江南的开发 1.背景: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 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1)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2)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归纳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移风易俗、实行中原地区的制度等。这些 措施不但推动了鲜卑族自身的发展,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2)从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来看,是巩固北魏政权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 形成过程来看,加速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 贡献。 (3)从本质上看,孝文帝改革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也是少数 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二、唐朝灭亡 1.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更迭:唐朝灭亡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 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2.后周世宗的改革: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 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 础。
内容索引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知识点一 三国与西晋
一、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魏 蜀 吴
建立时间 220 年 221 年 229 年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课件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鸦片战争之前)(新人教版)

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课件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鸦片战争之前)(新人教版)

•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 “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 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 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 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 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 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 繁荣的原因。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
• [宏观思考]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 中的草市等。 •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都兴起不同数量 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 •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和瓷器为主要对外 商品,构成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 进了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
• (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 • (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 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 等。 • (6)商业地位低下:商人长期受“重农抑商” 政策的压制,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 而未能占据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 1.主要活动与贡献 (1)巩固国家统一措施: ①平定三藩之乱,消除南方割据势力。 ②设立台湾府,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③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平定噶 尔丹的叛乱。 ④册封达赖、班禅大师、哲布尊丹巴和章嘉四大活佛。
• (2)维护国家主权: • ①军事上:组织雅克萨之战。 • ②法律上: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 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 2.历史评价 • (1)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措 施,有力地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发展。不愧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 (2)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 代——康乾盛世。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PPT课件 (12)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PPT课件 (12)
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 年月月,永不停歇。
女娲补天
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后祝融打败了 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 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 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 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
(课本P13)
论从史出
证实这一时期出现了 …….
船型彩陶壶
论从史出
证实这一时期出现了 …….
陶埙
半坡遗址出土
骨笛 河南舞阳出土
古史传说既有附会的成分,又有真实的 历史(史实)。
历史事实:被考古资料证明的、完全真实 存在的客观事实。
中国人为什么称自
己为“炎黄子孙”? 除此之外,还自称 什么?
你从龙的构成中马想到的----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时间 地点
房屋式样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劳动工具 原始手工业
半坡聚落
距今约6000多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 粟、白菜等
猪、狗 磨制石器
河姆渡聚落
距今约7000多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 (长江流域)
干栏式 水稻等 猪、狗、水牛 磨制石器、骨器
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 历史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 来,成为古史传说。
精卫填海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
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 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 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 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 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 说你是英雄。”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 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精 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 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 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 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龙王的儿 子见打不过精卫,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 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哪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 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 么错。”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 精卫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精卫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

第3讲《诗经·七月》(PPT)

第3讲《诗经·七月》(PPT)

怎么做呢?
1、通读《诗经》,找出同类型的诗歌。(农民生活、 ‚公子‛类、采摘类、幽怨类、矛盾类、反映生产关系 类的) 2、看毛诗郑笺、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 字注》、孔颖达《诗经正义》、陆德明《经典诗文》、 欧阳修《诗本义》、朱熹《诗集传》、王先谦《三家诗 义疏》、方玉润《诗经原始》、陈奂《诗毛氏传 疏》…… 3、看今人的研究情况(以此索引处二手资料;包括中国 期刊网搜索研究),如…… 4、分析异同、分析原因、作出自己的解释
2. “《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 复,正而存三百五篇。”(东汉王充《论 衡· 正说》)
《诗经》总体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集(孔子删定;汉武 帝始叫《诗经》)
(作品年代: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 五六百年;产生地域:有王朝都城;诸侯国领地,包括 今天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等地) (齐:齐人辕固;韩是燕人韩婴;鲁是鲁人申培。 齐、鲁两家在魏晋时期相继亡佚;韩诗亡于南宋。)
主要内容:妇女们的采桑劳动。
《诗经· 七月》
嗟我农夫:我 稼既同,上入 执宫功‛
“执”: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
(小篆)
“执”的本义
《说文解字》:“执,捕罪人也。”
1.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卫君欲执孔 子,孔子走,弟子皆逃。‛ 2. 《左传· 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 执虞公。‛ 3. 《新唐书· 逆臣传下· 黄巢》:‚是时柳彦 璋又取江州,执刺史陶祥。‛
第二讲
《诗经·七月》
《诗经》书影
《诗经》的来源:采诗、献诗、删诗
一、采诗: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
1.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 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 户而知天下。”(班固《汉书· 食货志》)

【精品历史课件】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精品历史课件】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相互斗争,王权上升,教 13世纪末叶,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
13世纪以后
权衰微
的支持,王权加强
26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命题探究 探究1 教会的显赫 史料 推翻罗马帝国的蛮族将古代文明①……一扫而光,幸存下来的只有基督宗教 和一些残破不全的城市。然而,在欧洲社会重建中,拥有高度文明进展的基督宗 教对于当时尚处于文明低级阶段的蛮族进行了反征服②。其结果,占领者和被占 领者在信仰基督宗教上达到了和谐与共鸣③。
25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此消彼长的王权与教权
探究二 王权与教权 史论史识
时间
王权与教权关系
背景
5至11世纪
互相利用,互为依存
王权期望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 强化王权;教会为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 以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势力
11至13世纪 相互斗争,教权高于王权
教会权势的膨胀,王权的衰微
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3)查士丁尼统治 ①对外扩张:先后 占领北非 和___意__大__利__等地。
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一度强大,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9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②法律编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___查__士___丁__尼__法__典__》,使罗马法成为系统、 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合称《_________罗__马__民__》法。大全 (4)衰落 ①原因: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 的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 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 和_____巴__尔__干___半__岛等地区。 (5)灭亡:__1_4_5__3_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对待历史最大的弊端,就是混淆研究历
史与运用历史之间的界限,脱离历史事实, 一味强调古为今用,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
“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胡适)
2、科学与艺术 ?
历史学能成为科学的前提是历史学研究的对
象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不可更改的历史。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本质的「科学」
《论语· 子路》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
在其中矣。”
“春秋笔法”
《春秋》将明善恶,寓褒贬作为历史的首要
目的,对于同样的事件,往往用不同的文字 表达作者的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 事之中。这两者的结合,就形成了后世所谓 的“春秋笔法”。 “春秋为尊者讳、亲者讳、为贤者讳”
历史的文学化倾向
第3讲 历史学
第一节 历史与历史学 (一)历史的三层含义
1、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

“历”
“史”
■《说文解字》“历,过也,传也.” “史,记事者也。” ■在古希腊文中,“历史”初意为询问或调查,后引 申为“作为询问结果而获得的知识”。
——————“本来的历史”
2、对过去的事的记载
我们读历史。? 我们在上历史课。? 《大英百科全书》)“历史”并不等同于
《左传》宣公二年(前607)的那条记载,晋灵 公对赵盾怀很在心后,派了一名刺客前去刺 杀……
历史的泛政治化倾向
《资治通鉴》 “鉴前人之兴衰,写当今之得失”
人总有一种要看到事情「本来面目」的渴 望 : 研究历史的人常说要「恢复历史的本 来面目」 ; 我们在讨论一个作品时也总想 抓住作者的「本来意图」。人们相信 , 正 确的理解就是发现这些「本来面目」或 「本来意图」。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读史,不是「记住」,而是「想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记载?它反映了怎样的心
态与观念?它呈现出怎样的感受与气氛?有 人说了这样、那样的话,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说话的人在想什么?这些话语为什么会记录 了下来?我们阅读这些记载,怎样来理解才 妥切呢?
例:若我们要探讨明太祖决定废相的原因,
就必须要先认识明太祖当时的思想状态,否 则一切都变得隔靴搔痒。
当然 , 有一部分「史实」是确定无疑的 , 例 如「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然而,甚么原 因使刘邦能战胜项羽,项羽的失败有甚么样 的后果等等 , 对于这类问题 , 人们总有不同 的理解。历史并不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忠实 记录,而是按照各种各样的理解写出来的。
作为流传物的历史改写着人们假定的「客观 历史」,正像一面破碎的镜子歪曲了事物的 本来形象。所以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的任务 似乎是要找回所有失落的碎片,从而使破镜 重圆。然而,由于某些碎片已经被自然时间 之神永远吞噬了,历史学家只好对着这面残 缺不全的镜子说:它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本来的、客观的历史无所谓信与不信,写的
历史、所认识的历史则有信与不信之分。
《东周列国》:“秋七月乙丑,赵盾弑其君
夷皋于桃园。” (董狐 )“是是非非,号 为信史。吾头可断,此简不可改也!” 《左传》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 台上弹人而观其辟记载了事实?
历史科学的任务是求真,即使我们的历史认
识与真实客观的历史一致起来,能反映客观 历史的真实,把过去的历史描述出来,使过 去的东西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是,过去 的东西是无法还原的,历史学写的历史看来 象是还原了,实际上只是也只能是过去历史 的一个摹本,一个影象
人们通常认为,「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每 一代人实际经历的生活本身。然而,正如人 不照镜子就不知道自己的长相一样,所谓客 观的历史注定要在传说或文字记载中才能 呈现出自己的形象。这样,故事、文献记载 和遗存就成了过去实际生活的镜子。
少 女
你看到什么?
巫 婆
花瓶 侧 面
你看到什么?
每一位记述故事者都是依据某种价值尺 度来选择值得叙述的事情的。只有经过 选择,历史事实才会向我们诉说某种道理, 才对我们有意义。司马迁阐述《史记》 的宗旨时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所谓:「一家之言」就是 作者根据一定的价值尺度来记载史实,并 让这些史实说出一定的道理 。
克罗齐、科林武德与贝克尔的三句名句!
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科: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贝: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历史是一种精神活动!
艺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
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是圣人孔子眼里的历
史吗?是兼有文学家气质的左丘明、司马迁 眼里的历史吗?
历史文献 (“一切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字记录”) 口碑历史(一些历史事件、历史进程的亲历者、目 击者或者历史人物的亲朋故友的口头追忆与传述) 民族调查资料(对仍然处于社会历史发展比较落后 阶段的民族的调查资料 )


兵马俑


史实的建立,有赖于史料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说文解字》说床是"安身之坐者",也可以
指凳椅,"胡床"即东汉自西域传入中原的一 种凳子。
二、历史学
以历史(过去的、本来的、客观存在的历史)
为认识对象(经过中介)所形成的一门学问 历史意识——历史知识——历史学(知识体 系)——历史科学
1、客观与主观?
《史记》是历史学家司马迁记述他的历史认
识的历史著作。我们常常是通过他们的历史 认识去认识历史的。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司马 迁的历史认识来读,也可以把它当作我们认 识过去历史的资料。
历史Ⅰ(过去的客观存在的历史)
→历史Ⅱ(史料) →历史Ⅲ(人们的历史认识)
(二)史料

史迹遗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尚存的实 物性质的遗迹)
“过去”,而只是对过去的研究、叙述与解 说。
————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过去历史的,是通 过别人对历史的认识来认识过去的历史的
3、人的历史认识。
许慎《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中”
王国维《释史》说“盛筭之器也”
史最先是记掌文书的官,他所记载的事也就是史,看来 是可以确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