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案学第【单元导读】一组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

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

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

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手记录在旁。

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复习内容主要围绕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展开,通过复习巩固学生的识字、理解课文、默写、朗读等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所要求的内容。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教案、课文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3.教室保持安静整洁,保证教学秩序。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课文默写–让学生依次默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着重检查那些易错的词语。

2.词语解释–根据课文中出现的生词、难词,让学生解释含义,并进行造句练习。

3.词语辨析–给出若干词语,让学生进行辨析,初步巩固词语的用法。

4.课文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课文朗读–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6.课文导读–教师对本单元课文进行分析、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背后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课文的学习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学习、讨论、练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问题解答法–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课文学习。

五、教学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默写、解释词汇、课文理解等,给予针对性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2.习得成果检验–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习得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六、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生词五遍。

2.完成课文习题。

3.课外阅读一篇相关文章,并写读后感。

4.复习本单元其他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困难,做好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即是本节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文档。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
一、教学目的
1.能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三、教学难点
1.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板书及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放映故事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情感的体验)
2.新课讲解
介绍本单元文学作品,并讲解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3.示范演练
请学生跟读和模仿教师演示情感表达。

4.分组练习
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感表达训练,共同探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5.自主练习
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6.展示分享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班内分享和评价。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七、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习作。

2.阅读文学作品并总结情感表达方式。

八、拓展延伸
结合其他文学作品或实际情境,继续探讨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效果。

以上为本文档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掌握《乌衣巷》、《青玉案》两首唐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首唐诗《乌衣巷》、《青玉案》的理解和赏析。

–古代诗人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难点:–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和理解古代诗人创作的内涵。

–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赏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联想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赏析式教学法: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通过韵律、意境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3.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赏析,引导学生陈述观点、发表看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唐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乌衣巷》•教师朗读《乌衣巷》,解释诗歌背景。

•学生分组诵读,理解诗歌含义。

3. 学习《青玉案》•教师解释《青玉案》的意境和特点。

•学生听读,理解诗歌内容。

4. 活动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创作古代诗歌。

•学生互相赏析并评价彼此的作品。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所学习的唐诗特点和内涵。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价: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2.作业评价:布置课外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乌衣巷》、《青玉案》的理解。

3.课后小结:学生写摘抄感想,分享对这次学习的新觉悟。

六、扩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更多古代诗歌,亲身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朗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七、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围绕《乌衣巷》、《青玉案》两首唐诗展开,通过启发式、赏析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本教学设计为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第七单元复习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熟练掌握第六、第七单元所学知识点。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1.复习第六、第七单元的课文内容。

2.针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训练,包括阅读理解、词语运用等方面的练习。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熟练掌握第六、第七单元的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阅读理解和表达。

五、教学策略1.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多种任务型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设置小组活动,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趣味性教学: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通过简短的教师引导,让学生回忆前两单元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课文:师生一起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提问疑难问题,并进行解答。

3.综合训练:设计阅读理解、词语填空、表达等多种题型训练,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解答问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复习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但在词语运用和表达方面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巩固基础知识,增加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以上是关于本文档主题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人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第一组【单元导读】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

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

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

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信手记录在旁。

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

五下语文第七单元讲解教案

五下语文第七单元讲解教案

五下语文第七单元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情感认同和情感投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情感认同和情感投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情节等方式引入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3.分组讨论。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课文赏析。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课文进行赏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增强对课文的情感认同和投入。

5.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写作或演讲等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6.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增强对课文的情感认同和投入。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一、背景介绍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主要内容涵盖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学习,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语文知识的巩固与提升等方面。

本单元旨在通过学生的集体备课和教案设计,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集体备课设计1. 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拓展课文内容。

2. 学习内容•课文《XXXXX》的内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分析;•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3. 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阅读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内外联系: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4. 学习活动安排•第一课时: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解决疑惑;•第二课时:老师讲解课文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三课时: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分享读后感。

三、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分析;•课文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3. 教学准备•备课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学工具:黑板、教材、PPT等。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步:分析课文,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第三步:展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第四步:小组讨论,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相互学习;•第五步: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深化对文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经过本次集体备课和教案设计,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升。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集体备课设计及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拼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式等方法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 分析每篇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 深入解读文本,提炼出每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2 生字词- 整理本单元的生字词,分析其音、形、义,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

2.3 语法与写作- 分析本单元的语法点,结合具体文章进行讲解。

- 针对本单元的写作要求,进行案例分析和指导。

三、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生字词,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

3. 分析课文内容,解读文本,提炼教学重点和难点。

4.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5. 针对本单元的写作要求,进行案例分析和指导。

6. 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练习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课后练习题等。

七、教学时间- 共计2课时。

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后写作练习。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教学。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文学赏析中的基本概念。

•掌握文学作品选取和欣赏方法。

•熟悉故事的写作要素。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文学,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之情。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准备•课文《笨鸟先飞》•课文相关的图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板书准备:文学赏析、文学作品选取和欣赏方法、故事的写作要素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有关自然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眼中的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文学赏析(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文学赏析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内涵与价值,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文学作品选取和欣赏方法(15分钟)教师推荐课文《笨鸟先飞》,并请学生阅读课文。

带领学生欣赏、批评课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4.故事的写作要素(15分钟)教师讲解故事的写作要素,包括情节、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等内容。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5.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笨鸟先飞》,自行撰写一篇短篇小说,突出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学赏析、作品选取和欣赏方法以及故事写作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

未来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的兴趣。

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导学案

21、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语文)审核:李志伟王俊霞班级姓名编制王新果编号5yws201871课型课志组名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过程,体会这爱恨交织的情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

(重点)4、通过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壮观。

(难点)自学提示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通过反复品读,悟读,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自主学习课文语言优美,我想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三、通过读文,我理解了一些生词的意思。

我会在书上写下来。

四、通过预习,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我想用自己简练的语言概述一下。

质疑。

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合作探究1、通过阅读,圆明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知道了“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2、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描写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圆明园是在_____年___月_____日至_____日被_________、_____侵略者毁灭的。

他们闯进圆明园,先是掠走______,接着毁坏_________,最后放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实践我还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我想与大家分享。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七单元所学内容,包括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等。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道理和启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把握第七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在句子中。

3.通过朗读课文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复习:通过朗读、理解和讨论巩固第七单元《童梦》的内容。

2.生字词复习:复习第七单元生词,包括“童年”、“辜负”等,让学生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作者的用意和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通过小组讨论或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朗读:学生自主朗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3.课文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用意。

4.词语解析:解释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正确运用。

5.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深层含义。

6.课文回顾: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顾第七单元的重点内容和思想。

7.练习与拓展:布置相关练习题目或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课文朗读、问题回答和讨论表达等方面。

2.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书面作业、练习题和拓展阅读等。

3.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保证教学效果。

2.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改进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3.反思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本文档是关于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语文园地七》主要涉及古诗词、文章阅读、作文练习等内容,包括《滚滚长江东逝水》、《古诗二首》、全文阅读等。

2.教学目的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江河之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理解•古诗二首的吟诵•散文《心灵的摇篮》的阅读和欣赏2.教学难点•古诗的吟诵和理解•散文的情感体会和表达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江河的好奇心和向往。

2.学习阶段(1)学习《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诗歌,带领学生了解长江的历史和文化,学习诗歌的背景知识,听读诗歌并理解其中的意境。

(2)学习古诗二首•向学生介绍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帮助学生学会吟诵和理解这两首古诗。

(3)学习散文《心灵的摇篮》•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散文,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思考散文的主题和意义。

3.操练与巩固(1)朗读练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和散文,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2)作文练习•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布置作文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四、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涉及古诗词和散文,通过情感体会和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和散文的内涵,培养综合语文能力。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导学案

五年语文导学稿班级:科目:语文执笔:课题:2、小苗与大树对话课型:略读课文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认识本课生字词并理解。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握谈话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与学习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

学习重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与学习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乐趣学习准备:搜集有关季羡林资料学习过程:五年语文导学稿班级:科目:语文执笔:课题:4、我“长生果〞课型:略读课文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与作文中受益语句.3、体会读书乐趣.。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写作方法学习难点:朗读课文,多读进展理解。

学习准备:搜集作者背景资料学习过程:五年语文导学稿班级:科目:语文执笔:课题:7、桂花雨课型:略读课文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思恋家乡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描写“我〞动作与心理活动语句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精妙学习准备: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学习过程:五年语文导学稿班级科目:语文执笔: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课型:略读课文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

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文中描写情景,体会作者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景物表达思乡之情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家乡美好。

学习重点:欣赏课文中优美语言积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景物表达思乡之情方法。

.学习准备:搜集表达思乡之情古诗句学习过程:五年语文导学稿班级科目:语文执笔:课题:10、松鼠课型:略读课文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教学设计-第七单元一、文章梗概在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第七单元是一个重要的复习环节。

这一单元主要是对前几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并加以巩固。

通过本文档,我们将详细介绍第七单元的教学设计和复习知识清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本内容。

二、教学目标1.复习前几单元所学知识,掌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能力。

3.帮助学生巩固汉字、词语和语法知识,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导读: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课文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解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重点知识点复习:对词语、句子、语法等重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和讲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2.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听说读写结合: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五、教学流程1.课前准备:教师复习相关知识,准备教学材料。

2.课堂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单元知识,导入新知识。

3.教学展开:依次进行课文导读、朗读、理解和知识点复习。

4.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问,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

5.课堂总结: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和梳理,提出下节课预习任务。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互动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作业评定: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小测验:可以设计小测验对学生进行考核,检验课文理解和知识点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本单元的反应较好,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课文理解和写作能力方面仍有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我们将在后续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
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了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有趣,并简单了解诗歌的魅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
识。

二、教学重点
1.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掌握如何使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三、教学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诗歌的魅力。

2.理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更加生动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诗歌朗诵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学习诗歌
学生跟读诗歌,理解其中的内容,并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3. 学习修辞手法
老师介绍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生通过举例理解。

4. 小结
老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

5. 作业布置
布置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文章,并在其中使用修辞手法。

五、板书设计
•诗歌欣赏
•修辞手法
•生动表达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诗歌欣赏和修辞手法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多地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欢迎老师们批评指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教
案(定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春种》的内容,能够朗读诗歌。

2.通过赏析《春种》这首诗歌,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

3.掌握《春种》中的一些生字、生词的意思。

4.能够理解《春种》诗歌的主旨。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够准确地朗读这首诗歌。

2.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诗歌的主题及写作背景。

3.掌握一些新生字生词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1.教师:课本、教案、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出示全班干净衣服,干净鞋袜等道具,让学生猜测今天要学的课文内容。

第二步:朗读诗歌
教师先朗读《春种》,然后让学生轮流朗读。

第三步:理解诗意
让学生围绕“春天”这个主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第四步:品味诗歌
带领学生讨论诗歌中一些词句的表达方式,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第五步:学习生字生词
教师播放相关单词的语音,并展示词义,帮助学生掌握新单词。

第六步: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创作一些关于春天的小故事或小诗歌,鼓励发挥想象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春种》这首诗歌,理解了其中蕴含的主题,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关注自然、多体会诗歌之美。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春种》。

2.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练习。

以上就是今天的课程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感谢大家的配合,下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垌镇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关于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

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抒情则情深意切。

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

我一定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试题:2.把词语补充完整。

手()眼快()声屏气放()无礼()悲为喜3.比一比,再组词。

数()定()令()至()擞()绽()怜()侄()4.分析难写字和易错字。

5.理解难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词典)。

6.听写,检查过关。

导学航线:1、独学 2、对学 3、组内分享学习成果【合作探究】《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一、初读课文,我知道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三个人物形象。

二、读了课文中的三个片段,故事中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要来评价一下:我觉得小嘎子是一个的人,严监生是一个。

王熙凤是一个的人。

三、文中很多地方运用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请你请用“”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四、课文中的一些语句,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从三篇短文里各找一找这样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五、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人,你喜欢谁?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导学航线:1、小组群学,交流,汇报 2、分配任务,准备展示 3、全班展示【拓展延伸】小练笔:写一段话,把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的外貌特点刻画出来。

2.搜集跟文中有关的小说、电影或录象来看看。

导学航线: 1. 独学 2. 对学 3.组内交流【达标检测】1、“小嘎子”是作家()的儿童小说()中的主人公。

2、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作家是()3、“辣凤子”就是(),她是古典文学名著()里的一个主要人物。

作家是()。

【自我评价】1.我展示了()2.我补充了()3.我质疑了()4.我点评了()5.我达标了()学习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1. 我要和学习伙伴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规矩.( ju jǔ)和.(hã hâ)着琴音必得.(děi dě)发怔.(zhâng zhēng )调.(tiáo diào)浆天衣无缝.(fãng fâng)3.下面这些词语,我大致能理解的有露馅:规矩:难堪:发怔:半信半疑:天衣无缝:导学航线:1、独学 2、对学 3、组内分享学习成果【合作探究】一、感知文本、品读“奇”:1、刷子李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他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议一议。

2、通过了解刷子李粉刷的动作、规矩、效果等,我们可以看出刷子李真是一位俗世奇人。

请写出自己的感受。

二、走进“内心”,侧面烘托:1、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让我们跟着徒弟曹小三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名气和能耐。

请大家默读第3—11自然段。

试着填写:起初曹小三对师傅的绝活一直(),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最后知道那是师傅抽烟不小心烧出来的小洞时,()。

这就是曹小三心中的(),也是这个故事的()。

2、快速浏览课文,小组内把曹小三心中的一波三折或整个故事的一波三折说一说,如果能把曹小三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故事就会更生动,更丰满。

3、现在,你怎样理解刷子李的的绝活了?导学航线:1、小组群学,交流,汇报 2、分配任务,准备展示 3、全班展示【拓展延伸】1、阅读《泥人张》《快手刘》等,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语句,做一则读书笔记。

2、小练笔: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的主要特点。

导学航线: 1. 独学 2. 对学 3.组内交流【达标检测】1. 词语搭配。

()的模样()的衣服()的屏障()的板刷2.课文中最后一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假如你就是曹小三,你有何感想?3.学完课文后,你对刷子李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是个()的人,你让我明白了()。

【自我评价】1.我展示了()2.我补充了()3.我质疑了()4.我点评了()5.我达标了()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

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熟读课文内容,能说出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

3.学习作家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知识链接: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

马克·吐温是其笔名。

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

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比较成功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

钞票的资料:十九世纪中期,也就是比小说所写年代晚50年,大约是1850年左右英国的平均工资,月收入72英镑,年薪约860英镑。

那么,百万英镑应该是一个人多少年的工资呢?学习流程:【自主学习】1.自立自强——下面的词语我能正确地写它们的读音,并牢记下去。

()()()()()()蹩脚刻薄通融凭空胆怯挑剔()()()()()()兴致勃勃窘况钞票撵跑熔岩阔佬2.合作愉快——结合词语的意思,写出近义词。

兴致勃勃()阔佬()雅致()考究()十全十美()窘况()刻薄()通融()导学航线:1、独学 2、对学 3、组内分享学习成果【合作探究】1.自读,看一看课文中那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用一个或两个词概括出他们的特点。

老板:托德:2.同学们读描写托德的语段,找出关键词并在旁边做一下批注。

体会其“傲慢无礼”:体会其“冷淡刻薄”:体会其“见钱眼开”(重点品读“笑“的描写,体会夸张、讽刺、幽默的语言风格):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你能否用文中学到的方法来描写人物?导学航线:1、小组群学,交流,汇报 2、分配任务,准备展示 3、全班展示了解作者马克 . 吐温及其作品。

导学航线: 1. 独学 2. 对学 3.组内交流【达标检测】1.比一比,组词。

老()容()炒()撵()佬()熔()钞()攒()2.这篇课文节选自国著名作家写的短篇小说。

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而后由于拿出了,又倍受的故事。

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的丑态。

3.文章主要采用前后内容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等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

【自我评价】1.我展示了()2.我补充了()3.我质疑了()4.我点评了()5.我达标了()学习目标:1.讲述人物故事,要求有条理,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人物形象有特点。

2.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学习流程:【自主学习】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

()的小兵张嘎,()的严监生,()的王熙凤,()的刷子李,()的托德,()的老板,用适当的词语来形容人物,说出人物的特点。

导学航线:1、独学 2、对学 3、组内分享学习成果【合作探究】一、同学们平时通过读书、看电影、看电视、看戏剧,听故事和评书,还有更多的人物形象留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1.周恩来、黄继光、钱学森、居里夫人、岳飞、任长霞、徐飞鸿、梅兰芳……2.同学们是否了解他们中某个人?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对他的了解。

3.其实,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人,不仅仅有这些书中、电影电视中的人,我们身边一定也有不少人让你印象深刻。

你对身边的什么人印象深刻?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就让我们来讲讲人物的故事,可以是书中的人,也可以是电影电视中的人,还可以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

4. 运用方法,讲述故事。

导学航线:1、小组群学,交流,汇报 2、分配任务,准备展示 3、全班展示交际例文:丑小丫我们院子里的小丫才7岁,大脑门,高鼻梁,一双大眼睛,模样长得并不丑,只因为掉了两颗大门牙,人们称她“丑小丫”。

丑小丫特别爱管“闲事”。

一次,我家吃鱼,妈妈叫我把鱼骨头拿到垃圾堆去倒。

我想:垃圾堆那么远,干脆倒礼花池里算了,反正四周有没有人看见。

我倒掉鱼骨头后,正准备小心谨慎地上楼梯,哎呀,我的天,丑小丫正站在楼梯上,手叉着腰,瞪着眼睛看着我。

我被她吓了一跳,忙陪着笑脸对她说:“好小丫,别声张,快到姐姐家吃糖去!”“谁稀罕你的糖,快把鱼骨捡到垃圾堆去!”“说这么大声做什么?少管闲事!”我也生气了。

“我偏要说大声……”她吼道。

丑小丫的嗓门越来越大,邻居们听到争吵声,都走出家门。

当他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后,都说我不对。

在众人的眼光下,我的脸火辣辣的,不得不将鱼骨捡起来拿到垃圾堆。

说实在的,那会儿我恨透了丑小丫。

有时我有喜欢丑小丫管“闲事”。

一次,一个小胖子欺侮邻居兰兰。

丑小丫看见了,“噔噔”地跑过股坐在地上,哭丧着脸苦苦哀求。

“哼,饶你!以后还欺侮人吗?”“绝不了,绝不了!”“下次再欺侮人,我绝不饶你!”丑小丫说完,转身又到别的地方管“闲事”去了。

【扩展延伸】举行讲故事比赛,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判。

导学航线: 1.独学 2. 对学 3.组内交流【达标检测】选出一位你喜欢敬佩的历史人物,说说他创造了哪些伟大的业绩,他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自我评价】1.我展示了()2.我补充了()3.我质疑了()4.我点评了()5.我达标了()学习目标: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写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