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规划分析

合集下载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文化休息区
区公园
小游园与街心 花园
每居民占8㎡ ,每个面积33 公顷至482公 顷,文化休息 公园为居民的 休息、运动、 文化教育、科 学普及创造条 件,满足其文 化生活上的要 求。
每居民占4㎡ ,每个4至33 公顷,全市共 24个分布于各 个居民区内。
每居民占2㎡, 每个占0.5至8 公顷,全市共 54个均匀的分 布于居民区内 ,供老人与小 孩休息散布。
将市区分成二十几个相对独立的建设区,其间用绿色地带相隔离,将园林、 绿地、菜地、果园、苗圃及部分农田等都作为绿化隔离带的一部分。
二、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变迁
1.西安市园林绿化发展
•人文体征
▪古城墙 ▪周秦汉唐四大遗址 ▪秦始皇陵兵马俑 ▪半坡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鸿门宴故址
•自然特征
•地理位置 •东经107°407′-109°49′ •北纬33°39′-34°45 ′ •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
•1868年建成的上海外滩公园
近代中国城市绿地建设是数量少、品质差。 原因:战争的不断破坏
社会生产力的地下 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意识到绿地的作用。
积极意义:公园可供大多数人游憩的绿地类型已经出现,并在一定时期得到发 展,对中国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北京市总体规划图(1958年)
规划 园林绿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防护林带、河岸绿化和农林间作区; 公共绿地:包括市、区街心花(园)坛、坊内面积在1公顷以上的游园; 专用绿地:包括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
2.3 1995年西安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背景
•规划理念
•编制要点
•社会转轨和经济转型 ,造成了城市规划转型 滞后,但也更加注重与 区域性的规划(研究)相 结合,研究城市环境容 量和确定最佳规模等。 •《城市规划法》的颁 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 的城市建设进入了法制 化的轨道。

西安市绿地规划分析

西安市绿地规划分析

3.7 绿地规划目标
为了实现创建指标,西安市继续以大树栽植、广种花卉、新建园林景观、提升绿地档 次为重点,为2014年9月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努力冲刺:三年内计划栽植大树10万 株;加快建设公路、铁路、机场高速沿线60米宽的景观林带和30-50米宽的绿色廊道; 计划今年完成9个公园以及120个城市小广场(小游园)的建设;垂直绿化1700栋建 筑物。同时,大力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共拆除约11000米院落围墙,把沿街的围墙拆 迁率提高到90%以上。15年后的古城西安,将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巨型公园”。 将在现有59处公园、绿地的基础上,新增8个大型综合性公园和7座历史文化公园。 预计到2020年,西安城市绿地面积总计将达35850万平方米(相当于西安市国土总面 积的三十分之一强),公园绿地达6005万平方米(相当于西安城墙内面积的近5倍), 防护绿地4800万平方米。届时西安市主城区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达9.5平方米。人均规 划公园绿地面积为18m2,绿地率为50%,绿化覆盖率为55%。公共设施的绿地率不 低于30%,部分商业金融用地绿地率不应低于75%,新建各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40 %,市政公共用地绿地率为30%,道路的绿地率则为20%-25%。围绕西安城区的灞 河、浐河、沣河等8条河流和一、二、三环道路分别建设30-100米宽(在主要道路两 侧根据现场情况)的生态林带,与市区内的公园、广场、小游园等构成“珠落玉盘” 的大地格局,同时绿地斑块系统和绿色廊道系统相互结合形成“线上缀珠”的绿色空 间体系。再配以若干条200-500米不等宽的三环绿带、幸福林带、唐城林带、丰庆路 林带、渭河风景线、灞河风景线等花园式绿化带。
8个大型综合性公园 大雁塔曲江风景区(含曲江旅游度假区、大雁塔北广场及大慈恩寺)、汉城水 上公园、南郊森林公园、体育文化公园、草滩生态园、曲江南湖、大明宫皇宗遗 址公园、西安生态博览园。 7座历史文化公园 长安城遗址公园、大兴善寺、半坡遗址公园、阿房宫遗址公园、唐城遗址公园、 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青龙寺遗址公园。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文化名市”西安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突显五大亮点作者:和红星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591 更新时间:2008-8-26 14:37:09刚刚批复的《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为西安市民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未来的12年内,西安市将会发生“质”的改变:“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将使城市布局更具特色;“米”字形高速公路网将使城市对外联系更加快捷;高标准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及配置齐全的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将使居民生活更加便捷;八水绕城和秦岭绿色屏障形成的山水城市格局将使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未来的西安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于2004年1月经建设部同意后开始修编,历经了战略研究、大纲编制、成果编制、成果报批等四个阶段,2008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

《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以加强西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古城战略地位为出发点,立足于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重点就城市性质、规模、城镇体系、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规划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模式,建立重要工作协调会议和专业规划协调会议相结合的会议制度,广泛吸取市级各部门、中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多种形式向市民进行公示,为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

本次规划重点突出了以下五大特点:一、城乡发展一体化1.“一城多心” 在西安市10108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强化主城区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联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结构完善的城镇体系。

市域呈“一城多心”空间布局形态。

“一城”指主城区,是西安城市发展的主中心,集商贸、文化、科教、旅游、居住等功能为一体;“多心”指4个组团(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3个新城(临潼、阎良、泾渭)、4个中心城镇(户县、高陵、周至、蓝田),是城市发展的副中心,承担主城区向外疏解的部分人口和功能。

西安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西安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西安城市规划设计理念西安作为中国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应该体现出对古都的传承和发展。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以“继承、创新、包容、可持续”为设计理念,充分发挥西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首先,西安的城市规划要注重古都文化的传承。

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如兵马俑、大雁塔等。

设计师要尊重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和特色。

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建设,保持与历史建筑的和谐统一,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

在城市布局中要保留历史街区和古代城墙的元素,使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同时,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日和活动,使居民和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到西安的历史文化。

其次,西安的城市规划要有创新意识。

西安是一座拥有全国最大高科技产业园区--西安高新区的城市。

高新区是西安发展新兴产业和培育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地区,也是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城市规划中要考虑高新区的发展需求,提供充足的土地和配套设施,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通过创新的建筑设计、先进的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使西安成为科技创新和创意产业的中心。

第三,西安的城市规划要注重社会和谐,实现包容性发展。

西安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文化融合的城市,要注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和谐共处。

在城市规划中要有适应性和包容性,充分考虑各个群体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设多功能的社区,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区管理和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同时,要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加强城市绿化和景观规划,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最后,西安的城市规划要注重城乡统筹,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居民到城市工作、生活的数量日益增加,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生活需求。

建立健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提供良好的农民工就业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背景介绍西安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

作为国家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西安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背景、目标、原则和具体内容。

二、规划背景西安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西安市制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规划目标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3.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4.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规划原则1. 综合平衡原则: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实现土地利用的平衡发展。

2. 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公众参预原则: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和互动,形成广泛的共识,提高规划实施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五、规划内容1. 土地利用总体布局:根据西安市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条件,确定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

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和措施,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3.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4. 城市功能区划: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划分不同功能区,合理布局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

5.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西安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西安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第11页/共32页
第12页/共32页
• 6、适应市中心人防设防的需要,地下工程妥善进行平战结合。 第13页/共32页
• 由此可见,共鼓楼广场工程涵盖着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古迹保护、工程技术、行为科学、景观艺术、经 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只有采用城市设计的观念和方法才能达到创造和改善市民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提 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这一目标
第26页/共32页
第27页/共32页
第28页/共32页
第29页/共32页
第30页/共32页
•谢谢观看
第31页/共3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2页/共32页
环境
• 地面上建筑外形以关中传统风格为主调:大片绿化广场以田字格网隐喻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格局;塔泉的 不锈钢构架具有中国传统屋顶的轮廓线,与钟楼攒尖顶有所呼应’王朝柱造型简洁,起雕刻具有传统风韵; 地下商场的主入口是现代的,但又抽象的坡顶和城墙垛口式的点缀,用这些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 内涵而又面向未来的城市空间。
第19页/共32页
• 而且,由于布局的立体化,就有可能较好地解决钟楼周围人车混流的矛盾,并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 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北院门、化觉巷、清真寺,组成一个步行系统,是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 市古都文化带的枢纽。
第20页/共32页
为广场塑造多元空间
• 建设过程中,广场包含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 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
• 坐落在西安旧城(明西安府城)中心的钟鼓楼是古城的标致。 鼓楼始建于1380年。钟楼始建于1384年。两楼造型宏伟,遥遥 相望。晨钟暮鼓是古代城市管理与当地民风民俗的重要一环。 在钟鼓楼的周围是传统商业区和使命活动的聚集地,商业繁华, 交通繁忙。虽然在二楼之间原有建筑都是近代所建,档次低、 密度大。但是这里的名牌老店不但有很高的营业额,而且产品 衍生传统市场。故此钟鼓楼广场的建设,必须考虑孤独保护与 更新中的众多条件和因素。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加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西安城市绿地现状、问题分析及规划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西安城市绿地现状目前,西安城市绿地体系相对来说较为完善,包括公园、绿地广场、湖泊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大明宫遗址公园、大雁塔、小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等。

这些绿地不仅丰富了城市人文景观,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另外,西安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种植了大量的绿化植物,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生态。

二、西安城市绿地问题分析1.城市绿地布局不合理尽管西安城市绿地体系相对完善,但绿地分布不均匀,大部分绿地集中在市中心,城市边缘区域绿地稀少。

这导致城市绿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市民中心区绿地面积偏小,无法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同时城市边缘区绿地稀少,无法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绿地内部功能不完善有些绿地存在单一的功能,不具备综合利用的能力。

比如,有些绿地仅仅是一个公园,不具备丰富的功能,无法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这导致绿地利用率低,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3.绿地建设与保护缺乏有效监管由于绿地建设与保护的责任部门众多,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绿地建设与保护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

一些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破坏绿地,或者使用低质量的材料进行建设,导致绿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三、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议1.优化绿地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空间分配,将绿地布局扩展到城市边缘区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整体绿化率。

同时,要注重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地的结合,通过建设小区绿地、社区绿地等,满足市民的日常居住需求。

2.提升绿地功能在绿地建设中,应开展多功能开发,使绿地既能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又能发挥生态保护的作用。

例如,可以在绿地内设置体育设施、儿童游乐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西安城市规划分析(范文2篇)

西安城市规划分析(范文2篇)

西安城市规划分析(范文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西安城市规划分析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西安城市规划分析范文一》西安城市规划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

地处关中“八百里秦川”腹地,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山脉,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

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

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西安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

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猿人在市辖区内灞河两岸生活;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村落半坡遗址坐落在市内浐河东岸;传说中的中原各族共同祖先黄帝的陵墓在西安以北的黄陵县。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在西安地区建都,共计1100多年,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历时最长的一个(见长安城) 。

唐代以后,京都东迁,西安仍是西北地区重镇。

现存有阿房宫、汉长安城、未央宫、大明宫的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钟楼、鼓楼、明长安城城墙和城楼等重要古迹。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保证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宏观的长远规划指导思想与微观的近期建设规划内容有机结合,加强规划实施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总体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安全等方面作为修编主要内容,并对城市特色、区域统筹等加以着重研究。

西安市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西安市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西安市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摘要:一、第四轮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西安市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以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布局、道路交通骨架、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近期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城市骨架尚未拉开,“中心集团、外围组团”的城市结构模式尚需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依然存在。

1、城市建设用地十分紧张等,国务院批准我市1997—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13.5万亩,到2002年底我市城市建设实际占用耕地已达到了12.37万亩;到2003年底我市城市建设用地实际所剩无几。

在城市土地的使用上,古城区利用强度过大,南郊、北郊土地过紧,东郊、西郊土地开发利用偏低,全市现有土地利用失衡。

这些问题都需要制定新的规划来进行调整。

2、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省委、省政府于2002年提出了关于加快关中“一线两带”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的奋斗目标,这些措施都对西安城市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3、西安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依托关中城市群,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城市竞争力,在更大范围内研究西安的发展环境,是西安今后发展的先决条件。

西安与咸阳是关中经济带的核心区,两市在经济发展中已提出了“西咸一体化”发展思路,因此,西安在关中城市群中必须进行重新定位,提升城市的幅射力。

4、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开发区发展速度较快,高校扩招,教育科研用地发展需求也较大,已提前完成了各项规划指标,急需尽快提出建设发展的新思路,使开发区的发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以便有效管理。

5、撤县设区的机遇:临潼县于1997年撤县设区,长安县也于2002年撤县设区并入西安市。

行政区划的调整扩大了城市规模,适应了城市急速发展的需要,按照2002年5月15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行政区划调整的城市,应当及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

西安市整体规划(2008-2020)

西安市整体规划(2008-2020)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一、基本情况(一)城市概况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

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

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 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

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

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最新《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02

最新《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02
西部沣滈新区主要包括高新 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区、六村堡 组团、汉长安城遗址、阿房宫遗 址、昆明池及其周边区域、长安 产业聚集区等。
依托周、秦、汉文化资源及 沣河、汉昆明池等生态资源,建 设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高新 产业、商贸、居住为一体的城市 西部新区,以生态建设带动相关 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商贸、居 住等产业的发展,推进西咸一体 化进程,从而带动西部区域的经 济发展。
3、通过规划控制,提高城市土地利 用率。
西安市政府
二、总体发展思路
保护山塬河湖,凸现生态文明; 塑造城市特色,复兴长安盛世; 打造四大新区,壮大板块经济; 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发展。
西安市政府
三、区域发展重点
(一)东部浐灞新区
由浐灞生态区、纺织城地 区、国际港务区组成。
1、浐灞生态区:是西安以 综合现代商贸、会展、休闲度 假产业的为主生态型滨水新区。 集中建设区89平方公里。浐、 灞河综合环境治理已初具规模, 今后将将重点建设欧亚国际贸 易区、浐灞金融商务区、世界 园艺博览园、欧亚论坛及生态 环保节能社区、浐灞河生态湿 地、广运潭等项目,建设大型 居住社区和休闲度假区拉动整 个区域发展。
电子工业园
商务发展带
西安市政府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0
东部浐灞新区近期共需新 增建设用地7.8平方公里(其中 主城区范围内5.8平方公里), 中 期 新 增 建 设 用 地 17.4 平 方 公 里(其中主城区范围内14平方 公里),远期新增建设用地9.7 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范围内 7.7平方公里)。
西安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图
西安市政府
(二)西部沣滈新区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 2020年》02
一、发展战略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简析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简析

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自然空间格局是由主城 区—防护绿地绿化隔离 带—外围新城中心城镇 —小城镇所构成的多层 次城市生态体系所构成. 历史空间格局则是通过 城市公园绿地的选址和 建设来实现.这些公园绿 地是建立在历史遗迹上, 保持着一定的历史城市 空间格局关系.
西安市渭河城市段生态系统规划
总结
1对于西安而言,从第一次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到第四次 总体规划落实体现出国家在政治、经济、城市建设 方面思路的重要转变.因此,总体规划编制针对不同发 展阶段,采用切实可行的规划理念,对于西安的未来城 市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规划理念只有充分与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相结合,才能 做到战略与战术统一.
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古代 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 规则,每面开三门,皇城左右有 祖庙及社稷,与周礼考工记中的 布局接近.
告别帝都 西北重镇
明清时期,随着政 治中心的的东移, 西安告别了帝都 的尊贵地位,但依 旧是西北地区的 政治,经济,文化 的重镇.
现代西安
民国时 期的西安大 致规划,基本 上已有了现 代西安的雏 形.
Thank you
近年来西安市现状
城市基础设施建筑
城市用地规划
总体规划
规模及基本布局
主城区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主城 区城市人口控制在 528.4万人以内,城市 建设用地控制在490 平方公里以内,人均 城镇建设用地为 92.73平方米左右.
主城区布局结构
九宫格局,棋盘路网, 轴线突出,一城多心
主城区布局结构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简析
西安市以其悠久的历史而闻名,其城市的规划格局也遵循着古都的原貌而建设, 围绕着古城而建,呈南北纵横状.
第一部分 西安皇城
历代长安城传统规划思想脉络

西安城市规划分析ppt课件

西安城市规划分析ppt课件
——西安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1995~2010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城市规模:到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10万人, 城市面积为275平方公里,中心市区面积175平方公里。
远期(1972年):120万 用地规模:远期131平方公里 •功能分区:分为五大功能区 东郊:纺织工业区 西郊:电工程区 南郊:文教区 北郊:以陇海线为界线的文物大遗址保护区 中部:城高居住区、商贸区 •城市形态:圈层式 •发展方向:以中心为主,向南发展
1953~1972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八 十 年 代 西 安
1980~2000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990年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进入1990年代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 程加快
——西安北高新,西高新等新区崛起,突破城市原有 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的形式日趋紧迫,现处于全国经济发 展带上的二级增长极,必须依托关中城市群,整合现有 资源优势,协调发展,调高城市竞争力
——线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比较优势:科技教育优势 旅游优势 区位优势 产业基础雄厚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008~2020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分析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分析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分析2008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了《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为西安市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该规划公布的时代背景:1、老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2、城市结构、交通的改变3、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增加4、临潼、长安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区西安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悠久的历史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体现。

而在近年来的发展当中,西安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在西安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老城保护势必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新城建设,城市结构、交通,还有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扩大等问题势必会对老城产生影响。

因此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

然而撤县改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古城保留,而把新城建设的地址选在城市周边的区县,既不影响老城区,同时也很好的解决的用地规模等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大片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很好的规划,调整城市结构,完善交通,是市民更好,更快捷的生活。

除此之外,西安仍面临着其他的问题:1、经济全球化带来城市间的竞争加剧,西安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比较,差距在拉大,发展水平逐渐落后。

2、区域协调发展的形势日趋紧迫,现处于全国经济发展带上的二级增长极。

西安的发展相对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其地域限制所致。

因为地处较为偏僻的西部,资源和招商引资机会的相对匮乏,使得西安与其他大型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我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西安的特点入手。

众所周知,西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地位举足轻重。

我觉的当地政府可以以此为重点,加大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对一些遭到破坏的历史遗产进行修缮,为整个城市的加上历史符号。

着力打造历史名城,旅游名城的名号,以提高自己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样不仅可以是西安在毫无区别的现代城市中脱颖而出,也能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

大西安规划

大西安规划
17

增强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副中心城市和组团式的发 展理念,通过政府推动等,增强副中心城市对全市经济发展 的支撑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布 局合理、经济发达、特色明显、功能配套全、集聚集约水平 高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户县将积极承接高新区产业转移,成为我市重要的装备 制造业基地和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同时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 保护,加快建设以自然生态和宗教文化为主的旅游带,加强 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文化 旅游圈等。


四大亮点:
——生态田园新城 新区在以组团布局发展模式保持新区良好生态格局 的同时,规划了223平方公里的农田和果园用地和237平方公里的 水域、生态防护绿地,新区将建设成"城在绿中,林田遍布"的城园交融、 和谐共生的现代田园城市。

40
——快捷交通联接 规划通过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轨道、 大运量公交多种现代交通方式的支撑,建设新区综合性交通枢纽,实 现公交方式零换乘,倡导低碳出行,实现新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之 间、新区内组团间的便捷连接。 ——优美小镇点缀 规划在新区倡导建立全新的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模式, 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取得平衡。延续原有的乡村生活模式,强 调生态环境保护。以文化旅游、农园风情、关中民俗和滨水休闲为特 色建设生态田园小镇,以集约建设用地的立体城市模式建设重点示范 镇。 ——现代农业衬托 规划在新区通过发展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外向 型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力争将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 和城市建设高度融合的新区,成为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菜篮子基 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38
实施要点:

统筹整合省市条块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 市 规 划 调 查 分 析 之
西 安
——
目录
1. 古长安概况
2. 现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 3. 未来西安规划发展探索 4. 对西安规划的思考
历 代 长 安 城 传 统 规 划 思 想 脉 络
古 之 长 安
西安,古称长安,名蕴长治久安之意。 3100多年的建城市、1100多年的建 都史、中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与罗马、开罗和雅典病程世界 四大古都。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王朝于此建都 立城,史称丰、镐二京,从此一开千年古 都之先河。其后,汉长安城,隋大兴城、 唐长安城、元奉元路,至明洪武二年,改 称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本次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探索
古城中央,轴向伸张,九宫格局,四面八方, 初期发展,东西南向,古城保护,控制未央, 近期发展,南北延长,高新经济,曲江空港, 九城之都,大市泱泱,功能整合,各有特长, 卫星起步,米字方向,户县周至,兰田阎良, 韦曲高陵,临潼咸阳,放眼关中,集群带状, 地区龙头,西部最佳。
八 十 年 代 西 安
1990年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进入1990年代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 程加快
——西安北高新,西高新等新区崛起,突破城市原有 格局
——西安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1995~2010
城市规模:到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10万人, 城市面积为275平方公里,中心市区面积175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 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 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 规划理念:按照“保护古城,降低密度,控制规模,节约 土地,优化环境,发展组团,基础先行,改善中心”的原 则,形成“中心集团,外围组团,轴向布点,带状发展” 为特色的城市布局结构,避免中心城市“摊大饼”式无序 蔓延,引导城市向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发展。
E
N
D
1995~2010
1995-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图
1995~2010
2008-2020西安市总体规划
2008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年-2020年)》。 规划时代背景: 1、老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2、城市结构、交通 3、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4、临潼、长安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区 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 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 现代城市。
一·西安功能规划
城市范围: 新纳咸阳5区县渭南2县
产业布局: 构建一心三带空间框架
城市格局: “一都两廊五邑八水”
大西安城市空间布局可以概括为: “一心、四区、十四组团”。
功 能 规 划
规划空间格局——一心八区、组团 发展以组团发展为模式,以绿化廊 道、交通为网络,分割形成“一心、 八区”的主导产业、职能产业综合 体,完善城市发展格局的需求。 一心:大西安“中心区”
2008~2020
人口规模 1.市域总人口:2020年规划人口控制在1000万人,其中户 籍人口800万人左右。 2.市区总人口:2020年规划人口控制在700万人,其中户籍 人口550万人左右。 3.主城区总人口:2020年规划总人口控制在600万人左右。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市域城镇建设用地2003年为550平方公里,2020年规划建 设用地为850平方公里,总需增加建设用地约300平方公里 左右。其中,主城区2003年城市建设用地为405平方公里, 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为600平方公里,总需增加建设用地 195平方公里。
今天西安面临的问题
西安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带来城市间的竞争加剧,西安与其他副 省级城市比较,差距在拉大,发展水平逐渐落后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将导致西安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 大 ——区域协调发展的形式日趋紧迫,现处于全国经济发 展带上的二级增长极,必须依托关中城市群,整合现有 资源优势,协调发展,调高城市竞争力 ——线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比较优势:科技教育优势 旅游优势 区位优势 产业基础雄厚
1980~2000
西安市1980—-2000年总体规划
规划原则
•严格控制、保护改造 、充实提高 、发展远郊
•把西安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交通流畅,服务设 施良好,园林绿化普遍,旅游事业发达,古城风貌 生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1980~2000
八十年代城市总体规划图
1980~2000
1980~2000
八区:沣渭新区 泾渭新区 浐灞新区 潏滈新区 空港区 高新区 物流区 生态区
功 能 规 划
城市空间模式图
交 通 规 划
二·西安交通规划
·交通网络结构—— 棋盘路网、米字辐 射城市交通实施公 交优先战略和交通 一体化战略,支持 城市多心化,分散 老城区交通压力, 形成“棋盘路网” 加 “米字辐射”的 形式,核心城区形 成“两轴、三环、 一高、一绕、六纵、 七横、八射线加旅 游环线”的道路网 格局。
明 清
西安历次总体规划
现代西安
——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历程
第一次编制总体规划——1950年代 第二次编制总体规划——1980年代
第三次编制总体规划——1990年代
第四次编制总体规划——2002年起
1950年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背景: ——“把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156个重点项目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收件的156项工 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 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在156个项目中,陕西就有24项 ,西安就有了17项,成为接受项目最多的城市
2008~2020
2008-2020西安市总体规划图
2008~2020
目 前 西 安 现 状
西 安 规 划 发 展 探 索
城市性质: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中国中西部重要的中心 城市,陕西省省会,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西安历史文化 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职能:国际性旅游城市,科研教育和制造业基地,高 新技术产业基地,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 中西部的中心城市,陕西省省会,“一线两带”的核心城 市。 城市特色: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 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
1953~1972
西安市1953-1972年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疫情翔精密机械制造和纺织为主的工业城市 •规划期限:1953——1972年 •城市规模:市区人口:近期(1957年):100万 远期(1972年):120万 用地规模:远期131平方公里 •功能分区:分为五大功能区 东郊:纺织工业区 西郊:电工程区 南郊:文教区 北郊:以陇海线为界线的文物大遗址保护区 中部:城高居住区、商贸区 •城市形态:圈层式 •发展方向:以中心为主,向南发展
1953~1972
五十年代城市总体规划图
电 工 城
军 工 城 科研 文教区 电子城
纺 织 城
1953~1972
1980年代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从“文化大革命”前一段时间起,城市规划专业 被削弱直至被取消 ——“文化大革命”末期,城市规划工作得到部分恢复 ——“文化大革命”候,百废待兴,从1978年起,全国 各城市重新全面启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1978年中央十三号文件要求,全国第一批八个大城市(兰 州等)、第二批十五个大城市(西安、昆明等)、第三批 二十二个大城市(哈尔滨、武汉等)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完 成后报国务院审批
产 业 规 划
四·遗址保护规划
西安市是我国大遗址集 中分布的主要城市之一 针对各个遗址的不同特 点,西安对大遗址的保 护与利用进行了积极探 索,先后实施了一系列 规划,措施
遗 址 保 护 规 划
遗 址 保 护 规 划
对于西安规划的思考:
对于西安来讲,如何去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新景象?怎 样能够通过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的未来?就是要有较好的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来体现本土的文化,真正让西安模式 能够实现。对于西安下一步发展,我认为应当从挖掘城市 历史内涵,突出城市个性,体现文化特色,打造城市精品 入手,进行研究和探索。 西安的未来规划是好的,但需要下功夫执行。比如: 现在的唐长安城遗址保护问题,我们需要标识出一个清楚 的唐长安城轮廓。该工程可能浩大,但要坚持做下去,因 为遗址是几千年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像目前的 发展下去,可能永远都不可能再恢复唐长安城的气魄了。
交 通 规 划
西安综合交通规划图
交 通——错位发展、 优势互补建设西安现代 产业体系,继续壮大五 大主导产业,根据优化 产业布局的原则,推进 “开发区龙头带动、中 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 县突出特色”三个层面 联动协调发展,重点发 展十二大产业载体,努 力建设支柱产业明确、 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 新型产业园区。
自然地理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左据函谷、 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 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 隈,汧涌其西。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 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 ——西汉 班固《西都赋》
丰镐二京 双子之城
周代的都城采用《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模式:“方 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 朝后市,市朝一夫”形成最典型的九宫格局。
西 周
秦代的都城形成了“渭水贯都,以相天汉, 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城市格局

唐长安城的 规划承了古代都 城规划布局的传 统手法, 与《考 工记》中记载的 布局接近。

元朝都城为今西安城的范围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的东移,西安告别了帝 都的尊贵地位,但依旧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 文化的重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