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 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像这样与虎谋皮为虎所噬还要来替虎噬人的方 法,我们应该当作前车之鉴。
——陈独秀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和运用马 克思主义理论。
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 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把他的理想尽量 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林伯渠,1886年出生于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一个 普通的乡村家庭。 1902年入湖南西路师范学堂。 1904年春,经选拔考试,被师范学校选送留学到日本东京弘文学校 公费留学。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革命者同盟会。 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他在极为 愤慨之下,毅然回国。 1906年春天回国后,在长沙振楚学堂教学并在西路公学任职约1年。 1907年被派往东三省联络绿林,从事起秘密的反清活动,黄花岗起 义失败后,才回湘参加反袁独立活动,后被袁世凯通缉,于1913年 5月逃亡日本,并加入到孙中山重新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受命回国 后,曾任湖南省署秘书兼总务科长、政务厅长等职。 1917年段祺瑞非法解散国会,林伯渠参加了护法之役,担任湖南护 法军总司令部参议。 1920年,林伯渠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 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 类型: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 是李大钊、陈独秀。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东、 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 的活动家,其代表是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等。
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
毛泽东
杨匏安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 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阶级斗争》(考茨基 著)和《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 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毛泽东 杨匏安早年留学日本,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1919年,在“五 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思想起了很大的变化。一方 面他从俄、德等国的世界革命风暴和“五四”运动中,深切体会到 劳动人民力量的伟大;另方面,他从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和俄国十月 革命受到启发,使他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思想境界,朝着马克思主 义无产阶级世界观大步迈进。从1919年5月下旬起,至同年12月底 止,在广州“五四”爱国运动高潮期间,他奋笔疾书,为《广东中 华新报》写了八九万字介绍新文化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原籍浙江绍兴。字翔宇,小 名大鸾,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 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天 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 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 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底给蔡和 森的回信: “我看俄国式的 革命,是无可如 何的山穷水尽诸 路皆走不通的一 个变计,并不是 有更好的办法弃 而不采,单要采 这个恐怖的方 法。” —— 毛泽东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
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办法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双石桥蔡家堰。 自小忠厚笃诚,坚韧沉毅,喜读史书,学识渊博,有“金玉文章” 之誉。 清末,190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成城学校,谋强国之策。接受民主 革命思想。 1906年加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评议员。在日八年,革命活动不断。 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黄花岗起义,奉令购运军火。起义失败, 返川领导保路运动。 民国初建,代表蜀军政府赴南京,出任参议院议员、大总统府秘书, 助孙中山先生建政。袁世凯篡国,吴玉章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到 法国,在法组建华法教育会,为国培养人才。 1917年回国,在北京创办留法俭学预备学校,选送留法学生近两千 人,周恩来、邓小平、王若飞、陈毅、聂荣臻、赵世炎、蔡和森、 张申府等留法学生,都成为中国革命的栋梁。 五四运动时期,吴玉章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1922年到1924年任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校长,传播新文化新思想 , 组织马克思主义团体。
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董必武
吴玉章
林伯渠
董必武,1886年生,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 湖北黄安(今红安)人。 1903年考取秀才。 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1910年毕业,获清朝学部授予的 拔贡学衔。后在黄州任教员。 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在日本加入孙中 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 1915年6月回国从事反袁活动,两次被捕入狱。 1916年出狱后再度赴日本。 1918年回国,参加护法运动。 1919年在上海参加了五四运动,后创办武汉中学,教授国文。 1920年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李大钊
陈独秀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 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 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 性格。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他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 父老书》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爱国志士。“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 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 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 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 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 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 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 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 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清光绪五年)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城北的 一间小平房里。早年毕业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 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 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 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 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 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07年入 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 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 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 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 1916年任北京大学学长(相当于系主任)。 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 俗称“南陈北李”。是五· 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蔡和森
周恩来Biblioteka Baidu
1918年6月23日,蔡和森同志受学会的委托,赴北京组织赴法勤工 俭学事宜。这时杨怀中先生已应聘到了北京大学当教授,经杨老师 介绍,蔡和森来到留法俭学会,与李石曾等人取得了联系。蔡和森 会见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著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李大钊,他写 给毛泽东同志的信中说:“只计大体之功利,不计小已之利害,墨 翟倡之,近来俄之列宁颇能行之,弟愿则而效之。”在新民学会会 友中第一个吹响了欢迎十月革命的号角。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同志与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以及向警予 一起在上海乘坐“央脱莱蓬”号法国邮船赴法勤工俭学。来年2月, 蔡和森进入了蒙达尼男子中学学习。在法国期间,蔡和森研读马克 思主义著作,认真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 义者。 1920年5月,蔡和森打破破旧的婚姻制度,与向警予在蒙达尼自由 结婚。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解题关键 信息有“1920年”“俄国式的革命”“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 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借俄国暴力革命方式 强调中国革命要学习俄国暴力革命的方式。A项的表述本身 并不科学;材料不涉及革命的地域,所以B项无体现;D项与 材料观点相左,排除。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 合的思想。
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 的先驱,民众知识阶级的后盾。
——李大钊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新取向:
从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提倡马克思主义 “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 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 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 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毛泽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