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回家路上》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实践性课程。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用数线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根据数线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和空间观念,对数线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在数线上表示物体位置和进行加减运算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数线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在数线上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在数线上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难点:理解数线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数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应用。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线、小卡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数线、小卡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发生在回家路上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故事中,主人公小明在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助解决。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故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问题如下:1.小明家住在哪里?请同学们在数线上表示出小明家的位置。
2.小明在路上遇到了几个朋友?请同学们在数线上表示出朋友的位置。
3.小明和他的朋友们一共走了多少米?请同学们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操练,每组选一个代表扮演小明,其他同学扮演朋友。
每组同学在数线上表示出小明家、朋友的位置,并计算出小明和他的朋友们一共走了多少米。
回家路上(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回家路上(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走路、转弯、上下坡等不同情况,掌握时间和距离的关系,了解简单的速度概念。
2.能够简单计算速度,了解时间、距离和速度三者的关系。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时间、距离和速度的概念与关系。
2.简单速度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速度的概念深入理解。
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并理解时间、距离和速度概念,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本节课:1.让学生描述自己坐车、步行或骑车回家的路程,了解他们的经历。
2.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简要介绍自己的路程。
3.展示一张回家路上的地图,让学生分组探究地图上的路程,并记录重要地标位置。
2. 知识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的速度是如何不断变化的。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什么是时间、距离,以及速度是如何计算的。
3.通过实例讲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速度的计算和问题解答,同时,让学生探究速度对时间和距离的影响。
4. 总结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速度相关概念的理解,强化对速度计算常见方法和应用场景的掌握度。
同时也让学生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划分、分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课堂扩展1.让学生在实景探究中体会和记录速度的概念。
2.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自己的速度,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应用所学知识,巩固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回家路上》这一节内容主要围绕长度单位和千米、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米、厘米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千米、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才能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千米、米、厘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千米、米、厘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在实际情景中,能够灵活运用千米、米、厘米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千米、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千米、米、厘米的道具,PPT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千米、米、厘米的道具,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回家路上》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回家路上,我们需要知道路程有多远,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度单位。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说课设计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说课设计三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说课设计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学校二年级的数学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40页的内容,题目是:“回家路上”。
教材分析:《回家路上》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教授的内容是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同时是在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是对2、3、4、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与疏理。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主动提出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地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数数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阶段,也是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3、4、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的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教法:这一堂课的设计,我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数学用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在路上”和“在家里”的含义,加深对位置关系的认识。
2.能够正确地使用“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
3.能够解决简单的“上下左右”的位置问题。
4.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的辨认和使用。
2.上下左右等方位关系的简单问题解决。
3.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游戏互动3.观摩学习四、教学步骤第一步:自我介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同学,抽取2-3位学生到讲台让他们自我介绍并说一下自己家的位置。
第二步: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的辨认和使用1.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物体的位置关系,并且用条幅标注出,如右边的树,前面的车等。
2.老师给学生出示几张地图,让学生说出地图的大概位置,并用指示器指向正确的方向。
第三步:上下左右等方位关系的简单问题解决1.老师把一个小球放在黑板的上、下、左、右等位置,然后让学生说出小球的正确位置。
2.小组活动:选择两个学生作为进行小组活动的代表,然后分别由两个代表向自己的同学讲述自己回家的方式。
第四步:小游戏1.老师设计好游戏,游戏方式和时间根据实际课堂情况调整。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位置词语是否有理解,掌握了位置关系的解决方法。
2.分析活动中的纠错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3.给学生做测试或者出作业,考察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后记1.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和互动,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得到了激发。
2.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对空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3.需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提醒,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位置关系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回家路上》(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回家路上》(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回家的路上,我思考着今天的数学课。
我们学习了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认识时间》,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们能够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并能够读写时间。
我明确了我的教学目标:第一,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基本概念;第二,培养学生读写时间的能力;第三,引导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是时间的认识和读写,难点是理解小时、分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时间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为了准备好这节课,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学具,包括时间卡片、钟表模型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小明回家的时间。
我提问学生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钟表,讲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我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们理解小时、分钟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给学生们发放时间卡片,让他们进行随堂练习,读写时间。
在板书设计上,我清晰地写出了时间的认识和读写方法的步骤,以便学生们能够跟随我的讲解和练习。
对于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题目: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小时和分钟之间的关系。
答案是: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小时、分钟之间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下一节课中,我需要更加深入地讲解这一部分内容,并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知识。
同时,我也计划将时间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回家的路上,我感到满足而又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我希望通过我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掌握时间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学生需要理解小时和分钟之间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读写时间,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如何将时间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
对于小时和分钟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们观察钟表,讲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回家路上》(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回家路上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进行简单加法和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内容1.了解简单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能够用实际的例子进行解释。
2.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帮助学生解释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数学问题表述,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2.能够手算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并掌握正确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在实际生活场景中,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入手,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掌握简单加减法规则,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及内容1. 思考问题我们经常在回家的路上走,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判断走的路程。
同时,我们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突然掉了一个口香糖,我们可以如何解决?•学生思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发表自己的看法。
2. 理解加减法规则在上述的生活场景中,我们可以借助加减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比如:如果我们走了1000米路程,已经走了600米,那么我们还需要走多少米?•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加法与减法规则,解释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再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手算方法。
比如:1000-600=4003. 利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如果我们走了600米路程,但还要走200米才能到家,那么我们走的总共路程是多少米?•如果回家的路上有5个绿灯,每个绿灯亮10秒,我们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通过全部的绿灯?•如果小明在回家的路上掉了一个口香糖,你认为应该怎么办?4. 练习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练习题,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再进行讲解与讨论。
•20+5=?•如果小明家离学校有800米,他步行的速度是每秒1米,那么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家?•50-30=?5. 思考总结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一些问题,总结他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你今天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如何使用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自己尝试解决以下问题:•我们家楼下的小卖部在1个月里卖了100个冰棍,每个冰棍价格为5元,收入是多少?•如果有1000元,要买10本书和1本笔记本,每本书的价格是60元,笔记本的价格是600元,够买这些物品够不够?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的内容是针对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而设计,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是这节课的重要目标,通过生活实际场景和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相对于过往的枯燥练习,让学生更有兴趣,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规则和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回家路上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回家路上教案欢迎来到http:///教案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回家路上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回家路上教案篇一: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回家路上》教学设计----------------巩固2、3、4、5乘法口诀孙宜清教学内容:《回家路上》2、3、4、5乘法口诀巩固教学目标:1、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示数学信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2、3、4、5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计算、提取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回顾、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以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难点:如何构建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这一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乘法口决1、课前青蛙歌曲、加强学生对1、2、4乘法口诀的记忆。
2、口算二、情境演示、揭示课题1、故事引入:太阳落山了小朋友们要赶快回家,那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而且还办了一所动物学校呢。
瞧,小动物们放学了,他们三三两两地走向回家的路上呢!(板书课题:回家路上)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么高兴啊!可是却急坏了老师,因为大象老师想知道动物们是不是都已经出学校,仔细看图,些图上有些什么?能把你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预测:各种动物没有排好队、没有按照一定顺序站队…….三、出示情景图、收集信息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知道一定顺序观察很重要,因此我们观察整个图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收集信息。
学会收集信息的表达方法。
2、提出问题(1)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问题:1、船上一共有多少只猫?2、桥上一共有多少只狐狸?3、路上一共有多少只猴子?4、学校教学大楼上有多少扇窗户?5、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6、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7、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四、小组合作、解决提出的问题1、根据所提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条件来解决问题1。
《回家路上》(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回家路上》(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回家路上"是一堂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第五章《位置与方向》的第三节《回家路上》。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左右的概念,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以及物体的左右位置,同时能够运用左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情境,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能够自主完成左右方向的判断,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左右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能够在不同视角下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左右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课件、图片、小卡片等。
一、情境导入:我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怎么回家吗?”让学生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是怎样判断左右的,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我会利用课件,结合图片和实物,讲解左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以及物体的左右位置。
三、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例题,让学生观察图片,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然后我会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随堂练习:我会出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实践环节: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左右知识解决问题,比如让他们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座位,或者让他们根据老师的指示找到某个物品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会出一道作业题,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物体的左右位置,并写出解题思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会让学生在课后思考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同时鼓励他们运用左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拓展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我需要关注的是情境导入环节,是知识讲解,然后是例题讲解,接着是实践环节,然后是作业设计,是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回家路上》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测量物体长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分米,并能够运用这些单位进行实际物体的长度测量。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来获取知识。
此外,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能够运用这些单位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能够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
2.难点:长度单位的转换以及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卡片、实物、测量工具等。
2.学具:学生测量工具、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认识长度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长度单位测量实物长度,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案设计一、教材及远教资源分析:、教材内容及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回家路上》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内容教材第页。
这是一节综合应用学过的—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由“数学游戏”、“练一练”两部分组成,“数学游戏”主要是通过小动物放学回家的这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采用“你问我答”的数学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练一练”这一环节设计了三种形式各异有趣的算一算、填一填、找一找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
目标确定分析:本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一节练习巩固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生活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独立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将获取的数学信息重新整合而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来,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案目标之一;其二,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且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远程教育资源分析:本节课采用“模式二”中卫星下载的优秀课件进行辅助教案。
课件采用的是形式,由张色彩鲜明的幻灯片组成。
其中主要的一张是教材中以“回家路上“为主题的情境图片,其余张幻灯片分别是课后“试一试”和“练一练”中的道练习题。
二、教案设计与资源应用的整合思路:、教材背景分析《回家路上》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教材第页。
这是一节练习课。
教材通过“花园”这一情境,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图意,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再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先独立解答,在组织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教案中提出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延伸。
本节设计在模式二(电脑和电视机)环境下进行教案,改变了单调的教案方式,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趣的数学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回家路上》这一单元主要围绕长度单位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厘米和米作为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和1厘米的长度表象,学会用米和厘米作为单位量测物体的长度,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可能还不太会使用尺子,对1米和1厘米的长度表象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能够用米和厘米作为单位量测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估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
2.学生能够用米和厘米作为单位量测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课件、实物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小兔子回家”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小兔子在回家路上遇到了哪些问题。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兔子需要测量路的长度?怎样测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长度单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两个长度单位。
并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1米=100厘米。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测量活动。
回家路上优秀教学案例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2.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制作模型等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孩子们熟悉的回家路,引导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描述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路线、判断方向,并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使数学知识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同时,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乐于学习数学,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潜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想法,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如何描述物体位置时,我会让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回家路线图,并在图中标注方向和位置。这样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自己在方向与位置方面的收获和不足。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让他们相互鼓励、提出建议。此外,我还会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评价,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二年级上数学 〔教学设计〕-回家路上-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回家路上-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二位数的加减法;2.能够理解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1.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算;2.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组织语言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二位数的加减法;2.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2.进行口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四、教学过程4.1 引入新知识(10分钟)1.描述生活中的一个简单场景:小明每天放学后都需要走回家,今天小明发现了一条捷径,走这条捷径会花费他15分钟,而走原来的路则需要30分钟。
请问,小明选择走哪一条路更加快速呢?要求学生思考一下,并依次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
2.分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小明节省时间的做法,并举一到两个例子说明自己的想法,老师可以选择两组学生进行对比,从而引出交换律的概念。
4.2 讲授新知识(20分钟)1.用白板演示二位数的加减法,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口算;2.通过对比不同的口算顺序,引出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解释;3.让学生互相口算,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4.3 练习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比赛内容是口算十道二位数的加减法;2.比赛结束后,老师可用计时器测得每个学生所用的时间,并指出每次口算错误的处所;3.让学生根据口算错误处进行订正,并与同桌进行交流,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4.4 总结归纳(10分钟)1.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回顾,让学生针对自己所犯错的地方进行反思;2.总结学习到的新知识,明确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本概念与应用;3.学生进行表扬,表彰口算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同学。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新知识,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和思考题目,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5.6《回家路上》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6 《回家路上》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堂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回家路上》。
这是一节二年级上册的数学课,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5.6《回家路上》这一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在回家的路上,小明遇到了一些小动物,通过给这些小动物排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观察图片,找出小明回家路上遇到的小动物。
2. 比较小动物的长短,并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3. 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1. 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排序任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排序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小动物卡片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动物玩具、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回家路上的见闻,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展示图片,找出小明回家路上遇到的小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3. 比较小动物的长短,让学生试着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4.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比较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6. 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小明想要买到最长的尺子,应该如何选择?7.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小明回家路上遇到的小动物、比较方法、实际问题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体,比较它们的长短,并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回家路上》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回家路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回家路上》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兔子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各种动物,通过观察和计算,学会了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对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对故事情节感兴趣,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童话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回家路上》的课件,包括故事情节、图片、动画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小卡片、计数器等学习用品。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游戏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回家路上》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讲述小兔子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的各种动物,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计算小兔子需要给每个动物多少个水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每组轮流扮演小兔子,给其他动物分水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加减法运算。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小卡片上的计算题目,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小兔子遇到的动物更多,需要给每个动物分配更多水果,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回家路上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回家路上9篇北师大版回家路上 1教学设想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的想法的过程,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等能力。
活动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上信息口头编故事。
2、引导游戏活动,讲清游戏规则(根据画面提问题,你问我答)3、指导观察方法,指名学生说说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
4、小组合作。
要求:1)其中一个同学根据图上信息提问题。
2)另一个同学运用所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5、全班交流反馈,互相评价。
小组汇报,说出自己所提的问题和怎么解答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二、深化理解,巩固提高。
(送瓜果) 2 x 5= 4 x 1= 9 x 3 =6 x 2 =3 x 7 =4 x 3= 8 x 3 =6 x5 =三、找新家(第23面第3题)1、让学生把图意讲一讲。
2、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准又快。
四、摘星星五、对口令。
六、作业。
写出得数是20的算式,可以是加法算式,或乘法。
比一比谁写得多。
: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回家路上 2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是对2、3、4、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与疏理。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主动提出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在数学游戏的方式下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了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回家路上》(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回家路上》(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认识并掌握1—40的数字及其顺序。
2. 能够通过听题并数出相应数目。
3. 能够通过听题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4. 能够通过听题并填写正确的数字。
5. 能够通过口算检验填空。
教学重点:1. 认识数字1—40及其顺序。
2. 数数技能的培养。
3. 邻数之间的差的概念。
教学难点:邻数之间的差的概念。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谈话、听、做、口算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起始活动1. 考察学生数字识别的能力,通过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2. 在黑板上写出数字1—40,然后让学生在不看黑板的情况下记住尽可能多的数字。
3. 让学生上台一个个数字写他们记得或认识的数字,准确最多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
二、活动二:学习新知1. 通过呈现数字1—40及其顺序,在学生的帮助下,将数字粘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形成数字的顺序。
2. 教师总结并介绍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规律,解释邻数之间的差的概念。
比如,数字5和6之间的差是1,数字20和21之间的差是1。
3. 让学生自行试图找出邻数之间的差的规律,通过口算差的结果加强记忆,同时也可以在黑板上练习练习。
三、活动三:数数实践1. 教师出题,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题目,数数,并选择相应的数字。
2. 通过多种题目的方式,提高学生数数能力的训练。
如:听数数找数字:老师数1,学生找①;老师数10,学生找⑩。
选择填空:下面哪个数字是39?A. 29 B. 30 C. 39填空:30、31、____,33,____、35四、活动四:运用知识1. 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题目,进行口算,并完成相应的填空任务。
2. 通过多种题目的方式,巩固邻数之间的差的概念,比如:填空:30、____、32、____、34填空:20、____、18、____五、活动五:结束活动1. 在黑板上出现乱序的数字,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把它们重新排列成正确的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2、3、
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是对2、3、4、
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与疏理。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主动提出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示数学信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2、3、4、5的乘法口诀。
2. 培养学生的计算、提取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4.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回顾、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以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构建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这一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
相应课件、教具。
一、情境导入
1. 故事引入:太阳落山了小朋友们要赶快回家,那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而且还办了一所动物学校呢。
瞧,小动物们放学了,他们三三两两地走向回家的路上呢!
(板书课题:回家路上)
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么高兴啊!可是却急坏了老师,因为大象老师想知道动物们
是不是都已经出学校了,仔细看图,图上有些什么?能把你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预测:各种动物没有排好队、没有按照一定顺序站队…….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知道一定顺序观察很重要,因此我们观察整个图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收集信息。
学会收集信息的表达方法。
2. 提出问题。
(1)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问题:
●船上一共有多少只猫?
●桥上一共有多少只狐狸?
●路上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学校教学大楼上有多少扇窗户?
●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 小组合作、解决提出的问题。
(1)根据所提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条件来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中不只是列出算式解答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思考如果不会计算想什么办法解决?
4. 展示学生解决的问题
(1)学生展示汇报,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图示来解决列式和可以利用加法进行计算的问题。
4 ×
4=16(只)
四四十六
个4相加
(2)找一找图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2×6来解决?6个2连加和2个6连加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41页练一练1~4题练习题。
四、小结
1. 谈一谈你在本节课堂的收获以及评价自己在本堂课的表现。
2. 下课后,写一篇你在生活中利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日记。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