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校版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学第七章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

本章复习重点与难点

1.了解课程的含义、类型以及制约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2.理解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3.理解课程资源的类型与开发。

4.掌握课程的实施。

本章内容思维导图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内涵与类型

(一)课程的内涵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突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作疏∶"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记载,但这个词与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课程的意思相去甚远。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在朱※的著作中并没有对"课程"的明确界定,但意思还是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在西方,"课程"(Cu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寒《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课程"一词

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Race-couse)。据此,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medsturdy),即"学程"。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类型

课程的所涉对象十分复杂,对其的全面理解离不开对课程的分类。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教育家持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因此对课程所划分的类型也不同。现选出几种常见的课程分类,加以说明。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的属性,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又叫"分科课程",它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朋限。分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学科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优点在于∶从各文化领域精选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在短时间内达到历史文化高度;够有效保证学习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利于教师的教授,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共缺点在于∶较少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真题再现

【2019年真题】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A.综合课程

B.潜在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答案】D

【2019年真题】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特色课程

【答案】A

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最早提出活动课程思想的是法国教育工作者卢梭,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建立了完整的活动课程论,并付诸实践。经验课程打破了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来实施。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经验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开发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在具体实施中,更多的是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创造,以儿童为中心。经验课程提供给学生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充分的运用操作机会,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带有明显的自觉性。但同时也应看到,儿童从经验课程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真题再现

【2020年真题】()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B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从某一学科领域选择知识,并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加以组织的课程形态。分科课程的种类与科学知识分化情况密切相关。其优点在于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其缺点在于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素养,同时造成学习任务繁重。

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

态。它针对分科课程分科过度精细的学科化倾向,力图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需要。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三种形态。相关课程也称联络课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但又维持各学科原来的独立状态。融合课程也称"合科课程",是指将有关的学科合并成一个新的学科,与相关课程不同,合并后原来的科目不再单独存在。广域课程指的是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在范围上比融合课程要大。综合课程除了克服分科过细的缺点以外,还比较容易贴近社会现实和实际生活。不过,综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如教材的编写问题以及师资的问题等。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以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

选修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选修课程一般分为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两类。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的不同,可以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所谓国家课程,就是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它编订的宗旨是保证国家确定的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普通教育的世界先进水准,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这类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由国家统一审定,未经批准,地方不得随意变动。国家课程的编制往往采用"研制一开发一推广"的开发模式,实施"中央—外围"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

所谓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属二级课程。二级课程的编订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编订。地方课程可以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