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一)

合集下载

中体西用——精选推荐

中体西用——精选推荐

“中体西用”论的来龙去脉社会学院091 施露 09161121 摘要:“中体西用”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的简称。

“中体西用”论则是在近代社会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以坚船利炮侵略中国,震惊了中国的士大夫。

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痛定思痛,提出来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师夷长技”为何物?用魏源的话来说,是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再加上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之类,大致与后来所说的“西用”同属于一个范围。

可见,鸦片战争时期出现的“师夷”说正是“中体西用”的前身。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下为了摆脱统治危机而被迫采用了“自强之术”,而兴办“洋务”,如何处理和调整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便被提到日程上来。

于是,“中体西用”论作为洋务运动时期的一种文化选择便应运而生。

一般来说,人们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中提出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一语,视为对“中体西用”论的最初表达。

其中虽然没有出现“体”、“用”等字眼,但已经包含了“中体西用”论的基本意义。

继冯桂芬之后,按着这个思路写文章、发表议论者不乏其人,使“中体西用”的思想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不过,在甲午战争以前,人们大都是以“中道西器”、“中体西末”、“中主西辅”来表述。

就现有的文献来看,最早使用“中体西用”一词是沈毓佳。

1895年4月,他在《万国公报》第75期上发表的《匡时策》中说:“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从冯桂芬提出“中体西用”论的思想框架,到沈毓佳的完整提出,经历了30多年的漫长历史。

1895年以后,“中体西用”成为流行的说法,成为各阶层的人都能接受的思想原则。

地主阶级洋务派毫无疑问是“中体西用”论的鼓吹者。

张之洞为此专门写了《劝学篇》一书,对“中体西用”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理论阐述,一方面借鉴西法,举办矿务、铁路、商务、学堂等近代事业,同时又强调“宗经”、“明纲”、“正权”、“教忠,强化封建政治统治和思想束缚。

简要解释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简要解释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简要解释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强调“中学”是主体,是学“西学”的先决条件,在《循序》篇中指出“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

“中学”内容有“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治、地图”。

“四书”、“五经”是“中学”的核心。

即以“中学”为先导,为本。

“西学”是辅助,内容有西政、西艺和西史。

“中体西用”思想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幻想性和矛盾性,主张学习西政、西艺、西史,却要剔除里面关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成分,主张向西方看齐,却放不下封建伦理纲常。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有其积极意义的:(1)打破了顽固派思想禁锢,让西方先进文化得以传入,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思想得以流入,促进人民大众的思想解放。

(2)在当时西学东进情况下,当时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全盘西化,放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3)“中体西用”思想主张自我改制,而不是依靠外部势力,体现了“自强”精神。

(4)主张广设学堂、广泛翻译、广泛阅读,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

“中体西用”思想也有其不足。

首先,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试图阻碍历史的进步。

其次,对于当时的维新变法造成了很大打击。

另外,后期它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述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

是19 世纪60 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中学和西学之争并没有停止,几乎当时整个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学术界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

清朝官员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口号很流行,但他是在满清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体制。

这跟最早冯桂芬提出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为西学占一点地盘而不是让中学独占的目的完全不同。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历史背景1861 年(咸丰十一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最早揭示了这种思想。

以后,谈洋务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过。

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4 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次年,礼部尚书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再次提出,“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0-80 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议会,90 年代以后进一步抨击洋务派学习的思想是舍本求末,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

张之洞于是在1898 年5 月出1。

关于“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辨析

关于“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辨析

“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辨析——关于“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评论及启示【摘要】中国近现代文化争论的主题,一直是古今中西问题,这就涉及到了当今有所谓“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之争。

经过一波又一波的“文化热”之后,实践证明,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由于其“中西对立”和“体用分离”的内在矛盾,都不可能做到中西思想的有机结合,都不能正确解决古今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在当代也不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本文通过了解“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各自产生的背景,分析各自的特征,进一步加以评论辨析,探讨适应当代中国实际的古今中西文化观。

【关键词】中学西学体用背景特征评论启示前言“中体西用”是上世纪来、本世纪初最流行的口号,这种观念一百多年流行不衰,不过当时也有人对其中维护中学、贬抑西学的保守实质提出过尖锐的批评。

继而道了80年代,开始出现“西体中用”,这是在对“中体西用”的批评中,黎彭率先提出的一种与之针锋相对的新理论,李泽厚继而论之更详。

不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实质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

出现这样的争论,不仅成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极为注意探讨的问题,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在开始走入近代化过程中,近代中国社会就一直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对待西方文明,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文明,即中学与西学的关系。

面对这些问题,在中国曾出现的“中体西用”,还有继而后来的“西体中用”,都不能解决。

通过回顾这两个理论,探讨其背景、特征内容,进行全面辨析,也许能给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实践带来一些启示。

一、“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论产生的背景(一)“中体西用”论产生的背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从此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不断地寻找救国之路。

如何既保持中国的文化传统,又使西方文化为我所用,成为摆在中国有识之士面前的重要问题。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这种思潮不仅成为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同时也是洋务派进行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张之洞的《劝学篇》便是其在教育思想上正式流传和运用的标志,并开始逐渐主导着晚清教育的发展。

张之洞在《劝学篇》序中提出:“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1内篇有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九篇,主张以“本”正人心。

“本”在这里指的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

本者体也,将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看作主体,即“中体”。

外篇有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十五篇,主张以“通”开风气。

“通”在这里指的是学习西政、西艺、西史。

通者以为用,将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和文化拿来用,即“西用”。

“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

”○2“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3“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学必先由中学,亦犹是矣。

华文不深者不能译西书……如中士而不通中学,此犹不知其姓之人,无辔之骑、无柁之舟,其西学愈深,其疾视中国亦愈甚,虽有博物多能之士,国家亦安得而用之哉?”○4张之洞在书中明确表示“西用”必须在坚持“中体”的基础上,在不触及封建制度的前提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张之洞对晚清教育改革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见中体西用思想有着积极的一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体”和“西用”的矛盾逐渐加深,“中体”逐渐成了“西用”的束缚,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是由早期的维新思想家冯桂芬提出,而由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深入解释并倡导的一个方针。

方针的提出正值清朝末期,这是一个经历了长期的闭关锁国之后被洋人用猛烈炮火打开国门的时期,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如何对待“中学”与“西学”?在“中学”与“西学”之间如何取舍?先驱者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在当下的教育中,又如何认识“中学”与“西学”以及“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呢?一、“中学”与“西学”的内涵关于“中学”。

在“中学”的认识上,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往往更重视的是“中学”中的伦理。

如冯桂芬主张“以中国之论常名教为本”(《采西学议》),顽固派、礼部尚书怀塔不说:“西人政治可学者多,然必本义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

”(李侃等《戊戌变法时期对“校邠庐抗议”的一次评论》)而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则明确把中国传统的经学作为“中学”的根本,他尤其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

明显的,这都是封建社会卫道士们的做法。

其实,“中学”涵盖内容广博,简单地用中国古代四部图书分类法来观察:经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当然要吸取其有益的一面)、教育观;史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历代的治乱兴亡、风土民俗;子部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光辉闪耀的思想;集部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至美和诗人们的赤子之心。

这才是“中学”博大精深之处。

关于“西学”。

中国士人最早认识到的“西学”是技术层面的。

1862年曾国藩说:“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曾文正共全集》《求阙斋日记》卷上页55),冯桂芬强调“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议》)。

张之洞对于“西学”认识得更多,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征”、“西艺”和“西史”,西政主要指教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西艺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西史主要指西方各国的历史。

中体西用——精选推荐

中体西用——精选推荐

中体西⽤晚清⾃强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浅谈刘楚煜2015211792 基地班晚清⾃强运动即是指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由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僚掀起的⼀场⾃强运动,史称“洋务运动”"中体西⽤"是洋务派关于中西⽂化关系的核⼼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是封建主义⽂化和西⽅资本主义⽂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过较⼤影响,对晚清三次现代化运动都产⽣了⾮常重要的影响。

含义:所谓中体西⽤,即是指“中学为体,西学为⽤”的思想主张,通常的讲,它是指以中国传统的思想、⽂化、制度为根基,引进并应⽤西⽅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想法。

“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和以三纲五常为核⼼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不可变的。

“西学”是指近代传⼊中国的教育,经济,万国公法,外贸等社会科学,西⽅的⽣产技艺,可以⽤来巩固封建统治。

中体西⽤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双重性质。

其中以中学为中⼼。

中体西⽤是洋务派处理中西⽂化关系的原则,也是洋务派回击顽固派进攻的武器。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西⽅近代⼯业,军事民⽤⽅⾯的⾃然科学技术。

周建波先⽣指出“中体西⽤”论含义有⼆:⼀是学西学以卫道;⼆是西学与中学发⽣⽭盾, 罢停西学以维护中学。

它倡导不触动封建体制的情况下所实⾏的枝节改⾰, 它顺应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求借法⾃强, 这种不⽢沉沦的思想符合历史发展的⼤⽅向。

正如周先⽣所⾔,整个洋务运动包括中体西⽤思想的⽬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维护清政府统治的。

因此,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整体的进步的作⽤是有限的,甚⾄随着时代发展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负担。

背景:要把“中体西⽤”思想作⽤影响探讨清楚,我们必须要做的是:了解当时的⽂化背景。

清朝末年,英国⼈通过鸦⽚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开始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进⼀步打击了清朝统治。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统治集团内部⼀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西⽅先进⽣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中外教育简》复习题中国2

《中外教育简》复习题中国2

《中外教育简》复习题中国2《中外教育简史》复习题答案第一章中国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第一节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哪些?概括起来有哪两项?具体有哪些内容?文、行、忠、信。

”即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信实。

概括起来说有两项: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二、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什么当中?《论语》三、孔子主张实行什么政治?“德政”四、孔子提出的社会理想是什么?“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博施济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会理想。

五、孔子将什么看作是立国的三大要素?人口(“庶”)、财富(“富”)、教育(“教”)六、孔子的教育对象观是什么?“有教无类”七、孔子将诗按不同乐调,分为哪三部分?“风”、“雅”、“颂八、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九、孔子提出的德育思想有哪些?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有教无类十、孔子最重视诗、礼、乐的教育。

他说了些什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十一、孔子在“自省自克”方面说过什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第二节孟子的教育思想一、孟子在政治方面主张施行什么?“仁政”。

二、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有哪“三件宝?土地、人民、政事”三、孟子认为人天生的本性都是怎样的?善的四、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明人伦”五、“人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六、孟子提出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哪些?由博返约,深造自得;启发引导,因材施教;专心有恒,循序渐进;七、孟子提出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 持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磨炼意志;八、在理想方面,孔子主张什么?孟子主张什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九、孟子认为大丈夫在各种考验面前应做到怎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别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百年祭_历史学论文【精品论文】

别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百年祭_历史学论文【精品论文】

别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百年祭_历史学论文【精品论文】别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百年祭_历史学论文 1898年,夏历戊戌五月,张之洞刊行《劝学篇》,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下简称“中体西用”)。

史家称为这是堵截维新思潮之举,而“中体西用”也被认定为洋务派的旗帜。

1898年,夏历戊戌八月十三日(公元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六君子血染菜市口,百日维新匆匆以悲剧结束。

许多史家都在告诉我们,洋务派不如改良派,改良派不如革命派;中体西用既是攻击改良的思想武器,自应为改良派所反对,为革命派所不取。

然而,研究一下历史,使人惊奇的是,无论是视“民权无一益而有百害”坚持保皇的康有为,还是提倡民权推翻帝制的孙中山,竟都没有走出中体西用这个怪圈。

而这也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多年裹足不前的根本原因。

有什么根据这样说, 我们不妨作一点历史的探讨。

无所不在的中学中国人惯于在字面上做文章,语言含混模糊,什么中学、西学、体、用,都可以作出圆滑的解释。

中学,如果概括全部中国古代的学术,即使其中糟粕不少,那也是耀眼辉煌,令人留恋的,所以总有人在那里提倡国学,整理国故,这里不去多说。

现在要讨论的是“中体西用”里面的“中学”,这就不一样了。

这中体西用中的中学,非指具体的学术,而是从文化的总体抽象出来的“形而上”的圣人之道。

当时所谓的西学,主要是自然科学和技术,被认为不过是“形而下”的器艺。

中体西用,就是由形而上的道起主导作用。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1809-1874)这话,一般都认为最能表达中体西用的内涵。

伦常名教是这个中学的精髓。

什么是中国的伦常名教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刚开篇,用“臣光曰”的口气发表的那通议论,可谓抓住了中国伦常名教的要害,现将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一段话引述于下: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史料解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史料解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中体西用”思想的起源〔材料一〕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冯桂芬《校庐抗议·采西学议》〔材料二〕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薛福成《筹详刍议·变法》〔材料三〕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

然则欲与之争强,非徒在枪炮战舰也,强在学中国之学,而又学其所学也。

今之学其学者,不过粗通文字语言,为一己谋衣食,彼自有其精微广大之处,何尝稍涉藩篱故善学者必先明本末,更明所谓大本末而后可。

以西学言之:如格致制造等学其本也,各国最重格致之学,英国格致会颇,获益甚大,讲求格致新法者约十万人。

语言文字其末也。

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解读】这三段材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起源①“中”是以中国的纲常、伦理为主。

“西”是以西方的先进科技为辅。

“中体西用”是指把中国的伦理纲常与西方的先进科技结合起来,使中国强大。

②这一主张并不是张之洞首先提出来的。

1861年冯桂芬的主张可以说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发端,以后改良派的代表人物薛福成、郑观应等人都进一步论述了这一主张。

2.“中体西用”思想〔材料一〕新旧兼学。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材料二〕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①之俗,所以郅治国邦,固丕基②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必谓转危,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臣亦不存此方隅之见,顾经国方略有全体偏端,有本有末,如疾方亟,不得不治标,非谓培补修养之方,即在是也。

(标点为作者加)──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解读】《劝学篇》是张之洞的代表作。

它集中地体现了张之洞的思想方法,完整地表达了张之洞的理论纲领和施政要略,既是张之洞前几十年事业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他后十年事业的规划和蓝图。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提要:鸦片战争时,西方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华帝国的大门,也同时击碎了“天朝”人们虚骄的心理,使得他们开始正视“夷狄”和“夷狄文化”,中西文化碰撞遂成为近代中国嬗变的主题。

如何对待“西学”?又如何对待“中学”?“中体西用”思想即是近代中国人对上述问题的最初回答。

这一文化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变化,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大致经历了由“西艺”到“西政”到“西教”三个演变阶段。

本文通过“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演变三阶段的考察,旨在探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中体西用西艺西政西教提纲引言一、“中体西用”思想的第一阶段——“西艺”的传入二、“中体西用”思想的第一阶段——“西政”的传入三、“中体西用”思想的第一阶段——“西教”的传入结束语“体”和“用”本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对很能表现中国人思维方式特点的范畴,它涵义丰富、运用广泛。

最早将体用两字并举,是先秦思想家荀子。

《荀子.富国篇》说:“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

”1不过在先秦时期,体与用多是分开来讲的,两者并举仅是个别的情况。

到魏晋时期,“体用”已经是指一物的“体用”,如玄学家王弼《老子注》:“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

”2此处的体是指存在或实体,用是指作用或表现。

到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往往用“体用”来表述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他们把“体”看作是内在的深微的基础,是恒常存在的不变的东西;把“用”则看作是外在的明显的表现,是流动的可变的东西。

理学家程颐又提出了“体用一源”的思想,后又经宋代的朱熹和明代的王阳明等人的进一步解释,“体用”便是指一个事物的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

3近代中国人所使用的“体用”,却常常用来表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导作用和从属作用、最高准则和应用方式、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并且使用的范围相当宽泛。

诸如,“以自立为体,以推诚为用。

”(曾国藩语)“以守为体,以战为用。

”(王文韶语)“以清心寡欲为体,以破除情面为用。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WU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WU

“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 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 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 除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化,除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既为中学与西学进行了嫁接,又规定了二者的区别 既为中学与西学进行了嫁接, 中学与西学相较,其在价值上的优先性是毋庸置疑的 中学与西学相较, 通过体与用的嫁接,中学与西学被置于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中, 通过体与用的嫁接,中学与西学被置于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中, 二者各自独立的社会功用得到了肯定。 二者各自独立的社会功用得到了肯定。 中学与西学不仅能够而且应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由此,不仅 中学与西学不仅能够而且应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由此, 传统的中学得以保全体面与尊严, 传统的中学得以保全体面与尊严,而且一向被视为奇技淫巧的西 学也获得了某种合法性, 学也获得了某种合法性,争得了一席之地 中体西用论是一种进步的文化观念, 中体西用论是一种进步的文化观念,从思想意识层面为西学的 引进打开了方便之门。 引进打开了方便之门。
3、评价 、 合理性: 合理性: 1、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 2、采西学,以求自强,包含反侵略的目的 采西学,以求自强, 3、继承发展了林、魏等人的思想,是兴办洋务的指 、继承发展了林、魏等人的思想, 导思想。 导思想。 4、促进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迈出现 、促进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 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 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 局限性: 、将传统的纲常名教、 局限性: 1、将传统的纲常名教、文武制度等中学至于不容置 疑的优先地位, 疑的优先地位,妨碍了洋务派对西方文明的深入 理解,制约了眼界,限制了取法西学的幅度。 理解,制约了眼界,限制了取法西学的幅度。 2、强调中体是对旧制度、旧势力的妥协,因此西用 强调中体是对旧制度、旧势力的妥协, 不免为中体所束缚。 不免为中体所束缚。

浅析“中体西用”思想

浅析“中体西用”思想

浅析“中体西用”思想作者:邵贤敏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0期摘要:“中体西用”思想,从19世纪60年代初产生到戊戌变法前后的三十多年间,一直长盛不衰,直到1911年后才逐渐衰弱。

作为时代的产物,“中体西用”思想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它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具体体现在早期经济现代化的洋务运动中、早期政治现代化的戊戌变法中。

关键词:中体西用早期现代化消极影响[中图分类号]G42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0-0049-02一、“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早期改良思想家冯桂芬。

1861年,在他所著的《校邠庐抗议》中有“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主张在不改变传统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向外国学习先进的东西,这可以看作是“中体西用”思想的雏形。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王韬:“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

”[1]郑观应:“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2]他们三个虽然没有提到“体”、“用”,但“中体西用”思想却表达得非常明了。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其灵魂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西学”指西方的近代文化,也是一个自有体用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是资本主义的各种制度,其灵魂是以自由、平等为标志的天赋人权思想。

中体西用论就是以“中学”中传统的文化、制度为根本,以“西学”中的技术为辅助,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内部的政治伦理和体制的前提下,引用西方科技文明强大自己,在“礼失而求诸野”的拾遗补缺心态的指导下,国人形成一种正统、自足的文化精神,当这种精神发展到顶点,就表现为对外来文化贬抑拒斥的自大心理。

19世纪后半期,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清朝统治者出于维护和巩固政治秩序的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一种比较现实的政策诉求,这就要求下中国的经济政治必须要纳入现代化的轨道,然而“中体西用”思想本身的出发点是和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它必然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起到相当的消极作用。

“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思想之比较

“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思想之比较
( 二) 基本含义不 同
( 一 ) 思 维 结 构 相 同
“ 中体西用 ”与 “ 西体 中用” 在思维结构 上是相 同的 ,二者都 没有 超出 中西对立 、体用 二元 的思维模式。 中与西是 欧风美雨东来之后产生的对待之词 ,不单 是区域名 称 ,而 是有着不 同生活和不同文化的丰 富内涵 。 “ 体 与用” 是 中国思想 史上 的一组重要 的概念 ,“ 体用 论” 是借着 “ 体” ( 本体 )与 “ 用” ( 作用 与功用 )解释 万物存 在或精神展现的理论 。它在消化 吸纳不 同文 化的过 程 中往往具 有筛选 、重组的功能 。在近现代 中国,曾风光一 时,继续承 担着宏 观调 节的工作。 _ 2 因此 , “ 中体西用 ” 与 “ 西体 中用” 的产 生与 发展亦包含 在这项体用二元论宏观调节 的工作之 中。

( 一 ) 提 出背 景 不 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鸦片战争结束后 ,太平天 国与清政府之 间的较 量却仍在持续 。为 了 巩 固和维护清王朝 的统治 ,以奕诉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及 张之洞 为代表 的士大夫集 团主张应学 习西方 技术 ,从而掀起了洋务运 动 ,但受 到 了顽 固派极力 阻挠 。对此 ,冯 桂芬 提 出了 “ 以中国之 伦常 名教 为原 本 ,辅 以西 国富强之术 ” 这 一 洋务 运 动 的主 导 思想 。郑 观应 也 提 出 : “ 中学其本也 ,西学其末也 ;主以中学 ,辅以西学 。 ” 1 8 9 5年 4月上海 中西 书院掌教沈毓桂 以沈寿康 的笔 名在 当期 的 《 万 国公 报》 上 用更是 首 次明确 概括出 “ 中学 为体 ,西学为用” 的观点 。 而在 1 9 7 8年十一届三 中全会 召开之后 ,中国大地实行 了改革开 放。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 ,同时在思想上也促进 了中西方文化 的 交流。围绕中 、西 、体 、用 四个范畴 ,文化界展开 了激 烈的论 战,并 且 形成了中体西用派 、西体 中用派和全盘西化派 。李泽厚则力 主 “ 西体 中 用” 的观点 ,因而成为此派在 2 0世纪 8 O年代 的代 表人 物。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哲学的,而是文化的;不是文化的,而是生命的。

这一问题的本质,可以表述为在我们的生命存在中,作为民族主干性文化话语的系统处于缺失或缺损状态。

其症候,抽象点说是我们已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具体点说,则是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对中西、古今诸关键性问题无力或未能做出系统有效的理论回应。

[1]曾有人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概括五四以来的历史进程。

实际在此“西化”和“俄化”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选择,即张之洞在《劝学篇》里论证总结并获得持续响应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土性方案。

我是认同这一精神和进路的。

本文试图阐述的“即用见体”不仅在问题意识和价值立场上与之衔接,其思想内涵也可以视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命题在当代语境里的深化和拓展。

一把由作为世界性殖民运动之组成部分的鸦片战争所引起的中西文化之争描述为一种“文化交流”,如果说出现在费正清等汉学家笔下还情有可原,那么中国知识分子也跟在后面人云亦云则绝对属于主体性的沉沦。

当时儒士大夫面对的挑战是,一方面以儒家为主体的本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在器数之术和制度之学诸方面显得“技不如人”,另一方面,作为民族生命意义价值之肯定确证和文化认同之凝聚维持诸功能还必须由这一传统提供承担。

在多少有些残酷的“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下,中华民族应该如何发展安顿自己的生命?如果把文化理解为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系统方案,则儒学的调整与此生命的存亡续绝高度相关。

对此认识清醒的人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正确主张。

它被王韬、康有为称为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之“先声”,因为“师夷”二字正视了传统文化在技艺上的不足,“制夷”二字则体现或坚持了传统文化亦即中国人的本位立场,从而开创了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方向。

薛福成稍后的表述就更加清楚显豁了:“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

“中体西用”产生的历史背景开题报告

“中体西用”产生的历史背景开题报告
7.陈金凤,陈金川.“中体西用”价值观与中国近代化.学习论坛.1997年.第1期.第24、25、26页.
8.袁钰.“中体西用”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山西: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20页.
9.郭震.“中体西用”思想与中国近代化关系探索.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09年6月.第2期.第33、34页.
①教育的近代化
②法的近代化
③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2 “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①思想的局限性
②时代的局限性
三 结语
“中体西用”作为一种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回应和外部挑战的策略选择,对于当时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指南,这种理论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要清楚的看到这种思想是在中国遭遇落后与强大激烈对抗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所作出的选择,这种思想的本身存在着内在矛盾以及理论缺陷,因此对中国后来的发展起着束缚和制约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任何一种思想都应该根据当时的历史状况和历史环境作出正确的分析,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三)研究进度安排
2011年11月4号到11号,最终确定论文选题
2011年11月11号到12月11号,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12月20到2012年3月,初稿写作
2012年4月,完成第二稿
2012年5月,定稿
2012年5月底到6月初,论文答辩
三、写作提纲
(如填写不下,可另附页)
一前言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萌芽于鸦片战争时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产生,并且在洋务运动时期形成定型。它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冲突的产物。它折中中西、兼容并包,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相契合。
20世纪80年初期一直到90年代前关于“中体西用”的研究表明,很多研究者在关于“中体西用”是谁提出的问题上有所争论,有些学者认为是冯桂芬提出,有些认为是沈毓桂提出,有些认为是张之洞提出等。具体是谁提出的,史学界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是冯桂芬在《校邡庐抗议》一书中最早提出的。同时这时期都普遍认为“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开始着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办学堂、派留学生出国等措施都可以看出”中体西用“这个指导思想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关于这一时期研究界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认识问题,很多学者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道理吧,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中体西用”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包括教育、法制、政治等方面;“中体西用”对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的影响和作用;“中体西用”促进学习了西方的热潮,加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中体西用”产生了一种思想解放的作用;同时还有关于“中体西用”思想它的局限性等都是这一时期研究界对“中体西用”的主要认识。

最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最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一﹚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哲学的比较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管理哲学应该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
经》。《道德经》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易经》自然观基础上的,应用 于组织管理工作和管理者自我管理的社会观、组织观、发展观、行为 观及管理方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总和。《道德经》虽然区区五千言, 但它用精准简炼的语言把形而上所涉及的管理思想和形而下所涉及的 管理方法,从整体到具体详细而系统的进行了论述。语言之精辟以至 于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每个字都可以展开独立成章。其深度、广度、 认识水平远远高于现代西方管理哲学。
理思想认识误区的成因,以及用什么样的管理思想作为企业 管理的指导思想分别进行讨论。
• 一、西方科学的管理方法在中国为什么收不到良好效果
•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经过30年的努力绝大部分企业已经 形成一定的规模,管理问题由创业阶段的次要矛盾上升为转型期或成 长期的主要矛盾。但是目前企业的管理处于战国时期,各种管理思想 和管理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的人纷纷提出自己的不同的主 张,﹙包括西方管理)结果,形成了企业“小”、慢”、“乱”的现 状与总体上管理混乱的格局。这就象一群体能素质和技能素质水平参 差不齐的人参加一场田径赛,没人知道终点在什么方向。发令枪响过 之后,人们四散开来,他们或根据自己的意识判断、或根据别人的指 点,纷纷向自己心目中的目标跑去,结果只是极少数的人到了终点。 这些到达终点的人并非都接受过体能和技能的训练,而那些接受过体 能和技能训练的人并非都能到达目标。这就是西方现代科学管理水土 不服的原因——在错误的方向中体能素质水平和技战术素质水平越好, 偏离目标越远。其结果反倒不如盲目漫跑的人,这也是人们对科学管 理提出质疑的原因。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文化美国子公司公司管理人员画了一辆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并配了一句话1的疏忽会带来100的灾难并不严谨的语言表述却很好的向美国员工诠释了海尔这一理念的精髓在海尔集团很多地方的墙上都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员工的漫画漫画已成为世界各地员工了解海尔企业文化的最好载体back海尔的目标一直都是国际化的海尔海尔的国际化不同国家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价值观都会因为各国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跨文化的品牌及营销战略海尔选择的不是出口而是本土化战略创造出属于当地本土的名牌这样做更能够结合当地文化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过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创世界名牌采取的是一路纵队策略在海尔挺进世界的一路纵队中海尔冰箱无疑是出色的先锋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介绍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介绍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介绍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

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

2、“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3、“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4、“体”的意思是主体,主要是指在核心理念、价值观和原则方法。

5、“用”的意思是辅助,主要是指在行为方法、工具和产品等方面。

6、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中学和西学之争并没有停止,当时整个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学术界几乎都参与了这个大论战。

清朝官员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很流行,但他是在满清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中学巩固地盘,以便维持中学正统的地位,也就是封建的体制。

这跟最早冯桂芬提出的“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是为西学占一点地盘,而不是让中学独占的目的完
全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用见体初说——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及“西体中用”为背景(一)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哲学的,而是文化的;不是文化的,而是生命的。

这一问题的本质,可以表述为在我们的生命存在中,作为民族主干性文化话语的系统处于缺失或缺损状态。

其症候,抽象点说是我们已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具体点说,则是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对中西、古今诸关键性问题无力或未能做出系统有效的理论回应。

1]
曾有人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概括五四以来的历史进程。

2]实际在此“西化”和“俄化”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选择,即张之洞在《劝学篇》里论证总结并获得持续响应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土性方案。

3]我是认同这一精神和进路的。

本文试图阐述的“即用见体”不仅在问题意识和价值立场上与之衔接,其思想内涵也可以视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命题在当代语境里的深化和拓展。


把由作为世界性殖民运动之组成部分的鸦片战争所引起的中西文化之争描述为一种“文化交流”,如果说出现在费正清等汉学家笔下还情有可原,那么中国知识分子也跟在后面人云亦云则绝对属于主体性的沉沦。

4]当时儒士大夫面对的挑战是,一方面以儒家为主体的本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在器数之术和制度之学诸方面显得“技不如人”,另一方面,作为民族生命意义价值之肯定确证和文化认同之凝聚维持诸功能还必须由这一传统提供承担。

在多少有些残酷的“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下,
中华民族应该如何发展安顿自己的生命?如果把文化理解为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系统方案,则儒学的调整(如果不是重建的话)与此生命的存亡续绝高度相关。

对此认识清醒的人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的正确主张。

它被王韬、康有为称为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之“先声”,因为“师夷”二字正视了传统文化在技艺上的不足,“制夷”二字则体现或坚持了传统文化亦即中国人的本位立场,从而开创了后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方向。

薛福成稍后的表述就更加清楚显豁了:“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意识到和认同这一切。

监察御史张盛藻为反对1867年同文馆决定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算学而上奏说:“朝廷必用科甲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洋枪之理乎?”5]“以技艺夺造化,则干天怒;以仕宦营商贾,则废民之业。

”6]他们认为自强的真正关键是“以尧舜孔孟之道为教”培养臣民气节,而不是舍本逐末学习术数机巧。

大学士倭仁认为:“天文算学,只为末艺”;“礼义为本,技艺为末”。

他的主张是,“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7]这些意气之言看似振振有词理直气壮,但要应付国家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却是无济于事的。

合乎现实需要的事情需要合乎理论逻辑的说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器数技艺等西学与伦理纲常孔孟之道究竟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
本末、道器、理事、主辅诸概念是当时洋务派、顽固派和社会舆论论证和反对中学西学议题所共同使用的理论构架。

8]例如:王韬以“道器”关系说之:“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

”9]左宗棠以“理事”关系说之:“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

10]郑观应以“本末主辅”关系说之:“合而言之,则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11]冯桂芬以“本辅”关系说之:“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2]王文韶以“本末”关系说:“天下事有本有末,……就六事而言,练兵、简器、造船、筹饷,其末也;用人、持久,其本也。

至其大本,则尤在我皇上一心。

”13]──与前述诸人不同,这位以君心纲纪为大本的湖南巡抚,显然乃是以洋务为小末。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本末、主次、事理、道器等范畴仅能说明中学与西学的区别、主次,而这种区别、主次在洋务派那里也是普遍得到承认接受的。

国势危殆,促使自强运动成为社会的主流和共识。

而顽固派的批评和国策的论证,促使洋务派发展出这样一种理论话语:既能说明中学和西学的区别,又能说明二者的联系;既要给出引进西学的足够理由,又要明确引进之后其在新的政治文化结构中的从属性地位。

14]
严北溟主编的《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体用”条下有三条义项。

其一,“体指形体、形质、实体;用指功能、作用、属性。

”其二,“体指本体、本质,用指现象。

”其三,“体指根本原则,用指具体方法。

”15]
由第三点,还引申出第四个义项即“主要的(事物或原则)”与“次要的(事物或原则)”之义。

16]
明乎此,则体用概念出场与中(旧)学和西(新)学搭配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赢得一片喝采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17]五四以后,熊十力、冯友兰、陈寅恪等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均表示了对张文襄立言宗旨的服膺,18]可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确有某种真知灼见在。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作者列文森敏锐地注意到了张之洞在体用概念的使用上有二个跳跃:首先是传统的使用(如朱熹等)是本体论上的,而他这里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其次,传统的使用中体用是合一的,而他这里却是两分的(中体可以结合西用)。

此外,他还进一步认为,这样的使用“将传统主义者为挽救衰落的传统所作的努力引入了歧途”。

19]其实这样的批评在知识和价值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前文的梳理已表明体用概念是在使用中不断发展更新其意义内涵的,而并非一开始就属于形上学领域。

在其形上学意义成熟后,其作为实体和功能的义项也一直在使用之中(朱熹就用耳体听用解说其本体之发用)。

当然,张之洞对它作社会学的使用没有什么可不可以的问题,只有一个用得好不好的问题,逻辑是否成立?意义是否到位?张氏把由形上学引入古今、中西的文化问题,至今仍为学界关注思考的热点(用李泽厚的话说,“还有生命力”),充分说明这一工作不仅可谓成功,简直堪称贡献!列氏说传统的使用中体用是合一的,而他这里却成了两分──所谓两分(西学与中学、道与器)。

这可能是出于误解。

在西学
与中学上面,体用的意义主要是主要与次要,它要表述的是西学中学作为洋务运动之工作目标的结构上的外部关系。

在道与器上,情况复杂曲折一点。

这里的体用确实是近乎本体与现象义,但所谓本体,在现代哲学看来不过是一种文化修辞,因为世间并无此生天生地赋予生命以意义的超验存在。

因此,这一概念的定义和使用并不是特别的规范严格(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中的几乎所有范畴都具有经验性特征)。

细究张氏文思,他似是通过体用概念的本体与现象这一义项,接引出分别与之对应的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实际这可以理解为道与器的另一种表述,而同时代以道与器区分中学西学十分普遍20])的义含,以表明中学对于西学在属性即内部关系21]上的“优位”,从而为“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结构关系做出必要论证。

22]换一个角度,孤立地就道与器或中学与西学言,体用似乎是两分的。

但文化的问题实质是人的问题,张氏所说的中道西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命题里始终有一个统一的基础,即统一于中国人(族群与个体)之一身。

在这样一种意义上,“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尚且圆融无碍,“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有何不通?又有何不可?
至于说它“将传统主义者为挽救衰落的传统所作的努力引入了歧途”,则属于杞人忧天。

历史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一评判错在其所预设的前提:“西方的物质不能服务于中国儒家的精神”,23]──不能服务于儒学的精神,难道就不能服务于民族生命的需要?儒学的精神与此难道真是不
可调和的对立么?从儒家经典思想和历史整体看,“中学为体”中的“中学”虽然不免意识形态的因素,但基本上却是民族生命和意志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由此可见,列氏这一前提又是基于这样一种宗教性的文化理念:文化系统或原则本身即是绝对的自足的。

而在我们看来,文化与生命是贯通的,正如生命出自文化的塑造,文化也是生命的表达。

它能够也应该在与生命的互动中日新其德,与时偕行。

24]
当然,张之洞的命题也并不就是无可挑剔的不刊之论。

譬如说这里述及的文化与生命的视角,在他的论域里就几乎不存在,至少看不出他对此有清醒的自觉。

流弊所至,以“学”为体,因而未能对“教-国-种”这三个维度的复杂关系做出系统清理和深刻反思,不仅在政治上态度保守,对文化的擘画也缺乏足够的气魄和广阔的胸襟。

“即用见体”正是从今天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出发,在对这一系列问题追诘后提出的新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