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的至理名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澜教授的至理名言:“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精心的弹性预设,注重生成策略的运用,促进课堂现场的动态生成。
教师在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却常常存在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面对这些“意外”,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要抓住这些新的课堂生长点,使学习的内容不断得以拓展和深化,从而推进生成更丰富而又灵动的课堂教学资源。只有精心地进行“预设”,并且抓住精彩的生成,才能演绎出更加精彩的课堂。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即时产生的资源,包括互动、对话中产生的问题、情境或行为等信息。“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是精彩的。
精心的预设为生成起航
全面了解学生,预设“分层”
孔子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由于受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在信息技术课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零起点”和“高水平”的学生在一个班级里普遍存在着,如果采取“一视同仁”将导致“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因此,全面地了解学生,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科学预设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预设分层次的教学目标;针对各层次学生的弹性预设方案;最后教师进行分层评价,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方式的评价方案,要重视差异,尊重差异,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温馨的评价氛围,这将有利于信息反馈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
(二)仔细挖掘文本,预设“情境”
整个课堂教师利用低段学生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的特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设计了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开放性的问题,并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意的回答。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都调动起来,凝聚着学生认知的问题便成为了课堂教学新的资源,调动了课堂的积极氛围,充实着教学内容,演绎出课堂精彩一幕。
(二)准确把握教材,预设”错误”
预设“错误”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生错误的环节,错误的情况,错误的种类及原因的预测,是对教学过程的预先判断,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思维的展示。课堂上很多时候,一个“差错”给学生的撞击远远超过教师空白的说教。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设置一些思维“陷阱”,引诱学生犯错,发现错误,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辨析、比较,进而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比正面的、直接的学得更牢固的真知。
说明文词语准确性改词。在这里,“错误”起着刺激、醒悟、免疫的功能,老师故设“陷阱”让学生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利用预设生成错误资源是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
二、即时的精彩为生成导航
如果说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为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课堂的非线性又决定着教师必须关注课堂的即时动态。教师在组织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在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的同时更要做到“眼明耳聪”,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根据课堂的动态随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应让新的问题成为新的课堂生长点,使学习的
内容不断得以拓展和深化,从而推进生成更丰富而又灵动的课堂教学资源,共同演绎出一幕精彩好戏。
尊重“错误”为生成扬帆
尊重个体的体验性
新课程正日趋强调学生的体验性、生成性,其价值重心悄然发生着由“教”到“学”的嬗变。新课程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具有不可预见性,而这样的错误又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教师要利用这一资源,将错就错,放大“错误”,让学生在治错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从错误中领略成功,实现学生从“失败者”向成功者的转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二)尊重个体的创新性
老子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鲜明地体现了生成的创新品质。生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的过程。“生成”不只是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增长,而是在根本上以弘扬学生的创造性以及解放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根本宗旨的。
(三)尊重个体的生命性
虽然他们制造的“意外”打乱了原本的教学节奏,但正是这一个个“意外”,让这堂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精彩。这样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了彼此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而且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让孩子们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让他们自己解决,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不断相互碰撞,互相启发。
生命性实乃生成课程的灵魂所在。教育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信息课程的价值不仅仅只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彰显并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他们的生命需要得以充分地满足,生命潜能得以最大地实现,生命独特性受到最好地尊重,生命内涵得以不断得丰富,生命境界得以不断提升,课堂也由此洋溢并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总之,要成就一个精彩的课堂,预设和生成缺一不可,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目标与结果,甚至是超越。在教学中多一分精心预设,课堂就会多一份动态生成,学生会多一份发展。没有精心的“预设”又何谈“生成”,没有“生成”的“预设”则没有活力。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营造出新课标下充满生命力的精彩课堂。